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浅析与探讨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评方法分析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评方法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外,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为了防止静电干扰及有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也都采用了抗静电技术,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老粗布等针织物也添加了有机导电纤维。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
随着抗静电技术的发展,国家和行业部门近几年先后修订和发布多项关于纺织品和纺织服装抗静电测试方法的新技术标准。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1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1.1 静电的危害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或感应产生的。
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
生活中因静电吸附,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上衣和裤子为不同材料时,不同极性的电荷造成相互吸引,出现衣服和衣服相互纠缠、衣服对人体纠缠的现象。
除了上述一般性危害以外,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现象可能引发重大损失的主要危害是:1)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损坏。
随着集成电路的微型化,由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足以使集成电路击穿。
例如MOS 电路耐击穿的电压仅几十伏,而一般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可以达到上万伏甚至更高。
2)导致油品燃烧。
例如曾有两艘油轮因静电在一个月内相继起火;3)导致火工品(雷管、炸药等)的爆炸。
例如曾因搬运炸药的人脱去衣服时产生的摩擦导致服装带有几十万伏的静电压,由此引发正在搬运的火工品爆炸。
上述三种危害最大的静电灾害均与纺织品有关。
1.2 传统抗静电方法传统的纺织品抗静电加工方法有:1)采用抗静电纤维。
抗静电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平衡回潮率,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即不易产生静电,对已经产生的静电比较容易逸散。
2)施加抗静电剂。
抗静电机理同抗静电纤维。
3)不锈钢纤维混纺。
利用金属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容易逸散。
面料防静电测试方法

面料防静电测试方法面料防静电测试方法引言:面料的防静电性能在许多领域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电子工业、医疗领域和矿山等易爆环境中。
为了确保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测试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面料防静电测试方法,并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表面电阻测试表面电阻是衡量面料导电性能的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防静电面料应具有适当的表面电阻,即一定范围内的电阻值。
测试表面电阻的方法包括四针法和两针法。
1. 四针法四针法是测量面料表面电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四根电极(两根电流电极和两根电压电极),并测量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面料的表面电阻。
测试过程中应确保电极间的距离和压力均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2. 两针法两针法是另一种测量面料表面电阻的常见方法。
它利用两根电极(一根电流电极和一根电压电极),并测量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面料的表面电阻。
两针法相对于四针法来说,操作更为简单,但精度稍低。
二、穿刺测试穿刺测试是评估面料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导电针或导电球穿刺到面料上,并测量电阻值来评估面料的抗静电性能。
测试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穿刺测试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面料在不同穿刺条件下的电阻变化情况,进而评估其防静电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深度和穿刺位置,以减少测试误差。
三、摩擦测试摩擦测试是评估面料静电生成和释放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摩擦测试仪器,可以模拟出不同条件下的面料与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和摩擦情况。
测试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面料的静电生成和释放性能,并评估其防静电性能。
在进行摩擦测试时,应注意设置合适的摩擦速度和接触压力,并选择适当的测试物质(如人造革或金属材料)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另外,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也需要加以控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面料防静电测试方法的讨论,可以看出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需求。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探讨

核心提示:介绍了静电的危害及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并分类介绍了目前所使用的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不足,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1.研究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重要性1.1纺织品静电现象及产生原理产生静电的机理有多种解释,纺织材料静电主要是由于表面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很高的比电阻。
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易于产生静电。
特别是随着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越来越多,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积累静电。
1.2纺织品静电的危害在民用方面,静电会导致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吸尘沾污,服装纠缠人体产生粘附不适感,而且有研究表明,静电刺激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产业应用方面,静电是火工、化工、石油等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障害所造成的后果已突破了安全问题的界限[3]。
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会引起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等结果。
因此目前抗静电纺织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绝缘体表面的静电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消失:(1)通过空气(雾气)消失;(2)沿着表面消失;(3)通过绝缘体体内消失。
