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实训五Multisim实践训练—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实训五Multisim实践训练—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 3.了解反馈放大器性能参数的一般测试方法。 • 4.通过对该电路的仿真分析,验证负反馈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1页/共13页
二、实训器材

PC,Multisim仿真环境。
第2页/共13页
三、实训内容
• 1.仿真电路及电路参数设置

按照图S5.1所示搭建仿真电路。
第3页/共13页
Rf Au
1 Au
F
与测量值进行比较。
第11页/共13页
2.输出电阻的比较

开环时,理论值与测量值比较。

闭环时,理论计算
比较,看是否满足仿真要R求of 。1RAouF ,与测量值
第12页/共1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3页/共13页
图S5.1 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原理图
第4页/共13页
2.测量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图S5.2 放大器开环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第5页/共13页

根据输出、输入波形峰值可求得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u
uo ui
2.50V 19.88mV
125.75
第6页/共13页
3.测量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图S5.3 负反馈放大器闭环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第7页/共13页

根据输出、输入波形峰值可求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uf
uof ui
2.27V 198.8mV
11.42
第8页/共13页
4.测量反馈放大器开环时的输出电阻

在放大器开环工作时通过敲击B键,控制开关S1的断开与闭合。

打开数字多用表,置于正弦电压有效值测试挡,分别测得负载开路时输出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一、实验目的1、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3、掌握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二、实验要求1、设计一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幅度1mv) ,负载电阻1kΩ,电压增益大于100。

2、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并分别测试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馈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图原理图中的滑动变组曲均为100k图2.01 反馈接入前图2.02 反馈接入后四、实验过程1、反馈接入前(1)放大倍数:77.703109.893 707.078vmVAuV==(2)输入电阻:707.0787.48494.475iuVR knA==Ω(3)输出电阻:707.0804.934143.311ouVR knA==Ω(4)频率特性:f L=326.5512Hz,f H=525.3266kHz图2.03 频率特性曲线(5)三极管参数的测量①1β与1be r的测量111864.20800214.94.02151cbIuI uβ===1114.12956.8547602.4295bebebV mr kI n∆===Ω∆图2.04 前级输入特性曲线②2β与2be r的测量222890.64300215.54.13287cbI uI uβ===2224.84656.7131721.9498bebebV mr kI n∆===Ω∆图2.05 后级输入特性曲线(6)非线性失真的观察①开始出现失真时幅度:约1.3mV波形:图2.06 开始出现失真波形②失真较明显时幅度:约16mV波形:图2.07 明显失真时波形2、反馈接入后(1)放大倍数:1.3681.935707.079fmVAuV==(2)输入电阻:707.0797.97288.698iuVR knA==Ω(3)输出电阻:707.08047.92814.753ouVRuA==Ω(4)频率特性:f L=29.1507Hz,f H=90.0710MHz图2.08 反馈接入后频率特性(5)三极管参数的测量①1β与1be r的测量1 111.93811205.5 9.43256cbI mI uβ===1114.73442.84501.6641bebebV mr kI u∆===Ω∆图2.09 反馈接入后前级输入特性曲线②2β与2be r的测量对比接入负反馈前的数据可知,2β与2be r的值未改变,即2215.5β=,2 6.7131ber k=Ω图2.10 反馈接入后后级输入特性曲线非线性失真的观察①开始出现失真时幅度:约250mV波形:图2.11 反馈接入后开始失真时波形②失真较明显时幅度:约1V波形:图2.12 反馈接入后明显失真时波形五、数据分析 1.数据误差分析 (1)反馈接入前第一级的be r :116.665Tbe b c V r r k I β=+=Ω 第二级的be r :22 6.491Tbe b cV r r k I β=+=Ω第二级输入电阻:'9762||(40%)|| 3.649i be R R R R r k =+=Ω放大倍数:'142101112211||||108.656(1)i v be be R R R R A r R r βββ==++ 输入电阻:1231112||(30%)||[(1)]7.487i be R R R R r R k β=+++=Ω 输出电阻:10 5.1o R R k ==Ω反馈接入前各测量量的误差分析见下表1be r 2be r v Ai Ro R测得值/k Ω 6.8547 6.7131 109.893 7.484 4.934 理论值/k Ω 6.665 6.491 108.656 7.487 5.1 误差2.85%3.42%1.14%0.04%3.24%表2.01 反馈接入前各值误差分析(2)反馈接入后第一级的be r :112.957Tbe b c V r r k I β=+=Ω 第二级的be r :22 6.491Tbe b cV r r k I β=+=Ω 放大倍数: 1.9641vf v A A A F==+ 输入电阻:123||(30%)||(1)7.846if v i R R R R A F R k =++=Ω(注:串联负反馈放大输入电阻if R 的表达式为(1)1if v ioof o R A F R R R A F=+=+ 。

