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金属的化学性能主要指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2.材料的物理性能除了密度外,还包括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和热膨胀性。

3.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方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切削加工性能,热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4.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过冷度约大,结晶后晶粒越小,6.钢的热处理是将刚在固态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已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7.根据回火加热温度不同,可将其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

8.调质是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9.钢的化学热处理的过程包括分解,吸收,扩散三个过程。

10.08F钢属于低碳钢,其含碳量0.2% ;40钢属于中碳钢,其含碳量0.45%;T8钢属于碳素工具钢,其含碳量0.8% 。

11.根据石墨的形态不同,灰口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蠕墨铸铁。

12.影响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3.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塑料,橡胶,胶黏剂和纤维素。

二.选择题1.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判据中不能用拉伸试验测得的是(B )。

A.δsB.HBSC.σDψ2.下列退火中不适用于过共析钢的是( A )。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去应力退火3.钢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 C )。

A.球状体组织B.贝氏体组织C.马氏体组织4.为了提高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B)。

A. 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5.v5F牌号(C )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A.ZG450B.T12C.35D.Gr126选择制造下列零件的材料,冷冲压条件(A);齿轮(C);小弹簧(B)。

A.08FB.70C.457.汽车板弹簧选用(B )。

A.45B.60si2MnC.2Cr13D.16Mn8.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韧性,应选用(C )A.2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9.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D )。

工程材料作业习题及答案全

工程材料作业习题及答案全

1、下列各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锉刀、黄铜轴套、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材、硬质合金刀片、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调质态的机床主轴。

2、已知Cu(f.c.c)的原子直径为2.56A,求Cu的晶格常数a,并计算1mm3Cu中的原子数。

3、已知金属A(熔点600℃)与金属B(熔点500℃)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30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0%,室温时为10%,但B不溶于A;在300℃时,含40%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求:①作出A-B合金相图(请用尺子等工具,标出横纵座标系,相图各区域名称,规范作图)②写出共晶反应式。

③分析20%A,45%A,80%A等合金的结晶过程,用结晶表达式表达。

4.一个二元共晶反应如下:L(75%)←→α(15%B)+β(95%B)(1)计算含50%B的合金完全凝固时①初晶α与共晶(α+β)的重量百分数。

②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③共晶体中的α相和β相的重量百分数。

(2)若显微组织中,测出初晶β相与(α+β)共晶各占一半,求该合金的成分。

5.有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Cu-Ni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另一个含Ni50%,铸件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严重,为什么?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2.分析含碳量为0.3%,1.3%,3.0%和5.0%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3.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

4.写出铁碳合金的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

5.根据铁碳相图:①分析0.6%C的钢室温下的组织,并计算其相对量。

②分析1.2%C的钢室温下的相组成,并计算其相对量。

③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

6.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7.依据铁碳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①含碳量为1.0%的钢比含碳量为0.4%的钢硬度高。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四章)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四章)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4合金的结构与相图思考题1.何谓合金?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哪些?答: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两类。

2.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有何区别?答:相组成物是指组成合金中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能均匀一致的部分。

组织组成物是指显微组织中具有某种形貌特征的独立部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相组成物是不涉及金相形态的。

3.固溶体合金和共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固溶体晶体结构与组成它的溶剂相同,但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且大多固溶体还保持着良好的塑性。

而共晶合金组织为二相混合物时,合金的性能与成分呈直线关系。

当共晶组织十分细密时,硬度和强度会偏离直线关系而出现峰值。

共晶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形成集中缩孔,不易形成分散缩孔,铸造性能较好。

4.合金的结晶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答:合金的结晶需要满足结构、能量和化学成分三个条件(或者叫三个起伏)。

5.纯金属结晶与合金结晶有什么异同?答:相同点:形成晶核、晶核长大;能量和结构条件。

不同点:合金结晶还需要“化学成分条件”;从结晶的自由度看,纯金属结晶是一个恒温过程,而合金的结晶常常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进行。

