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bca0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3.png)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和教学技能来观察课堂,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然而,这种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研究过程。
本书的出发点就是将学生的研究置于课堂观察的中心。
作者认为,课堂观察应该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对同伴的研究和对教师的教学的观察。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研究状态和研究成果,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
在进行“以研究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时,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观察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研究上,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上。
其次,观察者应该采用多种观察方法,包括观察学生的行为、听取学生的发言、查看学生的作业等等。
最后,观察者应该将观察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研究提高。
总之,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观察方法,即“以研究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这种观察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研究状态和研究成果,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研究。
同时,这种观察方法也能够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研究提高。
在教学中心向研究中心的转变下,课堂观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在一个概念系统的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
以往的听评课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学行为,包括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
因此,出现了像XXX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评价标准。
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评价教师课堂行为的量规,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
课堂观察更多地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以研究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研究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它循着“研究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8304a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9.png)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本关于教育领域的书籍,作者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方式为出发点,探讨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现行教育体系的课堂教学方式亟待改进,需要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中心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学习过程往往被忽略。
然而,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作者指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思考和讨论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观察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式。
其次,个性化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潜力。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哪些学生擅长哪些学科,哪些学生对某些主题有特别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潜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个性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此外,这本书还揭示了一些现行教育体系中的问题。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作者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兴趣和潜力的发展有所限制。
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机会。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是不利的。
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和积极思考,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展自身的兴趣和潜力。
综上所述,读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我对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现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观察读后感5篇
![课堂观察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09c81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a.png)
课堂观察读后感5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激发更强的阅读兴趣,通过读后感,我们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推动自我提升与发展,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课堂观察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课堂观察读后感篇1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活动,它可以将复杂连续的课堂拆解为可供分析的小单元,通过定位记录细节信息来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思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课堂观察最开始是研究者研究课堂的方法,研究者期望建立比较系统的框架指标,来对课堂进行量化编码,通过记录和分析师生语言互动、课堂事件和教学行为等,来探讨课堂细节,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和推论。
后来,这种方法逐渐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并融合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希冀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诠释和改进课堂。
《课堂观察指导》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对课堂观察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大量研究实例加以说明。
该书特别注意了实用性、操作性,对课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一定的帮助。
进行课堂观察,除了观察的人很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工具。
计划进行的课堂观察的课题研究,就是希望能开发一种新型的观察工具,并借助数据分析的方法,期望用数据图表来直观地反映课堂的情况。
因此,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中,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要不断的进行关于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从使用他人的量表,到改进他人的量表(通过观察验证)进而开发自己的量表,在试用中不断加以修正,最终形成科学、适用的观察工具。
其次,做好一学年的开课计划,为课堂观察提供素材。
准备在高中不同年段选择不同的课型,针对4—6个教师的十多节课展开课堂观察,另外,还准备对3—6节的校本选修课程,进行课堂观察。
第三、进行课堂观察,同时对被观察的课堂进行录像。
每一次的课堂观察之前,需要首先确定主题、确定内容、确定工具、确定方法和确定分工;进入课堂进行观察时候,利用量表记录好时间和事件;课后做好交流和反思,在对话中就不同分析、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碰撞与交融,最后得到全面的、综合的评析意见。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d824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0.png)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本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探讨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观察评价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课堂观察和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本书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辅助者,他们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
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变成了课堂的中心,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转变的角色观念,使得教室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和评价的重要性。
观察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潜能,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观察和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评级。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观察和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观察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和学生自评等。
而评价可以是形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观察和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观察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和指导。
而观察和评价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全面多角度、鼓励反馈和个性化评价等。
这些方法和原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b0c62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1.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第一篇:《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今年参加市教师教育院的有效教学培训时,接触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书,并有幸与其作者夏雪梅博士近距离接触。
拿到书后,绿色的封面给人以清新之感,封面上的“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
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也触发了我好奇心。
于是,在多个寂静的夜晚翻开了此书,初读时,感觉比较理性,尤其是“课堂观察的历史流变与新进展”等章节,读得很艰难,有很多的术语甚至还不太理解。
就着这样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在第三晚读到了第五章“观察前对目标的处理”。
观察前应对目标如何处理呢?这引起了的兴趣,因为平时尽管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一直在反复强调,但在很多老师的心目中依然有“鸡肋”之感,用之无味,充之可惜,即使是很多老师执教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有照抄教参的。
带着期待,读了下来,发现夏雪梅老师所言的目标处理,主要是指观察前针对目标达成的第一个判断标准,分析目标的合理性。
这样的分析,无疑能让我们在进行实地课堂观察之前就澄清:这堂课,学生将有可能在哪些方面获得进步,这些进步的方向设定得是否合理。
那同样的,在进行微格剖析时,对教研组的观察教师而言,对预设目标的分析和处理,不仅是为便于观察,也是从目标探查教学的环节和过程。
难怪,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观察或分析了目标后,即使不用进入教师的课堂,就可预知这节课的方向是否正确。
学生是否有可能获得有质量的学习?后来,以后教研组在开展微格剖析活动之前,一定要先召开一个观察前期会议,不仅是对课堂观察角度、分工等的分配,更多的还应聚焦目标的处理进行集中讨论,让大家明晰了目标后再进入课堂观察,进行课后的数据分析、处理、汇报,相信团队成员定会收获更多。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4f2a2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b.png)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体会1假期里认真翻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受益不浅,感受很深。
