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姜方桃版】】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p9~13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本书给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以及其他办公设备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储存、使用、更新和维护,为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特征:(1) 面向管理决策(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的集成系统(4) 数据库的应用(5) 数学模型的应用(6)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6.叙述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对管理的支持?p21~231) 管理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支持计划的优化2) 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其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由于其各项职能(生产、销售、财务和市场调研等)分工严格,加之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落后,导致应变能力差、管理效率低且成本高昂。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的缩小也最终转向合一。
领导职能的作用在于指引、影响个人和组织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这是一种行为过程。
领导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职责是领导、组织和协调;在决策方面的职责是对组织的战略、计划、预算以及选拔人才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在信息方面的职责是作为信息汇合点和神经中枢,对内对外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网络,以便沟通信息,及时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在支持领导职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第2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CBA 6—10 BABBA 11-15 CDCDD 16—20 ABCAD 21—25 DDDDC 26—30 CCAAA 31—35 ADBCC 36—40 CAAAA二、填空题1、记忆2、结构化查询语言吧SQL3、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或数据库系统)4、数据设计5、查询/检索6、关系7、逻辑结构8、二维表9、通信设备、网络软件10、索引项11、微波、卫星信道1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3、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14、逻辑结构、物理结构15、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16、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散列文件)17、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18、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9、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20、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21、数据处理22、文件33、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三、名词解释题1.系统软件:是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等的软件。
2.数据组织:是指将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一批数据组织起来,按一定的存储表示方式配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目的是使计算机在处理时能够符合速度快、占用存储器的容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要求。
3.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4.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5.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简称文件)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6.主键:记录中能唯一标志该记录的数据项。
7.索引文件:有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8.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周三多课后习题及答案
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以及指数平滑法有何异同?
第四章
何谓决策?何谓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有哪些特点?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有何区别?103-104
组织决策为什么要根据满意原则来评价和选择方案?
决策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的工作?104-107
讨论技术创新过程和环境变化的关系?
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简述如何进行创新基础和创新对象的选择?
你是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的?
为什么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结构正从资本逻辑转向知识逻辑?
工业化社会时代企业层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知识经济时代对层级组织进行网络化改造的根据何在?
第十四章
简述创新职能的内涵和创新工作的特征?215-316
创新管理与维持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简述目标创新的内涵,如何进行目标创新?
简述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如何管理变革与创新的实施过程。
人员和认识企业内外部协调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
简述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你在实践中如何对待意外的成功和失败的?
直线经理于参谋人员在工作中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08
如何正确地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209
委员会工作方式有和贡献和局限性?214
如何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215
如何在委员会工作方式中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第十章
领导权力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如何认识领导权力的构成?224
请描述有效领导者与无效领导者的品质特征227-228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1-12 章)第一章1。
3 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
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广泛交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
广义的信息系统概念已经延伸到与通信系统相等同。
这里的通信不仅是通讯,而且意味着人际交流和人际沟通,其中包含思想的沟通,价值观的沟通和文化的沟通.广义的沟通系统强调“人"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资讯意义的阐述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要使资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阐述,方算是资讯的沟通媒介。
1.4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答: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信息技术对计划职能的支持;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由此可见, 信息系统对管理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现代管理要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其管理职能,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1。
