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b46a8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d.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常见的诗词教案一:认识常见的诗词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诗词,认识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3.学会欣赏和表达古代诗词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古代诗词的课件;2.复印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代诗词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准备的课件,给学生介绍什么是诗词,简单解释一下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三、学习常见的古代诗词(30分钟)1.教师把复印好的诗词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自己阅读。
2.教师进行诗词解读,解释其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可以通过图文搭配,示范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
3.学生分组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四、欣赏和表达(30分钟)1.教师选取几首有趣的诗词,让学生欣赏并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一些小诗,或者情景表演一些诗词。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鼓励学生多多欣赏和表达诗词,培养他们对诗词的喜爱和理解。
板书设计:诗词欣赏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什么是诗词,认识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
同时,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
通过欣赏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诗词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a8eb84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5.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诗词初步学习诗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诗词,能够简单解释其内涵;2. 掌握几首常见的古代儿童诗词;3. 能够模仿写几首简单的儿童诗词;4.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几首常见的古代儿童诗词;2. 能够模仿写几首简单的儿童诗词。
三、教学难点:1. 鼓励学生自由模仿写作;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本《三年级语文》;2. 课件或黑板、粉笔;3. 运用图片或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诗词,呈现图片或进行口头描述,引起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Step 2:讲解什么是诗词(10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诗词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中蕴含的美和感情。
Step 3:引入经典儿童诗词(15分钟)教师引入几首经典的儿童诗词,例如《静夜思》、《春晓》等,并进行现场朗诵。
教师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
Step 4:学习儿童诗词(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几首简单的儿童诗词,例如《小蝌蚪找妈妈》、《雨巷》等。
教师可以通过填空、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Step 5:模仿写作(2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些话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可以模仿已学的诗句或自己发挥,写一篇小诗或自由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韵脚、词语等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Step 6:展示和分享(10分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分享写作的心得和感悟。
欣赏和鼓励每位学生,让学生共同分享诗歌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并学习了几首经典的儿童诗词。
通过模仿写作,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和表达的乐趣。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欣赏诗词,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课后作业:1. 默写已学的一首儿童诗词;2. 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词;3. 阅读《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其他儿童诗词。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fdf6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古诗的美。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1)学会生词和词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记忆。
(2)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古诗三首》,注意停顿和语气。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可以分组进行比赛。
3. 生词学习:(1)讲解诗中的生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2)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生词的学习。
4. 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5. 板书设计:(1)在黑板上画出诗的板书,包括题目、作者、诗句和关键词。
(2)用粉笔标注重点字词和意境,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复习古诗《古诗三首》,并尝试默写。
2. 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3. 请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写一首简短的诗歌,培养对自然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诗词和成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诗词和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f64b43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7.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诗词和成语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古诗词和成语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和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词和成语的字义和基本用法;2. 理解古诗词和成语的背景和内涵;3. 运用古诗词和成语进行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古诗词学习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词的图片或朗读几句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习古诗词: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古诗词,例如《静夜思》、《咏鹅》等,教师朗读古诗词,重点解释生字词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模仿朗读并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 分组交流: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所学的古诗词,自由讨论古诗词的意义和感受,鼓励表达个人见解。
4. 创作乐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以古诗词为题材创作短诗,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二)成语学习1. 导入:通过呈现一些常见的成语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成语的含义。
2. 学习成语:逐一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例如《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解释成语的字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找出成语的对应情境。
3. 拓展运用: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感。
4. 串讲秀: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展示,分享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成语的有趣经历。
四、教学延伸1. 古诗词欣赏:鼓励学生一起欣赏优秀的古诗词,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价值。
2. 成语故事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来源,扩大词汇积累。
3. 每周一首古诗词:每周布置一首古诗词的背诵任务,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受和应用古诗词的美。
五、教学评估1. 听说评估:通过学生在小组交流、表达和展示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听说能力;2. 写作评估:要求学生在所学的古诗词和成语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评估其应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教学资源1. 古诗词和成语的卡片或图片;2. 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3. 学生小组所需的活动纸和笔。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3b3b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e.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学习》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智慧的结晶。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三年级语文教案中古代诗词学习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和意象美。
古代诗词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包括形式结构、意境表达等。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诗词,感悟人生哲理,培养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古代诗词,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分类等。
