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和平崛起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崛起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6a984f0d19e8b8f67d1cb900.png)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论中国崛起学院:XXX学院专业及班级:XXX班姓名:XXX学号XXX当今社会,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我们直接地体会到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大国崛起事件一、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连续31年保持着平均增长9.7%的增长率。
2009年我国GDP为33万5353亿元,略低于日本而跻身世界第三,并以1。
2万亿的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的第一大国。
外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去年我国2.2万亿美元的外汇总量占世界外汇总量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产值也超过美国、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誉为“中国奇迹"。
二、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注定是中国人民无法忘却的一天,这一天从14点28分起,中华儿女的心就和祖国母亲一起跳动。
当我们得知汶川发生了地震后,我们积极关注地震灾区的每一件事,积极组织捐赠,大街上随处可见为灾区募捐的志愿者们。
那段时间有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一位以捡垃圾为生的老爷爷把他几年来捡拾垃圾所储存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一位小学生在得救后向解放军们敬了队礼;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让她活下来……记得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时讲过一句话,他说:“在中国,再小的事情乘以13亿都会变成大事,再大的事情除以13亿也都会变成一件小事”。
同样,当我国取得的那些成就除以13亿时,所有的数据都将变得很小,我们国家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崛起之路依旧坎坷。
三、北京奥运会2008年,我们经历了大起大落,先是湖南的雪灾,又是汶川的地震,面对灾难我们没有退缩,我们选择了勇敢面对,全国人民携手共度难关,我们相信,灾难过后,必有彩虹.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始,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下,我们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我们一举获得金牌榜首的荣誉,这一刻,我们都为我们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奥运会中,我们收获了“团结”的精神力量,是团结让中华儿女们凝聚在一起,奥运会的完美落幕,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四、上海世界博览会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是实力的崛起,只有实力增强了,才能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当然,我们中国的崛起还要靠我们文化精神的崛起。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d7084ca8956bec0975e339.png)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下的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大发展的现实中开创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自身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制度的创新、持久开发国内需求、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同相关国家互惠互利则是这条道路的基本保证。
因此,这是一条世界社会主义从未有过的全新道路,也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后来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道路。
它既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日本以军事手段来打破原有的世界体系的道路,也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苏联依靠军事集团和军备竞赛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20多年来,中国从这样一条全新道路中得到了巨大利益——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新世纪之初,我们继续循着这一全新发展道路,确定了我国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即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国际秩序政治经济影响力世界财富分配国际市场一、世界政治经济的新特点1. 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加深。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从贸易到金融,从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到国际经济组织作用的不断加强,从信息高速公路的起步到互联网络的建立,世界已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区域经济集团化,跨洲域经济合作,南北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一国发展所依赖的资源、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与国际经济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国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都将影响到其它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际关系中传统的一方所失必为另一方所得、两者相加等于零的“零和关系(zero-sum option)”已经过时交往、互利、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f0006d8871fe910ef12df876.png)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当我们讨论起国际安全形势时,我们总会把目光投向美国,似乎美国主宰者世界和平,也是美国触及着世界安全。
其实不难发现,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阿拉伯之春,以及现在的亚太安全局势紧张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都潜在着一个身影——美国。
美国在当今世界来说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就当前来说,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动作来看,东亚再平衡战略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当今的国际安全形势总归来说是除了北美世界在没有一片净土,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的确存在,”亚太”无非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受热议的地区,近期来不断的上演着惊鸿一瞥,不难发现的是这些争议都是围绕着中国展开,但是为什么会单单针对中国呢?作为强势崛起的中国来说,虽然我们旨在发展经济和平崛起,共同发展,但是作为立国的一些小国来说他们的表现显得异常紧张,其实也不难解释,当一个地区大国强势回归的时候,那必然会引起地区紧张,甚至引起军备竞赛,最近以来军火市场异常火爆,其中以亚太地区的交易最为频繁,就在近期,菲律宾,老挝,越南大力发展军备,打死购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或者接受外国退役的舰艇,似有与中国分庭抗礼之势,作为中国也必然亮剑,将一些先进武器提前曝光,并服役第一艘航空母舰也间接出动了亚太敏感神经。
其实中国之所以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无论是早前的黄岩岛问题,到钓鱼岛问题,又到近期的仁爱礁争议,都可以看出中国周边诸国并不安分,但这与美国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总而言之是发展与防范,通过亚太的经济活力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同时防范中国的崛起影响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美国在近期不断插手亚太事务,积极联合亚太住过上演多国军演,而军演的背景也多为登陆岛屿作战等,其目的可见一斑,但是我们应该认清当前,其实中国当前的局势很微妙。
