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架构
电力系统的组织架构
电力系统的组织架构1、国家电网:分为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东北、南方六个电网公司。
各个电网公司又专设超高压运输公司(主要负责大的电网建设中输电线路的铺设)、各电力设计院、高压研究所(西安高压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所)、各省市电力公司等。
比较重要的技术单位有上海电缆研究所。
2、省电力公司:主要接触的部门有生产计划处和电力物资公司。
生产计划处简称生计处,主要职能是对电网建设、改造和维护进行计划制订和出具技术方案,并对所属的各地市电力公司申报的计划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审核。
这其中也包括了对电力物资供应商资格的审查和对产品质量和技术的鉴定。
电力物资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电力物资的采购。
如办理入网选型、举办招标活动、制订招标书、制订采购计划等。
3、各地市电力公司:一般设主管局长,分管局长(人事组织、农电、生产计划),总工(分管技术)。
下设生计科、物资科、设计院、供电分局、变电分局、农电分局和财务结算中心等。
生计科:和省局生产计划处的基本职能是一样的,生计科的直接领导一般都是总工。
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生计科和物资科争夺采购实权的情况。
物资科:和省局电力物资公司的基本职能是一样的。
一般合同的签订、回款的初始程序都是在物资科,物资科也是销售人员最直接的客户对象。
设计院:负责电网建设改造中的出具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的工作,对于产品的需求信息,可以在这里最早得知。
供电分局:负责整个城市的电网建设改造和维护工作。
也是产品的直接用户之一。
变电分局:也叫输变电分局,负责整个地区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维护工作。
也是产品的直接用户之一。
农电分局:负责整个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造和维护工作。
也是产品的直接用户之一,但中高压的产品用量较少,架空线和低压产品的用量较大。
财务结算中心:回款是办理转帐手续的部门。
②、电力系统的前期接触1、入网选型:所谓“入网选型”,是指各省市电力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电力物资供应商参加的会议,以确定可在该地区销售的电力物资供应商名单及其产品的规格型号。
电网基本知识介绍
一、电力系统的组织架构 目前我国的电力公司主要分为: 国家电网(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国网”) 南方电网(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简称“南网”)。
一次设备 ——母线(GIS)
侧面
正面
A相(黄)
B相(绿) C相(红)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
1—上接线端子 2—静触头 3—闸刀 4—套管绝缘子 5—下接线端子 6—框架 7—转轴 8—拐臂 9—升降绝缘子 10—支柱绝缘子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隔离开关
500kV隔离开关
组织编制和执行本地区 电网的运行方式;
负责电网调度、运行方 式和负荷预测,继电保 护、安全自动装置、通 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 运行
运
电
修
行
负责局属35-220kV 变 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缺 陷统计分析。
负责输电线路、电缆( 35-220kV 线路、电缆) 的运行维护管理、检修、 技改、抢修、试验、消 缺工作。
一次设备 ——变压器——有载调压(档位)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变压器——油温、绕温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变压器——油温、绕温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变压器——油位
三、变电站设备
一次设备 ——变压器——瓦斯继电器
瓦斯继电器是变压器重要的主保护,安装在变压器油枕下的油管中。
三、变电站设备
和检修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 装设接地线
电网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析
电网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析电网是指由输电、配电等组成的大型电力系统,其组织架构和职能分析对于电力行业的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电网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电网系统的运作机制。
一、组织架构分析电网的组织架构包括中央调度机构、电力公司、电网企业等,它们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的体系。
具体如下:1. 中央调度机构中央调度机构是电网的核心枢纽,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调度和运行管理。
其主要职能包括电力供需平衡的调度、电网运行的优化和安全控制等。
中央调度机构通过监测电网状态,实时调整电力生产和消费,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电力公司电力公司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电力的生产、输送和销售。
它们通常分布在各个地区,并承担着相应的地方电网运营和管理职责。
电力公司的主要职能包括电力资源开发、电力生产调度、电网设备维护等,旨在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的稳定供应。
3. 电网企业电网企业是电力行业中负责具体电网运营的实体,其职能涉及输电、配电、输配电设备的维护养护等。
电网企业负责电力的输送和分配,确保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然后提供给电力公司,最终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电网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调度中心、运维部门、终端服务等,以实现电网的运行和服务功能。
二、职能分析电网的职能主要涉及电力的传输和分配,以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满足社会经济的用电需求。
具体职能如下:1. 电力输送电网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力输送到各个地区,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电网通过巨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设备,将电能从高压输电线路换为适合分配到终端用户的低压电能。
2. 电力分配电网将输送来的电力按照不同地区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
通过配电站和配电变压器等设备,将电能输送到各个终端用户,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 调度运行管理电网中央调度机构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供需进行调度和管理。
通过监测电网状态和预测用电负荷,实时调整发电厂的生产计划和调控用户的用电行为,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平衡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架构漏洞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架构漏洞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庞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架构漏洞可能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故障和事故,对能源供应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架构漏洞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架构漏洞,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
电力系统的架构由各种组件和互相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包括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等等。
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电力系统的复杂架构。
分析电力系统的架构可以揭示其中的潜在漏洞,为后续的优化策略提供基础。
在进行架构漏洞分析时,可以借鉴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首先,对电力系统进行功能分解,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