6.固溶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溶剂)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按固溶度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特点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有①原子尺寸因素;②晶体结构因素;③电负性因素;④电子浓度因素。

7、试述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

答:固溶强化是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增加。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自测题一、填空题1. 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2. σe σs σb3. 屈服点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值塑性变形4. 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5. 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度断裂二、判断题1.(×)2.(×)3.(×)4.(×)习题与思考题1.①因为δ5=L1L0L5d0100%=1100%=25% L05d0δ10=L1L0L10d0100%=1100%=25% L010d0所以L1(5)=6.25d0同理L1(10)=12.5d0②长试样的塑性好。

设长试样为A,短试样为B,已知δ所以δ5B=δ10A,因为同一种材料,δ5〉δ10,5B=δ10A<δ5A,则δ5B<δ5A,即长试样的塑性好。

2.合格。

因为σs=FS21100268.79MP >225 MP aa S03.1425σb=Fb34500439.5 MP >372MPaa S03.1425L15d065500100%30%>27% 100%=505d0δ5=S0S15232ψ=100%64%>55% 所以,该15钢合格2S033.(1)洛氏硬度HRC;(2)洛氏硬度HRB;(3)洛氏硬度HRA;(4)布氏硬度HB;(5)维氏硬度HV。

第2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填空题1.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2. (1)A (2)F (3)Fe3C (4)P (5)Ld (6)Ld'3. F+P 大高低4. 过冷过冷度细好5. 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成分、组织、状态、温度6.二、判断题1.(×)2.(√)3.(×)习题与思考题1.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有点、线、面缺陷。

在这些缺陷处及其附近,晶格均处于畸变状态,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

2.(1)钢材加热到1000~1250℃时为单相奥氏体组织,奥氏体强度、硬度不高,塑性、韧性好,变形抗力小,适于热轧、锻造。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1、何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冷变形:温度低于回复温度,变形过程只有加工硬化无回复和再结晶。

热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被再结晶抵消,变形后具有再结晶等轴晶粒组织,而无加工硬化痕迹。

温变形:金属材料在高于回复温度但低于再结晶开始温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塑性变形过程。

2、简述金属的可锻性及其影响因素。

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它包括在热态或冷态下能够进行锤锻,轧制,拉伸,挤压等加工。

可锻性的好坏主要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

(1)内在因素(a)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其可锻性不同;(b)合金组织: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其可锻性差别很大。

(2)外在因素(a)变形温度:系指金属从开始锻造到锻造终止的温度范围。

温度过高:过热、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温度过低:变形抗力↑-难锻,开裂(b)变形速度:变形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变形程度(c)应力状态:金属在经受不同方法进行变形时,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性质(压应力或拉应力)不同。

3、自由锻和模锻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1、自由锻锻件的精度不高,形状简单,其形状和尺寸一般通过操作者使用通用工具来保证,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对于大型机特大型锻件的制造,自由锻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3、自由锻对锻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

模锻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

(2)锻件成形靠模膛控制,可锻出形状复杂、尺寸准确,更接近于成品的锻件,且锻造流线比较完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3)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4)操作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生产过程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一)习题答案第4章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一)习题答案第4章

第4章习题解答参考自测题一、填空题1.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Ms—M f2. 炉冷(缓冷)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3. 空冷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消除应力4. 淬火高温回火良好的综合力学二、判断题1.(×)2.(×)3.(×)4.(×)5.(×)习题与思考题1.(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化刚完成时的奥氏体晶粒度;实际晶粒度:给定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度;本质晶粒度:把钢加热到930℃±10℃保温8h,冷却后测得的晶粒度。

(2)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冷却到A1线以下暂存的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冷却到Ms线以下存在的奥氏体。

(3)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相间组成的混合物;索氏体:细的珠光体;托氏体:极细的珠光体。

(4)淬透性:钢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淬硬性: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淬硬层深度:从工件表面向里至半马氏体区的垂直距离。

