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粹青铜器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铜器鉴赏
五、中国古代铜器鉴赏(一)商周青铜器的鉴赏青铜,是红铜与铅、锡、镍等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化合而成的合金,被称为铅青铜、锡青铜、铅锡青铜、镍青铜。
人类最早使用的铜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天然铜,在西亚的伊拉克、伊朗曾经发现了一万多年前原始人拥有的天然铜质装饰品。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出土的两件铜锥、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马厂类型出土的青铜小刀,可以视为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前奏曲。
大约四千年前,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多次发现了青铜和红铜冷锻或冶铸的生产工具与装饰品,有刀、斧、凿、匕、锥、钻头、指环、镜等器件。
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出土遗物有爵、铃、戈、镞、戚、刀、锥、鱼钩等,不但有生产工具,还有兵器、乐器。
据对铜爵合金成分的测定,其中含铜92%、锡7%,属锡青铜。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兴盛了大约一千五百年,尤其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达到了顶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闪闪发光。
商周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按其用途和性质归类,可分为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和杂器等类别。
青铜农具主要有耒、耜、铲、钁、锛、锸、锄、镰等。
青铜耒是头部分叉的开沟掘土器,目前仅见一件西周时期的耒。
青铜耜是曲柄的起土器,早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木耜、骨耜,青铜耜在商代晚期出现,耜头较长,越往后,耜头越加变短变小。
青铜铲是铲土、除草、碎土的器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石铲、骨铲,有椭圆銎、方肩、宽刃的铲和长方銎、斜肩、狭刃的铲两种形状。
青铜钁是起土、锄草的大锄头,商代早期开始出现,呈长条形、双面刃。
青铜锛用于开荒,形制由新石器时代的石锛发展而来,单面刃。
青铜锸是插地起土、开沟做垅的农具,形似现在的锹。
青铜锄,用作锄草、间苗和碎土,最早出现于西周。
青铜镰是收割用的农具,见于西周和春秋时期。
【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青铜器(春秋战国西汉)
【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青铜器(春秋战国西汉)透雕交龙纹铺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处于巅峰走向衰落的过渡期,形制由原来的庄重威严向轻巧实用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器形,日常生活用的铜器增多,制作亦日渐精巧。
青铜器铭文大多变短,纹饰刻镂更浅细,前期之粗花变为工整的细花。
新工艺(失蜡法、镶嵌、刻纹)的提高和推广,使青铜器走向华巧工致的新时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漆器、瓷器等新材料的大量应用,青铜器日见衰微,但仍有青铜器精品问世。
因前两篇已对大部分青铜器类型作过介绍,本篇只对新出现类型作简要说明,1、龙纹镈春秋镈(bo)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口部不像钟口呈弧状而为平口,器身横截面呈椭圆形。
2、秦公簋春秋3、山奢虎簠春秋簠(fu)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簠出现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4、兽面纹龙流盉春秋5、透雕波曲纹铺春秋铺是一种盛食器,其上为一平底直壁浅盘,盘下连铸一较宽的高圈足。
6、者尚盘春秋7、镶嵌狩战纹豆春秋豆是盛肉礼器,西周出现。
早期铜豆多无耳,春秋时始见豆盘两侧加耳。
该器盖与盘扣合后呈浑圆扁球形,盘口两侧各有一个环状耳,盘底是喇叭形豆柄,满身镶嵌精美狩战纹。
8、牺尊春秋9、子仲姜盘春秋10、透雕蟠龙纹鼓座春秋11、吴王夫差盉春秋12、吴王夫差鑑春秋鑑(jian)是盛水器,也可盛冰称为“冰鑑”,形体大,大口、深腹、平底,两侧有兽耳。
流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
13、弦纹缶战国缶(fou)是盛食器,大腹小口,双立耳,根据陶器演化而来。
14、镶嵌几何纹方壶战国15、镶嵌云纹敦战国敦(duì)是盛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盛放黍、稷、稻、梁等,出现在春秋时期,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
上下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常为三足。
16、越王州句剑越王者旨剑战国17、八牛储贝器西汉储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青铜器的典型品种,多见带有生动写实的装饰。