通过空气消除静电,主要依靠空气中相反符号的带电粒子飞来与绝缘体表面的静电中和或让带电粒子获得动能而飞散。
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制成高压电晕式静电消除器,已在化纤生产中有应用。
静电沿绝缘体表面消失的速度取决于绝缘体表面电阻率的大小。
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在亲水性绝缘体表面形成连续的水膜,加上空气中的CO2和其他杂质的溶解,而大大提高表面导电性。
进一步的方法是使用抗静电剂,主要是离子或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静电通过绝缘体体内的泄漏速度,主要取决于绝缘体的电阻率的大小,一般说来,当聚合物电阻率小于107Ω·m时,产生静电荷会很快泄漏掉。
防静电面料检测标准

防静电面料检测标准防静电面料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的特殊面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等行业。
为了确保防静电面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防静电面料的检测标准,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外观质量检测。
外观质量是防静电面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面料的色泽、光泽、整洁度等。
在检测时,应该对面料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确保其表面没有明显的污渍、瑕疵和色差,同时要求面料的纹理清晰,无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
二、导电性能检测。
防静电面料的导电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也是保证其防静电效果的关键。
导电性能检测主要包括面料的表面电阻、体积电阻等指标的测试,确保面料的导电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耐洗性能检测。
耐洗性能是指防静电面料在经过洗涤后,其防静电性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在检测时,需要对面料进行多次洗涤,然后测试其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面料的耐洗性能。
四、耐磨性能检测。
耐磨性能是指防静电面料在经过摩擦后,其导电性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在检测时,需要采用标准的磨损测试方法,对面料进行多次摩擦,然后测试其导电性能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面料的耐磨性能。
五、其他性能检测。
除了上述几项主要的检测指标外,还应该对防静电面料的其他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抗静电性能、耐化学性能等,以确保面料的综合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
防静电面料的检测标准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才能够确保防静电面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防静电面料的检测标准,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推广这一特殊面料。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与应用分析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与应用分析在现代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从工业用布到医疗用品,纺织品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使用场景中,纺织品的静电问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安全隐患。
因此,对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应用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静电产生的原理及对纺织品的影响要了解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首先需要明白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接触和分离时,电子会在它们之间转移,导致一种材料带正电,另一种带负电。
在纺织品中,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纤维与纤维、纤维与人体或纤维与其他物体的摩擦过程中。
静电对纺织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穿着方面,带有静电的衣物容易吸附灰尘和杂物,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脱衣服时可能会产生火花和电击感。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可能会导致纺织品的加工过程出现问题,如纱线缠绕、织物起皱等。
在一些特殊场合,如易燃易爆环境中,静电放电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指标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科学家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包括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和半衰期。
表面电阻率是指纺织品表面单位面积的电阻值,通常用于衡量表面静电的消散能力。
体积电阻率则是指纺织品内部单位体积的电阻值,反映了整体的导电性能。
半衰期是指纺织品在受到静电作用后,静电电压衰减到初始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说明抗静电性能越好。
此外,还有摩擦带电电压、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也常用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
三、提高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为了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纺织纤维中添加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可以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类。
暂时性抗静电剂通常通过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来发挥作用,但这种效果会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永久性抗静电剂则可以通过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或共混改性等方式,使其具有持久的抗静电性能。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静电是指在两个接触或接近的物体之间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累积现象。
当人体或物体与纺织品接触时,可能会发生静电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抗静电性能是指纺织品具有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可以使人们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减少静电干扰;另一方面,也能保护特定环境下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从纺织品静电的产生机制入手,探讨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纺织品静电的产生机制主要是摩擦效应和静电感应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和纺织品接触,或是纺织品与纺织品之间相互摩擦,都可能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一些纺织品本身的材质、结构、处理工艺等因素也会影响纺织品的静电性能。
