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中国的托马斯曼研究
托马斯曼《魔山》的空间美学研究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魔山
时间
研究
人物
小说
通过
托马斯
空间
魔山
空间 美学
叙事
美学
自然
进行
关系
描绘
研究
暗示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托马斯曼《魔山》的空间美学研究》是一部深入探索托马斯·曼的经典小说《魔山》中的空间 美学元素的学术著作。本书通过对小说中环境、场景、人物关系等多维度的空间构建进行细致分 析,揭示了曼如何运用空间叙事手法来深化主题和塑造人物。 本书对《魔山》中的自然空间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托马斯·曼描绘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壮丽景色, 将主人公置于这样一个宏大的自然背景之下,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通过对自然空间的描 绘,曼展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以及自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远影响。 本书对《魔山》中的人物关系空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曼巧妙地运用空间安排来展示人物之间的 复杂关系。通过对不同人物之间距离、位置的描述,曼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疏远近、权力关系以 及情感纠葛。通过对人物居住和活动的空间环境的描绘,曼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每个人物在魔山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些空间反映了他们的性空间都有自己的故事和 历史,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
这段描述强调了空间与人物性格、命运的关联。在魔山中,每个人物都生活在 自己独特的空间里,这些空间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也预示了他们的未 来命运。这种空间美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内容摘要
本书还研究了《魔山》中的时间空间。曼通过将故事时间与空间交织,创造出一个多维度的叙事 空间。他利用空间的变换来暗示时间的流逝,使时间和空间在小说中相互映射。这种时间空间的 运用,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内涵。 本书对《魔山》的空间美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与反思。通过对曼的空间叙事手法的深入研究,本 书揭示了空间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曼通过独特的空间美学,赋予了《魔山》深刻的哲学内涵和 艺术价值。本书也指出了对空间美学研究的意义与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托马斯曼《魔山》的空间美学研究》通过对《魔山》中自然空间、人物关系空间、时间空间等 方面的细致剖析,展现了托马斯·曼在空间叙事上的卓越才华。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 理解《魔山》这部作品,同时也为空间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维度。
托马斯曼
托马斯夫妇及其子女的全家福 1892年,托马斯·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学预 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
1 8 9 7 年 , 托 马 斯 ·曼 开 始 他 第 一 部 长 篇 小 说 《 布 登 勃 洛 克 一 家 》 的 创 作 。 1 9 0 1 年 这 本 小 说 发 表 并 立 即 获 得 巨 大 成 功 , 从 此 奠 定 了 托 马 斯 ·曼 在 德 国 的 文 学 地 位 。
1905年,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 克 制 。 他 们 生 了 六 个 孩 子 , 三 儿 三 女 。 除 了 长 子 克 劳 斯 . 曼 , 长 女 艾 丽 卡 ·曼 也 是 一 位 作 家 、 演 员 和 社 会 活 动 家 。 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托马斯·曼的画像(Vaclav Zeman绘) 《布登勃洛克一家》又译作《布登勃洛克家族》。1901年,托马斯·曼 的第一部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了。小说一经发行马上就在读者和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共鸣。 小 说 《 布 登 勃 洛 克 一 家 》 是 托 马 斯 ·曼 创 作 的 有 极 大 影 响 的 作 品 之 一 。 2 8 年 后 , 就 是 由 于 这 本 书 的 创 作 , 瑞 典 皇 家 科学院授予了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国作家。
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Lübeck)的一个望族,父亲曾任该市参议员和副市长。
1891年托马斯·曼的父亲去世,母亲带者他的弟弟妹妹迁往慕尼黑,他自己则继续留在吕贝克读中学。
1894年中学毕业后,他也去了慕尼黑,在一家保险公司当实习生,并在慕尼黑几所大学旁听历史和文学史课程,还参与编辑《二十世纪》和《痴儿》杂志。
1894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堕落》,获得成功。
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进一步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
以后陆续发表的《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三部中篇小说,被称为是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马斯·曼思想曾一度陷入危机。
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发表,使作家誉满全球。
30年代初,托马斯·曼预感到法西斯的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纳粹上台后,托马斯·曼发表《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著名演讲而被迫流亡国外,1944年入美国籍。
虽然他的著作在德国被查禁,他的国籍和波恩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被剥夺,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著名的公开信表明了反法西斯的严正。
流亡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坚持创作,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1939)等。
1947年,波恩大学重新向他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同年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问世。
