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是指教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课程大纲。
以下是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的参考模板:课程名称: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授课教师:__X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史概述: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现代数学等阶段。
2.初等数学:介绍初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算术、几何、代数等内容。
3.高等数学:介绍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
4.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医学等。
5.数学文化:介绍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包括数学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
授课工具:本课程将使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料等工具进行授课。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蘑菇数学教学大纲以下是蘑菇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信息:课程名称:蘑菇数学IanWellington和JoannaFowler编著课程代码:MQ00000学分: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周二14:30-17:00,周四13:30-16:00上课地点:数理学院101教室大纲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教学日历及课程安排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限选课,适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
2.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
教学大纲范例
教学大纲范例一、引言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以一个教学大纲范例为例,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内容。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将能够掌握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2.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内容1. 单元一:介绍概念和基本原理- 子单元一:概念解释和定义- 子单元二: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 子单元三: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2. 单元二:应用和实践- 子单元一: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子单元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 子单元三: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五、教学方法1. 授课法: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研究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和科研项目,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参考教材1. 主教材:《XXX教材》2. 辅助教材:《XXX案例分析》、《XXX实验指南》八、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导入和课程概述2. 第二周至第四周:单元一的教学3. 第五周至第八周:单元二的教学4. 第九周:复习和总结十、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授课和指导学生。
十一、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范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
(完整版)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5版)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
(宋体五号)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宋体五号)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宋体五号)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思考题:(五号楷体)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1、教材选用: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选用原因,宋体五号)2、参考书目:[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四、教学要求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教学大纲范本
教学大纲范本教学大纲是指针对某一门课程或教学项目制定的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规划和指导文件。
本文将以一个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范本为例,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和格式要求。
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训练1.2 课程代码:ENG1011.3 学时数:36学时1.4 学分数:2学分1.5 课程教师:张老师二、课程目标2.1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习惯,增强交际技巧和自信心。
2.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学术交流和商务会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3.1 第一单元:自我介绍3.1.1 口语表达技巧:正确使用问候语、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职业等基本信息。
3.1.2 口语练习:学生自己编写并进行自我介绍。
3.2 第二单元:日常对话3.2.1 口语表达技巧: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问答句型,如询问时间、地点、感受等。
3.2.2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日常对话练习,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口语应对能力。
3.3 第三单元:旅行交流3.3.1 口语表达技巧:在旅行中的交际用语,如咨询路线、购物、饮食等。
3.3.2 口语练习:学生分角色进行旅行情景模拟对话,增强实际交流能力。
3.4 第四单元:学术交流3.4.1 口语表达技巧:学术演讲、讨论和辩论的基本技巧。
3.4.2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学术话题的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学术交际能力。
3.5 第五单元:商务会谈3.5.1 口语表达技巧:商务礼仪、商务沟通技巧等。
3.5.2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商务角色扮演,模拟商务会谈,提升商务口语能力。
四、教学方法4.1 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
4.2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增强学习兴趣。
4.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5.1 主教材:《实用英语口语》5.2 辅助教材:《英语口语练习指导》、《商务英语口语实训》等。
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引言: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份指导教师教学并提供学生学习导向的重要文件。
它相当于教学计划的框架,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以某个特定课程的教学大纲范例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概述:本文所使用的教学大纲范例是一个面向大学本科学生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该教学大纲包含了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法以及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正文:一、课程概述1.1课程目标1.2课程背景1.3课程学分与学时1.4课程前置要求二、课程内容2.1主要教学内容2.2课程重点与难点2.3教材与参考书目2.4在线资源与学习平台2.5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3.1授课方式3.2讲授与互动3.3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3.4实验与实践3.5个性化学习支持四、评估方法与标准4.1课堂表现评估4.2作业与实验报告评估4.3期中和期末考试4.4课程总评与绩点计算4.5学生反馈与评估改进五、资源需求5.1教师资源5.2教室与设备资源5.3图书与资料资源5.4实践与实验资源5.5学生支持与辅导资源总结: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份重要的教育文件,它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本文以一个面向大学本科学生的课程的教学大纲范例为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学大纲中包含了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法以及资源需求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教学大纲还需要不断进行反馈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大纲范例
教师教学大纲范例教师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份重要文档,用于规划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序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一个完整的教师教学大纲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详细的内容和合理的评价方式。
本文将以一个例子展示一个教师教学大纲的范例,以及对其各个要素的解读和说明。
1. 目标设置教学大纲的目标设置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对于教师来说,目标清晰明确可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例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指标可以设定为“在本学期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15%”。
同时,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对学生来说有意义。