2.古代诗词的经典名篇欣赏:选取一些易于理解和朗读的古代诗词名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3.古代诗词的背诵和朗诵:指导学生背诵一些经典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进行朗诵训练,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4.古代诗词的创作:鼓励学生模仿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风格,进行简单的创作,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5.古代诗词与生活:引导学生将古代诗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培养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形式引入古代诗词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法: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背景,帮助他们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3.朗诵法:指导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朗诵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声音语调的准确性。
4.创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词的模仿创作,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集:古诗词教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集:古诗词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9507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4.png)
三年级的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是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并且学习如何去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常情况下,三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接触古诗词这种语文艺术作品时,学生们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诗词的内容和意义。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一些具有较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鲜活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堂上鲜活生动、实践性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对于那些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感性教学”的方式,通过一些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涵。
我们应该加大对古诗词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个传统文化艺术领域。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可以联合相关机构,组织一些古诗词比赛,或是举办一些讲座和展览,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感受和了解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古诗词作品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对古诗词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个传统文化艺术领域。
这样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的文化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317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2)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描绘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山河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 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学会通过诗句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
3. 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记忆。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三首古诗,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理解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描绘画面:(1)学生尝试通过诗句描绘出画面,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5. 对比分析:(1)学生对比三首古诗的异同,分析其主题和表现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f10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9.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背诵两首古诗词;2. 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和情感;3. 能正确朗读古诗词,并体会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静夜思》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词。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 引入(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悯农》古诗词,一边出示《静夜思》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词的标题和作者,让学生猜测这两首古诗词可能是描写什么主题的。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念读这两首诗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对古诗词的感受。
)2. 学习(教师将《静夜思》的内容呈现在黑板上,通过分析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领会到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物来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词,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己的话重新总结《静夜思》的主题和意义。
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总结。
)(教师重复上述步骤,将《登鹳雀楼》的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色和情感,并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这首古诗词。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对话,模仿古代文人互相欣赏和赞美古诗词的情景。
)4. 拓展延伸(教师播放古代诗词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美感。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画出《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场景,以画作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所学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画作中的内容。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黑板上呈现《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诗句和主题,以及学生的画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诵、分析、合作、绘画等,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解了古诗词中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朗读对话和画作等拓展延伸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个人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713f1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长相思》的大意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诗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意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通过关键词语理解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长相思》的文本、插图和动画。
2. 教学素材:古诗的相关背景资料、诗歌鉴赏指导资料。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古诗《山行》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古诗的了解和感受。
2. 朗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山行》。
(2)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鉴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语,如“寒山”、“石径”、“白云”等,理解诗的意境。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中景象的想象和感悟。
4. 板书设计:(1)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山行》的板书,包括诗的题目、作者、诗句等。
(2)在板书的旁边标注关键词语和诗的意境。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正确朗读和背诵《山行》。
2. 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对于未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应考虑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补救。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与背诵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与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218a1b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4.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代诗词欣赏与背诵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积累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三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份古代诗词欣赏与背诵的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诗词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分类。