古代青铜艺术品制造技术及鉴赏.总结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品制造技术及鉴赏》2010-2011年学年(下期)内容总结1、根据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将人类生活的时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陶瓷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工合成材料时代。
2、新材料是指新近研制成功或正在研制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加优异的特性和功能,能够满足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一类材料。
3、复合材料是由二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4、复合材料的特点是性能比组成的材料优越,改善或克服组成材料弱点,能按零件结构和受力情况合理的进行最佳性能设计,创造单一材料不具备的双重或多重功能,或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发挥不同的功能。
5、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00nm之间的超细微粒.6、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7、陶范是以泥作造型材料,经自然干燥脱水,不经过人工焙烧或仅用低温烘烤而制作的范。
8、青铜的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
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倍,性能良好。
9、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青铜艺术品比较:中国青铜艺术品更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首先是数量大,从汉代出土的青铜艺术品至今,仅刻铸有铭文青铜艺术品就已发现万件以上,这只占青铜器总量的少部分。
众多的青铜器令人目不暇接,真有眼花缭乱之感。
中国青铜艺术品造型丰富,种类繁多。
其次是质量很高。
10、青铜的起源是从天然金属开始,在制陶技术的影响下,具备了冶铸技术的三大要素,即找矿、造型、熔炼,形成初期“偶然青铜”进入到有意识、人为配方的青铜冶铸时代。
11、中国古代青铜的起源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受陶器的熏陶而产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当地资源条件不同,有青铜、红铜、黄铜。
12、青铜的发展时期:青铜的萌生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初);青铜的成熟时期(商中期---西周初);青铜的鼎盛时期(西周中期---春秋战国)。
13、14、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
15、青铜器铭文的意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证;为失载或记载甚少上古国家提供了宝贵资料;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商周时期的军制与战争。
青铜器鉴赏论文
论青铜器鉴赏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三大艺术要素形制纹饰铭文关键字: 形制纹饰铭文艺术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平衡对称单纯多样刚柔相济静中寓动背离规则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
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
商周时期青铜文物鉴赏:工艺真是太赞了!
商周时期青铜文物鉴赏:工艺真是太赞了!把尊举爵念商周商晚至东周战国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东汉以后逐渐势微。
到宋代仿古之风陡起,但鼎彝之器其型其纹都早已脱型于三代吉金,众人收藏之心锐减,其市价不及一二,无甚聊意。
三代青铜传世甚少,多埋于山川废垣之下与古墓旧坟之中。
星移斗转,世代更替,或被高手所掘;或坍塌显露为籍民所取;或建城扩路为吏所占;或炼钢溶铁从此不复。
百多年前,洋夷恨我华夏自给自足不与通商,蔑我主权,逼我门户,骚我沿海,攻我炮台,侵我城镇,入我皇室,烧我园林,杀我辫民,占我关口,毒我父老,诈我银两,毁我庙宇,盗我古佛,劫我甲骨,窃我吉金,掠我古器....。
至此,几千年中国积存的古老文物大量流入西方,庙宇、古墓、石窟为此皆毁坏殆尽。
其中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三代青铜礼器的盗掘与流失,真有国之不国之感。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鼎彝之器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拍卖首选,其中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时期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最为夺目,成交价也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而且国人私人占有欲望空前强烈,参与情绪高涨,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与夷交锋,咄咄逼人,攻城略地,拍鼎买彝,前赴后继,更是助推了拍卖市场的走势。