南京理工大学EDA1实验报告(模电部分)

南京理工大学EDA1实验报告(模电部分)

南京理工大学EDA课程设计(一)实验报告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10月摘要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实验学习和训练,我已经掌握基了于Multisim的电路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法。

在一周的时间内,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包括电路图编辑、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掌握常见电路分析方法。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EDA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与分析,主要测试最大不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以及上下限频率。

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深度负反馈,,观察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三:阶梯波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一个能产生周期性阶梯波的电路,对电路进行分段测试和调节,直至输出合适的阶梯波。

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确定影响阶梯波电压范围和周期的元器件。

关键词:EDA设计及仿真multisim 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阶梯波发生器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一、实验要求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

在此状态下测试:(1)电路静态工作点值;(2)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3)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4)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实验步骤1、设计分压偏置的单级放大电路如图1-1所示:图1-1、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2、电路饱和失真输出电压波形图调节电位器的阻值,改变静态工作点,当电阻器的阻值为0%Rw,交流电压源为10mV时,显示饱和失真的波形图如图1-2所示:图1-2、电路饱和失真输出电压波形图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Ubeq=636。

串联电压负反馈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串联电压负反馈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了解反馈放大器的分类和判别方法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作用3.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实验仪器:1. 直流稳压电源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数字示波器4.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板实验原理:1.反馈放大电路的概念与分类:将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烦馈网络)引回到放大器输入电路中,并与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的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如下图1-10)从反馈的极性划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削弱了净输入信号,降低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但负反馈的引入改善了放大器的性能。

比如负反馈提高了放大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减小了非线性失真,抑制了内部的噪声和干扰,展宽通频带。

正反馈增强了净输入信号,在信号产生电路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按照反馈网络对输出信号的采样划分,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按照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本实验使用并联电压放大电路。

2. 负反馈网络的性能参数和对开环电路的影响如上图1-10,设X 为输入信号,表示电压或电流,i X 表示输入信号,f X 表示反馈信号,则净输入信号X ∑ =i X -f X 。

开环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开环增益为): 00X A X ∑= 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 0fX F X = 所以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即闭环增益为:0of i X A X ==001A FA + 可见,加入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减小了01FA +倍。