因此,要研究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首先需要了解纺织品静电的产生机制,找准影响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关键因素。
影响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纺织品的材质、纤维结构、表面形貌、处理工艺等。
一些具有导电性或抗静电性能的材料被应用于纺织品的生产中,如导电纤维、金属纤维、碳纳米管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此外,纤维的织造结构和表面处理也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改变纺织品的纤维结构、表面形貌和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测试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和标准来评价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静电电位法、静电电压法、静电放电时间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抗静电性能,为纺织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国纺织品静电测试标准及现行技术浅析

我国纺织品静电测试标准及现行技术浅析一、我国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的现行技术规范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以及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
表征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标。
我国现行纺织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与纺织品抗静电功能有关的产品标准有GB/T 12014-1989防静电工作服;与纺织品静电性能有关的测试方法标准有: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FZ/T 01042-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代替FJ 549-1985);FZ/T 01044-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纤维泄漏电阻的测定(代替FJ551-1985);FZ/T 01059-1999织物摩擦静电性吸附测定方法(代替ZB W 04007-1989);FZ/T 01060-199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法(代替ZB W 04008-1989);FZ/T 01061-199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代替ZB W 04009-1989);上述现行标准与ISO,AATCC,ASTM,BS,JIS,DN等同类标准非常相似。
其中GB/T12014-1989基本上等同于JIS T 8118“静气带电防止作服”(1983);GB/T12703-1991参照采用JIS L 1094“物及び物の带性方法”(1988)。
二、我国现行测试方法标准的适应性分析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提供了6种测试方法:A法(半衰期法):用+10kV高压对置于选装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工业用布到医疗领域的特殊织物。
然而,你是否曾在干燥的季节里,遭遇过脱衣时的静电“噼里啪啦”,或者被静电吸附的头发搞得心烦意乱?这些现象都与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息息相关。
静电现象在纺织品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和分离过程中电荷的转移和积累。
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纺织品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导致一方带正电,另一方带负电。
这些积累的电荷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静电放电的形式释放出来,给我们带来种种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衡量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呢?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来确定。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摩擦带电电压法、电荷面密度法、半衰期法等。
摩擦带电电压法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在摩擦后产生的电压来评估其带电情况;电荷面密度法则是测量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半衰期法是观察纺织品上电荷衰减到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为我们提供准确的评估依据。
影响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因素众多。
首先,纤维的种类起着关键作用。
天然纤维如棉、麻等,相对来说抗静电性能较好,因为它们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够将水分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从而减少电荷的积累。
而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等,由于其吸湿性差,容易产生静电。
其次,纺织工艺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度、纱线的捻度等都会改变纺织品与外界的摩擦和接触情况,进而影响静电的产生和消散。
此外,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等也不容忽视。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问题往往更加突出,而增加湿度则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为了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纤维或织物中添加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可以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暂时性抗静电剂通常通过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来发挥作用,但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效果会逐渐减弱。
永久性抗静电剂则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永久性的导电通道,具有更持久的抗静电效果。
抗静电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浅析与探讨

【 b t c】T ed vlp n i a o n an t h iu o t go nia ct tepou t eeiut td A sr t h eeome t t t na d m i e nq erui fa t t e i rt c w r l s a . a su i c n s h xl l l re
【 摘 要 】 本文 阐述 了目前抗 静 电纺 织品的发展 现状和主流 开发技 术路线 ,结合 常用的纺织品抗静 电性 能
测 试 方法 和技 术 ,浅析 了 目前 我 国的 抗静 电 纺 织 品检 测 标 准和 方 法 ,探 讨 了一 些技 术 细 节和 常 见 问题 。
【 关键词 】 纺织品 抗静 电 方法 标准
电 尤 其 是 化 纤 织 物 用 于 服 装 大 隐 患 化 纤 织 物 经 摩 擦 后 ,