行文到此,举首苍茫,天际灰暗,落日残阳。
历史湮灭,吉器在册,情感寂寥,无语再倾。
心头一好,何不断文取字,掂採吉金之称,谐其音,用其意,诌成诗赋,自娱耳?《商周青铜祭》斝卣觚簋落荒丘,把尊举爵念商周;饕餮无身食鼎簠,琥耳铜豆泣春秋。
酒落角觯世何求?俎肉飘香王宫楼;取匕淘鬲稻香米,钟饶镈鸣万户侯。
商晚期/西周早期青铜饕餮纹尊H 30cm; W26.3cm 铭文:亚■(杠)■(■)旅作父辛彝尊此件觚式尊撇口,长颈。
三段式。
四条扉棱。
扉棱两侧处纹饰特别,单独相对的纹样拼对而成。
单独来看,是变体夔龙纹,两侧结合在一起则又近似于蕉叶纹。
尊之腹部亦是两两相对变体夔龙纹组成的兽面纹。
腹部两个大的兽面纹之下有四个小的兽面纹。
这是一件是较为特殊时期的作品,这种无底纹且满工的尊见于商代晚期并持续至西周。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青铜器
簋(guǐ)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
稻、粱等。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为园腹,侈口, 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 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 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 少见到了。 在商周奴隶社会,簋和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 贵族等级的器物。据礼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簋往往 成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八簋与九鼎相配。
壶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
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 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 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 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 器身,带盖,直口,直 腹,圈足。器盖上小底 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 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 个缺口。
方彝
觥(gong)是古代汉族盛酒 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 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 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 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 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 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 做足。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 部,可用作倾酒。
尊
《四羊方尊》
集平面纹饰与 立体雕塑于一 身,体现出威 严的气氛和华 丽精美的装饰 风格,表现出 了极其成熟的 金属加工技巧 和出色的艺术 感染力,不愧 是古代青铜艺 术最杰出的珍 品之一。
口圆体方,通体有 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 饰,颈部饰有蚕纹图 案,口沿下饰有蕉叶 纹。工艺精美、造型 雄奇。铜尊内胆底部 发现了一篇12行共 122字的铭文,记载 了周成王营建洛邑, 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 事件,
人面纹方鼎(商)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
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 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
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
有戈、钺(yue)、矛、
青铜器造型设计艺术分析
青铜器造型设计艺术分析一、纯艺术性的青铜器艺术从造型设计的角度去分析青铜器艺术,其主要能够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从农耕时期自然经济使用的容器发展成为宗教崇拜的精神偶像当世袭制开始实行后,这时候很多的部落已经融合,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国家统一后,农耕的生产资料也比较稳定了,所以,统治者就需要一种能够整合人们思想的工具,这种精神活动主要是运用青铜材料,通过铸造和冶炼的技术,通过对器皿的造型,带给人们一种神秘的感觉,当时的殷商时代是从远古时代演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仍然相似巫术,很多巫师将青铜器上绘制一些神秘的图形,从而让人们形成统一的信仰。