令反馈深度D=01FA +,把FA 称为环路增益。

当01FA +>>1时,称为深度反馈。

得到:0111f A FA F=≈+,可见在深度反馈中,放大系数取决于反馈网络决定的反馈系数,几乎与开环放大电路无关。

而反馈网络通常由性能稳定的无源原件R ,C 组成,所以负反馈放大器较开环放大器较为稳定。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第一章:放大电路基本概念1.1 放大电路的定义1.2 放大电路的作用1.3 放大电路的分类1.4 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第二章: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与负反馈2.1 反馈的概念2.2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2.3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2.4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第三章:放大电路中的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3.1 电压反馈的概念与特点3.2 电流反馈的概念与特点3.3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3.4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比较第四章:放大电路中的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4.1 串联负反馈的概念与特点4.2 并联负反馈的概念与特点4.3 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4.4 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的比较第五章: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应用实例5.1 负反馈在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5.2 负反馈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应用5.3 负反馈在振荡器中的应用5.4 负反馈在其他放大电路中的应用第六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稳定性分析6.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影响6.2 稳定性的判断方法6.3 负反馈增益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6.4 提高放大电路稳定性的措施第七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频率响应7.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影响7.2 频率响应的测试方法7.3 负反馈在低频和高频应用中的不同作用7.4 改善频率响应的策略第八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线性度改善8.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线性度的影响8.2 非线性误差的来源与影响8.3 负反馈对非线性误差的补偿作用8.4 提高放大电路线性度的方法第九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噪声性能优化9.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噪声的影响9.2 噪声的来源与特性9.3 负反馈在降低噪声方面的作用9.4 降低放大电路噪声的实践方法第十章:负反馈在现代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负反馈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0.2 负反馈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0.3 负反馈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0.4 负反馈在其他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放大电路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仿真探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仿真探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四、理论分析: 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T1 管: VBQ1 =
R3 V R2+R3 cc
= 3.8 V

ICQ1 ≈ IEQ1 =
VBQ1 −VBEQ R9+R10
= 1.28 mA
VCEQ1 = VCC − ICQ1 (R 4 + R 2 + R 3 ) = 2.27 mV 由于采用阻容耦合,故 T2 管计算同 T1 管,可知: T2 管: VBQ2 = 2.9 V , ICQ2 = 1.44 mA , VCEQ2 = 2.93 mV
由此,电路开环增益:
βR 'L2 rbe2 (1 ) R12
R 'L2 R 5 //R 11
Au
uo uo1 / ui Au1 Au 2 225 ui uo / uo1
输入电阻: R i = (R 2 // R3 ) // [rbe1 + (1 + β)R9 ] ≈ 9k Ohm 输出电阻: R o ≈ R 5 = 4.7k Ohm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根据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理论计算,进一步熟悉电路分析计算。 2. 通过实际操作仿真软件,熟悉并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 3. 在实际仿真过程中,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理论中关于多级放大和负反馈对电路性能影 响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仿真环境:
OrCAD 16.2 Capture CIS with Pspice
取 D > 10 则 R13 < 2.20k Ohm, 此时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 这时增益最大约为 23.0 。
4.负反馈对电路通频带的影响分析
引入负反馈后, 中频增益下降为原来的 增益带宽乘积基本不变。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

负反应放大电路的仿真与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两种耦合方式的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3.掌握负反应对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2N2222A三极管〔2个〕、1mV 10KHz 正弦电压源、12V直流电压源、10uF电容〔5个〕、5.1KΩ1%负反应电阻、3.0KΩ5%集电极电阻〔2个〕、1.50KΩ1%电阻、1.40KΩ1%电阻、1.00KΩ1%负载电阻、100Ω1%电阻、21.0KΩ1%基极电阻〔2个〕、11.0KΩ1%基极电阻〔2个〕、开关、万用表、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与要求由于电容对直流量的电抗为无穷大,因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级之间的直流通路各不相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

在实验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将引回的反应量与输入量相减,从而调整电路的净输入量与输出量,改变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

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幅度1mv) ,负载电阻1kΩ,能不失真放大符合要求的交流信号,且电压增益大于100。

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深度负反应,并分别测试负反应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应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原理图如下: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电路频率特性的测试1)未引入负反应前的电路频率特性将电路中的开关J1翻开,则此时电路为未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的情况,对电路进展频率仿真,得到如下的电路频率特性图。

可知下限频率f L=755.4901 Hz, 上限频率f H=328.5528KHz。

调节信号源的幅度,当信号源幅度为1mV时,输出波形不失真,如下:继续调节信号源的幅度,当信号源幅度为2mV时,输出波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失真,如下2)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后的电路频率特性将电路中的开关J1闭合,则此时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对电路进展频率仿真,得到如下列图所示的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后的电路频率特性图。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_课程论文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_课程论文

