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匹配新教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匹配新教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匹配新教材)一. 教材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在神秘潜艇“鹦鹉螺号”上,展开了一段惊险的海底探险之旅。

本课将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让学生对这部名著产生兴趣,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欣赏文学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科幻小说具有较高的热情,通过课堂引导,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科幻小说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耐心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难点:深入理解科幻元素在小说中的运用,以及作者的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海底两万里》的电子书籍、相关资料和视频片段。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情节、人物关系等信息。

3.设计相关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底两万里》的封面、作者照片和小说简介,引导学生关注这部科幻小说。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小说的情节,展示主要人物形象,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问题,分析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内容。

(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介绍。

2. 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的科幻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2)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小说背景,分析人物和情节。

2. 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和情节,收集与小说相关的资料。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本导读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背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简介2. 小说背景和故事情节梗概3. 主要人物介绍和分析4. 文本重点分析和讨论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入《海底两万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作者简介介绍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包括其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科学和冒险的热爱。

步骤三:背景与情节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即19世纪的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和科学发展的背景。

然后,概括整个小说的情节,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整体把握。

步骤四:主要人物逐一介绍并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主人公尼莫船长、阿龙纳克斯教授和康塞尔教授。

讨论他们的特点、行为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步骤五:文本分析和讨论选取小说中的几个重要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描述手法,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展望下一节课将要研究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期待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1. 形象直观的引导: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互动讨论: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视听辅助教具:借助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听取相关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合作探究,促进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提问情况以及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表现。

3. 书面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或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幻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阿龙纳斯、尼摩船长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探讨情节发展中的悬念和转折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方面,深入挖掘主题思想,如对科学、探索和人生的思考。

5. 科学幻想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引导学生评价科幻元素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感悟。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4.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比较阅读,如《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版本,引导学生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感受科幻作品的视听魅力。

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导《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2分析《海底两万里》的科学与幻想结合的特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美丽。

3激发学生敢于幻想的热情及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

开学初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板书)——,《海底两万里》。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这本书你首先要了解哪些内容?本书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本书。

二.走近名著。

1.简介作者。

大家都知道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谁,法国科学家。

儒勒凡尔纳。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2.课件出示:儒勒凡尔纳的简介。

指名读。

儒勒凡尔纳(1825到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一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一生共完成104部作品,他的作品幻想大胆真实,知识丰富,涉及面广,堪称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大百科全书。

代表作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球旅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还有系列丛书《奇异的旅行》包括(课件出示书名三部曲)3感知全书,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这部小说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

本文档为《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探讨的科学、社会和人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 介绍《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 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科学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 理解和解读-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帮助学生理清主线和支线;- 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技术设备;-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涉及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语言和描写技巧;-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并帮助学生理解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四、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2. 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分析情节和解读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材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评估:布置与小说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海底两万里》原文和中文译本;2. 相关研究资料和解读文章;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等。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进度,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八、总结《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科幻想象力和文学价值的小说,通过阅读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兴趣。

2. 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

2. 简介《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如科幻小说的先驱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如科幻元素、探险精神等。

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他们课下阅读《海底两万里》。

章节二: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重点把握情节发展。

2.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等。

教学步骤:1. 通过PPT或板书,简要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

2.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如尼摩船长的神秘、智慧等。

章节三:科幻元素解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幻元素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1. 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

2. 探讨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分析其创新性和想象力。

2. 组织学生讨论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如潜水艇技术的发展等。

章节四:主题探讨与启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海底两万里》的主题思想,如探险精神、对自然的敬畏等。

2. 探讨作品给我们的启示,如勇敢面对挑战、珍惜自然资源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探险精神,分析作品中的勇敢与智慧。

2. 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给我们的启示,如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等。

章节五: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名著。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描绘了海底探险的科幻小说,它展现了19世纪末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和对科技的憧憬。它的重要性在于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说中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展示了主人公尼摩船长的聪明才智和科学幻想元素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海底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说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复杂性格和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科学幻想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实验,如制作一个小型的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海底两万里》中涉及的环保意识理解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有时可能因为担心教学进度,导致课堂节奏过快,让学生难以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课堂节奏的把握,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能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如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与海底生物的遭遇等。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感悟作品主题。

4. 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

4. 故事情节解析:海底探险、与海洋生物的互动、与海底世界的冲突。

5. 作品主题探讨:对科技、人性、自然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科幻元素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4.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讨论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的性格特点。

4. 故事情节解析:通过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5. 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人性、自然的关系。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阅读《海底两万里》全书,完成读书笔记。

2. 评价: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读书笔记质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版本,感受影视作品的魅力。

