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离技术第三章吸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g q lg K (1 n)lg p
①lgq—lgp关系为直线;
②1/n , lgk求出n,k; ③1/n 介于0.1~0.5之间时,吸附容易进行;
1/n >2时, 吸附难进行。
(二)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式
Langmuir 基于他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气体推 导出简单且广泛应用的近似表达式:
2. 化学吸附:由化学键力引起的吸附,形成单分子吸附 层,并具有选择性,同时是不可逆的,在高温下才能 吸附。 化学吸附具有如下特点: (1)吸附力是由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之间产生的化学 键力,一般较强。 (2)吸附热较高,接近于化学反应热,一般在40kJ/mol
以上。
(3)吸附有选择性,固体表面的活性位只吸附与之可发 生反应的气体分子,如酸位吸附碱性分子,反之亦 然。
(2)积分吸附热QI:经过“排气”的吸附剂吸附一定量
的 气体吸附质时,吸附单位质量(或摩尔)吸附质时 的平均放热量。与吸附质的浓度有关,吸附质的浓
1 q 微分吸附热Qd与积分吸附热QI的关系: QI Qd dq q 0 式中:q 为吸附剂上的吸附量。
三、吸附机理
吸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外扩散(气膜扩散):吸附质从气流主体穿过颗粒 周围气膜扩散至外表面。 (2)内扩散(微孔扩散):吸附质由外表面经微孔扩散 至吸附剂微孔表面。 (3)吸附:到达吸附剂微孔表面的吸附质被吸附。 脱附过程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 对于化学吸附第三步还伴有化学反应。
第二节 吸附平衡
设计吸附装臵或强化吸附过程的关键: 对于一台运转的吸附设备预达到最大的吸附分离效果取决 于两方面因素: (1)由吸附剂与吸附质本身的物化性质所决定的吸附平 衡(进行的可能性); (2)由物质传递所决定的吸附动力学(吸附速率)(进 行的快慢)。
一、吸附平衡
吸附平衡:吸附质与吸附剂长期接触后,气相中吸附质 的浓度与吸附剂(相)中吸附质的浓度终将达到动态平 衡。
温度的影响
吸附层厚度
二、吸附分离的应用
① 气体和液体的去湿 如:氟里昂脱水; ② 气体的分离和净化 如:工业生产中的原料气脱除其中的CO2、H2S、CO、 SO2 等微量杂质。 ③ 气体中少量溶剂的回收 如:油漆或轻纺工业中,排出的气体内溶剂蒸汽(苯、 丙酮、二硫化碳)的回收。 ④ 有机烷烃和芳烃的分离和精制 如: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分离、碳水化合物中的果糖
1 n
q Kp
图1 5种类型气相等温吸附线
返回
q —吸附质质量与吸附剂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p —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 pa; K,n —经验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种类及吸附温度有关 ,对于一定的吸附物质,仅与平衡时的分压和温度 有关,其值需由实验确定,而n≥1。 适应范围:在广泛的中压部分,与实际数据符合较好;常 用于低浓度气体的吸附。 取对数后:
平衡吸附量:吸附剂对吸附质的极限吸附量,亦称静吸附量 分数或静活性分数,用q或m吸附质/m吸附剂表示,是设计和生产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用吸附等温线或吸附等温方程来描 述。 吸附等温线:吸附达平衡时,吸附质在气、固两相中的浓度 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一般用吸附线等温表示。 目前已观测到5种类型的等温吸附线(见下页图)。 化学吸附只有I型,物理吸附I~V型都有。 相应的等温吸附方程式如下: (一)弗伦德里希(Freundlick)方程式 对I型提出如下经验式:
达到饱和时的吸附量。
动活性:气体通过吸附层时,当流出吸附层的气体中 刚刚出现被吸附物质时即认为此吸附层已失效。这时
单位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称为动活性。
5、 接触时间
6、 吸附器性能
四、吸附剂的再生
再生方法:
(1)加热解吸再生;
(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溶剂萃取再生;
(4)臵换再生;
(5)化学转化再生。
Fra Baidu bibliotek
(一)外扩散速率
