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
第17课 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f15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7.png)
第17课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标志的概念和种类。
2.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和要素。
3.能够设计和创作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标志。
## 二、教学内容4.什么是标志?5.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6.标志的设计方法和要素。
7.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标志创作。
## 三、教学重难点8.标志的设计要素。
9.创作具有独特性和特色的标志。
## 四、教学准备10.制作多种标志图片素材。
11.准备颜料、画笔、纸等美术材料。
12.教师准备PPT、教案等课件。
## 五、教学过程设计 ### 1. 了解标志的概念和种类教师介绍标志的概念和种类,通过图片、海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标志是指代某个品牌、团体、地区或国家等的简单而独特的图形化符号,它涵盖了标志的定义、类型、作用以及多种应用场景。
2. 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和要素教师介绍标志的设计方法和要素,包括: - 简洁性:符号应具备简洁而清晰的特点。
- 独特性:符号应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尽量避免模仿或重复。
- 多功能性:符号应在设计时重视多种用途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可扩展性:符号应具备扩展的能力,并适应于不同规格、不同场景等应用需求。
3. 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标志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具有个性和独特的标志创作,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标志的设计方向和目标市场。
2. 调查相关的品牌、团体、地区或国家,寻找区别于众的特点。
3. 选择合适的图形化符号和色彩组合。
4. 设计并优化标志,让其更加独特、精练、丰富。
5. 完善细节,添加相关文字和图形,让标志更具语义性和功能性。
4. 制作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标志学生根据自身的创意和能力,制作具有个性和独特的标志,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辅导,不断优化和改进,让其更加优美、专业化、认知性强,并尽可能符合其设计方向和目标市场。
六、教学评价1.反思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
2.对学生的标志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积极鼓励和提高其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6d8b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e.png)
第17课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标志的概念和种类。
2.能够分辨不同标志的特征和意义。
3.掌握使用符号、线条和色彩设计标志的基本技能。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分辨不同标志的特征和意义。
2.√使用符号、线条和色彩设计标志。
三、教学难点如何设计简洁明了、富有创意的标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通过介绍被设计者的名字、职业或品牌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标志,以及标志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 学习活动2.1 标志分类让学生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标志并尝试对其进行分类。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
2.2 学习标志的特征和意义教师向学生介绍标志的形式要素,如线条、图案和色彩等,并让学生理解不同标志的特征和意义。
2.3 标志设计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练习,要求设计简洁明了、有效的标志,在标志设计中使用符号、线条和颜色。
3. 教学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于学习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改进。
•鼓励学生适当拓展学习,积极自主参与活动。
五、教学评估•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素,并能够对不同标志进行分类。
•评估学生设计标志的创意程度和设计技能。
•评估学生是否运用了符号、线条和颜色进行设计。
六、教学反思针对本次课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严谨性、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希望可以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标志设计方面提升技能,更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7课标志(教案)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7课标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e5ab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8.png)
标志教学目标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用一定方法设计制作标志,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通过对学校空间的设计,提高对标志运用及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增强以设计改善坏境与生活的愿望。
3.通过与同学分工合作学习,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精彩表现还记忆尤新,他们一定会对在家门口的奥运感兴趣,从北京奥运的标志学起,联系生活中的其他标志,学生会学的兴趣勃勃的。
重点难点1.了解标志的定义2.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3.理解标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从里约奥运说到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自然过渡。
(师问生答)活动2【讲授】直观感受1.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里约奥运的标志,李宁标志,引出标志的定义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视觉符号。
展示北京奥运会标志,里约奥运会标志,安踏标志,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引导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解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将华夏民族精神与现代奥运精神融为一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北京,新奥运”的里念;里约奥运会的会徽,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连,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
2010年12月31日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里约奥组委表示,里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会徽设计基于四个理念——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谐的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性和奥林匹克精神;安踏的标志,整个标志为字母“A”的字型体,由四段半径不同的圆弧线交汇而声成。
整体构图简洁大方,富于动感。
图形鲜红的色彩代表了安踏的活力与进取精神。
圆弧构造出的空涓姓瓜至税蔡と丝卮匆档奈尴薹⒄骨熬埃湫偷“A”则抽象出一只升腾而起的飞行形象,以极其简约,概括的手法展现了力量、速度与美三元素在运动中的优美组合,并从广义上喻意安踏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理念。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 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ce08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c.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课将以苏少的绘画作品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标志的概念,并通过创造性的实践,让学生掌握描绘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符合主题的自己的绘画作品。
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标志》的主题和绘画作品2.学习描绘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技巧3.创作自己的符合主题的艺术作品4.发现和欣赏美的事物,培养美的感觉和审美能力教学内容一、导入1.展示苏少的绘画作品,并带领学生发现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2.让学生回想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标志,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二、学生活动1.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线条样本,让学生学习如何描绘不同形态的线条和形状。
2.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技巧,自由创作符合主题的调性和表现方式的艺术作品。
3.学生完成作品后,让他们自由欣赏彼此的作品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总结1.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作品,并让全班一起欣赏。
2.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及目标,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绘画技巧和美感表现方式,以及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教授如何描绘线条和形状的技巧,为学生创作符合主题的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技巧,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教学具体方法1.展示苏少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细节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标志的概念和重要性。
2.提供基本的线条样本,并通过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逐渐掌握技巧。
3.在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前,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自己身边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力探索丰富的创作灵感。
4.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作品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和交流。