2. 学习背诵古代诗词,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并欣赏多种形式的古代诗词。
2. 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背诵并模仿古代诗词。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词的插图或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2. 知识传授(10分钟)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并讲解其中的韵律与格律。
3. 欣赏与理解(20分钟)选取数首优秀的古代诗词,通过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其美感和深意。
教师可以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句法和韵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4. 背诵与模仿(25分钟)选择一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带领学生齐读并逐句背诵。
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节奏感和呼吸控制。
然后,让学生模仿其中的韵律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诗句。
5. 创作展示(15分钟)让学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诗句,并由全班投票评选出最佳的诗句。
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在写作文时引用古代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资源1. 古代诗词选集和注释。
2. 插图、音频资料或多媒体设备。
3.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白板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和解读诗词过程中的反应,包括表情、姿态和思考的深度。
2. 对学生背诵和模仿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发音准确性、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的恰当性。
3. 总结学生创作展示的亮点和成果,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古代诗词元素。
三年级拓展课程古诗鉴赏--教学计划【新整理】
![三年级拓展课程古诗鉴赏--教学计划【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adbe6887c24028915fc37e.png)
三年级拓展课程——诗词鉴赏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以黎校长提出的六大特质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的熏陶中,进一步涵养“文雅、大气”之态。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提高审美观,学会欣赏,进而能够读懂学校走廊、文化墙等展示的诗词,让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
3.通过诗歌朗诵、配乐朗诵、音乐配画面朗诵、古诗新编讲故事、了解诗人的逸闻趣事等途径,把学生带进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并创造性地理解古诗词,多种形式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4.为开州区中小学诗词大赛培养储备人才,激发学生参赛意识和勇争一流的意志。
二、教学内容小学生诗词荟萃三、教学措施1 引发兴趣,诵中华经典,做谦谦君子。
认真备课,对于古诗中的典故、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导课时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视野,介绍诗人的经历、特点、贡献等引领学生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让学生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背诵累的时候,让学生古诗配画,既理解了古诗,又深化审美情趣。
让学生劳逸结合,对古诗不产生烦躁、厌烦的情绪。
编故事剧,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玩中学,学中玩。
举行小组对抗赛、评选吟诵小明星、男女生对抗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
以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朗读、理解、诵读、表演“经典”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保证数量。
首先把以前学过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然后把没学过的经典古诗文背熟,及时掌握扎实。
再从《开州区第一届古诗词大赛》中规定的诗歌选取一部分古诗背熟,增加背诵数量,使学生养成背诵习惯,形成背诵能力。
对有余力的同学提高要求,结合自己实际,每学期要制定出自己的背诵计划和具体目标。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954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4.png)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暮江吟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古文诗《暮江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掌握古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对仗、排比等。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教学生理解并欣赏古文诗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感知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课文教材。
2.课外材料,包括一些描写秋天的图片或短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片或短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联想和感受,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让学生尽可能地多用形容词描述。
二、复习(10分钟)
复习一年级和二年级学过的一些常用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通过示例向学生解释它们的意思,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新课讲授(25分钟)
1.引入《暮江吟》:与学生一起读课文标题,询问学生对“暮江吟”这个标题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预测这篇诗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e051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3)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 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3. 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2. 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古诗三首》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古诗《古诗三首》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古诗《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和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古诗三首》,注意停顿和韵律。
(2)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记忆和理解。
3. 生词和诗句解释:(1)解释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注释理解句子。
4. 韵律和修辞分析:(1)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2)引导学生识别和欣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讨论和表达:(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思考。
(2)提供相关的古诗或背景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等。
2. 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对古诗《古诗三首》的生词和诗句的理解程度。
3. 技能运用情况:评估学生对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dc1d82f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感受和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的意境。
2. 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描绘画面。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古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题目《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学生分享自己对题目的一些理解和想象。
2. 朗读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 欣赏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雪》中的“夜深知雪重”。
(2)学生通过关键字词来描绘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5. 背诵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背诵古诗。
(2)学生自主背诵古诗,巩固记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7. 作业布置(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以《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为题材,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https://img.taocdn.com/s3/m/79afe25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e.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打造儿童优秀古诗词的味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造优秀的古诗词阅读的味道。