吸附质A的外扩散传质速率计算式为:
dM A kY a p Y A Y Ai dt
式中:dMA—dt 时间内吸附质从气相扩散至固体表面的质 量,kg/m3; kY—外扩散吸附分系数, kg/ (m2.s); ap—单位体积吸附剂的吸附表面积, m2/ m3; YA,YAi—分别为A 在气相中及吸附剂外表面的浓 度,质量分数。
(4)吸附很稳定,一旦吸附,就不易解吸。
(5)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6)吸附需要活化能,温度升高,吸附和解吸速率 加快。 总之:化学吸附相当于吸附剂表面分子与吸附质 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中会
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带。
上面二种吸附往往是相伴发生,而不能严格分开, 是几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以某种吸附为主。
3、吸附质的性质与浓度:
如临界直径、分子量、沸点、饱和性。 例:同种活性炭做吸附剂,对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分 子量和不饱和性越高,沸点越高,吸附越容易。
4、吸附剂的活性 以被吸附物质的重量对吸附剂的重量或体积分数 表示,是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标志。 静活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气相中被吸附物质的 初始浓度平衡时的最大吸附量,即在该条件下,吸附
第三章 吸附
•固体物质表面对气体或液体分子的吸着现象称为吸附(又 称吸着操作)。其中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 称为吸附质。
•有时也将吸附、离子交换,包括色谱,通称吸着操作。
•吸附技术开发: 一方面是开发新型微孔和中孔的吸附剂; 另一方面是在选择合用的吸附剂后能设计出多种不同的 流程以实现给定的分离任务。
此外,吸附过程的操作条件比较温和,使它适用于 生化产品的分离。
四、解吸与再生的目的
吸附分离过程通常包括吸附和解吸与再生两部分。 解吸与再生的目的有两个:
(1)通过解吸回收有用的物质(吸附质);
(2) 使吸附剂回复原状,循环使用。
第二节 吸附剂
一、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及种类
(1)工业用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巨大的内表面,大的比表面积即大的吸附容量; ②良好的选择性;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吸附作用力 吸附速率 吸附热 (区别二者的 重要标志) 选择性
(物) :一种物理作用,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 (化) :一种表面化学反应(化学键力) 。 (物) :极快,常常瞬间即达平衡; (化) :较慢,达平衡需较长时间。 (物) :与气体的液化热相近,较小(几百焦耳/mol 左右) ; (化) :与化学反应热相近,很大(>42kJ/mol) 。 (物) :没有多大的选择性(可逆) ; (化)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不可逆) 。 (物) :吸附与脱附速率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但吸附量随温度上 升而上升; (化) :可看成一个表面化学过程,需一定的活化能,吸附与脱附 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加快。 (物) :单分子层或双分子层,解析容易,低压多为单分子层随吸 附压力增加变为多分子层; (化) :总是单分子层或单原子层,且不易解吸。
和葡萄糖的分离等。
三、吸附的特点
吸附分离过程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与吸附剂间结 合力强弱的差别,即各组分在固相(吸附剂)与流体相 间分配不同的性质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分离 的技术。 吸附分离的特点是合适的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可 以有很高的选择性,因此它适用于用精馏等方法难以分
离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气体与液体中微量杂质的去除。
一般吸附过程: (1) 物理吸附:内(外) 扩散控制; (2) 化学吸附:既有表 面动力学控制,亦有内 (外)扩散控制 一般来说,外扩散控 制的情况较少.
