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的“绿色养生”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岁老人的“绿色养生”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而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了。为此,一股绿色风暴席卷全球,亲近自然,向自然要健康的养生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今年五一假期,笔者到山清水秀的千岛湖旅游,在千岛湖上游姜家镇龙川湾景区附近,采访了一位101岁的老寿星——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发明的“绿色养生法”,使他健康从容地在尘世间度过了101个春秋。
老寿星名叫刘省吾,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他在战争年代眼睛受了伤,转业回家。刘老在解放前是长工出生,退伍以后。他受不了清闲,坚持从县城搬到郊区居住。从此,刘老便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绿色使老人心绪宁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恶劣的环境使刘省吾落下了一身病。刘老居住的地方有一片一望无艰的田野,没事时,刘老就拎着一张小木凳,慢慢地在田间小路上行走,闻一闻庄稼的气息,看一看行将放蕊的玉米花。累了,就放下小木凳,坐在地头的树荫里静静地听小麦拔节的声音。每每心情烦躁的时候,刘老就到地头转转,一看到那些长势喜人的作物,胸中的不快就烟消云散了。刘老说,很多人进入老年后情绪急躁而易怒,多接触一下绿色植物,可以使人的心情平静下来,这对于养生大有裨益。
绿色使老人增添乐趣。人到老年,最害怕孤独。前些年,刘老的老伴生病住院半年多,家中只有他一人生活。渐渐地家人发现刘老患上了忧郁症,不爱言谈,整天坐在电视机前长吁短叹。后来家人有意识地让刘老种菜,渐渐地,刘老在菜园里找到了乐趣。刘老深有感触地说,蔬菜也有灵性,浇水锄草的过程中,心灵会得到净化,心绪会得到梳理。在亲近农事的过程中,刘老用心感悟着生命的博大与坚强,体味着晚年生活的乐趣,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绿色使老人远离颓唐。种花养草,可以怡情,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刘老和老伴在家中养了很多花草,盆盆罐罐的摆满了窗台,就连篱笆边也种上宿根花。每天,刘老都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一丝不苟地为这些花草浇水、松土、掸尘,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仿佛在触摸自己年轻时的梦。刘老说,人到老年,很容易精神颓唐、萎靡不振,而养花则可以振奋精神,心有寄托。“赏花乃雅事,悦心又增寿”,淡雅的茉莉花使人神志安宁,浓郁的郁金香使人清神怡心,幽香的康乃馨能让人唤醒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刘老深谙此道,他的卧室里就挂着一副“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的对联呢。
绿色使老人心情常新。刘老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人的健康长寿除了爱好运动、和谐的人际关系、精神喻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优美的居住环境。因此,刘老不但观花种菜,还全力打造“生态家居”。他将卧室的壁纸换成了淡绿色,床单、被罩等也换成了绿色,连窗帘都是灌木图案的。刘老在战争年代眼部受了伤,晚年视物模糊。他坚持每天目视墙壁半小时,几个月下来,眼疾竟然不治而愈!平时,老人吃的蔬菜全是自己和老伴栽种的,不施任何化肥,喝的水也是经过过滤的自来水。老人出来进去,眼里看的,手里握的,心里想的,吃进肚的,全是“绿色”的,这使得老人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清新的氛围之中。老人说,每天生活在绿色的环境里,如同生活在大自然中一样,清新淡雅,安详静谧,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总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人也变得年轻啦!
亲近绿色寿自长。低碳生活,亲近绿色,是现代都市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今年101岁的刘省吾,这位高龄老人,每天生活在自己的“绿色家园”中,每天依然是到田间走走,浇浇花、锄锄草、摘摘菜,心态平和,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吃得香、睡得着,生活怡然自得,羡慕得左
邻右舍直咂嘴,都说老人的“绿色养生经”值得借鉴和学习!
