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
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2。
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
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
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2。
复习办法:A。
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
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
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
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
《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排列.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
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
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一、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思考,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结绳而治.岳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央。
”这里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
《系辞传》的作者认为,文字这类事物是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象”,它们的作用在于沟通神明,表现万物,因而可以用于治理社会,了解事物。
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
这一时期,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
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爰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
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二、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许慎创造了“部首”。
2、部首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
《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
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部首”。
3、许慎用540个部首统摄了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建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三、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连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六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母、父子相连的理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笫一节文字一什么是文字: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
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
我国云南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
﹙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二汉字的性质:1汉字形成:①历史传说:“仓颉造字”。
②原始汉字产生的时代:约5000年前黄帝时代。
据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史官,大概曾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汉字的表意性:表意性文字。
形成汉字表意性的原因:①先人造字“因形示意、意寓形中”的理念所致:汉字字形多数是直接与字义相联系。
形形汉字↗↘拼音文字↙↖音←义音→义②由古汉语的特有属性所规定:“因形示意”的表意性汉字与以单音词为主、少有形态变化、同音词数量大等为主要特点的古汉语有较好地适应性。
三汉字的结构(造字法):1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①象形:用描摹事物轮廓或特征来表意的造字法。
如:日.月.人.鱼.羊.水。
独体象形:目、木、手。
合体象形:眉、果、聿。
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增加象征性符号来表意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腋] 、刃、本、末。
独体指事:一、三、五、高。
加(合)体指事:寸、叉、厷、甘。
③会意:把两个或几个表意形体组合在一起表示一种新意的造字方法。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文选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蜗补天》《螟蜥》《巫山、巫峡》《岳阳楼记》其他的篇目略做了解重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文选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塞之战》《晏婴论季世》《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孙膑》《韩信破赵之战》《张骞传》《华佗传》古代汉语常识重点: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二单元文选重点篇目:《谏逐客书》《论贵粟蔬》《报任安书》《出师表》《答李翊书》《封建论》《神灭论》《原臣》第三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的历法,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下册第四单元文选重点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书的注解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五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二、模拟试题《古代汉语》(一)(50分)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鱼、末B.牧、逐C.江、莫D.上、须②“汤”的本意是()A.专指温泉B.煮东西的汁液C.热水D.中药的剂型③“报”的本意是()A.告诉B.报恩C报仇 D.判决罪人④下列个组字,共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凭懑B.蚤早C.娶圣D.酷沽⑤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响:回声一声音B.色:脸色一颜色C.狱:案件一监狱D坟:土堆一坟墓⑥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A.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⑦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B.晋侯饮赵盾酒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范增数目项王⑧下列句中的“而”字表示顺接关系的意思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B.子产而死,谁其嗣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講工具書一、工具書的排列法(一)按音序排列1.