由于反动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日益猖獗,作家感到“灵感给美国的政治气氛窒息了”,于是迁居瑞士。
1955年8月12日,在接受世界各地庆贺他80寿辰之后,结束了他“史诗性的,而非戏剧性的生命”(受奖演说)。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便以其精美细腻的质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于世。
许多外国作家也对中国瓷器赞赏有加,他们不仅欣赏其独特的美感,更感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作家是如何赞美中国瓷器的。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如何评价中国瓷器的。
他曾经说过:“中国的瓷器是最优雅的器物之一,它们那种玲珑剔透的纹饰和细腻的质感,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王尔德认为,中国瓷器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它蕴含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所展现出的细腻精致、华丽优雅,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法国作家雨果也曾对中国瓷器赞不绝口。
他说:“中国瓷器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它们那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巧,足以令人惊叹。
”雨果认为,中国瓷器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传承了中国人对美的执着追求。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不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是由衷的,他们不仅欣赏其独特的美感和精湛的工艺,更感叹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工艺技术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们承载着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瓷器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光发热,赢得更多外国作家和艺术家的青睐和赞赏。
第二篇示例:中国的瓷器自古以来以其精美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中国瓷器都赞赏有加。
外国作家也不例外,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都曾对中国瓷器赞美有加,将其视为艺术的杰作和中华文化的象征。
在西方文学中,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在他的作品中赞扬中国瓷器的美丽和精湛的工艺。
托马斯·曼:从一战走向二战
托马斯·曼:从一战走向二战作者:凌越来源:《时代报告》2015年第07期二战中的托马斯·曼完全是一个和纳粹做顽强抗争的斗士形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他已经从旅居五年之久的苏黎世湖东岸的库斯纳赫特移居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文学系的客座教授。
而早在1933年2月希特勒上台后不久,托马斯·曼即已离开德国,起初是为了在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和巴黎做有关瓦格纳逝世五十周年的演讲,后来形势急转直下——国会纵火案、兴登堡的《非常法》、3月份的帝国选举中纳粹获得绝大多数选票等——托马斯·曼开始放弃回国的念头。
1945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托马斯·曼曾经回顾过自己决定流亡时的客观情势:“我永远不会忘记,电台和报刊界在慕尼黑对我的瓦格纳演讲,发动的无知和杀气腾腾的攻击,它使我真正明白,我回国的道路已被中断。
”他的精神历程并非一帆风顺1939年二战的爆发并未给托马斯·曼带来很大震惊,因为他早已洞悉整个形势,因而更加投入地投身到反法西斯的阵线中。
克劳斯·施略特所作的托马斯·曼的传记说他“做出了能够做到的一切”,鉴于他在流亡者中崇高的声望,他所承担的义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所参加并领导的帮助欧洲难民的“委员会”以及“协会”,几乎难以计数。
“犹太教难民委员会” “基督教难民委员会” “纽约政治统一服务委员会”接受他的举荐,捐献者接受他的谢意。
在整个二战期间发出的信件中,可以找到托马斯·曼为此奔波努力的感人至深的证据:他以“美国日耳曼文化自由指导委员会”(任该会名誉主席)的名义,对“两美元”“十美元”的仁慈馈赠表示感谢;他写信给纽约电影公司的老板们,请求他们延长那些以电影剧本作者身份受雇的德国作家的合同。
当一些在布拉格受到迫害的德国人急需援助时,他甚至写信给华盛顿高级部门,试图动用自己的声望施以援手。
这种为他人任劳负重的精神,以及在做每一件有求于他的事时所表露出来的热情和谦逊,都是对他自己所极力主张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
托马斯 曼 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 读后感
《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是托马斯·曼所著的一部作品,于1918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主人公对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观察和反思,探讨了个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读完《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我被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所深深震撼。
曼以其独特而深入的洞察力,将个人生活与政治现实联系在一起,展示了政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个人对政治的责任。
这本书对政治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政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国家的事务,而是贯穿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曼通过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的观察,揭示了政治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政治的道德责任。
通过这本书,曼也对民族主义和战争等议题提出了批判。
他反思了民族主义带来的分裂和破坏,并强调个人应该超越民族界限,肩负起超越狭隘利益的责任。
《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引发了我对政治、公民责任和社会价值观的深思。
它提醒我们认识到个人行为和社会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呼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做出贡献。
