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辅助决策系统在健康建筑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 工程技术与应用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50·2020年第19期作者简介:李萃,女,硕士,高级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工程。
BIM 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李 萃(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 要:基于BIM 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高效的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其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应力状况和健康状况。
因此,常常应用在建筑结构的前期设计阶段,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增强建筑结构的质量。
文章对BIM 技术与结构健康监测进行了分别阐述,并从结构健康监测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建立预警体系和结构养护管理这四个方面对BIM 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其他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BIM 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现状中图分类号:TU317;TU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19-0050-02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优点,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实时在线的监测。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也显著增加。
比如北京奥运会体育馆、三峡大坝工程等大型复杂的结构工程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但是这些建筑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的构件出现损伤。
比如环境因素、材料老化、持续荷载等因素,会使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则容易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1 BIM 技术概述BIM 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BIM 技术的研究力度得到了加强,随后在西方欧洲国家开始流行起来。
伦敦在建筑的健康管理上强制推进了BIM 技术,旨在加强对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
目前,我国也开始采用BIM 技术来监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大型的建筑结构工程中,BIM 技术应用的频率较高。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BIM技术应用探讨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BIM技术应用探讨发布时间:2022-12-21T03:06:48.92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5期第8月作者:盘金标[导读] BIM技术属于一项新技术盘金标身份证号:44042119660527****摘要:BIM技术属于一项新技术,及时将该技术融入绿色节能设计中,可为建筑节能工作带来巨大改善。
相关人员需在BIM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分析、建模、数据传输等功能完成建筑节能处理。
本文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针对BIM技术在节能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BIM技术;应用1BIM技术的特点1.1可视化可视化是BIM技术的基础所在,主要是利用专业软件,可以将管理方案、管理措施等内容转化成相应的信息模型,通过模型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从而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优化。
BIM技术本身有着极强的可视化特征,可以将建筑的三维立体效果进行展示,就效果图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也能够推动设计和施工等时期的可视化,促进建筑构架水平的提高,将建筑的环境特征以及构成特征准确呈现出来。
1.2协调性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专业知识众多,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设计辨别工作,以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险。
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管理措施完整展示出来,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对施工影响区域内施工管理措施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做好优化工作,以此来促进施工管理系统协调性的提高。
1.3模拟性模拟性能够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动态分析,及时发现施工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BIM技术的模拟性并不局限在建筑设施三维模拟设计方面,也可以就一些并非真实存在的实物进行模拟,以BIM技术为支撑,可以实现对建筑设计中各类事物的有效模拟,也可以实施相应的模拟实验。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数据采集方法
1. 传感器技术: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应变计、温度计等,对建筑结构进行 实时监测。 2.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远程监测。 3. 数据融合技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可视化方法
1. 数据可视化工具:使用各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 PowerBI等,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人们理解和 分析。 2. 数据可视化技术:使用各种数据可视化技术,如折线图、柱 状图、散点图等,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3. 数据可视化应用:将数据可视化应用到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 中,如通过实时显示建筑结构的应力、应变等数据,帮助人们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
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
▪ 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
1. 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对建筑结构进行状态评估和预测的技术。 2. 目的是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的损伤和缺陷,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结构健康监测包括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4.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建筑、桥梁、隧道、风电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5.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更高效、更准确、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6.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前沿研究包括多传感器融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
1. 目前常用的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包括振动分析、声发射技术、光纤传感器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 2. 振动分析是通过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来评估其健康状况,常用于检测结构的损伤 和疲劳。 3. 声发射技术是通过检测结构内部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来评估其健康状况,常用于检 测结构的裂纹和断裂。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绿色建筑设计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影响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与环境保护,更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耗费大量水、能源和材料,而绿色建筑则通过节能、节水和材料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对环境的负荷。
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采光和舒适度,为居住者创造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绿色建筑设计还能够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通过节能措施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趋势,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BIM技术的介绍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建筑设计与管理工具,可以创建、可视化和模拟建筑物的物理与功能特性。
BIM技术通过整合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和共享化,提高建筑设计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BIM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设计,还可以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建筑物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建筑物的性能和运营效率。
