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项目简介-张共66页文档

合集下载

胃蛋白酶原检测(PG技术检测)知识讲解

胃蛋白酶原检测(PG技术检测)知识讲解

胃蛋白酶原检测(P G 技术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PG技术新项目一、胃蛋白酶原含义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群,血清PG水平可以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PG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以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二、PG检测特征1、检出率高最高检出率能达到90%2、操作简便检测方法简单,一台仪器就可以进行检测3、无痛苦易耐受只需要2毫升血液就可以进行检测4、检测费用低低廉的花费就可以判断胃部疾病的进展情况三、PG检测意义1、胃癌普查的初筛2、萎缩性胃炎、胃溃疡、HP感染的筛查3、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4、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5、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定指标6、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检测四、PG检测的结果判读和建议1、PG的正常值 PGⅠ:67-200ug/L;PGⅡ:0-15ug/L;PGR:大于7.52、超出正常值的说明正常值范围超出正常值范围的说明 PGⅠ 67-200ug/L <67ug/L:胃体、胃底黏膜萎缩或受损、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 >200ug/L: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PGⅡ0-15ug/L >15ug/L: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PGR (PGⅠ/PGⅡ) >7.5 <7.5: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3、建议4、1)PGⅠ<67ug/L且PGR<7.5,建议到医院咨询或就医(2)PG Ⅰ<67ug/L或PGR<7.5,建议排除药物和饮食的影响后,3-6 个月内复查,复查结果异常,建议到医院就医。

(3)PGⅡ>15ug/L且PGR<7.5,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4)PGⅡ<30ug/L且PGR<3.0,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5)PG三项检测结果正常,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以便个人动态检测胃部健康状况。

胃蛋白酶原介绍范文

胃蛋白酶原介绍范文

胃蛋白酶原介绍范文胃蛋白酶原,也被称为胃蛋白酶前体或pepsinogen,是一种存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酶前体。

当食物通过食管到达胃部时,胃壁上的主细胞会产生和释放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被转化为活性酶pepsin,进而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消化酶前体,它的存在保证了胃酸只对食物而不对自身产生消化作用。

胃蛋白酶原的生成主要受到肠荷尔蒙胰岛素、神经调节、胃黏膜损伤等因素的影响。

在健康状态下,胃蛋白酶原的生成量和转化速率均能够维持一定的平衡。

胃蛋白酶原的结构为单链多蛋白,具有一定的酶活性,但酶活性较低。

当胃蛋白酶原与胃酸接触时,酸会使胃蛋白酶原的一些肽键裂解,从而形成活性酶pepsin。

这个过程被称为脱盐作用。

活性酶pepsin进一步作用于蛋白质,将其分解为较小的多肽。

胃蛋白酶原在消化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较小的肽链,为后续的胃和肠道消化提供基础。

其次,胃蛋白酶原还具有杀菌的作用,能够抑制食物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此外,研究还发现胃蛋白酶原还可以通过刺激黏膜细胞的生长,促进黏膜修复和再生。

尽管胃蛋白酶原在胃的消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可能与一些胃病的发生相关。

例如,胃溃疡患者的胃蛋白酶原生成减少,而胃酸分泌增强,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到长期的自身消化。

此外,胃蛋白酶原在一些胃肠道肿瘤中也可能发生异常表达,进一步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总之,胃蛋白酶原作为胃部的重要消化酶前体,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活性酶,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它不仅具有消化功能,还具有杀菌和促进黏膜修复的作用。

对于维持胃的消化功能和黏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胃蛋白酶原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胃病的发生和胃肠道肿瘤的发展,因此,对胃蛋白酶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消化过程,还有助于开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胃蛋白酶原PG简介