5 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获得,它既涉及客观环境,又涉及人的主观因素. 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也由于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 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择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练习(一)习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不同是: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分类方法?答:(1)按概念结构分类:开环结构、闭环结构;(2)按功能-过程结构分类:市场系统、财会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系统、供运系统等经过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3个过程;(3)按软件结构分类:根据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等7种管理功能,按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4个层次,形成软件模块结构;(4)按硬件结构分类: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结构(星形网络、母线网络、环形网络)。
(5)按发展分类: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什么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从概念上,管理信息系统由业务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组成中央数据库(信息源),经知识工作子系统与职能人员处理(信息处理器)后,再同时一方面送到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中级管理人员(信息用户)进行控制、决策,一方面送到经理支持子系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第1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A5.D6.B 7.C8.B 9.C 10.C11.C12.A13.C14.C 15.D 16.A17.C18.A19.D 20.D 21.A22.B23.B 24.C 25.B26.D 27.A28.C 29.C30.C31.A32.B33.A34.C 35.A36.B37.D38.C39.C40.C41.C42.D43.D44.B 45.B46.C47.A48.C49.B50.D51.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D三、填空题1.动态,信息2.知识3.带动,促进4.客观事实5.国家信息基础设施6.客观事实,可通信7.战术信息,作业信息8.自然,生物9.二次,三次10.解释11.全局,重大12.时间间隔,效率13.大14.文字处理,数字处理15.特征16.经常,重复17.数字,图像18.物质,能源19.高,高20.熵21.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23.管理系统,社会系统24.决策支持系统25.计算机的应用26.决策层27.应用数学、运筹学28.信息29.决策级、控制级30.基本机构、软件结构四、判断改错题1.T2.T3.T4. F 为中层管理者服务的系统通常称为管理控制子系统5.T6.T7.T8.T9.F中层管理属于战术级且是半结构化的决策。
五、名词解释题1.信息化: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
2.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答案1.doc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答案1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答案第4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D5.A6.A7.C8.A9.B 10.B 11.B 12.A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1.CD2.ABD3.ABCD4.AB5.C6.ABD7.ABC8.ABC9.AD 10.ABCD 11.CD12.ABCD 13.ABCD 14.ACD 15.ABC三、填空题1.企业战略规划2. 企业的总目标3.开发进度安排,系统人员组织4. 系统分析5. 硬件资源,人力资源6. 企业目标,适应性7. 高层管理者8. 目标和方案,经济,社会四、名词解释题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2.系统调查:系统调查是系统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系统调查的目的是确定系统要开发什么,即完成问题获取的工作,其任务是以物流为基础,以信息流为主线,全面调查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业务及业务流程、数据及数据流程。
3.BSP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IBM公司为了总结、吸取本公司及其他公司开发信息系统失败的教训,特地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BSP法即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该方法能帮助企业形成信息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机制,改善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处理资源的使用,从而成为开发企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有效方法之一。
4. SST法:William King于1978年提出SST法,他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组成,MI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 战略目标的过程。
五、问答题1. 一个有效的系统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第二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第二版【篇一:管理信息系统课后答案】ass=txt>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区别:数据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客观的现实世界,它只反映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说明这一事实与我们的行动是否有关系;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要对人们的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
③事务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
(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
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可认为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答: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4,是经理信息系统(eis)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dss、gdss),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9.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__ _面向连接___ __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__面向无连接_____的协议。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第7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 B C C B 6—10 A D D B B11—15 A C D A C 16—20 D B A B B21—25 A B B D C 26—30 B D C C A31—35 D B A A B 36—40 B A C C B41—45 D D C B A 46—47 D C二、填空题1.系统总调2.并行,输出3.局域网,广域网4.功能模块,参数5.代码,业务6.条件7.安全性8.运行9.成立,不成立10.循环结构,选择结构11.编程12.菜单,报表13.人,进度14.理论法,实验法15.异常,错误16.数据文件17.异常数据18.程序,数据文件19.建设,性能和应用20.联调,总调21.强力测试三、名词解释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指导人们用良好的思想方法去设计程序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对任何程序都设计成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的程序: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顺序结构是一种线性有序的结构,由一系列依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构成;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的结构。
2.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以最少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3.黑盒子测试:不深入代码细节的软件测试方法称为黑盒子测试。
测试工作就是进行输入,接受输出,检验结果。
4.白盒子测试:即结构测试,它与程序内部结构有关,要利用程序结构的实现细节设计测试实例。
它将测试程序设计风格、控制方法、源语句、数据库设计和编码细节。
5.强力测试:在各种极限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测试(如很多人同时使用该软件,或者反复运行该软件),以检查产品的长期稳定性。
6.易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是测试系统的交互适应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7.演绎调试法:从一般推测出发,使用逐步求精方法去获得错误的性质和位置。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答案第4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D5.A6.A7.C8.A9.B 10.B 11.B 12.A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A 20.A二、多项选择题1.CD2.ABD3.ABCD4.AB5.C6.ABD7.ABC8.ABC9.AD 10.ABCD 11.CD12.ABCD 13.ABCD 14.ACD 15.ABC三、填空题1.企业战略规划2. 企业的总目标3.开发进度安排,系统人员组织4. 系统分析5. 硬件资源,人力资源6. 企业目标,适应性7. 高层管理者8. 目标和方案,经济,社会四、名词解释题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2.系统调查:系统调查是系统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系统调查的目的是确定系统要开发什么,即完成问题获取的工作,其任务是以物流为基础,以信息流为主线,全面调查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业务及业务流程、数据及数据流程。
