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实验报告——串口
ARM实训报告汇总
实训一、绘出STM32开发板的MCU外围硬件连接图学生:吴磊郑黄庆阿不力孜指导老师:王宜结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一、实训目的1.握STM32开发板的封装和引脚2.能够测量开发板外围器件与STM32芯片的实际连接,并画出电路图二、实训内容1.画出开发板上MCU与发光二极管DS0、DS1的连接示意图2.画出开发板上MCU与按键KEY0、KEY1、KRY2、KEYM的连接示意图3.画出开发板上MCU与24C02芯片的连接示意图4.画出开发板上MCU与W25X16芯片的连接示意图5.画出开发板上MCU与温度传感器18B20的连接示意图6.画出开发板上MCU与2.8寸液晶的连接示意图7.画出开发板上MCU与红外接收头的连接示意图8.画出开发板上MCU与PL2302芯片的连接示意图三、实训过程1、MCU图1图1中上部的BOOT1用于设置STM32的启动方式,其对应启动模式如下表所示:表1我们用串口下载代码,则配置BOOT0为1,BOOT1为0即可,如果想让STM32一按复位键就开始跑代码,则需要配置BOOT0为0,BOOT1随便设置都可以。
2、LED图2其中PWR是系统电源指示灯,为蓝色。
LED0和LED1分别接在PA8和PD2上,PA8还可以通过TIM1的通道1的PWM输出来控制DS0的亮度。
为了方便大家判断,我们选择了DS0为红色,DS1为绿色的LED灯。
3、按键图3KEY0、KEY1和KEY2用作普通按键输入,分别连接在PA13、PA15和PA14上。
WK_UP 按键连接到PA0(STM32的WKUP引脚),它除了可以用作普通输入按键外,还可以用作STM32的唤醒输入。
4、EEPROMALIENTEK MiniSTM32自带了24C02的EEPROM芯片,该芯片的容量为2Kbit,也就是256个字节。
图4这里我们把A0~A2均接地,对24C02来说也就是把地址位设置成了0了。
5、SPI FLASHALIENTEK MiniSTM32开发板载有SPI FLASH芯片W25X16,该芯片的容量为2M字节。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比特流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串口实验来了解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串口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1. 串口模块2. 电脑3. 串口线4. 软件调试工具【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模块和电脑:将串口模块与电脑通过串口线相连。
2. 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
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串口的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
4. 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成功发送。
5. 接收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接收数据,确认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串口模块进行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数据的传输过程,并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串口通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控制等。
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更加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1. 《串口通信原理及应用》2. 《串口通信技术与应用》3. 《串口通信实验教程》【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本次实验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完成本次实验的动力来源。
【附录】实验中使用的串口调试工具下载链接:[下载链接](请自行搜索并下载合适的串口调试工具)以上为本次串口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ARM实验报告
ARM实验报告朱银忠1、实验目的(1)熟悉LPC2378的结构功能和代码体系。
(2)熟悉LPC2378实验板的各个模块功能。
(3)掌握基本的硬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4)利用按键模块,显示模块和主控CPU实现简单的功能。
2、实验步骤(1)学习并熟悉电路图,理解掌握LPC2378及其各个模块的电路连接结构和工作方法。
(2)将LPC2378和其他外围原件焊接在实验板上。
(3)学习keil C的使用方法,建立一个工程。
并利用keil C将所有的主程序和外围程序烧写到LPC2378中。
(4)上电测试各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正常工作则找到原因并解决故障。
(5)通过keil C 编写一个小程序,在LPC 2378实验板上实现一定的功能。
3、硬件调试结果(1)上电后经万用表测试,电压转换电路工作正常,芯片供电电压为3.3V,部分外围元件为5V。
(2)在keil C 中建立工程后,通过进行合适的配置成功的将程序下载进了LPC2378。
(3)将串口模块通过串口线和计算机连接后。
利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测试串口模块工作正常。
(4)通过对SD卡的读写操作测试证明SD卡模块工作正常。
(5)通过对键值的读取证明按键模块工作正常。
(6)液晶模块在插上排线后没有反应,经检查,发现接口和封装并不匹配。
