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德育开题报告
学校德育开题报告两篇

学校德育开题报告两篇篇一:学校德育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1. 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
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
2. 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
目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
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3. 我校现代德育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德育教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意在继承、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德育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及德育的管理模式。
在研究中,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同时,通过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学生的互动融通,实现学校德育环境和成效的优化改善,并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式和管理范式。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念。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开场白和结束语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开场白和结束语摘要:一、开场白1.尊敬的评委老师2.感谢学院给予的机会3.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德育课题的定位2.研究目标和意义3.研究内容和方法三、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1.研究阶段划分2.各阶段具体任务3.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研究团队的专业背景2.相关研究基础和经验3.资源保障和外部支持五、结束语1.表达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2.感谢评委老师的关注和支持3.表示将全力以赴,确保课题研究取得成功正文: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感谢学院给予我们这次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进度安排和可行性分析,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一、开场白我国历来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撑。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德育课题的定位本课题将围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教育实践,探讨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途径。
2.研究目标和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工作策略,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3.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德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1.研究阶段划分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课题申报与立项、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总结与成果提炼。
2.各阶段具体任务(1)课题申报与立项: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撰写开题报告。
(2)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研究框架,撰写研究报告。
(3)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撰写研究报告。
学校德育开题报告

学校德育开题报告学校德育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道德困境和挑战,如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暴力游戏的误导、个人主义思想的抬头等。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寻找提高德育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2、探究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3、寻找提高学校德育效果的方法和途径;4、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关德育工作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校德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问卷调查: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看法和意见;3、个案研究:选择若干所学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揭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四、研究步骤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进行文献综述和制定研究计划;2、实施阶段: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3、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4、结论阶段: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关德育工作的参考和建议,促进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发展;2、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推动教育领域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德育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六、参考文献将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文献资料进行列举。
七、致谢感谢对本研究提供支持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教育的效果,而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德育课题的研究并不充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德育课题,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德育课题,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发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德育课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究德育课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解决德育课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4.设计德育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5.评估德育课题研究的效果和成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德育课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现有研究的基础和进展。
2.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实际德育课题的情况。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找出德育课题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4.研究方案设计: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德育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5.方案实施:根据设计的研究方案,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包括教学实验、课程改革等。
6.数据评估:对实施的研究方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德育课题研究的效果和成果。
四、预期成果和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提供一套系统的德育教育方案,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发展水平,促进全面发展;3.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本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具有指导意义;2.为其他相关德育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3.促进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五、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的进度计划如下:项目时间安排文献综述第1个月数据收集第2个月数据分析第3个月研究方案设计第4个月方案实施第5-8个月数据评估第9个月论文撰写第10-12个月六、参考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德育开题报告(5篇)

德育开题报告(5篇)【篇一】德育开题报告《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已经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聊城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
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
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
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德育课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开展一项关于德育课题的研究,以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德育课题的研究内容1. 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这包括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教育方法的选择。
研究可以探讨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2. 德育教育的效果评估德育教育的效果评估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学生德育发展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
研究可以探讨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
三、德育课题的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2. 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探讨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3. 专家访谈通过与德育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为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四、德育课题的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1. 德育课题的研究意义德育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可以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2. 预期成果预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的深入认识,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农村小学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次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态度目标,强调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力求在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实现道德和智慧的共同成长。
农村小学深受地域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以至于德育只是流于形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目前农村小学中,频频出现不知感恩,到处随便进入教师办公室拿东西,欺压小同学等现象。
因此,在农村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必要的,不要让德育教育在农村成为一纸空文。
目前农村小学在学科渗透德育教育还是一个空白,只注重知识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实践中。
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农村小学学科教学,以雷山县望丰乡小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农村小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摸索渗透切入点、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
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让学生在知识教育中也获得德育的熏陶和感染。
以之为样本,意在窥一斑可见全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农村小学学科德育的渗透,有利于农村小学学生道德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农村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有效融合了知识、技能、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德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综述在陈成国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中从六个部分阐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别从教师素养、课堂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评价与德育的关系;邓国权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中各种德育的渗透方法;闫治春在《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指出农村初中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评价机制,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美国教育家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要求通过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自我人格的成长。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初级中学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初级中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外,更需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发展。
因此,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加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加强,提出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和措施,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新农村建设对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需求和要求;(2)探讨新时期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3)研究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4)提出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等。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文献综合分析法中,将主要关注国内外有关新农村建设、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德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旨在了解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现状。
在实证研究法中,将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具体方案,对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德育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加强,可以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德育工作方案和可行的措施。
同时,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时期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第一阶段:文献综合分析,调研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形成文献综述。
第二阶段:设计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方案,对目标区域初级中学实施实证研究。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和措施,形成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撰写研究成果,准备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和展示活动,共享研究成果。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德育课题开题报告1一、论文题目: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三、课题的界定: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课题的界定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__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
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