就是说,很难把握,一反面以美国为支撑的南亚近邻小动作频频,另一方面美国传统盟国日本又问题不断,积极与中国制造事端,但是他们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中国得到利益,这些国家其实也深知当前的特定时期下只有依附中国的经济才能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过分得限制无异于作茧自缚,但是应该的防范也必要,但是通过制造事端来牵制中国我想这是不明智的,因为中国近日已经今非昔比,当前的中国外交安全部布局已经将被动转为主动,从目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上看,中国频频亮剑其实就是以攻代守的一种外交策略转变外交主动性,这样的举动意味深远,它间接向外界传达打一个讯号,中国将不再继续“闭关自守”。
形势与政策 中国和平崛起
![形势与政策 中国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2c90981f763231126edb1170.png)
中国和平崛起人类历史,是一个演绎着战争与和平悲喜剧的巨大舞台,而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振兴,则是贯穿于一幕幕起伏跌宕、蔚为壮观的话剧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的主题。
进入21世纪,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绘制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蓝图,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中国,再次成为历史聚光灯下一个鲜活的主角,为全世界所瞩目。
03年,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会场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曾这样阐述中国和平崛起五要义:第一,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是展和壮大自己。
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为了祖国崛起的目标,我们当代青年应努力做到:第一,要确立健康的国民心态,科学传承五四爱国传统。
和平崛起道路,说到底,就是希望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力量、建设性力量。
响应和平崛起道路的提出,青年既要格外珍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又要学会民族自制,注意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情绪,充分尊重其他国家,坚持向不同的文明学习,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相处。
第二,要刻苦学习,大胆创新,艰苦奋斗,为我国的和平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和平崛起,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但基点主要应放在自己的力量上,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就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谈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就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谈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c8428d1110a6f524ccbf85b7.png)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形势与政策》13年春季学期期末论文结合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班级:11级中西医临床2班学号:************姓名:***结合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摘要:告别了动荡的上世纪,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与损伤,步入21世纪,人们普遍开始拒绝战争。
然而在看似平静的世界关系间,似乎依然隐藏着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国际交往。
矛盾与冲突似乎一触即发,战争,似乎只是短暂的消失。
然而,作为处于刚刚起步向前的中国,此时和平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寻求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关系我们未来的至关点。
关键字:国际安全和平崛起发展目录:一、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二、中国和平崛起的阻力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引言: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人们意识到战争的损害,开始拒绝战争。
世界大战已经不会再发生,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
而此时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人们关心经济上的利益得失,给国家带来好的发展。
虽然世界上任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依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在今后短期的时间里,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稳定的崛起才是中国发展的最终趋向。
正文:一、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虽然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不会在发生,国际社会在短时间内的总体趋势是和平发展。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仍不断出现,小规模的社会骚动与战争依然随处有发生。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则是国际间社会冲突发生的代表,然而在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迅速反应,继而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攻击,在反塔利班武装的支持下,美英盟军推翻塔利班政权,并成功扶植阿富汗新政府。
至此,美国在西亚的战略进一步成功,直接起到威胁中国及俄罗斯的作用。
紧接着2003年3月20日,美英盟军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对伊拉克的进攻,伊拉克军及撒达母政权迅速瓦解,撒达母时代终结。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4a022c196bd97f192279e90b.png)
论中国和平崛起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尽管不断引来西方反华势力的“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种种攻击,但却无法改变中国正在迅速“和平崛起”的事实与趋势,也不能不正视中国在亚太及国际上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国际意义。
正在崛起的中国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发展的长期过程与趋势,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与标志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实力的增强是核心性标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年平均增长超过8%;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到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中国GDP为10800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GDP的3.4%,虽只有美国的10%、日本的23.1%与德国的57.8%,但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世界“万亿美元俱乐部”。
到2003年,中国的GDP已达1.4万亿美元(11.7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过法国上升为世界第5位,预计2004年可能超过英国而上升为第4位。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的规模就更大,已进入世界前3位。
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成本、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及迅速增加的高科技人才,吸引世界各国不断增加在华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与海外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向中国大陆,使中国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入最多的地区。
到2003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94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015亿美元。
