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地质过程形成,含有一定量和质量金属金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的形成与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有关。

本文将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矿床产状特征:金矿矿床的产状特征有矿石产状、矿化体产状和脉石产状等。

矿石产状:金矿矿床的矿石通常以金石英脉的形式存在,其中金以自由金和金在矿物中的含量形态为主,伴生矿物常有黄铁矿、黄铜矿和白银矿等。

矿化体产状:金矿矿床的矿化体多为矽质、石英脉和脆隙充填体。

石英脉通常呈股状、带状或片带状分布,矿床基本呈层状分布。

脉石产状:金矿矿床的脉石通常呈网状、缝状、脉状或颗粒状产出,含有金。

2. 矿床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其地质构造特征表现为断裂、褶皱和岩体变形等。

断裂:金矿矿床伴随有断裂的产出,断裂可以起到矿床的通道作用,使得金矿物质聚集于断裂带中。

岩体变形:金矿矿床往往伴随有岩体的变形,包括岩石的变质和变形,变质和变形可以改变矿岩中金矿物质的分布状态,使其聚集于矿床中。

3. 矿床地质化学特征:金矿矿床具有特定的地质化学特征,其中包括矿体物质的组成、矿石的成分以及矿床周围岩石的改造等。

矿体物质的组成:金矿矿床的矿体物质组成中含有金、石英和伴生矿物等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含量和比例是判断矿床质量的重要指标。

矿石的成分:金矿矿床的矿石成分除了含有金之外,通常还含有一些伴生元素质,如银和铜等。

这些伴生元素的存在对金的提取和加工具有一定的影响。

金矿矿床的成因主要包括岩浆热液成因、沉积成因和变质交代成因等。

1. 岩浆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是金矿矿床的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岩浆中含有金和金相关物质,通过液相传递、气液相分离以及水合气、局部冷却等作用,使金矿物质沉积在岩浆中的空隙、裂缝和脉石中,形成金矿矿床。

2. 沉积成因:沉积成因是金矿矿床的另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源于外界的河流和湖泊中,含有金的矿物或颗粒经沉积作用,沉积在河床、湖底或洪积平原等地方,逐渐形成金矿矿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埋藏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在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将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床地质特征1. 分布特征:金矿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构造活动带、火山弧带和断裂带等地区。

金矿矿床也常与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等有关。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有金石英矿、黄铁矿、石英脉等。

金石英矿是最常见的矿石类型,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通常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常出现在断裂带、隆起、衍生复式构造中。

矿床的形态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出现矿脉、褶皱、蚀斑等形态。

4. 富集特征:由于金的重性和化学稳定性,金矿矿床具有较高的富集性。

富金矿床表现为矿石体积小、金品位高、矿石中金粒度较细。

二、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主要成因是热液作用。

地壳中的流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构造裂隙渗透入地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金溶于热液中。

随着热液流动,金逐渐沉淀下来形成金矿石。

2. 覆盖成因:部分金矿矿床的成因与地壳深处的覆盖岩石有关。

地壳深部含有大量高浓度的金,当构造运动使得深部岩石上升到地表时,金矿矿床可能会形成。

3. 硫化物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成因与硫化物有关。

在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过程中,岩浆中的硫化物会与含有金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硫化物矿石,并富集金矿。

4.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的成因与沉积过程有关。

在一些地质环境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区,由于沉积物的运动和沉积,金矿可以沉积在底部形成金矿砂,并在后续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金矿矿床。

辽宁省宽甸县沙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辽宁省宽甸县沙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辽宁省宽甸县沙窝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一、引言辽宁省宽甸县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著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地区。

沙窝沟金矿床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金矿床,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非常丰富。

本文旨在对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地质背景沙窝沟金矿床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属于蛇河金矿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金矿床之一。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性丰富,金矿资源潜力巨大。

沙窝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当地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次矿床的成矿作用,金矿床呈现出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成因特征。

三、地质特征1.地层特征沙窝沟金矿床所处的地质层位主要是上古生代的沉积岩系,包括变质岩和沉积岩。

具体包括片麻岩、黑云母片岩、硅卡岩等。

这些地层的形成为沙窝沟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构造特征沙窝沟金矿床所处的地质构造主要为中生代的叠前构造,这种构造对于金矿的成矿作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构造的活动性使得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大量的热液脉和矿脉。

3.矿体特征沙窝沟金矿床的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砂金和金化物,矿体呈现出了脉状和层状分布。

矿体规模较大,矿石品位较高。

4.矿石特征沙窝沟金矿床的矿石主要以含砂金的石英脉为主,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黄铁矿、辉石等。

矿石质地较硬,颜色呈黑灰色,质地坚实。

2.岩浆活动在叠前构造带中,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在地下不断运动,同时也向地表抬升,形成了石英脉和热液脉,这为金的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3.热液作用热液作用是沙窝沟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得地下水受到加热和压力的影响,形成了含有金等矿物质的热液,这些热液在地下运动并逐渐形成了金矿床。

4.地下流体活动地下流体活动也是沙窝沟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和热液在地下通过脉状岩缝的流动,逐渐沉淀形成了金矿体。

地下流体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金矿床的形成。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特征该金矿区域地层分布表现出裂谷沉积特征,奥陶—志留系、石炭—泥盆系以似对称状分布于裂谷带两侧。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时代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出露。

2.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下二叠统(P1)哲斯群(P1zh)。

以F1断裂为界,南侧为火山岩段,北侧为碎屑岩段。

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辉绿岩、英安岩、英安斑岩。

碎屑岩段主要由泥质板岩、含炭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组成。

2.2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照断裂规模、产状及其相互配套关系,可分为四级:I级:断裂(F1),Ⅱ级:F2、F3、F4、F7、F9断裂,Ⅲ级:Nw向、NNW向一近SN向断层,Ⅳ级:为一组NNW向、近SN向或NNE向断层。

