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客观: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
水
3、八大行星:水(最小)、金(离地球最近)、地、火(最可能存在生命存在)木(火木间有小行星带)、土(最大)、天王、海王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
(2)影响:①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②产生“磁暴”现象③“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地震、水旱。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转速度:角速度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南北极点为0;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0
②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每1度4分钟。
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远日点(7月初)时公转速度较慢;近日点(1月初)时公转速度较快
(2)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①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区域。
寒带:分别以南北极为中心,极圈为边界的地带。
有极昼极夜的区域。
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7、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2)莫霍界面:地壳、地幔分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核分界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
②反射作用。
③散射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①冷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锋,降水在锋后。
冷锋对天气的影响分三种时态:A、将来时:冷锋将过境,那么该地区还处在暖气团的控制之中,天气多为晴朗或者晴间多云。
B、现在过境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降雨和降温的天气(开始受冷气团的控制)。
C、过境后,冷锋过境后,气温明显下降,但是天气开始转晴。
②暖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的锋。
暖锋降雨在锋前。
暖风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③气旋:即低压系统,气流从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垂直抬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气旋过境,运量增加,容易形成阴雨天气。
(例如: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即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④反气旋:即高压系统,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四周流出,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空气下沉,温度上升,其中的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过境,天气晴朗。
(如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水循环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
伴的运动状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地表蒸发 、
人工增雨及 跨流域引水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2洋流:
(1)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
呈 逆 时针方向。
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
a 、
b 、
c 、
d 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
a 、d 由于 中纬西风吹拂,
b 、
c 由于低纬信风吹拂。
e 、
f 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 、f 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
在大西洋里e 、f 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3、水资源合理利用:人类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的开源措施有: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开源措施有:①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 ;③开渠引水;④ 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有:①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②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1)岩石圈由 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 (运动或静止)当中,
(2) 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张裂 (碰撞或张裂)形成 裂谷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 山脉、岛弧、海沟 。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侵入作用和 喷出作用,岩浆 冷却凝固 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 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b d 00 e
c f
(1) 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外力作用。
原因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各地
向斜成山: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2)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3)现实指导意义: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冲积平原,山口冲积扇。
风力的侵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
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四、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相对高度较大,地形崎岖,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选在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与其他地区比较线路密度较小;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五、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与外力作用有关。
按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河湾出现在河流发育的成熟期,在河湾处,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修筑港口应选在河湾的凹岸。
六、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前一般会发育冲积扇平原,在河流中下游会发育河漫滩平原,在河流入海口附近会发育三角洲平原。
七、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风力的堆积地貌有沙丘;冰川的侵蚀地貌有冰斗和角峰。
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一是生产功能,是指各自然要素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光合作用;一是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4.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要素施加影响,主要通过改变生物因素,从而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
5.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有有利的一面,如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候;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滥砍滥伐,将会引起气候恶化和水土流失。
6.陆地环境差异性的形成是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
在不同的气候类型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在地球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7.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一:水平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称为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它是以热量为基础,在水分和热量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向内陆,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东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称为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它是以水分为基础,在水分和热量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8.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二:垂直地带性:垂直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组合不同造成的。
9.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