然后,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模块内部的组成和功能等。
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和潜在的漏洞所在。
确定了电力系统中的架构漏洞之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优化策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组件的设计和部署、改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策略以及加强系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等。
具体的优化策略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在优化组件设计和部署方面,可以采用可靠性设计原则和复杂网络理论等方法,提高关键组件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式和去中心化的架构,降低系统集中失效的风险。
在改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策略方面,可以借助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另外,加强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和事故。
除了以上的技术方面的优化策略,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政策支持。
电力系统的架构漏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涉及到管理层面。
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是实现电力系统优化的关键一环。
现代电分知识点总结
现代电分知识点总结一、电分概述电分,全称电力分配系统,是指在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输电和配电系统,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终端,然后将用户终端所需的电力输送给用户的一种系统。
电分系统主要包括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两部分。
输电系统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力输送到各个地方的电力输送系统。
它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其它设备,用于将大规模的电能输送到各个地方。
配电系统是指将输送到用户终端的电能,通过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和配电设备,将电能供给用户,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电分系统的发展可以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供应可靠性,保障电能安全。
二、电力系统架构电力系统的架构通常分为传输层、配电层和用户层。
传输层主要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配电层包括配电变压器和低压线路;用户层包括各种终端用户接入设备。
电力系统还包括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和保护系统。
自动化系统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保护系统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的保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电能计量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进行计量和监测的过程,主要包括电能测量装置、电能计量标准和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电能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测量用户终端的电能消耗情况,包括电能表、互感器、数据采集装置等。
电能计量标准是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测量准确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是对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和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能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四、电力负荷管理电力负荷管理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以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和供电质量。
电力负荷管理主要包括负荷预测、负荷调度和负荷平衡。
负荷预测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估算,以便为系统的调度和运行提供依据。
电力系统架构与运行原理
电力系统架构与运行原理一、引言电力系统是供应、传输和分配电力的集合体,它的架构和运行原理对于确保电能的可靠供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的架构和运行原理,以增加读者对电力系统的理解。
二、电力系统架构1. 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1 发电厂:负责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
1.2 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至不同地区的变电站。
1.3 变电站:负责将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能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网络或工业用电的低压电能。
1.4 配电网络:将变电站提供的电能分配至不同的用户,如家庭和企业。
2. 电力系统架构电力系统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可以分为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和用户系统。
2.1 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生成的高压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至变电站。
输电系统通常包括超高压、高压和中压电网。
2.2 配电系统:负责将变电站提供的低压电能分配至不同的用户。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低压和中压电网。
2.3 用户系统:电力系统最终将电能提供给各个用户,包括家庭、工业和商业用户。
三、电力系统运行原理1. 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1.1 发电厂:发电厂负责将其他形式的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或核能转换为电能。
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1.2 输电网:输电网通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变电站,确保电能的有效运输。
输电网设计合理的电压等级和输电线路可以减少能量损耗。
1.3 变电站:变电站起到将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能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网络或工业用电的低压电能的作用。
变电站还能够提供电能调节和故障保护的功能。
1.4 配电网络:配电网络将从变电站接收到的电能分配至不同的用户。
配电网络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2. 电力系统运行原理2.1 负荷平衡:电力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负荷平衡,即供应的电能要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但又不能超过电力系统的承载能力。
负荷平衡可以通过发电厂的发电量控制和输电网的调节来实现。
电力系统组织架构
电力系统组织架构1、水力发电站简介1)主要组成部分: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励磁调节系统,变压器、开关站、输电线路。
2)建筑结构:水电站建筑物包括:为形成水库需要的挡水建筑物,如坝、水闸等;排泄多余水量的泄水建筑物,如溢洪道、溢流坝、泄水孔等;为发电取水的进水口;由进水口至水轮机的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为平稳引水建筑物的流量和压力变化而设置的平水建筑物(见调压室、前池)以及水电站厂房、尾水道、水电站升压开关站等。
3)等级划分: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各国一般把装机容量5000kW以下的水电站定为小水电站,5000~10万kW为中型水电站,10万~100万kW为大型水电站,超过100万kW的为巨型水电站。
中国规定将水电站分为五等,其中:装机容量大于75万kW为一等〔大(1)型水电站〕,75万~25万kW为二等〔大(2)型水电站〕,25万~2.5万kW为三等〔中型水电站〕,2.5万~0.05万kw为四等〔小(1)型水电站〕,小于0.05万kW为五等〔小(2)型水电站〕;但统计上常将1.2万kW以下作为小水电站。
