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单项练习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13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13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13一、判断题(总题数:31,分数:31.00)1.课程标准是按门类制定的。

A.正确√B.错误解析:2.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应该让受教育者学会怎样生活。

A.正确√B.错误解析:生活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3.定性分析是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标志的是定量研究,它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验证和确认定性的结论。

4.现在所提倡的“赏识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评价高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A.正确B.错误√解析:5.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A.正确√B.错误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方法的概念。

6.综合课程也被称作“广域课程”,其特点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

A.正确√B.错误解析:7.个体发展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A.正确B.错误√解析: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8.属于近现代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之一的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人文纳特卡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A.正确B.错误√解析: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学校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

A.正确B.错误√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纳认为"有效的管理总是随机制宜的,因发问而定的"。

这一观点表明了教育管理学具有()A.社会性B.双向多元性C.权变性D.应用性2.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3.一支白粉笔,无论是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

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主要采用了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句话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7.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8.从迁移的角度看,"题海战术"最可能的理论基础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D.概括化理论9.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单选题]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个体通过他人的经验产生了学习,那么就可以说他是在进行()A.顿悟学习B.潜在学习C.观察学习D.反映学习12.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基真题模拟(一)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基真题模拟(一)

2020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基真题模拟(一)一、单项选择题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教师的楷模。

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人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以德才兼备、温文尔雅的“君子”作为其教育目标。

下列选项中,展现德才并重教学思想的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C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答案是B2. 下列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答案是D3. 古代思想家王守仁曾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他主要强调的是() 。

A 学习需要独立思考B 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掌握知识C 教育应循序渐进D 教育不应抹杀儿童天性答案是A4. 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以将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之进行比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又能将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进行区分,牢固掌握。

这种教学策略是( ) 。

A 陈述性组织者B 认知结构策略C 启发性教学策略D 比较性组织者答案是D5. 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能够直接陈述,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不能直接陈述,只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

A“修自行车”是陈述性知识,“音乐欣赏" 需要程序性知识B“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是陈述性知识,“加减运算”需要程序性知识C“水到100C沸腾'是陈述性知识,“水的分子式是H20”是程序性知识D“骑马射箭”是陈述性知识,“红灯停,绿灯行”是程序性知识答案是B6. ) 在皮亚杰看来,当儿童不能使用抓握获得床远端的玩具时偶然拉动床单拿到玩具,从而学会了拉动这一动作,使儿重获得新的发展的认知机能是( ) 。

教师招聘模拟题(七)

教师招聘模拟题(七)

教师招聘模拟题(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个小题,共计60分)1.老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具必须在教育内窗、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常考)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的过程。

(常考)A.活动和交往B.旳部矛盾转化C.自我反思D.课堂学习3.研究表明,人出生以后的第一年和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高峰期,而成年人的身高逐渐停止了增长,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特征。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体益异准4.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指出,原始社会由于"学校系统还没有建立,间接地用作生活指导的大量知识或学习科冃尚未组织起来,使用的方法从头到尾都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段论述涉及的是关于教育起源的()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5.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裴斯泰洛齐的这教育目的观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社会本位论D.需要本位论6.”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这段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7.班级授课制是近代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国内教育界一般认为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杜威8.荀子曾说:"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体现的个体发展观是()A.内发论B.外烁论C,内外因相互作用论 D.阶段论9.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最变到质变的过程。

全国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全国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全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婴儿吸奶B.鸭子游水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D.猴子骑自行车2.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对入学条件进行了严格设置,如汉朝的宫邸学,西晋的国子学规定官品第五以上的子弟方能入学。

隋唐之国子学依旧有入学限制,其专收贵族高官子弟等等。

这体现了古代的学校教育的()特点。

A.刻板性B.道统性C.等级性D.象征性3. 知之深,爱之初,行之坚”,这说的是()三者的关系。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B.感知、情感和行动C.认知、情感和意志D.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4.源于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课程是()课程。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5.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

A.传递和保存B.传播和交流C.选择和提升D.更新和创造6.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儿童观,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性善论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本能积极地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8.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9.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柯勒D.瓦•根舍因10.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老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11.教师不可“跃进”,“欲速则不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2.“瘸子里选将军”是一种()。

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2

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2

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2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______。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解析: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______。

A.“安全教育”B.“艺术学习”C.“体育与健康教育”D.“研究性学习”√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______。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与主动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______。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解析:教师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意见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策略。

