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论文综述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监控工作总结范文

煤矿安全监控工作总结范文

煤矿安全监控工作总结范文在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安全始终是悬于所有工作人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深知煤矿安全监控体系在预防和应对突发状况、减少安全隐患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次监控工作的总结旨在梳理过往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反思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一、监控体系概述我矿的安全监控体系是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预警、应急响应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该系统涵盖了井上井下的各个关键区域,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对瓦斯浓度、温度、压力、水位等关键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控。

同时,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监控设备部署在设备部署方面,我们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

不仅在矿井的主要巷道、工作面、硐室等关键区域安装了监控设备,还在容易出现瓦斯积聚、温度升高等异常情况的区域增设了传感器。

此外,我们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传输与处理是监控体系的核心环节。

我们通过铺设专用的通信网络,将各个监控点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挖掘和预测。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前做出预警和应对措施。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预警与应急响应是监控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监控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通知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等。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我们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五、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是确保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我们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监控体系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重、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煤炭工业生产以至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本文主要论述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其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控制,并提出了几点监管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各矿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实时监测监管系统,对于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的70%。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冲击地压、地热等困扰着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乡镇煤矿事故频发,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倍,这就充分证明,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装备、合格的人才和到位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概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分井下和地面两部分。

井下主要设备是矿用分站,是井下信息收集处理的基本单元,配接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风门开闭传感器馈电传感器完成采区数据采集,实现对生产场所的安全监测与控制。

地面主要设备是信息采集处理中心:由传输接口、监测管理软件、监控主机、备用机、打印机、监视器以及信号避雷器等组成,主要把井下上传的监测控制信息及时传输到煤矿各个生产部门,对井下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用来监测CH4浓度、CO浓度、CO2浓度、O2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CH4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CH4风电闭锁控制等。

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瓦斯爆炸;避免或减少采、掘、运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瓦斯爆炸;提醒领导、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处。

煤矿监测监控论文

煤矿监测监控论文

第一章绪论1.1 概述国内外监控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矿井安全监控技术是伴随煤炭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1815年,英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瓦斯检测仪器-瓦斯检定灯,利用火焰的高度来测量瓦斯浓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明了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一直沿用至今。

40年代,美国研制了检测瓦斯气体的敏感元件-铂丝催化元件。

1954年,英国采矿安全研究所制成了最早的载体催化元件。

60年代以后,主要的产煤国家都把发展崔体元件作为瓦斯检测仪器的主攻方向。

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瓦斯监控装置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研制小型化个人携带式仪器,以后是矿井进空系统,如7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的CTT63/40矿井监控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的SCADA系统等。

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80年代初,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3装备了部分煤矿;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 先后研制出KJ2、KJ4、KJ8、KJ10、 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已大量使用。

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局矿已作为一项重大安全装备。

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或者已淘汰、或者停产。

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矿井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已装备的系统。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老系统服务年限将至,已无继续维修维护的必要,系统面临更新改造的机遇。

本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研制开发、推广使用、维护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对系统的软件技术和功能、硬件及接口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传感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 矿井监控系统的组成矿井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监控软件、传输接口装置、井下智能分站、各种相关矿用传感器等组成。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论文篇一:浅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学号:3333090110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毕业论文题目浅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班级:硬件330901学生姓名:原腾研究领域: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校内指导教师:曹海峰企业指导教师:论文报告提交日期: 2021年6月成绩评定日期:研究方向:煤矿监控职称: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历来占70%左右。

“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方略。

但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地质情况差异很大,很多矿井自然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粉尘、顶板事故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发生事故比较频繁。