2、火力发电站简介1)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组成部分: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发电系统;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燃烧系统:由皮带输送机、电磁铁、碎煤机、煤斗、磨煤机、空气预热器、粗细分离器、排粉机、粉仓、给粉机、喷燃器组成。
发电系统:由副励磁机、励磁盘、主励磁机(备用励磁机)、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升压站、配电装置等组成。
3)发电过程: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请简述电力系统的组成。
请简述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以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
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电力供应。
在电力系统中,有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将各种能源(如煤炭、天然气、核能等)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可以根据能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火力发电厂、核电厂、水电站等。
不同类型的发电厂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原理和设备,但它们的目标都是将能源转化为电能,并以可靠的方式供应给用户。
输电网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各地区的关键环节。
输电网通常由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变压器组成。
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并通过导线传输,以减小能量损耗。
变电站起到将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并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配电网的作用。
配电变压器则将电能进一步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电压。
配电网是将输电网提供的电能分配给最终用户的部分。
它通常由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
配电网将电能从变电站引向不同的用户区域,并通过配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各个用户的电表。
配电设备负责控制和保护电能的分配,以确保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用户是电力系统的终端使用者,包括家庭、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用户通过电表获取电能,并将其用于各种用途,如照明、加热、制冷、生产等。
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稳定的供电。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外,电力系统还包括其他辅助设施和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保护系统、自动化设备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的目标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电力系统的组成包括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维需要高度重视。
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架构设计
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架构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架构设计愈加复杂。
电网架构设计是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 电网架构概述电网架构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要输电和配电设施、电源、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保护和自控设备、接地网等。
电网架构主要由电力系统中的传输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配电站组成,这些组件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网架构设计应考虑各种因素,如电网负荷、输电线路最大容量、配电站容量、占地面积、能源成本等。
2. 传输线路设计传输线路设计是电网架构设计的重要部分,由高压输电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
高压输电线路主要传输高压电力,而架空线路则是较低电压的配电线路。
传输线路的设计应考虑线路的长度、输电功率、电流、线路"失衡率"、电阻和感抗等因素。
3. 变电站设计变电站设计是电网架构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改变电力的电压和电流。
该站通常包括多个输电线路、变压器、隔离开关、稳压器、监测装置等。
变电站的设计应考虑各种因素,如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工作温度、电源电压和频率、变电站占地面积等。
4. 配电站设计配电站设计是电力系统中电网架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站主要用于分配和控制电能,以满足消费者所需的功率和电压。
配电站包括变压器、保护设备、隔离开关、计量设备、负荷开关等。
配电站的设计应考虑其容量、配置、排列和占地面积等因素。
5. 现代电网架构现代电网架构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现代电网架构包括智能电网架构和微网架构。
智能电网架构是一种具有智能计量、智能负荷控制、智能控制等特点的电网系统。
它通过应用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供电设备的监管和监控,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微网架构是一种由多个小型电站组成的网格系统。
由于微网可以与主电网相互连接或独立运行,所以它有助于提高电网架构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电力损失成本。
电力采集系统的架构设计
电力采集系统的架构设计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采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力采集系统是电力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电力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传输中,电力采集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电力采集系统必须得到优化和改进。
一、概述电力采集系统是指用于电网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它可以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以便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采集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二、硬件系统电力采集系统的硬件系统主要由采集终端、传感器、通信设备、开关柜等组成。
其中,采集终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能够将传感器监测到的电力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上位机。
传感器根据不同的要求采集电力系统中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等。
通信设备主要是负责将采集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并接受上位机下发的指令。
开关柜则用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如开关控制、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等等。
三、软件系统电力采集系统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上位机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库三个部分组成。
上位机软件是系统最直接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负责监控、控制和指令下发等功能。
数据处理软件则主要负责对采集的电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长期监测、调试和维护电力设备。