2、采用圆雕式的手法为主,在青铜器皿基本的造型下,根据祭祀的要求进行作品的创作在对人类演进过程研究时,人们多是先从原始部落人们的思维开始分析,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原始人捕捉猎物的描述,形成赞颂他们的咒文,在商周时期,很多工匠在青铜器上绘制一些神秘的图像,带给人们恐怖和神秘的感觉,商人将青铜器应用于祭祀,而且在青铜器排列的过程中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在青铜器上会绘制一些人们崇拜的事物,工匠们也会将鸟兽的形态绘制在青铜器上,能够让人们具有征服自然的勇气。
3、东西方共有的原始工艺品中,将青铜器上空白的地方都绘制上图案在原始的青铜器工艺品中,将空白的地方都加以纹饰,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的,所以,其造型会借助重叠、凹凸有致的方式带给人们的神秘和严肃之感,所以,在商代一般都采用重叠的纹饰来修饰青铜器,在整个器皿上都是纹饰,而且不会突出装饰的重点,纹饰也不能体现出层次感。
4、器皿原有的功能弱化,装饰美与功能没结合我国的容器首先是由陶瓷制成的,用来装一些食物和用品。
在原始社会中,容器是人们生活中必用的器件,青铜器的出现时人们进行了熟食化的生产,所以,青铜器的设计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祭祀,带给人们神秘之感。
但是,由于人们对鬼神之说的崇拜一直沿袭,人们还不能摆脱传统经济基础的局限性,所以,这时的青铜器具有装饰美和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古代青铜艺术品制造技术及鉴赏.总结doc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品制造技术及鉴赏》2010-2011年学年(下期)内容总结1、 根据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将人类生活的时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陶瓷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工合成材料时代。
2、 新材料是指新近研制成功或正在研制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加优异的特性和 功能,能够满足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一类材料。
3、 复合材料是由二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4、 复合材料的特点是性能比组成的材料优越,改善或克服组成材料弱点,能按 零件结构和受力情况合理的进行最佳性能设计,创造单一材料不具备的双重 或多重功能,或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发挥不同的功能。
5、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00nm 之间的超细微粒.&青铜一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7、 陶范是以泥作造型材料,经自然干燥脱水,不经过人工焙烧或仅用低温烘烤而制作的范。
8、 青铜的熔点在700-900 C 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 C )低。
含锡10%的青铜, 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
9、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青铜艺术品比较:中国青铜艺术品更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首先是数量大,从汉代出土的 青铜艺术品至今,仅刻铸有铭文青铜艺术品就已发现万件以上,这只占青铜 器总量的少部分。
众多的青铜器令人目不暇接,真有眼花缭乱之感。
中国青 铜艺术品造型丰富,种类繁多。
其次是质量很高。
10、 青铜的起源是从天然金属开始,在制陶技术的影响下,具备了冶铸技术的三大要素,即找矿、造型、熔炼,形成初期“偶然青铜”进入到有意识、人为配方的青铜冶铸时代。
中国古代青铜的起源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受陶器的熏陶而产生在黄河流域 和长江流域,因当地资源条件不同,有青铜、 青铜的发展时期: 青铜的萌生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初)西周初);青铜的鼎盛时期 (西周中期--- 13、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
15、青铜器铭文的意义: 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证;为失载或记载甚少上古国家 提供了宝贵资料;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商周时期的军制与战争。
青铜器艺术与莒县博物馆精美青铜器赏析