总之,《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是一本引人思考的政治哲学著作。
通过对政治、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托马斯·曼激发了我们对政治的意义和我们作为个体在其中的角色的思考。
这本书提醒我们政治不仅存在于政府机构中,而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政治,为社会的进步和公正发挥作用。
国外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
国外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1.城南旧事:中国小城镇生活的描写,是法国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
2.洛神:美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描写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小说。
3.金陵:美国作家高尔基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描写。
4.围城:法国作家王尔德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描写。
5.清明上河图: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描写。
6.红楼梦:英国作家贾马斯·乔伊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解。
7.梦魇:澳大利亚作家科赫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描写。
8.中国的后裔:加拿大作家詹默对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社会的描写。
9.荷塘月色: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描写。
10.若水:美国作家哈尔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写。
11.梦东方: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对中国东方神秘主义的描写。
12.春夜善游·春风:法国作家福楼拜对中国春天风景的描写。
13.唐诗选译:美国作家艾略特对中国唐诗的诗意译解。
14.寒蝉:法国作家拉封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译赏。
15.蝴蝶: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
16.白鹭之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描写。
17.热气球:加拿大作家亚历山大对中国自由梦想的描写。
18.东汉长安城: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古代都市风貌的描写。
19.山水湖泊:英国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对中国自然景观的诗意描写。
20.江南春色:美国作家马尔克斯对中国江南风光的描写。
21.阿尔贝·卡缪《中国之行》22.赛珍珠《中华的大地》23.查韦斯·莫丁的《荒村》24.菲茨杰拉德的《帝国的光辉》25.彼得·海斯勒的《瓦州经营》26.安德里·马尔洛的《中国时机》27.奥尔加·卡斯策的《龙之喻》28.乔治·奥威尔的《瞧见书》29.保罗·拜廉的《红楼梦》30.苏珊·莫奎宁的《微小小孩子的最大事情》31.安东尼奥·帕尔米拉的《跑路的人》32.多丽丝·莎塞的《中国日记》33.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红宝石眼镜》34.雅克·德利洛的《在中国的印度的处女地》35.安东尼奥·多萨的《来自中国的历史上莫雷的拍卖》36.穆拉德·泰尔的《寻找覆水河》37.杰拉尔德·布洛沃斯基的《少年科技家》38.亚历山德罗·庞索利的《中国虚构》39.乔治·梅里迪斯的《米勒》40.朱利叶斯·费尔南德兹的《紫色苹果》41.纪德《中国》42.莫泊桑《中国之行》43.姜夔《巴金在中国》44.帕尔斯《中国诗歌选》45.鲍勃萨默斯《陌生的中国》46.泽米罗夫斯基《中国随笔》47.斯诺《红星照耀中国》48.罗素《中国的问题》49.奥威尔《在中国的五年》50.施耐庵《西游记》51.罗伯特·范·吉尔莱《思考中的熊猫》52.汪曾祺《袖珍中国》53.《木兰诗》54.《牡丹亭》55.《聊斋志异》56.《红楼梦》57.《傅雷家书》58.《神州漫游记》59.《许三观卖血记》60.《活着》61.《边城》- 沈从文62.《平凡的世界》- 路遥63.《封神演义》- 高阳64.《儒林外史》- 吴敬懿65.《红楼梦》- 曹雪芹66.《南京》- 余华67.《围城》- 钱钟书68.《英雄时代》-秦晖69.《中国将军》- 鲍勃·特伦伯格70.《幽默的中国》- 柯彦71.《风声》- 路明72.《魅影》- 姚谦73.《西行漫记》- 沈清衣74.《三联生活周刊》- 路遥75.《小说选刊》- 沈从文76.《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77.《李洱良集》- 李洱良78.《外交演义》- 笔家79.《乡土中国》- 罗寅80.《中国民间文学史》- 冉钢81.白色城市-米兰·昆德拉82.鼠疫-阿尔贝·加缪83.天堂与地狱-阿尔代尔法赫里84.红色的地球-巴斯特赫85.独唱团-阿哈多夫86.上海实录-雷蒙德·斯诺87.侠匹夫-艾微88.中国河-约翰·赖德89.德国记者眼中的中国-亨利·汉堡90.阳光的前面-科莱特·艾蒙91.垃圾国-中山艾比92.中国游记-保尔·茨维尔93.地心神州-威廉·霍尔94.中国的搜索-索西亚·科尔95.巨人与他的影子-维德兹·勒巴格96.颠覆的中国-索尔·克雷97.红楼记-曹雪芬98.北京法眼-吉姆·哈尔肯99.万柱宫-斯蒂芬·博利德100.中国现实的自近和自异-贾亮甫101.岳南珀斯恋歌一部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描写102.著名法国作家司汪:《老挝窥视中国》103.法国著名作家法朵:《异乡岸边的中国》104.英国作家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05.德国学者尼科尔斯《描写看中国―—文学中的文化对话》106.法国教授伯盖:《东方的万里》107.英国作家陈独秀《中国上海的妓女》108.美国老舍《长驻中国》109.俄国作家丘少更《你在中国的日子》110.哈萨克斯坦塞拉子国际交流工作组《中国情结》111.美国著名作家吉米《中国庄园》112.奥斯卡王:《我眼中的尼泊尔中国与山神》113.加拿大记者《题西逐原专中国二雄并列史·史记之中国史意义》114.俄罗斯著名导游薛幸《中国燕园:世园物语》115.澳大利亚作家拉金阿:《在冷漠之前先渗透世界:解构故宫》116.意大利作家橘:《帕莱瑟》117.英国十字军史就业:《困惑中的中国》118.西班牙报帕拉:《人人都有的想象力——访中美合拍《花样年华》编剧119.瑞典科学家《生长的源内能极限》120.法国摄影杂志《新华社教授互访花田农场蒿田赤盘为人人称道》。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三)】1929年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2
作品欣赏商人和艺术家的冲突两三个星期前,我在5天内匆匆看完了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这本书写于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版于20世纪的第一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曼只有二十几岁。