Fl:总体走向为近东西向,产于火山岩段与碎屑岩段接触处,为一多期活动的大断裂,在区域上长50~60km,在断裂南侧沿线分布有辉绿岩、英安岩,断裂北侧主要是碎屑岩。

F3、F4为次一级断裂呈北西向相交于Fl断裂之上。

在平面上构成“人”字型构造骨架。

目前已知工业矿体均分布在F1-2.3岩浆岩F4断裂之问,受次一级NNW向、近SN向断层控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外围老金厂南制。

F7是产在碎屑岩中的断层,与地层以小角度斜出露有中粒花岗岩小岩株,矿区内仅见岩墙状产出切(15°),控制了北金一碧东成矿带和碧马一全鑫的脉岩,主要脉岩有:侵入于矿区北侧碎屑岩中的花成矿带。

F9产在碎屑岩段与二叠系上统火山岩(安岗斑岩脉。

山岩)接触带,北侧为安山岩,南侧为碎屑岩,是全鑫铜金矿点金矿体的赋矿区域和母岩,沿断裂带花岗斑岩脉成带侵入,局部花岗斑岩脉亦有金矿体产出。

该断为南倾逆断层。

矿区火山岩东西长约17km,该套火山岩在老金厂金矿以辉绿岩为核部,辉绿岩、英安岩类岩石为其两冀,组成一个完整的背斜构造。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地质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富含金属的矿产集中区域,且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本文主要探讨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1. 矿床分布规律金矿矿床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和变质岩带中,以绿岩带和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

同时,金矿矿床也分布于断裂带、褶皱带和岩石构造发育的地区。

在发掘金矿矿床时,需注意地下水、氧化条件及火山热液活动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探测金矿。

2. 岩石类型金矿矿床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黄铁矿化的斑岩、蚀变辉石玄武岩、绿岩和闪长岩等岩石中。

其中以石英和脉石英岩体中的金矿为主,其次是黄铁矿化矿床。

3. 金矿类型根据金矿所含的矿物不同,金矿矿床可分为自然金矿和含矿砂、含金矿物的矿床。

自然金矿普遍分布在暴露的水平面和岩石裂缝中。

其余的金矿则多见于石英岩体中。

而在黄铁矿化的岩石区域中,则以银、钯、铂等贵金属矿床为主。

4. 热液金矿化热液金矿化是形成金矿矿床的重要因素,其分布范围在火山岩或具有火山作用的地区。

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热液和岩浆从地下喷出,并随着空气流向涌入石块和裂缝。

随着冷却和高压的作用,热液金从石头中逸出,逐渐沉淀在石头缝隙中。

1. 黄金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金矿成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矿床地质环境、正、逆构造及矿床成因及热液金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金矿床往往与变质岩、岩浆岩和侵入岩及与之伴生的矿石床相联系,且常分布于断裂及其发育的区域。

金矿矿床往往受到岩石腐蚀和流体作用的影响,造成了很强的地球化学和地质变化,影响了金矿的形成和富集过程,并使成矿元素逐渐富集。

其中,热液金矿化是影响金矿富集的重要因素。

热液金矿化是金矿形成的关键,热液金矿化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古代沉积热液金矿:指联系于中古界地下水有机械运动的富含金的矿床,其形成体系是由于古代沉积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及深部地热的参与。

此种类型的热液金矿主要分布于深部桥扦式矿床和人工垄矿。

211085653_新疆奇台县某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211085653_新疆奇台县某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2023年 1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9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奇台县某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浅析崔玉宝(陕西省重大项目储备推进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6)摘 要:此金矿地处博格达Cu-Zn-B-油页岩-磷成矿带,出露地层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受北西西向F12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呈北西西向展布。

矿区发育黄钾铁矾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低温蚀变组合,地球化学异常为As-Sn-Ag-Mo-Sb-Zn综合异常,圈定3条金矿体,东西延伸约数十米,厚度2m~4m,Au品位1~3.7g/t。

区内石炭系上统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叠加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发育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等低温蚀变组合,以及As、Ag、Sb等低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与索尔巴斯陶金矿相似,属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矿床特征;金矿;找矿标志;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1-0091-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a gold deposit in Qitai , XinjiangCUI Yu-bao(Shaanxi Provincial Key Project Reserve and Promotion center, Xi’an 710016,China)Abstract: The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Bogda Cu-Zn-B-oil shale-phosphorus metallogenic belt. The strata are the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Liushugou Formation. The deposit are controlled by the NWW-trending F12 fault and its secondary fault. The surrounding rock alteration of this gold deposit are jarosite, pyritization, limonitization, beresitization, silicification, epidotization and chloritization,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is As-Sn-Ag-Mo-Sb-Zn. Three gold orebodies are delineated, extending about tens of meters from east to west, with a thickness of 2~4meters and Au grade of 1~3.7g/t. The prospecting signs are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Liushugou Formation, NWW-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low-temperature alteration assemblages such as limonite,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geochemical anomalies of low temperature elements such as As, Ag and Sb. Prelimina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posit is similar to Suoerbasitao gold deposit and belongs to epithermal deposit.Keywords: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Sign; Genetic Type收稿日期:2022-11作者简介:崔玉宝,男,生于1989年,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

刍议广西百色市某金矿的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广西金矿的规模大部分都是小型的,资源总量也不大,而且是分散的分布,勘查开采的难度不是很大。

因此广西金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所以本文就针对广西百色市某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对广西金矿资源勘查和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标签:广西百色市金矿地质特点成矿原因0引言金矿是广西发现和开发利用比较早的矿种之一。

研究调查表明,广西的金矿具有矿床规模小,资源总量不大,呈分散分布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大等特点。

