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简明教程教学大纲 副本.doc
大学计算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24+12)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大学生计算机教育中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
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同时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1.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2.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学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件的性能指标,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选购和组装微型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4.学习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启动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进行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程序管理的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6.学习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思维的基本意识和能力,应用算法进行问题求解,并借助工具软件编程实现算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社会责任,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应具备的安全防护意识,了解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能力1 一、计算机发展与信息化社会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3.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111025)本大纲经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课程说明课程类别: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学时学分: 42学时,2.5学分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大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四大领域(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并重点讲授三个方面的应用技能,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检索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和数据库Access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IE浏览器、搜索引擎和中国期刊网的使用方法;理解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能初步处理多媒体素材;掌握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及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和其它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先导课程。
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础(8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应用和分类。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xxx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适用专业:高职所有专业编制单位: xxxxxxx年xx月xx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层次学习二、学分与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
平均周学时2。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课程属性: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大学各专业计算机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课程属性: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是当代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第一层次的课程。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印、、不仅要让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目的: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扩展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的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本课程无先修课程六.考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试考核方式为:上机考试成绩评定为:平时成绩40%(平时作业20%+平时出勤20%)+上级考试成绩60%(理论知识成绩30%+实际操作成绩30%)七、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超级计算机发展现状及应用介绍(重点))、与数据的概念、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特点、维的概念、内涵、应用介绍2、熟悉计算机应用领域(重点介绍典型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3、了解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计算机出现的历史时刻及特征、计算机发展史上的3次飞跃及其特征、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4、掌握进制转换的方法,包括其他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十进制转换成其他进制,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如网络搜索、邮件收发等。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数制与编码,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磁盘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
3、办公软件Word 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片插入等。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涵盖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如幻灯片的设计、动画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网络协议,重点介绍 TCP/IP 协议。
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设置。
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上传与下载等。
5、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的概念、类型(音频、视频、图像等)。
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及处理软件。
6、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信息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及防治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英文名称: 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总学时: 72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对象: 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分为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培养两部分,基本技能培养主要解决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课时36学时;课堂实践36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学期,内容有: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三章操作系统Windows 7,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八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结构按模块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各部分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以便学生直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办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能力;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3.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5. 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三.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3. 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熟练掌握数制间的转换运算4. 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2. 信息与信息技术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各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单位;数值和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标识;编码: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和区别,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及各数制之间的转换运算难点:编码第2章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概念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3.了解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常用外设的功能。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doc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数据通信技术,熟悉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在软件方面,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诸如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常见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并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概述2、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原理3、计算机软件系统4、数据通信技术简介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使用1、文件管理及程序管理2、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电子表格软件4、电子演示文稿制作第三章多媒体技术应用1、音频信号的处理2、图像信息的处理技术3、动画处理技术4、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局域网3、局域组网4、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第五章网页设计1、网页制作的语言和工具2、网页制作步骤3、网页中的文本格式与超链接4、网页中的图像与多媒体5、表单的制作6、网页版面设计7、网页的特效制作8、网站发布与管理(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教学情况如下:1、计算机硬件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安装和维护等内容,使学生知道组成计算机的各种部件和外部设备。
2、计算机软件知识通过对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常用各种应用软件。
3、网络通信知识包括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因特网及其应用和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使学生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功能,熟悉网页制作的方法。