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它保存了所有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并提供了数据查询和分析的功能。
四、架构设计电力采集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
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在电力采集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采用分层架构设计是比较常见的设计方法。
分层架构设计可以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分离,使整个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电力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与架构设计
电力系统的容错控制技术与架构设计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负荷的增加,保障电力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容错控制技术与架构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应对故障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容错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架构设计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现有的容错控制技术和架构设计方法。
首先,容错技术是指系统能够在部分组件发生故障或错误的情况下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容错技术可以解决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或人为错误等导致的电力系统停电或降低供电质量的问题。
容错技术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处理和故障恢复三个步骤。
故障检测是容错控制技术的第一步,它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地检测到故障并进行诊断。
故障检测技术通常基于监测设备的数据和故障诊断算法,例如利用电力系统的测量数据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
常见的故障检测技术包括状态估计、故障指示器和智能传感器等。
故障处理是容错控制技术的第二步,它涉及对故障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技术通常包括保护装置的动作、故障隔离和系统分区等措施。
保护装置的动作能够及时切断故障设备并保护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故障隔离是指通过开关操作、跳闸保护等手段将故障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防止故障扩散。
系统分区是指将电力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当一个区域发生故障时,其他区域能够独立运行,避免整个系统停电。
故障恢复是容错控制技术的最后一步,它指的是在故障处理后,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故障恢复技术通常包括备用设备的投入使用、设备维修和数据恢复等操作。
备用设备的投入使用能够在故障发生后迅速使用备用设备来供电,以保障用户的供电需求。
设备维修是指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使其能够恢复正常工作。
数据恢复是指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可能丢失的数据的恢复,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在电力系统的架构设计中,容错控制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并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风险。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力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它们共同完成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终端用户的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发电厂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它通过能源转换将非电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可以利用多种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风能、太阳能等,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或热能,再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可靠地供应电力。
二、输电系统
输电系统是连接发电厂和配电系统的桥梁,它主要由输电线路、变电站和变压器组成。
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传输到各地的关键部件,它们通常由高压输电塔和导线组成。
变电站则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输送的中压或低压电能。
三、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输送的电能分配给各个终端用户的系统,它主要由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
配电变压器起到将输电系统的中压或低压电能转换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的作用。
配电线路则将电能从变压器传输到各个用户,配电设备则起到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能流动的作用。
四、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用户,它们包括家庭、企事业单位、工厂等各种场所。
用电设备的功能各不相同,可以是照明设备、电动机、电热器具等。
通过电力系统供电,这些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以上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电力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为人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撑着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通过电力系统,人类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与优化
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与优化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系统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智能电网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旨在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和优化方法,以及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二、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包括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底层,主要用于感知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数据。
感知层包括传感器、测量设备等,用于采集电力系统的实时电流、电压、功率等信息。
传输层是智能电网系统的中间层,用于传输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
传输层包括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应用层进行处理和分析。
应用层是智能电网系统的顶层,用于处理和分析从传输层传输过来的数据。
应用层包括数据分析、优化控制、决策支持等,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诊断、预测和优化。
三、智能电网系统的优化智能电网系统的优化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1. 能源调度优化能源调度优化是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供应和储能等进行优化调度,实现能源的最优利用。
优化调度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2. 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变化趋势,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提供参考。