过去的人工巡回检查的监测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更新现代化得监测、监控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监测、监控手段,对矿井的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和监控室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室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安全状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尽可能灵敏并及时地收集到安全现状变化的信息和对人体健康有无异常变化的信息,在分析、评价这些的基础上尽早地采取具体有效行动,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能够及时、准确的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毕业论文目录绪论 (1)第一章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组成 (2)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概念 (2)1.2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的组成 (3)1.2.1 监测传感器 (3)1.2.2 井下分站 (3)1.2.3 信息传输系统 (4)1.2.4 地面中心站 (4)第二章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5)2.1 测控分站 (5)2.2 中心站 (5)2.3 系统信息管理软件 (6)2.4 防爆及防爆标志 (6)第3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和注意要点 (7)3.1 矿井空气成分的监测 (7)3.2 矿井空气物理状态的监测 (7)3.3 通风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的监控 (8)3.4 其他监控 (8)第四章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 (9)4.1 集中式 ......................................................94.2 分布式 ......................................................9第5章巨野煤矿地质概况及特征.....................................115.1 概况 .......................................................115.2 地质 .......................................................115.2.1地层 (11)5.2.2构造 (12)5.3煤层煤质 (12)5.4 设备选型 (12)5.5传感器选型 (13)结语..............................................................15致谢..............................................................16参考文献........................................................17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毕业论文绪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综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综述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综述【摘要】瓦斯治理历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涉及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责任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说防治瓦斯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

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瓦斯防治管理手段、提升瓦斯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

下面笔者就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瓦斯;监控系统0.引言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能源的强劲需求,国内煤矿开采强度普遍增大;随着开采深度向深部延深,多数矿井由原来的低瓦斯矿井转变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这是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内几起重大瓦斯事故的原因分析表明,瓦斯防治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利用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矿井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等实施远程动态监控管理,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功能的系统。

该文就煤矿瓦斯监控系统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1.1中心站1.1.1中心站系统组成中心站由监控主机工控服务器、系统监控软件、网络附件系统、电源系统、网络打印机、中心监控大屏系统、大屏幕控制软件、大屏幕控制开关电源等组成。

1.1.2中心站软件功能监控主机服务器可以进行数据存储、报警、显示、打印,同时可以在监控中心设置”各矿瓦斯数据监视大屏”,对井下各分站进行监测监控。

主要功能有:(1)简单配置功能。

地面可对井下分站、传感器的数量、类型、参数、安装地点等进行设置。

(2)丰富的图形功能。

各种瓦斯监测数据动态图形、柱状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显示。

煤矿监测监控论文

煤矿监测监控论文

第一章绪论1.1 概述国内外监控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矿井安全监控技术是伴随煤炭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1815年,英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瓦斯检测仪器-瓦斯检定灯,利用火焰的高度来测量瓦斯浓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明了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一直沿用至今。

40年代,美国研制了检测瓦斯气体的敏感元件-铂丝催化元件。

1954年,英国采矿安全研究所制成了最早的载体催化元件。

60年代以后,主要的产煤国家都把发展崔体元件作为瓦斯检测仪器的主攻方向。

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瓦斯监控装置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研制小型化个人携带式仪器,以后是矿井进空系统,如7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的CTT63/40矿井监控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的SCADA系统等。

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80年代初,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3装备了部分煤矿;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 先后研制出KJ2、KJ4、KJ8、KJ10、 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已大量使用。

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局矿已作为一项重大安全装备。

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或者已淘汰、或者停产。

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矿井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已装备的系统。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老系统服务年限将至,已无继续维修维护的必要,系统面临更新改造的机遇。

