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现状与发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首先介绍dnms的功能及技术特点,将广州思泰dnms与同类厂家dnms进行技术对比,然后,介绍dnms运行中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新的dnms建设思路。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线路;监测系统;故障监测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8-1959-03
我国配电具有线路结构复杂,环境多样变化,故障频繁,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等特征,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及时率,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其中,广州思泰公司运营中的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简称dnms 系统)
stdw-jc-01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系统融合了电力传感测量、故障定位、太阳能供电与低功耗、无线通信集成、计算机系统集成等诸多技术,具有多功能、智能性、数据完整性等优势;当配电线路出现接地,短路,雷击与老化击穿等故障时,监控中心在数秒内显示故障类型及具体位置,并将故障定位信息发送至线路有关人员,使维护人员能够快速排查故障,及时恢复正常供电,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1 dnms 系统分析
广州思泰公司运营中的dnms 系统stdw-jc具有以下功能及技术优势。
1.1 dnms功能
1)监测线路上的三相不平衡、断线、过流、短路、接地等故障情况,帮助运行人员维护人员能够快速排查故障,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2)监测线路短路动作电流、接地电流、负荷电流,保存历史数据并可生成图型报表,用于事故分析和故障统计。
3)检测线路暂态和稳态信息,捕捉故障发生时刻,实时更新20 个周波的电流信息,用于故障暂态数据和稳态数据的推算。
4)实时在线查询线路当前电流,实时监控线路运行状态。
1.2 dnms技术特点
1)以实时采集在线电流方式对线路故障进行全面监控,故障判断更加及时、准确。
2)本地通讯采用双向短距离无线调频通讯rf 模块,远程通讯采用gsm 网络通讯,本地和远程维护方便。
3)故障检测器安装简单,使用托杯和标准绝缘操作杆,无需特殊工具不停电安装、拆卸。
4)监测中心软件可以对现场的故障检测器进行远程测量、调试、配置,可实时监测线路负荷电流和短路动作电流、接地动作电流。5)监控中心界面采用声光报警,动态着色,图形显示故障位置,短信通知维护人员,实现无人值班。
6)自动复位:1 ~ 72 小时(在线可设),或者远程遥控复归。7)防空载合闸涌流误动;防重合闸期间非故障分支误动。
1.3 dnms技术对比分析
2 dnm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配电线路故障监测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现有的dnms 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配电线路故障监测工作涉及面广,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等出台很少,满足不了应用的需要,企业缺乏有强有力的部署和协调;
2)对配电线路故障监测系统缺乏统一细致的规划,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因此提不出完整而准确的需求,容易套用调度自动化的建设思路,过分强调实时应用,而忽略了管理应用,大量投资用于馈线自动化,而忽视了对其他相关系统的整合和对现有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利用。
3)对相关系统和信息的整合和关联缺乏整体的考虑,尤其是对gis和scada之间的模型、图形和接口等没有细致周密的设计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直接导致了后期的应用无法实用化,在gis应用上对配网的建模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只满足了静态应用(即图资管理)而不能满足动态应用(如实时应用和分析计算);
4)存在管理体制对自动化系统的不适应,工作职责界定不清楚,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系统应用和数据维护工作很薄弱,开发厂商对供电企业配网管理流程不熟悉,对需求了解不深,因而产品的适应性不好;
5)对配电线路故障监测的认识和定位不清楚,应用主体不明确,导致后期的应用没有具体的受益者,出现了只解决了少数馈线的自
动化而没有对整个配网实现科学管理,投入产出比很不明显。
3 dnms建设思路
为贯彻电网公司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在总结配电自动化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电网公司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方向,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结合城市定位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分批次、分阶段推广,由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和农村地区逐步推进;综合考虑城市定位、供电可靠性要求、网架结构完善程度、技术力量和基础管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实现方式,分区域、分阶段制定规划及建设方案,优先在网架结构相对稳定、完善的区域开展建设;根据实现业务应用目标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选择适宜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特级及一级城市宜以集中控制型模式为主,二级城市宜以运行监视型模式为主。
1)配电终端:终端选点原则应明晰,突出业务应用目标,针对不同供电区域及一次设备、通信通道的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加强配电终端的自身处理能力,满足相对独立于主站的区域配电故障智能化处理的需要,优先选择a、b类供电区域10kv电缆线路和c类供电区域10kv电缆主干线分段开关及联络开关进行建设,可采用“三遥”终端为主,且每回馈线以2~4个“三遥”终端为宜;其他10kv电缆线路及节点,宜以故障指示器终端为主进行建设。配置断路器的环网柜出线可采用电流级差保护方式建设。
在提高配电终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增强其灵活性,可以方便地按需要配置和升级,协调配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改造,纳入配变监测终端的电流、电压、功率、电能质量等实时信息,扩展配电自动化的信息采集范围。
配电终端主电源可采用单独安装电压互感器取电,也可根据需要采用电流互感器取电或就近从低压电网取电。
2)通信系统:过去已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是瓶颈,往往由于通信通道故障,导致使已有的系统运行结果不理想,甚至瘫痪。因此,在通信系统建设中,必须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结合其他业务发展需求和通信技术发展前景,既要适应当前应用,还要考虑将来配网发展、自动化技术发展,统筹安排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建设。
通信系统应与配电网一次设备及配电终端建设改造同步进行,充分考虑配电网一次网架的地理结构,所有电力管沟建设改造时,应同步预留光缆敷设位置;对于新建电网工程,应根据需要同步建设通信系统。
在配电网网架成熟、对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三遥”配电节点宜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非“三遥”节点宜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也可就近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
3)监控主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是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存储终端传回的数据,按照各类故障预先设置的不同处理流程,进行故障的事件记录、数据发布、自动告警、日志、语音报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