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简便的运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的分类。
一、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1.结合律:根据结合律,可以改变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顺序,将数按照方便计算的顺序进行合并。
例如:45+28+12=(45+12)+28=57+282.换位律:根据换位律,可以改变加法和减法运算的位置,使得计算更方便。
例如:25+18=18+253.去零法:当加数或被减数的个位数是0时,可以利用去零法简化运算。
例如:140+60=14+6×10=140+60×10=140+600=740。
4.进退法:可以通过进退法在心算中进行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例如:67-28=67-8-20=59二、乘法运算方法:1.对称律:根据对称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因数的顺序,使计算更方便。
例如:8×9=9×82.乘法交换律:根据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乘法算式的因数换位,计算结果不变。
例如:4×6×5=4×5×63.合并乘法:当计算两个数量较多的乘法时,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因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7×5=(4×5)×7=20×7=140。
4.进位法:在乘法中,可以先忽略进位,最后再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25×8=(20×8)+(5×8)=160+40=200。
三、除法运算方法:1.整十整百法:在除法中,可以先通过整十整百法将被除数和除数调整为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169÷8=160÷8+9÷8=20+1.125=21.1252.倍数法:在除法中,可以利用倍数法将除数调整为被除数的倍数,简化计算。
例如:314÷8=31.4÷8=3.9253.高位除法:在除法中,可以先从高位开始计算,忽略低位的数,最后再计算低位的数。
四年级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整数和零的加减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整数加整数: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由数字的绝对值大小决定。
2.整数减整数:减去一个整数等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3.整数加零/减零:任何整数加零/减零等于本身。
二、整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乘法交换律:两个整数相乘,无论先乘哪个数,结果都一样。
2.整数相乘的符号问题:两个整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三、整数和零的除法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除法交换律: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不受顺序的影响。
2.除数为零:任何数除以零结果都是无意义的。
四、简便的乘法计算方法(字数:150字)1.分解相乘:将一个数中的因数分解开,再相乘。
如6×8可以分解为2×3×2×22.乘法分配律:a×(b+c)=a×b+a×c。
可以通过分解相乘再相加的方法计算更大的数。
五、简便的除法计算方法(字数:150字)1.快速算法:可以用9法和11法来进行快速除法计算。
如72÷9=8,72÷11=6,通过一些特定的规律可以快速得出结果。
六、乘法表的应用(字数:150字)1.利用乘法表:熟练掌握乘法表,可以在计算过程中直接查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七、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字数:150字)1.逆向思维:根据题意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测和解答。
如:一些数加7的结果是20,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得出原数是13八、估算法(字数:150字)1.估算法:在计算大数时,可以先估算再验证。
如:75×38,可以估算为70×40=2800,再通过减去一些数得到准确结果。
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分为整数和零的加减、乘法及除法运算方法,还包括乘法表的应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和估算法。
学生在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后,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一、加法与减法:
1.用进位或借位:当两个数相加的和大于9时,可以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上。
当两个数相减的差小于0时,可以向高一位借位。
2.整十数相加或减:当一个数是整十数时,可以将另一个数分解为个位和十位,然后单独计算个位和十位的运算结果。
3.规律运算:例如,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快速计算其他类似的运算。
二、乘法:
1.分解法:将待运算的两个数分解为更易计算的数,然后逐步相乘得到结果。
2.缩位相乘法:将乘数中的数按位分解,并将其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相加得到结果。
3.乘数零尾法:当乘数中有0时,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为0。
4.对乘数交换律与分配律:乘法的交换律与分配律可以帮助简化乘法运算。
三、除法:
1.整十数的除法:除数或被除数为整十数时,可以将其分解为更易计算的数,然后逐步计算得到结果。
2.乘法逆运算法: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然后利用乘法逆运算得到结果。
3.余数法: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可以直接将被除数作为结果,而余数为被除数。
4.规律运算:例如,在100以内求2的倍数,可以利用规律每隔2个数选出一个即可。
四、整数计算:
1.加法与减法: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减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减,并保持原有的正负号。
2.乘法: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并根据两个数的正负确定结果的正负号。
3.除法:正整数除以负整数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除,并根据两个数的正负确定结果的正负号。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总
一、加法运算方法:1.记忆小学加法口诀表:例如1+1=2,2+2=4,依次类推,能够快速地计算小于10的两位数之和。
2.利用数的交换律:例如3+7等于7+33.利用进位法:当两个数字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相加大于10,可以将进位数加到十位数上。
例如8+6=14,可以将1进位到十位,结果为14二、减法运算方法:1.利用借位法:当减数比被减数大时,可以向高位借位进行计算。
例如15-8,可以借1个十位,结果为72.利用数的倒数法: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例如7-5可以转化为5+?=7,通过思考得知?=2,即结果为23.利用数轴法:在数轴上标出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通过计算两个数的距离得出结果。
三、乘法运算方法:1.利用数的倍数关系:例如3*5可以转化为15/3,即找到比3大的最接近15的倍数,然后将结果除以原来的数。
2.利用配对法:将乘法转化为多个相同的加法。
例如3*4可以转化为3+3+3+3,即4个3相加,得到123.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例如5*2可以改写为2*5,或者将5*2*3改写为2*3*5,便于计算。
四、除法运算方法:1.利用倍数的特性:例如12/3可以找到12中有几个3,即计算倍数,结果为42.利用乘法的逆运算:例如15/3可以转化为15*1/3,即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
3.利用倍数的交换律:例如20/4可以改写为4/20,或者将24/4/3改写为4/3/24,便于计算。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总结。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逆运算等性质,能够使计算更加简便。
同时,通过练习和巩固这些运算方法,可以提高数学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六大类+30种具体简便运算一、连加的简便运算。
(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凑整)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和为整数。
(在计算时,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两个数的和为整数的特征:个位相加为10,十位相加为9,百位相加为9,以此类推。
例题:二、连减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例题:②28+56+144=28+(56+144)=28+200=228①317+256+683=317+683+256=(317+683)+256=1000+256=1256568-345-155=568-(345+155)=568-500=68378-88-278=378-278-88=100-88=12791-(391+255)=791-391-255=400-255=145三、加减混合简便运算(依据: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减括号):例题:四、连乘的简便运算(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乘积为整数。
记住常考的乘积为整数的算式:25×4=100125×8=100025×8=200625×16=10000 142+50-22=142-22+50=120+50=17458+239-139=458+(239-139)=458+100=558458-239+139=458-(239-139)=458-100=358247+(153-99)=247+153-99=400-99=301476-(276-196)=476-276+196=200+196=396459+199=459+(200-1)=459+200-1=659-1=658668-99=668-(100-1)=668-100+1=568+1=569例题:例题:例题:五、连除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25×27×4=25×4×27=100×27=270019×8×125=19×(8×125)=19×1000=190001500÷25÷40=1500÷(25×4)=1500÷100=15125×88=125(8×11)=125×8×11=1000×11=110001000÷(125×2)=1000÷125÷2=8÷2=4125×88=(125×8)×(88÷8)=1000×11=11000例题:例题:五、乘除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去括号):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简便运算6×100÷25=6×(100÷25)=6×4=24250÷100×4=250÷(100÷4)=250÷25=102500÷4÷25=2500÷25÷4=100÷4=25625÷125=(625÷25)÷(125÷25)=25÷5=51000×9÷125=1000÷125×9=8×9=72125×(8÷50)=125×8÷50=1000÷50=2036÷(9÷7)=36÷9×7=4×7=28例题:例题:例题:例题:注意: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不能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运算方法和公式,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的介绍。
一、加法和减法1.加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加,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进位加法:将相加的两个数按位数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就要向前一位进位。
公式:-a+b=b+a(交换律)-x+y=y+x(具体数值代入)2.减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减,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换位减法:将减法变为加法,即a-b=a+(-b),然后按加法的方法进行运算。