将接口调换位置后重新插上排线,再通过调节电位器到合适的位置,液晶可以正常工作。
4、程序功能和实现思路该程序通过LPC2378对液晶模块和按键模块的联合控制,实现了一个“推箱子”游戏的功能。
该程序基本实现思路为,通过按键函数读取键值得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命令。
根据命令控制“人”的位置和“箱子”的位置。
在屏幕上显示“人”的位置和“箱子”的位置,最终当“人”将“箱子”推到预定地点后,游戏结束。
5、程序清单#include "LPC23XX.h"#include "CONFIG.h"#include "GPIO.h"#include "LCD.h"#include "IRQ.h"#include "RTC.h"#include "TIMER.h"#include "KEY.h"#include "I2C.h"#include "UART.h"#include "MOTOR.h"#include "RS485.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UP 0x34#define DOWN 0x63#define LEFT 0x32#define RIGHT 0x36unsigned int i,j;unsigned char deslocatex[]={13,14};unsigned char deslocatey[]={13,14};unsigned char flag0=0,flag1=0;unsigned char temp;unsigned char ss[];unsigned int sc=0;unsigned long time=100000;static int step=0;unsigned int cant=0 ;struct BOX{unsigned int x;unsigned int y;}Box1,Box2,Box3,Box0;int main(){ config_IO();init_VIC();LCD_Initial();KEY_Initial();I2C_Initial(0x01,40000); //主模式,时钟400KHZI2C_WriteNByte(AT24C64,0x0000,s,sizeof(s)-1);LCD_Delay(1000 );I2C_ReadNByte(AT24C64,0x0000,d,sizeof(s)-1);SCS |= 1; //允许P0、P1的高速GPIO功能PINSEL10 = 0; //禁止EMCPINSEL3=0X00000000;FIO1DIR=0X00040000;FIO1CLR=0X00040000;Logo();//开场动画start:Clr_Screen();c=0;time=50000;Box0.x=3;Box0.y=2;Box1.x=4;Box1.y=2;Box2.x=3;Box2.y=3;Box3.x=4;Box3.y=3;BoxBody(Box0.x,Box0.y);BoxBody(Box1.x,Box1.y);BoxBody(Box2.x,Box2.y);BoxBody(Box3.x,Box3.y);map();while(1){ if(cant==1){Printstr(16,70,"can't ");Printstr(16,90,"move");}cant=0;switch(ReadBC7281(KEY_LATCH)){ case UP:if((Box0.y==1&&Box1.y==1)||(4<=Box0.x<=5&&Box0.y==8)||(Box0.x>=11&&Box 0.y==8)){cant=1;LCD_Delay(time);break;} //can ?else{Clr_part(Box2.x,Box2.y);Clr_part(Box3.x,Box3.y);Box2.y=Box0.y;Box3.y=Box1.y;Box0.y-=1;Box1.y-=1;step++;LCD_Delay(time);break ;}case DOWN://if(((1<=Box0.x<=5)&&(Box0.y==5))||(Box0.x>=11&&(Box0.y==5))||(Box0.y==13)) if((1<=Box0.y<=4)||(5<=Box0.y<=7&&6<=Box0.x<=10)||(8<=Box0.y<=13&&4<=B ox0.x<=13)){Clr_part(Box0.x,Box0.y);Clr_part(Box1.x,Box1.y);Box0.y=Box2.y;Box1.y=Box3.y;Box2.y+=1;Box3.y+=1;step++;LCD_Delay(time);break;}else {cant=1;LCD_Delay(time);break;}case LEFT:if((Box0.x==1)||(Box0.x==6&&Box0.y==7)||(Box0.x==4&&Box0.y>=8)) {//Printstr(19,110,"Can't Move");cant=1;LCD_Delay(time);break;}else{Clr_part(Box1.x,Box1.y);Clr_part(Box3.x,Box3.y);Box1.x=Box0.x;Box3.x=Box2.x;Box0.x-=1;Box2.x-=1;step++;LCD_Delay(time);break;}case RIGHT:if((Box1.x==16)||(Box1.x==11&&Box1.y==7)||(Box1.x==14&&8<=Box1.y<=12)) {cant=1;LCD_Delay(time);break;}else{Clr_part(Box0.x,Box0.y);Clr_part(Box2.x,Box2.y);Box0.x=Box1.x;Box2.x=Box3.x;Box1.x+=1;Box3.x+=1;step++;LCD_Delay(time);break;}}BoxBody(Box0.x,Box0.y);BoxBody(Box1.x,Box1.y);BoxBody(Box2.x,Box2.y);BoxBody(Box3.x,Box3.y);LCD_Delay(time);if(Box0.x==13&&Box0.y==13){Printstr(19,110,"Win !");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restart();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LCD_Delay(time);goto start;}}}6、程序运行结果(1)7、问题分析。
ARM的串行口实验.