随着不断的开采,矿产资源不断的减少。

近几年,广西矿产比较富集的百色市的金矿资源只能探明到几个零星分散、资源储量只有几百千克的矿山,没有探明到比小型矿山大点的矿山。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勘查和开发利用广西百色市的金矿资源,本文就从金矿的地质特点及成矿原因进行一下分析探讨。

1广西百色市某金矿地质特点1.1金矿地质及矿床类型广西百色市某金矿位于桂西资源富集区。

区域上广泛出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硅质岩,区域构造复杂。

受北西西向断裂带控制,岩控不明显。

矿床的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地液溶滤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断裂带蚀变岩型金银矿床;伴生金矿床和外生金矿以及砂金矿。

变质热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指在区域变质或者岩浆侵入导致含金地层产生热力变质,这样就促使了金居化、迁移,进而产生金的成矿富集区。

该类型矿床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

矿体多数呈脉状、网脉状以及扁豆状。

而且膨缩现象和尖灭再现现象特明显。

该类型矿床如果按脉体的形态、矿石的组成成分以及其结构构造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断裂带石英脉密集带型、石英大脉型、石英小脉型、石英网脉型和细脉浸染型。

地液溶滤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是指含金的碳酸盐层受到地下水热液的溶滤作用而形成的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

此类型矿床的形态比较复杂,形状也很特殊,是目前罕见的金矿床类型,同时也是广西西部主要的金矿床类型。

断裂带蚀变岩型金银矿床是指含金地层经过长期的各种地质作用,改造衍生的含金热液在挤压破碎带、断裂带以及片理化带等处进行沉淀,最后形成金银矿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富含金属金的自然矿床。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是研究金矿形成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内容。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矿矿床的地质位置:金矿矿床通常存在于大地构造带、岩浆活动带、断裂带和热液活动带等地质构造带。

这些构造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地质环境。

二、金矿石的产出形态:金矿通常以金石矿或金化石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金砂的形式存在于河床、河谷和沉积物中。

金砂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河流冲刷和重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三、金矿石的成分和结构:金矿石主要由金质矿石和其他非金属矿石组成。

金质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常见的有金红石、黄金石等。

非金属矿石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

金矿石的结构通常是片状、块状和颗粒状。

四、金矿石的赋存形式:金矿石可以以自由金的形式赋存,也可以与其他矿石包裹在一起形成金矿体。

金矿体的赋存形式可分为黄铁矿型、石英脉型、变质岩石型、火山喷发型等。

金矿矿床的成因是指金矿形成的地质过程和机制。

金矿矿床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岩浆中富含金矿物质,当岩浆从地壳深处冷却和凝固时,金矿物质会沉积下来形成金矿体。

二、热液作用:热液是指地下水受到地热作用后形成的高温流体。

热液中含有金离子,当热液穿过地层裂隙时,金离子会沉积下来形成金矿床。

三、蚀变作用:蚀变是指岩石在地质环境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的过程。

蚀变作用可以使金矿物质从固体矿石中解离出来,形成金矿体。

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指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沉积物在地质过程中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沉积物的过程。

金矿可以通过沉积作用形成金砂床和金石矿床。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对于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可以为相关的地质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含有可经济开采处采的金矿石的自然地质体。

金矿矿床具有一定的地质特征,其中包括了矿床成因、岩石类型、矿床分布、矿化地质特征等方面。

下面,本文就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做详细的分析。

1.矿床成因金矿的生成来自于多种成因类型,碳酸盐岩矿床、火山喷出矿床、剪切带矿床、堆晶岩矿床均可以形成含金矿床。

其中以碳酸盐岩和变质岩中的石英脉为主要富集体,这些石英脉又被称为金矿脉。

金矿脉通常位于糜棱岩或者变质硅岩中,最常见的矿化类型为脉状矿化和块状矿化。

2.岩石类型金矿矿床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等,其中变质岩和火山岩矿床占主导地位。

变质岩大多为含糖性片麻岩、花岗岩和角闪岩等;火山岩矿床主要为含斑点的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3.矿床分布金矿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其成因类型,通常,金矿矿床分布在岩浆脊、板块边界和火山山脉等地质构造。

例如,在中国,最著名的金矿是浙江省天台山地区的金华金矿,其位于强烈的构造带和重力反演带之间。

4.矿化地质特征金矿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包括了岩石的氧化还原状态、硫酸盐还原、脱氧化等方面。

此外,金矿矿床中的金、铜、银、席金等元素富集主要依据于岩浆及其后期流体的深度显热过程。

由于金矿成因多彩多姿,所以金矿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也不尽相同。

金矿矿床包含许多不同类型,它的成因也极为复杂。

根据国际地质学会的定义,金的成因可以分为前矿化期、矿化期和后矿化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硫酸盐积累和氧化还原过程,第二阶段主要是岩浆活动、固体热交换和流体富集,第三阶段主要是地球系统,包括年代学改变和成熟度提升等。

金矿的形成有多种成因类型,其中包括了火山喷出、变质岩交代、深成岩侵入、剪切带矿化等。

具体而言,火山喷出的金矿来自于富含硫的流体以及热的岩浆和气体,在火山喷发期间,这些物质会聚集在熔岩流、火山杂石堆和火山口周围等地方。

变质岩中的金矿是由于矿化流体穿过岩层间的裂隙,溶解出其中的金属离子,然后沉积和结垢成金矿石,因此常见的变质岩中的金矿床是在石英矿化脉中形成,它们是金矿矿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类。

浅述某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

浅述某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

浅述某金矿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摘要]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某金矿是较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找矿前景较好,通过进一步勘查,有可能性找到规模较大的金矿床。

[关键字]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1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内均为某处石英闪长岩体,系擦罗岩体(δo22)之组成部分。