3.BSP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IBM公司为了总结、吸取本公司及其他公司开发信息系统失败的教训,特地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BSP法即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该方法能帮助企业形成信息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机制,改善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处理资源的使用,从而成为开发企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有效方法之一。
4. SST法:William King于1978年提出SST法,他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组成,MI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 战略目标的过程。
五、问答题1. 一个有效的系统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一个有效的规划还可以促进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化。
如MRPⅡ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操作系统第二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存储管理作业答案2、6、10、13、15、162、解释下列概念:物理地址、逻辑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紧缩、可重定位地址。
物理地址——内存中各存储单元的地址由统一的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物理地址。
逻辑地址——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逻辑地址空间——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
内存空间——由内存中的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
重定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叫做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所进行的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的重定位。
碎片——在分区法中,内存出现许多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
紧缩——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作业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这种技术称为紧缩。
可重定位地址——当含有它的程序被重定位时,将随之被调整的一种地址。
6、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参考答案: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了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它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扩充——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部分装入——每个作业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离散分配——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多次对换——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10、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
假定某时刻一个用户页表已调入内存的页面页号和物理块号如表5-1所示。
则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表5-1 页表中页号和物理块号对照表参考答案:0A5C(H)换成二进制:页号为2,查表,对应物理块号为4,与页内地址拼接成物理地址:再转换为十六进制,即125C(H)13、已知段表如表5-2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第3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D6.C7.C8.A9.A10.D11.A12.C13.D14.D15.C16.D 17.C18.A19.B20.D21.B22.D23.D 24.B 25.D二、多选题1.ABD 2.ABD 3.AC 4.AC 5.ABC三、填空题1.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3.整体性和逻辑性强4.小,大中5.结构化设计6.系统设计,系统实施7.自下而下8.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9.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和评价四、判断改错题1.F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虽然开发周期较长,但目前还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
2.T3.F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规划和分析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F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虽然思想不一样,但可以结合使用,先用原型化的过程获取需求,然后按照生命周期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
5.T6.F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7.T五、名词解释1.生命周期: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系统的生命周期。
2.原型法: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初始模型),从而使用户及早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应用系统。
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型不断提炼用户需求,不断改进原型设计,直至使原型变成最终系统。
3.对象: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在计算机程序世界里的抽象表示,或者说,是现实世界中个体的数据抽象模型。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化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阶段,然后各阶段严格按步骤完成开发任务。
5.类,又称为对象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操作和约束规则的对象组成的集合,是一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填空题(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作业信息系统包括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室自动系统三个方面构成。
(2)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和实施活动阶段四个方面。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2、选择题(1)近年来,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A)。
A、信息B、战略C、决策D、数据库(2)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是信息处理中的(A)过程。
A、信息收集B、信息存储C、信息加工D、信息使用(3)关于信息和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信息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B、字符文字图形等符号都是信息C、信息加工后成为对人们有用的数据D、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4)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C)。
A、不真实的程度B、不可靠程度C、不确定程度D、不精确程度(5)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A)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等特征(6)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A)问题A、结构化问题B、半结构化问题C、非结构化问题D、上述三种(7)决策的基础是(C)A、管理者B、客户C、信息D、规章制度(8)就企业数据加工过程而言,数据处理结果的服务对象是(C)A、一般需要B、特定需要C、管理需要D、决策需要(9)二次信息选择的关键问题是(D)A、目的性和正确性B、有效性和正确性C、有效性和目的性D、有效性、目的性和正确性(10)在管理信息的处理要求中,信息的生命中是(A)A、及时B、正确C、适用D、经济(11)信息集中存储,存储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大大地增加了信息的(C)A、管理负荷B、一致性问题C、传递负担D、工作强度(12)下列信息中属于战术层是(C)A、成本核算B、市场竞争信息C、各种定期报告D、国民经济形式(13)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B)A、操作便利B、符合用户需要C、技术先进D、节约资金(14)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上看,你认为与信息系统最为贴切的词是(D)A、基础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系统科学第二章1、填空题(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