本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研制开发、推广使用、维护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对系统的软件技术和功能、硬件及接口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传感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1 矿井监控系统的组成矿井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监控软件、传输接口装置、井下智能分站、各种相关矿用传感器等组成。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自动化与矿业工程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自动化与矿业工程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与矿业工程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摘要现代化煤炭生产企业离不开现代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为预防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数据,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被测参数实施实时有效的控制,及时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本文针对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要求,改善了煤矿监测监控的系统组成,并根据东荣二矿各种地质灾害实际情况,提出了东荣二矿一井数字监控、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设备选型以及应用等问题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视频监控IAbstractModernization of coa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can not do without modern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all levels of command and production business sector to provide dynamic parameters of environmental safety information for command production first-han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measured by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asters to provide technical data to facilitate early preventive measures, through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timely realization of automatic alarm, power and blocking, fo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incidents occurred or expand in the accident circumstances, The timely instructions of the best relief and避灾line, for the rescue and evacuation personnel, equipment,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In this paper, China's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coal mine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cond East-mine various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the East Wing of mine a number of wells Monitoring,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such as the optimal side Key words monitor supervisory system sensor video frequency supervisory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安全监测、监控发展情况 (2)1.1国内外发展概况 (2)1.1.1 国外煤矿监控技术的发展 (2)1.1.2 国内煤矿监控技术的发展 (3)1.2存在的问题与任务 (4)1.2.1 当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4)1.2.2 当前监测监控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6)1.2.3 发展趋势 (7)1.3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7)第2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和注意要点 (8)2.1矿井瓦斯监测系统的组成 (9)2.2监测系统的选择注意要点 (10)第3章东荣二矿地质概况及特征 (11)3.1井田概况 (11)3.1.1 交通位置 (11)III3.1.2 地形地势 (11)3.1.3 水系 (11)3.1.4 气象 (11)3.1.5 电源及水源 (12)3.2地质特征 (12)3.2.1 矿区地层情况 (12)3.2.2 井田径界、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3.2.3 井田电力情况及通讯情况 (18)第4章东荣二矿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20)4.1矿井现状及基本问题 (20)4.1.1 矿井现状 (20)4.1.2 矿山存在基本问题 (21)4.2设计装备的原则和依据 (21)4.3设备选型 (23)4.3.1 传感器选型 (24)4.3.2 电缆选型 (24)4.3.3 其他设计选型 (25)4.4机房设计 (26)4.5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7)4.5.1 机构设置 (27)4.5.2 责任、维护守则规章制度 (27)4.6概算 (28)第5章煤矿视频监控方案 (35)5.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35)5.1.1 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 (36)5.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38)5.2煤矿视频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39)5.2.1 系统组成 (39)5.2.2 煤矿安全需要 (41)5.2.3 煤矿视频现状存在问题 (42)5.3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42)5.4设备选型 (45)结论 (49)致谢 (50)IV参考文献 (51)附录1 (52)附录2 (57)附录3 (60)附录4 (62)附录5 (64)附录6 (70)V绪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一、安全监控情况综述12月份,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监测监控工每日进行日常巡检维护,每10天测试瓦斯电闭锁功能,调校甲烷传感器,及时更换到期传感器,保证系统稳定、可靠。

本月新安装设备如下:1、分站3台,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

2、甲烷传感器6台,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外、2-2主辅七联巷配电点。

3、一氧化碳传感器8台,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外、2-2主辅七联巷配电点、2-2南辅运皮带机头、12109主运皮带机尾。

4、温度传感器11台,2-2主运大巷测风站、2-2辅运大巷测风站、3-1主运大巷测风站、3-1辅运大巷测风站、中央水泵房、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外、2-2主辅七联巷配电点。

5、风速传感器4台,2-2主运大巷测风站、2-2辅运大巷测风站、3-1主运大巷测风站、3-1辅运大巷测风站。

6、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外。

7、氧气传感器5台,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12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内、12109主运顺槽临时避难硐室外、2-2南辅运移动救生舱外。

8、开停传感器3台,中央水泵房开停3台。

9、烟雾传感器2台,2-2南辅运皮带机头、12109主运皮带机尾。

论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

论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

论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监测监控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借助现代化的监测监控技术可以及时的发现煤矿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文章主要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监测监控技术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发挥相关技术的作用优势,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监测监控技术;煤矿安全生产;应用0引言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应用,可以及时的对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风速、烟气、温湿度以及其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将监测期间所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之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煤矿生产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然后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1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分析1980年代,我国逐步树立了煤矿安全监测监管的意识,经过40余年的发展,从高度依赖国外先进的监测监控技术设备,逐渐过渡到自主研发和应用监测监控技术设备,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正是因为监测监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规避了多种安全事故,节约了安全管理成本,使得我国煤矿企业得以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相较来说,我国在监测监控技术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有一定不同,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2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煤矿生产监控系统可以对煤矿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找出问题,将其反馈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然后保证能够及时快速的出台可行措施予以解决。

2、1系统监控综合化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煤矿监控监测系统所配备的各项软硬件设备可谓是日趋先进,自动化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早已不再是新鲜事。

借助自动化监控技术可以将地面与采矿系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检查井下的各项生产情况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执行,了解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看各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1]。

2、2系统平台的调度及显示煤矿生产期间所应用到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如提升机、皮带机以及掘进机等等,多项设备同时作业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在煤矿生产工作执行期间管理人员可能需要同时向多个系统发出指令,才能保证各个设备彼此之间协同配合。

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引入监测监控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1. 智能化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煤矿生产监控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管理,效率低、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