公式:-a-b=a+(-b)(换位减法)-x-y=x+(-y)(具体数值代入)二、乘法和除法1.乘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分别相乘后再相加,最后取近似值。
-分配律: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
-结合律: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公式:-a*(b+c)=(a*b)+(a*c)(分配律)-(a*b)*c=a*(b*c)(结合律)-x*y=y*x(具体数值代入)2.除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被除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除,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乘法逆运算:除法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来进行计算,即a/b=a*(1/b)。
公式:-a/b=a*(1/b)(乘法逆运算)-x/y=x*(1/y)(具体数值代入)三、整数运算1.加法和减法简便运算方法:-交换律:加法和减法的整数运算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结合律:加法和减法的整数运算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公式:-a+b=b+a(交换律)-a-b=-(b-a)(交换律)-(a+b)+c=a+(b+c)(结合律)-(a-b)-c=a-(b+c)(结合律)2.乘法和除法简便运算方法:-交换律:乘法和除法的整数运算满足交换律,即a*b=b*a,a/b=(1/b)*a。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运算方法的学科,正确的运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们需要逐步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简便运算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一、加法运算方法1.整数加法:-规律性加法:根据数字规律进行加法运算,比如:10+20=30,20+30=50。
-补充法:将数字分解成更容易计算的数,再进行相加,比如:48+36=48+2+34=86-十位进位法:将个位数相加得到结果,十位数根据个位数的进位数确定,比如:48+37=48+10+27=852.小数加法:-对齐小数点:将计算数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
3.分数加法:-通分后相加:将分数的分母统一,然后分子相加即可,比如:1/2+1/3=3/6+2/6=5/6二、减法运算方法1.整数减法:-借位法: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可以向高位借位,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比如:32-17=22-7=15-补充法:将数字分解成更容易计算的数,再进行相减,比如:68-39=68-9-30=592.小数减法:-对齐小数点:将计算数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减,注意减法公式为"先减后加"。
3.分数减法:-通分后相减:将分数的分母统一,然后分子相减即可,比如:3/4-1/3=9/12-4/12=5/12三、乘法运算方法1.整数乘法:-乘法口诀法:利用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将乘数依次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再将所得积相加即可。
-巧算法:通过观察数字的特点,找到乘法规律,例如:近似数法、近似倍数法等。
2.小数乘法:-公式法:按小学规定的小数乘法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小数点位置。
3.分数乘法:-分数化简法: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然后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比如:2/3×4/5=8/15四、除法运算方法1.整除法:将除数整除得到商,余数为0,比如:16÷4=42.估商法:通过估算商的大小,然后再进行验证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城关镇卸旗小学闵诗义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简便计算是一个常用而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学会掌握简便计算,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帮助。
现将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纳如下:一、运用交换律进行简算(带符号搬家)例1:137+65-37=137-37+65=100+65=165例2:25÷100×4=25×4÷100=100÷100=1二、运用加法结合律进简算(a+b)+c=a+(b+c)例3、5.76+13.66+4.24=13.66+(5.76+4.24)=13.66+10=23.66例4、37.24+23.59-17.24=37.24-17.24+23.59=20+23.59=43.59三、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这种题型往往含特殊数字之间相乘,如:4×25=100 8×125=1000 8×25=200 125×4=500)(a×b) ×c=a×(b×c)例5、4×3.68×0.25=4×0.25×3.68=1×3.68=3.68例6、125×296×0.8=125×0.8×296=100×296=29600四、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做这类题不能急着去算,应先分析数量之间的特殊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a+b) ×c=ac+bc (a-b) ×c=ac-bc例7、(1.25+2.5)×32=1.25×32+2.5×32=1.25×8×4+2.5×4×8=400+80=480例8、3.58×6.92+6.42×6.92=(3.58+6.42) ×6.92=10×6.92=69.2例9、37.89×25.25-17.89×25.25=(37.89-17.89) ×25.25=20×25.25=505例10、87.96×99+87.96=87.96×(99+1)=87.96×x100=8796五、拆分法(利用加减乘除把数拆分后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例11、26×9.9=26×(10-0.1)=26×10-26×0.1=260-2.6=257.4例12、86×101=86×(100+1)=86×100+86=8686例13、9.8×1.1=9.8×(1+0.1)=9.8+0.98=10.78例14、32×125=4×8×125=4×1000=4000例15、25×0.36=25×4×0.09=100×0.09=9例16、67×2/65=(65+2)x2/65=2+4/65=2又4/65六、连减或连除a-b-c=a-(b+c) a÷b÷c=a÷(b×c) 例17、63.5-37.2-12.8=63.5-(37.2+12.8)=63.5-50=13.5例18、56.3÷0.8÷12.5=56.3÷(0.8×12.5)=56.3÷10=5.63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研修文档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研修文档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加法运算方法1.单位增量法:将加数的单位数字顺次逐个增加,逐位相加得和。
2.进位相加法:按位相加时,若和大于9,则向前一位进1(进位),并将和减去10得到该位的和。
3.补数相加法:将被加数变换为补数,即9减去被加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然后将补数与加数相加。
4.隔位相加法:逐位相加时,对加数的各位数字,交替相加后再相加得和。
5.半加法:将两个一位数相加,若和大于9,则向前一位进1并将和减去10,得到十位上的数。
二、减法运算方法1.计算补数法:将减数通过补数转化为加数,然后用加法运算求差。
2.分项减法法:将减法拆解为多个部分,分别计算再相减得差。
3.颠倒相减法: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然后按照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到的和就是差。
4.借位相减法:按位相减时,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借位),并将被减数的该位数加10,然后相减得差。
三、乘法运算方法1.九九乘法表法:通过九九乘法表中的数字相乘得到乘积。
2. 分配律法则:如ab * cd = (a * c * 10 + a * d) + (b * c *10 + b * d)。
3.近似除法法则:将两个乘数近似分解,并进行乘法运算得到近似乘积。
4.倍数加法法则:将乘数分解成加数的倍数,并分别相加得到乘积。
四、除法运算方法1.试除法:用除数的倍数去试除,直到余数小于除数,得到商和余数。
2.乘法逆运算法:用已知的乘法算式来进行逆运算,找出被除数的倍数。
3. 分配律法则:如ab ÷ cd = (a * c * 10 + a * d) + (b * c * 10 + b * d) ÷ (c * 10 + d)。
4.近似乘法法则:将除数和被除数都写成倍数的形式,进行相除得到近似商。
五、简便运算法则1.乘法简便法则:将两个乘数中的一个数取整数倍,计算后再乘以原来不取整数倍的数,得到乘积。
2.使数尽量最大法则:将两个乘数中的大数分解成相对较小的数,计算后再相乘得到乘积。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种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将其归类为8种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整数的乘法加法法则当两个整数相乘时,可以将其中一个整数拆分成几个较小的整数相加,再与另一个整数相乘。
例如,计算57×8时,可以将8拆分为5和3,然后计算57×5和57×3,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方法二:整数的乘10法则当一个整数乘以10时,可以在原整数末尾添加一个零。
例如,计算57×10时,只需在57的后面添加一个零,即得570。
方法三:整数的除10法则当一个整数除以10时,可以将该整数的末尾的零去掉。
例如,计算570÷10时,只需去掉570的末尾的零,即得57方法四:整数的乘法乘方法则当一个整数的乘方为2的幂时,可以利用整数的乘积规律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57×57时,可以将57拆分为50和7,然后计算50×50和50×7,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方法五:整数的除法分解法则当一个整数除以一个较大的整数时,可以将被除数拆分成几个较小的部分,再分别除以除数。
例如,计算226÷7时,可以将226拆分为210和16,然后分别计算210÷7和16÷7,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方法六:整数的因数分解法则当一个整数需要因式分解时,可以将该整数分解为几个较小的整数的乘积。
例如,计算36的因数时,可以将36分解为2×2×3×3,即36的因数为2和3的平方。
方法七:小数的近似法则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将小数近似为最接近的整数进行计算,再将结果近似为小数。
例如,计算3.4+2.6时,可以将3.4近似为3,2.6近似为3,然后计算3+3得到6,最后将6近似为6.0。
方法八:小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当计算小数的乘法时,可以将小数的乘积的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将结果近似为小数。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一、加法计算方法:1.加法的交换律:a+b=b+a。
这意味着可以改变加法算式中两个数字的顺序,而结果不变。
例如,5+3=3+52.加数和加数的分解:将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加数,再进行相加。
例如,6+7=6+4+3=10+3=133.进位法: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时,要进位。
例如,7+9=1(进位)+6(个位数之和)=164.扩展法:将一个加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再进行相加。
例如,8+7=10+5=15二、减法计算方法:1.减法的交换律:a-b≠b-a。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所以要注意被减数和减数的顺序。
例如,8-3≠3-82.借位法: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要向十位借位。
