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离技术第三章吸附..

合集下载

分离吸附的原理

分离吸附的原理

分离吸附的原理吸附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通常指的是气体或液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现象。

吸附分离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分离技术,它利用不同物质对于吸附剂(多孔固体材料)的吸附性能差异,使混合物中的某一成分优先被吸附剂吸附,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纯化、富集或分离。

吸附分离的原理可以通过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吸附选择性三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吸附平衡是指吸附过程中物质在气相(或液相)和吸附相之间达到平衡状态的动力学现象。

吸附平衡受到压力(或浓度)、温度和物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吸附物质浓度越高,吸附相上的吸附物质浓度越高。

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物质解吸的趋势也增强。

其次,吸附动力学描述了吸附物质在吸附相和气相(或液相)之间传递质量的速率。

吸附速率受到物质的扩散速率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

一般来说,吸附速率在开始时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缓。

吸附速率取决于物质扩散的迁移速率,包括物质在气相(或液相)中的扩散速率和物质在吸附相中的扩散速率。

最后,吸附选择性是指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差异。

吸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吸附剂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吸附过程中,把混合物中的某一成分选择性地吸附到吸附剂上,其他成分则通过吸附层透过或逸出。

吸附选择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本身的特性,如分子大小、极性等,以及吸附剂的性质,如孔径大小、表面性质等。

基于以上原理,吸附分离技术有多种方法和应用。

其中常见的技术包括固定床吸附、液相萃取和薄层色谱等。

在固定床吸附中,混合物通过固定的吸附剂层,通过间歇或连续供料的方式进行,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

液相萃取则是将混合物溶解在一个可溶的介质中,通过溶剂和吸附剂之间的分配系数的差异,使目标物质在溶剂和吸附剂之间的分配失衡,从而实现分离。

薄层色谱则是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中成分的吸附选择性差异,通过依次附着、洗脱和检测等步骤,实现成分分离和检测。

吸附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环境科学中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化工工艺中的纯化和分离、生物医学中的药物富集和纯化等。

第三章(一)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第三章(一)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六、大孔树脂的结构、组成、原理、类型与规格



1. 结构 大孔吸附树脂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新型非 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粒 度为20~60目。 大孔树脂的宏观小球系由许多彼此间存在孔穴的微观小 球组成。如果把一个宏观小球比做远看的一簇葡萄,那 么每一个微观小球就相当于近看的一颗小葡萄,小葡萄 间存在孔穴的总体积与一簇葡萄体积之比,称为孔度, 小葡萄之间的距离称孔径。所有小葡萄的面积之和就是 一簇葡萄的表面积,亦即树脂的表面积。如果以单位质 量计算,将此表面积除以一簇葡萄的质量,即得比表面 积(m2/g)。



(2)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包括:①所用树脂性能简介、主要添加 剂种类与名称;②未聚合单体、交联剂、主要添加 剂种类与名称;③树脂安全性动物实验资料,包括 树脂及其粉碎物(XX目)、预处理前后洗脱溶剂浓缩 液等样品的规范化急性、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或其 他能证明其安全性的资料;④使用注意事项,根据 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影响吸附的因素,明确指 出新树脂的预处理、上柱吸附、洗脱、再生、贮存 等正确操作方法,及可能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以保障树脂的正常使用;⑤树脂有效使用期的参考 值;⑥生产厂家及生产许可证合法证件。


(2)固定床吸附装置
该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常规的离子交换柱,常用的为 几百升至几百立方米的不锈钢或搪瓷柱,下部或上、 下部装有80目的滤网(实验室则常用玻璃柱)。 这种吸附树脂是固定的,溶液是流动的,因而被称 为动态吸附。固定床因装填的不均匀性、气泡、壁 效应或沟流的存在,吸附饱和层面的下移常是不整 齐的,即存在所谓“偏流”现象。并且当吸附过程 临近结束,部分吸附质从柱子随溶剂漏出时,柱子 底部的树脂层尚未达到吸附平衡,因而柱式吸附时 树脂的负载量可能会有些变化。

吸附分离的原理

吸附分离的原理

吸附分离的原理
吸附分离是一种物质分离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物质在吸附剂上的不同吸附性质,实现目标物的分离纯化。

吸附剂通常是一种多孔固体材料,具有大量的微观孔隙结构。

这些微孔能够提供大表面积,以增加目标物与吸附剂之间的接触面积。

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目标物,使其他组分通过,实现目标物的分离。

不同的吸附剂对目标物的选择性吸附是基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

吸附分离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类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指目标物与吸附剂之间的非化学吸附,主要通过范德华力、静电力和疏水作用来实现。

物理吸附的主要特点是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的吸附力较弱,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来实现目标物的解吸。

化学吸附是指目标物与吸附剂之间发生化学键的吸附,吸附剂与目标物之间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络合物。

