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聿铭在沿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还不忘改革
创新,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较小的展区和行 政管理区的庭院完全摒弃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 路,而是为每个花园找寻新主题与新导向,充分挖掘 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华之处,以此作为中国未来 园林建筑发展中的新动向。设计中把白色粉墙作为 了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目的在于和苏州传统的城 市肌理有机地结合,以花岗岩取代灰色小青瓦,从而 确保色彩与纹理间的统一性。贝聿铭在设计新馆时 所产生的灵感来自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即飞檐翘 角、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不过,对新屋顶进行了重 新诠释,形成了一种几何造型。玻璃屋顶和石屋顶彼 此相映衬,以确保自然光能够进入到活动区域以及 博物馆的展区,为前来参观的人们提供导向,并让人 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 统构思主要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而进行的,充分运 用了钢结构、木及涂料组合形成了顶棚系统。在玻璃 屋顶下采用的是金属遮阳片及怀旧的木结构,目的 在于对进入到展区内的太阳光线加以控制与过滤。 苏州博物馆新馆不仅呈现出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 色,同时还有着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气息,属于一座综 合性博物馆。
实际上,人类设计文化意识的发展过程就是把 世界抽象变形为符号的演变过程。设计思维仅仅是 对诸多符号进行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以及合璧的 一种创新操作过程。人们主要通过符号进行思维设 计,符号是思维的主体部分。建筑艺术设计将功能需 求与视觉意境传达作为目的,在三维空间中,科学合 理地筹划视觉对象符号的位置、比例。随着现代社会 的快速发展,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了应把历史变成符 号来记忆及提炼,广大的建筑设计师们应确保所选 用符号的形象可以将现代思想感性进行全面的表 达。在社会多元化需求形势下,我们应充分探寻传统 文化的精华,坚持独有的地域特色,同时,借鉴西方 文化,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充分吸收各民族、各 区域以及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创造出全新 的设计语言,将传统符号和现代化空间合璧,这是中 国现代建筑艺术探索过程中重要的发展手段。
贝聿铭在设计建筑作品时,将传统和现代进行 了有机融合。比如,在北京香山饭店设计中,就充分 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虚”的符号—— —院落,通过 一种简洁质朴的手法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并且采用 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与工艺,让整个建筑环境空 间蕴含浓烈的中国情调。将传统的庭院设置和现代 的设计思维进行了统一,使得东方神韵与西方美感 两者间得到了有机融合,全面展现出了设计艺术的 真谛。
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2]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
景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济南:山东大
学,2011. [4]李宁.解析贝聿铭作品中的中国元素[J].工程建设
与设计,2010(5). [5]毛开宇.从香山饭店到玻璃金字塔:贝聿铭建筑创
的观点。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被人们所认可。而贝聿 铭则对该观念存在质疑,认为该观念过于僵硬,建筑 风格的国际化是有限的,追究原因是因为每一个区 域的气候、历史、自然、人文以及生活都不尽相同,这 些因素造就了各个区域不同的艺术文化特征。贝聿 铭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在他的毕业设 计中,对上海美术馆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 现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元素运用在中国绘画展 区的设计中根本行不通,必须要找寻全新的形式进 行突破。他最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 观点,将自然引入室内,将简化的中国元素呈现出立 体主义,这种方式更适合中国艺术品的展览。贝聿铭 运用实际案例向人们证明了建筑必须要充分考虑历 史、人文、自然这几方面的关系。该观点是贝聿铭建 筑思想的原型,此外,还准确地确立了其建筑思想的 边界,呈现出了独特性特点。在对贝聿铭建筑进行翻 阅过程中能够看出其独特性并不是形式与表现手法 的风格化,而是将文化差异性进行了全面体现,尽管 外观变化不断但它们的内蕴相通。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 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 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 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 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现 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晓娇.贝聿铭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
一、引 言
贝聿铭的作品主要以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文教 建筑、公共建筑为主,善于运用玻璃、钢材、混凝土与 石材。建筑界人士一致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具有三 种特色,即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 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三 种特色在“东馆”设计中得到了全面体现。贝聿铭所设 计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为都市增添了不少光辉。