2.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冷却时的等温转变温度、等温时间和转变产物之间的关系。

4.珠光体和索氏体可用连续冷却也可用等温冷却方法,托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必须用连续冷却方法。

相应的冷却曲线如图所示。

5.硬度2›1,3›2,3›4,是因为组织的不同,1是F+P,2是M+F+A',3是M+A',4是M+T+A'。

6.(1)正火+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正火的主要作用:消除网状渗碳体,细化晶粒,减少应力;球化退火得到球状珠光体,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低温回火是提高硬度和耐磨性,消除淬火应力和脆性。

(2)淬火:加热温度760~780℃,冷却方式:水冷;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渗碳体+少量下贝氏体7.(1)再结晶退火,目的是降低硬度,组织是:F+P(2)去应力退火,目的是区应力,组织是:F+P(3)完全退火:目的是细化晶粒,组织是:F+P(4)球化退火:目的是降低硬度和脆性,组织是:P球状+Fe3C球状8.渗碳是靠提高钢表面碳的质量分数、表面淬火是靠改变钢的表面组织来提高钢的性能。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

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

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

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

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5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5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5章作业题参考答案(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奥氏体晶粒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说奥氏体晶粒大小直接影响冷却后钢的组织和性能奥氏体晶粒大小是影响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下列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2)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奥氏体的实际形成温度越高,形核率和长大速度的比值增大,则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但快速加热时,保温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晶粒反而更加粗大。

(3)钢的化学成分。

在一定含碳量范围内,随着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增加,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及铁的自扩散速度增大,晶粒长大倾向增加,但当含碳量超过一定限度后,碳能以未溶碳化物的形式存在,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减小。

(4)钢的原始组织。

钢的原始组织越细,碳化物弥散速度越大,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越细小。

传统多晶金属材料的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Hall-Petch关系,即σs=σ0+kd-1/2,其中σ0和k是细晶强化常数,σs是屈服强度,d是平均晶粒直径。

显然,晶粒尺寸与强度成反比关系,晶粒越细小,强度越高。

然而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晶粒是和奥氏体晶粒度相关的,通俗地说常温下的晶粒度遗传了奥氏体晶粒度。

所以奥氏体晶粒度大小对钢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奥氏体晶粒度越细小,冷却后的组织转变产物的也越细小,其强度也越高,此外塑性,韧性也较好。

2.过冷奥氏体在不同的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它们的组织和性能。

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的等温过程中,为什么550℃的孕育期最短,转变速度最快因为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两个因素控制:一个是旧与新相之间的自由能差ΔG;另一个是原子的扩散系数D。

等温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自由能差ΔG也越大,则加快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但原子扩散系数却随等温温度降低而减小,从而减慢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速度。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程材料与热处理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应⼒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屈服现象时的最⼩应⼒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应⼒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ψ是断⾯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积的百分⽐;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数次应⼒循环⽽不被破坏的最⼤应⼒;HRA、HRB、HRC是洛⽒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种不同的洛⽒硬度标尺⽽产⽣的三种表⽰⽅法;HBS(HBW)是布⽒硬度,⽤淬⽕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符号HBS表⽰,⽤硬质合⾦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符号HBW表⽰。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作⽤直⾄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0.2%塑性变形时作⽤⼒(载荷)F0.2=6.5×103N;F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处最⼩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第1章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断口的三个区域。

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5.金属塑性的2个主要指标。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6.金属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_物理___性能、_化学_性能和__工艺_性能。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包括铸造性、焊接性、锻压性、切削性以及热处理性。

第2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问答题1.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γ-Fe是分别是什么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体晶格、面心立方体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 是体心立方体晶格结构γ-Fe是面心立方体晶格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和区别。

2.实际晶体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类型?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点缺陷分为: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4.固溶体的类型有哪几种?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5.纯金属的结晶是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晶体的长大6.何谓结晶温度、过冷现象和过冷度?纯金属液体在无限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结晶温度,称为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叫做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结晶时冷却的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

