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宁夏.华夏

合集下载

宁夏简史

宁夏简史

宁夏简史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宁夏历史悠久,据考古学者在宁夏灵武县水洞沟和中卫县的长流水考古发现,早在3万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创造了闻名中外的"水洞沟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收复河套,当时的宁夏地区为北地郡,将大批六国臣民移至此地,开荒种地,修渠灌溉。

为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代开挖的秦渠,至今仍在使用。

汉武帝时,先后又有大批移民涌入宁夏河套地区。

随之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

为扩大耕地,又新开了汉渠。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中原战乱。

宁夏成为羌族、匈奴、鲜卑游牧、逐鹿之地。

公元407-431年,匈奴人赫连勃勃兴起,建立大夏,成为十六国之一。

现在宁夏的固原、灵武、银川等地区属其管辖。

李渊灭隋建大唐,分全国为十五道。

宁夏属关内道。

在灵州,今灵武县南,设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驻军6万多人。

成为西北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交通中心。

在唐代鼎盛时期,宁夏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夏。

因在北宋之西,又别于十六国之一的赫连夏,故史称西夏。

兴庆府,今银川市,不仅是西夏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水利灌溉的枢纽。

在西夏时,畜牧业很是兴盛。

宋朝所用的马,大部分购自西夏。

成吉思汗也从西夏得到许多骆驼。

西夏的手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鞣皮、纺毛线、制毡毯。

谅祚时建造的承天寺塔至今仍屹立在银川,表现了西夏人的高超建筑技术。

公元1227年,在西夏国被成吉思汗督师所灭之后,元在此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回族。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宁夏地区为边防要塞。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承认耕者有其田,垦者享有其地。

后来又发诏令,规定宁夏等地的农民垦荒所得土地任其自有,永不征税。

政府还组织军队兴修水利,并把大批回民以"屯戍"人的身份安插在灵州、固原一带。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

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

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

“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

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

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

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

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

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

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

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西夏王陵遗址介绍

西夏王陵遗址介绍

西夏王陵遗址介绍1. 西夏王朝简介西夏王陵遗址是指位于今天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

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于1038年,灭亡于1227年。

该王朝由党项族人李元昊建立,历经五代共享国祚184年。

2. 西夏王陵遗址的历史背景西夏王陵遗址的建造始于西夏王朝建立之初。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信仰体系的政权,西夏王朝在其统治期间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遗产。

其中,皇家陵墓是展现西夏文化和统治者威严的重要象征。

3. 西夏王陵遗址的地理分布西夏王陵遗址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及周边地区。

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经确定了多处皇家陵墓的位置,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4. 西夏王陵遗址的建筑风格西夏王陵遗址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色。

陵墓通常由地宫、祭祀殿堂和塔式坟冢组成,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黄土为主要材料,并采用了精湛的土木结构技术。

5. 西夏王陵遗址的文化内涵西夏王陵遗址是研究西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和墓葬布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夏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还发现了大量反映西夏人民生活方式和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

6. 西夏王陵遗址保护与研究为了保护和研究西夏王陵遗址,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于已经发现的陵墓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确保其不受自然和人为破坏。

其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团队,对西夏王陵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和文物研究。

最后,通过展览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西夏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7. 西夏王陵遗址的意义与价值西夏王陵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政权的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证据,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源。

8. 参观西夏王陵遗址的注意事项如果您有兴趣参观西夏王陵遗址,请注意以下事项:•请尊重陵墓及其周边环境,不随意触摸或损坏文物。

宁夏历史党项族

宁夏历史党项族

宁夏历史——党项族宁夏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始祖的主要聚居地和古代东亚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公元1227年,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禹贡九州中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

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亚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地。

以西夏安宁得名。

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

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西夏是指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王朝西面,故史称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

这个时候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

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封为平西公。

自此在此定居。

唐末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

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西夏处西凉地区,是游牧民族,经济并不发达.西夏经济的来源是靠侵占宋的土地而成的。

西夏在太祖(李继迁)时期占领了宋的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和兴庆(今宁夏银川)等地,又向西占领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和瓜州(今甘肃安西)等地.这些地区丰饶五谷,经常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党项人在这个广阔的农田里耕作,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西夏经济的发展。

