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

合集下载

会计准则性质再思考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性质再思考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性质再思考的开题报告(注:下面的开题报告供参考,具体内容和格式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会计准则是会计领域的基础性规范,是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内容的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普遍适用性。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竞争关系日趋紧密,会计准则越来越成为国际间贸易和投资的基础工具之一。

因此,研究会计准则性质对于推动会计领域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准则性质是指会计准则所具备的内在属性和特点,包括其法律约束力、普遍适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会计准则性质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支持,为评价和比较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促进各国在会计标准制定和实践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本文拟以研究会计准则性质为主要目的,从不同角度阐述会计准则的内在属性和特征,探究会计准则的法律本质、科学基础和实践适用性,为理解和应用会计规范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会计准则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的法律本质。

会计准则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规范,其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具有哪些特点和内在联系,如何充分发挥其法律约束力,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2)会计准则的普遍适用性。

会计准则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具有普遍适用的特征,但其具体实践效果和应用方式有所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准则的普适性和可比性。

(3)会计准则的科学基础。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更新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基础,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理论和制度存在着区别,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更新是否科学,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来得出结论。

(4)会计准则的实践适用性。

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适用难度是评价其实用性的重要指标。

分析各国和地区在会计准则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提高其实践适用性提供有益借鉴。

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学术论文、专业书籍、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报告等。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背景、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国际化背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加。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给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比较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成立于1973年,开始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

二、国际化原因1. 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使得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趋势,统一的会计准则变得尤为重要。

2. 提高透明度: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

这对于吸引国际投资和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3. 降低成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差异导致跨国公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适应不同的会计要求。

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可以降低这些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

三、国际化的影响1. 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

通过统一的会计准则,各国的财务报告可以更加准确和可比较,便于国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评估和监督。

2.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统一的会计准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财务报告和比较,提高了贸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 提升企业竞争力: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统一的会计准则,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四、国际化的挑战尽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开题报告国际化经营

开题报告国际化经营

开题报告国际化经营开题报告:国际化经营一、引言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跨越国界,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进行生产、销售和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国际化经营的意义、挑战和策略。

二、国际化经营的意义1.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获取全球资源国际化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取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技术、人才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和信任,进而提高品牌价值。

三、国际化经营的挑战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以避免文化冲突对企业形象和业务的影响。

2. 法律和政策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政策,以避免法律风险和经营障碍。

3. 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四、国际化经营的策略1. 选择适合的市场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

这需要企业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以便制定合适的市场进入策略。

2. 建立全球化供应链建立全球化供应链是国际化经营的关键。

企业需要与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3. 本土化运营在国际化经营中,企业需要进行本土化运营。

这包括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定制和市场定位,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会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研究会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于推动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旨在分析会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会计领域的创新和变革。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趋势。

本研究将分析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和趋势,并探讨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挑战。

2. 会计伦理与道德:会计伦理与道德是会计职业发展的基石。

本研究将分析会计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加强会计伦理与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3.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研究将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探讨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4. 新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会计工作的方式和内容。

本研究将分析新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会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 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指南,收集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

3. 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总结和归纳相关数据和信息。

4.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5.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促进会计发展和创新。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将对会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为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会计准则是公司会计报告的基础,也是监管部门合理监管的基础。

会计准则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保障、会计准则内部逻辑的完整性、国际化程度及与国际准则的对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因此,研究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当前会计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目的:研究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分析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和发展。

内容:1.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理论依据;2. 国内外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比较分析;3. 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 改善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议。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方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步骤:1. 收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相关的文献和案例资料;2. 对国内外会计准则执行机制进行比较分析;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掌握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现状和问题;4. 提出改善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议;5. 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时间表研究时间为半年,具体时间可参考以下时间表:第1-2周:明确研究内容和目的;第3-4周:文献收集和查阅;第5-6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第7-8周:制定调查计划和问卷设计;第9-12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第13-16周:分析调查结果,总结问题和建议;第17-20周:撰写研究报告;第21-22周:校对和修改研究报告;第23-24周:准备答辩资料和材料;五、预期成果和贡献预期成果:撰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提出改善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议。

贡献:1. 提升会计准则研究的深度和广度;2. 为会计准则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3. 为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思路和支持。

六、参考文献1. 吕斯坤.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 会计学刊,2018,12(02):42-48.2. 汪声远.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23(04):23-26.3. 郑山. 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问题及其改进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2019,01(05):32-34.。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加,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逐渐增强。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存在一些难点。