目前 来 看 .纺 织 品抗 静 电 的 其 特 点 是 本 方 法 工 艺 简 单 .成 本 低廉 .但不 耐洗 涤 .受 空 气相 对
( ) 降 低 表 而 电 阻 .将 导 电 2 纤 维 融 人 纱 线 可 以 使 电 荷 离 域
业 中 ,如油库 、加油 站 等 , 由于 静 电的 同时 也 降低 尘埃 、飞花 毛 以运用 .起 到 降低 纺织 织 物 和服
静 电 的 火 灾 爆 炸 更 是 尤 为 严 重 羽 等 在 纺 织 成 品 中 此 方 法 由 于 装 等 产 品 的 表 面 电 阻 的 作 用 早
仅 以电子 及半 导 体制 造 业 为 难 以维持 一 定湿 度 .所 以纺织 产 期 多 被 局 限 的 理 解 为 加 入 金 属 例 .静 电释放 与微 粒 污染 损 害所 品的抗静 电使 用较 少 丝 随着 研 究 的深人 ,导 电纤 维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研究及应用探索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研究及应用探索引言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纺织品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研究进行探索,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1. 静电的基本原理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带电不平衡引起的现象。
当物体表面带正电荷过多或带负电荷过多时,就会发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与摩擦、摩擦电荷的传递以及电荷的积累密切相关。
在纺织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纤维的摩擦和电荷的传递,容易产生静电现象。
2.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研究方法2.1 表面电阻法2.1.1 原理表面电阻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纺织品表面电阻来评估纺织品的导电能力,从而判断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2.1.2 实验步骤1.准备纺织品样品和表面电阻计。
2.将纺织品样品固定在实验台上。
3.将电极与纺织品样品的表面接触。
4.打开电阻计,测量纺织品样品的表面电阻。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2.2 电荷消散法2.2.1 原理电荷消散法是另一种用于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纺织品中电荷的变化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2.2.2 实验步骤1.准备纺织品样品和电荷计。
2.将纺织品样品悬挂起来,保证与地面的绝缘。
3.将电荷计与纺织品样品的表面接触。
4.打开电荷计,测量纺织品样品的电荷变化情况。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提升方法3.1 增加纺织品的导电性能3.1.1 添加导电纤维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纤维,如金属纤维、导电纺织品,以提高纺织品的导电能力,从而增强其抗静电性能。
3.1.2 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通过改变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成分,如表面涂覆导电剂、改变纤维的导电层等,可以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3.2 增加纺织品的导电区域3.2.1 印花导电技术通过采用印花导电技术,可以在纺织品上形成导电图案,增加纺织品的导电区域,提高纺织品的导电能力,从而增强其抗静电性能。
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探讨

592019年 7月 中国纤检1 引言纺织品中的静电问题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穿着时静电容易引起粉尘的吸附、织物黏附或纠缠肢体产生不舒服感,影响服装的美观和服用性。
在天气干燥时,纺织品中静电电荷的聚集产生较高的静电压,还可对人体产生电击,甚至静电摩擦产生的火花容易造成粉尘多、近距离接触油品、煤气泄漏等场所发生起火爆炸。
目前国内用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评定的方法较多,有GB/T 12703.1—2008《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GB/T 12703.2—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GB/T 12703.3—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电荷量》;GB/T 12703.4—2010《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4部分:电阻率》;GB/T 12703.5—2010《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GB 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点对点电阻》;GB 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带电电荷量》等。
现行标准中不同指标的评定方法在测试原理、适用范围、预处理(洗涤)要求、评定结果表述、性能要求等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的差异,导致用不同方法对抗静电性能进行评定,最终的抗静电性能不一致[1-6]。
本文综合比较分析了国内现有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定方法,并通过对抗静电性能评定结果比较分析,给出抗静电性能的评定结果异同的原因和建议。
2 抗静电性能评定方法比较静电产生的原因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等,而对于服装的抗静电性主要通过防止面料上电荷的聚集或通过传导电荷来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防静电整理、在面料中植入金属纤维、有机导电纤维、石墨烯碳纤维等。
防静电整理的抗静电效果往往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更多生产企业采用面料中植入导电纤维实现长期的抗静电性能。
本文选择6种植入导电纤维的面料和4件服装,采用现行的7种不同方法对这些试样进行抗静电性能评定比较。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工业用布到医疗纺织品。
然而,你是否曾在穿脱衣物时遭遇过静电的“袭击”,或是在触摸某些织物时感受到瞬间的“电击”?这些令人不适的现象都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密切相关。
了解和评估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对于提高织物的质量和使用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织物产生静电的原因要理解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首先需要了解织物为何会产生静电。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导致一种材料带有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带有负电荷。
在织物中,纤维之间的摩擦以及与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接触都可能导致电荷的转移和积累。
此外,干燥的环境会降低空气的导电性,使得积累的电荷难以释放,从而增加了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二、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
1、半衰期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将带有一定初始电荷量的织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其电荷衰减到初始电荷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半衰期越短,表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2、摩擦带电电压法通过摩擦装置使织物带电,然后测量其产生的电压。