SHANGHAI UNIVERSITY课程论文COURSE PAPER题目: 仿真设计与分析装订线学院机自学院一功率放大电路仿真一. OTL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为OTL功率放大器。

其中由晶体三极管VT1组成推动级(也称前置放大级),VT2、V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它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率放大电路。

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作功率输出级。

V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C1由电位器RP1(RP1)进行调节。

IC1 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P2及二极管VD,给VT2、VT3提供偏压。

调节RP2,可以使VT2、VT3得到合适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

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可以通过调节PR1来实现,又由于RP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C4和R 构成自举电路,用于提高输出电压正半周的幅度,以得到大的动态范围。

图1OTL功率放大器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i时,经VT1放大、倒相后同时作用于VT2、VT3的基极,ui的负半周使VT2管导通(V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RL,同时向电容C2(C2)充电,在ui的正半周,VT3导通(VT2截止),则已充好电的电容器C2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L 放电,这样在RL 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其波形如图所示。

在仿真中若输出端接喇叭,在仿真时只要输入不同的频率信号,就能在喇叭中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2. OTL 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理想情况下,L2CCom R U 81P =在电路中可通过测量R L 两端的电压有效值U O 或R L 的电流来求得实际的O O I U ==L2O om R U P2)效率η:100%P P ηvom=PV-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理想情况下,ηmax = 78.5% 。

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实验1 实验要求与目的(1)构建负反馈放大器,掌握电路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 实验原理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如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等。

3.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4 实验内容(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连接电路如图1所示,将信号源幅值设为2mv,频率设为1kHz 的正弦交流信号。

调整静态工作点,使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

根据开关S2选择是否接入负反馈,并根据S1选择是否接入负载,示波器检测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输出电压的大小,并填写下表(根据自己测量填写,不要抄下表,根据自己电路实际测量填写),万用表连接方法如下: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倍数(减少)。

在无负反馈时,当负载电阻减小时放大器输出电压(),即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稳定性差。

在有负反馈时,负载的改变对放大器的电压输出基本没有影响,即引入负反馈提高了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2)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将输入信号幅值改为20mv,负载接2.4k,断开开关S2,不接负反馈,打开仿真开关,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

可以看出输出波形已经失真。

连接开关S2引入负反馈,观察记录波形。

得出结论: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输出波形。

(3)观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将示波器换成波特图仪(注意波特图仪的连接)。

连接如下图所示:按S2键断开或闭合负反馈支路,分别测试电路的频率特性。

记录引入负反馈前后的幅频特性曲线,移动数轴可读取数据。

无负反馈时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通频带为(),通频带内幅度即放大倍数约为()。

引入负反馈时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通频带为(),通频带内幅度即放大倍数约为()。

从而可以看出,引入负反馈后电路的通频带展宽,但同时放大倍数也下降,因此负反馈放大电路展宽通频带是以牺牲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代价的。

负反馈放大电路(模电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模电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1 设计任务内容与要求 1.1设计内容内容:负反馈放大电路。

1.2设计要求1、工作频率:f=30H Z ~30K H Z 。

2、信号源:U i =10mV (有效值),内阻R S =50Ω。

3、输出要求:U O ≥1V (有效值),输出电阻小 于10Ω,输出电流I O ≤1mA (有效值)。

4、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 。

5、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件改变时,若%10=∆AuAu,则%1<∆AufAuf。

2 原理设计与框图负反馈放大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因就在于它能大大地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利用负反馈技术,用集成运放可构成各种运算电路,根据外接反馈元件的不同,可构成比例、加法、减法、微分、积分等运算电路。

负反馈电路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对几种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一下比较。