因此,研究不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有助于深入了解各国家和
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为跨国企业的决策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此探讨各模式存在的
优缺点,为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分类和特征;
2.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3. 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的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加以探究其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探讨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加强企业
的跨国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五、研究进度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的阐述(已完成)
2.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分类和特征的理论分析(进行中)
3. 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分析(待进行)
4.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的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待进行)
5. 结论的撰写和整理工作(待进行)。

中韩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韩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韩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韩两个国家在经济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和密切,会计准则国际化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中韩两国之间因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上存在了很大的不同。

然而,随着环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中韩两国之间的会计准则也逐渐向着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因此,本研究比较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旨在探讨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异同和相互借鉴,进一步研究中韩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探究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其中的异同。

2. 比较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

3. 分析中韩两国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上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4. 基于比较研究,探讨中韩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国际化趋势的研究。

案例分析主要考察中韩两国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对不同的经济环境的适应程度。

此外,本研究还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中韩两国会计从业者的意见和建议。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结果有以下几点:1. 分析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探究其中的异同。

2. 比较分析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

3. 揭示中韩两国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上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4. 基于比较研究,提出中韩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上是本研究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本研究可以对中韩两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探讨和见解。

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各国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背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要求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可比较,以便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其次,不同国家的企业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这给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带来了困难。

三、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成立了一系列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IFRS Foundation)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

这些机构致力于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并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可和采用。

四、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大部分国家已经采用或部分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使得不同国家之间企业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国家持异议或复杂情况。

这主要源于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经济体制的差异。

对于这些情况,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直在努力推动各国尽快实现全面的会计准则国际化。

五、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对全球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统一的会计准则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这将促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国际投资。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有助于提高全球经济的效率。

通过统一的会计准则,不同国家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业务合作和跨国交易,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

这将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也为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提供了更加一致的准则和规则。

这将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

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

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已成为会计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会计师作为负责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的专业人士,在这一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动,会计师的职业发展也开始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首先,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体现在职业资格的认可和互通。

各国之间建立了相互承认会计师资格的机制,例如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IFAC)推行的国际公认会计准则(IFRS)认证制度,使得会计师的职业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其次,会计师的国际化发展还表现在专业技能的全球竞争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要求上。

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会计师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多语言沟通能力,能够胜任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工作。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国际会计准则是全球范围内约定的会计准则,旨在实现财务报告的国际标准化和比较性。

国际会计准则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国的企业财务报告中,对于会计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使得财务报告更加透明和可比。

由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企业的财务报告往往缺乏可比性。

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可以消除这些差异,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使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促进了全球企业的资本市场融通。

由于企业财务报告的国际标准化,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地比较不同国家企业的财务表现,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这样,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为全球资本市场的融通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国际投资和资金流动。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提高了会计师的全球竞争力。

作为专业人士,会计师需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并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会计师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为跨国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和报告服务,提升自身的职业地位和竞争力。

三、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挑战与前景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论文会计制度开题报告(3篇)

论文会计制度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经济秩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会计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薄弱等。

因此,研究会计制度,探讨其改革与完善,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一)研究目的1. 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探讨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 提出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 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情况-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会计信息的披露与监督2.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会计人才素质不高3. 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4. 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强化内部控制- 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会计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找出差异和不足。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4.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会计制度进行定量分析。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完成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思路和框架。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提出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撰写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 形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

会计制度变革开题报告(3篇)

会计制度变革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与意义(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然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管不力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意义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变革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会计制度的变革有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适应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制度需要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 强化会计监管:通过会计制度的变革,可以加强会计监管,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 我国会计制度现状分析:分析我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现行制度框架以及存在的问题。

2. 会计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探讨会计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如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国际化等。

3. 会计制度变革的国际经验: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会计制度变革经验,为我所提供有益借鉴。

4. 我国会计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针对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变革措施。

5. 会计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探讨我国会计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如立法、监管、教育等。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会计制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

2. 比较研究法:比较国内外会计制度变革的异同,为我所提供借鉴。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会计制度变革的成效和不足。

4.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实际需求。

三、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一)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1-3个月):完成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会计制度变革的现状和趋势。

2. 第二阶段(4-6个月):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措施。

会计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首先是关于会计准则新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会计准则是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标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复杂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和难以比较的问题,
这也制约了国际商业的发展和跨国投资的增长。

