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

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
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

1.3《物质的变化》表格版教案

13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和1-1,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水沸腾后产生

蒸气,洁净玻

璃片上有水滴

液态

的水

无新物

质生成

-1

蓝色块状

的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

变成蓝色粉末状

蓝色粉末

状胆矾

无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

.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B.刀生锈.菜腐烂D.水蒸发

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DE。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

学习内容二化学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和1-1,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老

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新物

质生成

-1

蓝色的胆

矾溶液

有蓝色

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

质生成

-1

颗粒状

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澄

清石灰水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等

有新物

质生成

【讨论交流】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

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例如:灯泡发光、无色的气态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态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反馈练习】

.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蒸发

B.导电

.燃烧

D.灭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学习内容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交流】

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发生?

【温馨点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化学变化同时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中却有一部分在燃烧。

【名师归纳】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反馈练习】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石蜡熔化

B.米饭变馊

.汽油挥发

D.湿衣服晾干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面包发霉

B.榨取果汁工业上制取氧气

.玉米酿成白酒铁生锈

D.煤的燃烧干冰升华

一枚金币教案精品

【关键字】教案、难点、了解、特点、成果、重点、作用、引导、强化 《一枚金币》教案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娟

《一枚金币》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和儿子的“受不了”。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3、课文几次出现了“我受不了了”?分别是谁说的? 三、学习课文 一)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1)学生默读第1—8自然段: 思考:从这几节文字中你能了解到这是怎样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儿子? (2)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会有什么感受?(受不了)

(3)他向妻子说了一番关于遗产分配的话。 着重感受老人此时的心情怎样?多元感受、多元朗读。 二)体会儿子“受不了” (1)父亲对儿子的懒惰和奢侈是受不了,除了这一处,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辛苦挣的钱不被认可) (2)学生默读9-28自然段: a、说一说儿子交了几枚金币给老人,这几枚金币的得到有什么不同? b、画一画描写儿子的句子,读读。 (3)生汇报成果,逐层学习。 重点学习第三次对话,体会儿子的多重心情。(着急、愤怒、伤心、绝望等) (4)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5)互换角色: “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父亲看到儿子的表现说句什么话?” “母亲看到这一切又会说什么?” (6)小结。 四、强化训练 巧说钱的用处。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设计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 总复习讲义、教案 (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优质教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 新课引入 出示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它们的作用与使用规则;再出示如图丙所示的仪表,观察这个仪表,你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哪些相关信息?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电能 活动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属于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活动2: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生活,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消耗电的用电器?能否说出它们的能量转化?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电风扇、白炽灯、空调、冰箱等,这些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说出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归纳总结:(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2)单位:电能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俗称“度”);在物理学中电能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探究点二:电能的计量 活动1:走进生活,让学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在你的家庭中是如何计量每个月消耗的电能的?你知道这些电能是通过什么单位计量?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归纳总结:电能的测量工具是电能表,往往以度为单位,1度=1kW·h。活动2: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说一下,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表,说出如何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如何计算出这个月消耗的电能?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 (1)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 (2)月末的电能表示数减去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即为一个月消耗的电能。 活动3:出示电能表,让学生结合课本P88的内容,说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铭牌所代表的含义。 归纳总结:“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中使用。“30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转盘转过3000转。 探究点三:电功 活动1:自学课本P9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电功?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根据小组之间阐明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 (1)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的符号是W。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本篇课文为北京师在演出版社出版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一枚金币》是第十主体单元“金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执教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决定将所有财产送给别人,而决不留给儿子的失望心情。它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易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靠自己的劳动成果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金钱”这个主体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知道金钱包涵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一枚金币》是一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金钱是辛勤劳动换取的。 《一枚金币》的重点、难点是: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学习课文,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学生学会通过重点、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继续学习摘录笔记。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及初步理解课文的能力。但是,对于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及课文隐含的道理还不是特别能把握住,上课时应在这两方面多加指导。 教学目标: 1、生字词的学习,继续习写摘录笔记。