7.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就越好。

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或搅拌8.什么是共析转变?在恒定温度下,有一特定成分的固相同时分解成两种成分和结构均不同的新固相的转变成为共析转变二、填空题1.珠光体是由___铁素体__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析组织)。

2.莱氏体是由_____奥氏体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晶组织)。

3.奥氏体在1148℃时碳的质量分数可达____2.11%______,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0.77%___。

4. 根据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___共_____钢、____亚共____钢和____过共___钢。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1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力学性能符号所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

σe、σs、σ r 0.2、σb、δ、ψ、a k 、σ-1、HRA、HRB、HRC、HBS(HBW)。

σe是弹性极限,是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s是屈服强度,是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σ r 0.2是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σb是抗拉强度,是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δ是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ψ是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a k是冲击吸收功,摆锤冲击试验中摆锤冲断试样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σ-1是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HRA、HRB、HRC是洛氏硬度由于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的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而产生的三种表示方法;HBS(HBW)是布氏硬度,用淬火钢球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表示,用硬质合金做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表示。

2.低碳钢试样在受到静拉力作用直至拉断时经过怎样的变形过程?由最初受力时的弹性变形到超过屈服极限的塑性变形到最后超过抗拉强度后的断裂。

3.某金属材料的拉伸试样l0=100mm,d0=10mm。

拉伸到产生0.2%塑性变形时作用力(载荷)F0.2=6.5×103N;F b=8.5×103N。

拉断后标距长为l l=120mm,断口处最小直径为d l=6.4mm,试求该材料的σ0.2、σb、δ、ψ。

σ0.2= F0.2/ s0=(6.5×103)/π×(10/2)2=82.8MPaσb= F b/ s0=(8.5×103)/π×(10/2)2=108.28MPaδ=(l l- l0)/ l0×100%=20%ψ=( s0- s1)/ s0=[π×(10/2)2-π×(6.4/2)2]/π×(10/2)2=59.04%4.钢的弹性模量为20.7×104MPa,铝的弹性模量为6.9×104MPa。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作业题参考标准答案(整理)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作业题参考标准答案(整理)

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答:溶质把溶剂原子置换后,溶剂原子重新加入晶体排列中,处于晶格的格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结构相同,形成间隙固溶体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

如: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与α-Fe相同,为体心立方,碳的溶入使铁素体F强度高于纯铁。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结构不同,间隙化合物是由H、B、C、N等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以X表示)与过渡族金属元素(以M表示)结合,且半径比r X/r M>0.59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很复杂的化合物,如Fe3C间隙化合物硬而脆,塑性差。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不相同,故在平衡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答:(1)错:Cu-Ni合金形成匀晶相图,但两者的原子大小相差不大。

(2)对:在同一温度下做温度线,分别与固相和液相线相交,过交点,做垂直线与成分线AB相交,可以看出与固相线交点处B含量高于另一点。

(3)错:虽然结晶出来成分不同,由于原子的扩散,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均匀的。

4.共析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所示:(1)填入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为什么?答:Mg-Mg2Cu系的相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Mg-Mg2Cu系的组织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在各区域中不会有纯Mg相存在,此时Mg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4)答案1.解释下列现象:(1) 在相同含碳量下,除了含Ni和Mn的合金钢外,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都比碳钢高。

奥氏体形成分为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均匀化4阶段。

多数合金元素减缓A形成,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亲和力大,形成的合金元素的碳化物稳定、难溶解,会显著减慢碳及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

但为了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又必须使其更多的溶入奥氏体中,合金钢往往需要比含碳量相同的碳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保温更长时间。

Co、Ni等部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因增大碳的扩散速度,使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

而Al、Si、Mn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不大。

阻碍晶粒长大,合金钢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更长的保温时间,才能保证奥氏体均匀化。