在教学大纲的目标设置部分,需要列出具体的目标,并阐明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大纲中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节中,教师需要详细列出每个教学单元的主题或课程名称,并描述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例如,一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主题为“旅游”的单元,其中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和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此外,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教学资源的准备和使用,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3. 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教师在教学大纲中应当明确列出各个教学单元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例如,在教学英语的口语能力时,可以采用互动对话、角色扮演和实地实作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一方面要尽量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可行,符合教学实际。
4. 课程安排和进度课程安排和进度是教师教学大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这一节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分配,具体安排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时间充足,不过分拖延;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节奏。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完整版)高尔夫球教学大纲
(完整版)高尔夫球教学大纲**高尔夫球教学大纲****1. 概述**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高尔夫球教学计划,以帮助研究者掌握高尔夫球的基本技能和规则,提高球技水平。
**2. 教学目标**- 理解高尔夫球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研究正确的击球姿势和动作;- 掌握高尔夫球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培养良好的球场礼仪和道德修养;- 提高球技水平,达到参加业余比赛的水平。
**3. 教学内容**3.1 高尔夫球规则和术语- 介绍高尔夫球的起源和发展;- 解释高尔夫球的比赛规则和计分系统;- 介绍高尔夫球的基本术语和球场地形。
3.2 准备工作- 介绍高尔夫球场的设施和装备;- 讲解高尔夫球场的布局和标志物的含义;- 指导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球杆和球。
3.3 击球技术- 教授正确的击球姿势和动作;- 培养稳定的握杆姿势和手部技巧;- 讲解不同击球器材的使用方法;- 指导研究者掌握下压和上挑的击球技巧。
3.4 普通推杆和长推杆- 教授正确的推杆姿势和动作;- 介绍不同推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指导研究者掌握准确推球的技巧。
3.5 铁杆击球技术- 教授正确的铁杆姿势和动作;- 解释不同铁杆的使用场景和技巧;- 指导研究者掌握准确击打铁杆的技巧。
3.6 木杆击球技术- 教授正确的木杆姿势和动作;- 解释不同木杆的使用场景和技巧;- 指导研究者掌握准确击打木杆的技巧。
3.7 沙坑救球和脱险技巧- 介绍不同沙坑的特点和挑战;- 教授正确的沙坑救球姿势和技巧;- 讲解脱险技巧和策略。
**4.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高尔夫球规则、技术和术语,帮助研究者理解并掌握知识;- 示范演示:教练员进行示范,帮助研究者正确理解和模仿正确的动作;- 实践训练:研究者进行实际击球练,通过实践逐渐掌握技能;- 个别指导:教练员提供个别指导,根据研究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和练。
**5. 教学评估**- 考试测试:对研究者进行考试测试,考察其对高尔夫球规则和术语的理解;- 技能评估:对研究者进行实际击球表演,评估其技术水平和球场礼仪;-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研究者反馈和建议,帮助其改进技术和提高球技水平。
教学大纲的模版
教学大纲的模版教学大纲的模板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步骤提供了指导。
制定一份清晰、准确的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常用的教学大纲模板,以便教师们参考和使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的具体名称,如“高等数学”)2. 课程代码:(填写课程的代码,如“MA101”)3. 学时分配:(填写课程的总学时和每周学时)4. 学分分配:(填写课程的学分分配)5. 授课对象:(填写课程的适用对象)二、课程目标1. 教学目标:(列举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学生应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描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素养目标:(描述学生应培养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2. 学生要求:(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三、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主题、章节或单元的划分等)2. 教学大纲详细内容:(根据具体课程进行详细任务的描述,可以分为多个小节)小节1:(填写小节的名称)- 学习目标:(描述本小节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列举本小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描述本小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列举本小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小节2:(填写小节的名称)- 学习目标:(描述本小节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列举本小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描述本小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列举本小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描述学生综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2. 评价标准:(设定学生评价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五、教学参考资料(列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六、其他事项(可以在这一部分列出其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事项,如补充说明、教学地点等)本模板仅为参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教学大纲范例
教学大纲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学术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熟练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2. 理解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覆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背景、重要性和目标,引导学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知识点解析:依次详细解析每个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应用和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演示或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拓展思维广度。
5. 总结与评估:每个知识点结束后,进行总结,并通过小测验、作业或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生动展示和详细解析每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解。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与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问题导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媒体辅助法: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包括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
2. 作业成绩:布置符合课程要求的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
教学大纲及内容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XX课程》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XX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XX领域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XX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 XX概述1.1 XX的定义与分类1.2 XX的发展历程1.3 XX的应用领域第二章 XX基本原理2.1 XX的基本概念2.2 XX的基本原理2.3 XX的基本方法第三章 XX技术与应用3.1 XX技术的分类3.2 XX技术的应用实例3.3 XX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四章 XX案例分析4.1 案例一:XX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2 案例二:XX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3 案例三:XX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第五章 XX实验与实训5.1 实验一:XX基本操作5.2 实验二:XX应用案例分析5.3 实训一:XX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地传授课程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与实训法: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XX学时(2)实验教学:XX学时(3)实训教学:XX学时2. 课堂教学:每周XX课时,按照课程内容进行授课。
3. 实验教学:每学期安排XX次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XX学时。