因此,各国开始逐步推行会计准则的
国际化和统一化。

会计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会计准则的效率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是否能提高企业的效率,节省成本,优化业务流程,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2. 会计准则的激励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是否能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创新,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
会财富?
3. 会计准则的信息披露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是否能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心
和信任?
4. 会计准则的机制设计问题
新的会计准则是否能建立更好的监管机制和检验机制,防范会计舞弊和财务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制度安排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会计准则新制度的理论基础,引出会计
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进而从效率、激励、信息披露和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证
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化和国内会计准
则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分析
现代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逐渐成为了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企业财务报告对投资人、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大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两者的异同点,从而为中国企业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供参考。

二、研究意义
1. 阐明中国会计制度与IFRS的差异,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FRS,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2. 比较研究两种会计准则的共性,有助于完善中国会计准则制度,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3. 对国际投资者、监管机构等有指导意义,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以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会计准则和IFRS进行比较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分别介绍中国会计准则和IFRS的相关内容和背景;比较两种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个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选取、准则解释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异同点;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和影响。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本文对于比较分析中国会计准则与IFRS间的差异,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会计准则制度,提高中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同时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中国会计准则和IFRS的比较研究,探究其差异性和适用性,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变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也越来越发达。

而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国的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会计准则也存在差异,这就给企业在跨国投资和贸易时带来了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念,旨在实现全球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意义和影响。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1.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

2.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分析,以欧盟、美国和中国为例,分析其会计准则的异同、趋同和挑战。

3.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以及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包括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计准则、政策法规、企业财务报告等,并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行整理和分析。

2.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

探讨其实现全球化和跨国投资的现实意义。

3. 以欧盟、美国和中国为例,分析其会计准则的异同、趋同和挑战。

以此为依据,探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4.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议和展望。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分析。

2. 基于具体国家的分析,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3.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提出建议和展望。

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发展

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发展

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发展王翰维摘要:完善的会计准则是健全的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成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计准则需要在立足本国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化对接。

文章从会计准则中国特色的几个方面以及国际化发展的原因出发,提出完善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文章始终认为良好的会计准则必须来自中国经济实际,即使在国际化发展中,中国特色中优良成分不可丢弃。

关键词:会计准则;中国特色;全球化一、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会计准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中的主要内容,就会计的构成而言,会计准则包括会计理论准则与会计方法准则。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会计工作要和实际的情况相一致,在处理会计问题时中国会计工作人员必然会受到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背景下会形成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一)会计准则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会计准则在制定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而来,尤其是要按照《会计法》的相关精神以及原则。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法律强制性就表现在其制定的依据来自法律,法律的权威性转接到准则之上,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准则的同时也是对准则强制性的默认。

除此之外,会计准则的强制性还表现其在制定过程中按照相关权威性机构的意图来进行。

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有权威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会给予接受者相应的压力空间。

因此会计准则具有直接的法律强制性还有间接性的强制性。

(二)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

财政部设立有专业性的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会计司,同时财政部属于国家政府机构,由政府机构制定会计准则,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影响作用巨大,这意味着社会行为体都要按照国家政府部门的意见要求来规范会计行为。

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在这里强调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成分,说明了会计准则完全是服务于经济发展,这就将宏观的经济面与具体的实践层面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会计的工具性。

(三)关联方交易披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一直是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市场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存在,信息内容不容易被披露,在会计准则中,我国现阶段的要求是相关得到确基于新会计制度前提,会计从业者在核算工作中获得了进一步多的独立能力及专业评定空间,由此也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供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趋势提要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势下,我国如果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

但由于国情的约束,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

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先进会计理论和方法,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经过不断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势下,我国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

正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成绩有目共睹。

我国自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至今已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制定时就与IASC 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召开了多次有IASC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较好。

但由于我国国情的约束,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

具体表现在一些部门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混乱,现有的会计已远滞后于客观需要,会计制度方法体系的务实性与超前性脱节,缺乏对国外会计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等等。

概括起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有:第一,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和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的不同却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一大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一个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标准。

这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在会计准则方面得到了更大的一致性和透明度,提高了跨国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透明度,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然而,会计准则国际化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如何应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缺乏一致性,导致了部分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不一;其次,由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差异,会计准则国际化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也十分突出;最后,决策者如何应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金融监管机构、跨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1.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

主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差异、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等方面。

2.探讨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风险监测的影响。

主要考虑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对金融监管面临的各种风险。

3.研究如何应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

主要从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适应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标准,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金融监测效率和透明度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系统的搜集和分析,从中总结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将能够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对金融监测的影响和如何应对这种影响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为金融监管机构、跨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促进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

