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总义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了解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是合理用药、提高疗效的关键。
那么,如何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呢?首先,我们来谈谈药性。
药性,指的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也称为“四气”。
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判断中药材的寒性,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治疗热证的药物多为寒性。
比如,黄连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口舌生疮等实热证,它就属于寒性药材。
其二,寒性药材往往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
像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等病症,其药性偏寒。
其三,从药材的生长环境来看,生长在寒冷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其药性可能偏寒,比如鱼腥草。
热性的中药材,一般用于治疗寒证。
比如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常用于治疗阳虚肢冷、心腹冷痛等寒证,故而其药性为热。
此外,热性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络等功效。
温性的中药材,其作用相对温和,既不像热性药那么峻猛,又比平性药有一定的温热之性。
比如,生姜能温中散寒、止呕,适用于胃寒呕吐等症,其药性属温。
凉性的中药材,其清热作用较寒性药稍弱。
比如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其药性为凉。
接下来,再说说归经。
归经指的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判断中药材的归经,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推断。
比如,杏仁能止咳平喘,而肺主呼吸,所以杏仁归肺经。
二是根据脏腑经络的病理表现来判断。
例如,心经有热,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而黄连能清心泻火,由此可推断黄连归心经。
三是根据药物的色、味来判断。
中医认为,色青、味酸的药物多入肝经;色赤、味苦的药物多入心经等。
但这种判断方法相对较为笼统,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不能仅仅依据某一个方面就轻易下结论,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
五谷杂粮的药理功效与作用
五谷杂粮的药理功效与作用人离不开粮食,每一粒果实都是由一颗被层层包裹起来的种子构成,这一层包裹着的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矿物质,胚芽则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因此,相对而言,杂粮比精制的米面更有营养,还能为体提供特别的医疗作用。
五谷杂粮的药性既可防治疾病,又经济实用,且没有副作用。
一说到养生,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种补药、肉类或山珍海味。
其实,我们平常吃的五谷杂粮也是不错的补药。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五谷杂粮的药性既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又经济实用,且没有副作用。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
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
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
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
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又名粟米,性凉、味甘咸。
归肾经、胃经、脾经。
能滋阴补肾,健脾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
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
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小米中所含的色氨酸为谷物之冠。
色氨酸可刺激脑细胞分泌有催眠作用的5-羟色胺。
所以晚餐喝些小米粥有利于入睡。
仅从营养的角度讲,小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甚优。
其所含的色氨酸为谷物之冠。
色氨酸可刺激脑细胞分泌有催眠作用的5—羥色胺。
所以说晚餐喝小米粥,供养产妇、病人或饲喂婴幼儿,是理想的饮食之一。
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
富含多种营养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据国外医学资料介绍,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
这是因为,玉米富含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氧化物含有硒,可防止癌症物在人体内蓄积。
玉米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可与体内维生素A协同作用,阻抑癌组织的发展。
药性总义
药性总义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二、五色之义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四、阴阳之义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
气为阳,味为阴。
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
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此阴阳之义也。
五、药之相从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
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
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
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
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
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
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
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
论述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内容【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材生产制剂,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探讨中药药性的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药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古代是以“毒”来代表药物的药性。
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毒的植物,这些植物对人体疾病有治疗作用,因而把毒物指为临床治疗药物。
《周礼》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物以供医事”。
可见很早以前,就把药物的毒性作为药性被临床应用。
药性一词的最早记载是《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醋渍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这里是指药物适宜于制剂种类的性质。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对药性的概念又做了全面补充。