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______。

A.更新教育观念B.改革人才培养体制√C.提高人才培养水平D.人才的全面发展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6.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______。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解析: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和目标是促进发展。

7.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中______处于核心地位。

A.理想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解析:8.师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主要是______。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七)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七)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七)一、单项选择题1.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2. 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3.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 )。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中间型学制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5.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班主任工作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学前期B.青年期C.学龄期D.成年早期7.结构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8.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10. “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1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2.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精神性B.示范性C.主观能动性D.复杂性1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动力。

A.知B.情C.意D.行14. 一个测验在不同时间段测得的分数相差不大,说明这个测验具有较好的()。

A.效度B.常模C.区分度D.信度15.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A.中心环节B.起始环节C.终止环节D.一般环节16.以下关于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2015年湖北潜江.单选】《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其中孔子“仁”的中心是( )。

A.爱人B.人心C.诚信D.谦让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以人为本,因此爱人即是仁,作为教师应具备仁的基本理念。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2.【2015年重庆江津.单选】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正确答案: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这表明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3.【2014年福建.单选】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A解析: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4.【2010年福建.单选】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A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5.【2015年四川.单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于( )。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正确答案:C解析:《论语?述而》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6.【2014年四川宜宾.单选】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

A.愤B.悱C.启D.发正确答案:B解析: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7.【2015年重庆开县.单选】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学记》B.《大学》C.《春秋》D.《离骚》正确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最早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卷
A.个别教学 B.道尔顿制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5.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6.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正确的是( )。
A.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7.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38.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6.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47.《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48.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欲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具备的学历要求是(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罗杰斯
3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page]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洛克教育思想的有( )。

最新西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西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西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最新西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能够为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提供基本保证的是( )。

A.教育规律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模式2.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3.《学记》中讲“古之王者,教学为先”。

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的( )。

A.上层建筑B.生产力C.文化性D.科学性4.教育目的是衡量( )的唯一标准。

A.教育能力B.教育水平C.教育质量D.教育功能5.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

说明学制的制定是受(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人口的影响C.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文化的影响6“.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广博的专业知识B.崇高的专业理想C.精湛的专业技能D.勤勉的专业态度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类型。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B.它是一种经验性课程C.它不属于国家课程D.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能力8.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越多越好C.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9.对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测验,以掌握其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10.使用诸如“你发现路边有老人摔倒了,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和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

这种德育的典型做法属于( )。

A.社会学习模式B.体谅模式C.集体教育模式D.价值澄清理论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 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教师招聘模拟题(三)

教师招聘模拟题(三)

教师招聘模拟题(三)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个小题,共计60分)1.墨子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种学说认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遗传因素B.成熟程度C.外部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欣赏教学法D.情境教学法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说明教育具有()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选择功能C.文化创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4."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话所反映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5.下面关于"素质教育"的描述,正确的是()A.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B.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服务者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D.素质教育会极大地影响升学率6.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发展,打造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这说明教育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7.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偏旁为"木"的汉字,学生写出的汉字越多,越能体现其思维的()A.独特性B.敏捷性C.灵活性D.深刻性8.没去过腾王图的人岭通《腾王图序》时在脑海里出现一幅美景。

这属于()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知觉表象D.记忆表象9.一个人看到某一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为()A.抽象思维B.原型启发C.功能固若D.创造思维10.当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相册,回顾过往,昔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油然而生。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荀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3、 (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B.教师公正C.教师义务D.教师荣誉4、学生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的心态体现的是(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5、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且品德出现两极分化的阶段是( )。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6、由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

A.需要学习动机B.隐蔽性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外部学习动机、、7、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被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

A.“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成长”B.“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长”C.“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8、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美国作家是( )。

A.赫钦斯B.赫尔巴特。

C.洛克D.杜威9、以下( )不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10、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奉献性B.导向性C.全局性D.发展性11、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 )。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退步现象D.高原现象12、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A.教师中心B.民主平等C.授受关系D.尊师重教13、一个教师总是处于“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的不错?”这种工作状态的话,那么这位教师目前所处的阶段属于()。

2023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2023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2023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1.[多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江南博哥)0年)》指出,为了减少中小学课业负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调整教材内容B.减少课外及校外活动C.改进教学方法D.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正确答案:A,C,D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2.【多项选择题】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做法是OA.以公平为核心原则,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B.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再分配政策,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C.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依法保障高校毕业生优先就业D.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正确答案:A,D参考解析:B项表述寡误,应该是: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C项依法保障高校毕业生优先就业的说法错误。