其中,2002年与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均超过500亿美元。
依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报告,2003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为57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1557亿美元的36.6%,即超过三分之一,仅次于美国的866亿美元。
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而且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研发中心的重要据点。
和平崛起中国走向未来之路历史论文
![和平崛起中国走向未来之路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6129c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b.png)
和平崛起中国走向未来之路历史论文
新世纪初,中国提出走和平崛起道路,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和平崛起即一国对内对外通过和平的而非暴力、战争的方式(途径)实现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相对提升的过程。
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对随之而来的国内外众多难题的有力回应,深刻反映了中国对内对外通过和平的而非暴力、战争的方式(途径)来实现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相对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和中国的国家本质、外交政策传统、民族本性、文化特性,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一项根本意义上的大战略,有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内涵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和平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时代的选择,中国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实践证明,它正在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和国家所赞赏、认同。
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着众多“大规模发展难题”①,这决定了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新世纪,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正以其睿智的眼光、卓然的魄力,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走一条和平崛起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
形式与政策
![形式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b5481d6d15abe23482f4de7.png)
形势与政策论文《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何为中国和平之崛起?中国和平崛起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下面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中国和平崛起:首先说说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
中国的落后始于明末,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自醒的开始。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国家、百姓倍受欺压,仁人志士救亡图新,掀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活动,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上大量引进西方思想,“中体西用”原则贯串着中国近代史的演变。
第二阶段,1949-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
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
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引进的苏联156个工业项目是新中国引进的第一批外资,众多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到祖国,集中搞重点科研项目。
周恩来、毛泽东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发展到改革开放,再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和谐社会,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可谓天时,四小龙崛起、产业转移可谓地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可谓人和。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6823ebddb9f3f90f76c61b2e.png)
国
家
关系,主张“协和万邦”,反对“以邻为壑”,倡导“讲信修睦”,“四
海
之内皆兄弟”等。这些先哲言论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
同
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思想信念,也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强权政治、用
和
平
方式解决民族问题以及国家间矛盾冲突的宽广胸襟。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外交策略的历程来看,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
系
的
重要推动力量。不少国家对中国发展壮大之后的道路选择愈来愈担心,进
而
在
国际上形成了一股“中国威胁论”。一些学者和政界人士担心中国的发展
会
挑
战现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认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会伴随着冲
突,
会与既有大国分享领导地位。在此情况下,我国学术界提出了 “和平崛起”,
以回应这种担心。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而不是所谓的挑战和威
不
断推进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合作与互利共赢,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
事
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球化进程的新世纪新阶段,深入探讨中国和平崛起这一现象,对
于
我
们顺应全球化进程的要求,推动中国向现代化的跃进,建构新世纪的中国
安
全
观大有裨益。
一 、 中国的崛起与国际体系的认知
21 世纪头几十年,将是新的国际格局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
些
学者视之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但从目前情况看,和平崛起理论
还
处于形成的初始阶段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然而无可置疑的
是
,
在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和平崛起很有现实意义,也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
展
的贡献。至于和平崛起在现有国际体系中能实现到何种程度,则难以作出准
形势与政策政策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政策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782087b7360b4c2f3f6423.png)
中国和平崛起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北京之夜,火树银花,华夏大地,百年圆梦。
为了这一天,我们整整等了102年……当我们的体操王子--李宁飞上了鸟巢顶端,手举奥运火炬,脚踩祥云,迈着坚毅的步伐,点燃了奥运圣火,所有的中国人都热血沸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绽放出现代化高科技的火花,相信全世界人民都会铭记这经典的一刻。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曲折,饱含压迫的历史,是中国走出封建的历史,是中国翻身当主人的历史,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与世界的历史时期。
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闭社会的屈辱史。
1840年的一声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从此告别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
