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题之一请你谈谈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
谈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公共管理,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更是当代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学科。
新世纪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社会越来越需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势必会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和实际双向发展。
接触公共管理已经将近四年,大学生涯也接近尾声,以下是我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学科发展,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的职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两个词组成。
“公共”,就是不是一个人的意思吗?那不是一个人,又是几个人才算公共?两个人算吗?答案都是不确定的。
夫妻之间的事就不算公共事务,但两个陌生人共同享有政府提供的某项服务,应该就算是公共了。
所以说,公共不是简单的由人数这一项要素来界定的。
我们可以从对比中理解“公共”。
“公共”与“私人”,看似十分容易分辨,实则他们之间的界限很难准确加以界定。
沃尔多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归纳了“公共”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政府的角度,“公共”是指涉及的是主权、合法性、福利一类的问题;二是从公共职能和公共活动的范围上来界定;三是从政府执行活动或职能的角度来下定义。
陈振明在《公共管理学》中认为,“公共”最为与“私人”相对的概念,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对于“管理”,许多管理学大家有着自己对“管理”的独特认识。
泰勒说,“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法约尔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的罗宾斯认为: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经典的管理定义,各有长处,相信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关于管理的定义也会增添新的内涵。
阐述你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阐述你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公共管理是一项涉及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领域,旨在确保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涵盖政府部门的活动,包括决策制定、资源配置、政策实施和绩效评估等。
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必须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合理地管理和分配资源,以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这既包括策略制定和决策过程,也包括公共管理人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满足公民的需求,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公共管理需要制定和执行政策,并监督和评估政策的实施情况。
公共管理也需要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公共管理还包括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培训,以确保他们按照法律和道德标准履行职责。
透明度、效率和问责制也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原则。
总之,公共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旨在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
它要求政府部门具备有效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公共管理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公共管理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一、公共管理的主要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则是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三、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的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四、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
公共管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类型,而人类的社会治理是与人类社会一道生成的,绵延至今,进化成了公共管理这一新的治理文明形态2、论述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大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转折点,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工业社会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顶峰,开始了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后工业社会是指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时期。
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先提出。
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后工业社会”的认识,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观是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依据的,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贝尔所描绘的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轴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日益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
自从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后,在知识界,一场探讨后工业社会并寻求建构方案的运动就展开了。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与认识公共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和方式。
它涉及到政府、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等方面,旨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为公众提供高效、公正、可持续的公共服务。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
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是公共决策的制定问题。
公共决策需要考虑到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需要倾听公众的声音,通过科学的决策程序来制定政策和规划。
三是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是公共管理的关键任务之一。
公共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等。
在行政管理方面,公共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行政机构和管理体系,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在经济管理方面,公共管理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在社会管理方面,公共管理需要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环境管理方面,公共管理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公共管理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决策制定、沟通协调、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公共管理也需要注重专业化和专业化,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共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名词解释1.概念解释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等各种参与主体,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公众利益。