化学吸附的主要特点是吸附力较强,不易被改变的外界条件所影响。

在吸附分离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吸附剂的选择、操作条件的优化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

此外,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吸附剂进行组合,以提高分离效果。

总之,吸附分离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吸附剂上的不同吸附性质实
现目标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和调节操作条件,可以高效地实现物质的分离纯化。

新型分离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应物存在于混合物中,则可利用化学反应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或直接把它去
掉。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分离为目的的过程,分离过程常用的化学反
应: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分解反应。
1.3 新型分离技术的进展
新型分离技术在近 20 年发展迅速,新型分离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对传统分离过程或方法加以变革后的分离技术,如基于萃取的超临界流
原料:即被分离物,可以是单相或者 多相,但至少含有两个组分;
原料
分离装置
产物:即分离产品,通常为两股,也
产物
可为多股;
分离装置:是分离过程得以实现的必要物质装备,可以是某个特定装置,也可指
从原料到产品之间的整个流程。
按分离过程原理,可以分为机械分离、传质分离和反应分离三大类。
1.2.2 机械分离
利用机械力简单地将两相混合物相互分离的过程称为机械分离过程,分离对
基于萃取技术的液膜分离技术,传质比表面积大,且可利用化学反应和载体 促进传质,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传质速率。
色谱萃取技术基于传统的吸附平衡机理,是利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内的 分配平衡差异进行分离的。吸附色谱的分离原理与吸附分离相似,而分配色谱则 与精馏相似。色谱之所以比吸收及精馏有高得多的分离效率是由于流动相和固定 相之间不断的接触平衡所造成的。装填好的色谱柱可从几百到上千的平衡级,特 别适用于精馏等过程难以分离的体系。
(1)传统分离与膜分离集成技术:膜分离技术与常规的反应或者分离方法 相耦合,组成集成技术。如膜分离分别与蒸馏、吸收、萃取等结合。
①精馏-渗透汽化集成技术:近 10 年来,采用亲水性渗透汽化与常规精馏过 程集成可将醇/水混合物中的水脱除,得到无水醇。
②渗透汽化-萃取集成技术:从有机物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或污水中除去有机 物,常用亲水和亲有机物渗透汽化膜与萃取结合过程。

吸附分离技术简述

吸附分离技术简述

吸附分离技术简述现代用于混合溶剂的分离方法有:萃取分离、色谱分离、膜分离、离子交换分离和吸附分离。

其中,吸附分离是现代最常用的一种分离方法。

现主要围绕吸附分离做讨论。

吸附作用是指各种气体、蒸气以及溶液里的溶质被吸着在固体或液体物质表面上的作用。

吸附是一个非均相过程。

具有吸附性的物质叫做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叫吸附质。

吸附作用实际是吸附剂对吸附质质点的吸引作用。

吸附剂所以具有吸附性质,是因为分布在表面的质点同内部的质点所处的情况不同。

内部的质点同周围各个方面的相邻的质点都有联系,因而它们之间的一切作用力都互相平衡,而表面上的质点,表面以上的作用力没有达到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场,借这种力场,物质的表面层就能够把同它接触的液体或气体的质点吸住。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吸附作用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

吸附剂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力没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场来吸引吸附质,由于它是分子间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结合力较弱,吸附热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

被吸附物质也较容易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

如:活性炭对许多气体的吸附,被吸附的气体很容易解脱出来而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化学吸附则以类似于化学键力的相互吸引,其吸附热较大。

例如,许多催化剂对气体的吸附如:镍对氢气的吸附就属于这一类。

被吸附的气体往往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解脱,而且在性状上有变化。

所以化学吸附大都是不可逆过程。

同一物质,可能在低温下进行物理吸附而在高温下为化学吸附,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吸附作用的大小跟吸附剂的性质和表面的大小、吸附质的性质和浓度的大小、温度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如活性炭的表面积很大,吸附作用强;活性炭易吸附沸点高的气体,难吸附沸点低的气体。

二、脱附吸附的逆过程就是脱附,脱附就是吸附剂的再生。

现工艺上常用的脱附方法有:○1降低压力:使气相压力小于吸附剂表面的压力,那样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气体就会因压差逸出吸附剂。