大师的减法字数:1811来源:养生大世界2010年7期字体:大中小法顶禅师是韩国声名远播的自然主义思想家与实践家,他于1954年剃度出家,其后历任韩文大藏经译经委员、佛教报社总编辑、松广寺修炼院长等职。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辞掉这些职位,在松广寺后山亲自建造了一座佛日庵,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后来,随着慕名前来拜访的人日渐增多,法顶禅师在完成随想集《舍·离》后便独自前往江源道的一个山谷中,住在一间茅舍内,独自耕地,清贫度日,亲身体验着单纯、简朴的生活。
独居山中,生活难免不便。但他觉得这样的不方便很好。他说,“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便利了,因此每遇到断电、通信中断就会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但我住的地方根本没有这些东西,也不需要这些物品。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不需要交电费和水费,这反而激发出我潜在的生存能力。”
他在自己所著的文章里讲述了这样两件事。
一个是关于上厕所的问题。由于没有厕所,如果遇上下雨天,就得打着伞,到田里挖个小坑,像动物一样排泄之后,再把排泄物埋起来。遇到下大雨或是下雪时,没有厕所真的很不方便,所以他到小溪旁捡了些碎石块,用树皮搭盖了屋顶,建造了一间厕所。
因为一切均由自己动手,所以他花了一个月,才把厕所建好。虽然设施简陋,但至少这是自己徒手努力的成果,所以他对于这间厕所感到非常满意。并深觉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生活,真的非常有意义。
另一个是关于午睡的问题。在炎炎夏日,禅师为了不使自己有贪睡之念,给自己找了很多事情做。为了驱走睡意,他拿起一把刀子削竹。刀与竹均是锋利之物,稍不留神,就会伤己。炎炎夏日正好眠,禅师一人独居,就算喜爱午睡,也是极为自然的事情,没想到禅师竟然为了不打瞌睡,用锋利的刀去削竹子。
这两件事充分体现了禅师的简朴和自省能力,他把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
行走在山路的时候,总是会被泥石间跃出的不知名野花所吸引,红的、蓝的、黄的、自的,或者黄白相间,没有任何预约的形状,却比城市里修剪得工整的园艺来得更让人心生喜悦。这又仿佛像是人的心灵世界,常有各种的事务呈起、落下,山并不会因花朵而牵绊,城市的生活更像是修剪的花枝,少了一份从容天然,却多了一层刻意慌忙,纵然努力给花草提供再多的肥料,也无法了断日增的烦恼。
法顶禅师这样归结修行的概念,他说:“修行是什么呢?修行就是消除业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断绝烦恼、断绝欲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修行也绝非打斋念佛,如何断欲得道,禅师只是这样补充:“当我的心灵非常澄澈宁静时,就会产生一个重心,有了重心,就会有完整的心灵。”
夏天来临时,人会比较烦躁,骄阳烈日烘烤、公车地铁拥扰,还没开始工作,巳觉得无趣。有一个凉茶的广告语叫人“消消火”,除了中医里道出的人体内的各种火种,心灵常植一片清林,俨然是当务之急了。
法顶禅师坚守清贫,并把清贫作为修行的至上法则,他说:“把拥有的物品减到最少,让心灵得到升华,成为宇宙生命的一部分,这便是清贫。”清贫不是让自己困窘,不是机械地拒绝财富,而是保持生存必要的物质就好,就像花草拥有了土壤和水分,也不会再囤积养料的想法,这就是“成为宇宙一部分”。
除此之外,“拥有得越少,就会越珍惜,我们也会变得越富有,我不断强调,不能把这种生活态度看成是消极的人生观,这是睿智的人生选择”。
人们都习惯于做加法:得到名,得到利,得到财富,得到快乐,得到物质,得到职称……不停地去索取获得,最终这些东西除了一时快感外,更多是无尽的包袱。
其实,生活不仅仅是加法,更聪明的是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东西,从而让自己从占有的包袱中解放、解脱出来,恢复以前活灵活现的生命。想想,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拥有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