3.方案比较 3.1 方案一运用集成运放为主所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它的优点在于制作时简单、便捷、原理图简单、其运作模式思路清晰而且可以较好的抑制温漂(这点非常特殊)。

而缺点在于若出现故障不便于检测和维修、且成本较高,不太容易实现。

3.2 方案二用两个三极管、电容、电阻等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此方案优点就是运用元件较少,采用的负反馈形式、电路原理思路清晰,且有比较高的可操作性。

缺点就是对交流负反馈作用不太明显,在工作时候, 电路的稳定性, 输入输出电阻的阻值不太容易达到设计的要求。

3.3方案三如(附录)图1,应用三个三极管所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i u 由输入端经电容1C 耦合输入三极管基极,经三极管1VT 放大;由集电极输出与二级放大电路2VT 直接耦合相连,放大后由电容2C 与三级放大电路耦合相连,最后由三级放大电路的发射极输出;反馈信号受输出电压的影响以电压方式作用于输入端,形成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

4.各项选择4.1反馈网络的选择采用什么反馈方式,主要负载的要求及信号源内阻的情况来考虑。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words (2)一、引言 (3)1.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 (3)1.2集成电路产业简介 (3)1.3 PSPICE软件的介绍 (3)二、放大电路介绍 (6)三、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0)3.1电路设计框图 (10)3.2 电路版图 (10)3.3局部电路分析 (11)3.4直流分析 (12)3.4.1直流工作点分析 (12)3.4.2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3)3.5瞬态分析 (14)3.6交流分析 (15)3.6.1输入电阻 (16)3.6.2输出电阻 (16)3.6.3放大电路的频响特性及其增益 (17)四、心得体会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摘要:主要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主要利用其放大功能。

该放大器主要分为4个部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以及负反馈回路。

其主要核心思想是利用电压负反馈减小增益改变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同时获得较好的放大效果。

通过PSPICE 软件对其进行直流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等等。

关键词:晶体管;放大器;电路设计;PSPICEAbstract: the main voltage series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mainly use the zoom feature. That amplifier comprises 4 major components: input level, intermediate output, level and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Whose main core idea is using voltage negative feedback reduces the gain change effects on circuit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both better Zoom effect. By PSPICE software on its DC analysis, AC analysis, transient analysis, and so on.Keywords:transistors; amplifier circuit design; PSPICE1 / 28一、引言1.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随着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快速发展、电路设计规模的扩大、电路复杂程度的加深,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路设计的要求。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专业名称:飞行器电子装配技术课程名称: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题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设计人员:****指导教师:*******2010年6月25日《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课程设计二、技术指标:用分立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指示仪表中放大弱信号,具体指标如下:(1)工作频率:f=30HZ~30KHZ`能(2)信号源:Us=10mV(有效值).内阻Rs=50Ω.(3)输出要求:Uo≥1V(有输入电阻大于20KΩ.)(4)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Ω.(5)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ΔAu/Au=10%.则ΔAuf<1%.三、要求:(1)了解模拟电路,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步骤(2)掌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论文格式按系下发的《课程设计格式要求》统一执行。

4、要求原理图、印制板图、装配图三图齐全(印制板图和装配可合二为一)。

指导教师:学生:电子工程系2010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性能指标 (5)1.1放大倍数 (5)1.2输入电阻 (6)1.3 输出电阻 (6)1.4 通频带与频率失真 (6)第二章设计原理框图 (7)第三章设计方案以及选定 (8)方案一: (8)方案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三: (10)确定方案: (12)第四章电路参数的计算 (12)4.1输出级的计算: (12)4.2双管放大单元电路的计算: (14)第五章核算技术的标准 (16)5.1 核算A : (16)5.2核算输出电阻: (17)5.3核算输入电阻: (18)5.4核算放大电路是否稳定: (18)第六章装配调试 (19)6.1接装电路: (19)6.2静态调试: (19)6.3动态调试: (19)心得体会。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模电课设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模电课设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课程设计的作用 (1)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2.1设计任务 (2)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3 电路模型的建立 (5)4 理论分析及计算 (6)5 仿真结果分析 (7)5.1无极间反馈 (7)5.2加入极间反馈 (11)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5)7 参考文献 (16)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1.1课程设计的目的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掌握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它的学习,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相关运算,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仿真实现。