通过BIM技术,建筑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减少信息传递和理解的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分析建筑物的能耗、材料选择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BIM技术,设计团队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优化设计方案,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绿色建筑整合试卷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绿色建筑整合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提高建筑效率B. 优化建筑设计C. 降低施工成本D. 节能环保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LEED认证是基于什么原则建立的?A. 节能与可持续性B. 生态友好性C. 经济可行性D. 文化敏感性3. BIM模型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帮助实现节能减排?A. 利用BIM模型进行能源审计B. 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以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C. 通过BIM模拟分析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D. 利用BIM模型进行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措施设计4. 在绿色建筑项目中,BIM技术如何协助进行项目管理?A. 质量控制B. 进度管理C. 成本控制D. 协调各参与方5. BIM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应用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A. 利用BIM模型进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规划B. 优化建筑设计以适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C. 通过BIM模拟分析来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效率D. 利用BIM模型进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规划6. 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如何运用BIM技术进行风险评估?A. 评估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B. 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安全风险C. 识别潜在的施工问题D. 预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影响7.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帮助实现建筑物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A. 提供详细的结构构件信息B. 优化建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C. 利用BIM模型进行维护和管理计划的制定D. 提高建筑物的模块化和预制化程度8. 在绿色建筑项目中,BIM技术如何与其他建筑工具和系统集成?A. 与节能软件集成B. 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C. 与环境监测系统集成D. 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9. BIM模型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帮助进行建筑物设计方案的优化?A. 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B. 通过BIM分析来优化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C. 利用BIM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耐久性评估D. 通过BIM模拟分析来预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10. 绿色建筑目标中,BIM技术如何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A. 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比B. 减少建筑废物产生C. 促进施工现场的可持续发展D. 提高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管理水平1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主要应用于哪个阶段?A. 设计阶段B. 施工阶段C. 运营阶段D. 维护阶段1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LEED认证是基于哪个标准?A. ISO 14001B. BREEAMC. 国家或地区标准D. 世界绿色建筑标准(WELL)13. BIM模型如何帮助优化建筑设计以提高能源效率?A. 通过三维可视化展示设计B. 通过参数化设计减少错误和返工C. 通过模拟分析找出能源瓶颈D. 通过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14. 在绿色建筑中,哪种材料被认为是最环保的?A. 钢材B. 混凝土C. 玻璃D. 竹材15. 建筑中采用BIM技术可以带来哪些经济效益?A. 提高设计效率B. 减少施工成本C. 节能减排D. 提高运维效率16. BIM在绿色建筑中是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A. 通过数字化设计减少材料浪费B. 通过精确模拟减少能源消耗C. 通过智能建筑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D. 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建筑材料的再利用17. 在绿色建筑中,以下哪个系统不是用来节能的?A. 空调系统B. 照明系统C. 电梯系统D. 安防系统18.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有哪些?A. 建筑性能分析B. 设施管理与维护C. 材料与资源管理D. 能源与环境模拟19. 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中,哪一项不是以减少环境影响为目标?A. 节能与能源利用B. 水资源管理C. 室内环境质量D. 利用可再生能源20.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A. 技术成熟度更高,广泛应用B. 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普及C. 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法规限制D. 以上都有可能2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势有哪些?A. 提高设计效率B. 优化施工过程C. 节能环保D. 提高建筑质量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哪些方面?A. 节能与能源利用B. 水资源管理C. 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D. 室内环境质量23.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实现节能设计?A. 三维建模优化建筑布局B. 利用BIM软件进行能耗分析C. 通过BIM模拟进行日光照射分析D. 以上都是24. 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如何应用BIM技术?A. 建立三维建筑设计模型B. 预览建筑性能与效果C. 优化建筑方案与施工图D. 以上都是25.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如何提高材料利用率?A. 三维建模优化材料配置B. 利用BIM进行材料库存管理C. 通过BIM模拟进行施工现场布置D. 以上都是26. 绿色建筑在施工阶段如何应用BIM技术?A. 提高施工效率B. 优化施工过程C. 节能环保D. 提高建筑质量27.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A. 优化建筑设计B. 节能减排C. 水资源管理D. 以上都是28. 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如何应用BIM技术?A. 提高建筑管理水平B. 节能环保C. 室内环境质量监测D. 以上都是29.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如何进行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A. 利用BIM进行合同管理B. 节能减排的成本分析C. 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结合D. 以上都是30.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A. 更高的节能标准B. 更多的技术创新C. 更广泛的公众参与D. 以上都是3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设计效率B. 优化施工流程C. 降低运营成本D. 减少环境污染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BIM模型需要包含哪些关键信息?A. 建筑面积B. 节能措施C. 材料信息D. 水电消耗33. 在BIM模型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用来衡量建筑节能性能的?A. 传热系数B. 遮阳系数C. 保温材料D. 楼梯间声级差34.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哪些经济效益?A. 提高项目质量B. 降低建设成本C. 增加企业利润D. 优化资源利用35. 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BIM模型的创建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协调性原则B. 整体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3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范畴?A. 建筑外观可视化B. 节能性能分析C. 水电能源管理D. 材料运输路径规划37.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以下哪个方面的评估?A. 结构安全性评估B. 节能效果评估C. 人员疏散评估D. 健康舒适度评估38.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的环节是?A. 建筑构件预制B. 施工进度管理C. 资源调配D. 质量控制39. 绿色建筑验收时,BIM模型可以提供哪些数据支持?A. 节能数据B. 材料信息C. 设施性能数据D. 运行维护数据40.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A. 节能与减排B. 循环经济C. 人文关怀D. 生态友好二、问答题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势是什么?2. 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到的BIM技术应用有哪些?4. 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评估?5. 如何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6. 绿色建筑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对项目管理有什么影响?7. 如何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利用BIM技术进行合同管理?8. 绿色建筑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对业主方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选择题:1. ABCD2. A3. ABCD4. ABCD5. ABCD6. ABCD7. BCD8. ABCD9. ABCD 10. ABCD11. A 12. B 13. C 14. D 15. ABCD 16. ABCD 17. D 18. ABCD 19. D 20. D21. ABCD 22. ABCD 23. D 24. D 25. D 26. ABCD 27. D 28. D 29. C 30. D31. ABCD 32. BCD 33. C 34. ABCD 35. ABCD 36. A 37. B 38. A 39. ABCD 40. ABD 问答题:1.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势是什么?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设计效率: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使得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建筑与大数据的应用