参考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课程类别:6. 课程性质:7. 适用专业:8. 开设学期:9. 教学周次: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知识目标:(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3)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包括但不限于……)(2)第二部分:实践应用(包括但不限于……)(3)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包括但不限于……)2. 教学安排:(1)每周授课学时安排:……(2)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安排:……(3)课堂讨论、作业、论文等环节安排:……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内容,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论文等;(2)期中考核: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核: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2)期中考核占30%;(3)期末考核占40%。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1)教材名称:《……》(2)出版社:……(3)作者:……2. 参考书目:(1)……(2)……(3)……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至第4周:……2. 第5周至第8周:……3. 第9周至第12周:……4. 第13周至第16周:……5. 第17周至第20周:……6. 第21周至第24周:……注:以上教学大纲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进行调整。
(完整版)项目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项目规划课程教学大纲项目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介绍
- 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项目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提高项目规划能力。
- 课程时长:本课程为共计30学时的课程,每周上课2小时。
2. 课程内容
2.1 项目规划概述
- 理解项目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项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2 项目规划流程
- 了解项目规划的六个基本步骤
- 研究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和工具
2.3 项目需求分析
- 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 理解项目需求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
2.4 项目目标设定
- 掌握项目目标设定的方法和要素
- 研究如何制定可量化的项目目标
2.5 项目资源规划
- 理解项目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 研究如何合理分配项目资源
2.6 项目时间规划
- 研究项目时间规划的步骤和工具
- 掌握如何设定合理的项目时间计划
2.7 风险管理
- 了解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 研究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项目风险3. 课程评估
- 课堂练:每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以巩固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作业:布置相关项目规划作业,学员需按时完成并提交。
- 期末考试:考核学员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参考资料
- 《项目管理实务》
- 《项目规划与控制》
-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以上为《项目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员的项目规划能力,使其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项目管理知识。
(完整版)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一年级(每周4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教学大纲正确样式及范例
附件7:教学大纲正确样式及范例一、《课程简介》标准格式: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时:学分:课程性质:选课对象:先修课程:内容概要:建议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课程目录》范例:测量学Surveying课程编号:13××4×××学时:60 学分:3课程性质:必修选课对象:地质专业内容概要:介绍地形测量、绘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会具体掌握地形测量及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建议选用教材:《测量学》,×××主编,×××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主编,×××出版社二:《课程教学大纲》标准格式:《×××××××××》教学大纲学时:学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目的与任务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四、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教学大纲内容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建议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目:《课程教学大纲》范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学时:80 学分:5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中六大基础科学之一,地质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大自……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入门,是深入学习地质不各门学科的基础与先导,具有启蒙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图使学生……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是地质学及其他地学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是一切地学课程的先导。
其任务就是为地学方面的后续课程的学习……五、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地质类专业必修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地质学的任务、领域;《普通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从事地质事业的使命感。
课程教学大纲范例
.××课程教学大纲范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起草人:二、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是后续管理类相关课程及日后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解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整体内容结构基础上,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熟悉知识模块群以及具体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财务政策与经营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公司价值管理的影响,了解财务管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务动态,领悟财务管理的概念集合、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教学任务(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和训练过程,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教学目标)探究与发现公司财务问题的能力;运用公司财务理论与方法分析判断与解决公司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专题研究报告规范写作与陈述能力。
(根据学分和课时量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成 3~5 具体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目标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方案目标的配置关系培养方案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培培培培培养养养养养要要要要要求求求求求⋯1234探究与发现公司财务问题的能力√√运用公司财务理论与方法分析判断与解决公司财务实际问题能力√√专题研究报告规范写作与陈述能力√√√⋯⋯√√ √三、前导课如没有前导课,可以填“无” 。
四、教学产出教学产出 1:(教学产出的描述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教学产出应充分覆盖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完成标准:(完成标准结合应结合教学产出 1 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教学产出 1 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完成标准应充分覆盖教学产出 1 的教学目标。
)标准 1a:标准 1b:标准 1c:教学产出 2:(教学产出的描述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是对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的分解,全部教学产出应充分覆盖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范例
教学大纲范例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使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2. 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介绍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并深入讲解相关的重点和难点;2. 学科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学科的实际应用;3. 学科研究:培养学生进行学科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开展小型研究项目,并进行相关成果的展示;4. 学科拓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拓宽学科领域的视野。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将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各类能力和素养,具体包括:1. 讲授法:通过系统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实践法:开展各类实验、实训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研究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型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5. 示范法:邀请行业内专家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 日常表现评价: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 学科测验评价:通过定期的学科测验,评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题研究评价:评估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研究能力和成果;4. 实践操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5.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开展,教师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选取最适合本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行学习;2. 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支持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3. 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开拓学生的视野;4.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提供相关的网上学习平台和资料。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学分:2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英语开课学科部:外语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问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 )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