关于西夏的名词解释

关于西夏的名词解释

关于西夏的名词解释西夏,又称夏国,指的是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期间,在今天中国的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地建立的一个重要历史政权。

它是以党项族为主体的政权,由经略使、皇帝和精英部队共同组成。

西夏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起与疆界西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1038年,当时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夏地区确立了夏国,并自称为天神皇帝。

西夏的疆界不断扩大,包括了今天的宁夏、甘肃、陕西和青海等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扩大了政权的范围,并且不断与南宋、辽朝和金朝进行了冲突。

文化与信仰西夏政权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信仰体系。

党项族是西夏政权的主体,他们以亲近草原生活为荣,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西夏政权对外征服的地区多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在文化交流中,他们吸收了不少汉文化的特点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

同时,西夏政权也积极传播佛教,并且以藏传佛教为主要信仰,这促进了他们与藏区的交流和合作。

政治与军事西夏政权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组织对其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夏政权设置了经略使、官员和皇帝等等一系列政务职位,同时还设立了行省、府、州、县等行政区划,并在各级官员中设有考试选拔制度。

这样的治理结构为西夏政权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军事方面,西夏政权高度重视军事建设和边疆防守,并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机构和军事力量。

西夏军队以精兵为主,他们善于马战,并且拥有一支最具战斗力的骑兵,这使得西夏政权能够有效地维护领土,并在对外扩张中取得一定的胜利。

衰亡与消失尽管西夏政权在其辉煌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结构,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西夏政权与宋朝、辽朝和金朝的长期冲突使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上内部的政治腐败和分裂,最终导致了西夏政权的衰落和消失。

西夏政权在1227年被蒙古帝国征服,西夏统治者投降并成为蒙古帝国的附庸国。

最终,在1227年至1229年间,蒙古帝国将西夏政权完全消灭。

中国朝代发展顺序表

中国朝代发展顺序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2010-03-17 21:56:31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

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

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终年62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

王莽既无庙号也无谥号,虽然自称新朝皇帝,但后来刘姓君主并没有对王莽进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进行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追封庙号的君主,但王莽在位时为前代多个皇帝追封庙号,庙号也从他这一代开始泛滥。

西夏简介

西夏简介

西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西夏亦可指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的西夏区。

西夏(1038年-1227年),又称邦泥定国(西夏文:)或白高大夏国(西夏文:)[注 1],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征服王朝,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

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3]。

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

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

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

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国。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

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

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

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

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

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

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

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3]。

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

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

西夏的皇权备受贵族、母党与权臣等势力的挑战而动荡不安[4]。

由于处于列强环视的河西走廊与河套地区,对外采取依附强者,攻击弱者、以战求和的外交策略[5]。

军事手段十分灵活,配合沙漠地形,采取有利则进,不利则退,诱敌设伏、断敌粮道的战术;并且有铁鹞子、步跋子与泼喜等特殊兵种辅助[6]。

经济方面以畜牧业与商业为主力,对外贸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垄断河西走廊与北宋的岁币为西夏经济带来很大的帮助[7]。

宁夏十大地标景点

宁夏十大地标景点

宁夏十大地标景点
宁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下面是宁夏十大地标景点:
1. 青铜峡景区:青铜峡是宁夏著名的峡谷景区,以壮观的峡谷风光、奇异的地质景观和高原气候特征而闻名。

2. 西夏王陵: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是西夏王族的墓葬群,是中国唯一的西夏帝陵。

3. 沙湖:沙湖是宁夏著名的旅游胜地,以独特的沙漠湖泊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著称。

4. 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是宁夏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以神奇的“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和原始生态环境而闻名。

5. 西夏文化园:西夏文化园是宁夏银川市的一个主题公园,以展示西夏文化和历史风貌为主要内容。

6. 中卫魏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卫魏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首个以“世界地质公园”为建设目标的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景观和自然资源。

7. 五彩丹霞:五彩丹霞位于宁夏沙坡头区,是中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以其奇异的地质景观和多彩的色彩而著称。

8. 沙坡头:沙坡头是宁夏著名的地质公园和旅游胜地,以丰富的地貌景观、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价值而被誉为“华夏第一沙丘”。