而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控。

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对矿井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使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矿井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系统通过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监测,结合数据分析和预警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并预警矿井内的危险情况。

对于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事故,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视频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矿井内设置摄像头,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视频监控技术还可以用于对人员、车辆等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1. 监测监控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尽管监测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但是其应用成本不容忽视。

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监测设备、维护设备和数据存储等,增加了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

2. 监测数据处理和利用能力不足目前煤矿监测设备采集的大量监测数据,往往存在处理和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因为很多煤矿企业在监测数据处理和利用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监测数据无法有效利用,从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效果。

3. 监测监控技术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监测监控技术设备主要是由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组成,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对煤矿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对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认识论文

对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认识论文

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认识论文摘要: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为保障我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建立完善可靠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已成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经验,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引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47%的矿井属于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

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部分煤矿存在突击生产或盲目超产现象,造成近几年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关键是建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形成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

所以当前现代化矿井的生产不仅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生产自动化的问题、又要了解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

建立安全生产、调度和管理网络系统,对井上、井下安全生产全面了解,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指挥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内涵和作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防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应用的产物,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电设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中心站(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②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等);③传感器和执行装置。

具体来讲,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环节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并取得数据的一种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综述

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综述


要 : 矿 安 全 监 控 系统 是 近 年 来 确 保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的 一 个 重 要 技 术 手 段 。全 面 了解 国 内煤 矿 安 全 监 控 系统 的研 煤
究现 状 , 于进 一步 完善煤矿 安全 监控 系统 的研 究与开发 具有 重要 意 义。对 煤矿 安全 监控 系统 的现状 与应 用 、 对 设计
I9 ( 0的 各 型 分 站 本 安 电 源 全 部 采 用 关 断 式 保 护 ,主 要 技 术 难 J
1 煤矿 安 全 监控 系统 的现 状 与应 用 情 况
11 安 全 监 控 系 统 的 发 展 概 况 .
关是 浪 涌冲击 和瞬变 脉 冲群。
( ) 京长城 瑞赛 I 4 2 0 。国内生产 监控 系统最 早的厂 3北 ( — 00 J 家之一 , 创 于 1 8 始 9 4年 , 煤炭部 与航 天 部联 合引进 美 国 F I EM—
方 案 、 下 目标 定 位 技 术 、 下 系统 无 线 传 输 方 式 等 方 面 进 行 了论 述 。 井 井
关 键 词 : 矿 ; 下 ; 全 监 控 系统 ; 述 煤 井 安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 P 1 .2 T 31 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0 0 — 10 0 17 — 8 0 2 1 )7 0 4 — 3
长 。 系统均 由地面 主站 、 上 下分站 、 感器 、 缆等组 成 , 其 井 传 电 而 系统技术 水平 仍停 留在上世 纪 9 0年 代 初 的水 平 ,没 有 较 大 的 突破和发 展 。 目前 我 国煤 矿 安 全 监 控 产 品 与 国 际 上 安 全 监 控 产 品相 比有 两 代 差 距 , 传 输 系 统 和 总 线 制 的 差 距 外 , 传 感 器 除 在

煤矿安全监控监测系统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监控监测系统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监控监测系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姓名系别安全工程系专业安全技术管理班级09-1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内容摘要 0前言 (1)第一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的组成及其应用...................3.第一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 (3)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 (4)第二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5)第一节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6)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 (6)第三节我国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7)第三章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 (7)第一节煤矿安全监控监测 (8)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8)第三节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系统 (9)第四节煤矿安全综合自动化系统 (9)第五节煤矿安全信息管理 (9)第六节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0)第四章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应用管理 (13)第一节、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 (13)第二节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 (13)第三节瓦斯防治导航系统研究应用 (14)第五章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17)第一节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的背景 (17)第二节某煤电十矿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18)第三节根据新标准要求我矿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18)第四节系统升级改造方法及步骤 (19)第五节系统升级改造保障措施 (20)第六节系统升级改造效果 (20)摘要本文在阐述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上,讲述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阐述了传感器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指导的矿井瓦斯等各种有害成分和其它环境状态参数的检测原理和检测仪表.叙述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中实现的功能和作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及设计方法,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先进的检测监控系统.以及煤矿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对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前言实际中作为我国安全生产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为主”指明了生产工作中对于安全问题实施关口前移的根本原则。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摘要:本研究以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其无信号、误报警防治技术为研究目标。