岩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有长石(50%~60%)、角闪石(15%~25%)、石英(10%~15%)、微斜长石(1000m,西段被后期断层F10错断。

破碎带宽5~20m,主要由碎裂~糜棱岩及构造片岩组成,为脆韧性断裂。

破碎带分带明显,可分四个带:①糜棱岩化带(含矿带):由黄铁(褐铁)矿化绢英片岩、黄铁矿化石英脉、石英透镜体和糜棱岩互层组成,厚为2~8m,硅化、黄铁矿化强烈(图1);②绿泥石片岩带:主要由绿泥石片岩组成,厚1~12m不等,局部含金,与含矿带分界较明显;③蚀变石英闪长岩:具绿泥石化、片理化明显,与绿泥石片岩呈过渡关系;④石英闪长岩:与蚀变石英闪长岩呈过渡关系。

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含金糜棱岩化带中,其次在绿泥石片岩带和蚀变石英闪长岩带中也有分布。

2 矿体地质2.1矿体特征矿体产于某处石英闪长岩中,受F1东西向断层控制,总体形态为透镜体,局部具狭缩膨胀现象,长262m,宽30~100m,厚1.01~7.65m,平均2.50m。

金品位一般为2~10g/t,最高27.16g/t,最低1.03g/t,平均5.05g/t。

矿体产状340°~20°∠20°~30°,倾角平均为25°。

总体走向自西向东由南西西逐渐过渡为南东东,略呈弧形。

矿体产出部位多在断层破碎带之上部,与围岩界线较清楚。

后期断层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不大。

矿体自西向东厚度变化较小,品位则逐渐变富,沿倾向从上往下厚度及品位变化均匀。

其厚度、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52.64%和94.55%。

2.2矿石特征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铜矿、自然金及碲金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铁白云石,少量方解石。

结合实例分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引言在近1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资源开发达到了空前的强度。

本文所提到的某金矿位于北东向延伸的山脉中段西北侧,为钨锑金成矿带的一部分,是不同矿物组合的锑砷金矿床或锑砷金矿床成矿系列,区内自北而南分布着多个锑砷金矿床(点)。

区内出露地层为元古界板溪群,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白垩系及第四系。

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的灰绿色粉砂质板岩为本区锑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

矿区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北东向复背斜、复向斜及断层组成。

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和NW向两组,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控制了区内矿化带的总体展布方向。

1矿床(体)地质特征金矿赋矿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Ptbnw2)。

区内构造主要为背斜翼部的单斜构造,该单斜构造主要为正常次级背斜的翼部,局部表现为次级倒转背斜的倒转翼。

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多数锑金矿床、锑砷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区域北东向剪切断裂构造派生的次级剪切断裂中。

区内普遍发育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其中以绢云母化、硅化、毒砂(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区内金矿床主要产于背斜核部的陡倾斜与缓倾斜劈(片)理化带接触部位,即主要产于岩层劈(片)理产状变化部位及洞坪断层(F1)、黑土坡断层(F2)的硅化破碎带中,形成北东向的带状分布。

矿体主要呈陡倾斜脉状产出。

矿脉分北东、NW两组,以北东向矿脉最发育,数量最多,而NW向矿脉较少,但规模较大,矿石品位较富。

矿脉类型可划分为含锑金石英脉型、含锑金破碎带型两大类。

1.1北东向剪切构造带内的锑(砷)金矿床特征按照成矿构造特点,又可划分出两个亚类,即产于北东向剪切带内石英脉型锑(砷)金矿床和产于北东向剪切带内石英脉-蚀变破碎带(片理化)型金矿床。

(1)北东向剪切带内锑金矿床。

区内A金矿床产于背斜中部的北东向洞坪断层剪切构造带内,为锑(砷)金矿床。

浅谈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浅谈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浅谈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摘要]本文根据某金矿的地质背景和环境以及矿化特征分析该地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找矿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字]地质找矿特征控矿因素1该区域地质背景作业区位于西部某地多金属成矿带,金矿床及各种多金属矿化点的分布大致呈近NWW向,构成百余公里长的成矿带,东西长400Km左右,南北宽50—90Km,在该区域已发现并作业一个大型金矿,以及发现一批金矿(化)点和1:20万化探金异常。

2成矿地质环境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而且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且具有多旋迴、多期次特征。

出露面积约700Km2。

形成时间以印支-燕山期为主;岩性以中-酸性花岗岩为主,次为基性岩,中酸性岩呈巨大岩基产出,基性岩以岩株为主。

其中中川岩体和某岩体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中川岩体北东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南侧外接触带产有金矿田,地质图如见图1所示。

测区为一整体北倾的单斜构造,受断裂影响层间褶曲发育。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见到的断裂构造有大致有四组,即近EW断裂、NE断裂、NW断裂、近SN向断裂,以较早期的近EW、NE向断裂和较晚期NW、近SN向断裂组成的断裂构造格局,将区内地层切割成“菱形状”。

各组断裂发育期次从早到晚的排列可能应为NE组断裂、EW组断裂、NW组断裂、近SN组断裂。

3矿化特征3.1矿带及矿体特征某金矿已发现金矿化带4条,圈出金矿体二十几条。

其中Ⅳ矿带为矿区内规模最大的矿体,矿体空间变化总趋势是矿体地表由东至西矿体出露宽度由宽变窄,在1号勘探线处为膨大部位;由浅部至深部,矿体出现分叉,厚度由厚变薄,但品位变化不大。

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二者接触面上常有一层1~2m厚的黑色断层泥分布。

赋矿岩石为含炭板岩夹薄层砂岩,顶底板围岩为含炭板岩。

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为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蚀变类型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

Ⅲ矿带位于Ⅰ矿带南350m处,赋存于炭质板岩与闪长岩脉的接触带中,受接触带控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含有金矿物和能够提取金的物质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的形成需要经历多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作用、沉积、变质、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多种地质作用。