随之而来的是鸦片,是战争,是割地,是赔款……中国的可怜的老百姓哪,他们慌张,却又无知,二千年的封建统治让他们成了帝王的傀儡,当然也就逃不出鸦片的魔掌,“东亚病夫”!多少年来,我们被冠以如此耻辱的代号。
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列强的船坚利炮,将国土拱手让人。
中国,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终于沦陷了,成了半殖半封的不知道是谁的国家。
如今,168年过去了,中国也是时候腾飞了。
不同于其它大国的张扬,我们选择低调。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
首次向国际社会指出,“中国选择和平崛起!”这是发自所有中国人内心的言语。
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
中国和平崛起是传承传统“仁”,“和”思想的现实体现。
而在战争中饱受折磨的世界人民相信更是能体会“和”的可贵。
过去,侵略者打开了我们的大门,“和”的背后却没有强大的实力。
今天,我们可以大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有实力,有资格!“和”的背后,是一个在东方矗立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变化中国人看得见,世界更看得见。
细细想想,某些国家对中国的评价,从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崩溃论,到90年代中期的中国尔尔论,到90年代末的中国威胁论,最后到2005年的中国责任论。
我不禁心里发笑,他们是在恐慌啊,害怕中国有朝一日超过他们,害怕中国会对他们不利,害怕……30年前,他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等着看中国的笑话,香港回归后,他们是何等有自信,笃定香港在中国的管理下会经济委糜,结果,香港发展是越来越盛!这是中国沉默后的爆发啊,这是我们辛勤的耕耘啊。
时事政治论文 和平崛起的中国
![时事政治论文 和平崛起的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78f1af66caaedd3383c4d379.png)
和平崛起的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东方大国的历史新纪元。
6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又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拼搏进取,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而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6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而伟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无不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表现。
苏联解体后不久,以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实力极大增强为标志,“中国崛起”的话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对这一问题,西方媒体首先指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而且他们对中国有两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黄祸论”、“醒狮论”、“中国威胁论”。
我在这里想说的正如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反复强调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不会防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繁荣和稳定。
以下主要对中国崛起的因素、过程及其影响作简要分析。
中国的经济规模早在1992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国的45%。
199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的56%。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表现出的非凡的经济活力,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速度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的军事实力再者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防预算每年超过了两位数的增长,是世界上军费预算增长最快的国家。
最近的估算,认为是在2015年前,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中国政治的发展还有自建国以来,中国的政治力量已大大增强,宪法趋于完善,人权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有了更多的权利,每次的政权交接都平稳地过渡了。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8fb998e8f8c75fbfc77db2a9.png)
论中国的和平崛起最近“和平崛起”这四个字经常出现在中国领导人的会谈记要和各种重要的国际会议上。
最近举行的博螯亚洲论坛便举行了一个主题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机遇”的会议。
中国的崛起现在已经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历史上一个强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和杀戮。
英国的崛起得益与殖民主义,美国的崛起得益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精确阐明了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基本特征:这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之路;这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调之路;这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这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国家形态出现后的发展进程里,资源的夺取是战争的动因,战争成为国家兴衰,文明存废的重要工具。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60年中,地球上没有发生世界性的战争。
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具有了毁灭整个人类的可能,这使人类对战争形态的控制成为最迫切的大事,使和平成为人类的头等大事。
中国人民历来酷爱和平、重视文化,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有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宽大胸襟。
基于这一文化传统,中国对强权政治、“零和博弈”等传统国际政治思路持某种批判态度,主张在世界多样化的发展中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应该说,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历史现实性,它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和平崛起论文
![和平崛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5cec3fcfc789eb172dc877.png)
中国——和平崛起(王云飞水利水电学院2012301580375 )摘要:作者首先介绍了“和平崛起”概念的提出,涵义,背景以及理论基础,进而对其合理性及现实意义进行阐释,最后从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全球化时代的约束等方面论证了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战略选择;负责任大国一、和平崛起的提出及背景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
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
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
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市场紧密相连,各国家和集团力量的此消彼长又促成了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等,这使所有国家都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与条件。
中国“和平崛起与发展”理念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和平崛起的涵义和平崛起最基本、最一般的涵义是一个国家以和平的方式、即以非战争、非暴力的手段,达到崛起的目的。
特制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国家发展理念即:中国崛起的方式和途径是和平的,不是通过非和平的侵略、征服和掠夺方式;中国崛起的价值指向和目标也是和平的,中国崛起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阮宗泽认为,和平崛起实际上指的是崛起的过程将是和平地进行的,或者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