新型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新型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离心分离技术
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 心力场,使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离 心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从而 实现各组分的分离。
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
膜分离技术
基于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异,通过半 透膜实现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物质 分离的目的。
离心分离技术
基于不同密度物质在离心力场中受到 的离心力不同,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 离心力场实现物质分离。
03
新型分离技术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高效节能
新型分离技术能够提高工 业生产的效率和能源利用 率,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提升
通过新型分离技术,可以 更精确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和纯度,满足高端市场需 求。
生产自动化
新型分离技术可以与自动 化技术结合,实现生产过 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 高生产效率。
新型分离技术的意义
提高分离效率
新型分离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分离效率,缩短分离 时间,降低能耗和成本。
保护环境
新型分离技术通常采用更为环保的方法,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促进可持续发展
新型分离技术有助于推动工业和实验室的可持续 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环保和经济效益的需求。
02
新型分离技术概述
新型分离技术的种类
引领工业革命
随着新型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有望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改变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推动全球工业的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吸附分离技术
基于固体吸附剂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 的差异,通过吸附和解吸过程实现物 质分离。
03
萃取分离技术
基于溶质在两种不混溶的液体或气体 之间分配原理的差异,通过萃取和解 萃过程实现物质分离。

新型分离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提取分离、复杂基体痕量组分 分析(生物样品分析)。
(4)分离仪器设备迅速发展 超声萃取、加压萃取、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
(5)分离富集技术旳自动化、在线化
全自动萃取仪、自动固相萃取仪、自动固相微萃取。
(2)分离目旳(科研、生产)
(3)分离量(多种措施处理量不同)
(4)试验条件(了解和熟练掌握多种分离技术, 明确各措施旳应用范围和优缺陷,满足以上条件 基础上选择便宜措施)
实例1 毛花洋地黄粗总甙旳提取分离
提取
沉淀除杂 减压蒸馏
减压蒸馏 萃取除杂
萃取除杂
减压蒸馏 溶解
一般蒸馏 结晶
重结晶 干燥
续实例1
作量和投资占整个过程旳50—80%。
(3)有机化合物旳性能研究和分析
如: 保健品中褪黑激素旳测定; 运动员体液兴奋剂检测;
(4)诸多药物有立体异构,其药理性质不同
①氯霉素(广普抗菌药) D-(-)有杀菌活性 L-(+)无
OH
O2N
OH
NHR
O
R= C CHCl2
②葡萄糖 D-(+)在动物代谢作用
(2)化学分离法:按被分离组分化学性质差别,经 过合适旳化学过程使其分离。如沉淀分离、溶剂萃取、 色谱分离、选择性溶解;
(3)物理化学分离法:按被分离组分旳物理化学性 质差别进行分离。如电泳、膜分离。
按分离过程旳本质分类
(1)平衡分离过程 利用外加能量或分离剂使混合物体系形成两相界面, 经过两相界面旳平衡关系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 如液-液萃取(到达平衡时旳分配系数不同);结 晶(固-液平衡);蒸馏(液-气平衡)
1.4 分离措施旳分类
力学能:机械能、流体动能、位 能、热能

天然药物提取工艺课件----膜分离技术

天然药物提取工艺课件----膜分离技术
(2) 卷成螺旋形的袋状膜 (3) 空心丝膜
5. 按膜的物理形态分
分为固膜、液膜和气膜三类
6. 根据膜的材料分
依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
二、膜性能
指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特性。
1. 膜的物化稳定性 主要取决于构成膜的高分子材料。
1. 膜的物化稳定性
膜的物化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 膜材料、 膜允许使用的最高压力、 温度范围、 适用的pH范围, 以及对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的抵抗性等
1.高分子膜材料
已用作膜材料的主要聚合物有以下几类: (1)纤维素类:二醋酸纤维素(CA), 三醋酸纤维素(CTA); (2)聚酰胺类:芳香聚酰胺(PI), 尼龙66(NY-66); (3)芳香杂环类:聚苯并咪唑(PBI), 聚酰亚胺(PMDA); (4)聚砜类:聚砜(PS), 聚砜酰胺(PSA);
二、膜 性能
通常指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特性。
1. 膜的物化稳定性
(1) 膜的抗氧化和抗水解性能 既取决于被分离溶液的性质, 也取决于膜材料的化学结构。 氧化、水解的最终结果: 使膜的色泽加深、发硬变脆, 其化学结构与形态结构也受破坏。
膜的水解和氧化是同时发生的
如:常用的芳香聚酰胺系膜,分子链中 的-CONH-,在酸、碱催化作用下会 发生C-N键断裂生成羧酸或羧酸盐,从 而使溶液的pH发生变化。
(2) 超过滤膜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来表征膜对不同相 对分子质量溶质的分离能力。
a.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指阻留率达90%以 上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 超过滤膜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来表征膜对不同相 对分子质量溶质的分离能力。
b.透过速度:通常用在一定压力下每分钟 通过单位膜面积的液体量来表示;表示 法同反渗透的透过速度。