教学资源及器材1.苏少的绘画作品展示2.绘画纸、彩色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评估方式1.通过课堂实际表现和作品质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师在课程结束后,留时间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能力。
第17课 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0da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7.png)
第17课标志-苏少2011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标志;
3.能够简单地设计出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标志。
二、教学重点
1.标志的概念和特点;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三、教学难点
1.设计一个简单的标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标志(如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苹果公司的标志等),引导学生讨论标志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标志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2. 学习环节
(1)讲解标志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让学生看一些标志,然后请他们分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总结出标志的概念和特点。
(2)描述标志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标志,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标志的特点和意义。
(3)设计标志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标志。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提高设计能力。
3. 巩固环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标志展示给全班,让大家进行评价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标志。
5. 课后作业
1.总结标志的概念和特点;
2.再次描述自己所在城市或学校的标志;
3.设计一份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标志。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让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为主,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标志,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标志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发挥中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 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 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c42c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2.感受和理解标志的形式和色彩语言;3.学习基础构图技巧,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4.培养创意思维,提高设计素养。
二、教学内容1.标志的定义、各种类型及其使用范围;2.标志设计的构图、线条、颜色和形式等基本要素;3.学习苏少版标志设计案例的审美欣赏和分析;4.用苏少版标志设计案例展开设计思考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2.熟悉标志设计的构图、线条、颜色和形式等基本要素;3.掌握基本的标志设计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展示一些标志的图片以及教学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2.1 标志的定义在讲解标志的定义时,引领学生了解标志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范围等相关知识。
2.2 标志设计的基本要素1.构图要素:构图是标志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线条要素:线条是标志设计的灵魂,决定了标志的整体形象。
3.色彩要素:色彩是标志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颜色决定了标志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现。
4.形式要素:形式是标志设计的外在表现形态,即标志的形状、结构以及所呈现出来的整体形象。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苏少版的标志设计案例,引领学生进行分析和欣赏。
同时开展一些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设计审美。
4.课堂实践(45分钟)1.让学生自由组合构成苏少版标志设计案例中的元素,并通过多次实践迭代出原创作品。
2.让学生围绕具体的主题,设计自己的标志,通过教师的指导策划、市场、展示等环节,形成全方位的设计创意实践。
5.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结。
五、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理解并掌握了标志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设计方法;2.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出符合主题要求、具有创意的标志作品;3.针对学生的标志作品进行评估,包括设计原则、表现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3af3982b160b4e777fcf3e.png)
《标志》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探讨、了解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通过启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欣赏,感受标志的特点、分类、设计原则,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简洁、醒目、美观的标志。
.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标志的艺术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进行生活标志的设计。
教学难点:标志的设计符合主题,简洁、醒目、美观。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校园虚拟漫游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校园全景漫游视频,请大家看完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播放虚拟漫游视频)师:同学们,请你们告诉大家,刚才在虚拟漫游里你发现了哪些图形?生:校徽、禁止吸烟、男女厕所……师:这些不同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一想叫什么?生:标志。
师:标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人类就用简洁的图形来作标记。
每一个标志都有不同的寓意,每一种标志都有它形象上的特点。
(师出示不同标志的局部特征图,图略)师:同学们能够看出以上的局部图是什么标志吗?生:……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
这说明我们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认出它是什么标志,这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代表这种标志的典型形象符号。
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标志呢?师:了解得还真多,我们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寓意,还要观察它们的色彩、典型的形象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不同标志的寓意和典型的图像来创作自己喜欢的标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议一议:标志的分类师:再考考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标志,如果老师让你们给它们分分类?你想怎么分?()按标志的结构分。
教师总结: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图文结合标志。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b743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c.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标志的观察、分析和创作,提高学生运用简单图形、色彩、文字等设计元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标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标志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标志创作实践。
2. 教学难点: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标志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颜料、剪刀、胶水、刻刀、铅笔、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介绍标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讲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标志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标志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标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标志设计作品,要求体现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标志案例、教学课件和进行讲解。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教学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3. 教学课件:包含标志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设计原则和方法等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强学生的理解。
4. 创作素材展示: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形式展示不同材质的标志创作素材,如纸张、塑料、金属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学具准备1. 绘画纸:提供给学生进行标志设计的画纸,大小适中,便于操作。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标志丨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标志丨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18be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3.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丨苏少版教学目标
1.学习什么叫做标志。
2.了解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3.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但有鲜明特征的标志。