这里的和平指的是不发生体系性战争,是一个“大和平”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陈先奎认为“所谓和平崛起指的是崛起的目的是和平的,手段是和平的,结果是和平的。
形势政策论文
![形势政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a5229551e79b89680226da.png)
冷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威胁的解除,美国逐渐将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
中国似乎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威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逐渐开始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
中国人在1999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随后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美国咄咄逼人的压力。
伴随着小布什的上台,中国原本将会遭遇美国更大的压力,但“9·11”事件的发生却改变了美国的战略轨迹。
国际恐怖主义瞬间凸显而出,相比中国成为美国更加急迫的新威胁。
相比传统威胁的确定性,美国所面对的国际恐怖主义,因其无影无形,而且难以界定,所以可以用模糊来形容。
此前美国“绝对安全”的理论开始遭遇新的挑战。
因循守旧在思维惯性中的美国,只能将传统的战争逻辑投入到打击非传统威胁的“反恐战争”中,用“国家对国家”的战争模式,强行套用在“国家对非国家组织”的新型战争模式下。
在德国情报机构假情报的帮助下,美国借口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伊拉克拖入到一场错位的战争之中,并随后将战火蔓延至阿富汗。
尽管最终萨达姆被判死刑,本·拉登也毙命在美国的枪口下,但反恐战争并没有打赢。
虽然,美国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并且成功介入到中亚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地缘战略优势,但国际恐怖主义依然飘荡在世界各地,依然威胁着美国的安全,而且其存在形式也广泛和模糊。
2010年,美国媒体就不断披露出美籍本土恐怖分子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美国国民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白人被基地组织通过互联网进行招募,便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结束反恐战争,也正是基于改变和调整美国防务战略的需要。
回头再看中国,如果说十年前美国认定中国是板上钉钉的“不确定性威胁”,但随着十年前中国加入WTO,如今中国已经更加深入和广泛地融入世界,中美两国也日益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否会对美国形成现实威胁,对美国而言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确定了。
“长期看来,中国作为地区强权的崛起将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形势与政策论文—走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国
![形势与政策论文—走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ed7c3dc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7.png)
形势与政策论文—走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国——对2012年中国外交的评价摘要:在面对中国不断崛起的问题上,西方由“中国威胁论”逐渐转变为“中国责任论”,其目的都是想牵制中国的发展。
因此,中国在崛起之路上的外交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都用自己的行动说明自身是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在2012年的外交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012年中国在外交上更加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也更加主动去处理外交问题,不过自身的公共外交能力还有待提高。
走和平崛起之路的中国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来促进自身的外交。
关键词:和平崛起中国外交大国责任一、导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落后的、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足以说明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面对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强大,西方一些国家感到了紧张和害怕,也抱有非常矛盾和复杂的心态。
它们提出了“中国威胁论”,想以此来牵制中国的发展。
因为“它们担心,一个崛起的中国会冲击现存国际秩序,挑战它们的世界地位,甚至威胁它们的安全。
然而,中国以‘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外交实践有力地回应了‘中国威胁论’”。
①因此,近几年“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力开始降低,于是“中国责任论”又开始兴起。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可谓是困难重重、挑战重重。
可以说,随着近年来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国在外交上遇到了许多的挑战。
如何去应对“中国责任论”也就成为了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就2012年来说,中国的外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为201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世界外交风云变化,对于世界,对于中国都是如此。
2012年可谓是选举年,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进行选举,从俄罗斯、美国、中国,再到日本、韩国等等。
政治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外交方面的变化。
另外2012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年,经济的发展需要自身的改革,也需要外交上能为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https://img.taocdn.com/s3/m/5d95a7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8.png)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浅析中国周边形势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朝鲜半岛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
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论中国和平崛起
![论中国和平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35161f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8.png)
论中国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与周边环境塑造当前,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已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在经历沧桑之后的崛起之路充满挑战,美国和日本不断宣称中国崛起威胁论,而中国所坚持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崛起之路,中国一直不断积极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关系。
而“中国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战略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主张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民族复兴之路,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原则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现在中国确立“和平崛起”的国家新战略,就是要向世界承诺中国选择的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之路,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而且也符合亚洲各国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不仅没有损害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它们从中国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获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安全阀。