这本书后来为他获得诺贝尔奖做出了贡献,这充分印证了海涅的话:好的作家往往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而此书的译者傅惟慈在半个多世纪前翻译这本名著的时候也只有30多岁。
但是这本书几乎看不出是一部由青年翻译的、青年作家的作品。
我觉得,除了描写第四代主人公汉诺内心的更主观化的部分(这部分和前面的描写有些差别),整本书就像是看惯沧桑的有些年纪的长者的作品。
曼基本上是用了一种很克制、也很客观的笔法描写了这个吕贝克商人家族的兴衰。
如果撇开一厢情愿的阶级分析法来看这部小说,那么它反映的就是商人性格和艺术家气质的冲突;个人幸福和家族利益矛盾时,个人的选择。
布登勃洛克一家最终在和哈根施特罗姆一家的商业竞争中一败涂地,并非由于后者是什么“不择手段的投机的垄断资本家的代表”,而是由于后者是自发、自然地追求商业利益的,他们实现个人幸福的途径就是商业上的成功。
对他们来说,幸福和财富的增长是一致的。
而对布登勃洛克家族第三代的继承人托马斯而言,表面上的光鲜亮丽、金钱、名誉都是他在苦苦压抑内心对这一切的不关心、不屑中追求到的。
可以说,他追求的越多,就越痛苦。
他消解这种痛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一切牺牲都是为其他家庭成员,自己的后代所作的。
所以,当他看到其他人、他的孩子并不需要这一切时,只能感到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否定,而在活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当一生劳碌,一生追求外形和思维都井井有条的托马斯躺倒在街头的泥水中告别人世时,他终于结束了自己在时间上并不算长,却显得无比漫长的牺牲生涯,撇下不再需要他的妻子和儿子到一个自由的国度去了。
我看到一些评论在讨论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安的不合时指出:托马斯对克里斯蒂安的反感正是出于对克里斯蒂安的羡慕、甚至说是嫉妒。
作为一个公认的无行浪子,克里斯蒂安可以过一种规范外的生活,连他的那些“荒唐行为”(酷爱戏剧、擅长模仿)都受到别人的欢迎,可以说他身上的艺术家气质是得到了发挥了的。
荣格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收稿日期:20210104作者简介:谢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①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② 车文博,郭本禹:《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③ 沃尔曼著,胡寄南译:《荣格:分析心理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11期,第2025页。
④ 霍尔等:《荣格心理学入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⑤ 荣格著,苏克译:《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 荣格著,刘国彬译:《回忆·梦·思考》,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⑦ 荣格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
⑧ 荣格:《荣格精选集》,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
2021年3月第2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OFNANJINGXIAOZHUANGUNIVERSITYMar.2021No.2荣格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谢 伟,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 要: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可视化工具对CNKI数据库中1960—2020年的2094篇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近60年来国内分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荣格分析心理学研究经历了引进探索期、爆发期和稳定发展期;国内核心作者有14位,其中申荷永和高岚的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独树一帜,其他个人合作较弱;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稳定的研究机构,其他机构间合作较弱;研究热点集中于荣格、原型、集体无意识、人格面具等,集体无意识是研究的中心点,总体研究趋势从大而泛的研究热点转向小而精;研究前沿领域分为12类,研究热点仍是荣格古典分析心理学,较少涉及后荣格心理学学派的研究。
托马斯曼的三十年故事集
托马斯曼的三十年故事集早于一八九七年夏季,托马斯·曼就着手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准备工作。他收集了家里的旧卷宗、家庭的各种传说和书信,作为这部巨著的素材。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均以他家的亲友为原型,并将吕贝克故居的许多具体情景写进小说内。一九O〇年夏秋之交,小说定稿,于翌年出版。这是一部描写资产阶级家庭从繁荣走向没落过程的史诗式的作品.是德国社会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发展的缩影,人物众多,场景广阔,笔触细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出版后受到广泛的好评。从此作者一举成名,为他一九二九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到一九七五年止,它已被译成三十种文字,在德语国家里·它已印行四百万册以上。此后数年,托马斯·曼仍埋头于中、短篇小说等的创作。一九O二年写完了中篇小说《特里斯坦》、短篇小说《饥饿的人们》及《上帝的剑》等。一九O三年,他的著名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勒格尔》又在《新德意志展望》杂志上发表。同年,他将一些中、短篇(包括《路易丝姑娘》、《去墓地的路》等)汇成一集出版,书名即冠以《特里斯坦》。这时托马斯·曼已是将近三十岁的人了。他结识了慕尼黑大学数学教授阿尔弗雷特·普灵斯海姆的女儿卡塔林娜(1883—1980),当时她正在攻读数学与物理,对音乐也有较深的造诣。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热恋,两人终于在一九O五年二月结成伉俪。婚后,他们有六个子女,即莫尼卡、戈洛、米哈伊尔、克劳斯、伊丽莎白和埃利卡,以后都成为文学、艺术和历史学方面的人材。从婚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主要发表了三部作品,即一九O 九年的长篇小说《王爷殿下》、一九一二年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及一九O六年的三幕剧本《菲奥伦察》。《王爷殿下》描写的是贵族亨利希与一美国百万富翁的女儿攀亲的故事,展示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中贵族与资本家相互依赖、相互勾结的丑恶画面。《死于威尼斯》则是托马斯·曼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与艺术观。一九一二年五月至六月,作者的妻子卡塔林娜因肺部炎症,在瑞士的达沃斯肺病疗养院住了三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他对疗养院的生活和各式各样的人物细心作了观察,长篇小说《魔山》的素材即由此而得。