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感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一下:“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才能配得上这个名字呢?学生发言之后总结:大家心目中的“鸟的天堂”都很美,那作者经历的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他一起去看看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请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检查效果。
点拨:注意“颤”、“应接不暇”中“应”、“簇”以及“隙”的读音,“留恋、不禁、颤动、应接不暇”的词义。
2. “鸟的天堂”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点拨:“鸟的天堂”其实是河边一株茂盛的大榕树,很多鸟在上面筑巢。
3.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见了什么?点拨: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着重描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体悟语言(一)第一次经历,研读7.8自然段1.默读,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1)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榕树?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现出来的?点拨:树根——深;树枝——多;树叶——绿。
(2)为什么枝干不可计数?作者是怎么描写的?点拨: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
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
(3)“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小组交流。
点拨:指绿叶展示了全部生命力,体会明亮翠绿的树叶的写法,体会用语之妙。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点拨: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
2.有感情地齐读。
3.看课文插图,试着用自身的话描述榕树的特点。
(二)第二次游览,研读9—14自然段仿照上一部分研读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学,朗读之后明确提出疑问。
重点放到与第一次经历的不同之处。
1.这次见到的景象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2.找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分析鸟的特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观之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德育目标: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析描写大榕树和鸟儿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和生动。
★教学难点:重点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新的生命在颤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
★关键:有感情的朗读,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学生审美方面很有潜力,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比较薄弱。
★教学准备学生继续搜集资料。
老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
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知兴趣(出示幻灯片1——背景图“鸟的天堂”全貌)。
同学们,我们面前这幅美丽的照片是哪里的景色?哦,对了,这就是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看看。
(单击左键出示课题)二。
录象引入再添学习乐趣。
学习描写大榕树部分内容。
1.通过音像整体感知这部分课文内容。
巴金爷爷两次去了鸟的天堂,两次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你们想知道他第一次去了鸟的天堂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吗?好,老师这就带同学们看看去。
(出示幻灯片2——大榕树一段录象)2.顺势研读,抓住重点。
(1)看完录象,你能由衷地赞美一句吗?(榕树太大了!榕树太美了!)(2)哪些句子都写出了榕树大?找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学生自由练读。
师范读,指导读时通过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一株”﹑“两株”﹑“真是一株”读出榕树的大。
师讲述这株榕树占地20多亩,有壹五0个教室,大约有咱们乾师附小长方形操场的20几个大。
(生根据所看录象想象,进一步体会独树成林。
)(3)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品读。
根据学生所找内容出示幻灯片3——第七自然段课文。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
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7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罗愉教学目的: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及审美情趣。
4、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阅读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目标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并运用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难点: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读熟课文,分清段落。
熟读课文,懂得前后两次作者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
根据目标,收集资料。
(资料目标: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材料,准备一篇导游式的简短解说词。
)第二课时:一、出示课件,展示河面变窄了。
(6分钟)1、同学们,当你们坐在船上,和作者他们一样,最初看到大榕树的时候,产生了哪些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你是怎么体会作者的感受的?(注:引导学生比较“树叶真绿得可爱”与“树叶绿得真可爱”的异同,从而认识作者用词之准;引导学生深研“我说许多株榕树”的错因。
)3、问:作者两次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一种景象呢?二、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样子。
(6分钟)1、同学们仔细观察大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的状态,再读读课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的文字描写。
(注:提示学生注意到这段文字的精练,和之所以精练的原因。
)2、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自我评价。
三、出示课件,展示大榕树树冠近景。
(8分钟)1、同学们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说说你最欣赏作者哪些句子,为什么?2、根据你对大榕树树冠的的观察,� 请大家评一评。
3、齐读。
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
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指名再读。
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下面是分享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参阅。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1、认读1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能力:懂得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思品: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天堂的特美丽,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就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二、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些景或物?2、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部分?说一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三、质疑激趣,变序导入1、作者2次去鸟的天堂,不同时间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一棵大榕树。
第二次:众鸟欢闹)2、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3、质疑: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存疑:这些问题通过读书去解决。
四、感受榕树特点,体会静态的美1、读一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茂盛)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画、思、议3、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理解课文7、8自然段)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
五、释疑,感受众鸟欢闹的动态美。
1、释疑: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朋友说这就是鸟的天堂,我看到的是大榕树,没看到一只鸟。
2、所以第二次经过时作者说我的眼睛骗了我。
3、引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体会鸟儿欢乐的场面。
5、有感情的朗读。
6、释疑,你怎样来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词句。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走近“天堂”1、师板书“天堂”。
2、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是天堂?3、是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5、读了这个课题,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说这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二、整体感知走进“天堂”过渡:带着你的这些疑惑,让我们走进“天堂”2、把你认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给你的同桌提个醒。
三、研读体悟品味“天堂”1、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大榕树的高大和美,感受到鸟儿的快活和欢腾,你是具体从哪些句子中品味到的?把这样的句子去读一读、划一划、品一品、再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去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把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四、引导实践创造“天堂”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1、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引号用法。
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鸟的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老师就盛情的邀请大家一起去大自然中游览一番好吗?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站会是哪里呢?请同学们集中注意看这里。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15篇《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提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和谐相处的优美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图文结合、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巴金爷爷带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我们认识了这株奇特、美丽的大榕树(图贴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再次游览鸟的天堂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二、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1至1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师:说说你的感受?概括的真精炼。
板书:鸟多欢快(生:鸟很多、很欢……)2、学贵有思,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见解,我们的学习才会更有价值。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部分,看看哪些语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勾画出来,深入体会体会。
3、学生读书、勾画、交流。
同学们自学的真认真,那把自己的自学成果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合作的真默契,老师都不忍心打扰,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汇报的出色。
4、重点理解:热闹、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应接不暇,意思造句体会鸟多,鸟欢。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
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一.课标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利用语言”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说,读中悟,悟中读。
”在不断领悟“鸟的天堂”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本文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清晨群鸟纷飞,百鸟齐鸣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因此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理解并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体会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教材课型:讲授课(第一.二课时)三.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预案,制作课件(下载白鸟鸣叫的音乐,截取“鸟的天堂”的视频音画);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内容特点及学情,以学定教。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
