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行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上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提要 (1)
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1)
I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3)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3)
二、行业规模分析 (3)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3)
四、行业效率分析 (4)
五、盈利能力分析 (4)
六、营运能力分析 (4)
七、偿债能力分析 (4)
八、发展能力分析 (5)
九、成本结构分析 (5)
十、贷款建议 (7)
III电子信息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8)
IV电子信息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10)
一、行业运行情况 (10)
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11)
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11)
V电子信息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 (12)
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 (12)
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12)
VI电子信息资本市场及同业动态 (14)
一、交大铭泰公司在挂牌上市 (14)
二、网通公司首次亮相资本市场发行五十亿企业债券 (16)
三、网通公司计划2006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17)
四、TCL将在2004年与汤姆逊成立合资公司 (18)
五、中国联通斥巨资回购九省移动业务 (18)
下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说明 (20)
I电子信息行业分析 (20)
一、行业运行分析 (20)
二、行业政策分析 (29)
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38)
四、上下游行业影响 (39)
五、国际市场情况 (39)
六、行业发展趋势 (43)
II电子信息企业分析 (50)
一、企业整体情况分析 (50)
二、主要企业分析 (50)
三、企业(按规模)区域分布 (55)
III电子信息市场产品分析 (59)
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 (59)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66)
三、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 (67)
四、主要产品库存情况 (68)
IV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分析 (70)
一、省确定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 (70)
二、公布将要建设的IT产业重要项目 (70)
三、省电子信息类企业上市步伐加快 (71)
四、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市的支柱产业 (72)
五、信息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75)
六、省信息产业将占省GDP的2.5% (76)
七、省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77)
八、IT行业景气指数创2003年以来最好水平 (77)
上篇: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提要1
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我国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最新主要产品产能指标
资料来源:2002年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数据
说明:由于2003年行业产能指标目前没有统计数据,因此以上数据为2002年年终数据。
1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3年1~11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统计局。
企业指标参考2
2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2002年末全国18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得,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
II电子信息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二、行业规模分析
(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行业效率分析
单位:元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营运能力分析
七、偿债能力分析
八、发展能力分析
九、成本结构分析(一)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
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
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
十、贷款建议
III电子信息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有关统计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从新兴产业到战略性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基本齐全、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宏观调控不断规的产业体系。但这些长足的发展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一、总体规模尚难以与跨国公司匹敌
去年我国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约合691亿美元,相当于IBM同年营业收入(831亿美元)的83%;百强企业排首位的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5.8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3%。
二、研究开发投入不足
国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也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比:百强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4.2%、3.8%和3.8%,而2002年Cisco、Intel、Microsoft、Nokia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达到25.3%、17.5%、15.5%和10%。1997~2001年,百强企业前10家申请的专利数总计3886件,相当于IBM公司去年申请的专利数。
三、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制造业、软件业的比例失调,软件、芯片等高技术产品的瓶颈依然制约产业发展,地区发展仍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