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到主动学习呢?
1、激发学习动机;
被动学习分为自我被动和他人被动,首先要争取把学习由他人被动转为自我被动。
如为了给父母争光而学习,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学习。甚至可以为了获得某个女孩的好感,我初中时就这么干过,效果很好,成绩提成很快,。被动变勉强,勉强变习惯,习惯变自然,自然就会出乐趣。相信日久生情,坚持学习一个东西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感情,产生乐趣。
2、大处着眼,小处如手,在被动学习中通过小成就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材应该编成小读本,大部头的书任何人看了都会头疼从而产生畏惧感。你可以把一本大书撕开成三部分甚至四、五部分,每获得一点感悟、每读完一小部分书,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真棒啊!然后自得其乐。乐了,自然就会更带劲的去学了。
3、学乐精神。如果学习本身不能给你带来乐趣,那你就在学习过程中找乐子;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强调学乐。
比如你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把自己想象成马克思先生,他会怎样的面对数万群众去表达这个思想?你安照你的想象模拟一下。
比如你可以用周杰伦的歌唱风格来演绎一下让你感觉枯燥的文字,会很有意思;
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马克思先生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什么情况?在哪儿写的啊?写字台什么样?抽烟吗?有咖啡吗?咖啡是一位异性给倒的吧?这个人是谁?漂亮吗?想着想着你就开始乐了,一乐你就喜欢学了。
你没发现吗?讲课好的老师总会把一个事情场景化故事化甚至加一点可能的故事化猜想,甚至拿这个故事背后的人物开涮一下,这就是学乐精神,没有学乐精神的人成不了大家。
不要觉得这样不严肃,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任何一位大家,都是非常幽默的人,如果他活着,比你好玩多了,会很喜欢你跟他“学乐”,
4、如果你不善于找乐子,不是一个幽默的人,那你应该是个喜欢挑战困难的人。
那你就把每一次不愿意学但不得不学的学习当作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挑战的过程和挑战成功后的乐趣也是一种学乐精神。
5、真正的主动学习来自兴趣;
不但有乐趣,更要有兴趣,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
你就要寻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去学。这是主动学习的根本
前苏联的一个教育家说:“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
要想让你的孩子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你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学习,而不是你逼迫他去学习。德国的大哲学家尼采,他把人的精神状态用动物来比喻。用他的话来说有90%的人就像沙漠里的骆驼,骆驼在那么严酷的条件下,它自己并不想向前走,它被驼人打着,拽着向前走,它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诉是:“你应该。”中国现在的孩子有90%以上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是被动地,艰难地在学习。那么他是决对学不好,不符合脑力劳动的规律。另一种状态叫“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捕猎物时是处于主动状态,用语言表诉是“我能够”。这是孩子在学习时的正确状态。
如果把主动学习比喻成一座五层楼,那么一楼就是要用孩子的好奇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意愿,二楼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三楼就是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四楼是培养他的学习能力,五楼才是知识和技能。我们有一些家长有懂得学习的规律,如果你的孩子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他就像一根钢钉一样,用锤子一敲就进去了。反之,像一个牙签一样,你一敲,他就碎了。要知道这个顺序不能违背。只有先激发他的学习意愿,他才能有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培养出他的学习兴趣。只有培养出他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他的学习能力。只有有了学习能力,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这个时候,就像高尔基说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主动问别人
【故事】有一位职员,在工作上犯了一个大的错误。领导指责他的时候,他反驳说:“没有人告诉我不应该这么做!”领导听了很生气,说:“你从来都没有主动问过其他同事和领导,从来不主动请教别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去做事情,如果不是这样,你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啊!”
【感悟】在工作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独行侠”的角色不适合职场中的人。因此,应该主动认识和请教同事。
【应用】在职场中,要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协作精神。所以,伙伴们应该更重视早会中的分享,更重视伙伴之间的协作。如果某件事情不太有把握,完全可以向伙伴或主管去请教,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主动问别人
【故事】有一位职员,在工作上犯了一个大的错误。领导指责他的时候,他反驳说:“没有人告诉我不应该这么做!”领导听了很生气,说:“你从来都没有主动问过其他同事和领导,从来不主动请教别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去做事情,
如果不是这样,你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啊!”
【感悟】在工作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独行侠”的角色不适合职场中的人。因此,应该主动认识和请教同事。
【应用】在职场中,要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协作精神。所以,伙伴们应该更重视早会中的分享,更重视伙伴之间的协作。如果某件事情不太有把握,完全可以向伙伴或主管去请教,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1. 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所谓“舒适区”,是指你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你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打交道的人。然而,“舒适区”未必真的那么“舒适”,必定有一些其他的力量,让我们有一种“ 走出去”的冲动,这种力量,有可能是现实的压力,爱情的驱使,或者纯粹的好奇心。无论如何,走出去,才有可能做出积极的改变。
2. 拥有明确的目标。任何事情都积极主动可能分散你的精力。有所取舍是智慧的体现。另一方面,你也会发现为了重要的目标而积极主动,意愿更强烈,动力也更大,更有可能成功,并进入良性循环。
3. 胆大心细。胆大,意味着你不惧怕积极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风险,但是胆小的人会夸大甚至臆造一些风险;比如跟老板谈涨工资他会不会就不喜欢我。胆大(或称有勇气)的人也许觉得“就算他不喜欢我也无所谓”。心细,意味着你要能够寻找到积极主动的突破口;这一点比较微妙。简单的例子包括在会议结束时上级问“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提出你一直以来酝酿的方案。
4. 做好准备。无准备的“积极主动”只会让人觉得你不稳重。而这种准备除了自己这方面以外,为相关人的准备也很重要。比如上面的两个例子:谈涨工资,必须了解自己的这个要求是否符合公司惯例,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作为“应该加薪”的证明,还得考虑老板当前的想法。金融危机时期,老板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开源节流;这时候谈加薪就不是那么合适,哪怕你刚刚做出了很多贡献也是如此。提出新方案,除了方案本身必须有价值有可行性,也得考虑上级是否有资源有权力去做相关的决定。
何不把上面这些原则上的关键点化为你的行动呢?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那么简单——
1. 写下一件你不满足并希望改变的事情
2. 找到积极主动可能改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