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会计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处理经济业务的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使之会计行为相互协调、规范和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跨地区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选择范围,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成本,降低会计协调费用,为全球所有企业建立公平、统一的会计环境,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务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体,要融入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实现自身会计的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跨国经营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本课题拟通过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关于如何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商业贸易交流,甚至政府、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现在己大致形成一个公众认可的观点,即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首先,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趋同是协调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就不能无视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就需要共同努力,尽量寻求一致。

其次,趋同不等同于相同。

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顾各国国情,不顾会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趋同是难以实现的。

再次,趋同需要一个过程。

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资源型,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效率、公平、主权和全球多样化发展要求的建设机制。

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

趋同并不意味着单项运动。

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以及各国与国际准则委员会之间、国际准则委员会同各区域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

多年来,我国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工作,并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协调与趋同方面所作的努力。

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的新会计准则(CNCAP)于2006年起开始逐步推行,取代了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CAS)。

国际会计准则(IFRS)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会计准则,已被许多国家采用为其会计准则。

这两种会计准则的出现为企业报告财务情况和业绩提供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然而,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因此,需要对这两种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为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的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它们在财务报告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区别和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优势和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中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概述和背景介绍。

2. 两种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和原则的比较分析。

3. 两种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规定和要求的比较分析。

4. 两种会计准则对业绩评价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5. 两种会计准则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的比较分析。

6. 基于对两种会计准则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 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关于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证研究报告。

2. 将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在财务报告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3.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两种会计准则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进度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阶段一: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1个月)。

2. 阶段二:两种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2个月)。

3. 阶段三:对两种会计准则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1个月)。

4. 阶段四: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1个月)。

六、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 对中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二者异同及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1)封面:题目:宋体,二号;其他填写内容:宋体,三号;(2)填表字体:宋体,小四号;(3)括号内的文字为提示性语句,一律不准出现在最终要上传的开题报告中。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分析及其问题研究摘要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是我国会计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实施的会计准则距离国际会计准则及其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距,只有认真分析影响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具体因素,并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范体系,才能实现会计国际化,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信息;发展第一章引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因此国际惯例对中国具有约束力,相应地,国际会计准则对中国的会计准则同样具有约束力。

但从实际情形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其国际惯例尚有较大差距。

第二章中国会计准则发展趋势20多年来,我国的财务会计规范在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明确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范围,规定了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项准则的通知》,要求所有企业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借款费用》、《租赁》、《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等六项会计准则。

对于《投资》和《无形资产》两项会计准则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施行这项会计准则,对于国有企业有意施行这两项准则的,应提出申请,待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

以上两则通知充分表明我国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将长期并存,不能相互代替,缺一不可。

西方一些实行会计准则的国家虽然由有关或职业团体制定并发布会计准则,但公司在实际执行中,仍要根据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科目体系,并据以进行会计核算,所不同的是这种会计科目体系是公司自行制定的,属于公司内部核算制度。

我国目前将会计制度改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条件还相差甚远。

随着会计科目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将来可能会形成由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自行制定或者有中介机构制定会计制度的格局,因为准则和制度的差别在很多方面是无法消除的。

恰恰相反,准则和制度有可能会长期并存,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的重要内容。

和以往传统的会计制度相比,在兼顾本国国情和国际惯例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有了很大的进展。

主要包括:一是会计目的方面,已从只顾政府需要转为兼顾政府和投资者的需要;二是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方面,从绝对保密转为逐步公开;三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从强调合法性转为兼顾合法性、有用性及可靠性;四是在会计选择方面,从只有政府宏观选择转为政府宏观选择与企业微观选择并重;五是在会计和税务的关系上,从会计制度服从于税务法规转为会计制度与税务法规适当分离。

第三章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现状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及美国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

一直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其基本目标为:第一,为了公共利益,制定并公布在编制成为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时应遵守的会计准则,并推动这些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

第二,为改进和协调与财务报表揭示有关的会计准则和程序而付出最大努力。

在IASC发展的初期,它面临的是来自于欧盟(E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会计师联合(1FAC)等国际机构的竞争。

但是随着IASC“可比性和改进计划”的成功实施和“核心准则”的制定及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凭借着IASC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做出的持久和不懈的努力及世界银行和IOSCO(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等机构对它的大力支持,IASC 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其规模日渐扩大。

IASC属于非官方组织,没有强制实施其准则的权力,并且其成员大多为民间会计团体,一般不掌握本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督权。