4.了解苏少的艺术风格以及苏少版标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2.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但有鲜明特征的标志。
3.了解苏少版标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实际应用的标志。
2.了解艺术家的创意和思考过程。
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导入一些著名的标志和品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展示法: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帮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3.讲解法:通过讲解标志的设计元素,让学生掌握如何设计一个简单但有鲜明特征的标志。
4.示范法:通过对苏少版标志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少版标志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标志和品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 1.麦当劳的。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丨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丨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5299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1.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标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标志的定义、标志的分类、标志的设计方法以及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标志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标志。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内涵的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彩笔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1. 讲解标志的分类:包括指示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交通标志等。
2. 讲解标志的设计方法:包括图形、文字、颜色等方面的设计。
3. 讲解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安全、环保、公共设施等。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标志设计案例,了解其设计方法和内涵。
2. 学生独立设计一个标志,可以是自己创作的,也可以是模仿生活中的标志。
3. 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进行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标志定义: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形、文字、颜色等组合。
分类:指示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交通标志等。
设计方法:图形、文字、颜色等方面。
应用:交通安全、环保、公共设施等。
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标志,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标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同时,通过课堂实践和评价,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79a0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f.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简洁的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标志。
二、教学内容1. 标志的定义和作用2. 标志的设计原则3. 标志的设计方法4. 标志的创意表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简洁的元素进行标志设计,以及创意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标志实例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和作用。
3. 示范讲解:通过示范一个简单的标志设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计过程。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标志的定义和作用2. 标志的设计原则3. 标志的设计方法4. 标志的创意表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所在的小组或班级设计一个标志。
2.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标志,分析其设计特点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是否掌握。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讲解标志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和作用。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标志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e3cf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c.png)
《第17课标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标志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标志是一种视觉符号,用来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意义,具有识别、引导、警示等功能。
2. 标志的类型和特点:根据用途和形式,标志可以分为商标、标志、指示牌等类型,具有简洁、明了、易识别等特点。
3. 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简洁性、创新性、易读性等,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步骤,如调研、构思、草图、定稿等,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技巧,如图形、色彩、文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设计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思考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标志的含义、作用、类型、特点、设计原则、步骤和技巧,通过PPT、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的实践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第17课标志》2. 内容:标志的含义、作用、类型、特点、设计原则、步骤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要求简洁、明了、易识别,能够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意义。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81c7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c.png)
项目导向学习法:引导学生动手设计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品牌标志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标志以及标志的作用。
(2)新课讲授: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标志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以及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标志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博物馆、设计网站等,欣赏更多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了解标志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标志,可以是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小组或个人设计的,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 学生可以参与到一些与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加标志设计比赛、为慈善机构设计标志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色彩、线条、形状等。同时,学生可能也接触过一些关于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对称、平衡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来学习。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6d64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d.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3. 生活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设计出有创意、美观、实用的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如交通标志、警示标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教师简要介绍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引出课题《标志》。
2. 新课学习(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它们的创意、美观和实用性。
(2)教师讲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形状、颜色、字体等,并示范设计过程。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设计一个简单的标志,体验设计过程。
3. 实践操作(1)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标志,要求创意独特、美观实用。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标志,思考它们的设计方法和作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
六、板书设计1. 《标志》2. 内容:(1)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3)生活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标志,思考它们的设计方法和作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
2. 作业要求:创意独特、美观实用,上交纸质作品和电子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d471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8.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标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自主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知识要点:介绍标志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
2. 技能训练:学会设计具有创意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标志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