9. 宁夏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是宁夏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以收
藏、保护和展示宁夏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品为主要任务。

10. 西夏陵寝博物馆:西夏陵寝博物馆是以收藏、保护和展示西夏帝陵文物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博物馆,是研究西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文王姬昌图:春秋列国形势4、东周春秋、战国,起讫年代:约公元前770-221年,都城:洛邑,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图:战国形势5、秦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21-207年,都城:咸阳,现今地于陕西咸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始皇帝嬴政图:秦时期疆域6、西汉,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图:西汉时期疆域7、新朝,起讫年代:公元9-23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王莽8、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2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9、曹魏,起讫年代:公元220-265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10、蜀汉,起讫年代:公元221-263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11、孙吴,起讫年代:公元222-280年,都城:建业,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吴大帝孙权图:三国时期地图12、西晋,起讫年代:公元265-31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图:西晋时期地图13、东晋,起讫年代:公元317-420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14、前赵、汉赵,起讫年代:公元304-329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匈奴族,开国皇帝:高祖光文皇帝刘渊15、成汉,起讫年代:公元306-347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巴氐族,开国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16、前凉,起讫年代:公元314-363年,都城:姑臧,现今地于甘肃武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王张寔17、后赵,起讫年代:公元319-351年,都城:襄国,现今地于河北邢台,统治民族:羯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皇帝石勒18、前燕,起讫年代:公元337-370年,都城:龙城,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19、前秦,起讫年代:公元351-394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世宗明皇帝符建20、后秦,起讫年代:公元384-41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羌族,开国皇帝:太祖武昭皇帝姚苌21、后燕,起讫年代:公元384-407年,都城:中山,现今地于河北定州,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22、西秦,起讫年代:公元385-431年,都城:苑川,现今地于甘肃榆中,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23、后凉,起讫年代:公元386-403年,都城:略阳,现今地于甘肃平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太祖懿武皇帝吕光24、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14年,都城:西平,现今地于青海南宁,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武王拓跋乌孤25、南燕,起讫年代:公元398-410年,都城:广固,现今地于山东益都,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26、西凉,起讫年代:公元407-421年,都城:酒泉,现今地于甘肃酒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昭武王李暠27、胡夏,起讫年代:公元407-431年,都城:统万城,现今地于陕西靖边,统治民族:匈奴,开国皇帝: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28、北燕,起讫年代:公元407-436年,都城:和龙,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高句丽,开国皇帝:燕惠懿帝高云29、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39年,都城:张掖,现今地于甘肃张掖,统治民族:卢水胡,开国皇帝: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东晋十六国时期地图30、南朝*宋,起讫年代:公元420-47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31、南朝*齐,起讫年代:公元479-502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32、南朝*梁,起讫年代:公元502-557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武帝萧涎33、南朝*陈,起讫年代:公元557-58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34、北朝*北魏,起讫年代:公元386-534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35、北朝*东魏,起讫年代:公元534-550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孝静帝元善见36、北朝*西魏,起讫年代:公元535-556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文帝元宝炬37、北朝*北齐,起讫年代:公元550-577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齐文宣帝高洋38、北朝*北周,起讫年代:公元557-581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周孝闵帝宇文觉图:南北朝时期地图39、隋朝,起讫年代:公元581-618年,都城:大兴,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隋朝地图40、唐朝,起讫年代:公元618-90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图:唐朝地图图:唐朝地图41、后梁,起讫年代:公元907-923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晃42、后唐,起讫年代:公元923-93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43、后晋,起讫年代:公元936-947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44、后汉,起讫年代:公元947-95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高祖刘暠45、后周,起讫年代:公元951-96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46、前蜀,起讫年代:公元891-92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王建47、后蜀,起讫年代: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孟知祥48、杨吴,起讫年代:公元892-937年,都城:扬州,现今地于江苏扬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杨行密49、南唐,起讫年代:公元937-975年,都城:金陵,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烈祖李昇50、吴越,起讫年代:公元893-978年,都城:杭州,现今地于浙江杭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肃王钱繆51、闽国,起讫年代: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现今地于福建福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王审知52、马楚,起讫年代:公元896-951年,都城:长沙,现今地于湖南长沙,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穆王马殷53、南汉,起讫年代:公元905-971年,都城:兴王府,现今地于广东广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龑54、南平,起讫年代:公元907-963年,都城:荆州,现今地于湖北荆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信王高季兴55、北汉,起讫年代: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现今地于山西太原,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世祖刘崇56、北宋,起讫年代:公元960-1127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图:宋辽时期地图(宋朝地图)57、南宋,起讫年代:公元1127-1279年,都城:临安,现今地于浙江临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宗赵构图:宋金时期地图(南宋地图)58、辽国,起讫年代:公元907-1125年,都城:皇都,现今地于辽宁,统治民族:契丹族,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宝机59、大理,起讫年代:公元937-1254年,都城:太和城,现今地于云南大理,统治民族:白族,开国皇帝:太祖段思平60、西夏,起讫年代:公元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现今地于宁夏银川,统治民族:党项族,开国皇帝:景帝李元昊61、金,起讫年代:公元1115-1234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女真族,开国皇帝:金太祖阿骨打62、元朝,起讫年代:公元1206-1368年,都城:大都,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蒙古族,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图:元朝地图63、明朝,起讫年代:公元1368-1644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图:明朝地图64、清朝,起讫年代:公元1616-1911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满族,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图:清朝地图图: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疆域与现在对比图下图是简要汇总表。