与国外不同,在较长时期里,国内多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说法概括中国持续快速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增强及国际影响的扩大趋向。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政界人物与学术精英开始频频使用" 崛起"一词来描述和阐析中国的发展趋向及国际地位的增强。
2003年先后出访国外的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从而以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向世界昭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和平崛起"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将"和平崛起"定义为目的,即"崛起"与"和平"都是目的,两者要同时实现,强调认为中国追求的是一种与以往历史上其他国家不同的崛起。
二是将"和平"说成是手段,将"崛起"理解为目的,认为中国争取"和平"不过是为了实现"崛起"的目的。
论中国和平崛起(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中国和平崛起(形势与政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03c29548d7c1c709a1455f.png)
随着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有关“和平崛起”口号的提出,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以与与此相关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包括对于中国目前是否具备了提出这个国家战略的资格或本钱,对于我国的和平崛起究竟能否成为现实,以与对于国人可能起到的麻痹作用,对于目前的国际政治秩序,特别是周边的军事、经济和地缘方面的实际状况,以与我国当前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设想,等等。
下面我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崛起论”的定位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崛起论”就国来说,具有把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从过去的政党认同转向国家认同的政治意义。
这里涉与一个国家利益的合法性转向,如何凝聚几近崩溃的人民的政治认同,用国家形态来重新塑造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这是我从这个理论中读出的潜在意义,我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文章,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从一般行政领域上升到国家政体的层面。
现代国家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政治形态,近百年来,我们不乏民族意识、政党意识、阶级意识,但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却只是限于一个狭窄的被垄断起来的外交领域,还没有深入每一个国家公民的心灵。
所以,我认为虽然这个问题的提出更多的是基于执政者的对外关系的考虑,但完全可以通过国家利益问题的探讨,来整合目前混乱的社会政治意识。
它的潜在的政意义大于外交意义。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是我们当今的时代主题,也是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因为从新旧两个政治传统来看,有关现代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都远没有完成,甚至还只是刚刚开始。
因为现代国家涉与国家的主权、政体、公利与义务、法制、与宪政,以与公共德性等多方面的容,而这些在我国都很缺乏,甚至需要从零开始建设。
一个强大的宪政国家,加上公民自由权利的充分保障,再加上一个繁荣的市场经济社会,这些是现时代的中国国家建设的主题,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政目标。
从历史上看,它们也是西方发达的民族国家在三、五百年所大致走过的历程。
国内形势与政策
![国内形势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a64c4ccd5bbfd0a795673b4.png)
论我国形势与政策内容摘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国际体系,同时,也将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正经历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型,这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也将积极促进国际体系的规则、结构、机制和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崛起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发展目标,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这也是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因此,研究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把中国国情和国际体系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形式与政策一、中国崛起与国际的转型中国崛起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首先,在中国,人们在思考中国崛起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崛起的深刻内涵,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等内容。
这里也涉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应当如何定位,中国应当扮演什么样的国际角色等问题。
其次,在国际社会,人们在评论中国崛起对国际关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对美国世界霸权地位可能构成的挑战,对地区和国际体系产生的影响。
中国崛起对于国际社会带来的是机遇,还是威胁?关于中国崛起问题,我国外学者常常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也赋予其各种内涵。
有人从传统的权力政治理论来审视中国崛起,把中国崛起看成是出现了新的地区或世界霸权国家,是现行国际体系新的挑战者。
也有人认为,中国崛起是通过现代化建设,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大国的历史进程,是中国选择的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原则基础上,开拓我国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大市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通过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历史选择。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探索的论文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探索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f7a404647d27284b7351ae.png)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探索的论文摘要: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提出后日益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文章简要回顾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提出的过程和主要依据,对其涵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发展模式abstract: peaceful rise as china’s national road of development after china’s growing commun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atten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article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peaceful rise and the process put forward by the main basis for its meaning was simple,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peaceful rise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china; peaceful rise;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model一、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其主要依据“中国崛起”已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关于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问题,我国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崛起。