新型分离技术 ppt课件

新型分离技术  ppt课件

课件
4
概论:分离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分离装置的投资大
一般占炼油厂、石化厂投资的50%~90%
分离过程的能耗高
一般占化工厂总能耗的60%以上
分离技术为产品的质量把关
课件
5
概论:分离过程分类
(一)平衡分离过程
名称 蒸发 精馏 吸收 萃取 吸附 离子交换 萃取精馏
物料 液体 液或汽 气体 液体 气或液 液体 液体
课件
29
萃取剂作用的机理
萃取剂加入改变原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
物理作用力-范德华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体现分子极化程度和分子体积的影响 组分受极性萃取剂分子作用产生的极化程度不同,如烯烃产生的
诱导偶极矩大于烷烃
分子间的物理作用力与分子体积有关,体积越小 ,作用力越大
properties Vapor (蒸气压) Adsorptivity(吸附率) Solubility(溶解度) Diffusivity(扩散率)
课件
10
概论:新型分离技术的类型
对传统分离技术改进、变革 而形成的新型分离技术
如:特殊精馏;
特殊萃取; 色谱分离技术; 分离过程节能技术和夹点技术
按极性大小排列(由弱到强): 碳氢化合物-醚-醛-酮-酯-醇-乙二醇-水
根据相似物质溶于相似物质的规律选择 实例之一:对丙酮-甲醇体系,若要提高极性较低的丙酮的挥发
度,应加入极性强的水,若要提高极性较高的甲醇挥发度,应加 入极性小的碳氢化合物 实例之二:要除去有机溶液中微量的水,可加入碳氢化合物,提 高水的挥发度 实例之三:要分离有机溶液中的少量碳氢化合物,可加入水,提 高碳氢化合物的挥发度

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应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且,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在未来可能会更加严重。

因此,开发和利用新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既节能又环保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中。

本文主要探讨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现有膜分离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中的膜分离技术有以下几种:1.反渗透膜技术反渗透膜是一种微孔过滤膜,可将盐水中的盐分通过过滤膜从水中排除,从而实现海水淡化。

反渗透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高品质的淡水,但由于其高工艺要求和成本较高,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海水淡化。

2.超滤膜技术超滤膜技术是一种通过分离不同分子大小溶质的膜分离技术,其过滤范围一般在10~500kDa。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但其无法将海水中的盐分完全去除。

3.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电解液分离中的离子分离技术,它利用膜的选择性过滤作用,使得正负离子得到分离。

电渗析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和有机物质,但由于其耗能较高,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海水淡化。

第三章:新型膜分离技术目前,新型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空气离子法膜分离技术空气离子法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空气离子与盐分交换的分离技术。

其通过载有空气电荷的膜材料吸附、吸附、凝聚并去除水中的盐分或有机物质。

空气离子法膜分离技术具有膜污染小、易维护、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一种较具前景的膜分离技术。

2.熵能膜分离技术熵能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热力学能量优化分配的分离技术。

其通过将熵能薄膜置于两种不同溶液之间并通过光照、加热等方式改变溶液的热力学能量差异,从而达到离子选择性膜分离的目的。

由于熵能膜分离技术的能耗极低且不受膜污染影响,因此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大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第四章: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目前,在海水淡化领域中,空气离子法膜分离技术和熵能膜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吸附分离的应用

吸附分离的应用

吸附分离的应用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目标化合物通过它和固体吸附剂之间的化学或物理相互作用吸附在固定相上。

吸附剂可以是一种纯净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可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使其只吸附目标化合物。

吸附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食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包括吸附剂的种类、选择性和对目标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分离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吸附剂的种类1.树脂吸附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和非离子交换树脂两种。

离子交换树脂利用它与离子间的化学相互作用将离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非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键或范德华力等化学相互作用将化合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活性炭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炭质材料。

由于其大的表面积和多孔性质,可以用来吸附气体和液体化合物。

3.硅胶吸附剂:硅胶吸附剂主要用于分离和富集天然产物和食品添加剂。

4.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包括沸石、滑石、硬脂酸镁、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可以用于吸附和分离细菌、病毒和其它化合物。

二、选择性吸附剂的选择性是指吸附剂对特定化合物的亲和力和分离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性是吸附剂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吸附剂需要选择性地吸附想要分离的目标化合物,并且在分离过程中不吸附其它化合物。

鉴于吸附剂的选择性,可以将吸附分离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

1.生物医学:吸附分离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将离子交换树脂用于血浆、尿液、酒精和药物中有毒离子的分离;用活性炭吸附剂处理血液中的肝素和蛋白质;利用硅胶吸附剂分离并纯化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微生物。

2.化学:吸附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化学中间体、催化剂、染料和化妆品等。

3.食品:吸附剂可用于食品中有毒或有害的化合物的去除,如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细菌等。

4.环境保护:吸附剂可以用于处理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如对氨、硫酸盐、铬酸盐、酸雨和甲醛等。