课程名称:嵌入式技术开课机房:11号机房2012年4月1日星期二8:10~11:35专业班级通信09( 班学号Xb09680204姓名江立坤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ARM的串行口实验指导教师陈玮一、实验任务与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 了解UART的基本知识2. 掌握基于群星系列CM3程序库的UART配置、数据收发编程3. 学会串口调试助手或超级终端的使用实验任务任务一:使用Stellaris驱动库函数,编写可以接收及发送字符串的基于EASY ARM 8962开发板的UART驱动程序任务二: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使用C#编写一桌面程序,要求可以通过串口发送指令,使用其打开LED3~LED6。
命令协议可以自己定义。
二、报告内容任务一#include"uartGetPut.h"#include"systemInit.h"#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PART_LM3S8962#include// 定义接收缓冲区#define MAX_SIZE 40 // 缓冲区最大限制长度char RxBuf[1 + MAX_SIZE]; // 接收缓冲区int BufP = 0; // 缓冲区位置变量tBoolean RxEndFlag = false; // 接收结束标志// UART2中断服务函数void UART0_ISR(void {char c;unsigned long ulStatus;ulStatus = UARTIntStatus(UART0_BASE, true; // 读取当前中断状态UARTIntClear(UART0_BASE, ulStatus; // 清除中断状态if ((ulStatus & UART_INT_RX || (ulStatus & UART_INT_RT // 若是接收中断或者{ // 接收超时中断for (;; {if (!UARTCharsAvail(UART0_BASEbreak; // 若接收FIFO里无字符则跳出c = UARTCharGetNonBlocking(UART0_BASE; // 从接收FIFO里读取字符if (c == '\r' {UARTCharPut(UART2_BASE, '\r'; // 回显回车换行UARTCharPut(UART2_BASE, '\n';RxEndFlag = true; // 接收结束标志置位break;}if (isprint(c // 若是可打印字符{if (BufP < MAX_SIZE {UARTCharPut(UART2_BASE, c; // 回显RxBuf[BufP++] = c;RxBuf[BufP] = '\0';}}}}}// 以FIFO中断方式接收一个字符串,不回显,返回实际接收到的有效字符数int uartFIFOGets(char *s, int size {int n;while (!RxEndFlag;n = BufP;BufP = 0;RxEndFlag = false;strncpy(s, RxBuf, size;s[MAX_SIZE] = '\0';return (n;}// UART初始化void uartInit(void {SysCtlPeripheralEnable (SYSCTL_PERIPH_UART0; SysCtlPeripheralEnable (U0TX_PERIPH; // 使能RX/TX所在的GPIO端口GPIOPinTypeUART(U0RX_PORT, // 配置RX/TX所在管脚为U0RX_PIN; // UART收发功能GPIOPinTypeUART(U0TX_PORT, // 配置RX/TX所在管脚为U0TX_PIN; // UART收发功能UARTConfigSet(UART0_BASE, // 配置UART端口9600, // 波特率:9600UART_CONFIG_WLEN_8 | // 数据位:8UART_CONFIG_STOP_ONE | // 停止位:1UART_CONFIG_PAR_NONE; // 校验位:无UARTFIFOLevelSet(UART0_BASE, // 设置收发FIFO中断触发深度UART_FIFO_TX2_8, // 发送FIFO为2/8深度(4B)UART_FIFO_RX6_8; // 接收FIFO为6/8深度(12B)UARTIntEnable(UART0_BASE, UART_INT_TX; // 使能发送中断IntEnable (INT_UART0; // 使能UART总中断IntMasterEnable(; // 使能处理器中断UARTEnable (UART0_BASE; // 使能UART端口}// 通过UART发送一个字符void uartPutc(const char c {UARTCharPut(UART0_BASE, c;}// 通过UART发送字符串void uartPuts(const char *s {while (*s != '\0'uartPutc(*(s++;}// 通过UART接收一个字符char uartGetc(void {return (UARTCharGet(UART0_BASE;}// 功能:通过UART接收字符串,不回显,退格修改,回车结束// 参数:*s保存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只接收可打印字符(ASCII码32~127)// size是缓冲区*s的总长度,要求size >= 2(包括末尾'\0',建议用sizeof(来获取)// 返回:接收到的有效字符数目int uartGets(char *s, int size {char c;int n = 0;*s = '\0';if (size < 2return (0;size--;for (;; {c = uartGetc(; // 接收1个字符if (c == '\b'// 遇退格修改{if (n > 0 {*(--s = '\0';n--;}}if (c == '\r'// 遇回车结束{break;}if (n < size // 如果小于长度限制{if (isprint(c // 如果接收到的是可打印字符{*(s++ = c; // 保存接收到的字符到缓冲区*s = '\0';n++;}}}return (n; // 返回接收到的有效字符数目}任务二1. 控制协议命令格式: space space space响应格式: >space space space其中:space表示空格,亦可以其他字符替代,如,(逗号)、;(分号)之类例如,LED 3 0字段名称长度(字符个数)可选值列表Command 设备类型4 LEDS——0BUZZ——1LM75——2DeviceNo 设备号1 0~9LED:只能为3~6BUZZ:只能为1LM75:只能为1RD/WR 读写方向1 0——读1——写DeviceValue p设备值PC-ARMspan:1ARM-PC:1~N0——关闭1——打开X——温度值2. 协议实现桌面程序Device.cs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IO.Ports;namespace WindowsFormsApplication1{public class Device{#region Feilds Defintion//////属性///public LM8962DeviceType DeviceType { get; set; }Several terrorists have claim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last几个恐怖主义者已经声称对这起爆炸负责。
ARM的串行口实验报告
ARM的串行口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ARM的串行口通信原理和应用;2.掌握ARM串口编程的方法;3.实现ARM与外部设备的串行通信。
实验材料:1.ARM开发板2.计算机3.串行通信线缆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a.将ARM开发板连接至计算机,使用USB线缆进行连接;b.使用串行通信线缆将ARM开发板与外部设备连接。
2.软件配置:a. 打开开发板所使用的开发环境(如Keil MDK);b.在开发环境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c.配置并选择合适的ARM微处理器型号。
3.串口初始化:a.在代码中引入相应的头文件;b.配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c.初始化串口。
4.串口发送数据:a.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入数据缓冲区;b.通过串口发送数据。