胃蛋白酶原PG简介

血清PG值
PGI>70ng/ml或者PGI/PGII>3.0 PGI≤70ng/ml并且PGI/PGII≤3.0 PGI≤50ng/ml并且PGI/PGII≤3.0 PGI≤30ng/ml并且PGI/PGII≤2.0
阳性度
(-)正常 (+)轻度萎缩 (++)中度萎缩 (+++)重度萎缩
实例:日本五年随访的调查结果
PG II* 23.6±10.5 7.1±8.0 68.5±26.6 5.6±1.5 10.9±5.9
姜相君,高玉强.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2008, (46), 12, 71-78
*放免试剂盒
胃蛋白酶原I/II样本
PGI/GII没有日内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受饮食的影响, 个体有较稳定的值
吸光度
PGII标准曲线 AU400
0.2000
0.1500
0.1000
0.0500
0.0000 0
胃蛋白酶原I/II 临床应用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
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的PG水平显著低于术前; 胃癌复发者PGI/II升高; 未复发者无明显改变。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结果比较
组别 正常人 全胃切除 复发 无复发 次全、大部切除术
例数 60 36 15 21 22
PG I* 52.4±15.4 12.1±3.9 145.6±40.5 12.2±2.5 26.6±14.6
胃癌普查的初筛指标 PG法的优势
联合测定血清PGI和PGI/II比值是判定正常胃 底粘膜或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乃至胃癌的合 适、可靠的无创性试验
优点①胃癌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者2倍以上②操 作简便③病人耐受好④费用低⑤快速等优点

胃蛋白酶原项目简介

胃蛋白酶原项目简介
•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1],是胃液中胃蛋 白酶的无活性前体,为一个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多肽链,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为42,000,人胃粘膜中有7组胃蛋白同工酶原。PG在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 体分泌出细胞,被盐酸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根据生化性质、免疫原性、细胞来 源及组织内分布可分成PGⅠ、PGⅡ两个亚群,1~5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为 PGⅠ(PGA),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的粘液颈细胞分泌;6~7组分免疫原性近似, 称为PGⅡ,除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外,泌酸腺的黏液颈细 胞、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细胞及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也能产生 PGⅡ。
检测,用于胃癌风险筛查。
专家共识
•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与指南,本次共识会议由亚太胃肠病学会发起。于2006 年11月11--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共有38条公示条文被提出评估。其中 第15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反映了胃萎缩,低血清PG可 作为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替代标志物。 第16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 标志物。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胃癌发病率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胃癌死亡率 排名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肝癌,据胃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国是世界范围内胃癌 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胃癌的死亡人 数居世界首位。国内患者普遍发现时,就分期偏晚,这是我国病患的一个重要特 点。如何将普查医生的水平提高到可以识别早期胃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并且,胃癌正在逼近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近肿瘤学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 国年轻人患胃癌的人数占全部胃癌总数的比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1.7%上升到 3.3%,呈逐年增高趋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尿胃蛋白酶原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尿胃蛋白酶原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g/24h。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相关检查: 胃肠道CT检查、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基 础胃液分泌量/高峰胃液分泌量、胃液气 味、胃液显微镜检查、胃液总量。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相关症状: 烧灼性疼痛、粘液性水肿面容 、贫血、 便血、柏油便。
医学检验·各论 尿胃蛋白酶原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简介:
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细胞分泌,经盐 酸的作用而激活成为具有水解蛋白作用的 胃蛋白酶。在人类胃液中,胃蛋白酶将蛋 白质水解为胨、少量的氨基酸(酪氨酸、 苯丙氨酸)和多肽。应用电泳分析可将人 类胃黏膜产生的胃蛋白酶原分为7种,在 免疫上可分为两组,胃蛋白酶原1~5是第 Ⅰ组,6~7是第Ⅱ组。第Ⅰ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简介:
组仅见于胃底和胃体腺,第Ⅱ组除胃底和 胃体腺外,亦见于幽门腺和十二指肠黏膜。 二者均存在于血液内,但尿内只有胃蛋白 酶原Ⅰ,在尿弱酸性条件下,被活化成尿 (胃)蛋白酶。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临床意义:
(1)升高: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 亢进)。 (2)降低:胃癌、巨幼细胞性贫 血(恶性贫血)、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 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胃切除。
医学检验·各论:尿胃蛋白酶原 >>>
相关疾病:
老年人胃癌、成人全垂体功能减退、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甲状腺功能 减退、十二指肠溃疡、巨幼细胞性贫血、 残胃癌、胃癌、消化性溃疡。

检验科开展胃蛋白酶原检测

检验科开展胃蛋白酶原检测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缺血标志物,它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

利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作为检测早期心肌缺血的指标。

多方面研究证明,IMA可敏感的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缺血修饰白蛋白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

另外,心脏氧需求量增加,则引起心脏相对缺血。

资料显示,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病因。

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受损,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引起心肌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果心肌缺血被迅速纠正,则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较小,否则会最终导致心肌梗死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或泵衰竭而导致死亡。