例如,14-8=13-7=63.减法的补数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补数法。
例如,17-9=17+(10-9)=17+1=18三、乘法计算方法:1.相等乘法:当两个因数相等时,积也相等。
例如,4×4=162.乘法交换律:a×b=b×a。
这意味着可以改变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顺序,而结果不变。
例如,3×4=4×3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这意味着先将两个数相加后再乘以一个数,与先把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是相等的。
例如,3×(4+2)=3×4+3×2=184.乘法的吸收律:a×(b+c)=a×b+a×c。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积等于一个和的其中一部分,那么它也等于另一部分。
例如,5×(7+3)=5×7+5×3=50。
四、除法计算方法:1.除法的定义:a÷b=c,其中a被除数,b是除数,c是商。
除数乘以商等于被除数,被除数除以商等于除数。
例如,20÷4=52.余数法:将被除数减去除数的整数倍,直到减去的结果小于除数为止,得到的最后一个差就是余数,而减去的次数就是商。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类数学是一门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复习才能够掌握的学科,而在小学阶段就需要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各种数学题目。
一、整数的运算1.加法规则两个整数相加,只需将各位上的数字相加即可,进位则往前进一位。
例如,计算47+38:47+38-------852.减法规则两个整数相减,需要对个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借位。
例如,计算84-27:84-27-------573.乘法规则两个整数相乘,可以先将其中一个整数拆解成几个简单的乘法式,每个式子的结果再相加即可。
例如,计算5×8:×8-----40+20-----4004.除法规则两个整数相除,可以使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例如,计算32÷4:32----二、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相加分数相加需要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即可。
例如,计算1/2+3/4:131×4+3×24+610---+---=-------=----=---242×4882.分数的相减分数相减的方法和分数的相加类似,也需要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即可。
例如,计算3/4-1/2:313×2-1×46-42-------=-------=----=-424×2883.分数的乘法分数相乘时,只需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并将它们的分母相乘即可。
例如,计算2/3×4/5:242×48---×---=-----=---353×5154.分数的除法分数相除需要将除数的倒数乘以被除数即可。
例如,计算2/3÷4/5:252×510---÷---=-----=--343×412三、几何图形的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它的长和宽相乘得到。
数学简便计算归类复习(完整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题型归类01一、巧记乘法六大应用题型:①分→a×(b+c)=a×b+axc 例:25×48=25×(40+8)②合→a×b+axc=a×(b+c) 例:47×57+47×43=47×(57+43)③加→a×102=a×100+a×2 例:53×203=53×200+53×3④减→a×39=a×4a-a 例:88×199=88×(100-1)⑤添→201×57-57=(201-1)×57例:99×65+65=65×(99+1)⑥结合律→分解,凑整例:25×27×4 =(25×4)×27 二、乘法题型专项训练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减)(40+8)×25 125×(8+80)36×(100+50)24×(2+10) 86×(1000-2)15×(40-8)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36×34+36×66 75×23+25×2363×43+57×63 93×6+93×4325×113-325×13 28×18-8×2835×8+35×6-4×35 43×18+18×6+1859×28+28×42-28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52×102 125×81 25×41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 29×9985×98 125×79 25×39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83+83×99 56+56×99 99×99+9975×101-75 125×81-125 91×31-91类型六:分解因数,凑整先求25×32×125 937×125×25×64×556×25×4×125 25×27×480×16×25×125 125×5×32×556×125 (25×15)×42、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6×101 17×999125×98 98×101-137×99+1 234×102(100-4)×25 (13+17) ×993、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95×71+95×2964×25+35×25+2502一、除法简便计算五大题型①分——拆分除数:480÷1=480÷6÷3②合——合并被除数:52÷7+18÷7=(52+18)÷7③不变——商不变的规律:470÷25=(470×4)÷(25×4)④性质——除法性质:420÷3÷20=420÷(3×20)⑤巧算——去o乘几:52000÷125=52×8⑥倒数——变除为乘:326÷0.25=326×4二、除法题型专项训练1、分——利用除法分配律简算(99+88)÷11 25÷13+14÷1313÷9+5÷9 21÷5-6÷531÷5+32÷5+33÷5+34÷5187÷12-63÷12-52÷12(12+24+36+48)÷678÷46+78÷322、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21000÷125 110÷544000÷125 47700÷9003、利用乘除法的带符号“搬家”进行简算360×40÷60 99×88÷33÷2227×8÷9 6÷8×44、乘除同级运算的去括号法则25×(4×43) 45000÷(25×90)125×(8×37) 5600 ÷(25×7)562×397÷(281×397) 5600÷(1400÷4) 7200÷(240×30) 25÷(4÷8)5、乘除同级运算的加括号法则31000÷8÷125 1320×500÷250 1050÷15÷7 35×222÷11137500÷4÷25 7200÷24÷3061000÷125÷8 625÷125×2562×38+38×38123×235-24×235+235586×124+29×586-586×5354×154-45×54-54×967×12+67×35+67×52+6703简便计算错误问题的分析错误类型一:当学生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