书里不仅提到了许多对我们教师教书育人方面可知道的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下面我针对“课堂观察技术”一节,谈谈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我的看法。
课堂观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要素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要素的9个方面,即:课堂沟通、课堂行为互动、师生话语、课堂过程、课堂管理、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现场机智。
在课堂上,当我们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只要孩子能对答如流,回答的问题能迎合老师的心里,老师往往会不吝啬的大加夸奖:“你真聪明、你回答的真好”等等。
如这位教师,前者学生的回答虽然只回答了一个结果,却迎合了老师的心里,得到了表扬;后者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的智慧火花已在闪现,但却没有被老师重视,而一句“再想想”了知。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需要适时进行肯定和表扬。
尤其是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而这智慧的火花并不代表只了解一个结果,更要关注一个过程。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孕含点滴创新的思路,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作为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法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让学生尊重的教育者。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327ba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6.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在观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过程中,我发现学校的老师们真的非常用心的去把学生的学习当
做他们的工作的中心。
他们并不只是在教书,他们还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学习表现上,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状况。
此外,他们还会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及其对课堂的反应,并做
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老师们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他们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测试
和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学习情况。
此外,老师们还会利用学生的学习表现,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便更好的支持学生的学习。
其次,老师们还会注意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们会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掌握学生
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学
生的学习情况,来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
最后,老师们也会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其对课堂的反应。
他们会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情况,也会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此外,老
师还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
课堂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我发现老师们真的非常用心的去把学生的学习当做他们的工
作的中心。
他们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还会注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情绪
及其对课堂的反应。
他们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老师们真的应
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和敬佩,因为他们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如此多的帮助。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81c36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e.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观察课堂教学活动,探讨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下面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教授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强调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观念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方法。
作者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
这种观察方法对教师来说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同时,这种观察方法也对我个人有很大启发,让我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学生中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往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读物。
它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它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8007b3452d380eb62946d95.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篇一:《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笔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
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书中说:“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并以学生的学习为归宿,课堂研究自然离不开学习的研究。
对教师而言,尤其需要关注学习。
惯性或定势也许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教师的许多惯性或思维定势的形成并不是始于走上讲台之初,相反,很多惯性或定势在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比如,他们作为学生的经历基本上就是接受教师以分数为依据的评判,那么借助于考试得到的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就可能成为习惯。
所以,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发生,学生学习了多少,考一考,得到一个分数即可作为判断的基础。
当这一习惯成形了,一些“更好”的教师就可能获得了另一些“常识”,比如,考试要有客观性,考试要有效度,考试要有区分度,缺乏这些特性的其他了解学习的方法是不可靠的,等等。
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关注学习,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
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观察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我读这本书的相关笔记。
第一部分多元取径中“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第一章课堂观察的历史流变与新进展课堂观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流变,产生了诸多流派。
课堂观察主要源自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提出的“弗兰德斯互动分类系统”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随后发展出语言分析视野中的课堂语言,人种志开辟的质性视角,学科内容与方法的融入,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新量化观察的兴起以及视听新媒体、网络技术与数据平台的介入。
第二章课堂观察的取径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和分析课堂的工具,受实证主义、现象学、人种志、教师发展等不同理论的影响,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课堂观察的取径会呈现很大的不同。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2篇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64a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b.png)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精选2篇(一)《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探讨了如何以学习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课程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这本书提醒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重要的观察要点,比如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氛围和学习成果等。
通过观察这些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观察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和指导。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努力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同时,我也会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持。
总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本对教师教学有很大启发的书籍。
通过学习和应用书中的观点和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精选2篇(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方法和理念,倡导教师要将学习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以前,我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
我很少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和帮助。
而现在,我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够有效的,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最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最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7bda6c96c85ec3a86c2c555.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刚看到书名以为是一种教学模式,讲的是如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所以就选了它。
翻开书一看,原来“课堂观察”一词就是“听课”的意思,讲的是一种新理念的听课操作模式,顿时大失所望!耐心看下来,了解到这本书是探索课堂观察,研究如何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问题。
书的封面上有一段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
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案设计、重难点把握、新课导入、新知讲解、作业布置、巩固复习、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教师仪表仪态、教学语言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
我们常常会被似乎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迷惑,而误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成效卓著。
如果不深入到具体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去观察,不积累学生具体的学习证据,我们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误判。
所以,我们要改变听课模式,要以学习为中心。
如何做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呢?它有四个特征: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学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是独特的个性化进程,理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第二,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获取学习的多种数据。