2、理解“懒惰、省吃俭用、辩解、辛勤、坚决、筋疲力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独立识字,并做好摘录笔记。 2、教师准备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2、师: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中。题目就是《一枚金币》。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00页,带着各自的小问号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师:请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14.2热机效率教学设计 清水河镇中学:陈龙美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燃料热值的含义。 难点:计算热机的效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那么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能把内 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本课我们学习14.2 热机效率。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能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我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我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我能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2-2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2“燃料的热值”部分,建立热值的概念,知道燃料热值的含义,知道热 值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常见物质的热值。 2.阅读课本p23“热机的效率”部分,知道热机效率及能量的流向,会利用公式对热机 效率进行计算,明确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 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的。

一枚金币_教案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想让儿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予以珍惜的道理。 2.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反义词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今天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像文中的儿子一样,大手大脚地享用父母的钱,并且形成了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让他们去谈“珍惜金钱”,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去感悟、体会儿子的所作所为;并且,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思儿子所思,想儿子所想,就成了这堂课所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重点: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2、感悟老人让儿子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特点,揣摩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展开联想,读出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叫做《一枚金币》。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孩子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汇报。 师:我在读书的时候,“受不了”吸引了我。什么叫“受不了”?请孩子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写谁受不了了?他为什么受不了? (二)、父亲为什么会受不了? 生:因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老人一辈子辛勤------” 师:我们认识了这位儿子,他是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人。圈出这两个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些重点词语要进行勾画,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学习方法。(读)那,这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板书:(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同样把这两个次圈出来。 师:儿子不但小时侯这样,而且直到老人已经把他养大成人了,他仍然这样不争气。这自然让老人再也受不了了,于是,忍无可忍的老人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就是: 生:“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师:面对不成器的儿子,父亲一定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番话的?(伤心、)伤心应该怎样读?练练。 师:除了伤心,父亲还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生气)生气应该怎样读?练练。 (三)、师:儿子为什么会受不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两个“受不了”的意思,体会父子不同的心情。 2.围绕“当牛做马”、“苦差事”引发学生想象,说说儿子挣金币艰辛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挣钱的不易。 3.通过对比父亲三次扔币后儿子的反应,来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第三次父亲扔币后儿子动作和语言中的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说出想象中儿子挣钱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懂得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入境:(4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我们先来写几个易错字。 【幻灯片出示】挣钱辛勤懒惰省吃俭用 师:对照大屏幕改正自己的错误。“懒”这个字最容易错的是右边的负。竖心旁表示心里的想法,不约束自己,不负责任的什么也不做,人就懒了。

师:都会写这些字了,学得踏踏实实就好。再请大家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围绕一枚金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观察这几个词你有什么发现(意思相反) 这样的父亲年老了看到儿子还是花钱如流水,懒惰,父亲的心情怎么样?和课文里那个词的意思一样。(受不了)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生字,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反义词的应用。学生也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也为理解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二、品词析句体验情感 自学提示:(一) 快速通读课文,思考: 1、“受不了”在文中出现几次?分别是谁“受不了”? 2、老人几次将金币投入火炉中,每次儿子有什么表现?完成表格。 反馈: (1)找全父亲受不了的原因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父亲受不了的?打开书100页,轻声读1----8自然段,画出父亲受不了的句子,圈出来受不了的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动笔勾画。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 和电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习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实验、类比等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科学方法、锻炼探究能力。 (2)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小电风扇; 2、学具:(2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二极管、小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夜景图片。

分析:通过夜景图片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2、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1)活动1 让小灯泡亮起来 ①教师出示一只小灯泡,提出问题:“你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析:连接电路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因此,通过小组比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②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小组互相合作。 分析: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及时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顺利形成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提倡那些先让灯亮起来的小组帮助灯没亮起来的小组,体现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生连接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有,针对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得出电路的组成 和各元件的作用。 分析:电路元件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电路元件的 作用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内容稍作引导学生能 自主掌握。 ④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电流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word