建筑与大数据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建筑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大数据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
一、大数据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设计师可以收集并分析大量的数据,理解人们对建筑的喜好和需求。
基于这些数据,设计师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供更符合人们期望的建筑。
例如,通过分析人们对不同风格、功能的偏好,设计师可以制定出更流行、实用的建筑设计方案。
2. 节能环保设计大数据分析对于节能环保设计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监控与分析,可以找出能耗较高的区域,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气候变化预测模型,设计师还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建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减少能耗。
3. 建筑结构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找出存在潜在问题的结构并进行优化设计。
同时,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远程监控,帮助建筑师及时发现结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二、大数据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施工进度管理大数据可以提供施工进度管理的可视化工具,帮助项目管理者实时监控施工进展情况。
通过将施工现场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进度偏差,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2. 资源调配与效率提升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施工方可以对人力、材料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对历史施工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并分析资源浪费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施工方进行风险管理,提前识别潜在的施工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大数据在建筑运营中的应用1. 设备维护与运行管理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建筑物管理者进行设备维护与运行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减少设备故障对建筑运营的影响。
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概述 (2)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3)2. 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背景 (4)3. 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5)三、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6)1. 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的应用 (7)2. 智能化材料管理系统的应用 (9)3. 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10)4.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11)四、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13)1. 提高管理效率与准确性 (14)2.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15)3. 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水平 (16)4. 加强工程风险预警与应对能力 (17)五、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18)1. 技术应用成本高 (20)2. 技术人才短缺 (2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22)4. 技术应用标准与规范不统一 (23)六、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趋势预测 (24)1.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化管理深度融合 (25)2. 大数据分析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普及 (26)3.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28)4. 智能化管理系统向集成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29)七、结论 (30)一、内容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智能信息化技术作为一项创新工具,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智能信息化技术不仅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效率,更在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文章首先概述了智能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造价控制等环节的具体应用及优势。
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智能信息化技术如何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设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和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虚拟建模。
在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整合和协作,辅助决策,从而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优势:1、整合信息: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的各项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使得设计师可以轻松地进行信息交换和管理。
这有助于设计团队及时了解和协调各自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可视化: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的设计方案通过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设计师和建筑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的各项参数和特征。
这有助于设计团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3、优化设计:使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和节能的建筑设计。
这有助于减少建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4、可靠性: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预测建筑的性能表现和运行效果。
这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节能设计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评估不同建筑能源系统的性能表现和经济效益。
利用BIM技术的能量模拟工具和分析软件,可以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和预测,优化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协助设计师进行建筑热舒适性分析和评估,从而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2、可持续材料选择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耐久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模拟,以实现可持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进行优化,从而降低建筑的环境影响。
3、水资源管理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
利用BIM技术的工具和软件,可以评估和优化建筑的用水量、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绿色建筑标准支持BIM技术可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支持不同的建筑标准,如LEED、BREEAM等。
电大一网一《建筑信息模型(BIM)》理论知识测验1(12
安顺《建筑信息模型(BIM)》理论知识测验1(12.5分,系统自动评分)-100分
题1: 1、BIM工程师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是()
A.职业道德
B.沟通协调能力
C.团队协作能力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题2: 2、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 )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A.全生命周期
B.施工阶段
C.运营阶段
D.规划阶段
正确答案:A
题3: 3、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成本管理
B.进度管理
C.设计方案比选
D.资源管理
正确答案:C
题4: 4、在场地分析中,通过BIM结合()进行场地分析模拟,得出较好的分析数据,能够为设计单位后期设计提供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A.物联网
B.GIS
C.互联网
D.AR
正确答案:B
题5: 5、下列属于应用BIM技术进行绿色建筑分析的是()
A.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对项目进行结构分析
B.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对项目进行运营管理分析
C.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对项目进行风环境分析
D.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对项目进行造价分析
正确答案:C
题6: 6、在REVIT软件中绘制梁沿Z轴对正的方式中不包括()
A.原点
B.中心线
C.起点
D.顶。
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建筑行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打造智能城市。