在地球历史漫长的时间中,这些过程共同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金矿矿床资源。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密切相关,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一、地质特征1.分布范围广:金矿矿床广布于全球各大洲的不同地质环境中,但各洲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尤以美洲和非洲为主要分布区域。

2.金矿品位高:金矿矿床通常具有高品位、高含量的矿物,其中一些矿床的金品位甚至可达几十克/吨,属于高品位金矿。

3.矿物种类多:金矿矿床中常见的矿物种类包括黄金、银、铜、铁、锡、铅、锌等,其中黄金是主要的金属矿石。

4.矿床类型多:金矿主要分为堆积型、变质型、火山岩型、浸染型、缝隙型、砂土型、沉积型等多种类型。

5.成矿期次多:金矿形成的时间跨度很大,有远古时期、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时期、中生代、第三纪等多个成矿期次。

二、成因分析1.岩浆作用成因: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岩浆体内物质的不同溶解度和挥发性,导致了不同的热液循环系统和矿化作用,进而演化成各种形式的金矿。

2.沉积成因:沉积过程中,金矿物质可以以颗粒、砂砾和其他矿物质的形式沉积到地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矿物质可能在热液循环、压实作用等过程中逐渐聚集和矿化。

3.变质成因: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地壳岩石的变化和热液对原有矿物结构的改变,使金矿物质从岩石中分离出来,进而发生富集和矿化作用。

4.热液成因:热液作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热液活动可以引起热液溶液的运移、浸染和注入,从而通过矿物相的变化形成矿体。

5.流体包裹体分析成因: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可以分析金矿物形成的环境和来源,揭示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变化,为后续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其地质特征与成因密不可分。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含有金矿物的矿床,是金属矿产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成因分析对于金矿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金矿矿床地质特征1. 主要矿物金矿矿床中含有金的矿物主要有金簇石、金铜矿、赤铁矿、黄铁矿等。

金簇石是最常见的金矿石,其化学成分为(Au,Ag)Te2和(Au,Ag)Te4,具有金黄色、针状晶体等特点。

2. 矿床产状金矿矿床产于岩层、石英脉、石英岩体等地质构造体中。

常见的产状有石英脉结构、石英脉充填、石英脉延展等。

金矿石以簇状、条状、粒状等方式出现。

3. 地质构造金矿矿床常伴随有构造变动或构造活动的地质构造带。

这些地质构造带包括断裂带、褶皱带、断裂和褶皱共同发育的构造带等。

金矿矿床在这些地质构造带中分布广泛,成矿规律明显。

4. 地质气候条件金矿矿床的形成受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富含金矿石的矿床经历了长期的变质作用和热液活动,形成于破碎带、断裂裂隙中。

这些地质条件为金矿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5. 成矿阶段金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个成矿阶段,包括原生金矿物的生成、充填矿石的形成、金矿矿床的富集和成矿期的结束等。

这些成矿阶段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金矿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地下水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溶解了金、银等贵重金属元素,并侵入矿石中形成了金簇石等矿物。

热液活动的程度和规模直接影响了金矿矿床的规模和产量。

2. 变质成因金矿矿床的形成还与变质作用密切相关。

在地壳变质作用的影响下,含有金的岩浆在地下形成了石英脉结构,其中富集了金、簇石等贵金属矿物。

变质作用还使得地下金矿矿床在形成后产生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

3.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

在海底或湖底环境中,富含金元素的水体沉积形成了金矿层,随着地质作用的影响,金矿层被挤压和变形,逐渐形成了金矿矿床。

某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某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质 的 关 系等 分析 ,本 区 主 要 经 历 了 中 晚 元 古 期 和 加 里 东 一 华力西期两 期区域变质作用 。加里东一 华 力西 期 是 二 郎 坪 群 、小 寨 组 的主 要 变 质 期 。 二 、 矿 床特 征
岭构 造 亚 带 。 1 . 区域 地 层 区 域 内 出露 地 层 由老 到 新 主 要 为 古 元 古 界 秦 岭 群 石 槽 沟组 ( P t l S) 、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 ( P t l Y)、下 古 生界 -I  ̄ 1 ] 坪群 火神庙 组 ( P z l h)、 下 古 生 界 二 郎 坪 群 大
区域 地 质 概 况 河南境 内某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


3 . 岩浆岩
区域 上岩 浆活动 频繁 ,岩 浆岩 发育较 齐全 ,分布 较 广。 自加里 东期 到燕 山期 各期 次几 乎都 有。 4 . 变 质 作 用 本 区二郎坪 群和 小 寨组 ,属绿 片岩相一 低 角 闪岩相 中低温中低变质相系。其代表性矿物组合为 :钠长石 、绿 帘 石 、 次 闪石 、 绿 泥 石 。 根 据 同位 素 地 质 年 龄 、 变形 与 变
1 . 1 5 X 1 0 — 6~9 . 3 5 X 1 0 ~ 6 ,平均品位3 . 3 2 X 1 0 — 6 。矿体 规 模 较 小 ,单 矿 体 长 4 0~4 8 0 m , 垂 向延 深 5 0~1 6 0 m。 估算 ( 3 3 3) +( 3 3 4) 金 资源量5 6 9 . 2 3 k g 。现将F 1 一l l 、
两翼倾 角3 5 。 ~8 0 。 ,向斜 核部 由大庙组 、两翼 为火神 庙 组 组成 。轴 面 南 倾 ,呈 单 向 同 斜状 展 布 。
( 2)断裂 。 区 域 构 造 以 断 裂 构 造 为 主 。 南 部 为 子断裂 ,中部有多条次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含金矿物赋存丰富、矿石中金品位较高且可经济开采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金矿矿床地质特征:1. 富集地层:金矿矿床一般藏于沉积岩系中的特定层位,如含金砂矿石的砂岩、页岩、泥岩等。