在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中,我们可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导入:让学生认识古诗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古诗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图片、古诗词等,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并且展现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名家名篇,从而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材料选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既要重视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也要重视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品位和审美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古诗词阅读是一项需要细心品味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件、互动问答、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策略:注重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生成式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和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关联性,将古诗词与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内涵。
五、教学评估: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在教学中,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评估来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掌握情况。
在教学评估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听力测试、口头表达、写作表现等,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综上所述,打造优秀的古诗词阅读的味道是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从导入、材料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31a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a.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夜泊牛渚怀古》、《秋浦歌》的意境和主题。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3.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首古诗:《静夜思》1. 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2. 学习生字词,如“床前”、“光景”、“明月”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 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学习生字词,如“庐山”、“瀑布”、“遥看”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三首古诗:《登鹳雀楼》1. 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2. 学习生字词,如“鹳雀楼”、“落日”、“千里”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和人生的感悟。
第四首古诗:《夜泊牛渚怀古》1. 朗读和背诵《夜泊牛渚怀古》。
2. 学习生字词,如“牛渚”、“怀古”、“吟鞭”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第五首古诗:《秋浦歌》1. 朗读和背诵《秋浦歌》。
2. 学习生字词,如“秋浦”、“歌吟”、“白鹭”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古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诗《静夜思》。
2. 学生自读《静夜思》,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风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风诗三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45d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c.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风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风诗的特点和韵律。
2. 研究三首古风诗的内容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培养对古风诗的兴趣。
4. 提升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夜思》2. 《登鹳雀楼》3. 《杂诗》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三首古风诗的意义和情感。
2. 掌握古风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古风诗的图片或播放相关音乐,引发学生对古风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联想。
步骤二:研究《静夜思》1. 朗读《静夜思》。
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解释生词和难点。
4. 学生模仿朗读和表达。
步骤三:研究《登鹳雀楼》1. 朗读《登鹳雀楼》。
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解释生词和难点。
4. 学生模仿朗读和表达。
步骤四:研究《杂诗》1. 朗读《杂诗》。
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解释生词和难点。
4. 学生模仿朗读和表达。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学生归纳古风诗的特点和韵律,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和小组展示,评价学生对古风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古风诗,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是三年级语文上册《古风诗三首》教案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步骤。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古风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a9fb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4.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诗歌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古诗三首》包括《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些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夜晚的宁静和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三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的方式,将古诗中的美景或情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朗读、背诵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写作或绘画作品的评价,来评估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也可以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文文本准备《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文本,确保文本准确无误。
6.2 教学用具准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音响设备、白板和教学卡片等教学用具。
6.3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古诗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以及拓展阅读材料。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7.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和场景模拟等手段,创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知的教学情境。
7.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现古诗中的美和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学年古诗词欣赏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指导教师毕俊辉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众多实验证明,最有效的方式是,从记忆力力最佳的幼年时代起,就构建一个目濡目染大师原创精神的生活氛围。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总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2、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
3、完成本年级要求背诵的古诗的背诵要求。
三、教学内容:
文选读本《小学生古诗词必背80首》
四、教学进度:
五、具体措施:
1、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在教室显眼的地方粘贴古诗文的内容,留有“每周一诗” 园地。
每天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2、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①唱古诗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②诵古诗学生站成“古诗”队形,齐声背诵,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③演古诗我们将古诗中一些优秀的篇目加以创新,配上音乐、画面、情境、舞蹈、,以表演、演唱、朗诵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让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
④赛古诗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⑤画古诗我们让学生根据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六、评价工作安排:
明确评价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的方式:
主要以平常的课堂表现星级考核为主,参考学生所背古诗篇目,期末统计总的得星数,结合同学和家长的意见,以等第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教研专题: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
1、认真备好每一节文学欣赏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文学欣赏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学生自主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不断反思,形成经验,撰写成论文。
八、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根据我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九、文学欣赏实践活动:
1、办一期古诗手抄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介绍作者生平,写诗的背景,也可以介绍诗人其他的作品,要求图文并茂。
2、学生自己建立扑克牌式的故事诵读卡。
毕竟辉
2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