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合集下载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疲劳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疲劳

9.2 陶瓷材料的疲劳
陶瓷材料疲劳的概念,与金属材料的疲劳有所不同。 陶瓷材料的疲劳分为静态疲劳、动态疲劳和循环疲劳。 陶瓷材料的静态疲劳是在持久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的失
效断裂,对应于金属材料中的应力腐蚀和高温蠕变。 陶瓷材料的动态疲劳,是以恒定的速率加载,研究材
料的失效断裂对加载速率的敏感性,类似于金属材料 应力腐蚀研究中的慢应变速率拉伸。 陶瓷材料的循环疲劳,是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失 效断裂,对应于金属中的疲劳。
9.3 复合材料的疲劳
材料的疲劳强度低于其静强度。包括金 属、塑料和复合材料在内几乎所有材料 皆如此。
有关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许多重要方面 已为人们所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未 能建立类似金属疲劳那样明确的设计准 则。
9.3.1 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
与金属材料比较复合材料有以下特点: 复合材料有多种疲劳损伤形式,如界面 脱粘、分层、纤维断裂、空隙增长等, 比金属材料的损伤形式多。
PMMA有机玻璃具有很高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主要原因是PMMA有机玻璃的弹性模量很低, 仅有3 GPa左右,比金属的要低1∽2个量级。
若将所有材料的da/dN表示为ΔK/E的函数,则
图中所有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结果均 分布在同一曲线的两侧。
这也表明,PMMA有机玻璃与一些金属材料的 疲劳裂纹扩展遵循共同的机理和规律。
陶瓷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如图 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循环载荷或静载 荷下,陶瓷材料的完整的裂纹扩展速率 曲线包含三个区:即近门槛区,中部区 或稳态扩展区和快速扩展区。这与金属 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相似曲线的下边界
是门槛值ΔKth ,上边界是KIC。
陶瓷材料的ΔKth/KIC的比值很低,只有金属的

第9章非金属材料-16页PPT文档资料

第9章非金属材料-16页PPT文档资料
2、高分子化合物的 组成
单体、链节、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
上一页 返回
3、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大分子链结构
链的化学组成:只有B、C、N、O、Si、P、S、As 等才能组成大分子链
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和链的构型
» 键接方式:结构单元在链中的连接方式(头尾、头头、尾 尾)
» 空间构型:热运动时,大分子链不断变换的空间形象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10-1 高分子材料 §10-2 陶瓷材料 §10-3 复合材料
重点: 1、非金属材料的组织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能特点 2、工程塑料的应用
§10-1 高分子材料
一、概述
1、 高分子材料 : 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化合 物(分子量大,一般在103~107间)。 天然高分子材料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大分子链的形状: 线型、支化型和体型 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构象
大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
4、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
1)力学性能 高弹性
粘弹性
2)物理化学性能 3)老化及防止:改变大分子的结构;进行表面
处理,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喷涂一层耐 老化涂料;加入各种稳定剂,如热稳定剂、抗 氧化剂等
橡胶。
四、胶粘剂
粘性的树脂或橡胶 + 添加剂,代替传统的焊、铆及螺纹 连接
§10-2 陶瓷材料
一.概述
陶瓷 : 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 经过成型和高温烧结制成,由无机非金属化 合物(硅酸盐等)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性能:耐热和化学稳定性,脆性极大。 分类:传统陶瓷、特种陶瓷 组成
»晶相:氧化物结构、硅酸盐结构、其他类 型的晶体结构
2. 颗粒增强材料 主要是各种陶瓷材料颗粒,如Al2O3、 SiC、WC、TiC、Si3N4、B4C及石墨等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金属材料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金属材料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 金属材料
10.2.1工程塑料的组成和性能 l. 塑料的组成 一般说来,塑料是由树脂和若干种添加剂 (如填充剂、增塑剂、润滑剂、着色剂、稳定剂、 固化剂和阻燃剂)组成。 1)树脂 树脂是塑料的主要组分,它是塑料中能 起粘结作用的部分,并使塑料具有成形性能。 2)填充剂 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塑料的某些性能, 降低塑料成本,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 金属材料
2.塑料的特性
(1)质轻、比强度高 塑料的密度为0.9~2.2g/cm3,只有钢 铁的1/8~1/4。泡沫塑料的密度约0.01g/cm3。塑料 的强度比金属低,但比强度高。这对减轻机械产品的重 量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稳定性好 塑料能耐大气、水、碱、有机溶剂等的腐 蚀。例如,聚四氟乙烯在沸腾的“王水”中仍很稳定。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 金属材料
3)增塑剂 增塑剂是用来提高树脂可塑性的。常 用增塑剂如氧化石蜡、磷酸脂类等。 4)润滑剂 润滑剂是为防止塑料在成形过程中粘 模而加人的添加剂。 5)着色剂 着色剂是使塑料制品具有美丽色彩的 有机或无机颜料。 6)固化剂 固化剂是热固性塑料所必需的添加剂, 目的在于促使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成形 后获得坚硬的塑料制品。
各种塑料的力学性能差异很大,一般热塑性 塑料的抗拉强度在50~l00MPa之间,热固性塑 料的抗拉强度在30~60Mpa。工程塑料与金属 材料相比,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低,这 是目前工程塑料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最大 障碍之一。因此在一些负荷大的地方,还需采 用钢结构。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 金属材料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第9章非 金属材料
• 有关专家预测,很多传统上由金属制造的零件、 部件、结构件,将会被工程塑料、工程陶瓷及 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所取代。例如,汽车的 车身可采用工程塑料或复合材料,每千克工程 塑料可代替4~5千克钢铁,而且可整体成形, 因而成本和油耗将进一步降低。由于原料充足, 可以设计、制造出无穷的新产品,非金属结构 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PPT课件第九章 固相反应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PPT课件第九章 固相反应