西夏

西夏

西夏“夏”,如果仅指朝代的话,中国历史上有五个朝代使用此名:一是指传说中禹的儿子启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即夏后氏;二是指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内)建立的政权;三是指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在乐寿(今河北献县)建立的政权;四是指元昊于1032年在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建立的政权;五是指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在重庆建立的政权。

我们这里所讲的“大夏”,指元昊建立的夏国,即史称的西夏。

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部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

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

西夏王朝先后有10位帝王登基。

如果从881年拓跋思恭建立夏州政权算起,至1227年被成吉思汗灭亡为止,夏王国曾有347年的悠久历史;如果从1038年元昊称帝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算起,也有189年的历史。

在漫长岁月里,西夏先后与北宋、辽鼎立,和南宋、金对峙。

然而就是这样强盛一时的民族政权,在其灭亡以后的数百年里,竟然难以寻觅它的踪迹,像一阵风一样销声匿迹了……西夏王朝何以能自立成国?是什么力量使它在周边政权林立及朝代更替中立于不败之地?又是什么力量使顽强的党项民族和他们辉煌一时的灿烂文化悄无声息地湮灭于历史的长河?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回到“党项时代”,去追寻西夏的猎猎招展的旌旗……党项民族的逶迤雄心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曲一带。

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

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嫁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

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

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隋朝时,部分党项羌开始内附追随中原政权。

西夏王朝的历史与文化

西夏王朝的历史与文化

西夏王朝的历史与文化西夏王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建于1038年,绵延至1227年,历时近两百年。

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的一支重量级军事政治势力。

西夏王朝的历史与文化不仅有着独特的地位,更是中华文化和边疆文化的交汇点之一。

一、西夏王朝的历史西夏王朝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末年,当时河西走廊一带的吐蕃王朝势力已经衰落,多个部落相互争斗。

公元983年,李元昊在兴庆(现今宁夏银川)一带聚集了一批士兵,开始打下一方势力。

公元1038年,他自立为西夏王,建立了一个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了大约两百年。

西夏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充分发挥了军事优势,尤其是能够在战斗中灵活运用骑兵,形成功夏的特色兵种,其雷霆之势常令敌人望风而逃。

同时,西夏王朝的民族关系非常复杂,不仅有当地各个少数民族,还有以汉族、藏族为主的移民群众,这种复杂的社会结构为王朝的统治增添了难度。

西夏王朝的强盛时期大致分为两段,一是1048年至1227年前期,史称“大西夏”;二是1227年至1253年后期,史称“小西夏”。

在1048年前后,西夏国威达到了顶峰,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王朝先后两次进攻东南的宋朝,收复了陕西、河南等地的部分区域,促使宋夏两国的长期激烈对峙。