这些地层通常是在特定的地球历史时期形成的,矿石富集程度较高,有利于开采。

2. 手感性特征:金矿矿石常具有明显的手感性特征,即矿石质地比较硬、重,有一定的金属光泽和黄色。

这是由于金矿石中的金矿物具有很高的密度和金属光泽。

3. 矿石矿物组合:金矿矿床主要由含金矿物和伴生矿物组成。

常见的含金矿物有金石、黄铁矿、白钨矿等。

伴生矿物有石英、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等。

通过分析矿石中的矿物组合可以判断矿床类型和成因。

4. 矿床构造:金矿矿床常与构造带相关,如断裂带、褶皱带等。

构造活动可以改变地下流体的运移路径,促使金矿物的富集和矿床的形成。

二、矿床成因分析:1. 岩浆活动:岩浆是地壳中的高温物质,在冷却过程中,金矿物可以从岩浆中分离出来,并在岩浆经过地下流体的作用下富集起来,形成岩浆型金矿矿床。

例如中国的神兽、高山金等岩浆型矿床。

2. 热液活动:热液是指地下流体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

当富含金的热液穿过含金矿物的母岩时,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金矿物重新沉淀,形成热液型金矿矿床。

例如中国的崇明、涠洲岛等热液型矿床。

3. 沉积过程:金矿矿床也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

当河流或海洋运输含金的沉积物时,金矿物可以随着沉积物的沉积而聚集起来,形成沉积型金矿矿床。

例如中国的杨树山、峨眉山等沉积型矿床。

4. 超级衰变:超级衰变是一种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能,这种热能可以熔化周围的岩石,同时使地下流体活跃,促使金矿物的富集和矿床的形成。

例如加拿大的乌拉尼亚超级衰变金矿。

金矿矿床具有特定的地质特征,如富集地层、手感性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和矿床构造。

210978942_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10978942_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2年 1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王垚波(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 肇庆 526020)摘 要:塔吉克斯坦某金矿位于中亚成矿带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矿体数量较多,形态不一,主要呈层状和脉状,规模较大的主要为Ⅵ-1和Ⅳ-2。

矿体空间位置主要受矿区中酸性侵入岩、波依马扎尔背斜、石炭系马尔古佐尔岩系中不同岩性之间形成的硅/钙岩性界面以及氧化还原界面共同控制。

关键词:塔吉克斯坦;金矿;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3-0085-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Gold Deposit in TajikistanWANG Yao-bo(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 Zhaoqing 526020, China)Abstract: A gold deposit in Tajikistan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Tethys Himalayan metallogenic belt. It is a magmatic hydrothermal gold deposit. There are many ore bodi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mainly layered and veined, and the larger ones are mainly VI-1 and IV-2.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the ore body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mining area, the Boymazar anticline, and the silicon/calcium lithologic interface and redox interface formed between different lithologies in the Carboniferous Marguzor rock series.Keywords: Tajikistan;gold deposits;characteristics;genesis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王垚波,男,生于1983年,汉族,湖南邵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床勘查。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富含金矿石的地质体,是金的产出地。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对于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制和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金矿勘探和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金矿矿床地质特征1. 矿体形态金矿矿床的矿体形态多样,主要包括矿脉型、矿床型、砂砾型等。

矿脉型金矿矿床是指金矿以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地下岩体中的一种金矿床类型,具有规模小、品位高等特点;矿床型金矿矿床则是指金矿以矿床的形式分布在地下岩体中,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等特点;砂砾型金矿矿床则是指金矿以砂砾的形式存在于河床或河漫滩地层中,具有规模中等、品位低等特点。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为金石英脉和硫化物矿物,其中金石英脉是由金矿物质和石英等矿物组成的矿石,硫化物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辉石、黄铜矿等。

金石英脉通常呈带状、脉状或块状分布,金石英矿石呈灰白色、灰黑色或褐色,质地坚硬,具有金属光泽;硫化物矿物则多呈黄色、铜红色或黑色,质地较软,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背景金矿矿床的形成与地球构造背景密切相关,一般认为金矿矿床多分布于构造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如地震带、断裂带、褶皱带等。

地球岩浆作用也是金矿矿床的重要构造背景,岩浆进入地壳时,会与地下水和岩石发生反应,从而形成金矿矿床。

二、矿床成因分析1. 成因机制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主要包括构造破坏、岩浆活动、热液作用等。

在构造破坏作用下,地下岩石发生断裂、变形等现象,使地下金矿物质得以向地表透露;岩浆活动则会使地下金矿物质得以富集、聚集形成金矿矿床;热液作用则是指地下岩浆活动所产生的热液在地下运移、沉淀,使金矿物质得以富集而形成金矿矿床。

以上三种成因机制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 成矿规律金矿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于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具有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金矿矿床的成矿规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时间条件等。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含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并且具有可供开采的经济价值。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对于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和成因角度对金矿矿床进行讨论,以期增进对金矿矿床的认识。

地质特征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体形态、产状和分布规律等。

首先是矿体形态,金矿矿体形态多样,常见的有矿床型矿体、蚀变岩型矿体、构造矿体等。

矿床型矿体以石英脉、石英碳酸盐脉为主要形态,呈弯曲、断裂或网状分布。

蚀变岩型矿体则是矿体由蚀变岩构成,多分布于褶皱构造带和变质作用带。

构造矿体主要受构造作用的影响,如断裂、褶皱等构造形成的裂隙中富集金矿石。

其次是产状,金矿通常以石英脉、破碎带或破碎岩石的形式存在,与周围岩石接触明显,呈现出脉状、片状或块状的产状。

最后是分布规律,金矿矿床的分布规律受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变质岩、火成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带、断裂带、构造变形带等地质构造部位。