什么是缺血修饰白蛋白?1990年,Bar-Or发现心肌缺血时,人血清白蛋白通过缺血部位时,由于自由基等破坏了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其氨基末端被修饰),这种N-末端被损害/被铜占据的白蛋白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其特点是N-末端和钴等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率下降。

IMA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志物。

心肌缺血发生5~10min,IMA 即可在血液中检出,1~2h达高峰,3~6h回到基础水平。

IMA检测的临床意义1. IMA是检测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故能更早发现急性心肌缺血,更早预测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

IM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的生物标志。

ACS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早期诊断困难。

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只有在心肌发生坏死时才升高,但这时已给患者带来了不可逆的病理损害。

胃蛋白白酶原简介

胃蛋白白酶原简介

胃病普查新方法胃蛋白酶原(P GⅠ&P GⅡ)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第一章胃蛋白酶原简介一、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1],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为一个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多肽链,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人胃粘膜中有7组胃蛋白同工酶原。

PG在核糖体上合成,由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被盐酸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

根据生化性质、免疫原性、细胞来源及组织内分布可分成PGⅠ、PGⅡ两个亚群,1~5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为PGⅠ(PGA),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的粘液颈细胞分泌;6~7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为PGⅡ,除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外,泌酸腺的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细胞及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也能产生PGⅡ。

PG含量与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关,血清PGⅠ水平与萎缩性胃炎、PGⅠ/PGⅡ水平与胃癌和胃癌前期病变呈负相关。

血清PGⅠ与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相关,PGⅡ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血清PG反映胃总体分泌PG水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分泌酸过多有密切关系。

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或胃癌发生时,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所干扰,胃酸分泌过多的浅表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PGⅠ和PGⅡ的分泌会增加;而在慢性严重萎缩性胃炎当主细胞减少时PGⅠ含量下降;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胃窦宪假幽门腺化生,PGⅡ含量会随之增高。

血清PG可作为检测胃癌的一个可靠标志物。

约有1%的PG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的PG在血液中非常稳定。

血清PG I和PG II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

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也随之改变。

因此,监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

二、专家共识2010年2月2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中,将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重要普查方法:进一步以胃镜确诊。

《胃蛋白酶原介绍》课件

《胃蛋白酶原介绍》课件

功能
胃蛋白酶原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能够降解多种 蛋白质为小肽和氨基酸。
胃蛋白酶原在胃中的作用
消化蛋白质
胃蛋白酶原在胃中转化为活性酶,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和分解。
保护胃黏膜
胃蛋白酶原能够保护胃黏膜,减少酸性环境对胃黏膜的损伤。
抑制细菌生长
胃蛋白酶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胃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胃蛋白酶原的调节机制
《胃蛋白酶原介绍》PPT 课件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胃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前体,通过酸性环境和酶的作用转 化为活性酶,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什么是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胃腺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胃内的蛋白质前体。它经过特定的剪 切酶的作用,转化为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胃蛋白酶原由多个多肽链组成,其中包含特定的酶 活性位点。
胃蛋白酶原的临床应用和前景
1 临床应用
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可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2 前景展望
研究胃蛋白酶原的调控机制和作用机理,有望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 略。
1
促进因子
胃酸、胆汁和神经体液等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活性酶。
2
抑制因子
胃蛋白酶抑制剂和酸性环境可以抑制我调控,保持适当的酶活性水平。
胃蛋白酶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 关系
胃蛋白酶原的异常表达或调控失衡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和消化性溃疡 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胃蛋白酶PPT课件

胃蛋白酶PPT课件
标志。 ·低血清PGⅠ和低PGI/II比例可作为鉴别
胃癌高危人群的标记物
6
谢谢!
7
前景
无痛苦,只抽2毫升血就能化验有无胃癌 高风险,可作为体检项目,可以大大提高 经济效益。
82019/11/29. Nhomakorabea9
>20ug/L: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 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
<3.0: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 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 的疾病有关
5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与指南
·低血清PGⅠ和低PGI/II 反映胃黏膜萎
缩; ·低血清PG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替代
4
PG检测的结果判读和建议:
正常值范围
超出正常值范围的说明
PGⅠ
70-200ug/L
<70ug/L:胃体、胃底黏膜萎缩或受损、可能与浅 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
>200ug/L: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 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PGⅡ
0-20ug/L
PGⅠ/PGⅡ >3.0
胃蛋白酶原检测
消化内科
1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 酶的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群,血清PG 水平可以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 合测定PG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以起到胃黏膜 “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2
PG检测特征
• 1、检出率高,最高检出率能达到90%; • 2、操作简便, 检测方法简单,一台仪器就
可以进行检测; • 3、无痛苦易耐受,只需要2毫升血液就可
以进行检测; • 4、检测费用低,低廉的花费就可以判断胃

