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气候的基本特征 学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重、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难点)3 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读图得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分析【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课件及地图册【教学过程】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根据某地的_____量与_____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的,枣庄属于_____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有_____区、_____区、_____区、_____区。
追问:华北平原属_____区,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属_____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属_____区,西部属_____区,塔里木盆地属_____区。
区与半干旱区的界限是____,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限是_____。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小 结课 堂 总 结以板书线索,引导学生共同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了本课内容。
巩固了本课知识。
【板书设计】秦岭—淮河一线一月份0°C 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暖温带与亚热带的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反馈达标】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 A .南北跨纬度多 B .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 C .受夏季风的影响 D .受冬季风的影响2、枣庄市属于 ( )A.中温带 半干旱地区B.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 湿润地区D.热带 干旱地区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0°C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湿润与半湿润区的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4、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____°C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_____带与_____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气候相关知识。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候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地形等有所了解。
但气候与天气有所区别,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气候的认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2.难点:气候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气候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图片、图表、实例等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小组合作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原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的定义、分类、气候因素等基本知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气候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气候类型图、ppt课件(锋面雨)教学过程:一、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第一步: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
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
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气候基本特征》导学案一、导入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长期气象因素的统计,是一定地区长期的平均气象状况。
气候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气候基本特征对我们认识世界、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了解气候的观点和分类;2. 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3. 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导入问题1. 什么是气候?2. 气候的分类有哪些?3. 气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四、进修过程1. 观点和分类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湿度等因素的平均情况。
按照气候特点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基本特征(1)温度:气候的温度是指某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气温情况。
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差别很大,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大陆性和海洋性等因素影响。
(2)降水:气候的降水是指某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情况。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也有很大差别,主要受气候带、地形和海洋影响。
(3)季风:季风是指某地区在一年内季节性交替的风。
季风对气候有重要影响,影响着降水和气温的分布。
(4)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影响着空气的湿润水平和降水的形成。
3. 影响分析气候的基本特征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因此,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气候基本特征》,我们了解了气候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气候的基本特征,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做好应对措施,珍爱环境,增进可持续发展。
六、作业1. 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区,分析其气候特征,并比较不同季节的气候情况。
2. 思考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七、拓展延伸1. 了解举世气候变化的情况,探讨气候变化对举世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钻研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如何珍爱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二节》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因素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让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3.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2.图像教学法:利用图像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的图表。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气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像和图表呈现气候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划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和气候变化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与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类型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写气候类型的表格或进行气候变化的模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气候基本特征和气候变化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
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及解读】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2.比较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4.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思考、比较分析【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中国干湿地区分布”空白图学生指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分布。
复习巩固旧知识,为认识我国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做好铺垫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种复杂性表现在气温的时空分布和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上,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会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呢?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1.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2.比较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4.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
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展示课本36页2-2-10“中国气候类型”图指出自学方法:1.找到山东省判断气候类型,根据冬夏季风的性质结合生活感受总结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后展示:1.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教师先指出自学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气候基本特征气候特征影响因素气候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说出运用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了解气候大陆性较强的特点2.找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结合下图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1)东部季风区的三种气候均为季风气候类型(2)东部地区随着纬度的不同,自南向北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3)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西北内陆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突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性。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教案(第1课时)
3.地势越来越高,对夏季风的深入内地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学生观看动画,总结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夏季风的强弱和推移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规律。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长。
提升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形成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培养学生讨论探究能力。
通过降水图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巩固提升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 D )
A.北冰洋和大西洋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气候基本特征
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教堂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通过影响中国冬夏季风的示意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降水图和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图,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归纳、总结的能力,讲练结合,突破重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图表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根据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温度带,根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的干湿地区,从而组成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沿着这条主线学习,学生进而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了解。
【教学模式】图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黑龙江海南生答:气温不同,纬度因素决定的。
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衔接过渡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展示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知识新授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种复杂性在气温的时空分布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的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呢?课堂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2-2-6,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取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特点.利用图2-2-6,读图方法如下:在图2-2-6中对照左下角图例,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蓝色说明气温,蓝色越深说明越,黄色说明气温,黄色越深说明越。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I)(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I)(1)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设问:同时千禧之年的哈尔滨与广州两地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活动截然不同;一个冰的世界一个花的海洋;为什么我国气候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发表各自见解。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承接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的纬度广,我国最冷月和最热月是1月和7月,那么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和降水。
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一:1、教师展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图:学生认真读图,描图等温线并识记:(1)、通过找16℃、8℃、0℃、—8℃、—16℃、—24℃等温线得出: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通过读图表分析,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气温季节变化读图指导:(1)、找出:16℃、8℃、0℃、—8℃、—16℃、—24℃等温线;看一看:等温线与纬线的大致位置关系析:气温变化与纬度的关系(2)、描绘:1月0℃等温线看一看:大致经过的地区及南北气温的分布(3)、算一算:海南××市与黑龙江××县的温差看:冬季风对我国影响示意图,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程度分析:南北温差的特点2、教师展示: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图。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1、先 看 图例,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 量, 描出 800mm、 400mm 、 200mm 等降 水量线,结合图 2-2-5 归纳降水空间分布 规律(活动第 1 题)
(诱导) 400mm 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
那条线相似?我们这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2、【展示】图 2-2-5
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地区地
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知识解决问题
势的变化。(读图第 2 题)
3、我们家乡属于季风区
的能力。
4、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 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 升高
过渡: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对我国地区降水有何影 响?