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1一、课题的提出为了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党和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密切结合”的战略方针,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
全国许多省市、地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深入地在中小学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的传统美德教育,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
与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相比,我们在工作上存在许多差距。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校、社会比较普遍地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限于一般号召,措施不够扎实有力,工作不深入不落实。
教师和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含糊不清,道德行为辨别和实践能力不强。
为了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系列文件精神,有效改善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我们决定选择“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以科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精神、积极慎重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对我校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课堂、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效地改进我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目标1、调查研究现在校学生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应加强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2、研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采用哪些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通过研究在学校构建一套有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体系,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
三、研究的'内容中小学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保证实效,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途径和适当的方法。
因此,我们拟在以下方面认真进行研究探索:1、如何使学生熟知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2、学科教学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3、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与家庭如何密切合作;4、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学校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5、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6、传统美德教育应该开展哪些主题活动,如何开展;7、班级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8、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学校行风整顿、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教师的表率作用;9、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10、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网络等。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德育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塑造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德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目的通过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德育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在德育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 调查学生对德育的认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水平,包括他们对于德育定义的理解、对于德育目标的认同等。
2. 分析学生德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缺乏关于道德教育的指导、缺少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等。
3. 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和策略:结合学生德育的特点和需求,寻找适合的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如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制定德育计划等,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问卷法: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德育认知水平和对于德育工作的需求,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学校、观察学生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深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状况。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成果:1. 得出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程度,这有利于学校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德育计划和教育活动。
2. 发现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学校改进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3. 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和策略,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可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进行尝试。
六、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仅对某一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和调查,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同时,由于研究时间和条件的限制,研究数据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缘由1、学校学生现状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
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
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
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
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选择了“德育”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优秀的德育素质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责任,我将会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会注重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积极心态,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更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会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出一些贡献,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1、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
(1)、安全教育3)、安全教育途径的研究
2、安全教育的实验研究
(1)、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2)、安全教育教法多样性研究
(3)、学校、家庭、社会安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
(4)、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在和安中心小学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要搞好这个课题的研究,需要侧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校要重视。作为学校科研的领头羊,课题组的成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要求人人有课题,但要求人人要参与课题,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在这方面既要做出要求,又要拨足经费,保证课题研究得以顺利结题。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师生与家长对安全教育的重视,获得适合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等。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确保一生平平安安。
(七)、课题研究分工
曹广助: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
柯光亦: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安全教育教法多样性研究
劳登攀;安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
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2013年10月课题确立、申报、论证、资料准备、收集阶段。2014年2月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课题实验阶段。以学期为单位,做好课题的实施和阶段总结。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立足基地广泛开展与推广“安全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与培训活动;通过带有实践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开始撰写论文
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中学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因为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而面临着德育教育不到位、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加强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推动农村三农工作的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但是,很少有学者从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角度进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地分析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内在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为农村中学德育教育顺利推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在机理、现状及应用效果,同时结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完整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关于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找出有关研究主题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对农村中学实施主体性德育策略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关注其实际应用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进行案例分析,探索主体性德育策略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4. 专家访谈法:通过深入访谈农村中学相关教师和行政人员,获取主体性德育策略在农村中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主要预期成果有以下几点:1. 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内在机理,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理论研究。
2. 实证分析农村中学主体性德育策略的现状及应用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和困境,并提出问题解决和优化措施,为德育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德育选题的开题报告范文

德育选题的开题报告范文【德育选题的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成长过程。
因此,选择合适的德育选题对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塑造良好品德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学校的德育选题大多不够科学、有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故有必要对德育选题问题展开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秀的德育选题,通过分析选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学校提供合适的德育选题指导方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当前学校所选取的德育选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共性和特点,从而找出影响选题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因素。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学问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收集教师和学生对德育选题的看法和评价。
同时,综合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了解不同观点和方法,对比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更科学、合理的选题方案。
四、研究预期结果4.1 发现选题不科学的原因通过对现有德育选题的分析,预期将发现一些常见的选题问题,如选题过于广泛、缺乏实践性、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等。
4.2 提供德育选题的指导方案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预期将提供一系列合理的德育选题方案,包括选题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建议,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发现选题不科学的原因,学校可以及时调整选题,提高德育课程的有效性。
其次,提供的德育选题指导方案将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参考,使他们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更加有针对性。
最后,研究成果还将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六、研究计划6.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设计德育选题意见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群体。
通过抽样方式,将问卷发放给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师,收集他们关于德育选题的看法和建议。
6.2 文献研究与分析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不同观点和方法。
总结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更科学、合理的德育选题方案。
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6篇)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困难因素,目前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意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
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探讨,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探讨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状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料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料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料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料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高校习实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料值和评估值。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不断进步和发展。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品德和民族精神,需要通过德育进行弥补。
本文拟就德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德育现状和问题目前,虽然各地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由于其作用刻板、形式化等原因,使得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一些学生严重缺乏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家庭和睦意识。
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谦虚、诚实,乐于助人等。
一些学生缺乏约束力的父母,不少学生过度追求名利和虚荣心的问题,特别是网络时代,学生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微博等之后,很难从这种依赖性中走出来,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如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1、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每学期开始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习惯和家庭背景,以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
2、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
首先,教师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德育教育方案。
最后,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主题活动、德育小组等手段,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3、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形成校园氛围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体系。
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其德育素养。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心理援助项目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积极的校园文化。
总之,只有具备基础理论、注重实践经验、掌握一定技巧的德育教育,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德育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观念,更好地培养富有爱国心、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德育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德育开题报告
本文主要从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建设教师队伍,形成
育人环境这几个方面实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教
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抓学习研讨;抓实践体悟;抓反思重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
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实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调
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
样法,选择*中学原一年级160人,原二年级150人,原三年级170人;选择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30人。
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
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
以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增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
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
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
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
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
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
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
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
这种
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
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
从过去的“只要学好
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
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
家长只关心
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
德表现。
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
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
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
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
“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
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
所以,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
建设因为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
而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
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准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
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
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很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
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
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实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
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
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有,忽视了学生个人存有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
各个环节、部
门在对德育的理解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
德育氛围。
实验研究表明: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
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经过认
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
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持续扩
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持续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持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
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
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学习研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
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点实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
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点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
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持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
所以,
学校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
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2.抓实践体悟。
教师教育观点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理论学
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
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点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
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
所以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
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注重日常的
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