处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当下,以往的设计理念根本无法满足绿色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
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比普通建筑的要求水平更高,为了在建筑设计中切实落实这些标准,可以根据BIM技术,对具体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BIM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多维模式下模型的可视化程度,大大改善了信息交互环境,更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工作。
相对比普通建筑来说,借助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水平,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迈向智能化更进一步。
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智能化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智能建筑;结构设计;应用1BIM技术介绍(1)可视化。
普通建筑设计只能呈现二维图形,详细的结构模型只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立体模型,这样就显得极其抽象。
BIM技术打破了以往设计的局限性,在充分搜集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依托BIM软件构建3D动态可视模型,同时该技术将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将构件的所有信息更加形象的在模型中展现出来,这使得我们看到的模型几乎可以接近最终建造的成品。
(2)信息共享。
BIM技术是把整个项目涉及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库的系统中,包括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及运营管理等信息,需要哪部分信息可以从系统中随时调用。
由于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方可以在工程项目的任何一个环节将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这样可以无时差、无空间约束的进行信息分享。
每完工一个阶段的工程任务随之完善BIM数据库的信息,随着资料的不断完善,工程建设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更加明显。
(3)可协作。
建筑工程在整个设计阶段和各个施工环节都涉及很多专业,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比如整个建筑设计阶段包括智能化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装修设计等,BIM技术可以同时支撑这些不同阶段的工作需求,包括不同专业、不同的工种可以借助BIM技术平台进行良好的沟通,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可以更好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运用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目前BIM技术的应用缺乏统一的标 准和规范,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 和数据交换存在困难。
解决方案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建立完 善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制定 BIM技术的标准和规范。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运用的发展建议
01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
02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概
述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 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力求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建筑。
特点
绿色建筑具有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健康舒适等特点,它通过采用先进的 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建筑与环境的相互融合,为人类创造更加宜居、健康 、和谐的生活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模型中的信 息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信息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04 应用拓展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拓展BIM模型的应用范围和 功能。
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 优势 •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建筑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精细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可降低运营成本。 • 增强决策支持:BIM模型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更准确、高效的决策。 • 不足 • 技术门槛高: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 初始投入大:建立和维护BIM模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 数据更新与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BIM模型中的信息。
智能建筑的可视化控制系统
技术创新与升级
云计算技术
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和虚 拟化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处 理和存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和可扩展性。
大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运行数据,挖掘 有价值的信息,为建筑管理和 节能提供决策支持。
物联网技术
实现建筑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 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交互效率 和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 ,实现智能化控制和预测性维
投资成本与回报
虽然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投资成本较高,且回报周期较长。解决方案是通过 合理规划和技术升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投资风险,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 度。
04
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 的典型案例分析
商业建筑案例
总结词
商业建筑是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
智能楼宇
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可以应 用于智能楼宇,实现楼宇设备的 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楼宇
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慧园区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智慧园区,实现 园区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 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智慧城市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智慧城市,实现 城市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 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采用高可用性和容错技术,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03
智能建筑可视化控制系统 的优势与挑战
提高建筑能源效率
实时监控能源使用
通过可视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 监控建筑的能源使用情况,及时 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智能节能控制
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的实际需求 ,自动调节灯光、空调等设备的 运行状态,实现节能控制。
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应用【摘要】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意义,并阐述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探讨了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模拟与优化、可视化展示、施工管理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BIM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总结了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文章强调了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重要性,为推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BIM技术, 既有建筑, 绿色改造, 数据收集与分析, 模拟与优化, 可视化展示, 施工管理, 效果评估, 应用效果, 未来发展, 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BIM技术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的意义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集成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工具,已经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BIM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加高效地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从而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BIM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建模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建筑现状数据,包括建筑结构、系统设备、材料使用等信息,为绿色改造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