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言:“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
因而看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药性理论即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2 药性理论的来源药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经验,并将经验寓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之中,使之上升为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药性理论体系,大体分述如下。
2.1 实践经验包括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两个方面。
原始社会是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有毒的植物。
如大黄生吃泻下,生吃乌头令人麻木等。
为了避免中毒,就必须辨清楚哪些是“毒物”,经过零星的分散的却是有意识的试验、观察、口尝、身受逐渐创造并积累起用药知识,这就是产生原始社会经验,从而有了“神农尝百草”以治疗疾病的传说。
2.2 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是前人认识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事物都有阴阳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宇宙中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属性,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事物运动变化,逐渐形成了古代思想,即阴阳五行学说。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 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 出来的作用。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 的高度概括,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的机 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祖国医药学 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 结晶,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
清热药 泻下药 补虚药 利水渗湿药
二、总结: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
• 温热药:对机体功能的病理性衰退起兴奋 性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 进呼吸循环及新陈代谢活动,调节内分泌 腺功能,增加体内产热。 • 寒凉药:与温热药相反,对机体的病理性 亢进起抑制作用,并且多具有抗感染和抗肿 瘤的作用。
代谢产物排泄或激素生成的反应 速度、
受体水平及亲和力、 基础体温等
寒凉药、温热药
不同动物模型
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温热药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寒凉药 具体表现:
4. 基础代谢
寒凉药多降低基础代谢率
温热药多提高基础代谢率
临床:
寒证、阳虚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ATP ↓
改善 温热药
动物实验:
温热药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毒”
广义:偏性/治疗作用
狭义:毒性/不良反应
•狭义指药物有无毒性,即有无不良反应。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药物分类法就是按 药物有无毒性、防治疾病的主要功能和可否多服久服 来区分的。即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中药 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为 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注明“有毒”、“大毒”、 “小毒”等记载,大都指药物毒副作用的大小”。
中药药性学说
一、中药的性能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
(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等证。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的范围
药性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性特点。
药性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归经、毒性等方面。
药性与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总概括。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 种滋味,是药物作用特性的总概
06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01
02
03
药效学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 或离体组织的作用,了解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药效持久性。
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致畸作用、致 突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指导药物炮制
01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 ,如生地黄经过炮制后变成熟 地黄,性质由寒转温,具有补 血滋阴的作用。
02
炮制还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和 副作用,如制首乌经过炮制后 能够减少肝脏毒性,提高治疗 效果。
03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同 的药效,如醋炒柴胡可以增强 疏肝解郁的作用,蜜炙黄芪可 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
括。
四气和五味是相互关联的,药物 的四气确定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五味则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02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沿革
药性理论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各种 草药,记录其功效和毒性,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帝内经》
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经典著作,其中详细描述 了中药的药性理论,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药性理论
一、概念:
是药物作用旳定位概念,即表达药物作用部位, 指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旳选择性作用,是主要性能 旳主要内容。
二、拟定根据:
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物疗效,药物特征。
三、对临床旳指导意义:
有利于临床辨证用药、有利于区别功能相同旳药 物,有利于组方配伍,指导合理用药,提升用药旳 精确性。还要注意结合其他药性。
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 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旳成果。苦味药经过泻火消除 了灼伤阴液旳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 “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5.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旳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旳作用。便秘。