5.串口接收数据:a.等待接收数据;b.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存入接收缓冲区。
6.数据处理:a.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b.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解析或其他操作。
7.实验结果分析:a.验证串行口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b.判断实验结果与期望结果是否一致;c.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8.实验结论:a.总结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b.总结串行口通信的应用和意义;c.总结ARM串口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前,确保所有连接正确且紧固;2.实验前检查软件环境是否正确配置;3.实验中注意正确调用相应的API函数;4.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注意异常情况的处理;5.经常保存代码和实验结果,以备后续使用。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ARM的串行口通信原理和应用,并成功实现了ARM与外部设备的串行通信。
在实验过程中,我熟悉了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步骤,并学会了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串行口通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掌握了ARM串口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提升对ARM串口编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其运用到更多的实际项目中。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篇一:串行口通信实验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六串行口通信实验一、实验内容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在实验板上显示,按实验板键盘输入的数字在PC机上显示,并用串口助手工具软件进行调试。
二、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实验原理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
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 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TTL电平的相互转换。
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可以使用免费的串口调试程序SSCOM32或Windows的超级终端。
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SCON和PCON。
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
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
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REN 位后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
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
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
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
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
ARM串口实验报告
3.1 ARM的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
3.掌握CPU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学习串行通讯原理,了解串行通讯控制器,阅读ARM芯片文档,掌握ARM的UART 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ARM系统硬件的UART相关接口。
编程实现ARM和计算机实现串行通讯:ARM监视串行口,将接收到的字符再发送给串口(计算机与开发板是通过超级终端通讯的),即按PC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板将接收到的数据再返送给PC,在超级终端上显示。
三、预备知识1、用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ARM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
3、了解串行总线四、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PC机Pentium100以上、串口线。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XP、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五、实验原理及说明1.异步串行I/O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
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
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
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
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
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3-1 串行通信字符格式图3-1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
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
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位、7位或8位,一般采用ASCII编码。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 ARM 处理器的串行口通信原理及编程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能够实现基于 ARM 的串行数据收发功能,为后续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
在 ARM 系统中,串行口通常由发送器、接收器、控制寄存器等组成。
发送器负责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发送出去,接收器则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
在本次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波特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设备:ARM 开发板、USB 转串口线、电脑。
2、软件环境: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程在 Keil MDK 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选择对应的 ARM 芯片型号,并配置工程的相关参数,如时钟频率、存储分配等。