BIM技术可以进行模拟与优化,通过模拟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情况,预测绿色改造后的效果,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改造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可视化展示,将设计方案呈现在三维模型中,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和业主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促进沟通和合作,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1.2 阐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日益恶劣的环境资源问题,对此,人们愈加重视绿色建筑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是与现代的环保理念相结合而提出来的,主要是对新型的技术与设备进行利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本文中,首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建筑设计中 BIM 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BIM 技术;应用引言近些年,伴随可持续理想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和生态和平共处的绿色建筑思想也相应诞生。
绿色建筑是构建在深入了解自然、尊重且适应自然的前提下,将建筑市场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等问题作为中心的全新建筑思想观念。
但是,绿色建筑大多需满足最大化运用自然通风与自然光等条件,结构设计等难度很高,当前的技术举措已明显滞后。
然而 BIM 作为一个集成化非常高的三维信息化数据的综合,让绿色建筑有关困难的扫除看到了希望,且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的有关要求。
1 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理1.1 绿色建筑特征和设计目标和传统建筑比较来说,绿色建筑更重视绿色技术的运用,最大化运用风向、自然光等,结合当地资源现状,有效利用当地材料,在建筑项目建设和运用过程中,节省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不被破坏。
为此,绿色建筑的特征便是重视建筑项目周边的生态体系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性,满足能耗低、污染小、资源运用少等要求。
但是,正因为其的这些特点,绿色建筑的模式呈现为多样化状态,无固定的模式与建造准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评价目标,其二是观念目标,前者是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建设的根据,后者是与社会需求、生态需求、心理需求等诸多需求相契合的综合目标。
1.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准则具体包括下述几点:一是地域性和自然性准则。
指的是在掌握场地有关的民风风俗、气候特点、地理特点等的前提下,尽可能留存或者运用现有的植物、水系统、地状、地貌等,且基于有关设计要求与技术条件等设计具体地建筑;二是低能耗准则。
BIM技术在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应用进展
BIM技术在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应用进展摘要: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建模技术的发展,BIM的雏形开始在建筑设计领域萌发,在往后的几十年,设计领域广泛使用Autocad、Revit等软件来设计图纸和3D模型。
21世纪初开始,BIM技术向着涵盖工程设计、造价咨询、建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BIM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应用进展。
通过介绍BIM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医院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等方面,得出BIM在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现状和意义。
文章从近年来我国关于BIM的各类规范标准来介绍政策规范,从BIM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来介绍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已建成和在建的应用BIM技术的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来介绍应用模式。
最后得出BIM对于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向着设计-施工一体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向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BIM、医院、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引言: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1030935个,其中医院36570个,相比去年新增1176个。
住建部2016年8月颁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将BIM技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7月起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2018年1月起实施《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初步完善了国内标准。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工程建设项目都使用了BIM技术。
国内医院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设计不全面、缺乏信息沟通、后期优化困难等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医疗设备和仪器对医院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设计变更较多、设备管线打架、后期改造困难、运行能耗浪费等等问题,而BIM技术在解决这类问题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BIM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化技术(AI、AR、VR、5G+、物联网等)配合,在医院工程建设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BIM技术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在电子行业,制作领域等方面被广泛运用。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处于初期,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耗能低的环保理念应运而生,并被人们所接受。
为了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必须应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建筑领域的创新之一就是BIM技术的应用,其可以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的信息化。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引言建筑工程和建筑AEC(Arohitecture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蓬勃发展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推动的技术革命。
建筑信息模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因其广泛的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同时,人口驱动建筑开发提速,数字化转型成为战略要务。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有效地规划、建设和维护。
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和子系统具有更高可视性和可靠性的同时,BIM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代表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1 BIM技术的概述BIM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图像设计发展而来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根据拟建建筑项目的所有有效信息及数据来构建对应的三维立体模型,以此达到对建筑物进行数字信息仿真模拟的目的。
同时,BIM技术的应用不只能够集成模拟建筑物数字信息,而且可以将建筑、结构、水道、暖通、电气及概预算等部门密切联系在一起,细化和明确各部门分工,提高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避免因部门间缺乏沟通和协调而影响设计效果。
此外,相较于传统2D技术,BIM技术不只是一种虚拟建模技术,也是一种先进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模式,具有系统性,对提高建筑工程中的工作效率及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2 BIM技术的特点2.1可视化建筑模型在传统设计中,大多采用二维平面的设计方式,这就会导致不同设计内容以独立、抽象的二维形式存在,这对于后续设计以及施工而言都将产生一定的难度,且不利于设计方案的复核。
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挑战
建筑工程涉及众多信息技术应用,如BIM、物联网、云 计算等,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导致信息孤 岛和重复投资。
解决方案
推动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信息技术应 用的互操作性;建立开放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合 作与创新。
人员培训与技术更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应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但现 有技术人员可能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同时新技术不 断涌现,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云计算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的应用
应用
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筑项目的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协调和管理项目资源,实现项目进度 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此外,云计算还可以提供项目管理软件,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协作
和沟通。
优势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减少信息孤岛现象,并确保项目数 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2
集成化