托马斯·曼于一九一二年开始执笔写这部巨著,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写作中断,以后时断时续,终于在一九二四年问世。这是他第二部最重要的作品,在国际上影响之大不亚于《布登勃洛克一家》。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魔山》对世界文学的影响。美国大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在一九三〇年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在这部巨著中,托马斯·曼描写了疗养院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各种思潮,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作了深刻的描述。作者本人认为这部作品有双重意义,既是一部“时代小说”,又是一部“教育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托马斯·曼的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认为“这是完全意想不到的事件”。对于这次非正义的战争,他一面感到疾首痛心,认为这是“布尔乔亚文化的结束”,另一方面,由于世界观的局限性,他对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于一九一五年撰写了一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的论文。该书于一九一八年出版。书中他从卫护“德意志精神文化”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多方为德帝国主义的参战辩护,同民主主义者的哥哥亨利希·曼的观点针锋相对。尽管此书内容政治角度上是不足取的,但其中却包含了有关文化、文学及个人作品的精辟论述,对研究托马斯·曼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中,他对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赞誉备至,对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和果戈理的《死魂灵》等作品也十分推崇。。
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影响
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些作家通过各种形式的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深刻地触动和启发了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交流是西方作家在中国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和西方在文化领域有着不同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标准。
通过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作家的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在中国的演出频繁,其作品中的智慧和情感也深深地吸引了中国观众。
同时,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作品《老人与海》和《告别武器》等也成为了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他的简洁而深刻的文字风格以及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很多启示。
二、西方作家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作品部分西方作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解读,进一步推动了西方作家在中国的影响力。
例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著名的小说《1984》中,借助虚构的极权社会,强调了权力对个体自由的压迫。
尽管小说本身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权力的控制和个体自由之间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的经历,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中,作者融入了对中国文化中「道」的理念的思考,将其与西方哲学相互融合,使作品更加深邃而引人思考。
三、西方作家作品中的普世价值观对中国读者的影响西方作家的作品中普遍包含一些普世的价值观,例如人权、平等、自由等。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的读者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通过描写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以及爱与牺牲的主题,让人们思考社会的不公和追求平等的价值。
托马斯·曼论小说艺术
帝 国主义 战争 的性 质 , 曾针 对 亨利 希 ・ 曼 批 评德 国 战争政 策 的政论 《 左拉 论 》, 发表《 一 个 不 问政 治者 的 观 点 》 。战后 继续 写 完 的长篇 小 说 《 魔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 0 4
尔斯 泰 》 《 1 9 2 3 》、 《 歌 德 —— 资 产 阶 级 时 代 的代 表》 ( 1 9 3 2 ) 、 《 叔本 华》 ( 1 9 3 8 ) 等文 章表 明 了托 马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以及20世纪头三分之一里德国小说在形92197综上所述托马斯曼继承和发扬了德国启蒙主义美学赫尔德和德国古典美学席勒黑的历史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立场方法把现代小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追溯到古代欧洲的史诗和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从社会生活现实的变化所形成的叙事艺术的?内向化?来阐述古代古希腊史诗经过中世纪史诗和骑士文学而到近现代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散文体小说与此同时也就指明了小说或者叙述体文学的现代性特点因此小说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诗?现代小说就具有市民性民主性以此区别于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的史诗和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史诗和骑士文学罗曼司
亨利 希 ・曼两 度 旅 居 意 大 利 , 开 始 职 业 创 作 生
亡 国外 , 在瑞 士参 加 反 法 西 斯 阵线 , 1 9 3 8年 到 美
国, 受聘 为普林 斯 顿大 学客 座教 授 。他 在 流亡期
间, 发表 了一 系列 反 法 西 斯 主 义 的文 章 和 演 说 。
涯 。第 一部 短 篇 小 说 集 《 矮 个 先 生弗 里德 曼》 ( 1 8 9 8 ) 引人 瞩 目。长篇 巨 著 《 布 登 勃 洛克 一 家 》
写 老年歌 德 于 1 8 1 6年 和他青 年 时代 曾热恋 过 的 情 人绿 蒂在 魏 玛 会 面 的故 事 。作 者 用 现 实 主 义 手 法塑造 了歌德 的伟 大形象 , 同时也 写 出 了他 渺
托马斯·曼小说《魔山》的时间主题
