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历史九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921-1922年,列宁 )

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

(斯大林,1928—1937年)

经济: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内容: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了

政治:1936年新宪法颁布

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基本特点:高度集中

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的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3、启示:①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部门相协调发展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实行依法治国

③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遵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919年6月)

目的: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

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启示:弱国无外交

结果: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

影响/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国际联盟①成立:1920年②总部:日内瓦万国宫③操纵国:英、法(美国未参加)

④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

原因:为调节日美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影响: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操纵国:美、英、日

结果:《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扩张的创造条件

华盛顿体系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西亚、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固有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第4课经济大危机(1929—1933)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主要原因: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

导火线: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从美国金融部门开始)

特点:①涉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影响:①经济下滑、大量工人失业,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②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新政:罗斯福新政(1933年实行)

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措施: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对农业调整,政府补贴、兴建公共工程

中心措施:对工业调整,以《国家工业复兴法》为指导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意义: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借鉴:①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②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对“新政”的局限性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是减缓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目的: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意大利(最早)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上台)

德国背景: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特别严重,德国社会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4、恐怖统治;P26(4点) 5、反犹狂潮:迫害犹太人日本背景:同德国

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轴心国形成: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时间:1937年组成:德国、意大利、日本

目的: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称霸世界

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