漢語拼音2.注音字母3.四聲和韻排列,字母排列(二)按部首和筆畫排列(三)號碼排列二、常用工具書(一)字典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小篆字典全書分30卷按部首排列,分540部收字9353 ,重文1163全書計133441字徐鉉等校訂《說文》,稱“大徐本”鉉弟鍇作《說文解字繫傳》,世稱“小徐本”大徐本對《說文》的校訂,主要包括:(1)改易分卷(2)增加標注(3)增加新附字(4)增加注釋(5)增加反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王筠《說文句讀》、《說文釋例》桂馥《說文解字義證》2.《康熙字典》籌[廣韻]直由切[集韻] [韻會]陳留切[正韻]陳留切並音儔籌算也[儀禮鄉射禮]箭籌八十[註]籌算也又壺矢[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籌矢也又籌策[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又[集韻]徒刀切音陶[揚子方言]戴也又叶音除[蔡洪圍棋賦]攄妙思奮元籌飾服色玩騂駒王引之《字典考證》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3.《漢語大字典》(二)詞典1.綜合性詞典《辭源》《辭海》《漢語大詞典》2.專門詞典(1)古代詞典①《爾雅》明明,斤斤,察也。
(《爾雅·釋訓》)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
(《爾雅·释器》)②(西漢)揚雄《方言》娃,嫷,艶,窕,美也。
吴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嫷,宋衛晉鄭之間曰艶,陳楚周南之間曰窕。
(《方言》卷二)③(東漢)劉熙《釋名》倉,藏也,藏穀物也。
(《釋名·釋宮室》)廷,停也,人所停集之處。
(《釋名·釋宮室》))(2)虛詞詞典(清)劉淇《助字辨略》(清)王引之《經傳釋詞》楊樹達《詞詮》式《詩·國風》:“式微式微。
”《爾雅》云:“式微式微,微乎其微者也。
”鄭箋云:“式,發聲也。
”又《書·盤庚》:“式敷民德。
"孔傳云:“用布示民,必以德義。
”愚按:此式字猶爰也。
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最新)
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一、古汉重点——名词解释1.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2.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如“筹”。
3.同义副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近语素组成的合成词,例如“恭敬”。
4.偏义复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词语,只偏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语素只作为陪衬,他的此意究竟偏落哪个词素只有联系上下文意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例如“得失”。
5.同义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但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以及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例如“颈”和“项”。
6.词的本义:简单说就是指词本来的意义,即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谈史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古代书面语所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7.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8.古今字:指某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所使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者为古字,后出者为今字。
9.异体字:指通行于同一时代的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
10.同音替代的繁简字:有些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本来在意义上毫不相干或显然有别,只因音同而合并,例如“云”和“雲”。
11.古今同形词:有些简化字典古书中某个字字型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简化字仅与它同形。
二、古汉重点——简答1.古今词义的演变①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了交集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②古今义用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如马,牛,山,水等,但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如“坐、雷”。
③古今异义词,有的词义完全不同,如“抢”古义“撞”,今义“争夺”,有的同中有异,如“劝”古义“鼓励”,今义“劝说”。
2.古今词义的差异⑴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①词义范围扩大。
如“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兼指肉类。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复习古代汉语,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复习1. 语法规则: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古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兼语”、“动宾结构”等。
复习时可以结合语法书籍进行学习,同时多做一些语法题目进行巩固。
2. 词汇积累: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繁杂,包括了很多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
复习时可以结合古代文献进行词汇积累,同时注意掌握一些常用的古代词汇,例如“吾”、“尔”、“乃”等。
3. 字形认读:古代汉语的字形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有些字在形状上有较大的差异。
复习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阅读古代文献等方式进行字形认读的练习,提高对古代汉字的识别能力。
二、文献阅读古代汉语的复习不仅仅是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还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古代文献:1.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朝的历史。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2.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等不同的篇章。
通过阅读《诗经》,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识。
3.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三、练习题目在复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做一些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练习题目:1. 古代汉语中的“兼语”是指什么?举例说明。
2.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动宾结构”。