(加热温度升高了,但一般不会引起晶粒粗大: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

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明显,因其形成的碳化物高温下稳定性高,很难完全溶入奥氏体,未溶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有效的阻止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所以,合金钢虽然热处理加热温度高,但一般不用担心晶粒粗大。

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V、Ti、Nb、Zr;中等阻碍的:W、Mo、Cr;影响不大的:Si、Ni、Cu;促进晶粒长大的:Mn、P、B)(2) 在相同含碳量下,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过程一般分为: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类型转变和碳化物长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出现分解和转变),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

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使得合金钢在相同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质量分数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对工具钢,耐热钢更重要),或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而韧性更好(对结构钢更重要。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铁碳合金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答:1、Wc=0.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δ铁素体,L≒δ,组织为液相+δ铁素体2)液态合金冷却至包晶温点(1495℃),液相合金和δ铁素体发生包晶转变,形成奥氏体γ,L+δ≒γ,由于Wc=0.2%高于包晶点0.17%,因此组织为奥氏体加部分液相。

3)继续冷却,部分液相发生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γ,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5)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量,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6)继续冷却,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2)/(0.77-0.0218)×100%≈76.2%,Wp=1- Wα(先)≈23.8%相含量计算:Wα=(6.69-0.2)/(6.69-0.0218)×100%≈97.3%,WFe3C = 1- Wα≈2.7%2、Wc=0.6%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5)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6)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答:溶质把溶剂原子置换后,溶剂原子重新加入晶体排列中,处于晶格的格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结构相同,形成间隙固溶体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

如: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与α-Fe相同,为体心立方,碳的溶入使铁素体F强度高于纯铁。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结构不同,间隙化合物是由H、B、C、N等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以X表示)与过渡族金属元素(以M表示)结合,且半径比r X/r M>0.59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很复杂的化合物,如Fe3C间隙化合物硬而脆,塑性差。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 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不相同,故在平衡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答:(1)错:Cu-Ni合金形成匀晶相图,但两者的原子大小相差不大。

(2)对:在同一温度下做温度线,分别与固相和液相线相交,过交点,做垂直线与成分线AB相交,可以看出与固相线交点处B含量高于另一点。

(3)错:虽然结晶出来成分不同,由于原子的扩散,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均匀的。

4.共析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所示:(1)填入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为什么?答: Mg-Mg2Cu系的相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Mg-Mg2Cu系的组织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在各区域中不会有纯Mg相存在,此时Mg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滑移和孪晶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正比于该层至孪晶面的距离。

(3)孪生是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而滑移是不均匀的。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所以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所以容易出现滑移带。

2.多晶体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塑性变形有何不同?多晶体的每一晶粒滑移变形的规律与单晶体相同,但由于多晶体中存在晶界,且各晶体的取向也不相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1)各晶粒不同同时变形;(2)各晶粒变形的不均匀性;(3)各变形晶粒相互协调。

3.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滑移线和滑移带是如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列举金属中常见晶体结构最重要的滑移系,并在其晶胞内画出一个滑移系。

哪种晶体的塑性最好?哪个次之?为什么?所谓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动后原子处于新的稳定位置。

晶体材料的滑移面与晶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滑移线。

由数目不等的滑移线或滑移台阶组成的条带称为滑移带。

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线是由于晶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相互靠近的小台阶在宏观上反映的是一个大台阶,所以形成了滑移带。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

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

密排六方由于滑移少,塑性最差。

4.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说明如何区分冷、热加工。

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冷变形所产生的储存能的释放。

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于界面能变化引起的。

最新版机械工程材料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 钢的热处理

最新版机械工程材料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  钢的热处理

第4章钢的热处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答:是指对金属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并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

2. 答:是指碳或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 答:是指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4. 答:正火是指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5. 答:是指工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和)贝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6. 答:回火是指工件淬火后,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将其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7. 答:钢的表面热处理,只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其成分的热处理工艺。

8.答:淬火和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9. 答:是指在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称为真空热处理。