3. 创意写作:以《海底两万里》为背景,编写一段科幻故事。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3. 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 章节安排:(1)第一章: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2)第二章:分析小说的开篇,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3)第三章: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包括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等。

(4)第四章: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

(5)第五章: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探险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品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科幻元素等。

(3)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海底两万里》的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作者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海底两万里》原著或改编版本。

2. 辅助材料: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如作者介绍、作品背景等。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须要打算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学问。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供应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沟通。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酷爱科学、憧憬探险的热忱。

二、课前打算: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三、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同学们,两位闻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敬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平常一样,先来观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

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两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老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老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知学生要学习的地方。

(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观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 二)、实践阅读:1、师:同学们,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起先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爱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喜爱阅读的理由。

人物身份阿龙纳斯船长康塞尔鱼叉手之王尼德·兰教授的仆人尼摩教授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一、总目标:1、通过阅读导读案,明确本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过阅读课本P156,明确本书的写作主题及特色。

3、学习快速阅读方法,157页。

批注勾画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情节。

4、学习科幻小说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特点。

5、结合课本P157-158的三个专题,做好笔记,完成专题探究。

6、在目标3、4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各自的专题探究,推荐全班交流。

二、检测方式:①目标3、4——小组之间任意提问,采取积分制汇报课②目标5——小组分任务汇报成果③中考真题检测三、课型安排:阅读指导课、阅读汇报课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一、阅读目标:1、明确导读案的总目标2、完成总目标的3和53、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阅读建议全书共四十七章,建议用四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以及相关活动,做好读书笔记。

第一周:用七天的时间快速通读全书,每天读十章,或者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安排阅读进度,保持阅读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第二周:根据自己第一周的阅读经验,回忆每一章的内容,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选择部分章节进行精读,并做好笔记。

第三周:围绕感兴趣的专题,分组进行交流。

可以选择教材中提供的专题,也可以小组讨论自行确定研究专题。

第四周:阅读成果展示三、了解作者、内容简介、写作背景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

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导读课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导读课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法学法:- 速读法- 活动展示法- 练习法课前准备:1. 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 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以“海底世界,神秘莫测”为主题,展示海底生物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二、速读指导1. 讲解速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如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

2. 学生分组练习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活动展示1. 学生展示速读成果,分享阅读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速读技巧。

四、人物描写赏析1. 以尼摩船长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主要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速读技巧和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撰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速读技巧和人物描写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

二、精彩片段赏析1. 选择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如尼摩船长与船员们的冒险经历、与章鱼搏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片段中的情节和人物心理。

三、拓展延伸1. 以“假如你是尼摩船长”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2.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海底两万里》。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提高学生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和兴趣。

培养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介绍《海底两万里》作品特点分析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等。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人物形象等。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照片、作品封面、相关图片等。

视频资料:播放《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片段,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导入以问题引导:你听说过潜水艇吗?你知道潜水艇在科幻小说中的发展历程吗?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3.2 作品特点分析分析《海底两万里》的作品特点,如科幻元素、探险精神、人物形象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3.3 经典片段分析选取《海底两万里》中的经典片段,如“海底漫步”、“与鲨鱼搏斗”等,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绘细腻、情节紧张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人物形象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的进度和反馈。

学生对作品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建议5.1 教学拓展推荐与《海底两万里》相似的科幻小说,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组织学生进行科幻小说主题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5.2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科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评价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指导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畅言读后感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学生各抒己见。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情节,提高阅读兴趣。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小说中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小说带来的奇幻之旅。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2. 小说情节梳理3. 人物形象分析4. 科学知识学习5. 想象与联想训练三、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阅读第一章2. 第二课时: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 第三课时:学习小说中的科学知识,讨论科幻元素4. 第四课时:想象与联想训练,学生分享心得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阅读任务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作者及情节梳理2. 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讨论法:学习科学知识,探讨科幻元素4. 实践法:想象与联想训练,让学生体验小说魅力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2. 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3.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的表现4. 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1. 导入: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背景及作者儒勒·凡尔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3.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故事主题。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5. 科学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小说中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元素。

6. 想象与联想训练:教师提出想象题目,学生进行联想创作。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并能够将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共同探讨小说中的科学道德问题。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引发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1.2 分析《海底两万里》在我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它被选入中学课内阅读的原因。

1.3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人公阿龙纳斯、康塞尔和尼德·兰,以及他们在海底世界所经历的冒险。

第二章:故事背景及人物关系2.1 介绍故事的背景,即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的探索。