图2 吸附过程与两种极端浓度曲线
吸附速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或单位体积的吸附层)在单 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吸附速率的变化范围很大,可从 百分之几秒到几十小时。
(3)吸附无选择性,任何固体可以吸附任何气体,当 然 吸附量会有所不同。 (4)吸附稳定性不高,吸附与解吸速率都很快。 (5)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的,但也可以是多分子层的。
(6)吸附不需要活化能,吸附速率并不因温度的升高
而变快。 总之:物理吸附仅仅是一种物理作用,没有电子 转移,没有化学键的生成与破坏,也没有原子重排等。
理化学性能稳定,品种较多(有非极性、中极性、 极性和强极性四大类)。
应用: 能用于废水处理,维生素的分离及H2O2的精制等。
三、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1、操作条件: ①低温(有利) 高温(有利)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②吸附质分压上升,吸附量增加。 ③气流速度:对固定床为0.2~0.6m/s 2、吸附剂的性质: 如孔隙率、孔径、粒度 比表面积 吸附效果
第一节
一、吸附的分类
概述
1. 物理吸附:靠分子间力产生的吸附,可吸附多种吸附 质,可形成多分子吸附层。吸附━解吸是可逆过程, 在低温下就能吸附。 物理吸附具有如下特点:
(1)吸附力是由固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引力产
生的,一般比较弱。 (2)吸附热较小,接近于气体的液化热,一般在几个 kJ/mol以下。
③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
④来源广泛,造价低廉; ⑤良好的再生性能(从经济角度考虑)。
(2)吸附剂种类
① 天然吸附剂,如活性铝土矿、漂白土、硅藻土等; ② 活性炭; ③ 硅胶; ④ 活性氧化铝;
⑤ 合成沸石分子筛。
二、工业常用吸附剂
1、活性炭:具有非极性表面,为疏水和亲有机物的吸附剂。 优点:性能稳定、抗腐蚀、吸附容量大、解吸容易,经过 多次循环操作仍可保持原有吸附性能。 缺点:可燃性,因此使用温度不能超过 200℃ ,在惰性气 流掩护下,操作温度可达500℃。 应用:①气相用活性炭(孔径 <3nm ,比表面积 1000m2/g 左右) a. 回收气体中的有机物质 b. 各种气体物料的纯化 c. 废气的处理 ②液相用活性炭(孔径≥3nm,比表面积300m2/g左右) a. 水溶液的脱色、脱臭 b. 干洗溶剂的回收 c. 医药、食品、饮料、油脂等的精致
KP q qm 1 KP
qi qmi
K i Pi
n j 1
1 K j Pj
式中: q 和qm— 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单分子层最大吸附容 量; p —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 pa; K —Langmuir常数,与温度有关。 qm和K可以关联实验数据得到。 Langmuir模型是定性或半定量研究变压吸附系统的基础。
(二)内扩散速率
dM A k X a p ( X Ai X A ) dt
式中: kX—内扩散吸附分系数, kg/ (m2.s) ; XA,XAi—分别为A在固相内表面及外表面的浓度,质量分数 (三)总吸附速率方程式 由于表面浓度不易测定,吸附速率常用吸附总系数表示
(三)液相吸附等温线
图2 4种典型的液相等温吸附线
表观吸附量
表观吸附量的表达式:
n (x -x1 ) q m
e 1
0
0 1
式中:q1e—表观吸附量,mol/kg;
n0—与吸附剂接触的二元溶液总量, mol; m —吸附剂质量,kg;
x1o —与吸附剂接触前液体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x1 —达到吸附平衡后液相主体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q qm
KP 1 KP
二、吸附热
气体或液体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时将产生热效应, 称为吸附热。随吸附质与吸附剂的性质而异。
吸附热的大小可以准确表示吸附现象的物理化学本
质和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热分为:
(1)微分吸附热Qd:在吸附剂中吸附质含量一定的条件
下,每吸附单位质量(或摩尔)吸附质所放出的热 量。与吸附质的浓度有关。
2、沸石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沸石,为微孔型、具有立
方晶体的含水硅酸盐。 通式为:[Mex/n(Al2O3)x(SiO2)y]· mH2O
分类: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一般称为分子筛)
特点:一种离子型吸附剂,孔径整齐均一,因而具有筛分 性能,对极性分子、不饱和有机物有选择吸附能力。 应用:各种气体和液体的干燥 3、硅胶:是一种坚硬的由无定形SiO2构成的多孔结构的固体 颗粒,分子式SiO2· nH2O。 特点:极性吸附剂,亲水性,从水中吸附水份量可达硅 胶自身质量的50%,而难于吸附非极性物质。常
用于处理含湿量较高的气体干燥,烃类物质回收等。
4、活性氧化铝:无定形的多孔结构物质。
特点:极性强,对水有很高对亲和作用。 应用: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石油气脱硫,含氟废气 净化。 5、吸附树脂:最初为酚、醛类缩合高聚物,以后出现一系 列的交联共聚物,常用的如聚苯乙烯树脂、 聚丙烯酸树脂等。
特点:大孔吸附树脂除了价格较贵外,比起活性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