3. 智能设备管理智能设备管理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诊断,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智能设备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四、智能电网系统的应用智能电网系统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环境监测与保护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测,提供实时的环境数据,帮助电力公司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 能源管理与优化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能源进行管理和优化。
通过对电力负荷、能源调度等进行优化处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电的可靠性。
电网电力行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电网电力行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一、引言电力行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电网电力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电、配电和供电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电力行业的高效运行,电网电力需要具备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本文将对电网电力行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探讨。
二、电网电力行业的组织架构(一)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是中国政府主管电力行业的部门,负责电力行业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在电网电力行业中,国家能源局起到决策、规划、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制定行业政策,监管行业运行,并推动行业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的组织架构包括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
(二)电网企业电网企业是电力行业中的主要运营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和地方电网企业。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力公司,负责国家电网的输电、配电和调度工作。
地方电网企业负责本地区的供电工作。
电网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分为总部和各级分部,总部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和统一管理,各级分部负责本地区的运营和管理。
(三)电力公司电力公司是电网电力行业中的发电部门,主要负责发电和电力销售。
电力公司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总部、发电分公司和销售分公司等组织单元。
总部负责公司的管理和决策,发电分公司负责电力的发电和运行,销售分公司负责电力的销售和供应。
三、电网电力行业的职责(一)国家能源局的职责国家能源局作为电力行业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电力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监督和协调电力行业的运行,推动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创新,维护电力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
同时,国家能源局还负责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能源合作,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网企业的职责电网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运营主体,其主要职责包括输电、配电和供电。
具体来说,电网企业需要负责建设和维护电网设施,确保电力的安全供应;负责电网的调度和运行,确保电力的平衡和稳定;负责电网的检修和维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负责电网的规划和发展,确保电力的可持续供应。
电网的组织架构
电网的组织架构电网是指由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相关设备组成的能够传输和分配电力的系统。
一个完善的电网组织架构对于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和高效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网的组织架构及其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网的基本组成电网的基本组成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以及监控与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由高压输电线、架空电缆和地下电缆组成,用于将发电厂的电能传输到各个变电站。
变电站是电网的控制中心,负责电能的变压、转换和分配。
配电网络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包括市中心的配电室、楼宇的主配电箱等。
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故障检测与处理。
二、电网的层级组织电网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发电层、输电层和配电层。
发电层主要由各类发电厂构成,如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和风电场等。
输电层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变电站。
配电层则将输电层的电能进行分配,通过配电网络将电能输送到各个用户。
三、电网的管理机构为了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营,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在各国不同的体制下,电网的管理机构也有所不同。
以中国为例,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国家电力市场监管机构,负责电力市场监管和电网规划建设。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还负责运营和管理中国的输电网和配电网。
地方电网公司则负责相应地区电网的运营和管理。
此外,监管部门还会设立供电公司、输电公司和用户服务公司等,以协调各级电网的运行。
四、电网的技术支持部门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电网还需要依赖各种技术支持部门的协助。
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部门负责电网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维,保障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电力调度中心负责电力市场的调度与管理,确保电能供需平衡和电网的安全稳定。
电网的维护和修复则由维护部门承担,他们负责巡检、维护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设备,及时处理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
总结:电网的组织架构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由发电层、输电层和配电层组成,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络进行能量传输和分配。
美国电力系统组织架构
电力工程术语
01 系统介绍
03 主要职责 05 展望
目录
02 NERC 04 AEP
美国的电力系统结构不同于中国,自上而下共有四层,第一层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第二层美国联邦 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第三层7家非盈利性电力公司,是区域输电组织(RTO)和独立系统运营商(ISO),第四层 美国电力公司(AEP )。美国电力公司有非盈利、上市公司和电力营销三种性质。
NERC
主要职责
组织结构
NERC的主要职责包括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制定电力系统运行的标准,监测和强制遵守这些标准,评估资源 的充分性,并提供教育和培训资源作为认证计划的一部分,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营商的资质。NERC还调查和分析电 力系统严重故障产生的原因,用以预防未来事故。
NERC下设5个委员会叫,包括标准委员会(SC),合规与认证委员会,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委员会(CIPC),运营 委员会(OC),人员认证管理委员会.