2.2 分析主人公阿龙纳斯的身份和特点,以及他与尼德·兰、康塞尔的友谊。

2.3 讲解故事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尼摩船长、鲨鱼、章鱼等,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第三章:情节梗概3.1 梳理《海底两万里》的主要情节,包括:船员的招募、潜艇的出行、海底世界的探险、与海洋生物的斗争、潜艇的搁浅等。

3.2 分析每个情节中主人公们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科学元素,如海底火山、珊瑚礁、珍珠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探讨科幻小说对现实世界的启示和影响。

4.2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讨故事中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以及对海洋生物4.3 讨论主人公们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敢、智慧、团结等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学生的启示。

第五章:阅读指导5.1 教师示范如何阅读名著,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科学元素等方面。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5.3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第六章:章节解析与深度阅读6.1 对《海底两万里》中的重要章节进行详细解析,如“鹦鹉螺号的构造”、“与珊瑚虫的较量”等,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6.2 引导学生关注章节之间的联系,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章节布局推动故事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指导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
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
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
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
1、畅言读后感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
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

示例:
“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预设:
由于作者勤奋好学,所以他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成为他别具一格的特色,当今社会海底潜艇与深海漫步已不单单是幻想。

由此可见具有创造力且符合科学的幻想,始终引领预示着科技的发展。

三、归纳总结
师:从刚才同学的赏析中你能归纳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吗?
学生归纳,教师作预设性总结:
(1)科学: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一一体现了出来。

②为我们介绍了丰富的海底知识,如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
国等。

③人们研制出的真实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

(2)幻想: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幻想出尼摩船长研制
了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
纷的美景。

而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3)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都具备。

四、深度鉴赏
“救命!救命!”我喊着,两手拼命划着向林肯号泅去。

我身上的衣服非常碍事衣服湿了贴在我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

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救命!”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

我嘴里满是海水。

我极力挣扎,我就要被卷人深渊中了……忽然我的衣服被一只很有力的手拉住,我感到自己被托出水面上来了,我听到,我的确听到在我耳朵边响着这样的声音:“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

”我一手抓住我忠实的康塞尔的胳膊。

“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康塞尔答,“我来伺候先生。

“就是刚才的一撞把你跟我同时抛人海中来的吗?"“不是。

为了服侍先生,我就跟着先生下来了!这个好人觉得这样做是很自然的!“战舰呢?”我问。

“战舰哪!”康塞尔转过身来回答,“我认为先生不要再指望它了."“你说的什么?”“我说的是,在我跳入海中的时候,我听见舵旁边的人喊:‘舵和螺旋桨都坏了"“都坏了?"“是的!被那怪物的牙齿咬坏了。

我想,林肯号受到的损坏虽然只存这么一点儿,可是,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是很不利的,因为船无法掌握方向了。

”“那么,我们完了!”“也许完了,”康塞尔安静地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支持几个钟头,在几个钟头内,我们可以做不少的事!"康塞尔这样坚定和冷静,鼓舞了我的力量。

我用力地游着,但我的衣服像铅皮一样紧紧裹着我,很妨碍我的动作,我觉得很难支持下去。

康塞尔发现了这一点。

“我想先生一定会允许我把衣服割掉。

”他说。

他在我的衣服下面放入一把刀子,很快的一下,从上至下把衣服割开。

然后,他敏捷地替我脱衣服,我就抓住他泅水。

很快,我也给康塞尔脱掉了衣服,我们彼此轮流在水上“航行”。

可是,我们的处境仍然十分危险:可能我们掉下海的时候,人家没有看见,也可能看见了,但因为战舰的舵坏了。

不能回到这边来救我们。

现在我们只有指靠大船上的小艇康塞尔很冷静地这样假设,并计划着随后应做的事。

多奇怪的性格!这个冰一般冷的人在这里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
现在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希望林肯号放下小艇来救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尽力支持,时间愈久愈好,等待小艇到来。

我于是决定节约使用我们的力量,使两人不至同时筋疲力尽,下面是我们的办法:我们一个人朝天躺着,两臂交叉,两腿伸直,浮着不动,另一个人泅水把前一人往前推送。

做这种“拖船”的工作,每人不能超过十分钟,我们这样替换着做,我们就可以在水面浮好几个钟头,也许可以一直支持到天亮。

这是碰运气的事!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

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

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

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

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

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

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阅读上面的文字,然后进行个性化点评。

(考虑到学生所读的书版本不一,以上文字单独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点评后交流,如若时间不允许,可延至课外作书面点评。


个性化点评要点:在“林肯号”战败后,这三个人被抛到了海中。

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人物在极度紧张、恐慌中的心理活动,仿佛使人身临其境。

主人公之间的友谊和伟大的忠诚也令人感动。

五、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

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

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

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六、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物理学潜水艇人物
生物学海底世界情节
化学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