在教室后面听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得不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好采用录像的方式。
第三,观察认知学习与其核心要素间的整体关系。
第四,基于学习证据推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课堂观察还要有先期的理论准备,本书提出“对理论的回避就是回避一种立场和价值判断”。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理性色彩的研究行为,必定是一种有理论观照的行为。
观察一个主题,就必须对这一主题进行理论思考。
“知识与技能类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方面,对目标达成的观察旨在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
本书提出“以目标作为分析课堂的脚手架,搭建起了我们观察一堂课的‘核心架构’。
通过这一架构,我们能够迅速厘清一堂课的脉络,这样课堂中的零散片段才具有了归整的意义,才能在意义框架内加以探讨。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范文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cf8b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5.png)
本文观看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并从自身的角度来作出读后感。
我认为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它始终以“学习为中心”为出发点,这也是当今教学理念的一个主流,因为它将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了活跃的学习者。
本书从不同侧面探讨课堂教学,详细论述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教师授课风格和教学方法、学科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如何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本书所强调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启发性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这些策略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成果等不同方面入手,将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
同时,在具体操作层面,本书也列出了很多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成为教师”,“知识结构图谱”,“学生自制教具”等,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
另外,我也对本书所采用的课堂观察方法和指标体系非常赞赏。
作者并非一味地追求教师在课堂表现的好坏,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为出发点,对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授课风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并对行为指标、主题指标、关键词指标等多种信:“未来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们什么。
”因此,我们应该像本书所倡导的那样,将学习过程置于核心位置,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认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
它清晰地阐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关实际操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本书所采用的课堂观察方法和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衡量学习成果和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本书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必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f77f91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5.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书心得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书心得了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着。
正如着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
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
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
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
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
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
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
2024年《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2024年《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6244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9.png)
2024年《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通过对课堂观察的记录和分析,探讨了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和教师如何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这本书首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被动接受。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中提倡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作者通过对真实课堂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也更好。
这让我想到了《启发式教育》中提到的“启发式学习”,即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其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积极参与学习。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力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反思能力。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中,作者通过对教师的观察和反思,发现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个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只看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解释,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而一个善于观察的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通过精心设计的反思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升学习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不仅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反思能力,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学校和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的问题。
作者在观察中发现,一些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与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关。
例如,如果学校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教师的教育条件就会受到限制;如果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认同不够,教师的职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因此,教育部门和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教师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在我看来,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35cde48762caaedc33d425.png)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著。
正如著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
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
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
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
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
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
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
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感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55aaca581b6bd97e19ea86.png)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感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感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我感触颇深。
书的作者夏雪梅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普通教育研究所。
本书一开始就抛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经历了许多的变革,这些变革是否起到了作用,例如当前盛行的导学案,是不是增加了学生的预习量和课外作业时间?教师少讲了,是不是真的带来学生学多了?这些问题都需要变革者怀着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做出专业的判断。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探索研究如何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问题,并构建“观察学习—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做出新决策”的课堂研究模式。
全书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课堂观察的历史流变。
第二至第四部分探讨如何以学习为中心进行课堂观察。
提出了五大类的观察领域:观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观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观察合作学习的过程,观察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观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
第五部分是对观察后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过程进行重点讨论。
整书是站在听课者的角度,观察和收集学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再反馈给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的过程。
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着,又是观察者,我们担任着多种角色。
通过阅读反思,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运用于课堂,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成长。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感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我感触颇深。
书的作者夏雪梅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普通教育研究所。
本书一开始就抛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经历了许多的变革,这些变革是否起到了作用,例如当前盛行的导学案,是不是增加了学生的预习量和课外作业时间?教师少讲了,是不是真的带来学生学多了?这些问题都需要变革者怀着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做出专业的判断。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探索研究如何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问题,并构建“观察学习—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做出新决策”的课堂研究模式。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39fff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随着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
