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
“十三五”时期,我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筹城乡发展。

通过加强城市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区域格局。

2. 推进东北振兴。

针对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强技术创新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东北地区的转型升级。

3. 促进西部大开发。

加快西部地区设施、产业、生态、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深化各地区间合作,优化地区发展格局。

4. 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协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了应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挑战,我国有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 推进分区协作。

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并通过政策、产业、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进行分区协作,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2. 健全产业配套政策。

加强产业研究,制定和落实各个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促进跨区域产业协作和协同发展。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集成创新资源,加速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 优化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管控。

加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实现资源节约效益,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持,推进分区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应对,关系到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需要广泛的应对和支持。

而且随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认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强创新发展,促进不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