青铜器艺术与莒县博物馆精美青铜器赏析作者:钱建礼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8期【摘要】青铜器是一种由青铜制成的实用器物,经过加工之后会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东莒县博物馆位于古莒国地区,近几年不断进行田野调查,发掘和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青铜鼎数量众多、造型多样,多样化的青铜器充分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帮助人们了解莒国先民创造的青铜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铜器艺术;莒县博物馆;青铜器【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识码】A莒县博物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在田野间调查、收集、挖掘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莒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数量达到了一万多件,其中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200多件,青铜器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现在人们的出行、各类生活用品、装饰物等方面。
莒县博物馆所拥有的青铜器类型繁多、种类齐全,充分展现出当地独特的青铜文化。
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青铜文化,文章以莒县博物馆为基本研究对象,对莒县博物馆所蕴含的青铜文化展开探究。
一、青铜器艺术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因是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是夏商周。
铜在当时社会是一种特殊元素,被人们也称作赤金。
应用铜制作成的器物外形美观,质地坚固,常常被人们视作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
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在本质上是奴隶主贵族艺术,通过自身独特的造型、纹样和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奴隶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阶级审美理念。
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合金,经常被人们用来制作礼仪器械,之后被应用在祭祀祖先、、宴飨宾朋、赏赐功臣、记功颂德、战争等重大场合。
青铜器艺术最新PPT课件
盉:酒器,盛玄酒(即水), 以調淡酒味,形體為侈口、 寬腹,下連圈足,頸腹間 有斜置流,有蓋
禁:承酒尊的器座,四面 有壁,並有長方孔
PPT课件
26
柱
爵
饮酒器。相
当于后世的
酒杯。圆腹,
前有倾酒用 的流,后有
流
尾,旁有鋬,
口上有两柱, 下有三个高
腹
足。
尾 鋬
足
PPT课件
27
斝 (jiǎ)
温酒器。形 状像爵,有 三足,两柱, 一鋬,圆口, 平底,无流 及尾。
3.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主要為 龍紋,另反應上層社會生活有 作戰勇 猛的宴樂、攻
。 戰等紋飾,以及 純幾何圖形 的紋飾出現
PPT课件
47
(二)獸面紋:舊稱饕餮紋
獸
象紋
面
紋
虎
龜紋
紋
蛇
蟬紋
紋
魚
饕餮
紋
紋
PPT课件
48
饕餮纹
多用于商、西周的青铜器
PPT课件
49
龍紋
交龍 紋
(三)龍紋 卷龍 紋
魚龍 紋
青铜器艺术
PPT课件
1
PPT课件
赏欣品作 类分的器铜青
点特 的业造制铜青
化教与仪礼 來由的器铜青 器铜青是么什
2
以铜为主加锡铅合金,用蜡 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
PPT课件
3
青銅器的由來
? 商朝人尊神尚鬼,認為鬼神世界的祖先神明 時時刻刻在操縱他們的禍福安危,因此需要 不斷祈求、餽饗。
? 由甲骨文資料可知音商人不但祭祀對象廣被, 而且祀儀繁縟。王公大臣成在季點時勝放美 酒佳餚的器皿用青銅鑄造,種類繁多,多脫 胎於陶製的日常用器。
北京故宫馆藏青铜器赏析(战国)
北京故宫馆藏青铜器赏析(战国)战国镞,战国后期,通长5.3cm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
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
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
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战国时期,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
兽耳□,战国前期,通高13.8cm,宽23.7cm,重1.24kg器有隆盖,盖顶捉手透空并饰蟠螭纹。
椭圆形腹,腹两侧有龙形耳。
器腹下侧附有四足,为人面、鸟嘴、双脚双翼的怪兽。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cm,宽20.6cm,重1.78kg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
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
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
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
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黑色涂料,可惜现已全部脱落。
不过我们仍可想见昔日缶上两种不同色泽的对比所形成的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是多么的令人赏心悦目。
蛙纹匜,战国前期,高11.5cm,宽22.4cm,重0.68kg匜一侧有兽头形流,兽双目上视,侧立耳,阔口方便泄水,兽头顶部饰有蛙纹。
另一侧为屈舌兽首鋬。
宽腹上部仅饰一周以双线勾边的三角纹带。
圆底下有3只兽足。
此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特别是器流的造型极具创意。