直到1227年蒙古军队入侵,西夏被迫投降。

虽然李元昊之后的大部分西夏皇帝都不如先祖辉煌,但到1253年,西夏仍然存在,这个建立在中国西北的王朝才正式结束。

二、西夏王朝的文化西夏王朝的文化主要分为语言文字、艺术、建筑等几个方面。

语言文字: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的文字都源于汉字,因此,西夏王朝的文字也是以汉字为基础,辅以西夏语,编制有《大書》、《小書》、《把字》等几部著作。

其书法风格独特,多数是用小篆或草书形式,书法简洁明了,线条又略显粗壮。

艺术:西夏王朝的艺术包括了音乐、演奏、绘画、雕刻等多个方面。

其中以壁画和石雕最为重要,现保存在宁夏、甘肃等地的寺庙、古塔和岩壁上。

宁夏历史简介

宁夏历史简介

宁夏历史简介
宁夏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羌、戎和匈奴等民族的集居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并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

汉代时,这里的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

到了唐代,宁夏全境属关内道,设6州,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

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登基,即唐肃宗。

宋代时,宁夏地区属秦凤路,后宁夏北部被党项族李继迁占领,北宋只控制宁夏南部。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

蒙古灭西夏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

明代时,宁夏设府,后改卫,再增设宁夏左屯卫、中屯卫和前卫、中卫、后卫。

后改设宁夏镇和固原镇,长城沿线设九个防区,称九镇,为明代边重镇之二。

清代时,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宁夏设巡抚,属陕西布政司,下制卫所,宁夏为准省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宁夏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如今,这些历史遗产已成为宁夏宝贵的文化财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总的来说,宁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的缩影。

在宁夏的土地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华夏西部影视城在银川市城区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

该城堡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1华夏西部影视城在银川市城区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

该城堡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华夏西部影视城所在地。

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

镇北堡也因此得名。

当地群众分称之“老堡”和“新堡”。

据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20___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

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已被风蚀殆尽,仅存残墙断垣,形制尚存。

城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0米。

向北穿过城中黄土路,是老堡瓮城遗址。

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

新堡城池较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

东面辟有半圆形瓮城,城门南侧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墙。

城墙宽5米,墙上筑砌有1.8米高的堞墙垛口。

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角楼基址依稀可见。

镇北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成为贺兰山东麓风景旅游景观;并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韵味,引起了中国许多著名电影艺术家的浓厚兴趣,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导游词2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独特魅力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这里旅游参观。

在宁夏银川市,这里曾是古西夏的王朝心脏所在地。

在这座古城中,如今还保留有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

这两座古代城堡的遗址就是文明全国的镇北堡古城。

这些古城堡现在已经成为了银川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经成为了非常著名和非常受当今电影制作人喜爱的影视城了,着镇北堡影视城已经被人们与为乐中国影视界的中国一绝。

特有的西域大漠风光,加上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古城堡,使得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有着不同于国内其他影视基地的特点。

历史朝代表

历史朝代表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匈奴族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汉族 高祖明王张寔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满族 清太宗皇太极
中华民国 1912- 南京 南京 汉族 孙中山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详表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华夏族 禹
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华夏族 汤
北燕的第一代皇帝是高句丽人高云(高句丽王族,高云的祖父高和,是高句骊族群的分支。慕容宝收以为养子,赐姓慕容,因又名“慕容云”,称帝后恢复原姓高),实际的建立者是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太祖文成皇帝)。
慕容泓在前燕时期慕容俊在位时被封为济北王。慕容泓在位时虽未正式称燕王或燕帝,且原本有意归附慕容垂,惟建立年号已表示有独立于其他政权之意,故一般以慕容泓为西燕之建立者。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西夏历史简介概述

西夏历史简介概述

西夏历史简介概述
西夏历史简介概述
西夏,又名党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
始于1038年,终于1227年。

它的疆域涵盖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四川、山西等省份。

西夏历史上,经过几个王朝的更替,最终形成了西夏国。

1038年,由金朝安抚使梁九功的弟弟梁夫人领兵自陕西进攻
党项,并在狄道打败李元昊,将其割据地西夏暴露在梁家的控制之下。

1048年,梁九功的曾孙梁绍被封为西夏国王,建立
起西夏第一代政权。

之后几代王朝的变迁,直至1227年,不
丹火星修的一脚拆掉了白马宫的木结构,使西夏国王李睍等人遇难而灭亡。

西夏王朝在统治期间,曾经取得了许多战争和游牧民族
间的争雄胜利,它的统治下,在文化、军事、经济和政治上都有的显著的进步。

贺兰山碑文、尖山文献等重要文物的获得,推进了中国古代铜版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的进步;战争技术尤其在对抗金朝和南宋时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和应用。