2、编写代码(1)初始化串行口首先,需要设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例如,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数据位长度为 8 位,停止位长度为 1 位。
(2)发送数据通过编写发送函数,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行口的数据寄存器,实现数据的发送。
(3)接收数据通过中断或者查询的方式,读取串行口的接收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4)主函数在主函数中,调用发送函数发送数据,并处理接收的数据。
3、编译下载编写完成代码后,进行编译,确保代码没有语法错误。
然后,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下载到 ARM 开发板中。
4、连接设备使用 USB 转串口线将 ARM 开发板与电脑连接起来,并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与开发板相同的波特率等参数。
5、测试实验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发送数据,观察开发板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并回传数据。
嵌入式ARM串口实验报告
实验五串口通信实验1实验目的(1) 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 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3) 掌握S3C2410寄存器配置方法。
2 实验设备(1) S3C2410嵌入式开发板,JTAG仿真器。
(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3 实验内容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能。
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
4 实验步骤(1) 参照模板工程,新建一个工程UART,添加相应的文件,并修改UART 的工程设置;相关设置如下列图所示:图5.1 设置R0 Base图5.2 添加Target图5.3 配置(2) 创建xinint.c和init.c并加入到工程UART中;(3) 编写串口操作函数实现如下功能:循环接收串口送来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回去;参考代码如下:(1)串口初始化程序MMU_Init(); //初始化内存管理单元//设置系统时钟ChangeClockDivider(1,1); // 1:2:4ChangeMPllValue(0xa1,0x3,0x1); // FCLK=202.8MHzPort_Init(); //初始化I/O口Uart_Init(0,115200); //初始化串口Uart_Select(0); //选择串口0(2)发送数据while(!(rUTRSTAT0&0x2)); //等待发送缓冲空rUTXH0=data; //将数据写到数据端口(3)接收数据while(rUTRSTAT0&0x1==0x0); //等待数据data=rURXH0; //读取数据(4) 编译UART;(5) 将计算机的串口接到开发板的UART0上;(6) 运行超级终端,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并将串口设置位:波特率(115200)、奇偶校验(None)、数据位数(8)和停止位数(1),无流控,打开串口;(7) 运行程序,在超级终端中输入的数据将回显到超级终端上,结果如图5.4所示:图5.4 运行结果(8) 修改程序代码,使用户输入的数字在超级终端显示;结果如图5.5所示:图5.5 运行结果图5.6 运行结果5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串口的使用方法,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为以后的实验奠定了基础,通过有关书籍我知道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常用来做输入输出设备。
串口通信实验
串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
3.掌握CPU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学习串行通讯原理,了解串行通讯控制器,阅读ARM芯片文档,掌握ARM的UART 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ARM系统硬件的UART相关接口。
编程实现ARM和计算机实现串行通讯:ARM监视串行口,将接收到的字符再发送给串口(计算机与开发板是通过超级终端通讯的),即按PC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板将接收到的数据再返送给PC,在超级终端上显示。
三、实验原理介绍通信方式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仅在点对点之间进行,或者点对多点之间进行,那么,按消息传输的方向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单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以及半双工通信。
(1)单工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称为单工通信。
如图8-1所示,通信只能从A传输到B。
这好比一条绝对方向的单行道路,不准双向通信也不能逆向行驶。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如模拟广播电视系统(不包括现正在研究应用的HFC双向网络)、无线寻呼系统等。
信号只能从广播电视台、无线寻呼中心发送到电视机接收机、BB机上。
图8-1 单工通信方式(2)全双工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而互不影响的工作方式。
如图8-2所示,在这种工作方式下,通信双方都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因此,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
如果是有线的全双工方式,通信双方会有两根独立的信号线分别传输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从而使得发送和接收可同时进行。
生活中的普通电话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都是全双工方式。
图8-2 双工通信方式(3)半双工这种方式允许数据传输做双向操作,即不仅可以发送,亦可以接收信号,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进行发送和接收任意一个操作。
因此仍然只采用一个信道。
如图8-3所示,如果是有线通信,通信双方只需要一根数据线连接,但是比全双工方式耗时会更多。
如对讲机系统就是采用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本实验是基于单片机和串口通讯的实验,旨在通过掌握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讯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实验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讲解:一、实验原理串口是指通过一条通信线路,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传输到一个设备或计算机上。
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
串口发送数据的基本原理是将二进制的数据码转换成特定规则的数据帧,发送到串口的通信线路上。
串口接收数据的基本原理是从串口线路上读取二进制码,对码进行格式化解码,再存储到相应的缓存区中。
计算机和单片机通讯的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要根据所用的串口模块和单片机芯片来确定。