吸附分离原理

吸附分离原理

吸附分离原理吸附分离原理是指通过吸附剂与待处理物质之间的吸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净化、分离纯化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理论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原理吸附分离原理的核心在于吸附剂对待处理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吸附剂通常是多孔性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化学活性。

当混合物中的组分通过吸附剂时,各组分根据其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被吸附在材料表面上。

这些组分在吸附剂上停留的时间也不同,从而实现了分离作用。

吸附分离的选择性取决于吸附剂和待处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吸附作用力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由于吸附剂和待处理物质之间的范德华力而产生的,通常在低温和高压下易发生。

而化学吸附则是由于吸附剂和待处理物质之间的化学键形成而产生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

二、应用案例1. 废水处理吸附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例如,活性炭常被用作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将有机物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此外,离子交换树脂也常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化学吸附将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实现分离和回收。

2. 气体净化吸附分离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气体净化领域,用于去除有毒气体、恶臭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例如,活性炭可以吸附有机气体分子,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

此外,分子筛和硅胶等材料也常用于去除水分和溶剂蒸气等。

3. 分离纯化吸附分离技术在分离纯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可用于分离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或者从混合溶液中提取目标化合物。

例如,吸附层析技术常用于药物分子的纯化,通过合适的吸附剂选择和条件设置,将目标化合物与混合物中的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三、技术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吸附分离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化工新型分离技术

化工新型分离技术

1 吸附: 利用吸附剂表面对流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吸附的能力,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单元操作。

2吸附剂:对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且吸附能力较大的物质。

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1)平衡吸附量大(2) 选择性较高(3)有一定机械强度,易再生。

3吸附平衡:吸附剂和流体充分接触后,吸附剂中的吸附质浓度和流体相中吸附质浓度维持恒定,其吸附速率等于脱附速率。

4脱附操作:气相脱附方法:1、升温脱附(吸附量与温度成反比)2、减压脱附(吸附量随压力降低而减小)3、惰性气体吹扫(减低吸附质的部分分压)液相脱附方法:4、溶剂置换脱附(降低吸附质浓度)5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特殊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空间网状结构骨架(即母体)和附着在骨架上的许多活性基团所构成。

6 离子交换应用:1.离子转换:水的应用;2.离子去除:水的处理;3离子浓缩:贵重金属离子的回收。

4离子分离:有机离子和无机离子的分离;5催化剂:固体酸和固体碱。

7交换剂的分类:一般将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物质称为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剂可以是任何物质,包括有机离子交换剂(天然的和合成的)和无机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

8影响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因素:1 离子的水化半径:离子在水溶液中通常发生水化作用,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实际大小以水化半径来表征。

水化半径越小的离子越易被交换。

2 离子的化合价: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其与树脂的亲和力越强,越易被树脂交换。

9流化床的吸附剂粒子和液体在床层内混合程度高,吸附效率低;扩张床的吸附剂粒子基本悬浮于固定的位置,液体的流动与固定床相似,接近平推流,吸附效率高。

10离子交换树脂的物化性质:1)交联度:交联度是指交联剂的用量(用质量分数表示)(2)粒度:离子交换树脂通常为球形(3)密度:真密度和视密度(4)溶胀性(5)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树脂中可以交换的化学基团的总数,亦称理论交换容量。

工作交换容量:指树脂在给定工作条件下实际可利用的交换能力。

《吸附分离技术》课件

《吸附分离技术》课件

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化工领域
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气体和液 体混合物,如天然气、石油、
化学原料等。
环保领域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废气,去 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实现环保
治理。
能源领域
用于燃料油品脱硫、脱氮等处 理,提高油品质量和环保性能

医药领域
用于药物提取、分离和纯化, 以及生物制品的分离和纯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实现高纯度产品的制备。
选择性
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目标 组分,从而实现复杂混合物的 高选择性分离。
操作简便
吸附分离技术操作简单,易于 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了生产 成本。
应用广泛
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于多种混合 物的分离和纯化,尤其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的分离中具有广
泛应用。
缺点
再生困难
对于某些吸附剂,其再生比 较困难,导致吸附剂的利用 率降低。
《吸附分离技术》课件
• 吸附分离技术概述 • 吸附剂的种类与特性 • 吸附分离技术流程 • 吸附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 吸附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吸附分离技术概述
吸附分离技术的定义
吸附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固体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 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通过吸附剂与混合物中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组分的分 离。
控制吸附温度、压力、流速等条件,确保吸附效果最 佳。
吸附机理
了解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如物 理吸附、化学吸附等。
解吸过程
解吸剂选择
选择能够将被吸附物质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的溶剂或气体。

