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摘要:国防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借助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当前,各签约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国防生培养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但是,按照军队对国防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我们的培养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国防生;培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33-02

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部队专门机构(选培办)从签约高校在校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对象,以及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保送生中招

收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与驻校选培办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国防生在完成规定学业的同时,须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一、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取得的成就

1998年7月21日,总政治部干部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订了为军队培养干部协议书,拉开了全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序幕。这标志着我军人才培养模式由自主培养向军队与地方共同培养的转变,我军干部队伍由“管理型”向“知识型”、“素质型”过渡。2000年5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建立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上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也标志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工作正式启动。

国防生的的培养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全国首批签约为军队培养干部的普通高校,自2000年起开始招收培养国防生。2000年两校只招收了86名国防生,其中清华大学招收了56名,北京大学招收30名,国防生所学专业也比较少。经过短短七年的快速发展,2007年招收国防生的院校就已经由当初的两所扩展成了116所,这些高校多数都是国家部委直属或省属的重点院校,其中“211”工程院校60余所。国防生的招生计划分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专业以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机械、航空航天、大气科学等理工类为主,涉及哲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132个。按照总部的规划,以后国防生的招生规模还会稳步扩大,逐步使国防生成为依托培养生长干部的主要来源。

国防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首先是国防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两校2006年在18省、市的普通中学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国防生170余名,生源质量、录取成绩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一是生源数量充足。两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达到100%。以安徽省为例,清华大学计划在该省招收国防生6名,实际报考的有170多名,比报考该校统招生的还多。二是录取成绩明显提高。一半以上省、市的国防生录取分数高于两校统招的录取线,一些被

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名列本省前茅。三是录取考生综合素质好。两校录取的国防生中,共产党员8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有62人,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获奖的有67人。高质量的生源为国防生的高素质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其次,国防生培养工作日益走上正轨。经过近几年的国防生培养实践,我们积累了学多培养工作的成功经验,国防生的教学、训练、管理等各个环节日益制度化,国家和军队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防生培养的配套法律法规,为国防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存在问题探析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涉及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军队和地方的方方面面,带有全局性,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同时,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还是一件新生的事物,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近年来,军地双方抱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协作,克服了许多困难,使国防生培养的各项工作得以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不少问题。(一)没有充分发挥普通高等教育优势,军地协作脱节

国防生作为普通高校里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由部队与学校共同培养。但在目前看来,在军地协作方面还存在着脱节现象,部队、高校的部分领导没有对这一工作全面了解,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没有真正发挥这一军事人才培养制度的优越性。在高校方面,一些机关和相关院系考虑局部和实际问题较多,领导考虑局部和实际问题较多,从国家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考虑得较少,关心

支持、主动参与不够,没有深入去研究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国防教育在培养国防生中的特殊作用,在思想认识上还需要逐步深化和统一。从驻校选培办来讲,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为单纯追求成才率,认为解约率低,成才率就高,致使实际培养质量的下降;有的为追求纯而又纯,忽视培养、教育和引导,对发现有问题的,一味给子解约处理,导致一些有个性的但部队特别需要的人才被淘汰出局;还有的认为人才质量单纯依靠培养院校的科技文化和专业知识教学来保证、或单独在地方高校建立校中“军校”进行教育和培训等,忽视了高校教学规律和军队人才培养规律。(二)国防生的生源质量影响选拔培养

良好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选择培养对象,是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国防生的来源主要是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二是从在校的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就近几年的招生形势看,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生源总是略显不足,部分省份的国防生大多是调剂录取的,生源质量不高。每年新生入学时,不得不从新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补足招收计划。另外,每年还要从低年级中选拔一批国防生进行培养,重复选拔使国防生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在国防生招收选拔过程中,由于国防生享受的待遇不高,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部分热门专业报名人数不多,可供择优选择的余地不大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计划数量的完成,轻视思想政治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收选拔的质量。

(三)国防生签约动机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影响依托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依托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国防生队伍不断壮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但是作为一项朝阳事业,国防生培养机制远未成熟,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国防生签约动机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就影响了依托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没有摆正个人理想的位置。部分国防生国防意识淡化、奉献精神不强,只讲个人理想,不讲革命理想,认识不到革命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升华和提高。把“自我设计”与“自我发展”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没有责任意识,法制意识薄弱。这就必然陷入利己注意的泥潭。

二是期望值过高。部分国防生对自己的军旅之路设计目标过高,期望值过大,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成绩。过一段时间一旦发现自己的这些目标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心理就发生变化,从而失去了当国防生、献身国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心理准备不足。个别国防生做出签约国防生的选择时考虑个人利益多,有些仅是想作为一个“跳板”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对部队生活的相对艰苦、纪律的严明、生活的相对单调等情况估计不足,心理准备不充分。

国防生违约除了以上几种原因外,部队福利待遇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现行的国防奖学金标准低,解决不了大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另一方面,国防生所在专业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