第十三章内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等。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与“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部分内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来配合讲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子很小,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解,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童话故事。说起童话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很多吧!你都听过什么故事?谁愿意来说一说? 看来大家谈起童话故事来都津津乐道,很喜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本,读一读语文书给我们讲述的这则童话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一枚金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的浏览课文,整理预习时发现的难以读准的字或难理解的词,全班交流。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领悟中心 (一)理解儿子三次的不同表现,感受儿子的“受不了” 1、通过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父亲几次把儿子交给他的硬币投入了火炉中?(三次)这三次儿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 ~ 自然段,将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表现?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到:“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分析原因:前两次扔的金币是妈妈给的,而最后一次的金币是他自己辛辛苦苦的挣来的。 2、重点分析第三次扔金币,理解儿子挣钱的不易。 重点句:1)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课件出示) 重点句:2)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课件出示) 引导问题:a、儿子干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苦差事,除了收割庄稼、盖房子,儿子还可能干了什么活? b、作为一个平时花钱如流水,又懒惰的儿子,做这些事情,他还可能遇到那些困难? c、他可能怎么想呢?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看来儿子挣钱真的很不容易,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3、体会儿子的“受不了”,指导朗读儿子的话 所以,当父亲将这枚沾满儿子辛勤汗水的金币扔进火炉里时,儿子受不了了。他对父亲(引读)——(大声叫道) 课件出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速度的计算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四节测平均速度1课时 复习和总结 4课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果真如此吗,看课本上两幅图,先自己感觉一下长短大小,再测量一下,比较前后是否一致。 (二)讲授新课 1.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2.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五)教学后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 -

- 2 -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0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一枚金币

《一枚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字7个,写字6个。 2、理解“懒惰、省吃俭用、辩解、辛勤、坚决、筋疲力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懂得用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2、学生学会通过重点、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出现的两次“受不了”。 2、理解三次父亲扔金币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大家看这个是什么?出示钱,这个大家肯定都想要,但是你们的钱怎么得到的呢?都是父母亲给的,那有没有试过在家里帮妈妈干活通过劳动来挣取钱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金钱有关系的故事,板书《一枚金币》。大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听清楚两个要求:1.不认识的字注音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梳理全文。 1.整理出容易读错的字词 2.生概括故事 师:大家先组织好语言,说给同桌听,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体会父亲“受不了”。 师:概括的不错,刚老师听见了一个词叫“受不了”(板书),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分别写谁,他为什么受不了?现在给你们两分钟自由浏览课文,寻找这个三个问题的答案。用笔勾画下来。 生:受不了出现了两次,一次写父亲,一次写儿子。 师:那仔细找找为什么父亲受不了了呢? 生:因为儿子懒惰,花钱如流水。 请大家把这两个词圈出来:懒惰、花钱如流水。 师:认识了这个儿子,那这个又是怎么样一个父亲呢?辛勤,省吃俭用。那同学们把这两个词也圈出来。师板书两组词。(板书“父亲儿子”“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师: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组是反义词。/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师:对呀,我们可以看出父亲都是好习惯,儿子都是坏习惯,父亲辛勤,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可是儿子呢?不但懒惰,而且花钱如流水,所以父亲终于受不了了,父亲想小时候还可以忍受,可是儿子长大成人了还是这样,于是父亲终于受不了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找出课文的原句。生:。。。。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课程内容 1、 2、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气﹥v液﹥v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r0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r0 -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内能的定义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

一枚金币教案

《一枚金币》 四语刘白昊 一、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在物质上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因此,在孩子的心中,金钱来得很容易,自己想要什么家长总能满足,身上的零用钱从不缺少,因此,也养成了花钱无计划、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孩子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朗读并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枚金币》,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枚金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把它简单完整地说出来吗? 儿子花钱如流水、懒惰――父亲要儿子挣一枚金币――母亲放纵儿子来欺骗老人,两次被识破――劝儿子自己去挣金币――儿子自己挣来的金币被父亲第三次扔进火里,儿子连忙从火里把金币抓出来――父亲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 2.你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吗?比如因为儿子花钱如流水,懒惰,所以父亲要他自己挣一枚金币。因为母亲放纵儿子欺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所以母亲劝儿子去挣金币。因为……,所以……你的表述非常清楚,鼓励他。