首先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构成;其次着重分析和探究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防治无信号、误报警的技术方法。

分析发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输线路、传感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供电不稳定等情况,都会引起无信号或误报警的现象发生。

研究得出,通过观察监测值变化状态以及持续时间来对无信号、误报警进行监控系统软件方式的处理具有很好成效。

【关键词】煤矿;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无信号;误报警当前,为了有效监测并防范重大煤矿事故的发生,我国大部分煤矿已经进行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并起到了重要的监控、预警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无信号、误报警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了很严重的煤矿安全事故。

因此应当加大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防治无信号、误报警技术的分析和研究。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构成分析主站、分站、交换机、电源、执行机构、数据传输电缆、各种传感器、传输接口、系统软件以及地面上位机等共同组成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在系统中,利用依次巡检的方法,监控系统主机能够实现对各个分站数据的收集,并通过解析之后进行数据显示。

同时,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也会对信号、报警等异常信息进行显示,然后相关工作人员再根据信息进行检查和相关处理。

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信号、误报警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2.1无信号、误报警原因分析2.1.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输线路受到干扰造成无信号、误报警传输距离长、侧点多且分布广是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分站到主站的距离从几千米到二、三十千米长短不等,而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长短不等。

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这种特点,再加上煤矿工作容易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就造成系统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个耦合回路。

如此一来,当启动变频器或者开停一些大型机电设备时,由于部分线路距离变频器较近,从而使系统受到强大电磁脉冲的影响和干扰。

小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小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小议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摘要]鉴于我过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现状,将安全监控预警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章从组成、分类、技术指标和结构几个方面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煤矿生产;监测监控;集中式;分布式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重、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煤炭工业生产以至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煤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1)对煤矿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存在缺陷;(2)煤矿中各种类型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不互通。

国内外的辩学研究翻工程实践表明,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监控预警是预防和拄制重特大工业事故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任何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征兆出现,即安全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数是可观测的,有些还是可控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需要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煤矿实施安全监控预警,随时发现隐患,随时进行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系统的组成煤矿安全生产监测控系统层次上一般是分为两级或三级管理的计算机集散系统,一般包含测控分站级和中心站级。

每个测控分站负责某几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某个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了采集、控制分散:中心站负责数据的处理、储存、传输,实现了管理的集中。

中心站与分站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传感器到测控分站的数据传输、测控分站到执行或控制装置信号的传输,是通过传输信道实现的。

监测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工作站,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

地面中心站一般有传输接口装置和若干台计算机,电源,数据处理及系统运行软件,存贮、打印、显示等装置组成。

为了计算机稳定工作,一般还配备了机房恒温调节,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施。

井下分站和传感器构成井下工作站。

井下分站的作用是,一方面对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送到地面中心站:另一方面,将地面中心站发来的指令或从传感器送来应由分站处理的有关信号经处理后送至指定执行部件,以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如报警、断电、控制局扇开启等:并向传感器提供电源。

煤炭安全监控系统综述

煤炭安全监控系统综述

采煤面综合自动化系统 全面实现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泵站、顺槽皮带的集中联锁控制,与井 下工业以太网联接实现在地面集控中心、调度室
对采煤机位置及支架压力等上百个参数的远程实
时监视,同时实现调度电话与工作面电话的联网 通话。

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
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 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4,如图1a所示。Z型、Y型、H型和W型通风 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参照上 述规定执行,如图1b~图1e所示。
10m~15m T2 T1 ≤10m
上隅 角
T0
10m~15m T3
≤10m
T4
(a)
10m~15m
表1 2000年~2007年全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
时间 地点 类别 瓦斯煤尘 爆炸 瓦斯爆炸 死亡人数 162 124 2000.09.27 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 2002.06.20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
2004.10.20 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煤矿
2004.11.28 陕西铜川矿业集团陈家山煤矿 2005.02.14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海洲立井
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
148
166 214
2005.08.07 广东省兴宁市大兴煤矿
2005.11.27 黑龙江七台河矿业集团东风煤矿
透水事故
煤尘爆炸
121
171
2005.12.07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
2007.12.05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
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
108
105
煤矿生产监控系统 轨道运输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测信 号机状态、电动转撤机状态、机车位置、 机车编号、运行方向、运行速度、车皮 数、空(实)车皮数等,并实现信号机、 电动转辙机闭锁控制、地面远程 调度与控制等。 胶带运输监控主要用来监测皮带速 度、轴温、烟雾、堆煤、横向撕裂、纵 向撕裂、跑偏、打滑、电机运行状态、 煤仓煤位等,并实现顺煤流启动,逆煤 流停止闭锁控制和安全保护、地面远程 调度与控制、皮带火灾监测与控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 概述国内外监控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矿井安全监控技术是伴随煤炭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1815年,英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瓦斯检测仪器-瓦斯检定灯,利用火焰的高度来测量瓦斯浓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明了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一直沿用至今。