电压值越低,说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强。
3、表面电阻法测量织物表面的电阻值。
电阻值越小,电流越容易通过,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也就越好。
4、电荷面密度法计算织物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量。
电荷面密度越小,织物的抗静电性能越佳。
三、影响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因素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
例如,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的抗静电性能相对较好,而合成纤维如聚酯和尼龙则较容易产生静电。
2、纤维的含水率含水率高的纤维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够更快地释放电荷,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
3、织物的组织结构织物的紧密程度、厚度和孔隙率等组织结构参数也会影响其抗静电性能。
一般来说,较疏松的织物结构有利于电荷的释放。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如添加抗静电剂或进行涂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标准一、引言。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静电的产生而带来诸多问题,如引起不适、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试方法。
1. 表面电阻测试。
纺织品的表面电阻是评价其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四探针法或两探针法,分别对纺织品的不同部位进行测试,以获得准确的表面电阻数值。
2. 体积电阻测试。
除了表面电阻外,纺织品的体积电阻也是其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直流电桥法或交流阻抗法,对纺织品进行体积电阻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导电性能。
3. 静电放电时间测试。
静电放电时间是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静电放电时间测试仪,对纺织品进行放电时间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放电速度和效果。
4. 静电对抗测试。
静电对抗是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时,可采用模拟静电场环境,对纺织品进行静电对抗测试,以评估其在静电场中的防护效果。
三、测试标准。
1. 表面电阻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表面电阻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2. 体积电阻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体积电阻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3. 静电放电时间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静电放电时间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4. 静电对抗标准。
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静电对抗标准,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四、结论。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以有效评估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测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研究与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工业用布到医疗防护材料。
然而,你是否曾经在穿脱衣服时听到噼里啪啦的静电声,或者被静电电击得手臂发麻?又或者在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因为静电导致了生产事故或设备故障?这些问题的背后,都与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息息相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是如何在纺织品中产生的。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导致其中一种材料带有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带有负电荷。
在干燥的环境中,这些电荷很难迅速消散,从而积累起来形成静电。
对于纺织品来说,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情况包括衣物之间的摩擦、人与衣物的接触以及纺织品与其他物体的摩擦等。
静电的产生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和烦恼,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如加油站、化工工厂等,静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可能会损坏敏感的电子元件,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静电还会使纺织品吸附灰尘和杂质,影响其外观和清洁度,同时也会给穿着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为了减少静电带来的这些问题,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纺织品抗静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使用抗静电纤维。
通过在纤维的制造过程中添加导电材料,如金属纤维、碳纤维、导电聚合物等,使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例如,金属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将产生的静电迅速传导出去;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的抗静电纺织品。
二是对纺织品进行抗静电整理。
这是一种在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施加抗静电剂,使其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抗静电剂可以分为暂时性抗静电剂和永久性抗静电剂。
暂时性抗静电剂通常通过吸附在纤维表面发挥作用,但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抗静电效果会逐渐减弱。
纺织品静电检测与抗静电标准【最新版】

纺织品静电检测与抗静电标准静电测试是纺织行业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尤其是对静电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其带电量情况会威胁到行业的生产建设,所以需要严格的执行静电相关标准,保证纺织品静电的合格率是生产生活的必须条件。
纺织品静电检测纺织产品的抗静电性能可通过测量织物起电的容易度和织物电荷衰减进行评估。
抗静电性能好的纤维和织物不容易产生或聚集起静电,所以用不起电的或电荷衰减快的纤维和织物制成的产品抗静电性能要好。
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以及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
表征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标。
纺织品抗静电标准从以上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来看,各有不同,差异很大。