*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旳作 用。水湿内停所致旳水肿、小便不利等。
咸味药
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份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 升降浮沉旳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旳概念: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概念: 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升
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外 行,沉(向内)是收敛、固藏。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对人体作用旳趋向性, 是阐明药物性质旳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旳 定向概念。 二、阴阳属性 升、浮——阳 降、沉——阴
“毒药”
广义:西汉此前,全部能治疗疾病旳药物均称为 “毒药”
狭义:当代旳毒药即为此义,指具有一定毒性旳药 物。这些药物用旳不当,就可能造成中毒。
二、中药毒性旳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
三、中毒常见旳临床体现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份有生物碱类、毒青类、毒性 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旳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旳 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旳症状。
药性药味和功能主治的区别
药性、药味和功能主治的区别1. 药性 (Medicinal Properties)药性指的是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主要包括药物的性能、性质和特性。
药性是药物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效果。
药物的药性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等五性。
常见的药性和其特点有:•寒性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
•凉性药物:具有清热降火、止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火邪炽盛的病症。
•平性药物:具有中和作用,可用于调和脾胃功能、平衡体内阴阳的药物。
•温性药物: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性病症。
•热性药物:具有温阳散寒、驱寒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寒性病症。
2. 药味 (Medicinal Flavors)药味指的是药物的味道特征,在中医药理论中,药味与药性密切相关。
药物的药味可以根据其气味、味道和质地等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味和其特点有:•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适用于止血和缩小排出口的药物。
•苦味:具有泻下、燥湿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病症和湿热病症。
•甘味:具有补益、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补益虚损和滋养阴虚病症。
•辛味:具有散风解表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病症。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软化结块和散结的药物。
•臭味:具有疗程、化湿的作用,适用于化痰、散结和化湿病症。
3. 功能主治 (Therapeutic Functions)功能主治指的是药物的主要疗效和治疗作用,是针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方向。
常见的功能主治和其特点有:•清热解毒:具有清热明目、解毒燥湿的作用,适用于火热、中毒和湿热病症。
•滋阴补肾:具有滋养阴液、补益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衰损和肾阴亏虚病症。
•祛风散寒:具有驱风祛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病症和风湿病症。
•舒肝息风:具有平肝降火、镇静神经的作用,适用于肝火旺盛、风痉病症。
•活血化瘀: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瘀、肿痛和瘀血病症。
•补气养血:具有补益气血、养颜美容的作用,适用于气虚和血虚病症。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是中药进补治疗的依据中药的药性万物各有特性,中药亦然。
因其性味不同,每一味中药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用药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功效,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中药有“四性”之说,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1、寒性中药寒性中药属阴,有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的功效,多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疽水肿等诸多热性病症。
代表中药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2、凉性中药凉性中药也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除烦的功效,用于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热证,代表中药是西洋参、薏苡仁、罗汉果等。
3、温性中药温性属阳,具有温阳利水、温经通络、清风祛寒、温中补虚的功效,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寒证,代表中药有大枣、当归、川芎、龙眼肉等。
4、热性中药热性属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的功效,多用于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症。
代表中药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平性中药:平性属阴,有健脾开胃、强壮补虚的功效,用于脾胃不调、腹胀积滞、干瘦无力等症,代表中药有阿胶、枸杞子、甘草、芡实、银耳等。
……………………………………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补五脏中药的五味:所为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中药还具有法淡味咸涩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五味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辛味药辛味药具有发散表证、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5药性理论
5-1 药性理论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干特性和作用。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
)中药治病的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药的性能,又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
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并用性状解释作用原理。
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治疗效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