新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办法总结及类型归类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在学校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办法的总结及分类。
一、整数运算的简便计算办法:1.相加时,可以从个位数起,分别计算各位数的和,并在结果的个位数之上写上个位数的和。
例如:245+368=8+4(个位数的和)+6(十位数的和)+7(百位数的和)=6132.相减时,可以从个位数起,分别计算各位数的差,并在结果的个位数之上写上个位数的差。
例如:458-359=8-9(个位数的差)+4(十位数的差)+1(百位数的差)=993.相乘时,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的积,再计算十位数、百位数等的积,最后将各位数的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35×47=(5×7)(个位数的积)+(3×7)(十位数的积)+(5×4)(百位数的积)=16454.相除时,可以通过估算法确定商的范围,并对被除数做适当调整,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146÷12≈150÷12=12,然后减去多出来的部分146-144=2,所以商为12余2二、小数运算的简便计算办法:1.相加、相减时,可以先对齐小数点,然后从个位数起,依次计算各位数的和或差。
例如:2.5+3.6=6.12.相乘时,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的乘法运算,最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例如:2.5×3.6=25×36÷100=900÷100=93.相除时,可以通过加零法将除数乘以10、100等,然后将被除数也同样乘以相同的倍数,再进行整数的除法运算,最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例如:2.5÷0.4=25÷4=6.25三、算式转化和运算规律:1.简便算式转化:可以通过将算式中的数进行合并,利用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性质,进行算式的转化,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完整word版)小升初奥数课程简便运算【精选】整理版
四、借来还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9999+999+99+9 4821-998 1.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2. 巧变除为乘也就是说,把除法变成乘法,例如:除以41可以变成乘4。
7.6÷0.25 3.5÷0.125 七、裂项法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分数裂项的最基本的公式这一种方法在一般的小升初考试中不常见,属于小学奥数方面的知识。
有余力的孩子可 以学一下。
简便运算(一) 专题简析: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题1。
计算4.75-9.63+(8.25-1.37)原式=4.75+8.25-9.63-1.37 =13-(9.63+1.37)小学生小升初数学常见简便计算总结要想提高计算能力,首先要学好各种运算的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这是计算的基础。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类:一、简便的加减法运算方法:1.进位法: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当个位相加超过10时,需要进位。
利用进位法,可以将进位操作简化为在数的每一位上增加相应的进位数。
2.找零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当个位相减不够时,需要从十位借位。
利用找零法,可以将借位操作简化为在数的每一位上减去相应的借位数。
3.补数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被减数是10的整数倍,可以利用补数法简化计算。
通过将被减数补足为一个较大的数,再进行减法运算。
4.换序相减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
通过将减法运算表达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互换,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二、简便的乘法运算方法:1.乘法交换律:利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一个乘法运算问题转换为一个与之相等的乘法运算问题。
例如,2×3×4=4×2×3=242.十倍法:当乘法的一个乘数是10的整数倍时,可以利用十倍法简化计算。
通过将非10的整数倍的乘数相应地缩小10倍,再进行乘法运算。
3.组合乘法:利用组合乘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乘法运算问题简化为几个简单的乘法运算问题。
例如,25×12=(20+5)×12=240+60=300。
4.平方法:当计算一些数的平方时,可以利用平方法,将其平方运算问题简化为一系列乘法运算问题的求和。
例如,7²=(7+3)×(7-3)+3²=49三、简便的除法运算方法:1.推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推算法简化计算。
通过试探商的值,将除法运算问题转化为一个相等的减法运算问题。
2.逆运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利用逆运算法简化计算。
通过逆推被除数来确定商的值,将除法运算问题转化为一个相等的乘法运算问题。