三、说明学生学习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悉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了解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通信系统。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使用重点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及程序管理的使用;重点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第三章多媒体技术应用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熟悉音频信号的处理的方法、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视频信息的处理的方法;重点掌握录音机、FLASH、PHOTOSHOP的使用和操作。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学分:3学分课程时间:36学时(18周)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的整体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计算机基本单元和基本组成模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进行常见应用软件的操作,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1.计算机硬件基础(4学时)1.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2中央处理器(CPU)的基本原理和功能1.3存储器和主板的基本知识1.4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知识2.计算机操作系统(12学时)2.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2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2.3文件管理和磁盘存储2.4进程管理和线程管理2.5内存管理和虚拟存储2.6设备管理和中断处理3.计算机网络基础(8学时)3.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3.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3.3网络拓扑结构和局域网3.4网络传输协议和数据传输3.5网络通信和网络安全4.程序设计基础(12学时)4.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4.2程序、变量和数据类型4.3运算符、表达式和控制结构4.4函数和库的使用4.5数组和字符串的处理4.6文件和异常处理5.课程实践(2学时)5.1计算机硬件实验5.2操作系统和网络实验5.3程序设计实践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编程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20%):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
2.期中考试(30%):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大学一年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入门课程。
它既不是一门单纯的计算机知识课程,也不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或者算法课程,而是一门思维方式和工程方法的训练课程。
课程除介绍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着重通过系列案例讲解和Python编程实践,培养学生以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课程从问题抽象建模开始,通过从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到形式语言描述的模型,到算法和程序实现的逐层映射,以计算思维为核心建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导航图,通过系列案例建模、典型算法设计的讲解和分析,打开一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艺术之门。
课程包括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模型、问题抽象与建模、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优化、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等五章内容。
课程概述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计算机中数据是如何表示的?计算机在物理上采用什么器件实现数据的存储?计算机是怎样构造出来的?计算机为什么能够实现各种计算?为什么计算机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信息处理和其他工作?怎样让计算机帮我自动求解一个实际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将得以解惑。
2、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课程以计算思维为主线,通过分析计算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着重讲解如何运用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机器语言的思考过程,如提炼问题、转换问题、构建模型、设计算法、用合适的程序语言描述以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对计算思维抽象和自动化本质特征的理解,掌握计算思维面向典型问题的问题求解方法。
通过系列案例教学,逐层递进,从案例的分析到具体实现,促进学生对计算思维概念的理解和程序设计能力的提升。
3、学习这门课你可以获得什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能够:(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逐步理解计算思维含义和主要思维方法;(2)掌握问题抽象与建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待求解问题进行合理的抽象,建立合适的可计算模型;(3)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和方法,能使用Python语言实现典型数据结构、进行基本的程序设计;(4)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常用算法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能够使用经典算法或者自行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5)运用Python语言及其常用计算工具库进行基本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6)运用计算思维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各专业的后续计算机能力和素养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计算思维和能力储备,为专业领域的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依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才培养要求而开设。
本课程旨在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及其技术方面的教学,性质属通识教育课,也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也为开展“计算思维”教学改革提供平台和环境。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学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自主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与其相关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直观上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教育和普及现代流行信息技术的渠道,如基本信息搜索到社交网络的使用,从智能手机到各种无线应用,从网购到电子商务,从云计算、自动控制到航空航天,处处都用到了计算技术,处处都离不开计算机。
计算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计算思维改变了思考方式,丰富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工具。
人人都需要计算机技术,人人都来学习计算机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由面到点,给学习者和应用者,带来全新认识和思考。
授课目标1. 总体目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学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自主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与其相关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正确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持续学习能力和依托信息技术的社会共处能力,逐步提升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明教程》教学大纲
(30教学学时+45课内实验学时,3学分)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内容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
它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强化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弱化了Windows和办公处理软件,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以自学为主,知识性方面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有计算机与信息社会、社会责任和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二、以课堂教学为主,;三、以课内实验为主;四、课外上机为补充。
根据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要求为云南省教育厅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C类考试”教学要求,即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教学任务中减去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学时分配
(一)、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未来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主要应用。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分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学时:0 (自学)
(二)、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木工作原理,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并能自己动手组装微型计算机。
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微型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主板、CPU、内外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介绍如何日己动手组装一台实用的微型计算机。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基木工作原理。
微型机的硬件组成和结构。
学时:2 (教学)+2 (课内实验)
(三)、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数制转换等
主要内容:数制转换及运算;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重点:数制转换及运算
学时:2 (教学)
(四)、操作系统基础
教学目标:了解常用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并能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使用。
主要内容:操作系统的分类;常用操作系统简介;程序管理;文件管理,磁盘与设备管理;Windows XP的使用。
教学重点:程序管理:文件管理;Windows XP的使用。
学时:3 (教学)+3 (课内实验)
(五)、办公软件
教学目标:要求能熟练掌握Offec办公软件应用。
主要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电了表格软件;演示软件等。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软件。
学时:10 (教学)+20 (课内实验)
(六)、网络基础与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掌握局域网的互联技术。
了解Internet和Intranet的相关知识,了解HTML语言,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
主要内容:网络的发展史、组成与功能、分类、拓扑结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局域网的组成、体系结构、构建;网络互联技术。
Internet基础;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Web服务器的构建;超文本语言HTML;网页制作。
教学重点:网络的组成与功能、分类、拓扑结构、体系结构;局域网的组成、体系结构; 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基木服务功能;网页制作。
学时:7 (教学)+12 (课内实验)
(七)、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多媒体工具的基本操作。
主要内容: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及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组成,多媒体的创作工具, 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录制声音以及数码摄像的制作,最后介绍Fireworks和Flash软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Fireworks和Flash软件的使用。
学时:6 (教学)+9 (课内实验)
四、与各课程的关系
选修课程:无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筒明教程》杨振山、龚沛曾主编高等教存出版社,2006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明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杨振山、龚沛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参考书:
[1]张洪明等著.《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云南大学出版社,2(X)7.
[2]张洪明等著.《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及习题》(第二版).云南大学
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