主要职责
FERC是美利坚合众国对洲际电力销售、批发电力价格、水电许可证、天然气定价和石油管道率有管辖权的联 邦机构。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还审查和批准液化天然气终端、洲际天然气管道以及非联邦水电项目。
FERC是美国能源部内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总统和国会一般不审查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决议,但决议会通 过联邦法院的复审。FERC自筹资金,通过管制的行业征收年费和手续费来支付自己的费用。
FERC在美国大约监管1600项水电工程,主要是负责许可州际天然气管道大型络的建设。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 还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密切合作,来审查拟建的液化天然气终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其对相关的航运环境的影响。
FERC宗旨:可靠性,高效性,为客户提供可持续能源。通过适当的监管和市场手段帮助消费者以合理的成本 获取可靠、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服务。
数字化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经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数字化电力系统的定义、系统架构、功率电子装置设计以及应用案例四个方面讨论数字化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数字化电力系统的定义数字化电力系统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能源转换与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数据及控制变量传输媒介从模拟传输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增加了电力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及精确度方面的表现能力,提高了电力设备的整体性能。
二、数字化电力系统的系统架构1. 基础架构数字化电力系统由三个重要的基础架构构成,分别是物理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和计算基础设施。
(1)物理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由数字化电力系统中所涉及到的电源、配电、电缆及终端设备等组成。
(2)通讯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由数字化电力系统中所需的信息交换技术及通讯设备组成。
该通信系统采用数据通信传输和网络通信技术。
(3)计算基础设施数字化电力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计算基础设施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负责处理监控、决策和执行。
2. 控制架构数字化电力系统的控制架构主要是分布式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控制系统两种。
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局部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形式复杂的电力设备,网络通信技术支持控制和数据传输。
通过这样的控制架构,数字化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异地控制、数据共享、云计算、动态调度、精细管理等多种功能。
三、功率电子装置设计设计高性能的功率电子装置对于数字化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在数字化电力系统中,运用了多种类型的功率电子装置,例如电力电子变流器、电力电子逆变器、变频器、电力电子调节器等。
所以在设计数字化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功率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需的性能,如可靠性、效率、控制精度和逆变方式等。
四、应用案例作为数字化电力系统的一个应用案例,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与实现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构
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传输等方面。
3、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数据传输技 术包括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如以太网、串口通信、Zigbee等,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选择和配置。
2、改进电能表计量算法
2、改进电能表计量算法
针对电力谐波对电能表电能计量的影响,可以改进电能表的计量算法。通过 采用能够同时计量基波和谐波电能的算法,可以更为准确地计量电能。一些新型 的电能表已经具备了这种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
3、加强电力谐波监管
3、加强电力谐波监管
结论
本次演示对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源网荷储”架构与评估体系进行了综述。介 绍了“源网荷储”架构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以及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评估 方法和评估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源网荷储”架构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 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有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然而,尽管“源网荷储”架构具有很多优点,但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例如,如何更好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 如何提高储能技术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如何实现智能用电和需求响应技术的 广泛应用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解决,以推动“源网荷储” 架构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 构
目录
01 引言
03 电能质量评估指标
02 背景 04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目录
05 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 构
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与评估体系综述
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与评估体系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电力系统,以适应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发展趋势。