信息技术将更加集成化,实现 各环节的无缝对接,提高工作 效率。
03
移动化
移动信息技术将更加普及,方 便现场人员随时随地处理工作 。
04
云端化
云端技术将更加成熟,实现工 程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远程管理 。
0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总结词
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详细描述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中的应用
应用概述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建 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设备 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具体应用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 测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梯 、空调、照明等,及时发现设备 故障,实现远程控制和调度。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能耗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概述
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建筑能耗的 智能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 本。
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的污染,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为了响应“双碳”理念的号召,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其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材料的浪费现象,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设计优势,加强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智能;建筑设计;应用1BIM技术与绿色智能建筑概述1.1BIM技术概述BIM技术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学、工程学以及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性应用技术。
该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出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在项目策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处理,为设计团队及建筑运营单位等主体提供工作协同的方案与技术基础。
作为一种数据化工具,BIM技术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可视化、信息完备性以及信息交互性。
其中,可视化是指BIM技术具有三维立体设计的功能,可以为设计师等人员提供可视化较强的技术支持,使建筑设计的立体感更强。
信息完备性是指BIM技术既可以提供抽象的建筑信息,将建筑各部门间的关系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又可以提供具体的建筑信息,使设计方案涉及的具体信息能够以具体的量化数据呈现。
信息交互性是指BIM技术以软件作为技术平台发挥作用,通过软件既可以进行独立的建筑设计,又可以将设计的相关信息以及设计的图纸等以网络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交流、讨论、优化,实现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施工人员之间、设计师与业主之间信息的实时交互。
正是因为BIM技术具有上述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倾向于将其引入绿色智能建筑设计实践中。
1.2绿色智能建筑概述绿色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的新型建筑类型。
论AI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论AI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行业中逐渐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
在建筑领域,AI技术为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速建筑领域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于AI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对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如下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AI技术;建筑工程;环保:创新1.AI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1)AI可以通过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它可以将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整合,从而为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2)AI技术还可以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阶段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AI能够自动化完成一些繁琐且耗时的任务,如建筑模型生成、布局设计和材料选择等。
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AI技术还具有优秀的图像识别和处理能力,可以在建筑工地上进行安全监控和风险预警。
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AI可以实时检测和识别危险因素,如人员违规行为、设备故障和火灾等。
这种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1]。
(4)AI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能源管理方案。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监测和控制系统,AI可以分析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模式,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能源供给,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2.AI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思路2.1智能设计和模拟AI能够通过分析海量的建筑数据和历史项目,提供智能设计建议和模拟预测。
它可以根据场地特点、材料选择、结构规划等因素,快速生成各种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性能。
这样,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决策的影响,并优化方案以满足所有要求。
2.2自动化施工和机器人协作通过AI技术,建筑施工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机器人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4期(总第47卷㊀第33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建筑节能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ʏ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doi:10.3969∕j.issn.1673 ̄7237.2019.04.015收稿日期:2018 ̄05 ̄30ꎻ㊀修回日期:2019 ̄04 ̄19∗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调适及运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016YFC0700707)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基于数据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三维可视化)信息可视化辅助决策系统在健康建筑中的应用∗王㊀晨1ꎬ㊀潘㊀晓2ꎬ㊀魏景姝1ꎬ㊀曹㊀勇1ꎬ㊀张㊀持1ꎬ㊀汪晓麟1(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ꎬ北京㊀100013ꎻ2 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ꎬ石家庄㊀050000)摘要:㊀基于信息可视化技术ꎬ并利用数据仓库㊁联机分析处理㊁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ꎬ可将大量数据进行提取㊁整理㊁分析ꎬ为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支持ꎮ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健康建筑管理平台从不同的角度抽取反应建筑室内环境的各类指标ꎬ集成建筑使用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ꎬ基于全面㊁系统㊁实时的利用各类数据ꎬ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ꎬ让建筑业主和住户实现实时自行监测ꎬ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实时在线监控ꎮ用户可通过应用此平台加强对自身的管理ꎬ对以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及时㊁科学的决策ꎮ关键词:㊀信息可视化ꎻ㊀健康建筑ꎻ㊀建筑管理平台ꎻ㊀辅助决策中图分类号:㊀TU20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3 ̄7237(2019)04 ̄0077 ̄06Applicationof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basedDecisionSupportSysteminHealthyBuildingWANGChen1ꎬPANXiao2ꎬWEIJing ̄shu1ꎬCAOYong1ꎬZHANGChi1ꎬWANGXiao ̄lin1(1 ChinaAcademyofBuildingResearchꎬBeijing100013ꎬChinaꎻ2 SinosteelEngineering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ꎬShijiazhuang050000ꎬChina)㊀㊀Abstract:HugeaccountofbuildingperformancedataaregeneratedꎬcollectedandpreservedinBuildingAutomationSystems(BASs)ꎬwhichhavebeenwidelyimplementedwiththedevelopmentofsmartbuildingtechnology.Basedonthekeyinformationwhichundercoveredinthesedataꎬbuildingperformancemanagementplancanbecreatedandimproved.Asatechnologycomplexwhichconcludesdatawarehouseꎬon ̄lineanalysisanddataminingꎬinformationvisualizationcanextractꎬcollateꎬandanalyzelargeamountsofdatatosupportdecision ̄makersinmakingbusinessdecisions.Abusinessintelligence ̄basedhealthbuildingmanagementplatformintroducedinthispapercancollectandstorevariousindoorairenvironmentquality(IEQ)andwaterqualitydataintoadatabase.Afterprocessingwithapredefinedprocedureꎬallprocesseddatacanbedisplayedwithauser ̄friendlygraphicinterface.WiththeassistantofthissystemꎬbuildingoperatingmanagerscanmakeIEQmanagementdecisionmuchmorequicklyaccordingtoreal ̄timeonlinemonitoringdata.