然而,西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并不完善,王朝末期
尤其凝聚了动乱和腐败的趋势,使西夏日趋衰落。

西夏灭亡后,其领土逐渐被中国的元朝进行统治。

总的来说,西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对抗游牧民族、保护中原地区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西夏王朝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西夏王朝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西夏王朝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它是由党项族人李元昊于1038年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

西夏王朝历时约200年,经历了建立、壮大、衰落、灭亡等历史阶段,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西夏王朝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一、西夏王朝的建立和壮大西夏王朝的建立始于公元1038年,当时唐朝已经灭亡,五代十国国家的割据状况依旧持续,北方地区政治动荡,主要少数民族藩镇相对独立。

这个时候,党项人李元昊在固原建立了西夏政权,以抗衡当时的南宋和辽朝。

随着西夏王朝的不断壮大,其疆域逐渐扩张,包括今天的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份。

西夏王朝采用了汉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实行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尽管被周边的大国所视为“野蛮”,但一些方面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已经“汉化”。

二、西夏王朝的文化特点西夏王朝的文化是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

由于西夏书院失火,因此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多数资料都是在远古时期通过传说和传统的口头文学得以保留下来。

西夏王朝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方面:西夏王朝的语言是以党项话为基础,融入了汉语、藏语、蒙古语等多种语言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

2.文学方面:西夏王朝的文学以诗歌为主,包括诗、歌、赋、散文等多种文体。

其中以《西夏箴言》、《西夏新乐府》、《党项乐府》等代表作品最为著名。

3.艺术方面:西夏王朝的艺术主要包括壁画、雕塑、绘画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出现在兴庆宫裙带关壁画,顶部是用砖雕刻成的天花板和天鹅感人,底部是壁画,画面丰富、内容瑰丽。

4.建筑方面:西夏王朝的建筑充满了民族风情,建筑形式以木石结构为主,城墙、寺庙、皇宫等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著名的兴庆宫建筑群是西夏王朝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包括了宫廷、寺庙、神道等建筑,体现了西夏王朝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

“西夏”文化

“西夏”文化

“西夏”文化
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自宋代,党项族正是凭借这块塞上得天独厚的绿洲作为根据地,才能在西北建立一个史称“西夏”的万里之国。

西夏——历史悠远,承载风雨,刻画华夏儿女的柔情、坚韧与拼搏;
正如宁夏烟草的发展,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前行,同时,也积奠了宁夏烟草的文化特色。

西夏——聚八方人贤,创历史新篇,在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发出灿烂的火花。

正如宁夏烟草的发展,聚贤才、拦智士,不断完善了行业体系的构建、用工作制度的分配改革,使得行业的发展不断向大省份迈进。

西夏,烟草职工将在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下,继承起古人那种坚忍不拔、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在西夏之国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

夏字组词部首

夏字组词部首

夏字组词部首
一、简体部首:夂,部外笔画:7,总笔画:10,繁体部首:夊。

二、夏字组词有夏天、夏季、华夏、消夏、西夏、夏令。

三、释义: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指中国:华~。

3、(约前2070—约前1600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

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

传到桀,为商汤所灭。

4、十六国之一(407—431)。

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

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

为吐谷浑所灭。

5、(1032—1227)。

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

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为蒙古所灭。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夏.宁夏.华夏字数:3968来源:中国民族2002年9期字体:大中小西夏是宁夏历史上惟一以银川为中心,在这里建都的王朝。

西夏王朝统一了西北广大地区,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并立,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

它不仅在宁夏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也有重要影响。

说起“夏”字,好像中国人对她情有独钟。

中国古代即称中华大地为华夏,经千百年至今沿用不衰。

在远古,以治水闻名的大禹建立的王朝即称为夏朝,以至于后世对中原地区的人仍称为夏族,以后的“夏”似乎向西北倾斜。

公元五世纪初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辖今宁夏、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建都城于统万城。