3. 阅读一段古代文献,尝试理解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词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汉字的构成:义、音、形2汉字构造发展: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记事、甲骨文3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4我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5《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我国第一部字典,首创部首编排法,作用说明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情况6<<庖丁解牛>>中的三个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表达的养生思想:顺应环境、回避矛盾、苟全性命。
7《颜斶说齐宣王》表达的进步思想:士贵于王、得士则兴8《坎井之蛙》的寓意:宇宙无终极,学识无穷尽。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一孔之见,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
二、简答1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是同一字互训互代,用字法2偏义副词:是指由两个近义、反义或意义相关的语素组成的符合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并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配村作用,如“得失”“弄同”“作息”3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在引申义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引申义,本义与引申义之间部首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4古今词义的演变情况(原因):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4词的褒贬色彩的变化5词义轻重的变化5同义词的作用:1交替使用,可以避免词的单调重复,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还可以协调语句的音节,表达精确细致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2利用同义词的异同关系及其演变情况,帮助了解词义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3利用同义词可以构成各种类别的成语6互文:是指在连贯的语句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连及: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就叫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
同意连用:在一句话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意词连在一起使用,人们在阅读时只需取其中任何一个词语的意义即可。
复习资料古汉
一、文字六书。
判断,分析字形结构。
古今字通假字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狭义:因为词义的引申和假借,一个字记録的词义比较多,便是古字;后世为了在字形上对不同的词义加以区别,造出新字,便是今字。
广义:不同时代记録同一个词所用的字不同,较早的为古字,较晚的为今字。
今字又叫分别文,区别字,后起字。
古今字的孳乳方式:1、为本义造今字。
共供,要腰,止趾,厉砺,亦腋,景影,莫暮。
要(身体中部)→要(身体中部) → 腰↘要(重要)莫(日落时) →莫(日落时) →暮↘莫(否定代词)2、为引申义造今字。
昏婚,陈阵,禽擒,免娩㝃,直值,反返,内纳,要邀,道导,藏脏,贯惯,解懈昏(傍晚) → 昏(傍晚)↘ 昏(傍晚娶女)→婚禽(鸟兽) → 禽(鸟兽)↘ 禽(捕猎鸟兽)→擒3、为假借义造今字。
舍舍,辟譬,絜(麻一端)洁,从怂。
舍(房屋) →舍(房屋)→舍(住宿)↘舍(放弃) →舍辟(法度) → 辟(法度)↘ 辟(比喻) →譬通假字狭义:有一个专门的字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
“本有其字”。
广义:不同的字相互换用。
又叫“通用”。
1、同音通用,狭义通假字;2、同义通用;同义词。
3、古今通用,古今字。
两字本是古今字,后来在某一意义上多用今字,但有时仍用古字。
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区别:1、通假字不产生新字形,古今字产生;2、字形上,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一般无联系,古今字则多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形符;3、意义上,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一般无联系,古今字则有;4、时间上,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同时存在,处于共时层面。
古字和今字则一早一晚,为历时发展。
后世仿古故意用古字不算。
假借字狭义:没有为语言中的一个词专门造字,而是假借一个意义不相关但是同音的字来记録这个词。
如难,权,其,然。
本无其字。
广义:本无其字的狭义假借和本有其字的通假。
古今字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百废具兴。
缮甲兵,具卒乘。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夙夜匪解。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奉觞加璧以进。
奉厚而无劳。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四)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 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 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 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 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 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 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
例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前出师表) 译文: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史记· 太史公 自序) 译文:禹疏通河道,使九州安宁。
四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一)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 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 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 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例句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 桓晋文之事) (2)周道:太子死,立适孙。(史记 梁孝王世家) (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 豳 风 七月)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前出世表)
第二节 古文今译方式
一 直译
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 构进行翻译。直译的特点就在“直” 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 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 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 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 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 应。