㊀㊀Keywords:informationvisualizationꎻhealthybuildingꎻbuildingmanagementsystemꎻdecisionsupport0 引言近年来ꎬ国内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ꎬ城市化㊁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ꎮ另一方面ꎬ近年冬季持续发生的雾霾使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ꎮ洁净的空气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ꎬ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ꎬ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ꎮ作为建筑能耗占比最大的一部分ꎬ大型办公建筑内设备密集ꎬ人员稠密ꎬ空间相对封闭ꎮ研究表明ꎬ如果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ꎬ可以将建筑77物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15%~20%[1]ꎮ然而ꎬ大型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空白:室内环境评估方法不完善ꎻ室内环境质量智能监测技术不完善ꎬ缺乏有效的智能监测手段ꎻ缺乏公示平台ꎬ驻户无从得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达到了健康㊁高效的标准[1]ꎮ因此ꎬ在公共建筑已有管理系统中添加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ꎮ另一方面ꎬ在进行运营节能分析时ꎬ必须考虑到其各种影响因素ꎮ在建筑物中ꎬ这意味着要根据多个维度来分析能耗ꎬ例如建筑形体㊁日照采光以及室内环境ꎮ根据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ꎬ可以分析出建筑驻户的行为模式ꎮ管理人员可根据行为模式ꎬ修正能源管理计划ꎮ在对建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的过程中ꎬ各个项目都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ꎬ包括室内环境数据㊁建筑系统能耗数据等ꎮ但由于这些数据分属彼此独立的系统ꎬ给运营人员的管理和决策带来了困难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ꎬ急需一种集成系统来解决数据存储 过量 和决策信息不足的矛盾ꎮ因此ꎬ引入信息可视化技术成为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必然选择ꎮ1㊀信息可视化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中ꎬ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基本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可视化(直方图㊁散点图㊁曲面图㊁树图㊁平行坐标图等)ꎬ统计学(假设检验㊁回归㊁主成分分析等)ꎬ数据挖掘(关联挖掘等)ꎬ机器学习方法(聚类㊁分类㊁决策树等)[2]ꎮ在这些方法中ꎬ具备有限认知能力的分析人员最需要的是信息可视化ꎬ或可视化数据分析ꎮ信息可视化ꎬ指使用交互式方式ꎬ如视觉ꎬ将抽象数据展示出来ꎬ以加强使用者的认知ꎮ抽象数据可分为数字和非数字数据ꎬ如文本和地理信息等ꎮ信息可视化假定 基于人类视觉与认知间的紧密联系ꎬ视觉展示和交互技术ꎬ可使用户一次性查看ꎬ浏览和理解大量信息ꎮ信息可视化侧重于创建最直观的方式ꎬ来传达抽象信息ꎮ [3]通过可视化技术ꎬ分析人员无需具备庞大复杂的专业知识库ꎬ就可以较容易发现那些被掩埋于大量纷杂数据中ꎬ价值无法被直接了解的非结构化信息ꎮ2㊀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ꎬDSS)在支持多维分析的管理能力方面是众所周知的ꎮ它使管理人员能够分析海量数据ꎬ识别相关知识ꎬ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快速做出相应决定ꎮ建筑运行数据均存储于数据仓库(DW)中ꎮ在数据仓库中ꎬ所有数据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组织ꎬ以方便数据分析和演示ꎮ这种使用数据和多维表格的编码模式通常被称为多维模型ꎮ其中ꎬ数据是关于业务绩效的观察ꎬ维度是描述业务测量的一组属性ꎬ数据与维度相结合ꎬ生成模型(表格)[4]ꎮ通过使用多维模型ꎬ管理人员能够整合㊁分析和可视化大量数据ꎮ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是支持能源管理流程的决策支持系统ꎬ包括监测㊁分析㊁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ꎮ一般来说ꎬBEMS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ꎮBEMS的功能主要分为四部分:①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能源数据ꎻ②使用数据访问工具分析建筑物性能ꎻ③将能源相关数据可视化ꎻ④生成报告[5]ꎮ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基于通用的数据模型[4]ꎮ目前ꎬ虽然在信息系统领域已经建立了多维模型ꎬ但为能源管理创建一个可供参考的多维模型却很困难ꎮ这是由于难以获得关于能源管理活动的精确详细要求ꎮ首先ꎬ现有能源管理标准并未提出精准并一致的能源管理业务要求ꎮ其次ꎬ这些标准并没有提供适当的细节来推导准确的信息需求[6]ꎮ除此以外ꎬ业务流程系统化对于获得准确的模型制定是必不可少的ꎬ模型的完整或不准确ꎬ都会导致信息丢失ꎬ导致开发和维护成本增加ꎮ以BEMS为例ꎬ缺乏参考信息模型ꎬ即不能准确说明能源管理业务ꎬ会混淆用户界面ꎬ导致用户丢弃大量有用数据[6]ꎬ同时会限制系统的分析能力ꎬ使BEMS沦为建筑能耗数据收集系统ꎮ令人遗憾的是ꎬ多数文献中并未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支持建筑能源管理多维模型ꎮ在本文中ꎬ将介绍一款基于由Kimball等人开发的多维建模和模式的完善原则ꎬ并基于此模型ꎬ使用信息可视化技术ꎬ实现一种支持能源相关数据分析活动的管理软件ꎮ3㊀多维数据模型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可以理解为支持能源管理过程的决策支持系统:它们监控㊁分析㊁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ꎮ事实上ꎬ与DSS类似ꎬBEMS通过仪表㊁传感器和其他来源收集并存储建筑运行数据ꎬ使管理人员能够分析能耗如何被消耗ꎮ通过对数据进行复合分析ꎬ以发掘节能机会ꎬ预测能耗需求ꎬ检测异常情况ꎬ执行改进措施以及测量节能策略结果[7]ꎮ关于什么是BEMS的适当架构在文献中并未达成共识ꎮ现有的建议一般将其分为楼宇自动化层㊁数据管理层㊁性能优化层和应用层ꎮ(1)楼宇自动化层包含楼宇自动化系统ꎬ如仪表和传感器ꎬ并提供与建筑性能相关的温度和亮度等数据类型ꎮ87(2)数据管理层将建筑物自动化层的数据收集并存储到数据存储系统(如DW)中ꎮ(3)性能优化层评估能源性能ꎬ优化设备功能ꎬ并警告用户有关异常情况ꎮ(4)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和一套工具ꎬ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对系统进行参数化ꎬ分析数据ꎬ获取报告和控制设备功能ꎮ一些工具的例子是OLAP(在线分析处理)工具ꎮ3 1㊀数据选择基于所参考的各能源管理标准体系ꎬ本多维模型的数据源主要可分为以下种类[4]:(1)能源计量数据ꎬ指能源消耗数据ꎬ并在特定的时间间隔[7]㊁特定空间区域内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数据ꎮ(2)建筑空间数据ꎬ即被测建筑物的室内空间信息ꎮ包括空间的面积ꎬ于建筑中的位置等信息ꎮ(3)用能设备数据ꎬ包含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中消耗能源设备的信息ꎬ如HVAC系统形式㊁设备数量㊁额定功率等ꎮ(4)空间使用数据ꎬ即室内驻户的数量和入住率ꎮ驻户的活动与日常行为会显著影响建筑整体能耗ꎮ(5)组织数据ꎬ如果应用于公共建筑中ꎬ能耗数据需要基于楼内入驻企业的数量分开统计ꎮ因此ꎬ需要了解目标建筑中驻户的组织结构ꎬ以实现此功能ꎮ(6)环境数据ꎬ建筑所在地点的外界环境情况(例如温度㊁风速和太阳辐射等)ꎮ这个信息很重要ꎬ因为它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有关[8]ꎮ(7)能源成本ꎬ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价格ꎮ通常根据固定的时间表(例如每小时和每天)而变化ꎮ成本可分为单一价格或峰谷价格ꎮ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建筑的节费率ꎮ3 2㊀业务流程明确业务流程是一切开始的基础ꎮ明确业务流程可以有效精确化设计目标ꎬ并正确定义数据源ꎬ数据维度以及业务要求ꎮ明确业务流程有两种方法ꎮ一种是基于能源管理标准或BEMS建设导则ꎮ但参考多个导则后ꎬ我们发现当前技术标准或导则中仅对建筑能源数据ꎬ提出了统计学要求ꎬ如能源分项计量等ꎬ而未对建筑运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或详细描述ꎮ另一种方法是参考文献中描述的能耗分析方法和技术ꎬ并尝试推断业务流程ꎮ特别是研究天气条件对能源消耗的影响[9]ꎬ分析空间使用和驻户行为对能耗的影响[10]ꎬ并评估能源成本随时间的变化[11]ꎮ经过以上步骤ꎬ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源选择和业务流程梳理ꎮ在此模型中ꎬ包括数据源㊁数据维度和建筑运行情况的分析步骤[10]ꎮ3 3㊀模型建立本模型的核心由四个事实表格组成:能源计量数据㊁环境数据㊁空间使用数据和能源成本ꎮ数据维度则分为日期㊁时间㊁所属区域㊁设备名称和数据点ꎮ完整模型如图1所示ꎮ图1㊀软件模型图㊀㊀图中ꎬ为了增加可读性ꎬ我们将时间和日期维度矩形合并为一个ꎬ并将天气读数事实和度数天数事实表矩形合并为一个ꎮData代表数据ꎬDimension代表维度ꎬTable代表表格ꎮ实线代表有直接关系ꎬ虚线代表有间接关系ꎮ由图可知:(1)所有核心业务数据ꎬ包括能源计量数据㊁环境数据㊁空间使用数据和能源成本ꎬ均按照日期和时间进行排序ꎻ(2)基于能源计量数据ꎬ可建立分类分项系统能耗ꎬ以及建筑空间能耗表格ꎻ97(3)基于环境数据ꎬ可建立室内空间环境表格ꎬ并关联到设备运行状态表格ꎻ(4)基于空间使用数据ꎬ可建立建筑空间表格ꎬ以及按照系统㊁业主㊁租户等需求建立组织表格ꎻ(5)基于能源成本ꎬ可按照系统类别或建筑空间ꎬ分别建立能耗费用表格ꎮ根据此模型ꎬ我们建立了一套应用于实际项目的健康建筑能源管理系统ꎮ与以往传统的BEMS相比ꎬ本系统可同时采集建筑能源使用数据和室内外气象数据ꎬ不再专注于建筑运行节能ꎬ而是在节能的同时ꎬ兼顾建筑内人员的身体健康ꎮ通过采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ꎬ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多种方式进行直观展示ꎬ辅助使用者更快更便捷地做出相应决策ꎮ4㊀实际应用本文以一款在实际项目中搭建的基于科学可视化技术的健康建筑管理平台为例ꎬ阐述健康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以及多维数据模型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ꎮ健康建筑运行管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监测设备分布广ꎬ涉及系统多样ꎬ各监测数据耦合度高ꎮ建筑管理决策者并不能随时巡视表计ꎬ由于缺乏专业知识ꎬ也难以了解室内环境与设备能耗的耦合关系ꎮ因此ꎬ使用前述的多维数据模型ꎬ建立辅助决策系统ꎬ对指导健康建筑运营管理意义重大ꎮ通过对健康建筑的运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趋势预测ꎬ对暖通设备运行状况及室内环境变化做出归纳性的推理ꎬ从中挖掘出潜在规律ꎬ预测需重点注意的区域及其设备运行周期调整ꎮ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登录监测主页了解项目运行状况ꎬ也可以使用分析工具读取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数据ꎬ生产分析报告ꎮ系统主界面可按照需求ꎬ定制发布建筑系统运行信息ꎬ向驻户展示室内环境管理成果ꎮ当系统运行出现未知扰动时ꎬ报警信息会直接发送至管理员的邮箱中ꎬ及时通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ꎮ4 