40年代,美国研制了检测瓦斯气体的敏感元件-铂丝催化元件。

1954年,英国采矿安全研究所制成了最早的载体催化元件。

60年代以后,主要的产煤国家都把发展崔体元件作为瓦斯检测仪器的主攻方向。

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瓦斯监控装置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研制小型化个人携带式仪器,以后是矿井进空系统,如7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的CTT63/40矿井监控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的SCADA系统等。

我国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80年代初,从波兰、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如DAN6400、TF200、MINOS和Senturion-200)引进了一批安全监控系统,3装备了部分煤矿;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 先后研制出KJ2、KJ4、KJ8、KJ10、 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已大量使用。

实践表明,安全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局矿已作为一项重大安全装备。

由于当时相当一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等原因,或者已淘汰、或者停产。

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矿井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已装备的系统。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老系统服务年限将至,已无继续维修维护的必要,系统面临更新改造的机遇。

本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研制开发、推广使用、维护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对系统的软件技术和功能、硬件及接口技术的可靠性和兼容性、传感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 矿井监控系统的组成矿井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监控软件、传输接口装置、井下智能分站、各种相关矿用传感器等组成。

地面中心站配备监控主机和打印机。

主机通过传输接口与各分站通讯,监测主机屏幕可以显示动、静态图形、数据、曲线、通风(流向)图、测点配置图等,打印机可打印监测参数报表。

其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监测监控系统结构图2.11 地面中心站地面中心站能够实现各种监测数据的处理、显示、查询、储存、打印等功能,另外,操作员发出的设备控制命令也是通过地面中心站完成的。

生产参数的监测主要是指监控井上、井下主要生产环节各种生产参数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煤仓煤位、水仓水位、供电电压、供电电流、功率等模拟量;水泵、提升机、局部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带式输送机、采煤机、开关、磁力起动器等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等。

环境参数的监测主要是指监测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工作面的作业条件,如高浓度甲烷气体、低浓度甲烷气体、一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井下空气温度、岩煤温度、顶板压力、烟雾等。

同时,地面中心站也有显示测量参数、数据报表、曲线显示、图形生成、数据存储、故障统计和报表、报告打印功能。

其中,部分系统可实现局域网络连接功能,并采用国际通用的TCP/IP网络协议实现局域网络终端与中心站之间实时通信和实时数据查询等功能。

2.12 井下分站2尽管监测监控系统的井下分站形式多样,但基本上都具备如下功能:(1)开机自检和本机初始化功能;(2)通信测试功能;(3)分站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实现断电仪功能、风电瓦斯锁闭功能、瓦斯管道监测功能和一般的环境监测功能等);(4)死机自复位功能,且可以通知中心站;(5)接收地面中心站初始化本分站参数设置功能(如传感器配接通道号、量程、断电点、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等);(6)分站自动识别配接传感器类型(电压型、电流型或频率型等);(7)分站自身具备超限报警功能;(8)分站接收中心站对本分站指定通道输出控制继电器实施手控操作功能和异地断电功能。

2.13传感器与控制器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能正确反映被测环境和设备参数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目前国内生产和用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瓦斯、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温度、煤仓煤位、水仓水位、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模拟量传感器,以及机电设备开停、机电设备馈电状态、风门开关状态等开关量传感器。

以上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基本满足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的需要,但国产传感器在使用寿命、调校周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某些传感器(如瓦斯传感器)的稳定性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煤矿井下使用的控制器主要是指各种规格的断电仪,其主体是由继电器构成,该断电仪的寿命长,可靠性高。