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其目标是做出更好的教学决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展。
研究表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能够促进学习者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旨在将学习经历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并发掘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策略。
它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展和创新,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知。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加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还参考教师的教学行为,考虑实际情况,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实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助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它能够发现学习者的不足,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
在实施课堂观察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课堂气氛、学习和行为管理等因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
同时,教师也应该考虑到课堂内容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并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表现水平。
除了考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准备,注重教学内容的质量,提高学习者的质量意识。
然后,教师应该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和参与,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习者的发展。
最后,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追踪他们的学习进步,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总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加强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经历,并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实践。
教师应该采取各种适当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展。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d226c4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5.png)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压力过大的课堂活动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当学生只是被灌输和被考察时,他们就会选择睡觉或者其他无益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活力,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状况。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课堂学习,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氛围。
首先,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可以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潜力、爱好以及特长,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其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老师更加客观、准确地认清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对学习有更积极的态度。
最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可以使老师更好地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从而促进学习气氛的友好、和谐,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为了让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起到最好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做出相应的改进。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娱乐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习更有深度、更有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
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持续提高。
因此,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显然可以成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工具,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独立思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因此,教师有必要重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把它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活力,收获更高的满足感。
总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准备放在首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充满活力,还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成效的持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书心得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书心得了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着。
正如着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
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
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
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
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教师
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
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
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
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
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五大类的观察领域,借助8+10+5个观察单,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脚手架。
于研究者而言,此书是“芳林新叶”;于实践者而言,有“柳暗花明”之感。
书中的“课堂观察”的新价值是由教师教育兼顾学生成长。
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改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
以学习中心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更直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历程,
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
当然,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并非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最终都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服务。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
可见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学”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主教从”理念的再度体现。
夏雪梅老师的这本着作,读后感觉有四个特点
特点1:五维度的分析框架。
该论文提出了五维度的分析框架,是可以实际操作的。
非常真实的从教学现场中来的生动资料。
特点2:揭示了教育现况与未来的拉锯战。
该论文揭示了我们教学改进的两种取向。
第一种是效率取向。
第二种取向是个性化。
我理解的个性化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找出他的潜能,用定制化的教育举措,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特点3:解释学生学习多样化的必要性:课堂观察。
该论文提出这个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观察,也可以用于解释学生学习。
特点4:建构一套具实用性工具来探究学生学习。
该论文整篇都是在探究学生的学习,但不是停留于理论的探究,而是着力探索实用性的工具。
同时,我想到最多的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中运用价
值非常大。
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分配不同的观摩教师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
在听课后,根据个人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
这样可以避免通常在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能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
1、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内教与学的状况所进行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
我们开始的时候观察量表以改编别人的量表居多。
由于不清楚量表背后的理论假设与问题指向,所以量表中原有的一些指标就不好观察,也不好记录,更不好推论。
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是现阶段正在进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发和合理运用都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2、课堂观察的课程应该以常态课为主,结果应作用于实际教学。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有心理压力,害怕自己的课上得不好,上课存在较多的表演成分。
我们认为课堂观察不是观摩公开课,而是常态的教学行为的教研研讨,为日常教学提供改进建议的’依据。
我们在操作中要求被观察的教师应尽量展现课堂教学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表演来遮掩存在的问题,否则会使课堂观察失去价值。
3、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参与和对观察结果的研究,是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宝贵资源。
课堂观察可以促进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
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
它也是教师间思想碰撞,交流经验的一种高水平的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我们教研组在去年也运用了课堂观察量表,教研效果也更有针对性了。
读完此书我越发觉得量表设计的切入点尽量要小。
开始设计量表的时候,总想用一个量表包含所有的项目,描述性的项目太多,操作起来极其不便。
使用实践的过程发现量表的设计越小越好切入。
譬如我们有一位老师观察点为小组合作的参与人数记录。
她记录的小组有效发言人数只有1人,得出教师问题设计的太难,在小组内很难产生合作探究的可能,需要教师讲解的结论。
我们把课堂观察的点设计的点小一点,由小见大。
有效的课堂就是由一个个的小点所建构。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又出现更多的问题。
探索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我们构建切合实际的有效课堂的脚步在不断加快,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中运用价值非常大。
实践证明,运用好课堂观察量表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
最后请允许我用李开复先生的话来作为结尾:“真正的勇气是要能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真正的度量是能自我控制地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而不为它们烦恼;真正的智慧是能够分辨自己有没有能力改变一件事情,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可解的问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