但目前针对面料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从测试的方法标准来说,主要有半衰期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电荷面密度法,以及针对成衣服装的脱衣时衣物带电法、工作服摩擦带电法、极间等效电阻法。
以上的6种方法分别对应于国家推荐标准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中的A、B、C、D、E、F6种方法。
分别为:(1)A法(半衰期法):用+10kV高压对置于选装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FZ/T01042-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与之完全相同。
此法可用于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性,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状态无法控制,导电纤维与平台接触良好时电荷快速泄漏,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率与普通纺织品类似,同一试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得到测试结果差异极大,故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评价。
日本1997年修订的JISL1094。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与评估在现代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工业生产中的特殊织物到医疗领域的专用材料。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纺织品可能会产生静电,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甚至潜在的危险。
因此,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静电在纺织品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摩擦和分离过程。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导致一方带正电,另一方带负电。
在干燥的环境中,电荷难以迅速消散,从而积累形成静电。
对于纺织品来说,静电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穿着过程中,静电可能会导致衣物吸附在身体上,带来不舒适的感觉。
在某些工业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
此外,静电还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
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1、半衰期法半衰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
将经过预处理的纺织品样品置于高压电场中充电,然后测量其电荷衰减到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越短,表明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2、摩擦带电电压法通过摩擦装置使纺织品样品与标准摩擦材料相互摩擦,然后测量样品产生的摩擦带电电压。
电压值越低,说明抗静电性能越强。
3、电阻测试法测量纺织品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
电阻值越小,抗静电性能越佳。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导电纤维或添加了导电助剂的纺织品。
4、电荷面密度法让纺织品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与标准摩擦材料摩擦,然后测量样品上的电荷面密度。
电荷面密度越小,抗静电性能越好。
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1、环境条件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
通常,在较高的湿度下,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会有所提高,因为水分有助于电荷的传导和消散。
2、样品预处理样品的洗涤、干燥方式以及预处理时间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3、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校准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四、评估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标准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国家/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评估标准。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与研究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与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工业用布到医疗防护材料。
然而,你是否曾经在干燥的季节里,遭遇过衣物静电“噼里啪啦”作响,甚至被静电电击的烦恼?或者在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因为纺织品产生的静电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些现象都与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密切相关。
要理解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导致其中一种材料带有正电荷,另一种带有负电荷。
如果这些电荷不能迅速消散,就会积累起来形成静电。
对于纺织品来说,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情况包括衣物之间的摩擦、人体与衣物的接触以及在干燥的环境中。
那么,什么样的纺织品容易产生静电呢?一般来说,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和聚丙烯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导电性较差,容易积累静电。
而天然纤维如棉、麻和羊毛等,相对来说导电性较好,产生静电的可能性较小。
但是,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很多纺织品都是由多种纤维混纺而成的,这就使得静电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静电可能会干扰电子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可能会损坏敏感的电子元件,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生产效率降低。
在易燃易爆场所,静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因此,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常见的抗静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纤维制造过程中进行改性。
通过在合成纤维的聚合或纺丝过程中添加抗静电剂,可以改变纤维的分子结构,提高其导电性。
这种方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静电问题,但是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在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添加抗静电剂。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抗静电剂可以通过浸渍、涂层或喷涂等方式施加到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使静电能够迅速消散。
浅析纺织品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标准和测试结果差异