(2) 按反应性质分
加成反应 置换反应 热分解反应 还原反应
*(3) 按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控制过程 晶体长大控制过程 扩散控制过程
2、 固相反应特点
固体质点间作用力很大,扩散受到限制, 而且反应组分局限在固体中,使反应只能在 界面上进行,反应物浓度不很重要,均相动 力学不适用。
(1) 固相物相互接触是反应物间发生化 学作用和物质输送的先决条件;g或L没有或 不起重要作用;
(2)通过一个流体相传输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有 气相沉积、耐火材料腐蚀及气化;
(3)反应基本上在一个固相内进行,这类反应主 要有热分解和在晶体中的沉淀(如固溶体离溶)。
固相反应热力学
1. 固相反应最后的产物有最低的ΔG。
2.
如果可能发生的几个反应,生成几
个变体(A1、A2、A3……An),若相应的 自由焓变化值大小的顺序为ΔG1<△G2< △G3……△Gn,则最终产物将是最小的变 体,即A1相。
(2)固态反应通常需在高温下进行。而 且由于反应发生在非均相系统,因而
传热和传质过程都对反应速度有重
要影响。
第二节 固相反应机理
从热力学的观点看,系统自由焓的下降就是 促使一个反应自发进行的推动力,固相反应也不例 外。
为了理解方便,可以将其分成三类:
(1)反应物通过固相产物层扩散到相界面,然后 在相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这一类反应有加成反应、 置换反应和金属氧化;
MgO+Al2O3MgAl2O4 这种反应属于反应物通过固相产物层扩散中的 加成反应。
Wagner通过长期研究,提出尖晶石形成是由两 种正离子逆向经过两种氧化物界面扩散所决定,氧
离子则不参与扩散迁移过程,按此观点则在下图中
在界面S1上由于扩散过来必有如下反应:

材料学概论非金属材料课件

材料学概论非金属材料课件
循环利用与回收
非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降低资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挑战
性能稳定性 生产成本
技术更新换代 市场接受度

非金属材料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性能稳定性不足,需要加强研究 以提高其稳定性。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降低生 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 更新换代。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材料学概论非金属材料 课件
目录 CONTENT
• 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 非金属材料的特性与应用 • 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 非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 类
定义
总结词
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之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 机非金属材料。
详细描述
化工行业
在化工行业中,非金属材料被用 作反应容器、管道、阀门等,能 够承受各种化学物质的腐蚀和压 力。
03
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 与技术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过程,包括原料的准备、加工、成型、表面处理等步骤。对于非金属材料,常见的生产 工艺有压制、烧结、溶融、聚合等。
压制工艺是将物料放入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成型的过程。烧结工艺是将物料加热至高温,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 获得致密的材料。溶融工艺是将物料加热至高温熔融状态,然后进行冷却和固化。聚合工艺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小分子聚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过程。
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之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 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而有机 非金属材料则包括塑料、橡胶、木材等。