2.2相关术语及解释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

⑵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⑶甲烷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及抽放管道内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⑷风速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⑸风压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点通风压力的装置。

⑹一氧化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煤层自然发火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⑺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⑻烟雾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浓度的装置。

⑼设备开停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

⑽风筒传感器:连续监测局部通风机风筒“有风”或“无风”状态的装置。

⑾风门开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风门“开”或“关”状态的装置。

⑿馈电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馈电开关或电磁启动器负荷侧有无电压的装置。

⒀执行器(含声光报警器及断电器) :将控制信号转换为被控物理量的装置。

⒁声光报警器:能发出声光报警的装置。

⒂断电控制器:控制馈电开关或电磁启动器等的装置。

⒃分站: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分站还具有线性校正、超限判别、逻辑运算等简单的数据处理、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和传输接口传输来的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控制执行器工作。

⒄主机:一般选用工控微型计算机或普通微型计算机、双机或多机备份。

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

⒅馈电异常:被控设备的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命令或复电命令不一致。

⒆瓦斯矿井: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瓦斯矿井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0)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具有甲烷浓度数字显示及超限报警功能的携带式仪器。

(21)甲烷报警矿灯:具有甲烷浓度超限报警功能的携带式照明灯具。

(22)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具有甲烷浓度数字显示及超限报警功能的携带式照明灯具。

42.3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下面以KJ90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例说明:●系统容量可接64个分站级设备,其中分站为:4路模拟量输入、4路开关量输入、4路开关量输出;●信息传输传输方式:异步串行,FSK(移频监控)调制解调方式传输速率:1200/2400bps,传输芯线为2芯传输距离:地面主机到分站信号传输距离15km;分站到传感器之间信号传输距离1.5km巡检周期:≤25s10误码率:≤8模拟量传感器信号:200-1000Hz数字量传感器信号:无电位触点信号或0、5mA电流信号●数据存储整个系统采用“变值变态、疏密接合、数据库动态生成”的存储方法,使系统的数据存储更为合理。

数据的存储期限:根据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0年左右。

●使用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98﹪(25℃)大气压力:(85-110)kPa允许周围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周围介质无腐蚀性气体第三章井下监控分站井下监控分站是煤矿综合监测监控系统的关键配套设备,主要实现对各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实时处理、存储、显示、控制盒以及与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

具有红外遥控初始化设置功能,可独立使用,实现瓦斯断电仪和瓦斯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3.1 井下监控分站主要技术指标下面以目前煤矿井下常用的KDF-2型监控分站为例说明:KJF39监控分站KJF39监控分站内含本质安全电源,省去了向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箱,结构紧凑,便于在井下安装使用。

按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计,各项功能齐全。

具备采集、显示井下各种安全参数数值、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接受主机命令传送数据和状态信息等功能。

容量:16路信号输入端口、4路进程断电控制口、4陆元盛断电控制口、1路通信口;信号制式:模拟量200~1000Hz、高电平>3V、低电平<0.2V脉冲宽度0.3ms开关量1mA/5mA断电控制:手动、自动、异地功能简介:(1)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传输线断线或中心站软件故障时,分站仍可独立工作,确保井下安全生产;(2)具有监控设备故障闭锁功能,防止不接入监控设备违章生产;(3)配接的传感器种类、量程、断电点、复电点等参数在地面中心站主机定义生成以程序下装到分站,分站免编程;(4)根据测点定义,分站能够执行异通道断电功能,使井下断电控制更灵活;63.2监控分站与井下各关联设备的连接监控分站与井下各关联设备的连接如图所示:第四章矿用传感器煤矿井下各种有用、有害气体及温度和湿度等参数,都属于环境参数。

矿井环境参数主要有甲烷浓度、氧气浓度、粉尘浓度、井巷硐室和工作面温度、风量与负压、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和硫化氢浓度等。

采煤、掘进、运输、及通风等各系统的运行及相关设备的工作状况称为矿井工况参数。

主要监测的工况参数有风筒风量、风门开关、输送带开停、煤仓煤位、采煤机组位置、排水系统、压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工作状态等工况参数。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3部分组成,有时需要加辅助电8 源,其组成原理如图4-1所示。

4.1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以GT500A 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为例说明)GT500A 型煤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GT500A 型煤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是用于连续检测煤矿井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高精度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