浅析纺织品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标准和测试结果差异摘要:本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外测试表面电阻率性能体系,对各标准间进行差异比较。
通过实验说明不同型号仪器间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各检测机构采用统一仪器型号进行测试。
关键词:标准;电阻;表面电阻率;仪器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追求的提高,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防护功能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防护功能纺织品有阻燃纺织品、防辐射纺织品、防静电纺织品、防紫外线纺织品等。
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羊绒衫等针织物也需要有抗静电功能。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而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指标主要采用带电电荷量、电荷面密度、摩擦带电电压、静电半衰期、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等,所以表面电阻率是评价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 表面电阻率检测标准体系对于表面电阻率的检测,目前尚无全球统一的标准,常用的表面电阻率检测标准包括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3-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4部分:电阻率》,美国标准AATCC 76-2011《纺织品表面电阻实验方法》和欧洲标准EN 1149-1:2006《防护服静电性能第1部分:测量表面电阻率的实验方法》。
各国标准对表面电阻率测试的要求都不同,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测试电压、测试时间、测试环境、测试样品数量、计算公式和抗静电指标的要求。
由各标准的适用范围来看GB/T12704.3-2010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但不适用与铺地织物;EN 1149-1:2006规定了用于能消除静电火花的防静电防护服(或手套)材料的试验方法,但标准不适用于抗电源电压防护服或手套所采用的材料;而AATCC 76-2011则适用于所有纺织品,适用范围更广泛。
由各标准的测试条件来看GB/T12704.3-2010规定了测试电压为100V、测试时间为60s,测试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35±5)%,总共测试5个试样;EN 1149-1:2006规定了测试电压为100V、测试时间为15s,测试环境温度:(23±1)℃相对湿度:(25±5)%,总共测试5个试样;而AATCC 76-2011只规定了测试电压为100V、测试时间为60s,测试3个试样,没有对测试环境温湿度统一规定,而是根据用途来选定具体的实验环境,这样更能真实具体现纺织品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下的抗静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静电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浅析与探讨杨金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北京100025)【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抗静电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和主流开发技术路线,结合常用的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和技术,浅析了目前我国的抗静电纺织品检测标准和方法,探讨了一些技术细节和常见问题。
【关键词】纺织品抗静电方法标准1·概述在纺织领域中,纺织材料与导纱器、罗拉等机件接触,纤维间相互接触摩擦,纤维受到压缩和拉伸,热风干燥,纺织品在带电体的电场中的感应都会产生静电。
尤其是化纤织物用于服装后,静电已成为引发燃爆事故的一大隐患。
化纤织物经摩擦后,极易产生静电,刺激人体引起不适,重者导致仪器元件的无效损毁,甚至引发燃爆事件。
在重工业中,如油库、加油站等,由于静电的火灾爆炸更是尤为严重。
仅以电子及半导体制造业为例,静电释放与微粒污染损害所需付出的费用相当惊人,从统计资料中知悉,全球每年因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所酿成之损坏成本负担估计高达9亿美元。
目前来看,纺织品抗静电的基本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高湿度,使织物表面具备水分保持性能可降低表面电阻。
此种方法多用于纺织加工中,为了降低车间的静电危险,提高加工场地内的湿度,在降低静电的同时也降低尘埃、飞花毛羽等。
在纺织成品中此方法由于难以维持一定湿度,所以纺织产品的抗静电使用较少。
此方法也可通过在纤维表面涂敷一层亲水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使织物易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方式获得,也可以归入第3种“助剂”法中。
其特点是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不耐洗涤,受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较大。
(2)降低表面电阻,将导电纤维融入纱线可以使电荷离域(接地)。
该方法事实上是运用了导电纤维作为纺织产品的原材料,加以运用,起到降低纺织织物和服装等产品的表面电阻的作用。
早期多被局限的理解为加入金属丝。
随着研究的深入,导电纤维不再局限于金属丝,而包括了有机高分子纤维,主要是聚醯胺或聚酯,以及无机纤维,包括较为常用的碳纤维和不锈钢纤维。
导电纤维需经过纺纱后再织成布,纤维导电性的优劣取决于导电物质的种类、添加量和位置来加以调整,碳纤维是较为常用的导电材料,硫化铜、碘化铜和其它氧化金属也常使用。
导电物质可以使用类似涂布加工的方式覆盖于纤维外层,或使用复合纺丝使纤维内部含导电材料,亦或一部份分布在表面一部份在纤维内部形成两种介质,导电材料通常添加量在3%~30%之间。
近年来,随着生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视,尤其是国际环保纺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Research and Testing in the Fieldof Te xtile Ecology,简称Oeko-Tex Association)的Oeko-TexStandard 100标准的推广,原有部分金属导电纤维在抗静电产品的应用有下降的趋势。
(3)加入助剂,包括纺丝油剂中加入抗静电剂,功能性整理助剂,新型抗静电柔软整理剂等等。
目前国外市场新推出的抗静电剂有:Crostat PTA,这是一种用于合纤地毯纱的临时性抗静电剂,它不影响地毯纱的色牢度;TC-Anfistatikum Uk flussig是一种合纤专用抗静电剂,它可使织物手感较柔和;Laustat cT是一种用于浸泡和浸轧的高效抗静电剂;Yamsoft-GS是一种假阳离子柔软润滑剂,有抗静电性,专用于棉纱,但也可改善合纤或混纺纱的柔软性和抗静电性;AchitoilOL Conc是一种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用于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纱,有高润滑功能,而且降低纤维问摩擦力。
对于新型抗静电功能助剂来说,由于其大分子柔软性好,原子间键距大,运动自由度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弱,表现出较低的表面张力,有很好的润滑性和柔软性。
对羊毛纤维,改变了羊毛纤维的双向摩擦系数,使其接近一致,有效地防止了羊毛纤维的不可逆移动。
而对聚酯纤维,由于抗静电剂大分子对聚醋纤维大分子有较大的亲和力,故赋予聚醋纤维更光滑和柔软的手感。
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静电剂除了能降低静电的困扰之外,还能减少纤维屈曲滞后性,改善织物的悬垂性,获得柔软的手感。
2·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检测纺织产品的抗静电性能可通过测量织物起电的容易度和织物电荷衰减进行评估。
抗静电性能好的纤维和织物不容易产生或聚集起静电,所以用不起电的或电荷衰减快的纤维和织物制成的产品抗静电性能要好。