例句
论语· 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 “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 曰:“吾不如老圃。” 杨伯峻《论语译注》:樊迟请求 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 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 道:“我不如老菜农。”
例句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 十月八日卒,年四 十七。 译文:子厚在元和 十四年十一月八日 逝世,享年四十七 岁。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填空复习方向1.汉字的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2.词义的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链条式引申、辐射式引申。
3.草书大体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4.古代汉语包括两个体系:文言文、古白话。
五四运动可作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分界线。
5.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音义结合三个阶段。
6.宋朝王圣美提出右文说。
7.从汉字的结构和表示音义的角度来看,可将汉字分为三类: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8.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为主相比,古代汉字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
9.连绵词: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非双声叠韵。
六、简答题复习方向1.举例说明省声、省形,各举2例。
(1)省形:形声音形旁书写笔划减省。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2)省声:形声字的声旁书写笔划减少。
()岛:从山,鸟省声。
()时:从日,寺省声。
2.举例说明汉字的简化原则,各举2例。
(1)把繁难的偏旁改成简化字:(燈)灯、(機)机、(憐)怜。
(2)删去原字的一部分:(務)务、(條)条、(習)习、(雖)虽。
(3)草书楷化:(會)会、(東)东、(書)书、(篳)笔。
(4)采用笔划简单的古字:(啟)启、(雲)云、(捨)舍。
(5)用音替代:(醜)丑、(後)后、(餘)余。
3.简要回答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桂馥《说文解字义证》(3)王筠《说文句读》(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4.举例说明异体字的构成情况,举2例。
(1)结构方式不同:泪(涙)。
(2)偏旁位置不同:峰(瘋)、群(羣)、期(朞)。
(3)声符不同:裤(袴)、猿(猨)。
(4)义符不同:暖(煖)、睹(覩)。
5.举例说明古今字的形成情况,举2例。
(1)在本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字是记录某一词义的本字,由于经常借作它用,后来又另造新字来考表本义,这样先造的本字和后造的新字就形成了古今字。
Eg:莫——暮、然——燃、孰——熟(2)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2、王力古韵:三十六韵:开口的阴声韵:之入声韵:职收鼻韵的阳声韵:蒸3、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编4、清人古音学成就:顾炎武《音学五书》段玉裁凡同音者必同部钱大昕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5、本无其字的假借类型:(1)、皆义独存,本意消失,即“文借不归”,“借义行而本义废”。
我(2)、借了后,再为本义或假借义造一个新字加以区别。
辟避僻(3)、借义与本义并存。
莫6、十三经书名及注疏者《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古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7、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8、《诗》毛传:毛亨、郑笺、郑玄9、注解的四中分类(1)、释词:如“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马融就只注释了“子”字。
(2)、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如“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怀’”。
王肃不但解释了“时”字,并且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句串讲了一下。
(3)、释词并串讲:这是释词和串讲两中方式的同时使用。
如“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怀’”。
王肃不但解释了“时”字,并且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句串讲了一下。
(4)、通释全章大意:如现在流传的汉赵岐注宋孙疏的《孟子章句》,就是采用既释字句也释全章大意的办法。
《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释全章正文大意的。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的后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之矜穷,则斯民集矣。
古汉语复习资料
通论二:文字——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发展至今,其字体(即笔画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概括起来可分为二个阶段,即古文字和今文字阶段。
甲骨文:是通行于殷商时期个文字。
因其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通行于西周、春秋时期。
古人称铜为金,所以称金文。
战国古文:1、又叫六国文字: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等诸侯国的文字。
2、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合称简帛文字,还有写在陶器、玉玺、铜器、货币等上的。
战国古文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大篆:据说周宣王的太史籀(zhou4)著有《史籀篇》,《史籀篇》中的文字称为大篆,也叫籀文。
大篆与西周金文一脉相承,变化不大。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文字。
小篆是在籀文的基础上省改而成。
一说战国末秦国已有小篆,这时只不过是加以整理而已。
隶书小篆是秦代推行的标准文字,下级官吏和民间为了书写简便加以简化,因而出现了隶书。
隶书又分秦隶和汉隶。
秦隶以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汉隶以后的文字属于今文字。
所以说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通论三:文字——汉字的形体构造(一)六书说:最早见于《周礼》:“保氏…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一般认为是分析汉字的结构,但细目未明。
关于六书的三家说:西汉末年汉儒第一次把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法。
班固郑众许慎六书一般采用许慎的细目,班固的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六书理论,并写出了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二)六书释例1.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即画成所要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宛转。