10. 答:是为了增加钢件表层的碳含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低碳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在900~950℃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11. 答:是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在Ac1温度以下)向钢的表面渗入氮元素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

12. 答:激光热处理是一种表面热处理技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加热金属材料表面实现表面热处理工艺称为激光热处理。

13. 答:在铁水中加入球化剂,以获得球状石墨的处理工艺称为球化处理。

14. 答:将中碳钢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过程。

二、判断题(√):1~8,12~14,16~20,22,26~34,36;(×):9~11,15,18,21,23~25,35。

三、填空题1. 上贝氏体、下贝氏体2.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3. 感应加热、火焰加热、激光加热。

4.渗碳、渗氮、碳氮共渗。

5. 气相沉积、可控气氛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形变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电子束热处理等。

6. 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答案.doc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答案.doc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练习题—、简答题8.写出Fe-Fe:i C状态图上共品和共析反应式。

答案.L-*A+FesC (共晶)A->F+Fe3C (共析)9.选用工程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①使用性能足够的原则②工艺性能&好的原则③经济性合理的原则④结构、材料、成形工敢相适应的原则。

10.金属结品的一般过程归纳为几个阶段?答案.一种是&发形核;另一种是非&发形核11.简述普通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12.何谓加工硬化?加工硬化:金属经过冷态下的塑性变形后其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是强度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大为提髙,其槊性却随之冇较人的降低。

15.试述金属结品吋品粒度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过冷度②变质处量③热处理16.什么是同索异构转变?并举例说明。

同素异构转变: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的过程,它也遵循生核勾忪大的基本规律。

17.铁碳合金中基本相足哪些?其机械性能如何?基本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机械性能:铁素体溶碳能力差,奥氏体溶液碳能力较强,渗碳体溶碳能力最强;18.简述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过程:活性原了•的产生、活性原了•的吸收、活性原子的扩散二、问答题3.试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髙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及其主要性能特点。

T答案:4.用冷却曲线表示45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写出该过程中相及组织转变反应式;图P48LL+A-* AA+F-* P+F5.工厂生产一批小齿轮,耍求齿面硬度大于HKC55,心部冇&好的塑性和韧性,现冇以下材料:65Mn、45钢、16Mn、9SiCr、己知:试回答以下问题:(1)•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并说明理由;45,采用表而淬火,45钢屈于,调质钢,渗碳+淬火+低温W火,具有高强度和足够的韧性.(2)•编制其•工艺流程;下料毛坯成形预备热处理粗加终热处理一精加工一装配(3)•制订其热处理工艺(用工艺曲线表示,要求标出加热温度、冷却介质);(4)-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主要目的,并指岀最终热处理记齿轮表凼和心部的组织。

第二次(工程材料导论第四章和铸造)-答案

第二次(工程材料导论第四章和铸造)-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1分)分)1、形变铝合金:铝合金加热时能形成单相固熔体,塑性好,适用于压力加工,故称为形变铝合金。

于压力加工,故称为形变铝合金。

2、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零件或毛胚的成形方法3、分模造型:模样沿最大截面处分为两半,并用销钉定为两半,并用销钉定位,而型腔位于上、下型内,这种造型方法叫分模造型。

4、 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指用易熔材料如蜡料制成模型,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指用易熔材料如蜡料制成模型,在模样在模样上包覆若干层耐火涂料,上包覆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制成型壳,熔去模样后经高温焙烧即可浇注的铸造方法。

的铸造方法。

5、 孕育处理:在铁水中加入一种孕育剂,以达到细化晶粒和石墨,并使其均匀的工艺。

P55 6、球化处理:球化处理是在铁水加入球化剂使石墨呈球状生长。

7、清理:落砂后从铸件上清除表面粘砂、型砂、多余金属(包括浇冒口、飞边和氧化皮)等过程称为清理。

P57 8、浇注系统:为把液态合金注入型腔和冒口而开设于铸型中的一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P60 9、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从砂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中脱出,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芯盒壁上所增加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10、芯头:为了在铸件中能准确而稳固的安放型芯,在模样上应做出相应的凸起部分,称为芯头。