成因分析金矿矿床的成因是由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成因、流体成因等。

首先是地质构造因素,构造运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构造活动造成了地壳形变和岩石破碎,形成了富集金矿的孔隙和裂隙。

构造运动也导致了流体运移和停滞,为金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条件。

其次是岩石成因因素,岩石的成因对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富集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特定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会造成金矿岩浆的富集,形成金矿石。

岩浆活动还能够改变原有的岩石结构,形成石英脉、破碎带等,为金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空间。

最后是流体成因因素,流体是金矿富集的主要介质,一般主要有热液、热气和热水等。

地下储存的金质流体在地壳深部流动,受地热和地质应力的作用,使含金流体产生了富集、迁移和沉淀,形成了金矿矿床。

总结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是极为复杂的,其形成和富集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

对金矿矿床的勘探和开采需全面掌握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以科学合理地开展勘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金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特征该金矿区域地层分布表现出裂谷沉积特征,奥陶—志留系、石炭—泥盆系以似对称状分布于裂谷带两侧。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时代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均有出露。

2.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下二叠统(p1)哲斯群(p1zh)。

以f1断裂为界,南侧为火山岩段,北侧为碎屑岩段。

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辉绿岩、英安岩、英安斑岩。

碎屑岩段主要由泥质板岩、含炭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组成。

2.2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照断裂规模、产状及其相互配套关系,可分为四级:i级:断裂(f1),ⅱ级:f2、f3、f4、f7、f9断裂,ⅲ级:nw向、nnw向一近sn向断层,ⅳ级:为一组nnw向、近sn 向或nne向断层。

fl:总体走向为近东西向,产于火山岩段与碎屑岩段接触处,为一多期活动的大断裂,在区域上长50~60km,在断裂南侧沿线分布有辉绿岩、英安岩,断裂北侧主要是碎屑岩。

f3、f4为次一级断裂呈北西向相交于fl断裂之上。

在平面上构成“人”字型构造骨架。

目前已知工业矿体均分布在f1-2.3岩浆岩f4断裂之问,受次一级nnw向、近sn向断层控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外围老金厂南制。

f7是产在碎屑岩中的断层,与地层以小角度斜出露有中粒花岗岩小岩株,矿区内仅见岩墙状产出切(15°),控制了北金一碧东成矿带和碧马一全鑫的脉岩,主要脉岩有:侵入于矿区北侧碎屑岩中的花成矿带。

f9产在碎屑岩段与二叠系上统火山岩(安岗斑岩脉。

山岩)接触带,北侧为安山岩,南侧为碎屑岩,是全鑫铜金矿点金矿体的赋矿区域和母岩,沿断裂带花岗斑岩脉成带侵入,局部花岗斑岩脉亦有金矿体产出。

该断为南倾逆断层。

矿区火山岩东西长约17km,该套火山岩在老金厂金矿以辉绿岩为核部,辉绿岩、英安岩类岩石为其两冀,组成一个完整的背斜构造。

背斜呈东西向展布,东部收敛并倾伏于老金厂东矿段,向西逐渐散开并抬升,在老金厂东、中两个矿段,两翼基本对称,北翼倾角上缓下陡。

进人本区,北翼地层逐渐向南陡倾发生倒转,南翼基本没有出露。

因此,该背斜为一向东倾伏的倾伏倒转背斜。

2.3岩浆岩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外围老金厂南出露有中粒花岗岩小岩株,矿区内仅见岩墙状产出的脉岩,主要脉岩有:侵入于矿区北侧碎屑岩中的花岗斑岩脉。

2.4矿脉特征该矿床目前已发现矿脉30余条,主要工业矿体均分布在fl-f4断裂之间,次一级nnw 向、近sn向断层中,矿体产状以中等倾斜为主,大部分矿体倾角在45°以下,倾向南西一北西,倾角从0°~50°。

并且呈近等间距相问排列,在平面上构成似雁列式展布。

己知矿体在靠近f1断裂时,矿体倾角变陡,矿体厚度增大,金品位增高,并且向n断裂侧伏。

2.5蚀变类型及蚀变分带矿体近矿围岩蚀变,普遍发育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也是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之一。

蚀变的分带较明显,就总体而言,从矿体中心向外可分为四个带:(1)强硅化带:分布在矿体中心,多以角砾带或细脉带的形式出现,部分由宽约1m的石英大脉组成。

(2)平行细脉或网脉带:由石英细脉、网脉和蚀变围岩组成,常分布在强硅化带上、下盘,蚀变强,为矿体主要矿化富集部位。

(3)铁碳酸盐化带:分布在平行细脉或细网脉带两侧,以浅黄色含铁碳酸盐化为主,在辉绿岩中,可见片状绿泥石出现,局部可见石膏化;英安岩中出现钾长石化;板岩中出现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减弱。

(4)褪色带:分布在上述蚀变带两侧,常形成较大面积的蚀变晕,岩石较完整,以青盘岩化(钠长石+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局部有伊利石)为主,可见星点状黄铁矿分布。

上述四个带中,强硅化带可以角砾带、石英大脉带出现,也可以平行细脉或细网脉带所替代,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渐变过渡。

而铁碳酸盐化带和褪色带在矿脉两侧均可见到。

2.6金矿化与蚀变的关系与金矿关系较密切的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矿化强度与之成正比,而黄铁矿以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针状、长条状等多面体出现时矿化最强,立方体黄铁矿与金关系不密切。

金矿化强度趋势按蚀变分带依次是:细网脉带一平行细脉带一角砾脉带一石英大脉。

此外矿化强度与岩性有关,火山岩矿化强度一般大于碎屑岩。

2.7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1)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黄铁矿、毒砂、常具此种结构。

