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授课目的:1、梳理文言文句子翻译中常考题型,把握考试方向。

2、把握文言文句子翻译常用方法和技巧,从容应对不同考查方式。

考点分析:1、课内、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是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必考内容,所占分值约为6分,是其他题型所无法比拟的,故把握句子翻译对考试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句子翻译的常用方法和注意点,重点关注常见的倒装句,并学会在做题中灵活运用。

二、授课内容:

【文言文句子翻译考点剖析】

1、题型分析

句子翻译常以两种题型出现:直接翻译与选择题。选择题:相对简单,可以把握住关键词,用排除法来筛选出正确答案;

2、方法解析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例: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例:明察秋毫

解析:“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

例:“夫战,勇气也”

解析: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例: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解析:“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但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1)、宾语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析:“有何陋”的倒装,可以翻译为“有何简陋呢?”“何”是疑问代词,“之”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练:①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解析:“僵卧孤村不自哀”中“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①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解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①选出不同的一项()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翻译下列句子,并找出句子的特点:

A何以战?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②翻译下句: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规律一: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例: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解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人”。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②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规律二: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①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②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

规律三: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解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中“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①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