静电测试包括危险静电源参数测试、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检测、以及易燃易爆物品静电感度的测试。
表征材料和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面密度及半衰期、摩擦带电电压及半衰期等。
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及其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以及吸灰试验、张帆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简易测试方法得到的低精度指标。
基于电荷衰减的半衰期和静电荷的聚集,我们可以对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价。
3·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从以上抗静电性能的测试方法来看,各有不同,差异很大。
但目前针对面料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从测试的方法标准来说,主要有半衰期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电荷面密度法,以及针对成衣服装的脱衣时衣物带电法、工作服摩擦带电法、极间等效电阻法。
以上的6种方法分别对应于国家推荐标准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中的A、B、C、D、E、F 6种方法。
分别为:(1)A法(半衰期法):用+10kV高压对置于选装金属平台上的试样放电30s,测感应电压的半衰期(s)。
FZ/T 01042-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与之完全相同。
此法可用于评价织物的静电衰减特性,但含导电纤维的试样在接地金属平台上的接触状态无法控制,导电纤维与平台接触良好时电荷快速泄漏,而接触不良时其衰减速率与普通纺织品类似,同一试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得到测试结果差异极大,故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织物的评价。
日本1997年修订的JIS L 1094。
此法不适合于评价含导电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2)B法(摩擦带电电压法):试样(4块,2经,2纬,尺寸4cm×8cm)夹置于转鼓上,转鼓以400r/min的转速与标准布(锦纶或丙纶)摩擦,测试1min内的试样带电电压最大值(V)。
除磨料规格、子样数等稍有差别外,FZ/T01061-199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方法”与之相同。
此法因试样的尺寸过小,对嵌织导电纤维的织物而言,导电纤维的分布会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故也不适合于含导电纤维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测试评价。
(3)C法(电荷面密度法):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特定方式与锦纶标准布摩擦后用法拉第筒测得电荷量,据试样尺寸求得电荷面密度(μC/m2)。
除在摩擦布规格、试样预处理、摩擦棒直径、摩擦次数等方面略有变化外,FZ/T 01060-199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法”与之相同。
电荷面密度法适合于评价各种织物、包括含导电纤维织物经摩擦积聚静电的难易程度,所测结果与试样的吸灰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由于试样与标准布间的摩擦起电是人工操作实现的,故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演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
(4)D法(脱衣时的衣物带电量法):按特定方式将工作服与化纤内衣摩擦后脱下工作服,投入法拉第筒,求得带电量(μC/件)。
此法的测试对象限于服装,且内衣材质未作规定、摩擦手法难以一致,缺乏可比性。
(5)E法(工作服摩擦带电量法):用内衬锦纶或丙纶标准布的滚筒烘干装置(45r/min以上)对工作服试样摩擦起电15min,投入法拉第筒测得工作服带电量(μC/件)。
此法与“防静电工作服”产品标准GB/T12014-1989所规定的电荷量测量方法基本一致,适合于服装的摩擦带电量测试;其技术实质与C 法(电荷面密度法)也相一致。
(6)F法(极间等效电阻法):织物试样与接地导电胶版良好接触,按规定间距和压力将专门的电极夹持于试样,经短路放电后施加电压,据电流值求得极间等效电阻(Ω)。
含导电纤维织物与导电胶板接触时会引起导电纤维暴露的局部区域之间的短路,难以测得真实的等效电阻。
FZ/T 01044-1996“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纤维泄漏电阻的测定”等电阻类测试方法的主要检测对象为纤维。
4·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标准比较分析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对应的方法标准来说,方法标准GB/T12703-1991即将全面更新,更新后的该标准将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第3部分:电荷量”、“第4部分:电阻率”、“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第6部分:纤维泄露电阻”、“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
目前已经发布并已在2009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GB/T 12703.1-2008即是新版标准中的“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对应于1991年标准的方法A。
新的GB/T 12703.1-2008相对于原来1991年版本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1)增加了“更换试样时,调整针电极及感应电极与试样上表面的距离”这一要求。
(2)增加了“半衰期大于180秒情况下停止试验并记录衰减时间为180秒时的残余静电压数值,如果需要也可以记录60秒、120秒或者其他时间点的残余静电压数值”。
(3)增加了“有关各方可商定执行的”测试前洗涤、烘干、调湿要求。
(4)增加了A、B、C 3个级别和对应的判定要求。
(5)增加了“耐久性抗静电纺织品”和“非耐久性抗静电纺织品”的概念和要求。
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对应的产品标准来说,各自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特定范围。
简单分类见表2: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的测试实践中,发现近期一个阶段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标准是GB/T12014-1989、GB/T 120703-2008和GB/T 12703-1991这3个标准,取近期的11个样品的测试实例,分析如下:5·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测试常见问题分析抗静电测试中,有多种方法中都要求摩擦,其各自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GB/T 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的表面电荷密度法、工作服摩擦带电法,以及GB 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附录A要求的防静电工作服电荷量测量方法等等,均要求使用尼龙或者丙纶的标准织物作为与被测试样进行摩擦的材质,或者安装于摩擦滚筒机中作为内衬布。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大多需要进行判定,例如GB 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中,如果要求判定的测试,需针对对应级别选用洗涤方法和时间,例如B 级要求16.5小时的洗涤。
对洗涤后试样(防静电成衣一件)按标准要求的干燥1小时并在24小时调湿后测试,测试得到的带电量小于0.6μC则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