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
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学分:2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英语开课学科部:外语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
1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
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
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Sapir-Wolf, Edward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
第二,文化探源。
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案例分析。
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二)教学基本要求1、能熟练掌握基本语法结构2、能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三)教学内容21、基本语法结构2、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基本语法结构难点:运用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第二章词汇(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能够认知词汇2500个左右,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1000个词汇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二)教学基本要求1、词汇量达到2500个左右2、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1000个词汇及其最基本的搭配(三)教学内容1、词汇及词汇搭配讲解2、常用和易混淆词汇辨析(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词汇及词汇搭配讲解难点:常用和易混淆词汇辨析Chapter 3 Culture's Influence on PerceptionI.Teaching ObjectivesIn this chapter, the teacher should enable the students to:1. understand culture's influence on perception.2.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s of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3. analyz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34.summarize the various barriers to accurate perception in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学生能听懂题材熟悉、语速为每分钟60词的简短对话、谈话、报道或讲座以及英语国家人士的一般交谈和简短谈话;能在一般社会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只有个别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二)教学基本要求1、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谈话。
2、能具备基本听写能力。
3、能在一般社会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
(三)教学内容II.Contents1.Keywords(1)Sensation:It is the neurological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become aware of their environment.(感觉:感觉是人们意识到周围环境的神经过程。
) (2)Perception:It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e become aware of objects,events,and especially people and their behaviors through our various senses and involves higher-order cognition in theinterpretation of the sensory information.(知觉:知觉是一种人们通过各种感觉来觉察事物、事件、人和人的行为的过程。
它是解释感觉信息更为高阶的认知过程。
)(3)Selection:It is a process in which we screen out what we 4need from all the stimuli and information around us.(选择:选择是从周围选择的刺激信息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4)Organization:It is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we need to organize and impose structure on what we observe in a meaningful way.(组织:组织是把从周围选择的刺激信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整理,组合的过程。
)(5)Interpretation:It refers to attaching meaning to sense data and is synonymous with decoding.(释义:释义是赋予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类似于解码过程。
).Key Points(1)the definitions of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2)the model of human perception.(3)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4)the various barriers to accurate percep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skills to improve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3.Difficult Points(1)Definitions of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2)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对话听说训练难点:对话演练、英语演讲、主题讨论等III. Teaching Methods 1. Pair/Group work 2. Discussion 3.Task-based5approach 4. Communicative approach 5. Questions and answers 6. Case analysis第四章阅读(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学生能在欣赏文章时抓住要点,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600词左右、一般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二)教学基本要求1、欣赏文章时能抓住要点,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
2、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
3、能在5分钟内速读600词左右一般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三)教学内容1、阅读技巧分析2、文章结构、要点和思想内容分析(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章结构、要点和思想内容分析难点:阅读技巧分析第五章写作和翻译(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学生能根据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2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基本正确,语言基本通顺;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40个单词左右应用文;能独立完成课程翻译练习,理解准确、语言较通顺。
(二)教学基本要求61、能根据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2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2、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4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
3、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
(三)教学内容1、命题写作训练2、应用文写作训练3、翻译练习(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命题写作和应用文写作训练难点:翻译练习课程教学建议与说明基础英语I教学应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训练,并应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进度安排表学时分章内合其习题讨论讲实16142语第一16142词第二186210听说训第三18216阅第四102第五写作和翻878 6合计6210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7无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基础英语I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将来的语言学习打好语言基本功。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基础英语II能否顺利开展。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严明黑龙江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陆培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由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单元测验、书面考试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