难点:如何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标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标志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标志。
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标志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标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标志的定义2. 标志的分类3. 标志的设计方法板书结构:(1)标志的定义:简洁、明了、具有辨识度。
(2)标志的分类:抽象标志、具象标志、文字标志、图形标志等。
(3)标志的设计方法:创意构思、图形设计、色彩搭配、文字运用等。
七、作业设计课后请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标志,分析其设计特点,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标志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标志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352b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1.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设计出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志。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标志的含义和作用2. 标志的设计原则3. 标志的设计方法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设计出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黑板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 新课:讲解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设计出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志。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2. 内容:标志的含义和作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志,要求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
课后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学生对标志的理解和设计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的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到能够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色彩设计出具有特定含义的标志的全过程,是整节课的核心。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导入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这包括:设计原则: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具有象征性、色彩搭配合理等。
设计方法: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提炼关键元素,运用图形和色彩表达特定的意义。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82db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5.png)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标志|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的视觉语言设计标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标志设计中的象征性和创意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身边的标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标志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2. 增强学生对美术与生活联系的深刻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标志的定义、功能、分类介绍。
2.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训练。
4. 标志制作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标志的功能和分类。
2. 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标志设计的创意思维训练。
难点1. 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
2. 标志制作的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标志案例和设计过程。
2. 图片素材:各类标志的实物图片或电子图片。
3. 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4.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观察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品牌标志等,引发学生对标志的兴趣。
2. 问题引导: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标志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1. 概念讲解:介绍标志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标志,讲解其设计原则和创意方法。
第三阶段:创意构思与实践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构思自己的标志设计。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1.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标志,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2. 评价与反馈: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建议和鼓励。
板书设计第17课标志提纲:1. 标志的定义与功能2. 标志的分类3. 标志设计原则4. 创意构思方法5. 实践活动指导作业设计1. 设计练习:学生独立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标志,要求简洁明了,富有象征意义。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1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97badb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6.png)
《标志》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有关标志的一般知识。
技能目标: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生活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并能自创出有特色有意义的图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标志的意义及表现形式。
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设计独特美观的图标。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学具:白纸,铅笔、水彩笔、橡皮教学方法主要: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问答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学生情景表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标志(二)认识标志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应道讲解1、标志的特点2、标志的含义3、标志的作用(三) 欣赏各种标志(四) 设计标志老师“既然生活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个性的,美观而实用的标志呢?”分析标志的设计方法,老师出示收集来的各种标志,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1.设计师是如何来设计标志的?(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引导总结).2.标志的色彩;标志的组合方法,图案文字等。
3.如何将所要画的标志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联想,形成概括的图案符号。
老师出示收集来的同学作品让学生参考出示本节课作业要求(五)为自己的班级或者学校设计一个标志。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总结、评价选优秀的学生作品在讲台前展示,并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图标,不断地了解更多标志的含义,并从不同角度欣赏其美。
宣布下课。
板书设计作用:指示引导说明组成:图案文字色彩特点:简洁大方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标志》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处处是传递信息的标志,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探讨,了解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认识到标志是一种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积极创作简明生动,构思巧妙的标志作品,让学生从标志应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中,感受设计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学情分析: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该年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事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浓厚。
要选择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避免教法的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
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标志的认知和理解力不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件资源多提供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标志范例,通过深入的欣赏,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探讨,让学生了解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图形力求简洁明了、寓意准确、特征明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体验标志设计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种类、用途和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标志设计。
难点:运用点、线、面元素和合适的色彩设计标志,力求图形简洁、色彩明快,富有装饰趣味。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蜡笔、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标志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
1. 师:多啦A梦飞饿了,找面馆,找不到。
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哆啦A梦快速从空中看到面馆在哪里呢?