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软件模拟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课后练习题,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记录结果和数据;与此同时,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切实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1课程设计的作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素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师某门课程的总结性教学环节,会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训练,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

在真个教计划中,它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设计和实验成功的电路可以直接在产品中使用。

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⑴设计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使其能够实现一定的放大电路的功能,电路由自己独自设计完成,在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调试电路,能够真正掌握实验原理,即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并在实验后总结出心得体会。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课程设计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是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电路结构,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和减小非线性失真。

本文将从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是一种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进行反馈的电路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部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再经过放大和反相处理,通过反馈网络返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加,从而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设计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的目标,例如增益、带宽和稳定性等。

然后,选择适当的运放作为反馈电路的核心元件。

在设计反馈网络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通过调整反馈比例系数和相位来实现目标性能。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振荡和失真等问题。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具有许多优点和应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减小输出电压对温度、供电电压等参数的敏感性。

其次,通过调节反馈比例系数和相位,还可以实现增益的控制和频率特性的调节。

此外,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还可以用于提高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匹配,增加信号的传输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提高音频信号的放大效果,并减小失真。

在电源稳压器中,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运算放大器中,通过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的设计,可以实现精确的信号放大和处理。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和减小非线性失真。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电路元件和设计反馈网络,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电路设计方案。

对于负反馈放大发电路仿真课程设计word资料13页

对于负反馈放大发电路仿真课程设计word资料13页

NANCHANG UNIVERSITY课程设计(年)题目:基于Multisim的反馈电路分析与仿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系自动化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常用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2.1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集成运放采用741,并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电路有无负反馈的存在。

用示波器来观察反馈时的情况。

其中,输入信号V1是一个交流电压源信号。

示波器的A通道接输入信号,B通道接输出信号。

开关打向下边时,没有负反馈,输入、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上面A通道的波形是输入波形;下面B通道的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波形为输出波形,可以看到,此时输出波形已经严重失真开关打向上边时,加入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上面A通道的波形是输入波形,下面B通道的波形是输出波形。

可以看出,此时输出信号波形没有失真。

但输出信号的幅度减小了。

与理论上引入负反馈放大倍数降低了,减少非线性失真是相符合。

2.2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集成运放采用LM307H,其中,输入信号V1是一个交流电流源信号。

示波器的A通道接输入信号,B通道接输出信号。

开关打向下边时,没有负反馈,输入、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下面A通道的波形是输入波形;上面B通道的波形为输出波形,可以看到,此时输出波形已经严重失真。

开关打向上边时,加入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下面A通道的波形是输入波形上面B通道的波形是输出波形。

可以看出,此时输出信号波形没有失真。

但输出信号的幅度减小了。

与理论上引入负反馈放大倍数降低了,减少非线性失真是相符合的。

2.3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集成运放采用741,并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电路有无负反馈的存在。

用示波器来观察反馈时的情况。

其中,输入信号V1是一个交流电压源信号。

示波器的A通道接输出信号,B通道接输入信号。

开关打向下边时,没有负反馈,输入、输出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上面A通道的波形是输出波形;下面B通道的波形为输入波形,可以看到,此时输出波形已经严重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模电课设讲诉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模电课设讲诉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1课程设计的作用 (1)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2.1设计任务 (2)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3 电路模型的建立 (4)4 理论分析及计算 (6)5 仿真结果分析 (7)5.1无极间反馈 (7)5.2加入极间反馈 (10)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4)7 参考文献 (14)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1.1课程设计的目的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掌握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它的学习,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相关运算,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仿真实现。