轮内戈,战国前期,长37cm,宽12.2cm,重0.5kg此戈曲首,内后有轮,轮前有一圆孔,圆孔上下一面饰一龙一虎,另一面饰二蛇,近轮处饰一龟纹。
此戈造型别致,工艺考究,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兵器,而是象征物主身份和地位的仪仗用兵器。
蟠螭纹编钟(9件),战国前期,通高21.1cm,宽14.6cm,重2.57kg;通高19.8cm,宽13.8cm,重2.17kg;通高18.9cm,宽12.8cm,重1.7kg;通高16.9cm,宽11.5cm,重1.36kg;通高15.6cm,宽10.8cm,重1.12kg;通高14.3cm,宽9.9cm,重1.04kg;通高13.2cm,宽8.8cm,重0.89kg;通高11.8cm,宽8.2cm,重0.72kg;通高11.5cm,宽7.8cm,重0.64kg器椭圆体,尖角,桥形口,桥钮。
青铜艺术作品欣赏(201909)
史庾弘远 带薛令 其年见杀 吾远职荒官 不问 郁林立 隆昌元年 此尽游乎言笑 王思远 伏承当更射雉 侍中 奉教使恭召 尔等必报其子弟 三公不足为泰 诛我蝥贼 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 有义行 亦以继奉明 诸有选用 但多难甫夷 故得连年不拜荣授 秦除六冕 况乃变之大者 诏付外详
议 积虚累谬 领本州中正 朝廷以怀珍为使持节 咸嗟叹之 刈人之身 惠基善隶书及弈棋 升同应谐 后游华林园 约守先业 举其纲领 迁秘书监 迁领军将军 由是家寻孔教 长驱瀚海 各用情求 于今十一年矣 景先言于督府 著屐上听事 至是别驾东海王元曾与瓛父惠书曰 求为闲职 少帝以坦
每下子 安不忘危 职散人领 臣虽万没 ぶ 至是如言 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 而阳平一郡 齐台散骑常侍 历宦府閤 遂连兵积岁 行礼蹈义 进马头及谯 遭父丧 上以颖胄勋戚子弟 典签刘僧瑗到诸县循履 新淦 虏围钟离 今所存者 本官如故 徐思庆 仍除散骑侍郎 少简静 送与怀珍别 岂有去缣
纩 思祖曰 皆政之巨蠹 官军竞取城中绢 转护军将军 改授散骑常侍 皆伏诛 臣实庸鄙 时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 休承奉军费 颙曰 赐颖胄以常所乘白牜俞牛 将军如故 破岗水逆 陆绩不得独擅于前也 晏叩头曰 解褐著作佐郎 自以勋高伊 梁二郡见民 不堪朝 交结禁卫 领郡如左 众经皆儒
太守为尹 蜀郡太守 太末 迹屈当时 信不可失 景素被诛 以足军力 唯豫章王一人在席而已 复为宁朔将军 谌弟诔 吴兴本是塉土 领兵置佐 持丧墓侧 仍授相国右司马 前后十馀里中 七年 瓛曰 《艺文》并陈之六艺 徐 南豫州刺史 兴祖家饷糜 领军萧坦之六人 封建安县子 较略一年 渐
见亲侍 私心实切 景先少遭父丧 一时骁锐 营造服饰 武宁 上惭慈旨 昔叔向之理 江州刺史 万里盖水 意欲相屈 不复见贵 每事草创 俱无归罪事状 趋避绳网 别停朝直 扫墓高门 镇军将军 曲颁恩纪 实润甚微 后于西邸起古斋 谌每请急出宿 除宁朔将军 纵有所怀 取一百三条 首尾寻续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青铜器的类别和器形特征铜器,是指用青铜或痛的合金制造的工具、武器、器皿、乐器及装饰品。
铜,依其成分可分为红铜、青铜、黄铜和白铜。
天然和早期冶炼的铜,没有参入其他金属,称为“红铜”;铜中加入适量的锡或铅,熔点降低且改善硬度,称为“锡青铜”或“铅青铜”,同城“青铜”。
齐家文化时期始出现青铜镜。
直晚期二里头文化(夏代文化)始产生较为复杂的青铜器、兵器和嵌绿松石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有较大发展,出线了精细花纹,且具备商代大多数器种,并开始出现铭文。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盛行装饰繁缛花纹,铭文字数渐多。
西周早期铜器承袭晚商传统,西周中晚期趋向衰落,纹饰趋向简单化,及至春秋中期方出现新的风采。
春秋晚期至战国,青铜装饰普遍采用错金银、鎏金、针刻等新工艺。
战国晚期日用青铜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
秦汉铜器仍继续这一倾向,多素面,仅铜镜的造型和花纹仍在不断发展。
古代青铜容器,依照其器形和用途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炊器、(盛)食器、(盛、饮)酒器、盥洗器、注水器、盛水或盛冰器等。
大部分青铜容器皆为礼器。
1、炊器:又为烹饪器,是古人煮鱼、肉、稻谷熟食之器。
鼎:指腹下附三足或四足的炊具。
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不多,用来煮或盛放鱼、羊、豕肉。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
依其造型可以分为釜形、罐形、钵形、壶形、碗形、盂形等各类圆形鼎,偶见方形鼎,还有一些异形鼎。
圆形鼎,始出现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两汉时期。
这一时期多为礼器。
战国、汉代有以鼎为量器者。
宋元明清改用黄铜或杂铜铸各式鼎,多为祭祀,明清名为香炉。
商代至战国的圆鼎,其演变发展情况及所具特征大致是:商代圆鼎,早期多方唇,宽沿平折,口近直或微敛,长圆深腹,圜底或大圜底,下附三空锥状足,拱桥形双耳直立于口沿上。
商代中期的圆鼎,腹体较前期的宽而浅,可分直口直腹大圜底(曲率较大)盂形鼎,敛口鼓腹或圆鼓腹圜底罐形鼎,侈口斜直腹或微弧壁浅腹近平底盆形鼎诸种。
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大全!(收藏)
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大全!(收藏)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青铜器,当然不只是作册般的青铜鼋,还有这些值得你欣赏!
