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下水道现状引发的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xx下水道现状引发的感想

xx编号90

这个夏天,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下水道,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北京,

2011年6月23日。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没有逃脱在大雨中水淹全城的命运,路面积水影响了车辆通行,造成全市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我们再看看其他国家的下水道现状:

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

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为3.3米×4米,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巴黎下水道是全世界唯一可以供人参观的下水道。东京下水道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宫殿。

而在中国真正称得上“下水道”的,就只有100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修筑的那部分了。

这部分下水道最高处可以达到2.5米以上,宽度在3米左右。下水道拱璧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条直径三四十厘米左右的水管,有的在两侧,有的就在头顶上方。在下水道的一个节点处,有一个6级台阶将下水道分成两层,上下两条水管的落差非常大,而且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一米的下水管,整个节点空间宽阔,犹如一座地下房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下水道系统如此粗糙呢?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一个大问题——“重污水,轻雨水”。留心观察一下身边,你会发现井盖上印着“污”字的远远多于印着“雨”字的,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在科研方面,城市

排水一直偏重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而对城市排水管网领域关注不足,所以从事排水工作的人们,在提到城市排水时一般都会脱口而出“污水管网”四个字。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只有“污水管”而没有“下水道”的。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说,“关注城市排水问题,不能光盯着平排水管道,许多问题不是出在管道上,而是出在城市本身。”的确,在我们的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湖泊河道、草地、裸露土地等不断被占为建筑用地。人们大量使用水泥、柏油、混凝土等材质覆盖土壤表面,形成了大面积几乎完全隔水的封闭地表,降落到地面的水难以向土壤下渗,形成地面积水,于是一场大雨,城市被积水淹没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外,“雨岛效应”也对城市内涝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和我们熟悉的“热岛效应”类似,“雨岛效应”也是伴随着城市而生的,其显著特征是和周边的地区相比,城市中局部降雨量明显增加,降雨次数增加,暴雨和冰雹的次数也相应增加。“近年来,北京城区降水量大于郊区平原的趋势日趋明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区年降水比郊区多60毫米,相当于每年多了一场暴雨雨量。”刘延凯如是说。也去,你不禁想问,这些我们的政府不知道吗?不,他们是知道的,可是,他们仍将地面上光鲜亮丽的城市建设作为唯一的政绩标准,据我所知,有的城市就花高达亿元的资金修建一座已然不存在许多年的佛塔,面子工程和可怕!反映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官员还不够尊重人权、不够珍爱生命,如果真的爱护生命、尊重人权,就应该把百姓的生命财产看的高于一切,那么城市内涝问题早就该部这么严重了。当然,我国的城市内涝法律空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大问题。难道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就真的无法应对暴雨吗?不,可以的,在北京“7.24”暴雨中,北京市气象局提前3天发出预警,当天的防汛指挥中心市长亲自坐镇,相关政府部门联合行动,5000余名干部职工一起动员,成功应对了这次暴雨袭击,总结起来也就八个字:

预警及时,行动得力。

中国政府永远只会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想办法去补救。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北京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然而一个最简单的

下水道系统北京都是十分薄弱的,一场大雨即可把北京城淹掉,我不得不设想,别的国家利用这一点,多用点水,即可毁掉我们的首都,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由于今年的数次水灾事件,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起下水道系统来。我的最后一点感想就是希望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到基础建设上,把大的忧患在发生之前找到方法制止,不要再让中国被世界嘲笑,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不只是一个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