用一个完整的形体来表达具体对象的轮廓特征。
除了描画事物的轮廓外,为了使表意明确,再加上相关的事物用以烘托陪衬.象形字的特点一、简约性二、典型性三、可整体可局部象形2.指事许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古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1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总汇(一)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古代漢語的性質(一)什麼是古代漢語?清代學者陳澧:“聲不能傳於異地,留于異時,於是乎書之為文字。
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也.”〔《東塾讀書記》卷十一〕我們這裏所說的古代漢語,有其特定的範圍,它應當以文字的出現〔約公元前十四世紀〕作為上限,至“五四”運動為止,古代漢族人民的書面語言。
漢語發展史分期:1、公元三世紀以前〔五胡亂華以前〕為上古期。
〔三、四世紀為過渡階段〕2、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南宋前半〕為中古期。
〔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3、公元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鴉片戰爭〕為近代。
〔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為過渡階段〕4、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以後〕為現代。
〔王力《漢語史稿》〕古代漢語的書面語言:文言和古白話。
文言≠文言文古代汉语——口语、书面语〔文言、古白话〕本課所謂的古代漢語是指以先秦語言為基礎的、經漢魏作家加工、由唐宋古文家定型的古代書面語——文言。
古白話:在北方話口語基礎上加工形成因為古白話較淺顯,與現代漢語差別較小,能夠閱讀文言,一般也就能閱讀古白話。
所以,儘管古白話也是古代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本課不去專門討論它。
二、學習古代漢语的目的:提高文言閱讀和運用能力。
《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原課本注:“佩著長長的寶劍,戴著高高的帽子。
鋏,劍柄,這裏指劍。
陸離,長劍擺動的樣子。
冠,戴。
切雲,帽子名。
崔嵬,高聳的樣子。
”《離騷》:“高餘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王維《觀獵》:“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把“還”釋為“旋”,在上古有先例:子之還兮。
《詩經·齊風·還》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
《莊子·庚桑楚》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韓非子·喻老》三、本課內容:文選、通論、古代漢語常用詞四、古代漢語學習方法:〔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二〕注意語言現象的綜合比較。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古代汉语的概念:王力《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范作品。
2.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汉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代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3.工具书的使用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部首法、笔画法、音序法、号码法•《说文解字》①作者:东汉•许慎②地位: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③内容:收字9353个,部首540个(一大创造),重文1163个,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清代研究《说文》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尔雅》①地位: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②编排:分为19类、对词义进行同义分类,总括解释的方法•《康熙词典》①作者: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②地位: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③内容:收字47035个(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字典)、部首214个•《辞源》——部首排列法,214个部首,研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辞海》——综合性的工具书•查虚词《助字辨略》①作者:清•刘淇②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③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经传释词》——作者:清王引之体例:古声母排列《词诠》——作者:杨树达体例: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解释虚词是先标明词类,然后释义,再列举例句•查特殊词语《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内容:主要是研究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词语4.古代注音法:直音法,反切法、叶音法▲5.汉字形体演变图▲6.隶变:汉字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字体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和填空(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佶诎,日月是也。
指很明显地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的一种造字法。
(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捣,武信是也。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他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的造字法。
(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去譬相成,江河是也。
指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以意符表示意义范畴,以声符表示读音类别的造字法。
(五)六书: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汉字形体结构及使用情况的字体分类。
(六)《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志,成书在战国时代,作者不可考。
(七)《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与他的门客攥写的一部著作。
(八)《水经》:是由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著作,记载大小河流137条,内容简略。
(九)《助字辨略》:清代刘淇著,共收字470多个,全书分四卷,依韵排列。
(十)《经傅释词》:清代王引著,共收字160个,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
(十一)《左传》:左丘明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略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