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
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教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4、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C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8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8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线索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
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
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一、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陆续白茫茫榕树纠正不可计数树梢应接不暇画眉2、回顾一下课文,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天堂,感受鸟的天堂带给“我”的不同体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1—4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2)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
(3)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跳”既表明船与岸有距离,又显出我们的兴奋之情。
(二)学习5—9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2)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怎样写榕树之大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面很宽”,可为什么会变窄呢“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共4篇)由大文斗会员“xyqipei”投稿精心推荐,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抓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正确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舞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解决师留出的质疑:一共出现五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天堂中一样,所以在的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2、你背的哪一部分,相互检查。
3、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二、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写得这么可爱,主要抓住“鸟”的什么来写。
(动态)2、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3、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4、沟通感受:你想到了什么?三、学习“树”的静态描写1、自己读描写“树”的部分,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2、沟通:(体会静态描写的好处):抓特点,用恰当的词语表达。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10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
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三。
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三篇)第1篇: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读中议;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
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榕、桩、恋3个生字,理解陆续、颤动、应接不暇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目标: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五、教学设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一系列问题要素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基于此认识,我们设计了依托教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积极地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有效信息。
六、教学准备:课前指导预习、课件、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预习。
预习提纲: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运用有关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想象一下你脑海中的鸟的天堂。
③借助网络简要了解鸟的天堂。
④仔细读课文,想想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⑤把课文中最能体现鸟多的语句划下来。
⑥试着找出课文中感情洋溢含义较深的句子。
2、记录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
(二)检测预习,初解问题。
1、检测预习:①指名朗读字、词,特别是多音字数、干。
随机正音、评价。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范文五篇,欢迎品鉴!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一、教材说明《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挚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异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酷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这是本课教学的其次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识大榕树的奇异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美景象,同时受到酷爱大自然、酷爱美的教化,并建立环保意识。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奇异,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缘由,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教学设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实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鸟的天堂》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
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支配。
王老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途,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厚与动的欢畅。
1、朗读悟情新课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建性阅读”。
我们遵循这一新的精神,设计了一系列朗读训练。
如在探讨教学描写大榕树枝干部分时,我们设计了探究性朗读的训练,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榕树枝干和气根的奇异美。
再如探讨榕树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密浓密、青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时常闪亮的静谧美。
五年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
潮退外露,潮涨水淹。
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
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
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
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都会被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你怎样理解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生)闭眼听。
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板书:大,绿,生机勃勃,茂盛)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4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 4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发展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末大家知道标准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帮大家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 4 篇),欢送阅读,希翼大家能够喜欢。
1.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大榕树的神奇和漂亮,体味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漂亮的南国的树”)。
1.体味“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神奇和漂亮。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
(三)按照遨游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量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天堂常用来比喻夸姣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夸姣、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漂亮的南国体面。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以下字的字音:“颤”,“应接不暇”中“应”。
“一簇”中“簇”),“隙”。
理解词语。
灿烂:光荣鲜明耀眼。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逼近:挨近、接近。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留恋:不忍舍弃或者离开。
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者事情太多,接待对付无非来。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量:(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最新8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最新8篇)篇一:部编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一教材说明:《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设计思路: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
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实用】鸟的天堂教案4篇鸟的天堂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领悟任教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句子卡片投影段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
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二、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赏着榕树,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交流。
(生默读课文)(1)榕树美(大、茂盛),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
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写上批注。
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生朗读、体会、勾画)(2)谁来交流?学生交流。
(大、茂盛)(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出疑问: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3.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
让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开始!(生自读体会。
).4.谁想来读?(生再次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5.这“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❷D❷D”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❷D❷D6.伴随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我们一起读7、8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
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
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并借助强大的网络优势,让学生通过为“鸟的天堂”做一个旅游广告的形式,让学生不但更深入理解文本,更超越文本回归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2、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4、学生交流疑问。
5、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了这些资料,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请同学们打开“延安小学学习专题网站——鸟的天堂”,浏览作者简介、参考资料及写作背景三个部分,解决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
[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之中,解决自己自己质疑课题时产生的疑问,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