吸附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聚 酰 胺
聚酰胺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 吸附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内部的许多酰 胺基和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 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 合而产生吸附。
其形成氢键的能力与溶剂有关,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 力最强,在有机溶剂中较弱,在碱性溶液中最弱。同 时,聚酰胺的膨胀性又可以使被吸附的物质渗入其内 部,从而使其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特点: 吸附与解吸可逆, 快速,应用最广.
常见吸附剂: 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大孔树脂等
⑵ 化学吸附:被分离物质与吸附剂表面分子
之间的化学键合作用.
特点:选择性,牢固,有时甚至不可逆,应用较少.
⑶ 半化学吸附:是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
应用:聚酰胺对黄酮、蒽醌等含酚羟基化合物之间
的氢键吸附.
氧化铝
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类型:
根据统计用于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吸附树脂型 号有:D-101型、DA-201型、MD-05271型、GDx-l05 型、CAD-40型、XAD-4型、SIP系列、D-型等。 常用吸附树脂有:D-101型、DA-201型、D-4 J型。
另外近几年又研制了一系列新型吸附树脂,如ADS-1 7型、ADS-21型、ADS-178型、G2型等在中药活性成 分分离纯化的研究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硅 胶
吸附原理: 硅胶表面有硅醇基, 呈弱酸性, 通过硅醇基(吸附 中心)与极性基团形成氢键吸附, 因各组分极性基团与 硅醇基形成的氢键能力不同而被分离。
适用范围: 硅胶表面PH约为5, 一般适合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 离, 如有机酸, 酚类, 醛类等, 因碱性物质与硅胶作 用, 展开时被吸附, 拖尾, 甚至停滞于原点不动。

吸附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吸附分离法使用物理吸附原理或专业技术来将一种或多种相关物质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

这是一种无污染、易操作的环保方法,与固定床、快速冷凝和分离过程相比,可以大大减少化工的污染。

吸附分离技术在医药、食品、环境检测和石油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吸附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合溶液中的物质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从而将所吸附的物质剥离出混合溶液中。

一般来说,吸附分离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将混合溶液导入一个裝有吸附剂的槽中,并将槽提升至所需温度低或高的温度,以便改变气、液相状态;其次,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吸附,将目标物质给吸附在吸附剂上;之后,使用更改吸附状态的方法,将吸附剂上的物质释放出来;最后,将吸附到一种物质上的吸附剂处理掉,回收到可回收的状态。

吸附是分离的基本过程,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保护自然环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运行费用低,速度快,准确性高,投资也较少。

同时,它可以使环境污染物减少,减少企业投资,节省能源,节约时间,并有利于节约及可持续发展。

吸附分离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尾水处理,废水处理,非传统油水分离,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去除,环境污染的控制,以及电子、饮料等行业的产品纯化等领域。

吸附分离技术的主要成本包括吸附剂以及相应的材料、运输、安装、清运等。

因此,对于对生产成本敏感的行业,吸附分离技术给出的经济性方案可能会偏低。

另外,由于技术发展和材料来源的变化,吸附分离技术的成本也可能有所变化。

因此,它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的前提下考虑性价比。

由此可见,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环保和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它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污染,而且能够节省成本,是现代工业发展中实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吸附分离的特点

吸附分离的特点

吸附分离的特点引言吸附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其特点是通过吸附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吸附并分离出来。

本文将详细探讨吸附分离的特点。

吸附分离的定义吸附分离是指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进行接触,使其中的目标物质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与其他组分的分离。

吸附剂通常是多孔性固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选择性。

吸附分离的特点吸附分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原理简单吸附分离的原理相对简单,通过调节吸附剂和混合物的接触条件,即可实现目标物质的吸附和分离。

与其他分离技术相比,吸附分离的实施过程较为直观易懂。

2. 应用广泛吸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可用于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大分子等的分离纯化。

例如,吸附分离可用于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3. 对目标物质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目标物质,同时不吸附其他组分。

这使得吸附分离可以实现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有效分离。

4. 可逆性强吸附分离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目标物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改变进行脱附。

这使得吸附分离技术可以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5. 设备简单吸附分离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一般只需使用吸附塔或吸附柱进行操作。

相比其他的分离技术,吸附分离设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较低。

吸附分离的应用案例吸附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案例。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1.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各个领域。

例如,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通过吸附钠离子来软化水,提高水质;也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酸碱溶液。

2. 活性炭的应用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废气处理等领域。

例如,在水处理中,活性炭可用于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在废气处理中,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

3. 生物吸附的应用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目标物质进行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