(二)学习课文 1.孩子们:课文中儿子一共交给父亲几枚金币呢?三枚。父亲是怎样对待儿子交给他的这三枚金币的?(把它扔进火里。)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父亲认为这金币不是儿子自己挣来的。) 2.在文章中,父亲与儿子有几场对话?三场,请你把它们找出来并读一读。 3.在这三场对话中,父亲与儿子的神态与心情有什么变化呢?请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填表。出示幻灯片。 4.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为什么第三次金币被父亲扔掉儿子就“受不了”?(因为是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哪些句子体现了儿子挣钱的辛苦?当辛苦挣来的钱被父亲扔掉后,儿子是怎样的心情?(伤心与气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儿子的话呢?指导朗读。 5.课文中有几处“受不了”?分别是谁“受不了”?请大家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交流:儿子“受不了”是哪句?请你在关键词下面打上小圆点,同学们同意吗?从这些关键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男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得真感人,从你们的读中我能理解这个儿子因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被父亲扔掉,确实“受不了”。 那么,哪句写了父亲“受不了”呢?这句话里哪些是关键词?同学们同意吗?从这些关键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是呀,父亲因为儿子不愿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因此父亲非常失望痛苦,谁能读出父亲的这种心情?指导朗读。女同学一起读。 6.父亲与儿子的这三场对话,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父亲与儿子的情感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三场对话。你觉得他们读得好吗?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教师指导朗读。 (三)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要求,进行六步四检的课堂改革。在教学中自己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计算能力,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对这些学生我并不了解。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们的性格、姓名、学习的情况。这些学生在初二进行的是六步四检的教学模式,我也要进行教学的改革。九年级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对学生来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平时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及时的让学生接受自己。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的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为:第一部分是内能以及内能的利用。具体内容分为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以及热机的效率和能量的转化比热容和效率的计算。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难度比较大(例如: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和效率计算的相关问题)。作为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在新授课中一定要注意节奏,力争保证全体学生理解,别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掉队。第二大部分为电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与上一部分内容相比,电学内容相对较难一些,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和重点内容,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电学的公式及概念)、相关计算。扎实基础再进行拓展练习,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今年教学的任务艰巨,成绩的压力很大,我们三人会共同努力,定会实现我们全县前二的目标。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明确做到哪些内容是考点,哪些是难点。坚持提前一周备课,备实用可行的教案,课件,学案。 2、坚持同科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坚持并摸索适合我们物理教学的磨课方式。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3、做到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做好培优辅差,在达标题的设计上注意分层,要有拔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差生吃饱。 4、严格管理。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物理知识的储备。严格管理学生,抓紧课上的每一秒钟,洞察一切。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批评,帮助学生成长。 5、研究中考,了解并把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平时多做山东省的物理中考题,及时写出试题的分析,多做总结。及时的反思教学。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案

《一枚金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的目的。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由一枚金币我们认识了两个主要人 物,还记得他们是谁吗?(板书:父亲、儿子)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父亲几次扔金币?(板书:父亲扔扔扔)三次儿子都 有些什么反应?(板书:儿子笑笑受不了) 3、仔细观察板书,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大概会出现以下问题:扔?笑? 受不了? 4、问题提出来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用 ---画出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在旁边简单批注一下。 5、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读书收获。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调整教学顺序) (一)两次“笑” 1、抽生说理由。(板书:母亲给给) 2、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1)抓住“儿子笑了起来”这一句,体会:一枚小小的金币对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联系前文第一自然段),所以“扔”金币的举动对儿子没有任何触动。(2)抓住“儿子又笑了起来”这一句,体会到儿子仍然无动于衷。 (3)师:前两次儿子对金币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啊?(满不在乎)有补充吗?(毫不珍惜) (4)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给的,不是自己挣得,与花钱如流水比较) 3、指导朗读: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溺爱与纵容,读出父亲的失望与痛苦。 这些内容是在课文的(9—20)自然段里,咱们就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次对话,小组长读叙述语,其他同学想演哪个角色就读谁的话,好吗?快做准备吧。 (1)小组里试读。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案二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这样的问题。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因此,面对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们应该有努力探索的精神。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Yichafen官网在线查分。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对于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们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推荐一个教师必备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