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措施

合集下载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我项目进行的沉降观测只适用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安全参考,正式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观测点的布置,在结构施工前必须有方案,结构施工中我单位根据图纸要求埋设观测点(如下图)。

1 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在建筑物首层各转角及后浇带两侧(埋设点详结构平面图)。

2 沉降观测2.1基础底板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一个月一次;竣工一年后每半年一次观测。

如遇异常情况,可酌情增加观测次数,正式交付使用后,应持续观测一年,直至沉降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2mm)。

2.2 建筑施工期间,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3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数据及有关图纸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自行观测。

2.4 沉降观测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负责人员使用。

4沉降观测精度控制措施4.1为了确保观测值的精确无误,本工程的沉降量工作均由我项目经理部专职测量员进行观测,并且在每次观测时及时做好观测记录,其他人员不得代替进行此项工作。

4.2在进行每次沉降测量时必须确保了使用同一台水准仪及水准尺,不得私自乱用其他的仪器,以避免影响仪器的精确度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确。

4.3每次进行沉降测量必须按观测线路图及确定的观测水准点进行,严禁使用其他临时水准点,避免因水准点不准确合方法不统一而影响观测的精确值。

4.4在进行每次的沉降观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以及路线进行,专职观测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仪器的操作,严禁违章作业,避免因仪器使用不当以及自然客观条件影响观测值的精确度。

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为了监测基坑周围建筑的沉降情况,需要制定一个观测方案,下面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观测方案,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1.监测区域划分:根据基坑周围建筑的布局和相关要求,确定监测区域的边界和重点监测区域。

2.建立测点网格:确定监测区域内合适的测点位置,按照规定的间距建立测点网格。

网格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

3.建立参考基准:确立监测的参考基准,可以选择周围没有重大建筑活动且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作为参考。

4.安装测点设备:在确定的测点位置上,安装测点设备。

测点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仪器、测量杆、标尺等。

5.测点设备校准:在安装设备前,对测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6.监测频率和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可以选择每天、每周、每月进行观测,以及白天或夜间进行观测。

7.数据采集和记录:在每次观测时,对测点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仪器和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记录。

8.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或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到沉降情况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趋势。

9.报告和沟通:根据观测数据,及时撰写监测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和设计、施工方进行沟通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10.监测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的结果,确定基坑周围建筑的沉降情况是否达到安全限值,如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如加固、支护等。

11.回顾和总结:在工程结束后,进行观测方案的回顾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以上是一个基坑监测周围建筑沉降观测方案的大致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方案的细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人员的资质和相关设备的质量,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在长期使用或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将提出一个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确定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包括建筑物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够代表样本的整体情况。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好沉降仪器,包括沉降测量仪、水平仪、测量杆等设备。

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工作人员培训:对参与观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技术、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流程1.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在每个观测点上,用标杆或标志物标记出观测位置,以便后续的测量。

2.建立基准点:在观测点附近选取一个基准点,它应远离施工活动区域和可能引起沉降的因素,如道路交通、振动源等。

用水平仪确定基准点的水平面,并用钢板或钻孔的方式将基准点固定在地面上。

3.测量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测量方案,使用沉降测量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静态测量或动态测量的方法。

4.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每次测量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沉降变形的具体数值和趋势。

5.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观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或调整。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标记好观测点,防止人员误入观测区域。

2.数据记录的安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存储和加密传输等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研究背景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由于地基变形或松弛引起的下沉现象。

沉降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筑物沉降观测必不可少。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可行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包括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和各个局部区域的沉降情况,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为建筑物的维护、修复和加固提供支持。

三、观测方法1. 使用水平测量仪:选择合适的水平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进行连续的水平位移测量。

2. 使用竖向测量仪:选择合适的竖向测量仪器,如测斜仪或水准仪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面,进行连续的竖向位移测量。

3. 安装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在建筑物的地基上布设一定数量的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如沉降点、沉降管等,定期测量地基的沉降情况。

4. 建立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将水平测量仪和竖向测量仪等设备统一安装在这些点上,定期进行观测,以获得更全面的建筑物沉降数据。

四、观测频率与时间1. 设定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确定观测频率,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观测。

2.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应覆盖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建的建筑物,观测应始于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存在的建筑物,观测应从启动阶段开始进行,并持续到使用寿命结束。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对于连续的观测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观测设备的规格和要求进行设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补偿,消除或减小误差,得到可靠的沉降数据。