吸附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

吸附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吸附分离技术在化工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为后续的提纯和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前期处理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葡萄糖的分离等。
三、吸附的特点
吸附分离过程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与吸附剂间结 合力强弱的差别,即各组分在固相(吸附剂)与流体相 间分配不同的性质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分离 的技术。 吸附分离的特点是合适的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可 以有很高的选择性,因此它适用于用精馏等方法难以分
离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气体与液体中微量杂质的去除。
(一)外扩散速率
吸附质A的外扩散传质速率计算式为:
dM A kY a p Y A Y Ai dt
式中:dMA—dt 时间内吸附质从气相扩散至固体表面的质 量,kg/m3; kY—外扩散吸附分系数, kg/ (m2.s); ap—单位体积吸附剂的吸附表面积, m2/ m3; YA,YAi—分别为A 在气相中及吸附剂外表面的浓 度,质量分数。
(三)液相吸附等温线
图2 4种典型的液相等温吸附线
表观吸附量
表观吸附量的表达式:
n (x -x1 ) q m
e 1
0
0 1
式中:q1e—表观吸附量,mol/kg;
n0—与吸附剂接触的二元溶液总量, mol; m —吸附剂质量,kg;
x1o —与吸附剂接触前液体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x1 —达到吸附平衡后液相主体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一般吸附过程: (1) 物理吸附:内(外) 扩散控制; (2) 化学吸附:既有表 面动力学控制,亦有内 (外)扩散控制 一般来说,外扩散控 制的情况较少.
图2 吸附过程与两种极端浓度曲线
吸附速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或单位体积的吸附层)在单 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吸附速率的变化范围很大,可从 百分之几秒到几十小时。
此外,吸附过程的操作条件比较温和,使它适用于 生化产品的分离。
四、解吸与再生的目的
吸附分离过程通常包括吸附和解吸与再生两部分。 解吸与再生的目的有两个:
(1)通过解吸回收有用的物质(吸附质);
(2) 使吸附剂回复原状,循环使用。
第二节 吸附剂
一、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及种类
(1)工业用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巨大的内表面,大的比表面积即大的吸附容量; ②良好的选择性;
③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
④来源广泛,造价低廉; ⑤良好的再生性能(从经济角度考虑)。
(2)吸附剂种类
① 天然吸附剂,如活性铝土矿、漂白土、硅藻土等; ② 活性炭; ③ 硅胶; ④ 活性氧化铝;
⑤ 合成沸石分子筛。
二、工业常用吸附剂
1、活性炭:具有非极性表面,为疏水和亲有机物的吸附剂。 优点:性能稳定、抗腐蚀、吸附容量大、解吸容易,经过 多次循环操作仍可保持原有吸附性能。 缺点:可燃性,因此使用温度不能超过 200℃ ,在惰性气 流掩护下,操作温度可达500℃。 应用:①气相用活性炭(孔径 <3nm ,比表面积 1000m2/g 左右) a. 回收气体中的有机物质 b. 各种气体物料的纯化 c. 废气的处理 ②液相用活性炭(孔径≥3nm,比表面积300m2/g左右) a. 水溶液的脱色、脱臭 b. 干洗溶剂的回收 c. 医药、食品、饮料、油脂等的精致
平衡吸附量:吸附剂对吸附质的极限吸附量,亦称静吸附量 分数或静活性分数,用q或m吸附质/m吸附剂表示,是设计和生产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用吸附等温线或吸附等温方程来描 述。 吸附等温线:吸附达平衡时,吸附质在气、固两相中的浓度 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一般用吸附线等温表示。 目前已观测到5种类型的等温吸附线(见下页图)。 化学吸附只有I型,物理吸附I~V型都有。 相应的等温吸附方程式如下: (一)弗伦德里希(Freundlick)方程式 对I型提出如下经验式:
KP q qm 1 KP
qi qmi
K i Pi
n j 1
1 K j Pj
式中: q 和qm— 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单分子层最大吸附容 量; p —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 pa; K —Langmuir常数,与温度有关。 qm和K可以关联实验数据得到。 Langmuir模型是定性或半定量研究变压吸附系统的基础。
第一节
一、吸附的分类
概述
1. 物理吸附:靠分子间力产生的吸附,可吸附多种吸附 质,可形成多分子吸附层。吸附━解吸是可逆过程, 在低温下就能吸附。 物理吸附具有如下特点:
(1)吸附力是由固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引力产
生的,一般比较弱。 (2)吸附热较小,接近于气体的液化热,一般在几个 kJ/mol以下。
温度的影响
吸附层厚度
二、吸附分离的应用
① 气体和液体的去湿 如:氟里昂脱水; ② 气体的分离和净化 如:工业生产中的原料气脱除其中的CO2、H2S、CO、 SO2 等微量杂质。 ③ 气体中少量溶剂的回收 如:油漆或轻纺工业中,排出的气体内溶剂蒸汽(苯、 丙酮、二硫化碳)的回收。 ④ 有机烷烃和芳烃的分离和精制 如: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分离、碳水化合物中的果糖