非金属材料ppt课件

非金属材料ppt课件
硬质聚氯乙烯:制造管道、门窗型材、板材、鞋底、玩 具、文具。 软质聚氯乙烯:薄膜,软管、电缆绝缘层等。
.
➢聚氯乙烯(PVC)产品
.
➢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PS)包括普通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 (E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普通聚苯乙烯树脂为 无毒,无臭,无色的透明颗粒,似玻璃状脆性材料,其制 品具有极高的透明度,透光率可达90%以上,电绝缘性能好, 易着色,加工流动性好,刚性好及耐化学腐蚀性好等。普 通聚苯乙烯的不足之处在于性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 力开裂,耐热性差及不耐沸水等。
结构单元多次重复连接组成的。例如聚氯乙烯分子是由 成 千上万个氯乙烯分子相互连接组成的。
C2-H CC H 2-H CC H2-H CH Cl Cl Cl
. 聚氯乙烯
3)天然高分子材料——皮革、棉花、羊毛、木材、天然橡胶 等。
.
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4)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包括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低密度聚乙烯(LDPE):生产薄膜、包装袋、软管、电 线包裹层等
➢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造瓶、罐、桶和其它日常用 品等。
.
聚乙烯(PE)制品
.
➢聚丙烯PP
无毒、无味,密度小(0.9);强度、刚度、硬度、耐 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 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9.有蠕变现象 会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
.
塑料
.
9.1.3 塑料
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1.塑料的成分
1)合成树脂 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在塑料中的比例为30%~

第九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耐蚀材料学习资料

第九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耐蚀材料学习资料
这种效应可从下页图示所显 示的模型说明:
① 在酸性溶液中,要破坏所形成的酸性硅烷桥较困 难,因而溶解少而慢;
② 在碱性溶液中,Si-OH的形成容易,故溶解度大。
9.2.2.2、水解与腐蚀
➢ 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R(Na+、Ca2+等)的 硅酸盐玻璃与水或酸性溶液接触时,发生“水 解”,破坏Si-O-R键,而不是Si-O-Si键。 ≡Si—O—Na + H2O →H+与网络外阳离子的离子交换→ ≡Si—OH + NaOH
①溶解
腐蚀类型 和机理
②水解和腐蚀 ③玻璃的风化
④选择性腐蚀
§9-2 玻璃的腐蚀
➢ 玻璃 玻璃是非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大气、弱酸等介质中,表面有污染、粗糙、斑点 等 腐蚀迹象。
9.2.1、 玻璃的结构 金以属S)iO、2为Al主2O要3、组B成2O,3等含多有种R氧2O化、物R。O(碱金属或碱土 具有很好的耐酸性,耐碱性相对较差些,这与其组成
② 矿物组成
B、耐碱材料:含有大量碱性氧化物(CaO、MgO)
的材料。与耐酸材料相反,它们完全不能抵抗酸 类的作用。
如: 由钙硅酸盐组成的硅酸盐水泥:
特点:不耐所有的无机酸的腐蚀,而在一般的碱液 (浓的烧碱除外)中却是耐蚀的。
9.1.2影响因素
二、材料孔隙和结构
①孔隙率:除熔融制品(如玻璃、铸石)外,硅酸
其腐蚀一般不是由电化学过程引起,而往往 是由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引起。(因其与电解质 溶液接触时一般不形成原电池)
9.1.2影响因素
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多属于硅酸盐材料,如下因素 会影响硅酸盐材料的耐蚀性。
一、材料的成分和矿物组成
① 成分:硅酸盐材料成分中主要有酸性氧化物SiO2 ,一 般酸性氧化物耐酸而不耐碱。