3.【多项选择题】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实行调控,其主要目的是O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多项选择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必须应定与i: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廖世承在()年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口A.1903B.190BC.1913D.19242.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原则。

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3.世界上最着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内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C.比内一推盂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4.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任务分析B.目标表述C.任务分类D.任务执行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是()。

A.学前期B.婴儿期C.学龄期D.青年期、6.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7.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9.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的指导B.学习材料的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B0”’,属于()。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2.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A.操作熟练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定向1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教育学知识与能力测试1.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A. 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B. 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C. 研究教育学的理论和原理D. 推行教育改革政策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研究教育学的理论和原理。

推行教育改革政策虽然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但它不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

2. “因材施教”是教育中的重要原则,意味着教师应该:A.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定教学计划B.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设计教学内容C.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D. 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调整教学策略答案:C解析: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兴趣和爱好、年龄和性别、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虽然也会影响教学,但不是确定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

3. 教育学中的“教学手段”是指:A.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具和工具B.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C.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态度和情感D.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答案:B解析:教学手段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具和工具。

教师的态度和情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属于教学过程中的要素,但不是教学手段。

二、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1. 如果一个数是整数,那么它一定是:A. 有理数B. 实数C. 正数D. 负数答案:A解析:整数属于有理数的一部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所以如果一个数是整数,那么它一定是有理数。

2. 下列哪个单词是正确的拼写形式?A. 攰倦B. 睡服C. 韩信D. 已经答案:D解析:“已经”是正确的拼写形式,选项中的其它词语均存在拼写错误。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二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二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二1. 【单项选择题】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江南博哥)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主张。

”冉有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需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当然,应当立即去做。

”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

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

”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A. 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B. 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C. 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D. 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子路和冉有不同的性格,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建议,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 【单项选择题】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型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中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即人们的()A. 职业作风B. 职业责任C. 职业纪律D. 职业理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3.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冲动型学生的特点的是( )。

A. 阅读理解能力强B. 信息加工策略多运用整体加工方式C. 善于完成细节性分析的学习任务D. 反应快,善于察言观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冲动型学生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

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做整体解释时,成绩较好。

B项属于冲动型学生的特点。

沉思型学生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沉思型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

这种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

在学习能力上,沉思型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力往往比较好,而冲动型学生往往有阅读困难。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课业及进程是指( )(分数:2.00)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解析:解析: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分数:2.00)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解析:3.“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期间。

(分数:2.00)A.宋元B.唐宋√C.秦汉D.明清解析: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分数:2.00)A.省级课程B.地级课程C.县级课程D.校本课程(或学校课程) √解析: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分数:2.00)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解析:解析: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来设置课程,按照活动主题来组织教学。

其特点是动手“做”,手脑并用。

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分数:2.00)A.专业型课程B.结构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解析:解析: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7.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 )(分数:2.00)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解析:解析:这类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分数:2.00)A.读、写、算√B.读、写、画C.画、写、算D.读、画、算解析: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单项练习题
导语: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老师的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与教育。

为广大考学者整理了详细的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希望大家喜欢。

1、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答案】A
2、(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答案】D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答案】D
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

4、在研究方法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答案】A
5、(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6、下列选项对单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组实验法是在一个组或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里进行的实验
B、在单组实验时,应使测验题的性质和难度相等,以便作出正确的评断
C、单组实验的时间没有限制,可长可短
D、单组实验的实验效果易受学生年龄和学力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C
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

A、50年代以后
B、60年代以后
C、70年代以后
D、80年代以后
【答案】B
8、突破了原先的由政府办学旧格局的我国教育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答案】A。

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B。

10、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 )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答案】B。

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一个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国际性公约。

以下属于该公约赋予世界儿童的权利有( )。

①获得社会的权利②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权利③玩的权利
④发表意见的权利⑤了解别人隐私的权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989年,联合国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旨在少年儿童的权益。

题干中①②③④项都是儿童的合法权利。

而⑤项隐私权是个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侵犯。

12、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答案】A。

解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

13、( )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

A.师德情感
B.道德情感
C.教师良心
D.教师义务
【答案】A。

解析: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

14、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1岁以前
B.1~3岁
C.3~4岁半
D.4岁半~6岁
【答案】B。

解析:1.5~2岁,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表象和注意密切联系起来。

15、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答案】C。

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