P62 三、填空题(共20分,每一题1分,每一个空0.5分)分)1、常用工程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2、合金钢牌号的表示采用:数字+化学元素+数字。

牌号中的前边的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一)为单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以(万分之一)为单位,化学元素后面的数化学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平均含量,以(百分之一)为单位。

3合金结构钢包括低合金高强度钢、(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及(滚动轴承钢)等。

等。

4合金调质钢中加入W 、Mo 、V 等强碳化物行成元素来等强碳化物行成元素来(细化晶粒)(细化晶粒)、(降低回火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滑移和孪晶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
孪晶,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
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正比于该层至孪晶面的距离。

(3)孪生是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而滑移是不均匀的。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所以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所以容易出现滑移带。

2.多晶体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塑性变形有何不同?
多晶体的每一晶粒滑移变形的规律与单晶体相同,但由于多晶体中存在晶界,且各晶体的取向也不相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
(1)各晶粒不同同时变形;
(2)各晶粒变形的不均匀性;
(3)各变形晶粒相互协调。

3.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滑移线和滑移带是如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列
举金属中常见晶体结构最重要的滑移系,并在其晶胞内画出一个滑移系。

哪种晶体的塑性最好?哪个次之?为什么?
所谓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动后原子处于新的稳定位置。

晶体材料的滑移面与晶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滑移线。

由数目不等的滑移线或滑移台阶组成的条带称为滑移带。

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线是由于晶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相互靠近的小台阶在宏观上反映的是一个大台阶,所以形成了滑移带。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

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

密排六方由于滑移少,塑性最差。

4.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说明如何区分冷、热加工。

动态再结晶与静
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冷变形所产生的储存能的释放。

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于界面能变化引起的。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称为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称为冷加工。

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过程相似,同样是形核长大过程,也是通过形成新的大角度晶
界及随后移动的方式进行的。

但动态再结晶具有反复形核,有限长大,晶粒较细,包含亚晶粒,位错密度较高,强度硬度高等特点。

这种组织比静态再结晶组织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5.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再结晶过程的一般规律。

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变化。

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发生再结晶,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在变形基体中,重新生成无畸变的新晶粒。

6.说明金属在冷塑变形、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各阶段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特点与主
要区别。

金属在冷塑变形时的微观组织:金属晶体在外力作用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外形由原先的等轴晶粒逐渐改变为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的晶粒。

当变形量很大时,各晶粒被拉成纤维状,称之为纤维组织,位错密度也会增加,亚结构细化,产生变形织构。

力学性能特点:产生加工硬化,产生各向异性,还会产生内应力。

回复:回复对材料的组织形态影响不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大。

回复过程中主要是全部消除变形引起的宏观应力,微观应力也可以大部分得以消除。

再结晶:新的无应变的晶粒取代原先变形的晶粒,金属的性能也恢复到变形前的情况,在变形基体中,重新生成无畸变的新的晶粒。

晶粒长大:(1)正常长大,再结晶刚刚完成,得到细小的无畸变等轴晶粒,当升高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时,晶粒仍可继续长大,晶粒均匀连续的生长。

(2)异常长大:形成粗大的晶粒及非常不均匀的组织。

织构明显,产生各向异性;优化
磁导率;晶粒大小不均匀,性能不均匀,降低强度和塑性、韧性;晶粒粗大,提高表面粗糙度。

7.冷加工塑性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退火前后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
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组织发生显著变化。

首先在形变大的部位(晶界、滑移带、孪晶等)形成等轴晶粒的核,然后这些晶核依靠消除原来伸长的晶粒而长大,最后原来变形的晶粒完全被新的晶粒所代替,这一过程为再结晶。

由于金属通过再结晶获得新的等轴晶粒,因而消除了冷加工显微组织、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使金属又重新恢复到冷塑性变形以前的状态。