第九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耐蚀材料PPT课件

第九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及耐蚀材料PPT课件
➢ 因此,在酸性溶液中,R+为H+所置换,但Si-O-Si 骨架未动,并且所形成的胶状产物又能阻止反应 继续进行,故腐蚀少。
-
20
Ⅱ、玻璃不耐碱原因:
在碱溶液中,OH-通过如下反应: ≡Si—O—Si≡ + OH- → ≡SiOH + ≡SiO这种反应使Si-O-Si链断裂,非桥氧≡SiO-群增大 使结构被破坏SiO2溶出,玻璃表面不能生成保护 膜。
➢ 防护措施:
使材料表面均匀化和调整介质的腐蚀活性是防止选择腐 蚀的基本方法。例如:往玻璃的介质内加入某些组分作 为缓蚀剂。
➢用途:制作分子筛 有时选择性腐蚀也有有益的用途, 例如: 简单的钠玻璃可通过上述的热处理工艺—腐蚀工艺,获 得孔洞直径为0.7nm的疏松玻璃,显示分子筛功能。
-
26
加入了大量的Ba、Pb及其他的重金属氧化物,由于这些氧 化物的溶解,使得这类玻璃容易被醋酸、硼酸、磷酸等弱 酸腐蚀。
② 硅酸盐玻璃极易被氢氟酸腐蚀。
∵ 阴离子F-的作用,氢氟酸极易破坏Si-O-Si键而腐蚀玻 璃。
H+ F-
F- H+
≡Si—O—Si≡ → ≡Si—O—Si≡ → ≡Si—F + HO—Si≡
-
22
9.2.2.3、玻璃的风化
1)概念:玻璃和大气的作用称为风化。
2)征状:
表面出现雾状薄膜,或者点状、细线状模糊物,有 时出现彩虹。严重时,玻璃表面形成白霜,因而失去 透明,甚至产生平板玻璃粘片现象。
3)发生条件:
风化大都发生于玻璃储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湿 度比较高,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化学稳定性比较差的玻 璃在大气和室温条件下也能发生风化。
Θ铸石:SiO2质量分数为55%左右,耐蚀性很好。 Θ红砖:SiO2质量分数达60%-80%,没有耐酸性。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第 九 章 非金属材料
二、陶瓷的性能特点
原子结合: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性能特点:强度高、硬度大、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线 膨胀系数小,且多为绝缘体;塑性、韧性和可加工性较差。
1、机械性能
(1)强度: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得多,比值为10:1左右, 高温强度比金属高得多;高温度时,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其塑性韧性却大大提高,加之陶瓷材料优异抗氧化性,其可 能成为未来高速高温燃气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 (2)硬度:高硬度、高耐磨性。
第 九 章 非金属材料
(2) 聚氯乙烯(PVC): 是最早使用的塑料产品之一,应用十分广泛。 PVC使用温度一般在(15~55) ℃。可将其制成硬质 品(板、管)和软质品(薄膜、日用品)其突出 的优点是耐化学腐蚀,不燃烧且成本低,易于加 工;但其耐热性差,抗冲击强度低,还有一定的 毒性。当然若用共聚和混合法改进,也可制成用 于食 章 非金属材料
(5)聚四氟乙烯(PTFE)
聚四氟乙烯是含氟塑料的一种,具有极好的耐高低温 性和耐磨蚀等性能。PTFE几乎不受任何化学药品的腐蚀, 即使在高温下在强酸强碱及强氧化环境中也都稳定,故有 “塑料王”之称;其熔点为327 ℃ ,能在(-195~+250) ℃范围内保持性能的长期稳定性;其摩擦系数小,只有 0.04,具有极好的自润滑;且具有憎水憎油和不粘性;在 极潮湿的环境中也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但其强度硬度较 低,冷流性大,加工成型性较差,只能用冷压烧结方法成 型。在高于390 ℃时分解出剧毒气体,应予注意。PTFE的 优良性能使其在电子,国防,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第 九 章 非金属材料
(3) 聚苯乙烯(PS): 该类塑料的产量仅次于PE和PVC。PS具有良好的加 工性能;其薄膜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常用于电器零件; 其发泡材料相对密度低达0.33,是良好的隔音、隔热 和防震材料,广泛用于仪器包装和隔热。其中还可加 入各种颜色的填料制成色彩鲜艳的制品,用于制造玩 具及日常用品。聚苯乙烯的最大缺点是脆性大、耐热 性差。