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软件模拟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课后练习题,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记录结果和数据;与此同时,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切实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1课程设计的作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素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师某门课程的总结性教学环节,会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训练,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

在真个教计划中,它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设计和实验成功的电路可以直接在产品中使用。

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2.1设计任务⑴设计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使其能够实现一定的放大电路的功能,电路由自己独自设计完成,在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调试电路,能够真正掌握实验原理,即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并在实验后总结出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院系: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专业:微电子学二班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教授报告提交日期:2011年9月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words (2)一、引言 (3)1.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 (3)1.2集成电路产业简介 (3)1.3 PSPICE软件的介绍 (3)二、放大电路介绍 (6)三、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0)3.1电路设计框图 (10)3.2 电路版图 (10)3.3局部电路分析 (11)3.4直流分析 (12)3.4.1直流工作点分析 (12)3.4.2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3)3.5瞬态分析 (14)3.6交流分析 (15)3.6.1输入电阻 (16)3.6.2输出电阻 (16)3.6.3放大电路的频响特性及其增益 (17)四、心得体会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1/ 29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摘要:主要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主要利用其放大功能。

该放大器主要分为4个部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以及负反馈回路。

其主要核心思想是利用电压负反馈减小增益改变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同时获得较好的放大效果。

通过PSPICE 软件对其进行直流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等等。

关键词:晶体管;放大器;电路设计;PSPICEAbstract: the main voltage series negative feedback amplifying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mainly use the zoom feature. That amplifier comprises 4 major components: input level, intermediate output, level and negative feedback circuit. Whose main core idea is using voltage negative feedback reduces the gain change effects on circuit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both better Zoom effect. By PSPICE software on its DC analysis, AC analysis, transient analysis, and so on.Keywords:transistors; amplifier circuit design; PSPICE2/ 29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一、引言1.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随着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快速发展、电路设计规模的扩大、电路复杂程度的加深,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路设计的要求。

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以CAD和CAA 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之中,并成为现代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现在完全可以说,离开了EDA 技术,很难圆满的完成一个电路和系统的设计任务。

1.2 集成电路产业简介1.发展集成电路的意义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占领科技、经济和军事制高点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和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1]。

.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图1 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3/ 29湘潭大学课程设计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肖丽娜4 / 29图2 集成电路产业链1.3 PSPICE 软件的介绍1.PSPICE 软件简介PSPICE 是非常出色的EDA 软件,它的5.00以上版本是在windows 下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仿真软件,因而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PSPICE 软件具有强大的电路图绘制功能、电路模拟仿真功能、图形后处理功能和元器件符号制作功能,以图形方式输入,自动进行电路检查,生成图表,模拟和计算电路。

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电路分析和优化设计,还可用于电子线路、电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2]。

与印制版设计软件配合使用,还可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

被公认是通用电路模拟程序中最优秀的软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特点使得PSPICE 受到广大电子设计工作者、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国内许多高校已将其列入电子类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辅修课程[3]。

在PSPICE 中,对元件参数的修改很容易,它只需存一次盘、创建一次连接表,就可以实现一个复杂电路的仿真。

如果用Protel 等软件进行参数修改仿真,则过程十分繁琐。

在改变一个参数时,哪怕是一个电阻阻值的大小都需要重新建立网络表的连接,设置其他参数更为复杂[4]。

PSPICE是一种通用的电子电路分析模拟软件,它主要用于在对所分析的电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路硬件实现之前,先用计算机对电路进行模拟分析。

它由电路原理图输入程序、激励源编辑程序、电路仿真程序、输出结果绘图程序、模拟参数提取程序和元器件模型参数库六部分组成。

PSPICE支持电路原理图和网单文件两种输入方式,电路元器件符号库提供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所有元器件符号;具有正弦波、脉冲源、指数源、分段线性源、单频调频源等种类繁多的信号源。