经过近30年的努力,IASC在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会员代表由成立时的9个国家、16个会计职业团体迅速扩大到2000年底的112个国家、153个会计职业组织。

1996年IASC对67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56个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或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世界大多数证券交易所的承认。

截至2011年底,有900多家跨国公司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在1995年这个数字为222家,而1991年则只有12家。

在2011年上半年,国际会计准则更是在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12年5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到2015年所有欧盟的上市公司必须使用国际会计准则。

当月IOSCO又通过对IASC的核心准则(由30个国际会计准则构成)的审核,并正式建议其所有成员要求跨国筹资和上市的公司采用该核心准则进行财务信息揭示。

由IASC制定,经IOSCO认可的核心准则的发布实施,意味着只要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遵循其本国的会计要求和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其本国的会计准则已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这家公司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受IASC核心准则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无须重编或重整其财务报表。

这对于减少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成本、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和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由于IASC具有国际代表性且它的准则简便易行,可降低执行成本,目前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的资本市场还不能接受外,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国际会计准则。

IASC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影响度还是实用性,IASC的准则具有权威性。

近来几年美国也逐渐向IASC靠拢。

第四章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4.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虽然我国在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必须承认,我国会计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与国际水准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比如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仍没突出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比较混乱;准则的内容仍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够强,被操纵的余地仍相当大;准则制定速度不够快,实务中暴露出来的可能影响财务会计数据质量的一些重大问题仍未及时得到解决;准则与制度仍不够稳健,各项损失准备仍不够充分,不良资产不能及时得以消化,虚盈实亏、资本销蚀现象仍十分严重。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利润表(也称收益表),是典型的传统的财务业绩报告,其确定的基础是由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构成的。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资产和负债始终按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不确认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按照实现——配比原则,收益表只反映已经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的特定交易的结果,而不反映那些已经使价格发生了变化但尚未实现的事项或情况的影响;按照稳健原则,收益表也只确认预计的损失,而不允许确认预计的收益。

这种收益表的主要特点是:确定性、可靠性和稳健性。

但从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看,存在以下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是由于收益表体现了一种狭隘的经营成果观,它只反映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得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没有提供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全部信息;二是价值增值在产生之时不予报告,而必须推迟到实现之时再予报告,这会导致收益确定存在潜在的时间误差,即价值增值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而收益报告却在另一个会计期间。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这种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严重损害收益报告的及时性,降低收益信息的品质;三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价值增值不予报告,还为管理当局提供操纵收益敞开方便之门。

4.2 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因素分析会计国际化是为满足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会计国际化是世界各国为了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和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把本国会计准则逐步转化为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结果形成了国际会计准则,这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所提到的与国际准则接轨的真实涵义。

会计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沟通阶段,即通过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比较各会计准则的异同,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与了解;二是协调阶段,即探求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差异,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和有效性;三是规范和统一阶段,即实行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的会计准则,使本国会计融入国际行列。

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

目前,资本市场愈益向全球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跨国上市的增多、跨国兼并增多、跨国交易所联盟。

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统一的报表,供公司决策之用。

三是解决国与国之间贸易纠纷的需要。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需要通过仲裁来解决,仲裁的焦点往往是如何对倾销进行界定,界定的一个基本准绳在于是否低于成本销售。

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各国在统计宏观经济数据时必须采取统一的计算基础,以增强不同国家数据的可比性。

五是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大大加快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缺乏透明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师水平不高对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4.3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建设中的部分问题我国在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已于2000年开始实施。

证监会也颁布了一系列信息披露的规范,加强了信息披露监管。

我国的会计法规与核算体系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基本大法,以会计准则作为基本业务规范,以会计制度规范作为具体核算行为的一个成熟的会计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重视与国际接轨,故目前与国际准则规定相比,在大的框架上差别是不大的,但我们与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公司经营环境不良、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质量不高、政府监管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仍难以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上的作用很不理想,不少上市公司高估利润和资产,隐瞒损失和负债,导致虚盈实亏,形成市场泡沫,绩优股沦落为垃圾股的事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为市场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国外投资者对我国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持有怀疑的态度,影响了投资信心;境外投资者不认可我国公司的财务资料;不真实的财务数据导致了企业微观经济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失误,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一些国内公司因财务资料不符合国际标准等原因而在国际反倾销诉讼中败诉,可能会因此蒙受更大的损失;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有更多的境外企业进入我国,甚至直接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会计准则的差异无疑将影响它们在我国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