第九章 常用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 常用非金属材料
塑 料 制 品
添加剂是为改善塑料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添加剂是为改善塑料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是为改善塑料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填料主要起增强作用; 填料主要起增强作用; 主要起增强作用 增塑剂用于提高树脂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增塑剂用于提高树脂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用于提高树脂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固化剂用于使热固性树脂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 固化剂用于使热固性树脂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 用于使热固性树脂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 稳定剂用于防止塑料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稳定剂用于防止塑料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用于防止塑料老化 润滑剂用于防止塑料加工时粘在模具上 使制品光亮; 润滑剂用于防止塑料加工时粘在模具上, 使制品光亮; 用于防止塑料加工时粘在模具上 着色剂用于塑料制品着色。 着色剂用于塑料制品着色。 用于塑料制品着色 其他的还有发泡剂、 其他的还有发泡剂、催化 发泡剂 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 固态高聚物分为晶态和非晶态两大类, 固态高聚物分为晶态和非晶态两大类,晶态为分子 链排列规则的部分,而排列不规则的部分为非晶态。 链排列规则的部分,而排列不规则的部分为非晶态。 一个大分子链可以穿 过几个晶区和非晶区。 过几个晶区和非晶区。 晶区熔点、密度、强 晶区熔点、密度、 度、硬度、刚性、耐 硬度、刚性、 热性、化学稳定性高, 热性、化学稳定性高, 而弹性、塑性、 而弹性、塑性、冲击 强度下降。 强度下降。
三、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
1、线型非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 、 玻璃态:低温下,链段不能运动。在外力作用下, ⑴ 玻璃态:低温下,链段不能运动。在外力作用下, 只发生大分子原子的微量位移,产生少量弹性变形。 只发生大分子原子的微量位移,产生少量弹性变形。 高聚物呈玻璃态的 最高温度称玻璃化 温度, 表示。 温度,用Tg表示。 用于这种状态的材 料有塑料和纤维。 料有塑料分塑料 橡胶、纤维、 分塑料、 ⑴ 按用途分塑料、橡胶、纤维、胶 粘剂、涂料等。 粘剂、涂料等。 按聚合物反应类型分为加聚物和 ⑵ 按聚合物反应类型分为加聚物和 缩聚物。 缩聚物。 按聚合物的热行为分为热塑性聚 ⑶ 按聚合物的热行为分为热塑性聚 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 按主链上的化学组成分为碳链聚 ⑷ 按主链上的化学组成分为碳链聚 合物、 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材料学概论-非金属材料