(十二)《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献,为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
(十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
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十四)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这就是词类的活用。
(十五)《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中的一志,是关于书籍的记载。
(十六)《典论》:是曹丕在未称帝是所作,分五卷,是我国最早的论文的专篇。
(十七)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编,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极为重要的资料。
(十八)《经籍攥估》:清阮元编,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十九)《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是一部按韵编排的比较大的古代辞书。
(二十)十三经索引:叶绍钧编,是一本专为查检十三经语句出处而编的索引。
(二十一)中国人名大辞典:是一部专门查检我国历史人名的工具书。
(二十二)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主编,是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的书目和提要,共200卷,共收书目10245种,其中收入《四库全书》的,3461种,存目6793种。
(二十三)隶书是汉字演变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二十四)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笔势。
(二十五)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二十六)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展转为他训”。
(二十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体裁,称为“纪传体”。
(二十八)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号码排列二、1.《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2.《巫山、巫峡》(1)竦:通“耸”,耸立(2)寔:通“是”,这(3)闕:通“缺”,空缺3.《岳阳楼记》具:通“俱”,皆,全4.《郑伯克段于鄢》(1)大:通“太”(2)厭:通“猒(饜)”,满足(3)無:通“毋”,不要(4)闕:通“掘”,挖5.《齐桓公伐楚》女:通“汝”,你6.《鞌之战》無:通“毋”,不要7.《范雎说秦王》(1)被:通“披”,披散(2)厲(lai):通“癘(癞)”8.《触龙说赵太后》耆:通“嗜”,喜爱9.《鸿门宴》(1)距:通“拒”,抵御,挡住(2)内(na):通“纳”,接纳,放进(3)豪:通“毫”(4)倍:通“背”(5)蚤:通“早”(6)要:通“邀”,邀请(7)郗(xi):通“隙”,缝隙10.《孙膑》(1)罷(pi):通“疲”(2)獘:通“弊”,疲惫,指力量削弱(3)趣(qu):通“趋”,趋向11.《艺文志.诸子略》(1)䆮:通“浸”,逐渐(2)攘:通“让”,谦让 (3)嗛:通“谦”,谦虚(5)視:通“示”,昭示(6)上:通“尚”(7)盪:通“荡”,指学识浮泛(8)政:“征”(9)瘉:通“愈”,胜12.《典论.论文》隽:通“俊”才智出众三、★词类的活用(一)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1.动词的使动用法:焉用亡郑以倍邻:使…亡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使…王(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感到...奇怪2、名词的意动用法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以之为夫人(三)名词用如动词:指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1、n——v赵主之子孙侯者:做诸侯2、方位名词做动词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往西(四)名词用作状语1、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向北2、表示工具或依据失期,法皆斩:依照法律3、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像对客人一样4、表示比喻嫂蛇行匍伏:像蛇一样(五)古代汉语的词序1、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敢问何谓也:谓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必须是代词;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吾爱之,不吾叛也:不叛吾3、宾语用代词复指{主要格式:唯...是;唯...之}余唯利是视:视利{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寡人是问:问是(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1、在判断句的位于后面加语气词——也王,人君也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南冥者,天池也3、不用“也”:兵者,不祥之器4、不用“者”、“也”:荀卿,赵人5、表示否定判断,在谓语之前加“非”:楚虽大,非吾族也6、判断句没有主语时,不能省略“也”:退,酒也!7、“是”用作判断词: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8、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即”“维”“惟”:是乃狼也9、副词、语气词搭配“非”来使用:非其父兄,即其子弟10、用判断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一种修辞手法:曹公,豺虎也(七)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1、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妻与子皆养于我者2、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而身为宋国笑3、“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4、为......所:不者,若蜀皆且为所虏5、“见’放在动词之前:是以见放6、“被”直接加在动词前面(八)副词: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作句中的次要成分,但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1、程度副词常用的程度副词:最、太、至、尤、愈、略等(1)“少”:稍微,略微,相当于现代的“稍”:太后之色少解。
(2)“稍”:逐渐: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3)“颇”:①程度偏高,略近“很、甚”: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②稍、略: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2、范围副词(1)“但”:与现代“只”的意思相当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2)“仅”:①表示只,刚够齐王遁而走吕,仅以身免。
②几乎,将近,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
3、时间副词常用时间副词:将、正、已、常(1)“曾”:曾经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2)“尝”:曾经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4、情态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常用情态副词:大概、未免、本来、偏偏(1)“且”:姑且,尚且先生且休矣。