lg q lg K (1 n)lg p
①lgq—lgp关系为直线;
②1/n , lgk求出n,k; ③1/n 介于0.1~0.5之间时,吸附容易进行;
1/n >2时, 吸附难进行。
(二)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式
Langmuir 基于他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气体推 导出简单且广泛应用的近似表达式:
(2)积分吸附热QI:经过“排气”的吸附剂吸附一定量
的 气体吸附质时,吸附单位质量(或摩尔)吸附质时 的平均放热量。与吸附质的浓度有关,吸附质的浓
1 q 微分吸附热Qd与积分吸附热QI的关系: QI Qd dq q 0 式中:q 为吸附剂上的吸附量。
三、吸附机理
吸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外扩散(气膜扩散):吸附质从气流主体穿过颗粒 周围气膜扩散至外表面。 (2)内扩散(微孔扩散):吸附质由外表面经微孔扩散 至吸附剂微孔表面。 (3)吸附:到达吸附剂微孔表面的吸附质被吸附。 脱附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 对于化学吸附第三步还伴有化学反应。
用于处理含湿量较高的气体干燥,烃类物质回收等。
4、活性氧化铝:无定形的多孔结构物质。
特点:极性强,对水有很高对亲和作用。 应用: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石油气脱硫,含氟废气 净化。 5、吸附树脂:最初为酚、醛类缩合高聚物,以后出现一系 列的交联共聚物,常用的如聚苯乙烯树脂、 聚丙烯酸树脂等。
特点:大孔吸附树脂除了价格较贵外,比起活性炭,物
2. 化学吸附:由化学键力引起的吸附,形成单分子吸附 层,并具有选择性,同时是不可逆的,在高温下才能 吸附。 化学吸附具有如下特点: (1)吸附力是由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产生的化学 键力,一般较强。 (2)吸附热较高,接近于化学反应热,一般在40kJ/mol
以上。
(3)吸附有选择性,固体表面的活性位只吸附与之可发 生反应的气体分子,如酸位吸附碱性分子,反之亦 然。
(二)内扩散速率
dM A k X a p ( X Ai X A ) dt
式中: kX—内扩散吸附分系数, kg/ (m2.s) ; XA,XAi—分别为A在固相内表面及外表面的浓度,质量分数 (三)总吸附速率方程式 由于表面浓度不易测定,吸附速率常用吸附总系数表示
达到饱和时的吸附量。
动活性:气体通过吸附层时,当流出吸附层的气体中 刚刚出现被吸附物质时即认为此吸附层已失效。这时
单位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称为动活性。
5、 接触时间
6、 吸附器性能
四、吸附剂的再生
再生方法:
(1)加热解吸再生;
(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溶剂萃取再生;
(4)臵换再生;
(5)化学转化再生。
(4)吸附很稳定,一旦吸附,就不易解吸。
(5)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6)吸附需要活化能,温度升高,吸附和解吸速率 加快。 总之:化学吸附相当于吸附剂表面分子与吸附质 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中会
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带。
上面二种吸附往往是相伴发生,而不能严格分开, 是几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以某种吸附为主。
理化学性能稳定,品种较多(有非极性、中极性、 极性和强极性四大类)。
应用: 能用于废水处理,维生素的分离及H2O2的精制等。
三、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1、操作条件: ①低温(有利) 高温(有利)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②吸附质分压上升,吸附量增加。 ③气流速度:对固定床为0.2~0.6m/s 2、吸附剂的性质: 如孔隙率、孔径、粒度 比表面积 吸附效果
2、沸石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沸石,为微孔型、具有立
方晶体的含水硅酸盐。 通式为:[Mex/n(Al2O3)x(SiO2)y]· mH2O
分类: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一般称为分子筛)
特点:一种离子型吸附剂,孔径整齐均一,因而具有筛分 性能,对极性分子、不饱和有机物有选择吸附能力。 应用:各种气体和液体的干燥 3、硅胶:是一种坚硬的由无定形SiO2构成的多孔结构的固体 颗粒,分子式SiO2· nH2O。 特点:极性吸附剂,亲水性,从水中吸附水份量可达硅 胶自身质量的50%,而难于吸附非极性物质。常
1 n
q Kp
图1 5种类型气相等温吸附线
返回
q —吸附质质量与吸附剂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p —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 pa; K,n —经验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种类及吸附温度有关 ,对于一定的吸附物质,仅与平衡时的分压和温度 有关,其值需由实验确定,而n≥1。 适应范围:在广泛的中压部分,与实际数据符合较好;常 用于低浓度气体的吸附。 取对数后:
3、吸附质的性质与浓度:
如临界直径、分子量、沸点、饱和性。 例:同种活性炭做吸附剂,对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分 子量和不饱和性越高,沸点越高,吸附越容易。
4、吸附剂的活性 以被吸附物质的重量对吸附剂的重量或体积分数 表示,是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标志。 静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气相中被吸附物质的 初始浓度平衡时的最大吸附量,即在该条件下,吸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