即充分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效用,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亦称中药的功能。
中药的药性
中药的药性一、四气五味中药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本草笔记 - 第3课 药性总义
本草笔记第3课1、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2、、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3、五味之用(1)、酸味,涩,有收敛的功能,如:下利、汗流不止、舌头收不回去等。
(2)、苦味,能泻,能坚,能燥,入心。
(3)、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滋补的药甜味;几种药性不同的,酸、辛相冲突,金克木,放点甜味的药,就和了。
抽筋、癫痫拘急、走路不能刹车等,用甘味的药缓之。
如甘草、麦芽糖等。
(4)、辛味,能散,让药在体内横行无阻,如伤寒感冒,皮肤全身很痛,用辛味的药把汗发散出来。
能润,如,嘴巴啊干燥,皮肤干燥。
病例:肺燥、口渴,便秘。
辛味润之,苦味攻之,但苦能燥,加甘味和之。
(5)、咸味,如附子、龙骨牡蛎、青盐,软坚、攻下。
让坚硬的变软,如乳房肿块、肿瘤皆用咸味的药。
如下焦有实,肾结石,用咸味的药。
(6)、淡味,利窍,能渗泻,能利湿。
蔬菜皆淡味,薏仁、芡实、莲子也淡味。
淡味的药颜色也入五脏,白入肺,黄入脾等。
人工盐不能利湿,只会制造积水。
五味要均衡,不可厚此薄彼。
4、阴阳之定义药的寒热温凉,气也,为阳。
药的酸苦甘辛咸,味也,为阴。
气厚者,阳中之阳;味厚者,阴中之阴;气薄者,阳中之阴。
味薄者,阴中之阳。
气薄者主发泄散表,如麻黄、青龙。
麻黄,没味道,发散最凶;气厚则发热与温。
味薄者通窍、利渗湿,如,滑石,味淡薄,小便排不出,石头堵着,用滑石开窍,利湿;味厚则泄降。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通泄,为阴。
咸味通泄,为阴。
淡味渗泻,为阳。
轻清升浮,为阳。
重浊沉降,为阴。
阳气走上窍,如鼻孔、嘴巴、耳朵。
阳药,清阳的药,皆是肌肉腠理的药,壮实四肢、手脚、肌肉,辛香解表发散的药入筋、肌肉。
阴味走下窍,清阳发肌理,浊阴走五脏,味重、色深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第二章药性总义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质轻能飘,如,辛夷花、蝉蜕、蛇蜕,病在表,在头,在皮肤,病在浮而升之处,用升的药让它走表。
中药宝典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解析
中药宝典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解析中药宝典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其中收录了众多中草药及其功效与药性的解析。
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疗法的核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进行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草药的特点,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指导。
一、药性的解析药性是中草药的基本特点,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主要表现。
中药宝典中对于各种中草药的药性进行了详细解析,可以根据中草药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
1. 寒性药物:如贝母、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降火平喘的作用。
2. 热性药物:如附子、大黄等,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3. 温性药物:如肉桂、当归等,具有温补血脉、祛寒驱湿的作用。
4. 凉性药物:如黄连、竹叶等,具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的作用。
5. 苦性药物:如黄连、皂角等,具有燥湿利水、消食减肥的作用。
6. 甘性药物:如甘草、枸杞子等,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药味的作用。
二、功效的解析中草药的功效是指药物在人体内所起到的功效作用。
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在中药宝典中对于中草药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解析。
1. 清热解毒功效:一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金银花、连翘等,可以有效治疗热毒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2. 活血化瘀功效:莪术、桃仁等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瘀血性痛经、瘀血肿痛等。
3. 补中益气功效:人参、黄芪等中草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利水消肿功效:茯苓、泽泻等中草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5. 安神助眠功效:柴胡、酸枣仁等中草药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
三、中草药的合理应用中草药的合理应用是根据中草药的药性与功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合理应用中草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组方:中草药常常以组方的形式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中草药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
第一章 药性理论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导言备战策略——熟背考点,灵活应变如何讲?——紧扣大纲,讲练结合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何谓中药药性?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中药具有的若干特性,又称为中药的偏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何谓药性理论?有关药性的理论。
第一节四气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的一类药。
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
四气的作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第二节五味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五味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真实滋味。
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昆布之咸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功能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以功效推定其味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2.药性总义
第二章药性总义还有药的相从性,所谓相从的意思就是药的升,这个药是升降还是浮沉,它的定义是什么。
凡药清虚者浮而升,什么叫清虚,比如说你拿到辛夷花,很轻啦;蝉蜕,蝉的壳啊;蛇蜕,蛇蜕你放在那边风都可以吹走,蛇在那边风吹不走,可是蛇蜕风就吹得走,蛇蜕就变成清,清虚的东西,虚飘,飘起来的,像辛夷花,蝉蜕,蝉有没有那个脱壳就是蝉蜕,风一吹就吹跑了,都是属于能够升。
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用到浮而升,能够浮而升的药?那我们有时候病在浮而升的地方,病在表,在头上,在皮肤上面,我们需要用些升的药让它走表。
那重实者沉而降,有的药非常的重,比如像熟地,那你要知道药的轻重,为什么?处方才有依据,比如说你开熟地,熟地三钱,三钱拿起来二片三片,结果呢你不知道轻重,你说蝉蜕三钱,你知道三钱多少啊?一大包,就是一斤的棉花跟一斤的铁嘛,所以你要知道它的重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要知道它的药往哪里走,熟地一定是入下,入肾脏,最下面的器官是肾脏,入下焦,入到脚上面去,入到骨头,最里面是骨头。