9、类图交互图状态图
10、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11、关联聚合泛化依赖
二略
第8章
一、填空题
1、完整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程序接口 查询接口 管理接口 数据访问程序和子程序
3、层次 网状 关系 面向对象
4、关键字 主键
5、外部码值 主键值
6、1 2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对象定义语言
二略
三、逻辑设计框架,仅供参考。
3、AccessFoxbaseFoxproVFPOracleMS SQL Server
4、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5、单元测试 组装测试 确认测试 系统测试
二、三略
第10章
一、填空题
1、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地运行改善和提高
2、直接切换法并行切换法分段切换法
3、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4、实际情况维护工作的影响资源要求
宏观的ERD如下,涉及4个实体,3个关系。在实际的系统开发中,描述ERD的图例及符号有多种,与本章实例中的描述符号不同,这里使用了另外一种较为常用的ERD描述符号及方法。
进一步细化的ERD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多对多关系,具体实现时转化为一对多关系。
第9章
一、填空题
1、物理模型各种测试工作
2、Microsoft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
5、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流程定义数据类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6、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合理性
二、三略
第4章
一、填空题
1、功能 基数
2、用户 客户 技术人员 外部实体
3、外部临时 状态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C6.B7.B8.D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CD4.ABCD5. ABCD6.CD7.ABCD8.ABCD9.ABCD 10.ABC三、填空题1.抽象化,新系统的逻辑方案2. 总体结构, 树状结构图3.系统分析阶段4. 组织结构图5. 业务功能一览表6. 组织/业务分析7. 业务流程图8. 流动,处理9. 结构化语言,判定树10. 由外向里11. 数据流程图,基本要素12. 设计,用户13. 处理(加工)14. 数据项15. 文件,数据源四、名词解释题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是将新系统目标具体化为用户需求,再将用户需求转换为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逻辑模型是用户需求明确、详细的表示。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系统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是一种应用普遍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它往往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它使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如果某个子系统仍然复杂,将其进一步分解。
结构化分析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复杂性。
3.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相互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4.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 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是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进行的,它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系统分析员可通过业务流程图分析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并可直接拟出可以实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5. 用户需求:所谓用户需求,是指新系统必须满足的所有性能和限制,通常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以及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可使用的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具有三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
其次,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本书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1)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活动;(2)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effect)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
3、论述管理的性质及其一般特征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现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一般特征:1。
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2. 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3。
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4。
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4、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1.人际关系。
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分别是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传递。
在组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组织中的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3.决策制定。
决策制定是做出抉择的活动,管理者扮演着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5、简述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指能够对管理活动的成效产生潜在影响的何种因素的总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6、如何对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根据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客观形势的变换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与管理.(1)评估环境就是评估其不确定性程度。
课后习题及答案_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习题
第4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习题1. 已知系统用下面差分方程描述:)1(31)()2(81)1(43)(−+−−n x n x n y n y n y +-=试分别画出系统的直接型、 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
式中x (n )和y (n )分别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2. 设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2(41)1(31)1()()(−+−+−+=n y n y n x n x n y试画出系统的直接型结构。
3. 设系统的差分方程为y (n )=(a +b )y (n -1)-aby (n -2)+x (n -2)+(a +b )x (n -1)+ab式中, |a |<1, |b |<1, x (n )和y (n )分别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试画出系统的直接型和级联型结构。
4. 设系统的系统函数为)81.09.01)(5.01()414.11)(1(4)(211211−−−−−−++−+−+=z z z z z z z H试画出各种可能的级联型结构, 并指出哪一种最好。
5. 题 5图中画出了四个系统, 试用各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分别表示各总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并求其总系统函数。
题 5图6. 题6图中画出了10种不同的流图, 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系统函数及差分方程。
题6图7. 假设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h (n )=a n u (n ) 0<a <1求出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并画出它的直接型结构。