2.内涵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公共目标导向: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公共利益,而非追求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公共管理活动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公平、公正和效率。
2.2 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3 公共参与与治理:公共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公共治理的理念,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和管理中,通过信息公开、民主讨论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透明和民主化。
2.4 绩效导向:公共管理需要以绩效为导向,强调成果导向和责任考核,注重管理的结果和效率,促进公共组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
3.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共性:公共管理是针对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
3.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公共权力和公共责任。
3.3 多元参与:公共管理不仅仅由政府单一主体来实施,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专业团体、公民等,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3.4 法治原则:公共管理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尊重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权利和义务,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我的观点和理解:从内涵和特征上来看,公共管理是一种复杂而多维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在于服务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在实践中,公共管理需要坚持公正、效率和责任,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知识
公共管理知识公共管理知识是指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中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导向,系统管理公共事务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通过介绍公共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对公共管理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政府及相关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调节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公共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种公共机构。
二、公共管理的特点1. 公共性: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与个人私利无关。
公共管理涉及的资源和决策是公共的,应当为全社会所共享。
2. 政府性: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制定政策和规划,并对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3. 复杂性: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和不同层级的决策,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
4. 长期性: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机制和体系,以提供持续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公共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源配置、决策分析、评估监督等方面。
1. 政策制定: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调整社会关系和解决社会问题。
2. 组织管理:公共机构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以提高效能和责任担当。
3. 资源配置:公共管理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 决策分析:公共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决策分析,通过科学评估和权衡各项利益,做出最优决策。
5. 评估监督:公共管理需要对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
四、公共管理的应用领域公共管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政策管理: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在推动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进行
的管理活动。
它是一种管理和协调社会资源、规划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行为。
公共管理旨在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合法的、有效的和透明的方式来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公共性: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不同,它关注的是社会共同利益。
公共管理的
目标是服务公众、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而不是以追求个人或私人利益为中心。
2. 政府主导:公共管理活动通常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
政府在公
共管理中起到决策、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制定公共政策并提供公共服务。
3. 公共参与:公共管理要求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公民、社会组织和利
益相关方应当在公共事务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参与其中,以确保多元化的声音被合理听取并反映在决策中。
4. 公正和效率:公共管理追求公正和效率的平衡。
公共管理需要公平地分配和
利用资源,确保政策和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并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和效益。
5. 透明和责任:公共管理应该是透明和负责任的。
政府和公共组织应当向公众
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并对管理行为负责。
公民对公共管理的监督权力和参与权益应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服务公众、推动社会公共事务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具有公共性、政府主导、公共参与、公正和效率、透明和责任等特征。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合法、有效和透明的方式来处理公共事务。
谈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谈对公共管理的认识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与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职能,就是指公共组织在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效与作用。
上文公共管理特征中有提到,公共管理的职能就是调节与控制,可以说,公共管理职能与公共管理目的与范围紧密相关的。
所以说到公共管理职能,就不得不提一下它职能的两个明显特性—公共性与服务性。
公共性,就是因为公共管理产生于对社会共同事务的管理的需要,因而公共管理的主体、目的、性质、特点、社会责任等方面都体现了公共性,公共管理职能便具有了明显的公共性特征。