《长江丛刊》2018.0713托马斯·曼小说《魔山》的时间主题■怀 浩/曲阜师范大学摘 要:《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的疗养院之行由最初的短期探望演变成为期数年之久的时间体验。
疗养院成为一座“魔山”,汉斯对时间的流逝毫无察觉,无所适从。
小说内容贯穿了很多有关时间的情节,时间这一主题凸显。
本文从时间主题的视角聚焦汉斯对时间的感知,分析汉斯体验山上和山下时间的错位感,时间没有促其成长,反而引其走向毁灭。
关键词:魔山 时间主题 感知 毁灭一、前言托马斯•曼小说《魔山》的创作灵感源于其妻子因肺部感染在疗养院陪医期间的经历。
小说于1912年开始执笔,虽由于一战爆发而中断,历经曲折,托马斯•曼笔耕不辍,直到1924年发表。
小说内容丰富,可谓鸿篇巨制,匠心出品。
《魔山》讲述了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一所结核病疗养院里的故事。
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刚刚大学毕业,他来到疗养院探望他的表兄弟约阿希姆。
汉斯原本计划只逗留三个星期,期间因为染上结核病而在山上疗养院留院治疗。
汉斯在山上疗养院待了七年。
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令他着迷单恋的肖夏太太,有相信理性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还有愤世嫉俗的反动份子纳夫塔以及热衷于精神分析的医生克罗科夫斯基等人,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汉斯。
七年时间,疗养院如同一座“魔山”,掣肘着汉斯。
痊愈后的汉斯离开疗养院,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战场。
主人公汉斯如同被施了魔力一般,最初的短期探望演变成为期数年之久的时间体验。
时间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得以凸显。
二、《魔山》与时间主题对于《魔山》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评论家们众说纷纭。
较为清晰的一种观点认为,《魔山》是一部“时代小说”(德语Zeitroman ,或者翻译为“时间小说”)。
因此,该小说要从时代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即时代视角和主题视角。
从时代层面(德语Epoche )来看,《魔山》通过汉斯在疗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战前夕欧洲社会的时代人文,针砭时弊,对时代社会关系的批判,从疗养院的各种病态现象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托马斯-曼《魔山》读后感心得体会
托马斯-曼《魔山》读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托马斯-曼《魔山》读后感心得体会【导语】:《魔山》是托马斯·曼的经典小说,关于《魔山》的读后感是怎样的呢?来了解一下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
• 人类的兄弟关系。每个人都为所
•
有人和所有的罪过承受罪责。 “卡拉马佐夫”一词的词根意思 为“黑色的”和“大地”,是对 人类的象征。穷孩子伊留莎的死 使孩子们懂得了“合一”。
33333333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 2.接受的第二阶段:对作家的扭曲与批判。
1950-1980年代。 • 50-60年代政治传声筒与苏联的影响。批判 现实主义、反动作家。 • 文革期间对待文化的虚无态度和对中国文 化的“伤痕”反思。 • 文革对人性的洗礼与中国人内心的成熟。
思考题3 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读者 接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
思考题5 为什么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我们是最难理 解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主题
• 对话与复调的艺术,巴赫金的理论。 • 任何一种思想都在不同主人公身上得到回
应,作家笔下的任何正面人物、思想都要 被置于各种情形受考验、试炼。例如: “人的内心是上帝与魔鬼争战的战场”在 《卡拉马佐夫兄弟》所有主人公身上的展 开。 • 对话是基于对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其结果 看起来总是开放的,由读者自己作出选择。
人内心的骄傲相关,是自我意志 凌驾于世界之上的悲剧:《罪与 罚》中的卡捷琳娜· 伊万诺夫娜、 拉斯柯尔尼科夫、《群魔》中的 斯塔夫罗金等。
• 苦难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天性盲
•
目的结果。但苦难的价值在于它 可以使人在良心的催促下进行忏 悔,从而净化人的心灵,将人带 出迷惑,使人心灵成长,并加深 和坚固人信仰的力量。 思考题4 如何理解苦难在俄罗斯 文化精神中的建构意义?
德国人民的醒悟与反思——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作者: 邵思婵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30-33页
主题词: 托马斯·曼;帝国主义时代;德国人民;《浮士德》;德意志民族;小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希特勒
摘要: <正> 德意志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
特别是十八世纪以来,德意志民族对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诸领域相继出现了黑格尔、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爱因斯坦等世界文化巨匠。
但是,德国又是本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在纳粹时期所建立的布痕瓦尔德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了六百万犹太。
托马斯·曼战争小说对社会困境的描写与反思
托马斯曼战争小说对社会困境的描写与反思
胡作友;卢逸凡
【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3)4
【摘要】托马斯·曼是德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托马斯·曼对德国社会的描写,往往聚焦社会现实,却未得到学界足够关注。
《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作为其长篇小说的代表,立足于二十世纪的德国
社会现实,描写社会心理,揭示社会病态,从政治、伦理与社会群众心理角度隐喻二十世纪德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两部小说见证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横行、虚无主义的泛滥、极端民族主义的暴虐,揭示了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用文学的力量发出了
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呐喊,警醒人们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加强世界各国的和平合作,共同建设和平共处、平等友爱的人类世界。
【总页数】8页(P72-78)