8.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h (n )=δ(n )+2δ(n -1)+0.3δ(n -2)+2.5δ(n -3)+0.5δ(n -5)试写出系统的系统函数, 并画出它的直接型结构。
9. 已知FIR 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9.01.29.01(101)(4321−−−−++++=z z z z z H试画出该滤波器的直接型结构和线性相位结构。
10. 已知FIR 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为:(1) N=6h(0)=h(5)=15h(1)=h(4)=2h(2)=h(3)=3(2) N=7h(0)=h(6)=3h(1)=-h(5)=-2h(2)=-h(4)=1h(3)=0试画出它们的线性相位型结构图,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幅度特性、相位特性各有什么特点。
(NEW)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Web开发的基本技术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项目管理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 商务智能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 电子商务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电子健康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电子政务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 数据挖掘技术概论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介绍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1.1 复习笔记一、信息及其度量1.信息化(1)概念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
(2)影响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信息技术成为劳动工具,作为劳动对象的信息资源则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正在出现一种具有以知识、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构成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促使传统的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B
5.C
6.B
7.B
8.D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CD
4.ABCD
5. ABCD
6.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三、填空题
1.抽象化,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2. 总体结构, 树状结构图
3.系统分析阶段
4. 组织结构图
5. 业务功能一览表
6. 组织/业务分析
7. 业务流程图
8. 流动,处理
9. 结构化语言,判定树
10. 由外向里
11. 数据流程图,基本要素
12. 设计,用户
13. 处理(加工)
14. 数据项
15. 文件,数据源
四、名词解释题
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阶段是将新系统目标具体化为用户需求,再将用户需求转换为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的逻辑模型是用户需求明确、详细的表示。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系统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是一种应用普遍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它往往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它使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抽象成为多个简单的子系统,如果某个子系统仍然复杂,将其进一步分解。
结构化分析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复杂性。
3.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相互
间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
4.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 TFD)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是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进行的,它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系统分析员可通过业务流程图分析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并可直接拟出可以实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5. 用户需求:所谓用户需求,是指新系统必须满足的所有性能和限制,通常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以及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可使用的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6. 数据流:数据流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例如“发票”为一个数据流,它由品名、规格、单位、单价、数量等数据组成。
数据流用带有标识并具有箭头的线段表示,标识称为数据流名,表示流经的数据,箭头表示流向。
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进、流出文件,还可以从源点流向加工或从加工流向终点。
7. 数据源:数据源表示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
它通常是系统之外的人员或组织,不受系统控制。
8.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定义和说明。
它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对数据流程图的重要补充,它和数据流程图密切配合,能够清楚地表达数据处理的要求。
五、问答题
1.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要解决“系统应干些什么”的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括:
(1)详细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2)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
(3)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用户、用户自始至终参与系统的分析工作;
(2)强调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3)对管理业务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解;
(4)采用了层次分解的系统思想;
(5)用图形工具来分析和构建新方案。
3. 数据汇总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为使数据汇总能顺利进行,通常将它分为如下几步:(1)将系统调查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业务过程进行分类编码,按处理过程的顺序排放在一起。
(2)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整理。
(3)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
4. 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下述内容:
(1)现行系统概况
(2)新系统目标
(3)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5. 数据字典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定义和说明。
它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对数据流程图的重要补充,它和数据流程图密切配合,能够清楚地表达数据处理的要求。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内容的大框架,只给出了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并没有说明数据元素的含义。
在数据字典中将数据流、文件和数据源的定义作为数据字典中的一个条目。
因此,在数据字典中有三种类型的条目: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和数据项条目。
6. 业务流程分析的任务是绘制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业务流程分析的内容是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利用系统调查的资料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将其串起来。
在绘制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不足,优化业务处理过程。
7.下面以绘制一个订货处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例,说明绘制数据流程图的方法。
首先确定系统的数据源-用户。
绘制顶层的数据流程图,表示销售部门接到用户的订单后,根据库存情况决定向用户发货,如下图所示。
订货处理系统的顶层DFD
然后,绘制下一层的数据流程图。
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分解从“加工(处理)”开始,将“销售处理”分解为3个处理逻辑,得到第一层的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还应该对低层数据流程图再进行细分和分解,并考虑处理过程中的例外情况。
订货处理系统的一层DFD 六、应用题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