服务性,从利益关系上来说,服务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将工作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少考虑、甚至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其二,在从事某种事业时,既为自己营了利,也为别人提供了方便。
其实,这两点也就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比如说服务性。
一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借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大量不义之财,这就就是典型的只考虑自身利益,至工作对象,即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
尤其就是与基层民众接触的官员如此行为,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自然,也会阻碍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
无论公共管理理论还就是实践应用的的发展,都不宜闭门造车,而要“敞开大门”。
从中国的实际讲,就就是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理论,而要结合中国特色,发展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框架。
具体到政府,这个最主要的公共部门,就就是要做到专业理论与民情民意两手抓,以期在符合民众意愿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当下,公共管理身负重任,必须从学科自身的建设与实际应用两方面紧抓不放,贴合时代形势,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发力。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专业又就是公共管理,对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尽管日后的工作可能于此无关,但理解公共管理,宣传公共管理,督促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实施,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共管理学专业概念解释
公共管理学专业概念解释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呢,就像是一个大管家,不过这个管家管的可不是一家一户,而是整个公共领域的事儿。
简单来说,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比如说城市里的道路规划、公园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卫生的管理等,这些都是公共管理的范畴。
它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个主体,大家一起合作,为了让公众的生活更美好。
就像咱们小区的物业,他们要负责小区的卫生、安全、设施维护等,这是小范围的管理,而公共管理是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做类似的事情。
2. 公共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
这就好比是给公共管理这个大船掌舵。
管理者要先确定目标,比如一个城市想要发展旅游业,那就要计划怎么开发旅游资源,怎么打造旅游景点,怎么吸引游客。
这需要收集信息,分析现状,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2)组织职能。
一旦有了计划,就得把相关的人、财、物组织起来。
还是拿旅游业来说,要组织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旅游景点的开发者、酒店的经营者等,大家分工明确,才能让旅游计划顺利实施。
(3)领导职能。
在公共管理中,领导可重要啦。
领导要激励大家朝着目标努力,就像一个球队的教练,要鼓舞球员的士气,给他们指导,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4)控制职能。
这是保证公共管理按计划进行的关键。
如果在旅游开发中发现某个景点的建设超支了,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得及时调整,控制成本,保证质量。
3. 公共管理的主体(1)政府。
政府是公共管理最重要的主体。
政府有权力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等。
比如说,政府可以决定在某个贫困地区建学校、医院,这就是政府在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
政府的职能部门,像教育局管教育、卫生局管卫生等,都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力量。
(2)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
比如慈善组织,他们会为贫困人群提供救助,这也是在参与公共管理。
还有环保组织,他们致力于保护环境,这也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3)企业。
企业在公共管理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公共管理概论心得体会
公共管理概论心得体会•相关推荐公共管理概论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概论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共管理概论心得体会1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它是一门经过科际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是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性学科。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
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
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
通过这半年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学到了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水平。
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
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
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
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
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
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公共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内涵是什么简答题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管理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点:(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的⽬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1)限制政府⼲预(2)主张政府⼲预(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提倡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重视公共⼈⼒资源管理;实施明确的绩效⽬标控制。
政府主体和机制等⽅⾯存在本质上的缺陷,⽽⽆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这⼀理论对⼈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假设。
由此,这⼀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切⾏为都可以看成经济⾏为。
政府⾏政过程中的⽬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
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政府腐败。
⽬前我国⾮政府组织还不够发达,其主体主要由社会团体和名办⾮企业单位构成。
其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
其特点是具有:双重性、⼴泛性、针对性、中介⾏、公益性。
⾏政机关、其他机构。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组织结构⼀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设计的过程。
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协调运⾏、从⽽达到提⾼组织效率的⽬的。
组织设计的原则是职能的⽬标原则;完整统⼀原则;精⼲效能原则;法制原则;职、权、责⼀致原则;⼈本原则。
⽬标和⽅案的确⽴;变⾰⽅案的实施。
、资源的获取。