3.除法的逆运算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当计算除法的结果时,可以利用除法的逆运算法简化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12种分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12种分类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12种分类。
一、基本运算法:基本运算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期,需要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法则,并逐渐培养他们熟练的心算能力。
二、进位法:进位法是指在做加法时,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之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到十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进行加法计算。
三、退位法:退位法是指在做减法时,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需要向十位借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进行减法计算。
四、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指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乘法表。
通过熟记乘法口诀,小学生可以快速进行乘法计算。
五、倍数法:倍数法是指在做乘法计算时,通过翻倍、倍数的概念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计算2×50可以先计算2×10=20,再将结果乘以5即可。
六、平方数特性:平方数特性是指小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一些平方数的结果,来简化平方数的计算。
例如,计算12的平方可以直接记忆为144七、约数法:约数法是指在做除法计算时,通过找出两个数的公约数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计算36÷12可以通过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来进行简化。
八、整数四则运算法则:整数四则运算法则是指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关于正负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规则。
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进行整数运算。
九、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指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如,计算65%的商品价格,可以将65%转化为0.65,然后与商品价格相乘即可。
十、分数法:分数法是指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通过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小学生可以快速进行分数的计算。
十一、面积和体积计算法:面积和体积计算法是指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两个物体的面积或体积。
通过掌握相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小学生可以快速进行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十二、几何图形计算法:几何图形计算法是指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新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新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二、结合律法(一)加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二)去括号法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 ×b ×c=a ×c ×b,
a ÷
b ÷c=a ÷
c ÷b,a ×b ÷c=a ÷c ×b,a ÷b ×c=a ×c ÷b)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
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
a+b+c=a+(b+c),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
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
a ×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
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
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 ×(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
c , a ÷(b ÷c) = a ÷b
×c
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24×(1211-83-61-3
1)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516×137-53×13
7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57×103-257×2-25
7 2.6×9.9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
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9999+999+99+9 4821-998
五、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
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六、巧变除为乘
也就是说,把除法变成乘法,例如:除以41可以变成乘4。
7.6÷0.25 3.5÷0.125
七、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分数裂项的最基本的公式
这一种方法在一般的小升初考试中不常见,属于小学奥数方面的知识。
有余力的孩子可 以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