我将念之。
(2)“固”:本来,当然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3)“盖”:①常放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的论断的语气,从而引出下文: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②有时只表示不肯定的论断语气,不一定放句首: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③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5、否定副词常用的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1)“不”:表示一般的否定风之积也不厚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毋、勿”:不要,别大毋侵小急击勿失(3)“未”:没有宋人既成列,楚人未及齐。
(4)“非”:否定的是后面整个句子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6、表敬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表敬副词有两类:(1)尊人:请、幸、敬、惠①“请”: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②“幸”: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③“敬”:太后曰:“敬诺。
年岁何矣?”(2)自谦:窃、忝、猥①臣闻吏议逐,窃以为过矣。
②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
(九)代词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若、而、乃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公室将卑,其宗族先落,则公从之。
3、指示代词:此、是、斯、兹、(近指)彼(远指)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远指食夫到稻,衣夫锦。
4、疑问代词:(1)指人:谁、孰父与夫孰亲?孰为夫子?(2)指事物:何、胡、曷、奚,是什么的意思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子奚哭之悲也?5、无定代词:或、莫(1)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只作主语。
或劳心,或劳力。
宋人或得玉。
(2)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6、“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他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却不能独立做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和词组的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和“所”字结构。
(1)“者”:翻译为“的”、“的人”、“的东西”①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庸者笑而应曰;大王者,小者侯。
②放在数词和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和种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2)“所”:作为辅助性代词,所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
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民无所依。
★所字后面必须是及物动词。
(十)介词、连词1、介词(1)于①表示处所和时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②介绍涉及的对象:闻之,有献于公③表示比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用在表示被动的句中: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2)以①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儒以文乱法②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③表示原因:徒以有先生也④表示时间:文以五月五日生(3)为①【为+宾语+谓语】为+宾语做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苦为河伯去妇②表示被动2、连词(1)与①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蜩与学鸠笑之②与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夸父与日逐走(2)而①联合结构里,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美而绝②偏正结构里,表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主谓结构里,意思上是一种逆接:十人而徒一人者(3)则、然则①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战则请徒②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民贫则奸邪生③表示假设:时则不至④表示发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4)虽,虽然①表示让步:此言虽小②假设的让步:虽有槁暴③虽然如此:虽然,未闻道也(5)然,然而①表示转折:然子病矣②一个固定的词:然而降于夷王(6)之①【定+之+中心语】:是炎帝之少女②放于主谓结构之间形成偏正结构:汝之不惠(十一)语气词★词头、词尾:1、有(1)作词头时,【有+专有名词】:禹攻有扈(2)【有+普通名词】:予欲左右有民(3)【有+形容词】:忧心有仲2、其【其+及物动词/形容词】:北风其凉3、言、于、薄【言、于、薄+动词】:言告师氏4、然、如、尔、若【然、如、尔、若+形容词】(作状语):填然鼓之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1.斤(本义):砍伐树木的工具2.戒(本义):表示戒备3.刃(本义):刀刃4.谪(本义):往、到......去5.望(本义):往远处看6.卧(本义):闭目睡觉7.城:本义为城墙;引申义为(1)都城(2)城市8.朝:本义为早晨;引申义为朝见9.任:本义为抱;引申义为(1)担子(2)责任、义务(3)委用、任用(4)听凭(5)担当(6)担保(7)信任10.解:本义为解牛解体——开放引申义:解脱解说解结晓悟见解和解11.网:本义为用绳编织成的捕鱼或鸟类的工具;引申义为广泛搜求12.踵:本义为脚后跟;引申义为继承13.市:本义为做买卖的地方;引申义为(1)特指城市内的商业品(2)整个城市14.特:本义为公牛;引申义为(1)男性配偶(2)杰出的人才15.骑:本义为骑马;引申义为骑兵16.懈:本义为解散;引申义为懈怠17.竖:本义为栽种;引申义为(1)竖立(2)树立三、分析题(一)句型及语法分析1、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被动句】2、见渔人,乃大惊:【省略句,省略了主语】3、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判断句,经典句型“为...所”】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连词结构,承上启下】5、佗邑唯命:【宾语前置句】6、昭王不复,寡人是问:【宾语前置句,“是”为前置宾语】7、君若以力,楚国方程以为城:【宾语前置句,“方程”为前置宾语】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宾语前置“是”为前置宾语】★【宾语+是+动词,为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个格式】(二)试说明“于”字被动句没有“于”的语法结构闵王毁于五国——闵王毁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桓公劫鲁庄以上两例去掉了“于”字之后,主语就由被动者、受事者转变为主动者、施事者,全句的意思也就完全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