艺术争鸣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 ——以贝聿铭作品为例
◎黄淑娜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建筑文化在人类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建筑文 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中。每 一时期的建筑都代表着该时期的文化特色与特征。 我们只有从文化的角度上审视建筑,才能全面地掌 握与了解建筑。我国在很多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了 传统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性与本土文 化的特征进行了充分的思考,这是一个时期辉煌的 象征。本文主要以贝聿铭作品为例,对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在大工业与现代主义时代中,过于重视了丰富 物资的创造,推动人类快速发展进步,而完全地忽视 了人对精神文化的个性需求。倘若人感到精神生活的 贫乏,那么,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文化的 缅怀,从而积极行动,实施回归历史和创新的活动,即 对现代主义工业化、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更 正。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把每一时期的典型形象抽 象成“传统元素”贯穿于现代空间中,从而形成了全新 的气息,这是广大的建筑师们走向成功的方向。
(一)具有独特的建筑观念 贝聿铭的建筑观念主要是他在求学过程中受到 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所影响而最终 形成的。虽然贝聿铭使用的建筑手法借鉴了格罗皮 乌斯与柯布西耶的诸多元素,但是在观念方面,他对 空间有着自己的见解。世界实现工业化的速度都不 同,西方国家和后东方国家,最终将会被工业化,世 界会随着机械化的到来而呈现出规范性,人类会在 此基础上设计出各种形体,带动建筑业的发展。这就 是柯布西耶所说的“国际风”会分散在世界各国角落
(二)具有独特的建筑语言 贝聿铭小时候生活在苏州,童年的记忆使他深 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贝聿铭建筑语言的形 成主要来自于对建筑中动感的思考,若要全面调动 人们在建筑活动中的欲望,就要求建筑师必须设计 出让人感到振奋的作品。因为地小人稠,我国私家园 林通常建在规模较小的地方,虽然规模小,但所作的 文章却无穷。这是因为私家园林具有“移步换景”的 特点,设计本身存在多变的视角。私家园林立意给人 带来惊喜,让人觉得眼下看到了最壮观的部分,但在 绕过诸如假山后又会看到另一番天地。对于贝聿铭 来说,建筑师们在设计空间时,必须提供惊喜引导人 们去发现。 贝聿铭在设计过程中对光特别的重视,青睐于早 期的立体派雕塑,觉得如果缺少光,将无法欣赏它们, 建筑同样也是如此。光在建筑中是不可或缺的,缺少 光影变幻,形态将毫无生气可言,空间则显得无力。 贝聿铭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时,将上海美术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时代设计 方案中的多数手法,在他后来的一些核心作品中得 到了全面的体现。贝聿铭指出上海美术馆意图主要 展现的是雕塑性与雕塑感,将中国建筑中特有的墙 和庭院两方面元素作为设计主题,意在表现空间这 一主题。该美术馆中共存在大小不相等的五个庭院、 两座阳台,只有邻入口处休息室和一处图书室存在
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学。
[责任编辑 李佳怡]
24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7
MangZhong Literature
总第 440期
玻璃开口,整个美术馆全部被围墙所包围,这是中国 最典型的江南庭院的做法。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中国自古提倡以人为本,注重自然的传统文化。 比如,多数古城的规划均呈现出文化性与地方性特 点,对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成为了风景名胜。而 当前,一般的城市规划与开发区往往只注重道路的 宽阔,没有个性化可言。另外,中国的传统建筑特别 是居住建筑,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进行了充分 的体现。可现在多数开发项目常常在政治、经济利益 的诱惑下,未重视起这些美的法则,在一些华丽宏伟 的小区及会所中均沿用着相同的模式及思路,没有 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现代流行的 造园艺术也仅仅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不仅未将 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充分地挖掘,同时,也没有 塑造人和自然的精神共鸣,从而导致园林和文化间 的链条断裂。我们应加强审视中国传统,不断扩大建 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贝聿铭建筑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建筑其实就是文化的全面体现,它除了实用,将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反映外,同时,还很好地 展现出了人类文明的人文、艺术及科技方面所获得 的成就。建筑不单单是艺术的表露,还是技术的充分 展现。在多数建筑师中,贝聿铭虽被列为现代主义的 第二代继承人,但却继承了第一代的特征,并且,还 表达了和格罗皮乌斯不一样的见解。格罗皮乌斯以 注重技术与经济的主要观点虽然正确合理,但是,他 没有充分地考虑文化与历史在建筑中的重要性。而贝 聿铭则将前辈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设计过程中对 文化与历史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设计方 案制订时充分运用了造型符号,在呈现出现代建筑特 征的同时还涵盖了极为浓烈的文化历史内涵。
作 的 两 种 创 新 [J]. 长 春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2008(1). [6]陈 麟 . 贝 聿 铭 : 建 筑 界 的 艺 术 家 [J]. 初 中 生 世 界 , 2010(11). [7]刘珊.贝聿铭艺术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黄淑娜(1982— ),女,本科,宁波大红鹰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