二、实验步骤该实验将从计算机到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进行实验。
其中,计算机上将使用串口终端软件RealTERM,单片机使用TTL串口。
1.连接TTL串口首先,将串口线连接到单片机的TTL串口上(RX、TX、GND)。
2.串口设置打开RealTERM软件,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串口设备,从而确定串口号(通常为COM1、COM2等)。
3.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中需要设置串口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等功能。
在发送数据时,需要将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帧格式,再通过串口发送到计算机上。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从串口接收缓存区中读取数据,并且解析成特定的格式,再将数据存储到所需的区域。
4.进行实验打开串口终端软件后,点击“打开串口”按钮,可以看到从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据,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操作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可以设置不同的数据帧格式和接收响应逻辑。
三、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得到一些操作技巧,例如:1.根据计算机和单片机所使用的串口模块和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和停止位等控制参数。
ARM9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ARM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3.掌握S3C2410寄存器配置方法。
二、预备知识1.了解EWARM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功能2.学习串口通讯的基本知识3.熟悉S3C2410串口有关的寄存器三、实验设备1.2410s教学实验箱2.ARM920T的JTAG仿真器3.ARM EWARM5.3集成开发环境4.串口连接线四、实验内容1.熟悉打开已有工程的步骤,掌握仿真调试的方法。
2.建立一个新工程,熟练掌握编译器和链接器的设置方法。
3.从串口输入字符串,将0~9数字在超级终端上连续显示,“Enter”键换行。
4.将第三步得到的字符转换成BCD码,限制在0~1023,用于控制直流电机。
五、实验步骤1.创建新工程(1)在D盘根目录创建一个newproj的目录,将ARM串口实验的5个文件夹和2个文件拷入,如上图所示,这5个文件夹是:inc(库文件)、init(初始化文件)、src(源文件)、startup(启动文件)和uhal(串口文件),这2个文件是:s3c2410_ram.icf和上从410_ram.mac(2)运行IAR Embedded Workbench,执行file>new>workspace,工程名newproj1.ewp,保存在d:\newproj下,保存Workspace,和工程名一样,存在同一目录。
此时编译,出现错误。
(3)有3个头文件做以下修改:#include “../inc/macro.h”,#include“../inc/drivers.h“,#include ”../uhal/isr.h“ General Option>Library configuration选Full,C/C++ Compiler>Code>Processor mode选ARM,编译通过。
(4)选CPU,选仿真器RDI、“Run to Main”打勾、选mac文件s3c2410_ram.mac,选链接器配置文件s3c2410_ram.icf,配置仿真器的动态链接库H-JTAG.dll,IAR 生成的out文件供RDI等仿真器使用,通过输出转换可生成bin文件,供vivi 烧写Flash使用。
arm实习报告
arm实习报告篇一:ARM实习报告通过这次模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次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arm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arm设计的方式和步骤,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温习,独立试探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短短的一个礼拜中,让咱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从头熟悉,也让咱们初步的熟悉了那个社会,关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表现出团队课程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功效的喜悦心情,从中发觉自己平常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这次课程实际仅仅是基于arm微处置器应用的一个开端,在这期间咱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不能完成引脚的最优连接,不能完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程序的自主设置和编写,但我相信通过以后对arm嵌入式系统的继续学习,自己会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我会把这此实习作为我人一辈子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篇二:arm实习报告嵌入式课程设计与总结报告摘要通过嵌入式操纵系统的实习,使咱们了解并把握依照嵌入式操纵系统项目要求,如何设计符合操纵逻辑的原理图,复合原理图及电子电气emc 的pcb图,学习电子元器件的焊接,pcb板的调试等,最终把握嵌入式操纵系统的设计及工艺等。
一、设计实习任务1. 焊接arm7(lpc2132)最小系统pcb。
要求认真认真焊接,并调试使其能正常工作(提供最简易测试程序)。
2. 设计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电路,三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模拟电压取样电路等。
要求原理图设计合理,要求有与最小系统板的接口,正确焊接,调试后能正常工作。
3. 操纵软件设计在嵌入式操纵系统的设计中,系统操纵软件的设计是一项超级重要且艰巨的工作,系统可否正常靠得住的工作,成败在此一举。
因此要求同窗们认真认真的设计、调试操纵软件。
要求软件语句精炼,整体健壮,有必然的抗干扰能力。
ARM实验报告
ARM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0613学号:080613309姓名:周之平实验一ARM汇编指令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使用Embest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软件模拟器;2、通过实验掌握简单ARM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硬件:PC机2、软件:Embest IDE Pro 2004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三实验内容1、熟悉开发环境的使用,并使用ldr/str,mov等指令访问寄存器或存储单元;2、使用add/sub/lsl/lsr/and/orr等指令,完成基本数学/逻辑运算。
四实验原理ARM处理器共有37个寄存器:1、31个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
这些寄存器都是32位的。
2、6个状态寄存器。
这些寄存器也是32位的,但是只是使用了其中的12位。
4.1 ARM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R0~R15)可分为3类:o 不分组寄存器R0~R7;o 分组寄存器R8~R14;o 程序计数器R15;4.2 存储器格式ARM体系结构将存储器看作是从零地址开始的字节的线性组合。