胃功能四项之--胃蛋白酶原

胃功能四项之--胃蛋白酶原

胃功能四项之--胃蛋白酶原我国近年来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一直呈递增趋势,每年发病4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而高死亡率与发现疾病时机太晚有直接关系。

传统胃部筛查方法很难普及,所以简便、快速、无痛的胃部早筛方法得到临床广泛推崇。

“国家标准:唯一符合卫生部疾控局颁布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将胃蛋白酶原作为胃癌检测的初筛方法”“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确定为普查行动的初筛方法”1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依据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为I和II两个亚群,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胃蛋白酶原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虽然PGII的浓度相对较低,但其分泌区域比PGI大。

2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约有1%PG进入血循环,进入量十分稳定,因此血清PGI、PGII反应胃黏膜腺体和细胞数量,也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

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PG含量也随之改变。

在胃部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PG的变化,PG不但能成为这些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而且是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很重要的监测指标。

3需筛查人群1.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2.年龄在35-80岁之间;3.常吃加盐腌制蔬菜、烟熏肉或烟熏鱼等食物;4.吸烟;5.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史;6.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病;7.恶性贫血;8.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环境。

4临床解读PGI异常,提示可能胃体、胃黏膜萎缩受损,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如读值大于200,则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PGII异常则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疾病有关。

比值异常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窦部疾病有关。

体检项目胃蛋白酶原

体检项目胃蛋白酶原

体检项目胃蛋白酶原
体检项目中的胃蛋白酶原是一种检测胃功能的指标,它通常用
于评估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程度。

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前体蛋白酶,
它在胃黏膜细胞中合成,然后通过胃酸的作用而转变为活性的胃蛋
白酶。

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以
及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风险。

胃蛋白酶原的检测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进行。

正常情况下,胃
蛋白酶原的水平较低,但当胃黏膜受损或炎症时,胃蛋白酶原的水
平会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
胃部疾病的情况。

除了胃蛋白酶原外,医生在评估胃部健康时还可能会结合其他
检查项目,比如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酸分泌功能检测等,以全面了解胃部的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胃蛋白酶原作为体检项目之一,能够帮助医生评估
胃部疾病的风险和炎症程度,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具有一
定的帮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胃蛋白酶原作为单一指标并不能
确诊疾病,医生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因此,如果医生建议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建议患者按医嘱进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后续治疗和检查。

胃蛋白酶原检测(PG技术检测)

胃蛋白酶原检测(PG技术检测)

胃蛋白酶原检测——PG 技术新项目一、胃蛋白酶原含义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群,血清PG水平可以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PG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以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二、PG检测特征1、检出率高最高检出率能达到90%2、操作简便检测方法简单,一台仪器就可以进行检测3、无痛苦易耐受只需要2毫升血液就可以进行检测4、检测费用低低廉的花费就可以判断胃部疾病的进展情况三、PG检测意义1、胃癌普查的初筛2、萎缩性胃炎、胃溃疡、HP感染的筛查3、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效果的评价4、消化性溃疡复发、治愈的判定指标5、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定指标6、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检测四、PG检测的结果判读和建议1、PG的正常值 PGⅠ:67-200ug/L;PGⅡ:0-15ug/L;PGR:大于7.52、超出正常值的说明正常值范围超出正常值范围的说明PGⅠ67-200ug/L <67ug/L:胃体、胃底黏膜萎缩或受损、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 >200ug/L: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PGⅡ 0-15ug/L >15ug/L: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 PGR(PGⅠ/PGⅡ) >7.5 <7.5: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3、建议4、1)PGⅠ<67ug/L且PGR<7.5,建议到医院咨询或就医(2)PG Ⅰ<67ug/L或PGR<7.5,建议排除药物和饮食的影响后,3-6 个月内复查,复查结果异常,建议到医院就医。

(3)PGⅡ>15ug/L且PGR<7.5,建议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4)PGⅡ<30ug/L且PGR<3.0,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5)PG三项检测结果正常,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以便个人动态检测胃部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