【作者】胡作友;卢逸凡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战争与20世纪外国文学--兼论茨威格小说对战争的描写
2.在艺术追求与生活激
情之间——论托马斯·曼小说中的艺术家困境3.在艺术追求与生活激情之间——论
托马斯·曼小说中的艺术家困境4.从“眷注死亡”到“献身生命”--托马斯·曼对“德意志性”的反思5.德国人民的醒悟与反思——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来中国的托马斯曼研究一受中国社会政治大气候的影响,60年来中国的托马斯?曼接受史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
我们先谈1949年至1979年的情况。
1949年以前,托马斯?曼有十来个短篇译成中文出版,介绍性文字有七八篇,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郑振铎夸《死于威尼斯》“不可及的美丽与淡泊”,沈雁冰(茅盾)批他对一战的态度“尤其荒谬”,林语堂则高调赞扬他在二战中的反法西斯立场。
对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托马斯?曼其人其作颇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意味。
换言之,在其作品缺席的情况下,他已作为德国文学的旗帜出现在新中国的报刊上,受到先入为主的、众口一词的评价和颂扬。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苏联和新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赋予他很高的地位。
民主德国把托马斯?曼树立为20世纪德语文学的一面旗帜,看似一厢情愿或者阴差阳错,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必然。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重文学的认识功能,尤其关注文学作品是否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所发现的历史规律,所以,只要一部作品的描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不管其作者的情感、立场、主观意图如何,都被视为好作家、好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由此显得非常大度、非常客观。
况且,这种大度与客观源于深刻的心理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深层心理的观察和研究与弗洛伊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功绩在于发现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存在微妙的、戏剧性的互动,那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伟大,就在于发现人的意志和行动、意识和下意识之间存在断裂。
无论是恩格斯论巴尔扎克,还是弗洛伊德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令人刮目之处都在于发现并且肯定了作家的下意识。
前者欣赏巴尔扎克“空前尖刻”地嘲笑了他所“深刻同情”的阶级,后者热衷于证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创作如何受其下意识的操控。
二者的阐述都可谓饶有兴味,自圆其说。
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首先关心的不是作家的政治表白,不是他们嘴上怎么说,而是他们的艺术形象,是他们笔下怎么写。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主要立足于文学文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是“意图谬误”说的鼻祖。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之所以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此宽容和欣赏,就是因为他们深知作家们存在“意图谬误”。
对于托马斯?曼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典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乔治?卢卡奇功不可没。
卢卡奇不仅很早就关注并且欣赏托马斯?曼的作品,他对托马斯?曼的阐释也和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阐释如出一辙。
这为托马斯?曼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与苏联和东德保持一致的新中国,不仅对托马斯?曼怀有天然的敬意和好感,而且沿用了苏联和民主德国的阐释模式。
新中国对托马斯?曼的认识和宣传始于195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4月,中国作家代表团赴魏玛参加纪念席勒逝世150周年大型活动。
在此期间,代表团成员黄药眠、贺敬之与托马斯?曼有过短暂的正式会晤。
8月12日,托马斯?曼逝世,国内很快做出反应。
几大报刊纷纷撰文,对托马斯?曼的一生进行总结和回顾。
其中,冯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他是著名诗人、学者,同时又是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先师和旗手。
冯至把托马斯?曼称为“德国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范”,称赞他“代表了德国悠久的人道主义的进步传统”。
对于托马斯?曼的政治立场,冯至做出了如下评价:“托马斯?曼痛切地感到、而且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缺陷和矛盾,但是他没有能够像他的哥哥海因利希?曼那样(1871―1950),进一步明确地靠拢工人阶级的队伍。
但是每逢世界上的重要事件,他总是站在进步方面,支持进步的力量。
”冯至勾勒的托马斯?曼形象,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原则,也具有为时事政治服务的功能。
但该文在实事求是和为尊者讳之间基本保持了平衡:不宜说的就轻描淡写或者干脆不说,说出来的一定以事实为根据。
譬如,“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对《布登勃洛克一家》产生过影响,这是事实;至于北欧文学和在新中国前30年被视为反动哲学家的叔本华和尼采对托马斯?曼产生的影响,该文则明智地保持了沉默。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黄贤俊在《世界知识》发表的悼念文章和《译文》刊载的一篇译文。
前者的基本观点和冯至相同,但又提供了若干很能说明托马斯?曼的文学地位和政治立场的细节。
他不仅转述了贝歇尔对托马斯?曼的评价:“德意志的光荣和荣誉”,而且提到日后广为流传的一个名篇(《反对布尔什维克是我们时代中最愚蠢的行动》)和一句名言(“我到哪里,哪里就有德国文化”);后者来自民主德国文学批评家和托马斯?曼研究专家汉斯?迈耶。
该文的第一句话最引人注目:“如果我们想要把很久以来托马斯?曼作为一个德国作家和他的作品在世界上获得的这种巨大影响同其他德国诗人和作家的世界影响相比较,那么就必定会想起歌德。
”1955年的媒体宣传为托马斯?曼塑造的德国文学第一人的形象,在新中国编写的第一部德国文学史中得到巩固和强化。
1958年出版的《德国文学简史》就非常巧妙地把贝歇尔的一句话当作托马斯?曼一章的强收尾:托马斯?曼是“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德国诗人”。