2⼈⼒资源的发展3⼒资源的激励4⼒资源⼯作权限;⼯作条件;任职职格等(2)调节收⼊分配职能。
(3)稳定经济职能。
政府是最⼤的信息拥有者,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信息的公开。
其主要意义是:1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政腐败。
2.促进公民参与⾏政,保障公民知情权3.简化⾏政运作环节,提⾼服务质量。
谈对公共管理的认识教学文稿
谈对公共管理的认识公共管理,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不仅是一门新兴学科,更是当代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学科。
新世纪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社会越来越需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势必会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和实际双向发展。
接触公共管理已经将近四年,大学生涯也接近尾声,以下是我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学科发展,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的职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两个词组成。
“公共”,就是不是一个人的意思吗?那不是一个人,又是几个人才算公共?两个人算吗?答案都是不确定的。
夫妻之间的事就不算公共事务,但两个陌生人共同享有政府提供的某项服务,应该就算是公共了。
所以说,公共不是简单的由人数这一项要素来界定的。
我们可以从对比中理解“公共”。
“公共”与“私人”,看似十分容易分辨,实则他们之间的界限很难准确加以界定。
沃尔多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归纳了“公共”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政府的角度,“公共”是指涉及的是主权、合法性、福利一类的问题;二是从公共职能和公共活动的范围上来界定;三是从政府执行活动或职能的角度来下定义。
陈振明在《公共管理学》中认为,“公共”最为与“私人”相对的概念,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对于“管理”,许多管理学大家有着自己对“管理”的独特认识。
泰勒说,“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法约尔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的罗宾斯认为: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经典的管理定义,各有长处,相信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关于管理的定义也会增添新的内涵。
2023年大学生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认知
2023年大学生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认知公共管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公共事务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变得愈加重要。
作为2023年的大学生,我们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认知也日益深化。
本文将围绕着公共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挑战展开讨论,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盈利组织或其他公共机构对公共资源、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组织、配置、监督和服务的过程。
它旨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管理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执行措施的制定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实现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
二、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性1. 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发展给公共事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公共事务各具特点,要求公共管理者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与能力,以应对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2. 公民参与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强调公民的参与和议事能力,公共管理需要更多地与公民进行互动和协作,以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平、合理。
3. 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注重效率与公正的平衡,既要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又要保证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性。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1. 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现代社会公共管理面临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的压力,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公共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公共治理的协同性:现代社会公共管理需要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工作,解决涉及多方利益关系的问题,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
3.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公共管理需要遵循公平正义原则,进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四、培养大学生对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认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应该加强对公共管理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开设实践性的项目和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1、对公共管理的理解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将管理从混乱和狭隘经验主义的现状中解救出来, 使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上。
最早倡导管理训练的学者之一伍德罗•威尔逊就说过, 公共管理的学习与研究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帮助揭示什么事情是政府可以做并且做得好的, 再就是寻找能够将这些政府该做的事以最大的效率和最少的经费和精力来做好的方法。
从这个意义来说, 公共管理研究要追求的就是懂得科学管理、能够提高效益的专门人才。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套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共服务”的理念。
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 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 不追求不该得到的私利。
公共管理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强调公共服务的实残性。
公共管理学科于上个世纪70 年代在美国大学迅速发展, 其原因就在于它与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研究政治理论出身但不满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进而成为公共管理学科泰斗级人物的沃尔多曾毫不客气地指出, 传统政治学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因为它逐渐远离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而热衷于追求建立科学模型。
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教育目标都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在美国, 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 或到政府挂职, 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 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