该城在今陕西、内蒙古交界的靖边县境,距今宁夏境不过百里之遥,俗称白城子,此城以蒸土夯筑,城坚如石著称于世。

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虽仅存30年,但却把“夏”的称呼留给了当地。

北魏时期的统万城置夏州,后曾一度改为朔方郡。

在此后的四五百年中,夏州是北方的一个重镇,但并没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的发展给了一个新崛起的民族——党项族以机遇,也给夏州的振兴带来了转机。

在唐代,居住在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的党项族,由于受吐蕃强大势力的挤迫而陆续北迁。

他们先后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居住,力量逐渐壮大,其首领由于率部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和镇压黄巢起义受到唐王朝的重视和封奖。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时期,党项族首领建立起以夏州为中心的割据政权,节度一方,夏州成为党项族的政治中心。

宋朝初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抗宋自立,经十数年的起伏辗转,势力变得强大,后攻陷了宋朝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遂以灵武为中心继续发展。

他的儿子李德明承位后,将统治中心迁往贺兰山东麓的怀远镇,升为兴州,即今宁夏的银川市。

李德明东和宋朝,西收回鹘,击败吐蕃,领土扩大到河西走廊,奠定了西夏立国的规模。

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承祖、父基业,文治武功皆有不平凡的建树,改姓嵬名氏,于宋宝元元年(1038)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全称白高大夏国),将兴州升为兴庆府(后改称中兴府),定为国都。

夏国因在宋朝之西,宋人称之为“西夏”,这一称呼一直使用至今。

西夏与邻近诸朝和和战战,恩恩怨怨,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生动史剧。

西夏有完备的政治制度,从兴庆府到地方州县,有健全、系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西夏借鉴中原王朝法律并结合自己地域和民族特点编纂了王朝综合性法典。

西法典长达20卷,是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刊印的大型综合法典。

其条目编排格式十分接近现代法律形式。

这样重要的法典的编纂和颁行都是在现在的银川市完成的。

在当时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环境中,西夏没有像当时其他王朝辽、金以及后世的元朝那样实行明显的民族压迫政策和民族等级统治方式。

相对而言,西夏的民族政策比较平和,境内民族矛盾不那么尖锐。

西夏王朝给后世处理民族关系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西夏的经济发展很快,畜牧业、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的进步。

西夏时期不仅利用汉、唐时期所修旧渠,还修新渠名为“昊王渠”,以兴农田灌溉。

昊王渠至今有的渠段还被利用。

据西夏法典规定,西夏对农牧业的管理是很科学、很细致的。

西夏有发达的文化事业,在建国前创制了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后世称为西夏文。

西夏文前后使用了至少四百六十多年,是中国宋元时期创制的多种民族文字中使用范围广,应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

用西夏文书写、刻印的文献十分丰富,仅存世的文献就十分可观,是中古时期除汉文文献外,保存文献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族文字。

西夏崇尚佛教,当时皇室倡导,百姓皈依,寺庙广布,僧尼众多。

西夏早期在短短的五十多年中用西夏文译成大藏经,就其译经速度来看,是译经史上的一个创举。

西夏文献中保存着最古的一幅西夏译经图,此图出自宁夏灵武,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

西夏还刊印了汉文大藏经,是中国中古时期为数不多的几种汉文大藏经的一种。

在中国历史上西夏第一次封设帝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出土的西夏文佛教文献中就有两位帝师的撰述。

西夏帝师的驻锡之地应是在宁夏银川。

西夏注重儒学,以儒学思想为其统治思想。

西夏翻译了儒学的重要经典如《论语》、《孟子》、《孝经》,以及中原王朝的政书《贞观政要》和类书《类林》等。

西夏时期兴庆府是教育中心,这里有类似中原王朝翰林院的番汉二字院。

西夏至少在崇宗时期就实行了科举制度,先后设立了蕃学、汉学、国学、大汉太学。

西夏皇室尊崇孔子,仁宗亲临太学祭奠先圣先师孔子,并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立庙祭祀。