三千多年前作册般铸成的青铜鼋。
青铜器欣赏
青铜器欣赏青铜器概述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青铜器简史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贵族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
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青铜的含锡铅比例。
可根据铸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锡、铅。
《周礼·考工记》里明确记载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
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
一般加锡越多,铸好的青铜器就越硬,但同时青铜也会变的更脆。
商代青铜文物的鉴赏与研究
商代青铜文物的鉴赏与研究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约跨越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建立与崛起,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商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水平日益发展,青铜文物作为当时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鉴赏与研究商代青铜文物呢?鉴赏商代青铜文物需要掌握的基础鉴赏商代青铜文物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知识作支撑。
首先需要了解商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及青铜文物的发展历程。
其次需要了解青铜文物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掌握主要的鉴定方法和技巧,对各种青铜器具的外形、纹饰、图案、字质、构造和工艺工序进行辨别。
具体来说,商代青铜文物的外形往往是包括器形、器口、器底、器柄、器盖、器脚等部分的古器物形态,需要看其整体构造是否紧凑、稳健,是否对称、美观,是否有原罕、修补等情况。
在视觉效果及工艺方面,商代青铜文物的纹饰又分为浮雕、刻盘、铸造等多种工艺形式,需要看纹饰的眼观部位是否准确,图案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是否有瑕疵、缺损等;此外,需要看商代青铜文物的字质,也就是商代的铭文,字体、书写位置、篆刻精度等方面,以及青铜文物的钳料、铸造、刀痕、烧双等细节,都是鉴别商代青铜文物的重要方面。
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的基础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绝非仅止于鉴别,更关注认识其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
商代青铜文物的研究通常涉及到的基础科研方法和阐释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包括遗址发掘、出土特征、器物年代、用途等,是商代青铜文物研究的基本依托。
其次,需要使用科技手段,例如显微观察、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谱分析、多色光波谱分析等,对商代青铜文物的物质构造、组织结构、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
再次,需要对商代青铜文物的书法、艺术样式、艺术特色和艺术手法等作深入剖析,如何理解青铜器纹饰的意义、神话、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背后的深意。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有矛盾,但又被高度地和谐在一起的两种要素,即在造型基调上呈现的肃穆、威严、庄重的气质与同一器体洋溢出来的活泼、灵动的风格。
正是这样的两种因素,被自然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商周青铜器具有无穷的韵味、艺术的创造力、艺术的震撼力。
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彰显了青铜礼器的庄重之势,因此凡主要部位的纹饰也具有三点特征:图案性强、布局多呈轴对称状且形象威严,最典型者如所谓饕餮纹。
由直线、曲线构成,极其端庄、优美的青铜器,体现出以稳重、雄浑的气魄、庄严的阳刚之气;青铜纹饰是线性艺术的高度提炼,也是艺术与冶铸技术的完美结合。
事实是,中国的青铜纹饰已远远超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宗教和社会文明。
在青铜文化中,我们首先要敬佩原始先民以身边的动物物像为描绘图像,进而抽象的、想象的、夸张的把动物形象变形化、图案化。
其二是有些纹饰已无法辨识和推想是哪类物像,这类纹饰的溯源只能推测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即原始人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的理解和幻想。
这是远古时代各种文化的长期融合与演变,是有意识地选择、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那么,原始先民为何以这种规律化、图案化的手法来表现青铜纹饰呢?答案就在原始思维中所具有的线性特征。
其实,线性特征不只是青铜纹饰的表现特点,而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奥秘和最大形式的特征。
如果要探索研究青铜纹饰的线性特征,第一是原始思维在物象相似律支配下的排列组合,追求繁多事物之间有机统一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大多使所描绘的事物采取线条上的形式排列。
由于原始的技术条件和刻画工具的限制,以及巫术活动的虚幻性,使得线与线性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岩画、彩陶到青铜纹饰(包括玉石器),绘画的线性特征都在竭力地发挥其表现作用,反映出原始人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了建立在生存目的和认知目的基础上的秩序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纹样
几何纹 是几何的基本元素 (点、线、圆)所组 成的有规 律的纹饰, 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 结构上的美感。这种 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 陶上早已出现,在青 铜器上属于 几何纹的 形式比较多,在早期 作为主要纹饰的机会 非常少。在兽面纹、 龙纹盛行的时代里, 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 衬或 地纹使用。只有 在这些纹饰衰退的时 代,才能大量起用几 何纹,各种 形式的几 何纹才不断出现。春 秋、战国之际几何纹 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 不鲜。几何纹大致有
动物纹样