3.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沉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结果应用1. 建筑物维护:根据观测结果,定期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及时修复和加固建筑物。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建立房屋沉降点设置监理审批制,在确立设置点方案和沉降方案观测时报监理确定,按现场进行沉降点观测时由监理共同工作。

(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房屋四角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10〜20m的轴线上。

水准点:不少于2个,设置在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严格国家标准执行。

(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应符合和设计规定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三)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
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尺作业。

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2.观测要求:第一次沉降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做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测4次,第二年测二次,
第三年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倾斜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倾斜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倾斜建筑沉降观测方案倾斜建筑沉降观测方案引言:倾斜建筑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活动,旨在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情况,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用于倾斜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案。

一、目的: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的结构调整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观测方法:1. 选择合适的观测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观测点,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使用精密仪器进行观测:采用全站仪或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定观测方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观测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时间的选择、观测数据的采集方式等。

三、观测内容:1.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通过测量主要构件的倾斜角度或倾斜距离,监测建筑物的整体倾斜情况。

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通过测量主要支撑点或标志点的垂直位移,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 组合观测:将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的结果进行组合分析,得出建筑物的综合倾斜和沉降情况。

四、观测频率:1. 初始观测:在建筑物竣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以获取建筑物的初始倾斜和沉降数据。

2. 定期观测:在建筑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定期进行观测,例如每年或每半年一次,以监测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3. 事件观测:当发生大地震、较大的降水或其他可能导致建筑物变形的事件时,及时进行观测,以掌握建筑物的响应情况。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观测完成后,及时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2. 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排除误差因素,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根据观测点的位置和观测时间,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趋势。

六、结果评估与报告:1. 结果评估: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调整和维护。

2. 编写观测报告:根据观测结果,编写观测报告,详细描述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项目背景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目标通过沉降观测,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过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三、观测原理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沉降探测器,测量建筑物自身的沉降变化。

观测采用全自动仪器,定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内容1. 建筑物主要结构的沉降观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地基、框架等关键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周边地基的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周边地基是否存在沉降,以及沉降的程度和方向。

3. 建筑物使用期间的沉降观测:在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建筑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

五、观测方案1. 观测仪器的选择: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观测仪器,如全自动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安装: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和要求,合理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 观测时间间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建议在施工期间每天进行观测,使用期间每月进行观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生成沉降曲线,并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 数据报告与监测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编制观测报告,提出监测建议和必要的调整措施,在沉降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实施修复工作。

六、质量控制方案1. 设备质量把关:选择正规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所选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安装质量把关:设定建筑物沉降观测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方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3. 数据准确性把关: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避免人工操作和仪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标准把关: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避免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摘要:建筑物的沉降对其安全有较大影响,需对其进行持续性沉降观测直至进入稳定状态。

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这种技术观测方法简易,观测结果精度高,更易于工作人员操作和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当下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问题。

因此,本文就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提升举措探讨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措施随着当前城市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必须要对其安全问题进行考虑,其中建筑物沉降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高层建筑物荷载较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不均匀沉降,为保证安全,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的沉降量进行观测。

制定一套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不仅能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观测期间的生产成本。

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主要指的是针对于某些建筑行业当中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以及修缮过程,由于建筑物本身的修建难度较高,同时还会有各类型的修建问题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建筑物修缮时的沉降详细情况,避免出现建筑物下沉现象,为后续的建筑物设计中提供宝贵的设计资料和经验数据,就需要在建筑修建过程当中相应地应用一些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从而保障建筑物后期的安全使用。

建筑物沉降本身是我国各类型工业、民用建筑修缮过程当中极易发生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引起的。

因此,我国各地区的建筑物修缮过程都需要相应地应用一些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比如说,在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地基较为软弱、施工后基础无法有效稳定的区域,当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较大时,上方还存在一定的重量荷载时,就会发生建筑物沉降现象。

因此,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施工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的数据精细标准实施一些相关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通过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来有效获得其建筑物周边地基、基础以及土壤的沉降数据,从而根据这些数据来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此保障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

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方案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是针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情况进行的一种监测手段。

它通过对建筑物的基础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取基础沉降的实际情况,为建筑的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结合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以及重要性,提出周边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案。

一、观测目的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物沉降引发的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2. 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和安全结构;3. 帮助建筑物的维护和修复,及时预防和处理沉降引起的损害;4. 提供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参考,帮助修建建筑物。

二、观测方法周边建筑沉降观测的主要方法包括:1. 静力观测:通过测量建筑物特定位置的沉降点,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可以采用水准仪、测斜仪等仪器进行观测,并记录与处理测量数据。