字节零到字节三放置第一个字(WORD),字节四到字节七存储第二个字,以此类推。
ARM体系结构可以用两种方法存储字数据,分别称为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
4.3 GNU基础知识Embest IDE集成了GNU 汇编器as,编译器gcc,链接器ld。
因此,我们写程序要符合GNU 的语法和规则。
1) 程序默认入口点为“_start”,代码段默认起始地址为0x80002) as常用伪操作符.equ.equ伪操作为数字常量、基于寄存器的值和程序中的标号定义一个字符名称。
语法格式 .equ symbol,expr其中,expr为基于寄存器的地址值、程序中的标号,32位的地址常量或者32位的常量。
Symbol为.equ伪操作为expr定义的字符名称。
.global及.globl.global声明一个符号可以被其他文件引用。
ARM课程实践报告
S3C2410串口通信程序设计课程ARM体系及接口技术班级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一班姓名ioliilil学号ililililililililililililililil1.硬件原理1.S3C2410是Samsung公司推出的16/32位RISC处理器,主要面向手持设备以及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
CPU内核采用的是ARM公司设计的16/32位ARM920T RISC处理器。
2.S3C2410A采用了ARM920T内核,0.18um工艺的CMOS标准宏单元和存储器单元。
它的低功耗、精简和出色的全静态设计特别适用于对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
同样它还采用了一种叫做AMBA新型总线结构。
3.S3C2410A显著特性是CPU核心。
4.ARM920T实现了MMU,AMBA BUS和Harvard高速缓冲体系结构。
这一结构具有独立的16kB指令Cache和16kB数据Cache,每个都是由8字长的行(line)构成。
5.通过提供一系列完整的系统外围设备,S3C2410A大大减少了整个系统的成本,消除了为系统配置额外器件的需要。
6.S3C2410A提供一组完整的系统外围设备:(1)1.8V/2.0V内核供电,3.3V存储器供电,3.3V外部I/O供电;(2)具有16KB的ICache和16KB的DCache以及MMU;(3)外部存储器控制器;(4)LCD控制器提供1通道LCD专用DMA;(5)4通道DMA并有外部请求引脚;(6)3通道UART和2通道SPI;(7)1通道多主机IIC总线和1通道IIS总线控制器;(8)SD主接口版本1.0和MMC卡协议2.11兼容版;(9)2个USB主设备接口,1个USB从设备接口;(10)4通道PWM定时器和1通道内部定时器;(11)看门狗定时器;(12)117位通用I/O口和24通道外部中断源;(13)电源控制模式包括:正常、慢速、空闲和掉电四种模式;(14)8通道10位ADC和触摸屏接口;(15)具有日历功能的RTC;S3C2410结构框图:图一2.软件设计S3C2410A共有117个多功能复用输入输出口(I/O口),分为8组PORT A~PORT H。
ARM的串行口试验
ARM 的串行口试验一、试验目的1. 掌握ARM 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 学习编程实现ARM 的UART 通讯3. 掌握CPU 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二、试验内容学习串行通讯原理,了解串行通讯控制器,阅读ARM 芯片文档,掌握ARM 的UART 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ARM 系统硬件的UART 相关接口。
编程实现ARM 和计算机实现串行通讯:ARM 监视串行口,将接受到的字符再发送给串口(计算机与开发板是通过超级终端通讯的),即按PC 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板将接受到的数据再返送给PC,在超级终端上显示。
三、预备知识1. 用ARM ADS1.2 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 ARM 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
3. 了解串行总线。
四、试验设备及工具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PC机PentiumlOO以上、用于ARM920T的JTAG 仿真器、串口线。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2000或WinXP、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五、试验原理及说明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微机网络的发展,通信功能越来越显的重要。
这里所说的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因此,通信既包括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也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由于串行通信是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信息,所用的传输线少,并且可以借助现成的电话网进行信息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输。
对于那些与计算机相距不远的人-机交换设备和串行存储的外部设备如终端、打印机、逻辑分析仪、磁盘等,采用串行方式交换数据也很普遍。
在实时控制和管理方面,采用多台微机处理机组成分级分布控制系统中,各CPU 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
所以串行接口是微机应用系统常用的接口。
许多外设和计算机按串行方式进行通信,这里所说的串行方式,是指外设与接口电路之间的信息传送方式,实际上,CPU与接口之间仍按并行方式工作。
1、串行通信的概念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使用一根数据信号线(另外需要地线,可能还需要控制线),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D0D1MMD4OTWD' __ I I « ■ I I ruruu-ru —韵袒 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实验三串口通讯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 学习并编程实现S3C2410的UART串口通讯;3 学习并掌握S3C2410寄存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能。
实现实验装置通PC平台的串口通讯,接受PC 平台发送出的数字,并将该数字重新返回给PC平台。
三实验设备1 硬件:DM2410B+实验系统PC机JTAG仿真器串口线。
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ARM DEVELOPER SUITE V1.2四、实验说明1, S3C241}串行A控制寄存器S3C2410自带三个异步串行口控制器,每个控制器有lfi字节的F工FO(先入先出寄存器),最大波特率115. 2Ko每个DART有7种状态:溢出错误,校验错误,帧错误,暂停态,接收缓冲区准备好,发送缓冲区空,发送移位缓冲器空。
通过设置UCONn寄存器选择UA RT时钟是由S3C2410的系统内部时钟PCLK产生还是有外部UART设备的时钟UCLK产生。
波特率的大小可以通过设置波特率寄存器CUBRDIVn)控制。
使用PCLK时的计算公式如下:UBRDIVn=(in七)CPCLYI/ (bps*lE))一1使用UCLK时的计算公式如下:UBRD工介=(int)CUCLYI/ Cbps}1E))一1与DART有关的寄存器有以下几个,关于寄存器的详细说明请参考S3C2410数据手册。
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1)线路控制寄存器ULCONn该寄存器的第6位决定是否使用红外模式,位5-3决定校验方式,位2决定停止位长度,位1 和位D决定每帧的数据位数。