8.已知金属W、Fe、Pb、Sn的熔点分别为3380、1538、327、232℃,试分析说明W和Fe
在1100℃下的加工,Pb和Sn在20℃下的加工各为何种加工?
实验证明,工业纯金属的熔点与最低再结晶温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T再=(0.35~0.4)T熔(K)
W的再结晶温度为1188℃,所以在1100℃的加工为冷加工;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1℃,所以在1100℃的加工为热加工。

铅的熔点327°C,铅的再结晶温度=(327+273.15)×0.4=258K = -33°C;所以铅在20度是热加工。

锡的熔点232°C,铜的再结晶温度=(232+273.15)×0.4=202K=-71°C;所以锡在20度是冷加工
9. 说明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1)晶界处滑移的阻力大。

(2)实际测得的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刚性滑移理论的计算值小得多。

(3)热加工比冷加工塑性变形来得容易。

(1)晶界上原子排列较乱,点阵畸变严重,杂质原子也容易在晶界偏聚,而且晶界两侧的晶粒取向不同,滑移方向和滑移面互不一致,因此晶界处滑移的阻力大。

(2)理论计算是假定滑移面两侧原子发生整体移动,其临界分切应力值大,但实际晶体滑移是位错的运动、并不需整排原子一齐移动,而仅位错附近少数原子作短距离移动,故而所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要小得多。

(3)因为热加工同时进行加工硬化和回复再结晶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冷加工只有加工硬化,所以随变形量提高,塑性变形变得困难。

10.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金属在热加工(如锻造)时为什么变形阻力小?
(1)改善铸锭组织。

消除空洞、细化晶粒、降低偏析;提高强度、塑性、韧性。

(2) 形成纤维组织(流线)。

第二相或夹杂物沿变形方向呈纤维状分布, 沿流线方向比垂直于流线方向的力学性能好
热加工没有加工硬化现象,或者说加工硬化被随时消除了,所以变形阻力小。

11. 什么叫加工硬化,它给生产带来哪些好处和困难?
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叫做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给金属件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

如在冷轧钢板的过程中会愈轧愈硬以致轧不动,因而需在加工过程中安排中间退火,通过加热消除其加工硬化。

又如在切削加工中使工件表层脆而硬,从而加速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等。

好处:(1)它可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以热处理方法提高强度的纯金属和某些合金尤为重要。

如冷拉高强度钢丝和冷卷弹簧等,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来提高其强度和弹性极限。

又如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破碎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岔等也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

(2)金属的冷成型加工的保证。

金属的冷成型正是利用了材料的加工硬化特性,使塑性变形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工件上,而不致于集中在某些局部而导致最终断裂。

(3)提高构件的安全性。

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使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和过载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能加工硬化,使局部过载部位在产生少量塑性变形之后,提高了屈服强度并与所承受的应力达到平衡,变形就不会继续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构件的安全性。

12. 选择题
(1) 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可用下式计算(B )
A 、)(T 4.0)(C C T ︒
︒≈熔再 B 、)(T 4.0)(K K T 熔再≈
C 、273)(T 4.0)(+≈︒C K T 熔再
(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再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格类型是(D )
A 、面心立方晶格
B 、体心立方晶格
C 、密排六方晶格
D 、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E 、形成新晶型
(3) 加工硬化使金属的(A )
A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B 、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C 、强度减少,塑性增大
D 、强度减少,塑性降低
(4) 塑性变形金属经再结晶后(D )
A 、形成柱状晶,强度增大
B 、形成柱状晶,塑性降低
C 、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
D 、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5) 汽车变速箱齿轮,应由(C )
A 、厚钢板切出园饼,再加工成齿轮
B 、园钢棒切出园饼,再加工成齿轮
C 、园钢棒锻打成齿轮毛坯,再加工成齿轮
D 、铸造成园饼,再加工成齿轮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