(2)交代残余结构,残余假像结构:常见晚期黄铁矿交代早期黄铁矿,或褐铁矿交代黄铁矿形成此类结构。

(3)穿插结构,充填结构:常见晚期石英脉穿插早期糖粒状石英颗粒或充填在早期黄铁矿微裂隙中。

(4)压碎结构:黄铁矿或石英颗粒在应力作用下产生显微裂隙,常被后期物质充填。

矿石构造有: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2.8矿石类型矿石工业类型有两种:一是含金石英脉型,该类型占整个矿床储量的20%左右。

二是石英细脉一碎裂蚀变岩型,为矿床主要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矿床中矿石次生氧化作用强,硫化矿物除黄铁矿外,其它硫化物非常少见,褐铁矿化强烈。

故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

2.9金的赋存状态根据电子探针测定,结合显徽镜观察,自然金多赋存在黄铁矿、褐铁矿矿物微裂隙中,或分布在矿物颗粒与颗粒之间,少量嵌布在石英或黄铁矿晶粒中,裂隙金占相对含量的60%,粒间金占相对含量的30%,包裹金占相对含量的10%。

3.控矿因素分析该金矿床是在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下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其主要的控矿因素有构造、围岩(地层)、及岩浆热液作用。

3.1构造控矿作用i级构造:在早期南北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以f1为主的深大断裂和新一老金厂背斜雏形。

fl断裂以老金厂中矿带为界,其西段表现为南倾逆断层,在东边表现为北倾正断层。

ⅱ级构造:在东西向剪切作用力下,以fl为界,在f1以南的脆性火山岩中形成了以f2、f3、f4为代表的nw向断裂;在f1以北的塑性碎屑岩中形成了以f7、f8、f9为代表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北金一碧东金矿带、碧马一全鑫金矿带就赋存在此断裂带内。

ⅲ级构造:表现为由西向东的推覆作用力,在推覆作用力下,使新一老金厂背斜逐渐向南倾伏,并形成了nnw 向一近sn向推覆断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沿背斜虚脱面或脆弱面的推覆构造,金矿主要金矿体就赋存在这套推覆构造空间内。

ⅳ级构造:为一组晚期形成nnw 向、近sn向或nne向的逆断层,这组断层对矿体主要起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矿区i一ⅲ级断裂构造形成了良好的控矿断裂系统。

据断裂控矿特点可将控矿断裂系统归纳为导矿构造一i级构造,配矿构造一ⅱ级构造,容矿构造一ⅲ级构造,破矿构造一ⅳ级构造。

导矿构造和配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而容矿构造则决定了矿体的具体产出部位和产状特征,破矿构造造成了矿体空间形态及产状变化特征。

因此,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

3.2围岩(地层)控矿作用矿区金矿体围岩主要为辉绿岩、英安岩和一套泥砂质板岩、炭质板岩、硅质板岩。

根据元素在矿区地层中不同岩石、矿石中的含量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较,矿区地层中au含量较低,特别是在矿体主要围岩辉绿岩、英安岩、泥砂质板岩、炭质板岩、硅质板岩中的au含量明显低于地壳克拉克值,形成了au元素的低值场。

而在矿区外围,该套围岩au元素丰度值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形成au元素的高值场。

说明火山岩从地壳深处或地幔带出大量的成矿物质,而带有成矿物质的火山岩火山灰在下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了au的高背景值的火山岩和碎屑岩层,构成了该带的矿源层。

矿区含矿围岩明显地出现了au的亏损,说明是由于后期在岩浆热液活动中将围岩中的au活化并捕获的结果。

3.3岩浆热液作用根据出矿区外围老金厂南花岗岩中au元素丰度值为6.1×10-9,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说明来自岩浆层的岩浆本身就富含这些元素。

岩浆活动不仅为矿床的形成、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热源,而且富含成矿元素的含矿热液以断裂为导向,并携带由大气降水经过加热循环在围岩中萃取活化的一部分含金热液,在有利的断层、裂隙中充填成矿。

4.成因认识酸性岩浆侵位,富含au的岩浆热液沿深大断裂上升,它们与大气降水经过加热对流循环,并活化了围岩中高背景值的au在有利的断层、裂隙中运移、富集成矿。

含金流体的运移表现为矿区范围内大尺度、低连通性的弥漫性渗透淋滤。

以f1为界,南侧的辉绿岩、英安岩属脆性岩系,岩石易于破碎,在构造作用下形成了配套完整的断裂构造体系和相对开放的断裂构造空间,断裂及派生构造的连通性较好,对热液的运移沉淀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沉淀场所,并且脆性岩系孔隙度渗透性好,化学性质活泼,热液沿断层、裂隙孔隙渗滤运移时更容易与围岩中的有用组分发生交代、渗透淋滤;北侧的泥质、炭质板岩属塑性岩系,主要断裂构造就是近东西向的紧闭型的断裂及其派生构造,裂隙不发育,不具备良好的连通性,岩石孔隙度渗透性差,形成了天然的“隔水层”。

正是由于以fl为界南、北断裂构造的差异,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热液在不同岩性中的流动性、渗透性差异,造成了产在fl南侧火山岩中矿体比产在北侧碎屑岩中的矿体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密集、矿体连续性好、矿体厚度、品位稳定等特征。

因此,该金矿的成矿因素为:构造+围岩(地层)+岩浆热液。

5.找矿方向由以上金矿的成矿因素分析可知,该金矿今后找矿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沿f1走向在f1断裂南侧,寻找新一老金厂背斜转折端附近或赋存于火山岩中的已知矿体下部与之处于同一应力条件下的第二个成矿空间中的高品位金矿体;第二,在fl断裂北侧,寻找由近东西向层间断裂控制的赋存在碎屑岩中的低品位、大规模金矿体。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