新型电力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通过先进的“源网荷储”架构和评估体系,实现电力的高效生成、灵活传输、智能分配和优质储存。
本文旨在综述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的核心要素、发展趋势以及评估体系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源网荷储”架构的核心概念,包括各类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设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分析了“源网荷储”架构的发展趋势,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智能电网的建设、负荷侧的智能化管理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了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挑战与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二、“源网荷储”架构分析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荷储”架构成为了推动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优化的重要工具。
这一架构通过整合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四个关键环节,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全面协调和优化运行。
从电源侧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通过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接入,电源结构得到优化,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降低了碳排放和环境压力。
在这一过程中,电源侧的智能化和灵活性也成为了关键,以适应电力需求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电网作为连接电源和负荷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需要具备更高的输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以应对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挑战。
这包括提高电网的韧性和安全性,加强电网的调度和控制能力,以及推动电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分级标准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的负荷。如:医院急诊室、监 护病房、手术室等处的负荷。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如: 由于停电,使重大设备损坏、 重大产品报程被打 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的负荷
3电容器室变、配电站的电容器组是为无功补偿而 设,按补偿所在电压等级分为中压电容器组和低压 电容器组。 它应满足如下要求:
(1)室内中压电容器柜宜装设于单独房间内。当容量较小时, 可装设在中压配电室内,但与中压开关柜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2)低压电容器柜可装设在低压配电室内,当电容器组容量 较大测量与保护屏时,考虑通风和安全运行,一般装设在单独 的房间内。 (3)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柜正面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不 应小于 1.5M;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2M (4)长度大于 7m的中压电容器室(低压电容器室为 sin) 应设两 个出口,并直布置在两端。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
双电源一用一备运行
双电源一用一备运行此时母线分段开关闭合。 1.若母线分段开关为断路器,当工作电源如 SI所供电的母 线段WBI故障时,由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QFI和母线分段断路器 QF3断开故障母线,所有负荷停电,闭合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 QFZ, WBZ上所带负荷恢复供电;当备用电源供电的母线段WBZ 故障时,由母线分段断路器QF3断开故障母线, WBZ上所带负 荷停电,不影响非故障母线段WBI运行;当工作电源 SI故障时, 由工作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 QFI断开故障电源,然后闭合备用 电源进线断路器QFZ,使得所有负荷经短时停电后又恢复供电。 2.若母线分段开关为隔离开关 QS,当工作电源如 SI所供 电的母线段 WBI故障时,由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QFI断开故障 母线,再断开母线分段隔离开关QS,所有负荷停电,然后闭合 备用电源进线断路器QFZ,工作母线段 WBZ所带负荷恢复供电; 当备用电源 SZ所供电的母线段WBZ故障时,必须先断开工作电 源进线断路器QFI,再由母线分段隔离开关QS断开故障母线WBZ, 所有负荷停电,然后闭合工作电源进线断路器 QFI,恢复对非 故障母线段 WBI负荷的供电;当工作电源SI故障时,由电源进 线回路断路器QFI断开故障电源,然后闭电合备用电源进线断 路器QFZ,使得所有负荷经短时停电后又恢复供。
三、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单母线结線 母线,实质上是主结线电路中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一个电气联结 点,形式上它将一个电气联结点延展成了一条线,以便于多个 进出线回路的联结。在中、低压供配电系统中通常使用短形截 面的铜导体(铜排)来作母线。 单母线结城是有母线主结线中的一种,是中、低压供配电系 统中最常用的一种主结线形式。顾名思义,这种结线形式中只 有一条母线,单母线结线又可分为单母线不分段结线、单母线 分段结线、单母线带旁路结线等。 (一)单母线不分段结线 其主结线形式如图2-3所示。WB为母线,母线上侧为电源进 线回路,下侧为负荷的配出线回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回路 上都有一组开关,包括一台断路器及其上下两侧的隔离开关。 这是因为每条回路都有故障的可能,当征一回路故障时,应能 可靠地从系统中切出,并出现可见的断点。这组开关也可为 “负荷开关十熔断器”。
四、供配电系统变电的典型主结线形式
1、向三级负荷供电的主结线 多层住宅区、普通多层公共建 筑、一般工厂车间等,当其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时,若需使用 变压器降压,一般变压器一次测采用单元式结城,二次侧采用 单母线结线。这种结线简单、经济,也能适合负荷对可靠性的
要求,如图所示。
当负荷较大,一台变压器不能满足要求,需采用两台或更多台 变压器时,一次侧采用单母线不分断结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 分段不联络的结线,如图所示。
(1)在电力系统中,随着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等电感性负载的广泛使 用,电力系统的供配电设备中经常流动着大量的感性无功电流。这些 无功电流占用大量的供配电设备容量,同时增加了线路输送电流,因 而增加了馈电线路损耗,使电力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采用无功功率 补偿装置,使无功功率就地得到补偿,尽量减少或不占用供配电设备 容量,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有时一次倒也采用单母线分段不联络的结线方式,如图1所示,这样 一回电源故障时,也只能保证所有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三级负荷的 供电将受影响。当只有一回市电电源时,一般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作 备用电源,如图2所示,这时,一次测采用单母线结线,二次侧采用 单母线分段结线。