与新中国早期高规格、高调门的托马斯?曼接受史形成反差的,是研究人员和研究资料的严重匮乏。
即便在德语界,当时读过托马斯?曼主要作品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有鉴于此,《译文》杂志在1956年和1957年推出多篇关于很有资料价值的文献。
由此看来,新中国的托马斯?曼接受和研究可谓开局良好。
然而,由于共和国在50年代后期就进入不利于独立思考和自由发言,也不利于读书写字的运动年代和斗争年代,所以,除了1962年出版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中文首译和译本前言,新中国的托马斯?曼接受和研究几乎停滞了整整20年(1959―1979)。
二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的托马斯?曼研究才算真正起步。
一些文献基础相对扎实的评论文字开始出现。
这些成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回响着1955年确立的宏大命题――“托马斯?曼是批判现实主义者”。
从大百科词条到新撰写的文学史,从多篇论文到多个托马斯?曼中译本前言,许多论者都在对这一命题进行阐释和发挥:《布登勃洛克一家》和《红楼梦》的作者都“看到本阶级注定灭亡的厄运”,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悲剧在于“不能适应走向垄断时期的愈演愈烈的尔虞我诈,而面对‘超人’们闻所未闻的罪恶行径,困惑恐惧,无力招架,招致家业衰败,人格分裂,死亡毁灭”;《魔山》“写的是处于低谷时期的资产阶级,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无情的笔触,不仅从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方面,而且从它的精神生活方面揭示出这个阶级确实不配有更好的历史命运”;《浮士德博士》的伟大在于“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毁灭人性、毁灭艺术的反动本质”。
当然,托马斯?曼是批判现实主义者这一论断,在不同论者的笔下有不同的功能。
有的是思想点缀,有的是思想惯性乃至思想蛇足,有的则是严肃思考的结果。
在此有三篇相关文章特别值得关注:一是由孙坤荣、孙凤城合写的论文《托马斯?曼和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不仅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并恪守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据的学术准则,从小说文本挖掘出大量令人信服的社会批判材料,把小说对金钱化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封建贵族、基督教会和德意志帝国的教育制度的批判进行了全面梳理,而且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铁律,对小说所暴露的错误认识和伤感倾向进行了坦率的批评,如“宿命论”,如1848年革命被“不真实”地描写,如作者由于不了解布家和哈家“这两种类型的资产阶级都是剥削阶级”、所以对布家“始终抱有深切的同情”,等等。
该文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大有用武之地。
其次,由严宝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托马斯?曼”词条,则在吸收以卢卡奇、汉斯?迈耶、英格?迪尔森为代表的民主德国托马斯?曼经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批评现实主义为思想红线对托马斯?曼的作品进行了全面介绍,为曼氏作品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入门指南。
再次,是董象和诸燮清合写的论文《纵是残红也入诗――谈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
该文由作家生平及时代背景、文本思想阐发、艺术形象点评几部分组成,其基本观点则是小说“反映了历史长河的流势和流向――支配资本财富的人们被资本财富所支配,资产阶级一批批地将自己变成历史废料”。
这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些八股意味的文章,却显示出较高的叙事和说理技巧,作者的学识和文采也不时流露于字里行间(譬如说托马斯“不像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更像维吉尔笔下的被海蛇缠绕住的拉奥孔”等)。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主旋律并未妨碍其他声音陆续出现。
80年代初,随着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解放,随着现代派问题成为中国文学界的热门话题,一些论者开始关注托马斯?曼作品的现代性和哲理性,把注意力从社会批判转向思想―文化议题。
批判现实主义论点不再一枝独秀。
譬如,舒昌善一面借助民主德国学者在70年代发表的论点对《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历史真实性打上了问号,一面提醒读者注意托马斯?曼作品中的现代派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意识流、非情节化。
洪天福则把托马斯?曼的小说纳入“哲理小说”的范畴。
他的论文对托马斯?曼小说的哲理内容、对尼采和施彭格勒的思想进行了笔酣墨饱的论述。
但由于作者完全拘泥于托马斯?曼的字面表述,将其小说与尼采和施彭格勒的哲学著作放在同一平台考察,而对“哲理小说”的诗学界定又流于一般:讽刺、寓意、象征、交响曲式的结构、传记形式、思想独白等,所以,对该文抱有诗学期待的读者不免要感到一丝遗憾。
关福坤认为,托马斯?曼“艺术表现的着眼点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方面”,他写出了“现代欧洲文明的危机”,即“道德的沦亡,政治上的反动,艺术上的堕落”。
作者围绕这一话题对托马斯?曼的主要作品进行了全面论述,最后盛赞其“哲学的高度”和“心理的深度”,并以福伊希特万格的溢美之词结尾:“从罗马教皇到印度的尼赫鲁,都尊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圣哲之一。
”这篇文章视野开阔、文字流畅,但不知它的主要依据是一手还是二手文献,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80年代后期,刁承俊和张佩芬也撰文谈到托马斯?曼小说的哲学渊源。
前者阐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和尼采的没落心理学”决定了《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批判内容,后者用“思想先驱性”来概括黑塞和托马斯?曼艺术家小说的核心主题并且指出,尼采是一切为其思想的先驱性而烦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榜样。
进入90年代以后,托马斯?曼研究出现一些新趋势、新特点。
首先,《魔山》成为评论热点。
叙述方便起见,我们按时间顺序进行介绍。
1990年,译者杨武能把《魔山》誉为“德语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率先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的典范”,并对小说的艺术特征进行介绍。
1991年,黄燎宇发表《试论〈魔山〉中的纳弗塔》,对雄辩家纳弗塔这个耐人寻味的基督教共产主义者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由此探讨托马斯?曼为何在20年代主张德国式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