生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提示标志的重要性。
教师导入课题:标志
(二)概念导入(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
1.了解标志的起源和作用。
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人类就用简洁的图形来做标记,后来有些图形就进化成了文字,有的就成了传递信息的标志。
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如语言一样有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人们又称标志为视觉的语言。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回忆、并开始关注“标志”,这时,教师再指出标志的抽象概念,建立一个模糊的映像,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铺垫。
(三)【讲授】发展阶段
1、找一找师: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
有时候,我们会忽视掉它们。
现在就让我们坐上小汽车,到街上去看一看,平日生活中有哪些标志呢?
①在图片中找一找标志。
(课件展示图片)边找边提问标志的功用。
(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去归纳分类标志)
②连连看 ---商品标志和公共标志
师:同学们找的真仔细,都可以当侦探了。
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公共标志,一种叫商品标志。
(引出含义)1.一些标志主要是吸引顾客,对品牌起着一种宣传和保护作用,我们把这一类标志称为商品标志。
公共场所的标志,我们通常称为公共标志。
2.公共场所的标志,我们通常称为公共标志。
同学们来给它们连连线吧。
【设计意图】艺术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首先在图片上找标志,然后发现标志就在我们身边。
使学生们明白,标志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必不可少的。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想进一步了解标志的冲动。
2、猜一猜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些是什么标志。
中国银行标志,苹果公司标志---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节水标志,东方航空标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师引导学生归纳标志的特点。
一是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二是形象生动,寓意准确。
3.分析、归纳标志的构成形式。
师:小朋友们,刚才看了那么多标志,有没有发现这些标志是由哪些部分构成得呢?
看看课件中的标志图形有哪些部分组成?
导学生分析、归纳标志的构成形式:(1)图形构成。
(2)文字构成。
(3)图形和文字构成。
连连看小游戏师:请小朋友们把左边的标志和右边所对应的构成方式连起来。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热情十分激动,不利于下一步
环节的学习。
利用猜一猜,想一想增加难度,让学生感受标志设计的奇妙,静下心来认真研究。
(四)、示范创作
教师设置情境:最近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要求大家为该活动设计主题标志。
1. 构思设计。
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元素能代表该活动宗旨,学生边说,教师边画。
(1)运动员(2)操场设计表现。
教师将前面几种元素有机地揉和在一起,提炼概括图形,涂上五彩缤纷的色彩。
【设计意图】学生对标志的设计如何深入的理解,只有通过具体的作品赏析才能体会一个标志设计出来的奥秘。
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标志的想象、象征、简明、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设计要素。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
(五)、学生创作
1. 欣赏优秀标志作品。
教师出示一组学生设计的优秀标志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说他们如何运用简洁图形,点、线、面元素来设计的。
在欣赏中,学生进一步认识标志图形。
2. 学生创作。
从校园生活、环境保护、公共场所以及某个节日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缺少标志的地方,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设计,并大胆地表现出来。
作业要求:选好主题,设计标志。
图形力求形象简洁、寓意准确,创意新颖、容易识别。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明白了标志是什么、为什么那样设计,还需要知道怎样来设计。
在这里,教师对标志的设计形式进行了归纳。
此时,学生的心里对设计标志已经有了完整的思考。
只要在下一步,即艺术的表达上更上一层楼,学生基本能完成一个标志的设计了。
(六)、展示评价
学生创作完成,展示作品,看看谁的标志最棒。
1. 学生说出自己的标志创意。
2. 你能看出别人的标志表达的意思吗? 3. 你最喜欢哪个标志?为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七)、总结拓展
生活中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吸烟、乱抛垃圾等,教师出示“停车”、“禁止吸烟”等标志,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了解标志知识,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而且要让标志深入人心,规范大家的言行,让小标志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