一些院校还打破学术传统, 开始招聘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实践教授(Pro fe sso: of Pr ac tic e ), 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认知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 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 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 ofe s ion ali sm ), 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 lic serv ice ), 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 tic e)。
同样的道理, 美国社会近百年来的迅速发展, 得益于他们注重实践的工程和管理教育, 以及从事这些教育的星罗棋布的大规模的公立大学。
公共管理的概念
1、安全的两重含:安全首先是主观感觉,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生命和相关事物的无忧和放心;安全又是客观存在,是指具有对抗一切现实或潜在威胁的实实在在的保障2、“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3、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的秩序与平衡状态。
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与平衡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与平衡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与平衡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
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公权用于对公共安全的保持、保护和恢复.---公共安全管理是我们自己采用的学科名称4、管理三要素:1、管理者:政府;其他组织和个人;2、管理对象: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3、管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公共安全:是社会公众生活和生产的秩序与平衡状态。
:范围1:社会公众,非个体;范围2: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公共安全的本质:秩序与平衡5、秩序:正常运作的状态,不排除发生3级、4级公共事件平衡:社会组织、社会群体之间,各得其所。
社会安全问题,罢工,社会动乱6、公共安全管理:对社会公众生活和生产的秩序与平衡状态的维护、保持与恢复的全过程。
公共安全管理学:研究对公共安全维护、保持和恢复的机理和方法的科学。
7、潜在破坏和影响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安全管理的主要针对目标8危机: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突发”强调事件发生的不可预测性;“紧急”强调处理时间迫切;“危机”强调事件危险性。
9、应急体系的含义——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为准绳,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制定科学规范的应急机制,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网络,预防、响应、化解和消除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升应急能力,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正常运转和公共安全的工作系统。
10、应急体系的基本架构:第一层指导层(政策方针、政策方针、发展规划);第二层运行层(运行机制、组织体系、保障资源);第三层支撑层(应急运作平台)第四层运作层(常态应急管理工作、非常态应急管理工作)11、应急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制度体系(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预案体系);支撑体系(科学支撑:“示范项目、培训演练、科研教育”;资源保障:保障重建、应急通讯应急运输、应急物质、队伍与装备、信息与指挥:决策指挥、检测))::。
本书对公共管理的理解2
本书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学的特质: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
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本书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但它是否意味着政府治理的一个新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的十大角色:一个管理者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些工作和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包括三种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包括下列三项: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3、决策方面的工作,包括以下四个角色: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奎恩等人的观点:导师、促进者、监督者、协调者、指导者、生产者、掮客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1.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2.人民受托者的角色3.贤明少数的角色4.平衡论的角色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能力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有效的公共管理者: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为此,公共管理者就必须具有创造力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要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民众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公共管理定义
公共管理定义公共管理呀,就好像是一个大管家!你想想看,一个大家庭需要有人来操心各种事儿吧,从柴米油盐到家里的布置,再到和邻居的相处啥的。
公共管理呢,也就是这样,只不过这个“家”超级大,是整个社会!它要操心的可太多啦!比如说,城市的交通得顺畅吧,不能老是堵车呀,不然大家上班、上学得多闹心。
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们来好好规划,怎么设置道路,怎么安排交通信号灯,就跟咱在家整理东西一样,得有个条理。
还有公共服务呀,就像家里给大家准备的温暖的饭菜和舒适的床铺。
医院、学校、公园这些可都不能少,而且还得质量好,让大家用得舒心。
这就得靠公共管理来调配资源,让该有的都有,还都在合适的地方。
再看看社会秩序,这就好比家里的规矩。
不能有人随便捣乱呀,要是有小偷小摸或者打架斗殴的,那可不行。
公共管理者就得像个严厉又公正的家长,维持好秩序,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那公共管理咋做到这些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它得了解每一个方面的情况,就像你得知道家里每个角落都放了啥。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和措施,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得深思熟虑。
而且呀,公共管理还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呢!以前可能走路、骑马就行,现在到处都是汽车、高铁,那管理方式能一样吗?肯定不行呀!就像家里以前可能没有电视、电脑,现在有了,那对它们的管理也得跟上呀。
公共管理也得听听大家的意见呢!毕竟这个“家”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不能说管理者自己说了算,那可不行。
就像家里做个重要决定,也得听听每个人的想法不是?你说,要是没有公共管理,这社会得乱成啥样啊?那简直不敢想象!所以啊,公共管理可重要了,就像家里不能没有管家一样。
它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美好,让我们能安心地在这个大“家”里生活、工作、学习。
咱每个人其实也都能为公共管理出份力呀!遵守规则,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都是在帮忙呢!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个大“家”越来越好呀!总之,公共管理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默默地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什么是公共管理