那蝉蜕,清虚的,它走皮肤表面,所以皮肤病的时候我们会用蝉蜕,那个那个上面的两个肾脏长的很像我们的扁桃腺,下面长的,就是你的肾脏,上面两个肾脏,下面两个肾脏,就是上面肾脏的时候你用蝉蜕,下面肾脏的时候你用熟地,清让它发散嘛,让它升,让它沉,这是药的相从性。
所以味道很薄的,它升,主升,像春天,像春天像什么你可以想象,中国人因为喜欢天人地,天人地三才,所以把它比喻进去。
那气薄者降而收,像秋天;那气味比较厚的,气厚的是浮而藏,像夏天;有些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咸,所有的咸药都是下沉的,咸药,味道拿起来咸味的统统下沉,辛甘不会下降都是发散的,辛甘都是阳药嘛,辛味、甘味都是发散的,不会下沉的。
比如说便秘,大便排不出来堵在肛门那边,你不会开辛甘的药下去,到不了的,鸡同鸭讲,但是你开辛甘的药,如果是治疗鼻子,鼻窦炎或眼睛角膜炎之类,那很好!可是你下它就到不了,那一定要开咸味的药,就会开芒硝,芒硝是很咸,咸味的药都能够向下,咸味的药不会上升的,那你是看着这个人是脑瘤,那你开咸味的药,它是下降它不会上升的,但是,你需要用到下降的药,上下要配合,所以说这个是一个大原则,但是临床的上的时候要很活。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典藏版 本草备要》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典 藏版 本草备要》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书名页
目录
02 出版者的话
03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典藏版)》第一辑
04 序
05 导 读
06 整理说明
07 增补本草备要叙
目录
08 序①
09 原 叙①
010 原自叙①
011 增订本草备要凡例
012 增订本草备要卷之一
02
龙齿
03
鲤鱼
04
鲫鱼
06
青鱼胆
05
石首鱼
01
鳢鱼胆
02
鳝鱼
03
鳗鲡
04
蚺音髯蛇 胆
06
乌梢蛇
05
白花蛇
01
蛇蜕
02
海狗肾
04
海螵蛸
06
鳖甲
03
穿山甲
05
龟板
02
人牙
04
紫河车
06
秋石
01
发
03
人乳
05
童便
粪清
人中黄
人中白
后记
谢谢观看
03
铁
自然铜
01
丹砂
02
水银
03
轻粉
04
空青
06
石膏
05
云母
01
滑石
02
朴硝、芒 硝
04
太阴玄精 石
06
禹馀粮
03
玄明粉
05
赤石脂
02
04
06
乌骨鸡
五灵脂
猪
01
鸡
03
鸭
05
依药性的名词解释
依药性的名词解释药性,作为一个中医概念,指的是药物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表现。
不同药物的药性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味道、气味和功效,因此可以对不同疾病产生不同的疗效。
一、寒性药性寒性药物具有散寒、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常被用于治疗热性病症,如发热、咳嗽、头痛等。
常见的寒性药物有连翘、黄连、甘草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气,减少炎症和骚动,对于治疗高热、中暑等有着显著的疗效。
二、温性药性温性药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温气固表、理气止痛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腹痛、疝气、肠鸣等。
常见的温性药物有干姜、良姜、肉桂等。
温性药物能够通过温暖的作用,促进气血的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身体的寒凉症状。
三、热性药性热性药物具有祛风、解表、驱寒、实火、活血化瘀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急性热病等。
常见的热性药物有大黄、花椒、陈皮等。
这些药物能够温热身体,驱散寒气,促进疾病的康复。
但是这类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火、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四、凉性药性凉性药物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敛疮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常被用于治疗热毒、血热、疮疡等。
常见的凉性药物有银花、金银花、竹叶、玄参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解毒,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对于治疗口腔溃疡、疮疡等有着较好的疗效。
五、苦性药性苦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消积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湿热、积滞等疾病。
常见的苦性药物有黄芩、黄连、栀子等。
苦性药物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清除热毒,具有良好的利湿解毒的作用。
六、甘性药性甘性药物具有补气和缓和药物味道的功效。
甘性药物一般被用于调和苦、辛、酸、咸药的味道,增加服药的可口性。
常见的甘性药物有甘草、枸杞、麦冬等。
甘性药物能够补充体内的气血,缓和不适的感觉,使药物的疗效更加显著。
七、酸性药性酸性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等功效。
这类药物常常被用于控制疾病的出血、汗出等症状。
常见的酸性药物有龙眼肉、花椒、藕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曰∶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又曰∶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散为补,以敛为泻)。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舒和),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
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过辛恐伤真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热淫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利窍渗湿,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收敛,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内燥者,以辛润之。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水克土,胝音支,皮浓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过辛恐伤真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热淫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利窍渗湿,用酸者,木能制土也)。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收敛,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内燥者,以辛润之。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散为补,以敛为泻)。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以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舒和),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 、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 、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
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此阴阳之义也。
酸伤筋(敛则筋缩),辛胜酸;苦伤气(苦能泻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疏散腠理),苦胜辛;咸伤血(咸能渗泄),甘胜咸。此五行相克之义也。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咸能渗泄津液)。此五病之所禁也。
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复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