2. 动力观测:通过在建筑物上施加振动源,观测建筑物上的振动情况,从而判断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沉降情况。

可以采用振动传感器等仪器进行观测,并记录与处理测量数据。

3. O-CELL观测:通过在建筑物基础内安装O-CELL仪器,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连续监测,实时获取沉降的数据。

可以采用O-CELL仪器进行观测,并记录与处理测量数据。

三、观测方案基于以上观测方法,我提出以下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方案:1. 确定观测点:选择建筑物周边合适的位置,确定观测点,在建筑物沉降可能较大的区域进行观测。

2. 安装观测设备:根据观测方法的不同,安装相应的观测设备。

静力观测可使用水准仪或测斜仪进行操作,动力观测可使用振动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操作,O-CELL观测可使用O-CELL仪器进行操作。

确保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数据采集与处理:进行观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工作,根据观测方法的不同,及时获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出准确的观测结果。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评估和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目的、方法、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观测目的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掌握沉降趋势,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超出安全标准的情况。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观测方法1. 高精度水准测量法:通过在建筑物周围设置精密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各位置的高程变化,进而得出沉降数据。

2. GNSS测量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测量建筑物各位置的坐标变化,从而确定沉降情况。

3. 斜杆测量法:通过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斜杆,利用测量仪器测量斜杆的变形情况,进而推算沉降程度。

三、观测步骤1. 设计观测方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的位置、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等。

2. 设置测点:在建筑物周围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观测点,可以是固定窗户、门框等,也可以是特制的观测仪器固定点。

3. 测量数据:按照观测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建筑物各位置的高程变化、坐标变化或斜杆变化等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计算,得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和变化趋势。

5. 结果分析: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确保沉降观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校正: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去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2. 数据计算:根据观测方法和原始数据,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建筑物的沉降值,并进行单位换算。

3. 数据比较:将观测得到的沉降值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超出安全标准的情况。

4. 数据分析:根据建筑物沉降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其原因,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各控制点的放样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准确无误。

在放样前,应清理控制点周围的杂物,保证控制点周围的地面平整。

放样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全站仪等,保证放样的精度和准确性。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各项限差,如地面水平度、墙体垂直度等。

同时,应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加固墙体、加强地基等,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六、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观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观测时应使用精密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进行测量复核。

复核时应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观测数据和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施工测量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为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应建立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的状态和精度,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十、测量管理制度为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制度。

制定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规范测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对于转角处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进行施测。

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则采用悬吊钢尺法。

每幢建筑的高度上至少设有两个以上的水准点,并进行两次导入误差校核,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否则需要独立施测两次。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施工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安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的方案,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二、观测目的1. 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防止因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形过大导致建筑物损坏。

2. 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3. 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采取措施提供预警。

4. 积累沉降观测数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三、观测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 相关设计文件和图纸4. 工程施工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四、观测内容1. 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 周边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3. 周边道路的沉降观测4. 施工现场本身的沉降观测五、观测方法1.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观测精度。

2. 采用铟合金尺作为水准尺,提高观测的稳定性。

3. 采用自动化观测系统,提高观测效率。

4. 采用连续观测方法,掌握实时沉降情况。

六、观测步骤1. 在施工前,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进行初始观测,获取基准数据。

2.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定的观测周期进行定期观测,记录沉降数据。

3. 当发现异常沉降情况时,及时进行加密观测,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 施工结束后,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进行最终观测,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观测人员及设备1. 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培训,熟悉观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2. 配备精密水准仪、铟合金尺、自动化观测系统等先进设备,确保观测精度。

八、数据处理与分析1. 观测数据应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沉降观测宜采用方法

沉降观测宜采用方法

沉降观测宜采用方法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施工监测技术,用于监测地基的沉降变化情况。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基沉降可能会引发建筑物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进行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沉降观测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1.经验法: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情况。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长规尺量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然而,由于该方法依赖于人工观测和测量,因此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只能用作初步的参考。

2.水准仪法:利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设置一个基准点,然后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设置水准点,利用水准仪测量这些点之间的高差变化,进而确定沉降量。

这种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观测较小范围的工程。

3.全站仪法: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等优点。

它可以通过自动跟踪目标和测角、测距等功能,实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的情况。

全站仪法适用于大范围、长时间的沉降观测,能够提供精确的沉降数据。

4.测斜仪法:测斜仪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沉降观测设备。

通过将测斜仪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测量倾斜角度的变化,从而推测出沉降量。

测斜仪法适用于较小的倾斜变化,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

5.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某一点进行测量,以确定其沉降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沉降数据,适用于大范围、复杂结构的沉降观测。