五、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
1无工补偿的意义: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二级负荷。 l)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 的负荷。如:由于停电,使主要设备损坏、 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 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的负荷。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的负荷。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 单位中的重要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 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 共场所秩序混乱的负荷。 3.不属于一、二级负荷者为三级负荷。 在一个工业企业或民用建筑中,并不一定所有 用电设备都属于同一等级的负荷,因此在进行系统 设计时应根据其负荷级别分别考虑。
2.向一、二级负荷供电的主结线 高层民用建筑、多层重要的
公共建筑、有重要设备的工厂车间等,有一、二级负荷的场所, 一般应有两回电源进线。 如图2-11所示,此时变压器一、二次 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在一次侧保证电源的备用,二次侧保 证变压器的备用,这样当电源容量足够时,一回电源故障不影响 对所有负荷的用电,而一台变压器故障时,通常只能保证所有一、 二级负荷的供电,三级负荷的供电将受影响。
3、无母线的主结线
母线的主结线常见的有单元式结线和桥式结线。 (一)单元式结线——线路一变压器组 单元式结线用于只有一回进线和一回出线的场合;只有一 种运行方式。如图2-6所示。这是向三级负荷供电的系统常用 的主结线形式。其中图2-6a中变压器的投切和保护由设于进 线线路首端的开关电器完成,但进线线路必须很短。 (二)桥式结线 桥式结线用于有n回进线和n回出线的情况,通常是二进二 出或三进三出。桥式结线实际是单母线分段结线中进出线回路 数相同,且取消进线或出线断路器时的特殊情况。将此时的母 线联络断路器称为桥断路器。桥式结线分为外桥式结线和内桥 式结线。 1.外桥式结线桥断路器在进线断路器的外侧(即进线侧), 则称为外桥式结线,如图2-7所示。 2.内桥式结线桥断路器在进线断路器的内侧(即出线侧), 则称为外桥式结线,如图2-8所示。
单母线不分段结线通常有两种情况: 1.单进线回路 如图2-3a所示,此时只有一种运行方式,结线简单、 清晰,使用设备少;但可靠性差,一旦电源或母线出现故障,则造成所 有出线回路中断供电。只能向三级负荷供电。
2.双进线回路 如图2-3b所示,此时有三种运行方式,即双电源并列 运行、双电源一用一备运行、电源一进一出运行。 有两个电源的运行方式,可提高供电可靠性。若母线故障,仍会使所 有的负荷都停电。但由于母线的故障率很低,所以这种主结线形式可用 于向一、二级负荷供电。 (1)双电源并列运行:两个电源同时向母线供电,两个电源互相备用, 这种备用方式又 叫暗备用或热备用。当一个电源故障时,可将故障电源 切除,对负荷的供电不受影响。 注意:须强调的是,双电源并列运行必须满足两个电源的同期要求(即 电源电压幅值、相位、频率相同),否则可能会使系统造成严重事故。 一般来讲,若两个电源不是来自于上一级变电站的同一段母线,它们满 足同期要求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这种运行方式很少使用。 (2)双电源一用一备运行:只有一个电源(工作电源)向母线供电, 另一电源(备用电源)作为备用,这种备用方式叫明备用或冷备用。当 工作电源故障时,先将故障电源切除,再投入备用电源向负荷供电。负 荷会受到短时停电的影响,如果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可减小这 种影响。 (3)电源一进一出运行:电源功率从一条进线输入后,一部分供本变、 配电站使用,其余部分由另一条进线输出到其他电能用户。这种运行方 式的变电站也叫中间型变电站。这种运行方式在城市环网供电系统中应 用很普遍,这时一般使用“负荷开关+熔断器”开关组合。
。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 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如:重要交通枢纽、 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 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 中的重要负荷。 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 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 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如:在 工业生产中正常电源中断时处理 安全停产所必须的应急照明、通信系统、保证安全 停产的自动装置等;民用建筑中大型金融中心的关 键电子计算机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大型国际比赛 场馆的记分系统及监控系统等。
(二)单母线分段结线 母线用隔离开关或“断路器+隔离开关”分成两段或多段,通常用于有两 回或多回进线线路的情况,如图2-4所示。 单母线分段结线通常有双电源并列运行、双电源分列运行和双电源一用 一备运行三种运行方式。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可保证部分负荷不中断供电。 当一回电源故障时,若另一回电源有足够的容量,可保证所有负荷不中断 供电。
这里“负荷”的概念是指用电设备,“负荷的大小”是指用 电设备功率的大小。不同的负荷,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重要的 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高,反之则低。因此根据对供电可靠 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 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负荷等级确定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我们通常将负荷分为三级: 1.一级负荷 2.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双电源并列运行:
双电源并列运行 此时母线分断开关闭合。 1.若母线分段开关为断路器,当一段母线如 WB1故障,由 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QF1和母线分段断路器QF3断开故障母线, 其上所带负荷停电,非故障母线段继续运行;当一回电源如 S1 故障时,由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 QF1 断开故障电源,负荷 不停电。 2.若母线分段开关为隔离开关,当一段母线如 WB1故障时, 由于隔离开关QS不能直接断开故障电流,必须先将两个电源 回路的进线断路器QF1、QF2都断开,使母线上没有电流流过, 再断开母线隔离开关QS,然后闭合非故障母线段上的电源进 线断路器 QF2 ,这样会造成故障母线段 WB1 上的负荷停电, 并且非故障母线段 WB2 上的负荷也短时停电;当一回电源如 S1 故障时,由该电源进线回路断路器 QF1 断开故障电源,负 荷不停电。 由于双电源并列条件苛刻,这种运行方式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