2)控制寄存器UCONn该寄存器决定UA RT的各种模式。
3) FIFO控制寄存器UFCONn该寄存器用于收发缓冲的管理,包括缓冲的触发字节数的设置、F工FO的清除和使能。
4} MODEM控制寄存器UMCONn该寄存器用于设置流控方式。
在实验中没有使用流控。
5)状态寄存器UTRSTAT和错误状态寄存器UERSTAT两个寄存器共同反映了DART当前的所处的状态,每个DART都有7个(Tx/Rx/Error)状态催号,分别为,过载错误,奇偶校验错误,帧错误,暂停四个状态在UERSTAT寄存器中;接收笔冲满,发送缓冲空,以及发送移位寄存器空状态在UTRSTAT寄存器中6) F工 FO状态寄存器UFSTAT通过它可以读出目前F工FO是否满以及其中的存有的字节数。
7)发送寄存器UTXH和接收寄存器URX11这两个寄存器存放这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当然只有一个字节8位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生溢出错误的时候,接收数据必须要被读出来,否则会引发下次溢出错误。
8)波特率因子寄存器UBRDIV该寄存器位十六位,算法如上公式。
2、实验参考代码及说明在实验例程中,与串口相关的寄存器定义在2410addr. h文件中。
1)系统初始化本实验使用S3C2410的系统内部时钟(PCLK)作为DART的时钟,在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工作配置相关寄存器的状态,以保证串口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函数ChangeClocl}Divider配置APB总线时钟和AHB总线时钟。
void ChangeClockDivider(int hdivn,int pdivn){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hdi vn,pdi va F}K.}I}K.}R}K//0,0 1:1:1//0,1 1:1:2//1,0 1:2:2//1,1 1:2:4}通过选择不同的分频因子获得不同的系统主时钟。
void ChangeMPlIValue(int mdiv,int pdiv,int sdiv)笼rMPLLCOP=(mdiv+12)}(pdiv+4)}sdiv;蛋串口的基本操作有三个: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这些操作都是通过访问串日控制寄存器进行的。
z}串口初始化函数static int whichUart=0;void Uart_ Init(int pclk,int baud){ int i;if(pclk==0)pclk=PCLKrUFCON0=0x0; //UART channel 0 FIFO control register, FIFO disable rUFCON1=0x0; //UART channel 1 FIFO control register, FIFO disable rUPCON2=0x0; //UART channel 2 FIFO control register, FIFO disable rUmCON0=0x0; //UART channel MODEM control register, AFC disable rUMCON1=0x0; //UART channel MODEM control register, AFC disable //UART0rUMCON1=0x3; //Line control register:Normal,No pari ty, l stop, 8 bits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10][9][8][7][6][5][4]// Clock Sel, Tx int, Rx int,Rx Timeout,Rx err,Loop-back,send break //010,0100//(3:2] (1:0]//TransmitNode,receive Mode// 01 01Seed break,DisableGenerate Normal Normalterrupt or PollingrUCON0=0x245;rU}DIV}((int){pc1k116.Ibaud)一1);//rl7BRD11}( (r r} t) (pclk/I t5. /ba udf0.习刀CL}RTIrUL.CONI=0x3;rUCONl=0x245;riJBRDIVl=(int)(pc1k116.(baud)一1);ri1LCON2=0x3;riJCON2=0x245;rUB}RDIV2r((int)(pc1k116.Ibaud)一1);//Control registerl/Baud rate divisior register 01 ); //Baud rate divisior register 0for(i=O;i<100;i++);}3)发送数据函数void IJart SendByte(int data){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if(data==0 )if(data='\n'){while(!(rUTRSTATO&0x2));Delay(10);//because the slaw response of句per termW al WrUTXHO(‘\r’);}while(!(rUTR5TAT0&0x2));//Wait until THR IS empty.Delay(10);WrUTXEIO(data);}else if(whichUart=1)(if(data='\n')while(!(rUTRSTATI&0x2));Delay(10);//because the slow response of hyper termJr}alrUTXEIl=‘r’ while(!(rUTRSTATl&0x2));//A'ait until THR is empty. Delay(10);rUTXHI=data;}else if(whichlJart=2)〔if(data=' in'){while(!(rUTRSTAT2&0x2));Delay(10);//because the slow response of勿per terminal r盯IxH2二’Ir’;}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 while(!(rUTRSTAT2&0x2));//lYal t until TFIR Js emp妙, Delay(10);rUTXH2=data;}4)接收数据函数char Uart一etch(vaid){if(whichUart=0)Iwhile(!(rUTRSTATO&0x1));l/Receive data readyreturn RdURXHO();lelse if(whichiJart=1)夏while(!(rUTRSTATI&0x1)),’l/Receive data readyreturn RdURXHl();}else if(whichUart=2)(while(!(rUTRSTAT2&0x1));//Receive data rea办return RdURXH2();}return(0};}5)主函数/i刀名砂:Uart_Test11必摺 }淤i举}7搔停课程:嵌入式设计实验日期:2011 年 6 月成绩://void L1art_ Test(){int GSfI;Uart一rintf("--iIART }E.Sf--1n");Uart一ri a t f [ "PL}r4SE I NPUf A NI)}ER:In");G}I'I1}llVill}la r tes Ge t In tNum();vart Printf("'IZ-lE Ml}} YDU INPUL'1'iiu IS 96d1n",fiETIl}lil}];实验通过在PC平台屏幕打印输出通讯的结果。
五、实验步骤1 仔细阅读实验说明部分,熟悉S3C2410的串行通信的规范;2 将实验系统光盘中“ADS实验指导\串行通信实验”目录拷贝到本地硬盘,用ADS组件中的CODE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 工具软件打开其中的UART.mcp工程文件。
用实验一中的方法选用相对地址中的scat.scf文件。
3 在DEBUGREL目录路径下编译源文件按。
分析并熟悉程序。
4按实验二的方法正“ADS实验指导\串行通信实验”中“UART_Data\DEBUGREL\UART.axf”文件或者光盘上的实验项目文件。
5 运行“DNW2410.EXE”,并连接串口。
根据“DNW2410.EXE”的串口终端提示进行操作。
实验中首先通过串口终端提示输入一个数据,然后串口终端将这个数据打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