1㊀系统简介此室内环境和水质监测平台ꎬ通过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ꎬ采取相应应对措施ꎬ降低或最大限度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源ꎬ以此建立并推行清洁空气计划ꎮ实时采集泳池用水ꎬ回收中水和饮用水的水质数据ꎬ来保障建筑使用人员的健康ꎮ大型办公建筑内部系统较为复杂ꎬ以人力为管理主体不能兼顾到建筑内的诸多细节ꎬ且成本高而效率低ꎬ不符合大型办公建筑管理的发展[1]ꎮ通过在应用层预留接口ꎬ本系统可作为BA平台中的建筑环境管理功能模块使用ꎮBA可读取自组网中的监测设备数据ꎬ使BA平台扩展为建筑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参数数据管理信息系统ꎬ管理人员无需重复登录多个系统ꎬ仅在一个平台中ꎬ就可完成能耗与环境质量参数实时监测㊁数据存储㊁能耗与环境质量参数历史报表等工作ꎮ一般驻户可通过个人终端㊁移动端等多种方式访问监测管理平台ꎬ实时了解所处区域内的环境情况ꎮ物业管理人员可通过高级授权进行建筑实时监测ꎬ按照惯例预案应对突发情况ꎬ实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运营精细化管理ꎮ大大减少管理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ꎬ提高工作效率ꎬ降低管理成本ꎮ数据分析人员可使用高级管理员授权登录系统后台ꎬ进行系统维护和报警管理ꎮ通过预设多种报警逻辑ꎬ使建筑各个系统相互配合ꎬ并基于通信网络技术ꎬ实现大范围信息推送ꎬ对紧急突发事件ꎬ都能辅助管理人员做出迅速果断的处理ꎬ实现综合管理ꎮ4 2㊀系统架构本监测平台架构一共分为4层ꎮ由低至高分别为楼宇自动化层㊁数据存储层㊁性能优化层㊁应用管理层ꎮ楼宇自动化层包含楼宇自动化系统ꎬ如安装在建筑各处的仪表和传感器等ꎬ并提供与建筑运行相关的能耗和环境等数据类型ꎮ本系统主要采集建筑运行的电力消耗和室内温度㊁湿度㊁PM2 5浓度㊁PM10浓度㊁CO2浓度以及TVOC浓度ꎮ数据存储层将建筑物自动化层的数据收集并存储到数据存储系统(DW)中ꎮ所有数据均采用MODBUS协议进行传输ꎬ并存储到统一格式的数据仓库中ꎮ性能优化层可按照预定逻辑ꎬ自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ꎬ提供优化方案ꎬ并警告用户有关异常情况ꎮ应用管理层提供用户界面和一套工具ꎬ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对系统进行参数化ꎬ分析数据ꎬ获取报告和控制设备功能ꎮ4 3㊀模型应用在本系统中ꎬ核心数据包括:建筑能耗数据㊁室外环境数据㊁室内环境数据㊁水质数据和能源成本ꎮ系统日期和时间均为东八区标准时间ꎬ可自动与网络服务器时间同步ꎬ保证时间准确性ꎮ所采集的建筑能耗数据主要为电力消耗量ꎬ根据最终用途ꎬ可分为照明㊁插座㊁空调㊁通风和特殊等系统并进行分项统计ꎮ同时ꎬ也可根据空间ꎬ即建筑楼层ꎬ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ꎮ引入建筑空间数据ꎬ将建筑的布局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ꎮ并以此为基础ꎬ将所采集的建筑实时运08行数据以多种形式与空间模型完美融合ꎮ5㊀系统特点5 1㊀信息可视化不同于传统的建筑管理平台ꎬ本平台面向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大众ꎬ因此并未采用简单的数据表格堆积进行显示ꎬ而是将数据经过处理ꎬ分析ꎬ再以最直观的图形化方式向用户展示ꎮ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ꎬ想要找到一个统一的指标来准确反映人体在环境中的舒适性是十分困难的ꎮ因此ꎬ在环境舒适性的检测过程中ꎬ主要实时监测以下关键环境指标:温度㊁湿度㊁PM2 5浓度㊁PM10浓度㊁CO2浓度㊁TVOC浓度ꎮ并基于所监测的数据ꎬ计算空气质量指标(AQI)ꎮ本系统可根据所检测的环境指标ꎬ实时计算空气质量指标(AQI)ꎬ并通过调整该区域的高亮颜色ꎬ使用户可以最直观地了解当前室内空气质量ꎮ监测平台主界面如图2所示ꎮ图2㊀实时监测主界面㊀㊀图2中的各区域颜色是基于实时监测数据ꎬ实时计算出的ꎮ用户只需根据当前室内区域的颜色就可了解实时的空气质量ꎬ而不需要基于图表进行任何思考ꎮ当区域的颜色为绿色时ꎬ说明当前室内环境处于最佳状态ꎻ当变为黄色ꎬ甚至逐渐变为红色时ꎬ表示室内空气质量开始恶化ꎬ需要楼宇管理人员及时打开设备进行通风换气ꎬ以避免室内驻户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ꎮ图3㊀建筑能耗情况㊀㊀除了室内健康数据ꎬ本系统使用桑基图对能耗数据分别按照系统和楼层进行分项统计ꎮ桑基图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流程图ꎬ其最大特点是图形中箭头的宽度与流量/使用量成比例地显示ꎮ桑基图表强调了系统内的主要转移或流量ꎮ它们有助于确定总体流量的主要贡献ꎮ通常ꎬ桑基图表显示了定义系统边界内的守恒量ꎮ因此ꎬ非常适用于用户流量等数据的可视化分析ꎮ在能耗桑基图中ꎬ可以直接观察到能源流向ꎮ在本系统中ꎬ数据源为建筑年度总耗电量ꎬ第一层为分项统计ꎬ主要计算照明㊁插座㊁空调㊁通风和特殊用电系统的电耗ꎮ第二层为分楼层统计ꎬ与第一相结合ꎬ可迅速了解各楼层的电耗总量ꎬ以及分项构成ꎮ5 2㊀数据统计分析为方便数据统计和整理的需求ꎬ本平台包含数据查询系统ꎬ用户可按照需求查询任意区域㊁任意时间段的室内环境和能耗参数变化情况ꎮ其中ꎬ通过外界气象数据与建筑运行数据相比对ꎬ使用户迅速了解建筑运行是否正常ꎮ查询界面如图4所示ꎮ图4㊀室内环境数据查询界面5 3㊀设备联动由于燃烧不充分ꎬ燃油发动机运转和启动时所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ꎮ其中ꎬ尾气经过反应会产生大量COꎮ由于地下停车场环境密闭ꎬ空气流动不畅ꎬ有害气体难以通过自然通风排出ꎮ因此ꎬ有必要为地下车库安装机械通风系统ꎬ以及时将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规定要求的指标以下ꎮ安装于地下车库的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可实时收集CO浓度数据ꎬ通过楼宇自控系统(BAS)监测并设置浓度警戒值自动联动启停车库排风机ꎬ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有效节能并保证空气质量ꎮ5 4㊀分析报告基于采集的建筑运营数据ꎬ系统会自动生成公共区域环境监测报告ꎮ在报告中ꎬ不仅记录本月水质情况(浊度㊁余氯㊁pH㊁电导率)ꎬ以及总结公共区域的室内环境质量数据ꎬ还可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ꎬ以协助管理人员建立兼顾室内舒适度和建筑能耗的灵活设备管理体系ꎮ报告界面如图5所示ꎮ5 5㊀天气信息使用网络爬虫技术ꎬ本系统可自动获取当地气象数据ꎬ提供实时气象信息服务ꎬ提醒驻户根据天气变18化增减衣物ꎬ减少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爆发的可能ꎮ图5㊀分析报告界面6 结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ꎬ建筑管理手段已从人工抄表改进为数据自动上传ꎮ这种手段给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ꎬ也产生了大量数据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成为研究热点ꎮ信息可视化技术就是其中一个方向ꎮ在本文中ꎬ介绍了使用数据建立辅助决策系统的多维模型ꎬ并将此模型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应用ꎬ建立了一套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健康建筑管理平台ꎮ本健康建筑管理平台不仅让建筑业主和驻户实现了实时自行监测建筑运行情况ꎬ还将建筑空间数据与运行数据充分融合ꎬ极大提升了用户对信息的接受速度ꎮ用户可使用本平台ꎬ迅速了解室内空间环境质量ꎮ此外ꎬ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图表ꎬ直观地解读出区域或系统的异常能耗情况ꎬ为建筑运营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ꎮ但由于时间等因素限制ꎬ本系统还有功能提升和改进空间ꎬ这也将是后续需要进行的工作ꎮ参考文献:[1]黄健恒.大型办公建筑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无线监测及评价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ꎬ2013.[2]孙世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模型可视化技术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ꎬ2013.[3]JamesJ.ThomasꎬKristinA.CookꎬIlluminatingthePath:TheR&Da ̄gendaforvisualanalytics[M].NationalVisualizationandAnalyticsCen ̄terꎬ2005:30.[4]StuartK.CardꎬJockMackinlayꎬBenShneiderman.Readingsininfor ̄mationvisualization:usingvisiontothink(interactivetechnologies)[M].S.l.:s.n.ꎬ1999.[5]P.Raghunathan.Dataanalysisanddecisionmaking:usingspreadsheetsandpivottablestogetareadonenergynumbers[J].InformationTechnolo ̄gyforEnergyManagersꎬTheFairmontPressꎬInc.ꎬ2004:157-169. [6]S.Tom.Introductiontoweb-basedinformationandcontrolsystems[J].InformationTechnologyforEnergyManagersꎬTheFairmontPressꎬInc.ꎬ2004:9-15.[7]DaleFongꎬAllanSchurr.Relationaldatabasechoicesanddesign[J].InformationTechnologyforEnergyManagersꎬTheFairmontPressꎬInc.ꎬ2004:255-263.[8]MIHALAKAKOUGꎬSANTAMOURISMꎬTSANGRASSOULISA.Ontheenergyconsumptioninresidentialbuildings[J].EnergyandBuild ̄ingsꎬ2002ꎬ34(7):727-736.[9]XudongMaꎬRanCuiꎬYuSunꎬetal.Supervisoryandenergymanage ̄mentsystemoflargepublicbuildings[C]//2010IEEEInternationalCon ̄ferenceonMechatronicsandAutomationꎬICMA2010(EI):928-933. [10]R.KimballꎬM.RossꎬW.ThornthwaiteꎬJ.MundyꎬB.Becker.TheDa ̄taWarehouseLifecycleToolkit:PracticalTechniquesforBuildingDataWarehouseandBusinessIntelligenceSystems[M].JohnWiley&Sonsꎬ2008:59.[11]GeoffreyK.F.TsoꎬKelvinK.W.Yau.Predictingelectricityenergyconsumption:acomparisonofregressionanalysisꎬdecisiontreeandneuralnetworks[J].Energyꎬ2007ꎬ32(9):1761-1768.作者简介:王晨(1984)ꎬ男ꎬ河北石家庄人ꎬ毕业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Duisburg ̄Essen)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ꎬ硕士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绿色建筑咨询以及建筑运营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wang.chen@cabr-cseb.com)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