材料学概论-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 第二节 陶瓷材料 第三节 复合材料
指金属以外的其它材料。机械工程主要使用的非金属材料有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船体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
一、基本概念
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
1、物理性能
高聚物的基本性能及特点 重量轻 绝缘好 减摩、耐磨性 耐热差 耐腐蚀
(1)磨损失效 ;(2)接触疲劳失效 ;(3)腐蚀失效
零件失效与很多因素有关。设计、材料、加工工艺和安装等
7.1 概述(2)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正常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性能。
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首要任务是正确地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和主要的失效形式,准确地判断零件所要求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2、力学性能
高弹性 滞弹性 实际强度低 开裂现象 老化
三、工程高分子材料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塑料 以树脂为基础,再加入用来改善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固化剂、着色剂、润滑剂等 高分子材料
挤压成形 吹塑成形 注射成形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烯烃、酚酸塑料和氨基塑料
①通用塑料 ②工程塑料 ③塑料成形工艺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工艺性能原则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01
经济性原则
02
材料的价格
03
应该尽量低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经济性原则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7.2 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方法
经济性原则
材料应该来源丰富并顾及我国资源状况。 注意生产所用材料的能源消耗,尽量选用耗能低的材料。 对某—工厂来说,所选材料种类、规格,应尽量少而集中,以便于采购和管理。 总结:在首先保证材料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再考虑使材料的工艺性能尽可能良好和材料的经济性尽量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一、高分子材料 二、陶瓷材料 三、复合材料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一、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指分子量很大(在104以上)的化合物, 即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一类材料的总称。
高分子材料有: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目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等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一个品种繁多的庞 大的工业部门,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3) 高聚物的聚集态
固态高聚物存在着晶态和非晶态两种聚集状态。 晶态高聚物大分子呈规则排列; 非晶态高聚物的大分子呈乱混排列。 由于高聚物的分子链很大,结构复杂,其结晶组织与 低分子物质有很大的不同,存在着晶区和非晶区。 同一个大分子链可穿过几个晶区和非晶区。 在晶区内呈规则,有序排列,在非晶区内呈无序排列。 在高聚物中结晶是不完全的,而且总是晶态与非晶态 共存或全部非晶态。 常用结晶度来衡量其结晶倾向——晶区部分的体积或 重量的百分数称结晶度。
2.添加剂 为改善塑料的性能而加入的其它组成,主要 有:
(1)填料或增强材料 填料在塑料中主要起增强作用。 (2)固化剂 可使树脂具有体型网状结构,成为较坚硬和 稳定的塑料制品。 (3)增塑剂 用以提高树脂可塑性和柔性的添加剂。
(4)稳定剂 用以防止受热、光等的作用使塑料过早老化。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3) 高聚物的聚集态
结晶度高,反映其排列规则紧密,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强,因而刚性增 加,其强度、硬度、耐热性、耐蚀 性提高,反之,结晶度降低,说明 其顺柔性增大,而弹性、塑性和韧 性相应提高。
高聚物的化学结构越简单,对称性 愈高,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越大,其 结晶度愈高,反之,结晶度减少。 如聚乙烯比聚氯乙烯结晶度高。不 论是无定形(非晶态)高聚物还是 结晶高聚物,随温度的变化其物理, 力学状态会发生变化,以非晶态高 聚物为例。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2)大分子链的构型与构象
ⅰ.构型:组成大分子链的链节在空间排列的几何形状 称为构型。 高聚物有线型(包括带支链的线型)和网体型两种构型。 ⅱ.构象:和其他物质分子一样,高聚物的分子链在不 停的运动,这种运动是由单链内旋转引起的。大分子 链是由成千上万个原子经共价键连接而成,其中以单 键连接的原子,由于热运动,两个原子可作相对旋转, 即在保持键角、键长不变的情况下,单键作旋转,称 为内旋转。这种由于单键内旋转所产生的大分子链的 空间形象称为高分子链的构象。
酚醛塑料(PE)图例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4.1工程塑料
塑料是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要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它通常 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塑制成型,故称为塑料。
塑料的组成 塑料是以有机合成树脂为基础,再加入添加剂所组成
的。 1.合成树脂 是由低分子化合物通过缩聚或加聚反应合
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树脂、聚乙烯等,是塑料的主 要组成,也起粘接剂作用。
随着温度的变化,高聚物可能出现 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几种不同 的物理力学状态。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图9-1(1)机械性能
① 低强度
② 高弹性和低弹性模量
③ 粘弹性
④ 高耐摩性
(2)物理、化学性能
① 高绝缘性
② 低耐热性
③ 低导热性
④ 高热膨胀性
⑤ 高化学稳定性 ⑥ 老化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本节简单地介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基本 概念、结构、性能特征。
1.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 基本概念
2.高聚物的结构特征 3.高聚物的基本特性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1. 基本概念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有机低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 下聚合而成的,具有重复排列链状结构的高聚物。 如聚乙烯塑料就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工程塑料的分类
热塑性塑料
➢ 聚乙烯(PE) ➢ 聚丙烯(PP) ➢ 聚氯乙烯(PVC) ➢ 聚苯乙烯(PS)
热固性塑料
➢ ABS塑料 ➢ 酚醛塑料(PE) ➢ 环氧塑料(EP)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聚乙烯(PE)图例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聚丙烯(PP)图例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酚醛塑料(PE)图例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1)结合键 (2)大分子链的构型与构象
(3) 高聚物的聚集态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1)结合键
作为高聚物单体的低分子化合物必然具备不饱和的键, 如各种烯烃类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和含有特殊官能团 的化合物,在聚合反应中能形成两个以上的新键,把 单体低分子变成链节连接成大分子链。否则不能聚合 成大分子链,也就不能形成高聚物。 在高分子链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这种结合力称为主 价力高分子链内组成元素不同,原子间共价键的结合 力不同,聚合物的性能因而不同。 在高聚物大分子之间一般是分子来链连接的,(靠分 子间力连接的)这一结合力—范德华力,称为次价力。
1. 基本概念
高聚物与具有明确分子量的低分子化合 物不同,同一高聚物因其聚合度不同, 大分子链的长短各异,其分子量也就各 不相同。通常所说高聚物的分子量是指 其分子量的统计平均值。 如:聚氯乙烯 C2H CHnCl 的分子量 为20000~160000。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2.高聚物的结构特征
前面的学习知道金属材料的性能是 它的组织结构决定的,同样,对非金属 材料也不例外,它的性能特点仍然是由 其组织结构决定的。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3.高聚物的基本特性
防老化的措施:
①表面防护:使其与外界致老化因素隔开。 ②减少大分子链结构中的某些薄弱环节,
提高其稳定性,推迟老化过程。 ③加入防老化剂,使大分子链中上的活泼
基团钝化,变成比较稳定的基团,以抑 制链式反应的进行。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4.常用高分子材料
4.1塑料 4.2橡胶 合成纤维 胶粘剂 涂料
n ( C 2 C H 2 ) H 聚 合 C 2 C H 2 n H
低分子化合物(如乙烯CH2=CH2)称为单体,
大分子链重复排列的结构单元(如 C2H C2H )
称为链节,链节重复排列的个数 n 称为聚合度。 聚合度越大,高聚物的大分子链越长,其分子量也就 愈大。
第九章非金属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