活动二:识图 ----- 找规律
【展示动画】 图 2— 2— 4 中国年降水 量分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 --- 季风气候显著 。
展示
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一:比较 ---- 找差异
活动一:识图 ---- 寻差异
【课件动画 】图 2-2-1 中国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
明确 图例 蓝箭头 表示 冬季
1、 比较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 风 ,红箭头 表示 夏季风 ,并完
进一步培养学 生读图、用图、 析图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习 惯,掌握学习 地理的基本方 法
这部分内容是 本节的重点也 是难点,先让 学生看图对东 部雨带推移有 一定认识,然 后观看视频进 一步了解,再
⑶【展示】
追 问 探 究
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概括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及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识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观看地图听着老师的介绍,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
(1)认真读课本P30文本内容,说出什么叫季风及季风气候的成因。
(2)认真读课本P30的图2—2—1,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指出季风区与先自主读图,思考问题;然后同组同学认真讨论、交流老师出示的问题,达成共识,整理答案。
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1)认真阅读课本P31的“阅读”结合图2—2—2,说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
(课件动画演示)(2)讨论:季风对我国东部降水影响。
(3)读图说出北京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并总结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
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季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暖热湿润。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认真阅读课本P31的“阅读”结合图2—2—2,总结规律;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1)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6)对照上两图,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的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表扬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
1、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重点知识。
并独立完成助学P33~34的当堂达标内容。
2、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基本特征》【创新学案(第2课时)】
《气候基本特征》学案(第2课时)自学目标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自学过程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3.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
我国分为区、区、区和区四个干湿地区。
独立自学完成4.读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1)读出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托克逊年降水量。
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或规律: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西,南北。
(2)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地方(3)用彩色笔描出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山脉和_河.5.读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1)干湿地区:依据气候的,我国可以划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地区。
2)记忆下列内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不同地区植被,年间水量特点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2)四大干湿地区植被分别是(3)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毫米等降水量线。
(4)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活动17.活动2建构知网读图后归纳从划分依据思考。
1.1-气候的基本特征-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2-4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教案【课题】八上第二单元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这一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说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范围的大小。
(重点)2、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说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并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重点)3、培养学生能辩证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世界观,即分析季风气候的有利(主要对于农业生产)和不利(不稳定、旱涝等)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冬、夏季风图、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一点通)季风气候显著.flv。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旧知回顾导入新课诊断提问:1、我们七年级学习的《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中亚洲气候有哪三大特征?2、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哪一?归纳小结: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季风气候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如何呢?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回顾旧知思考回答: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2、亚洲回顾七年级学生学过的亚洲气候知识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知识铺垫承转过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季风是怎样理解的?提示:冬季,夏季你上学的路上分别迎着什么风向?它们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就是季风,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叫季风气候。
谈谈自己理解的季风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就是季风冬季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偏南风,暖热湿润。
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谈谈自己理解的季风,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指导学生读“36页图2.12,阅读37页材料”分析归纳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分两大组合作学习并完成36页“读图”,1、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完成下表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冬、夏季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4课气候的基本特征(第1、2课时))
编号:3-2-4 编制人:李文忠备课组长签名:年级组长签名授课时间:年月日
班级小组姓名编号
知识回顾:
1、我国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北南)
2、我国夏季(7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除地区外,全国普遍。
3、由南向北,我国的温度带分别是、、暖温带、、。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5、我国的干湿地区有:湿润地区、地区、半干旱地区、地区。
新知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2、学会从气温、降水两要素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我国是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明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内容】季风气候显著(第一课时)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第二课时)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P36-39页内容和图2.12、2.13、2.15完成:任务一:季风气候显著(第一课时)观察36-37页图2.12、2.13,结合文字完成以下内容。
【自主学习】读36页图2.12,阅读37页材料,自主完成下列36页“读图”,
1、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完成下表
来自海洋还是陆地风向气压(高、低)冷暖、干湿状况影响范围
冬季风
夏季风
2、根据上表,总结我国气候的第一个主要特征是:。
【合作探究】分析我国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利方面:灾害频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
有利方面: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
任务二:读课本37页图2.13“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完成下列问题,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定义: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界线是:(括号中填“以东”或“以西”)
大兴安岭- - - - 为界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合作探究】读课本37页“季风异常与我国的旱涝灾害”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深受影响,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2)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来得,比北方。
(3)什么是“南涝北旱”和“北涝南旱”?
夏季风强:来得,去得,雨季,降水,易发生水灾
弱:来得,去得,雨季,降水,易发生旱灾
推进快:南北(旱、涝)
推进慢:北南(旱、涝)
任务三:大陆性气候显著(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读阅读材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归纳两种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小)、气候(干燥、湿润)
海洋性气候:全年
2、读课本38页图2.14“齐齐哈尔、巴黎、北京和纽约气温、降水量统计”,完成活动1、2、3题。
齐齐哈尔巴黎北京纽约气温年较差
降水季节变化
大陆性强弱(相对)
【合作探究】
1、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特点。
与世界同纬度相比,冬季较,夏季较,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气候的更为强烈。
2、根据上表,总结我国气候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
任务四: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边读课文内容边看图
读课本39页图2.15“中国气候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昆明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2、AB穿过的气候区是:、、;
AC穿过的气候区是:、、;
3、我国共有种气候类型,气候的南北差异(大、小),其主要原因是受影响。
4、我国的季风气候主要有、、。
5、我国没有气候
【合作探究】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形成我国气候的第三个特征是。
我国复杂的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程度。
【知识拓展】
分析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从农业、自然灾害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不利方面:
有利方面: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3、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4、新疆的葡萄干是在“晾房”中制成的,它所利用的气候条件是()
A、风大
B、温度带
C、温差大
D、气候干燥
5、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是()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多种多样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D.冬、夏气温的差异大
二、将下列各地气候现象与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用线连接起来
A、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a.海陆位置
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 b.地形
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C、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 c.纬度位置
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气候具有三个个要特征是:
1、;
2、;
3、。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