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温总理首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提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
同年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有关“和平崛起”口号的提出,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包括对于中国目前是否具备了提出这个国家战略的资格或本钱,对于我国的和平崛起究竟能否成为现实,以及对于国人可能起到的麻痹作用,对于目前的国际政治秩序,特别是周边的军事、经济和地缘方面的实际状况,以及我国当前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设想,等等。
下面我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崛起论”的定位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
中国“崛起论”就国内来说,具有把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从过去的政党认同转向国家认同的政治意义。
这里涉及一个国家利益的合法性转向,如何凝聚几近崩溃的人民的政治认同,用国家形态来重新塑造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这是我从这个理论中读出的潜在意义,我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文章,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从一般行政领域上升到国家政体的层面。
现代国家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政治形态,近百年来,我们不乏民族意识、政党意识、阶级意识,但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却只是限于一个狭窄的被垄断起来的外交领域,还没有深入每一个国家公民的心灵。
所以,我认为虽然这个问题的提出更多的是基于执政者的对外关系的考虑,但完全可以通过国家利益问题的探讨,来整合目前混乱的社会政治意识。
它的潜在的内政意义大于外交意义。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是我们当今的时代主题,也是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因为从新旧两个政治传统来看,有关现代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都远没有完成,甚至还只是刚刚
开始。
因为现代国家涉及国家的主权、政体、公民权利与义务、法制、民主与宪政,以及公共德性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在我国都很缺乏,甚至需要从零开始建设。
一个强大的宪政国家,加上公民自由权利的充分保障,再加上一个繁荣的市场经济社会,这些是现时代的中国国家建设的主题,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内政目标。
从历史上看,它们也是西方发达的民族国家在三、五百年所大致走过的历程。
但是,问题在于面前的世界格局和21世纪的国际新秩序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政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而这个所谓新时代所面临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我们的国家主题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
应该看到,西方主流社会早已经走完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它们主导的世界格局正进入一个后国家(post——state)的时代。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步纳入一个后国家的国际新秩序中加以解决,现代民族国家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国际机制、国际联盟和跨国经济等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中心问题。
而这样一个全球化日益密切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显然不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单独发展自己的国家经济,构建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在与国际主流社会的交往中,几乎所有的后发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要建设自己的现代国家,这是一个必须但又没有时间可以从容完成的补课内容,但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国际的主导趋势,加入世界秩序的去国家化的议题之中。
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它在世界格局中日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其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能够长期保持的话,它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的位置显
然无可争议,甚至在今后还具备了发展为世界大国的潜力。
但是也正是因为此,我们面临的两难困境也就格外严峻。
一方面,我们要构建我们的现代国家,真正到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国家来凝聚人民的认同,并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使中国成为与其历史、地域、人口和文化相匹配的现代国家;但另一方面,一旦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国家,它不可遏制地就势必对现有的国际格局产生影响,与其他国家或国家联盟发生利益冲突,因此难免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发出质疑。
二、“和平崛起论”的战略意义大于政策意义,它符合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
政治家们提出的和平崛起,或许难免有欺骗的意义,但把“和平”与“崛起”联系在一起,其实开启了一个新思维的空间。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和平崛起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两种论调,不过,这个论题远远大于上述的国家间关系的政策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里涉及一个有关国家利益的根本考量。
按照政治现实主义的一贯理论,国家间利益的获取主要依靠各自的实力,特别是军事权力的能力,因此,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引起国际秩序和利益格局的变革,对现在的大国构成挑战,冲突,乃至剧烈的冲突就是势所难免的,所谓和平的崛起只不过是政治家们的修辞。
所以他们的观点是悲观的,认为世界权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战争,中国目前的崛起也不会例外。
政治自由主义在如何看待大国和平崛起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所谓“民主化好战论”,一种是“民主和平论”。
按照第一种理论,中国以民主化方式和平崛起的立论便不能成立。
因为这个理论暗含着一个前民主大国崛起的“和平悖论”:它要和平崛起,必须以民主化方式崛起;而民主化将使它更富侵略性,使和平成为泡影。
这等于说,中国要和平便不能崛起,要崛起便不会和平。
“民主和平论”与之相反,它的基本看法是:民主国家不会或很少对其他民主国家发动战争。
这个理论如果成立,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个可能的事件;如果不能成立,中国的和平崛起则是个不可能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论的两派观点,都涉及一个重要的维度,即国际秩序中的国内政治结构或政体问题,无论是战争论的还是和平论的,都认为一个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格局的变化,与其政治制度有关。
其实,自由主义的战争与和平观,其政治哲学的前提在于康德主义的永久和平论,只不过康德的宪政共和主义的人类和平图景,在我看来比民主论更为深刻的揭示了世界秩序的本质,当今“欧盟”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康德主义的一个前奏。
暂且不说上述的三种主要观点的是非,而且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国家利益、战争与和平等等,都是建构出来的,本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必然。
从我国的长远目标来看,致力于一种和平的国家崛起战略,是至关重要的,这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但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超越目前的地缘政治理论和国际经济理论,建立一种超越战争与和平论的国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