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基本特征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
2 、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5 、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性质和特点(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它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
所谓其它公共管理主体是指在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对象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与社会环境发生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弱势人群;预防和解决部分因不良互动方式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七:上海财政补贴改革
我国城市自来水、煤气等公共产品的频频涨价引来了老百姓的不满。
老百姓埋怨道,公共产品怎能一有亏损就涨价?前些时候广州自来水涨价、南京煤气涨价,因为老百姓的不满而暂时流产。
对此,政府也是一肚子苦水。
公益产品成本与价格背离,公益企业的亏损,政府的财力有限,没有能力包揽。
市政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格低下,其最大的理由是“公共产品是市民生活的必需品”这个假定,认为其价格上升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因此城市公共产品计划的传统方法仅限于供给方,即如何寻找资源,如何提高开采技术以增加供给,而对公共产品价格与需求关系完全不予考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的预测实际上就是对其需要的预测”。
经济学家早已对这种所谓的“需要方法”提出批评,这种方法不仅使供给者的“供给管理”毫无意义,还无视价格在公共产品消费决策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公共产品计划中,供给管理者随着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供给量,而不是调整价格。
于是,除了公益产品成本是否合理以外,又一个问题自然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政府对公益企业的财政补贴是否合理?财政补贴落到了谁的口袋里?
材料一:城市公用水业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财力有限时,吸引民间资本、外国资本,或通过上市筹集公益企业投资资金。
这些投资者不同于政府,往往有着较高的回报要求。
上海市宝山区内有一家英国独资水厂。
这家成立于1997年,自有资本金2190万美元、贷款510万美元的水厂,其投资者要求的年回报达15%,公益企业充其量只是微利企业,而这个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水厂10%的平均回报率。
这两年,这家水厂每年的项目利息473万美元,年投资回报192万美元,两者相加达投资额的24.6%。
如此高的回报从哪里来?厂家的做法是,在水价上做文章,其与自来水公司的结算价高达1.5元1吨,而自来水公司民用水的售价只有0.6元1吨。
同样在上海,有两家上市的水厂,凌桥股份与原水股份。
原水股份自1992年9月成立以来,共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11.392亿元。
原水股份为获得配股资格,使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以上。
同时,为向股东分配1.14亿元的股利,就连年提高水价,与自来水公司的结算价从1993年0.32元1吨,到近年变成0.738元1吨。
凌桥股份自成立以来,与自来水公司的结算价一直保持在1.3元左右1吨。
两家上市公司的水价都高于自来水公司的零售水价。
由此造成水厂赚钱,自来水公司亏损。
而水厂赚的钱,全都进了股东的腰包。
换个角度说,政府给自来水公司的亏损补贴,实际上部分给了属于少数人的股东。
材料二:城市煤气
不管是自来水厂,还是煤气厂,大多由政府投资,项目完成后,以行政划拨方式交给企业。
企业的财务制度规定,从营业收入中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为以后的设备改造筹集资金。
总投资12亿元、1997年建成的上海石洞口煤气厂,一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1亿元。
这家以重油、轻油为生产原料的煤气厂,生产1立方米煤气的原料成本为0.66元,完全成本为1元左右,而上海民用煤气的销售价为0.9元1立方米。
本身是亏损性生产,也就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持折旧费。
如此,其折旧费实际由财政补贴承担。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1996年至1998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共提取折旧费7亿余元。
照理,这笔费用应用于企业改造。
但实际运作中,企业改造费用仍靠国家投资,造成财政补贴的折旧费未被真正利用,而是沉淀在公益企业里。
既然如此,公益企业就没必要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财政更不应变相支付公益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
这两年财政对上海煤气行业的补贴为每年4亿元左右,若煤气公司将沉淀的7亿元折旧拿出来使用,就可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不需财政补贴。
那么,折旧费沉淀在企业里又作如何处置的呢?据了解,一些企业将折旧费挪作他用,自谋福利,甚至借给他人使用,造成其流失。
在上海,煤气己严重过剩,日供气能力达1000余万立方米,而日均需求量仅500余万平方米,即使春节最高峰时也仅800余万立方米。
因此,前文提到的石洞口煤气厂,设计生产能力每日210万立方米,而1997年投产后,生产任务每日仅40万立方米,连设计能力的1/5都不到。
与石洞口煤气厂几乎同时建设的东海平湖油气田,1999年12月每日供应天然气80万立方米,而需求量不足25万立方米。
于是,有关方面就将天然气掺混为人工煤气。
如此,使掺混煤气的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据浦东煤气制造公司成本情况显示,掺混煤气的生产成本高出一般煤气生产成本49%。
显然,严重供大于求加剧了企业生产成本,也就进一步加剧煤气生产企业的亏损。
近年,煤气企业是上海公益行业中的亏损大户,以前每年财政补贴为4亿元,而政府给建委系统的财政补贴每年也不过4亿元。
显然,若在石洞煤气厂与东海平湖油气田之间只上一个项目,上海的煤气就不会严重过剩,煤气行业的亏损就不会如此严重,财政补贴也就不需那么多。
结论: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补贴除用于维持公用事业外,还有三个去向:股东红利;沉淀并闲置于公益企业:重复投资。
材料三:财政补贴的改革
1996年前,上海人抱怨最大的公益企业是公交,政府最头疼的公益企业也是公交。
老百姓对乘车难怨声载道,政府对每年拿出10亿多财政填公交亏损窟窿也感难以承受。
从这一年起,上海对公交实施财政补贴方式的改革,同时打破公交垄断局面,提供适度竞争。
在财政补贴中,政府将“填窟窿”改为“修路”。
取消对公交企业亏损的补贴,切断企业躺在政府身上吃饭的依赖思想,在推动企业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给予车辆更新的低息贷款,减免营业税、养路费等数项财税优惠政策,以此抵冲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
如今,在上海的街头放眼望去,公交车多为豪华的双层车、漂亮的流线型空调车、方方正正的单接车,上海的公交线路已发展到1080多条,为改革前的3倍。
方便、快捷、舒适是上海人对公交车的最新评价。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上海前3年的公交改革中,公交企业累计添置新车8300多辆,占全部营运车辆的55.33%,在更新车辆的20多亿元投资中,只有10%的资金由政府拨款。
此外,政府通过减免税费6亿元左右,填平了公交企业的政策性亏损。
上面的事实告诉人们两个概念。
其一,政府对公益企业亏损的财政补贴,钱是到了公益企业的账上,实际上是贴给老百姓的,但种种原因,老百姓并没有完全享受到财政补贴;其二,财政补贴也有一个效益问题,若每一笔财政补贴都贴在刀口上,贴得合理,就不需要那么多财政补贴,政府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所以,政府对公益企业的财政补贴方式需要改革。
当然,这要与公益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齐头并进,就像上海公交改革一样。
总而言之,公益企业合理地亏损,财政对其合理地补贴,此后,让消费者合理承担其亏损,老百姓应该不会有怨言。
据最新的消息说,上海自来水行业在水价未提价的情况下,实现了扭亏为平。
对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思考:1.我国对公共产品及其财政补贴非效率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上海市公共产品财政补贴改革措施是什么?效果如何?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共产品也逐渐走向市场,而政府财政补贴也将减少。
以此为背景,谈谈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