除了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观测频率:沉降观测的频率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建筑物性质确定。

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观测频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观测频率可逐渐减少。

2.观测点位选择:观测点位的选择应覆盖整个工程范围,并重点关注可能存在沉降问题的区域。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概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方案将围绕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目的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 为建筑物的维护及修缮提供依据3. 监测建筑物基础的变形情况,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4. 为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数据5. 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行保障和监测三、方法1. 观测方位的选取观测方位应选取建筑物的主要荷载集中区域,包括主要承重墙、柱、梁等结构部位,以及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位置。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测量,排除非建筑物荷载作用的影响。

2. 观测仪器的选择(1)测定点应选取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根据具体建筑物情况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或应变仪等仪器设备。

(2)测定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进行选取,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3. 观测数据处理(1)采用CAD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建筑物沉降观测图(2)建立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四、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测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仪器,采用全站仪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需求。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据。

3. 水准仪水准仪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垂直变形情况的监测。

4.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方便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5. GPS卫星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的高精度定位,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提供重要的定位数据。

五、操作流程1. 制定观测计划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应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方式的确定、数据处理方法等。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各种大型建筑物呈现在大中小城市,准确的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对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同时也确保这些建筑的使用寿命的安全性,就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工作与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控制措施2008年5月12的汶川地震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开始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的《变形测量规范》中也明确指出:“搞成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的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为了确保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建筑物沉降达到国家规范的数值范围,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采用精密水准仪等观测工具对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沉降进行必要的监控,如果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或是超限的情况就会做出及时的反馈信息,为施工的勘察部门提供第一手的详尽信息,以便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因这些原因造成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裂缝和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从而避免企业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1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观测的仪器设备。

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最适宜用SI或是S05级的精密水准仪来观测建筑物的沉浮。

为了精确的反应建筑物不断加负荷下的沉降状况,规定的测量误差应该小于变形值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精密水准仪的水准尺要使用受环境和温差变化影响比较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最为精确,如果没有这种铟合金水准尺,塔尺尽量要选用第一段的标尺,在观测仪器设备使用前,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期限并标定合格。

2)观测人员的素质。

观测仪器和设备不是哪个人都可以操作的,对于操作人员一定要接受过专业学习和专业的技能培训才可以,这样才可以熟练的掌握使用的操作规程,并熟悉测量的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观测,才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快速、精确和按时完成每一次的观测工作。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其中路基、桥梁、建筑物等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备受关注。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对沉降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必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二、观测目的1. 了解工程结构的沉降和位移情况,为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 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变形异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3. 对比分析沉降和位移数据,为后续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三、观测内容1. 路基沉降观测:- 观测路基中心线、两侧及拐角处的沉降情况。

- 观测路基基底沉降情况,包括填土厚度、压实度等。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 观测桥梁墩台顶面沉降和墩台底面沉降。

- 观测墩台水平位移,包括横轴线方向和纵轴线方向。

3. 建筑物沉降观测:- 观测建筑物基础沉降、主体结构沉降及附属结构沉降。

- 观测建筑物倾斜情况。

4. 裂缝观测:- 观测工程结构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

四、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 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静态或动态观测,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3. 全站仪测量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4. 裂缝观测:- 采用裂缝测宽仪、裂缝测深仪等仪器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每季度观测一次。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4. 裂缝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沉降、位移曲线图。

2. 分析沉降、位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点的沉降、位移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措施
沉降观测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技术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要正确合理
(1)砖墙承重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一般应沿墙的长度每隔8米至10米设置一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转角处、纵墙与横墙的交接处及纵墙与横墙的中央、建筑物的沉降两侧。

当建筑物宽度大于1米时,内墙也应在适当位置设观测点。

(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应设在每个桩基或部分柱基上部。

(3)具有浮筏基础的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周边位置。

(4)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两边应设置。

(5)烟囱、水塔、油灌等其他类似的构筑物,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6)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2、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要适当
对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和4层及以上的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第一次观测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进行。

然后,在第三层观测一次,三层以上时各层观测一次,竣工后观测一次。

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3、水准点的确定要稳妥
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岩基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4、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要讲究
(1)观测沉降的仪器应采用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的水准仪和钢水准尺进行。

(2)观测时应固定人员,并使用固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3)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5、沉降观测的图示与记录要精细
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

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

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

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3)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应不大于地基允许变形值,可参见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6、沉降观测资料应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基建科
2015年3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