作为PSPICE的核心部分——仿真功能包括:直流工作的分析、直流转移特性分析、直流小信号传递函数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交流小信号噪声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直流灵敏度分析、温度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和蒙特卡罗统计分析等;仿真结果可在屏幕绘出曲线、波形,并可打印输出[5]。

2、PSPICE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使用PSPICE软件仿真时,常会碰到按常规方法所绘制的电路图不能在该平台上正常运行的情况。

例如,在以PSPICE为内核的虚拟电子工作平台上,要求每个节点至少应接两个元件,即不能有悬节点;为了对电路进行分析,PSPICE 还规定,每一个节点必须有一条通向地节点的直流通路,有时电路中并不能满足,如某些滤波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连接一个非常大的电阻到地,以提供一条直流通路;在用PSPICE设计的电路中,不允许存在悬空的元件端口,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器件端口;数字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引脚因不用而造成悬空,在实际电路设计时,通常将其通过电阻或电容接地,但在虚拟电子工作平台上,,最好用专用符号与之连接[6]。

要真正达到利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的目的,必须具备熟练使用该软件的能力、扎实的电子电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电路设计经验。

只有熟悉该平台的使用规则,克服按常规方法绘制电路图的习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电路多练习,才能有效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用PSPICE软件分析电路,弥补了传统电路分析方法的不足,是电路分析与设计人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5/ 29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二、放大电路介绍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简介基本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中最基本的结构,是构成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

它利用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的特性,或场效应半导体三极管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特性,实现信号的放大。

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

从电路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基本放大电路看成一个双端口网络。

放大的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1.放大电路主要利用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的控制作用放大微弱信号,输出信号在电压或电流的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2.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只是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是输入信号加在加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耦合电容器C1和Ce视为对交流信号短路。

输出信号从集电极对地取出,经耦合电容器C2隔除直流量,仅将交流信号加到负载电阻RL之上。

放大电路的共射组态实际上是指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共射组态。

在输入信号为零时,直流电源通过各偏置电阻为三极管提供直流的基极电流和直流集电极电流,并在三极管的三个极间形成一定的直流电压。

由于耦合电容的隔直流作用,直流电压无法到达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当输入交流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和Ce加在三极管的发射结上时,发射结上的电压变成交、直流的叠加。

放大电路中信号的情况比较复杂,各信号的符号规定如下:由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ic要比ib大几十倍,一般来说,只要电路参数设置合适,输出电压可以比输入电压高许多倍。

uCE中的交流量有一部分经过耦合电容到达负载电阻,形成输出电压。

完成电路的放大作用。

由此可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集电极的直流信号不随输入信号而改变,而交流信号随输入信号发生变化。

在放大过程中,集电极交流信号是叠加在直流信号上的,经过耦合电容,从输出端提取的只是交流信号。

因此,在分析放大电路时,可以采用将交、直流信号分开的办法,可以分成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来分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6/ 29湘潭大学课程设计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肖丽娜1.保证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即有合适的偏置。

也就是说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输入回路的设置应当使输入信号耦合到三极管的输入电极,形成变化的基极电流,从而产生三极管的电流控制关系,变成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3.输出回路的设置应该保证将三极管放大以后的电流信号转变成负载需要的电量形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放大电路负反馈的原理特点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引入负反馈以后,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提高通常用相对变化量来衡量。

2、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噪声由于电路中存在非线性器件,会导致输出波形产生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如果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其非线性失真就可以减小。

负反馈只能减小放大电路自身产生的非线性失真,而对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负反馈是无能为力的。

放大电路的噪声是由放大电路中各元器件内部载流子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

而干扰来自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高压电网、雷电等的影响。

负反馈的引入可以减小噪声和干扰,但输出端的信号也将按同样规律减小,结果输出端的信号与噪声的比值(称为信噪比)并没有提高。

3、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由于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所以引入负反馈后,在低频区和高频区放大倍数的下降程度将减小,从而使通频带展宽。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