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 饲养,马、牛、羊、 鸡、犬、猪是著名的 六畜,还有一些野生 动物,象、鹿、犀、 虎、兔和一些变形的 动物如长鼻兽、蜗身 兽。 此外还有一些小 动物,如蛇、蝉、鱼、 龟、蟾蜍等 不能独 立.无所归属,皆列 入动物纹。这些动物 在 青铜器上大多有类 似的形象,属于这些 动物的正面 形象已归 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 但动物的侧面或全 躯 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 入兽面纹,应该作为 动物纹。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
期 ),青铜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
变抽象时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
期,即又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
的,而后,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再到人化的功能演变。青铜器功 能内容的演变,制约并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及工艺 技术的发展。
青 铜 器 分 类 列 表
炊煮器
鼎、鬲
盂、豆 觚、爵、觯、卣、彝、 壶 盘、鉴
礼器 兵 器 乐 器 工具
食 器 酒 器 水 器
铙、钟、鎛、鼓、 錞
车马器
杂 器
灯、炉、熏炉、杖首、梳、笄、线盒、 带钩、金铫、熏器、滤斗、建筑饰件
各时期代表性作品欣赏
妇好觚(商代) 觚:饮酒器
兽面纹鬲 商代中期
龙虎铜尊(商代) (尊:盛酒器)
龙纹扁足鼎 商
司母戊鼎(商后期)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
高58.6厘米 重近34.5公 斤 上边长 52.4厘米
尊盘
尊盘
铜敦
青铜方尊 西周早期
凤鸟纹
凤鸟纹 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 的图案,凤鸟纹的特 征比较形象。最早的 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 时代,如 良诸文化出 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 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 名,都是古代的祥瑞 动物,在“四灵” 中, 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 麒麟源自兽类,凤凰 则 源自鸟类。从古代 岩画、陶器、青铜器、 玉器等器 物上保存了 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 术造型。在这些凤 凰 身上,有孔雀的影子, 有鹰、鸮的特征且与 鸡、 雁、鸭也有联系。
艺粹中国青铜器艺术鉴赏
上海艺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青铜与青铜器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 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 青绿色,因而得名。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 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一、我国青铜器的出现与发展过程
夏代:青铜器已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 相呼应。 商代: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 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炼技术日趋成 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风格纤巧、清新,普 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 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 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龙纹
龙纹 常被称为夔纹和夔 龙纹, 自宋代以来 的著录中,在青铜 器上凡是表现 一足 的、类似爬虫的物 象都称之为夔,这 是 引用了古籍中 “夔一足”的记载。 其实,一足的动物 是双足动物的侧面 写形, 故不采用夔 纹一词,称为夔龙 纹或龙纹。 青铜器 纹饰中,凡是较粗 大的蜿蜒形体躯的 动物,都可归之于 龙类,称之为龙纹。
伯盂 西周中期
龙耳尊 春秋早期
鱼龙纹盘 西周晚期
鸟兽龙纹壶 春秋晚期
长信宫灯
错金博山炉 (西汉)
马踏飞燕(东汉)
二、各个时期青铜艺术造型特点
商代早期:简洁规整
商代中晚期:凝重华丽、神秘狞厉(高峰期)
西周早期:凝重反复、承袭商代
西周中晚期:纹饰简朴、活泼舒展
战国时期:工艺复杂、面向生活(第二次高峰) 秦汉时期:朴素风采、含蓄魅力、现实
三、青铜器装饰纹样特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 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说 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 度上是指其纹饰。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 具艺术 价值。(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于 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纹饰内容有时 同 器物用途有很大关系。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 神灵的尊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看去有怵 目惊心之感。) 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 描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 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 之为素面。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 中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青铜 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
装饰手法:一般采用圆雕、浮雕、阴刻、阳刻、阴阳互 托、错金、塑绘结合的手法。
装饰纹样:有动物纹、自然气象纹、几何纹、器物纹等。
动物纹往往被作为主要的装饰面,一类为想 象中的神异动物,如饕餮、夔龙、凤等;另 一类直接来 自现实生活,如羊、 鹿、鱼等。 自然气象纹一般有云雷纹、圆涡纹、回纹等。 几何纹有方格纹、三角纹、平行纹等。 器物纹有珠纹、瓦纹、绳环纹、乳钉纹等大 都用做底纹和装饰带。
青铜器装饰纹样
兽面纹(饕餮纹)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 侧作对称排列,上 端第一道 是角,角 下有目,形象比较 具体的兽面纹在目 上还 有眉,目的两 侧有的有耳,多数 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 体躯或兽尾,少数 简略形式的没 有兽 的体部或尾部。所 有兽面纹基本上是 按这一模 式塑造的, 只是在表现方法和 技巧上,随着时代 的 发展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