中国自汉代独尊儒术,唐代以后,代有封谥,但将孔子抬高到文宣帝的高位,只有西夏一朝。

西夏有高超的建筑水平。

现在的银川市当年作为西夏的首府,德明、元昊两代都大兴土木,建设城墙、宫殿、宗社、寺庙、民居、陵园,都有相当的规模,奠定了后世银川的基础。

从银川市内的承天寺塔以及贺兰山拜寺口双塔、贺兰县宏佛塔、贺兰山拜寺沟方塔、同心县康济寺塔、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可以看到西夏佛塔类型多样,结构精巧,表现了西夏建筑特点。

银川城外贺兰山麓的西夏帝王陵园占地50平方公里,有高大的帝陵9座,陪葬墓二百多座,星罗棋布,异常壮观。

西夏的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成就。

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夏文谚语集是西夏人民哲理和智慧的结晶。

西夏陵园出土的鎏金铜牛,体形硕大,形态逼真;人像石碑座造形奇特,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雕龙栏柱雕刻细致,造形生动。

贺兰县宏佛塔所出西夏佛教帛画(唐卡)绘制精细,敷色浓丽,色彩对比强烈。

甘肃莫高窟、榆林窟的西夏洞窟壁画中有十分精彩的作品,榆林窟中的文殊图和普贤图构图严谨,手法细腻,色彩艳丽,令人叹为观止。

黑水城出土的双头泥塑佛像,优美生动,比例适度,为世上所稀有。

宁夏宏佛塔所出彩绘泥塑佛教造像,形神兼备,有唐代遗风,反映出西夏艺术的精湛成熟。

西夏发达的科学技术还突出地表现在印刷术方面。

西夏不仅有书法优美、印制精良的西夏文、汉文雕板印刷品,还有构图完整细致、雕刻印刷高超的木板画。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西夏在活字版印刷术的使用和流传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宋朝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成为印刷史上的伟大里程碑,然而宋朝的活字印刷品无一件流传下来。

令人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活字印刷品至少有7种,共数十卷册,其中有泥活字印刷品,也有木活字印刷品,有世俗文献,也有佛教文献。

西夏的活字印刷品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印本。

其中一套九卷《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发现于宁夏贺兰山拜寺沟的西夏方塔中,数量最多的《大云广佛华严经》也出在宁夏灵武。

宁夏地区是中国中古时期使用、传播活字印刷的一个中心,在古代印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此外,西夏的锻造、纺织、医药、历法都达到了当时的很高水准。

西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弱到强,由兴而衰,最终统一于蒙古。

在元代,西夏故地仍旧和“夏”有不解之缘。

元代于全国各地设置省和路,在西夏故地设“西夏中兴行省”,这一名称连夏国名和都城名都包括在内了,省治仍治于中兴府,即今银川市。

后西夏中兴行省改置于甘州(今甘肃张掖),称为甘肃等处行省,下属中兴路改为“宁夏府路”,这是“宁夏”之名在历史上的正式使用之始,取西夏地区安宁之意。

这一名称为历史和人民所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西夏虽已成为历史,但其多方面的成就仍能泽被后世,不仅充实了宁夏地区,甚至还影响到华夏大地。

西夏文在元代有很高的地位,是六种被认可的文字之一,在北京居庸关、敦煌莫高窟和甘肃永昌等地都发现有包括西夏文在内的六体文字石刻。

西夏开创的帝师制度,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当时封八思巴为帝师,总领宣政院事,至元末共设15任帝师。

西夏音乐被元朝采用,称为“河西乐”,一直使用到元朝末。

棉花的种植在由西域向中原传播过程中,西夏是重要的传播过渡地带。

有的重要科技成就还通过河西走廊远播境外,比如12至13世纪西夏应用流行活字印刷术,14世纪在西夏西部的回鹘也使用木活字印刷,直至15世纪中亚和欧洲才逐渐使用活字印刷术。

显而易见,西夏在活字印刷术由东向西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过渡和桥梁作用。

西夏灭亡后,党项人后裔被称为唐兀人,属色目人,在元朝有较高的民族地位,不少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夏后裔历经元、明而逐渐销声匿迹。

根据文献记载,很多省份都有西夏后裔居住,可以说西夏后裔已经融入华夏各族之中。

特别是在安徽发现了两部互相印证的西夏后裔家谱,证明西夏后裔传承至今,并已成为汉族的成员,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典型例证。

时序变迁,物换星移。

西夏灭亡已经七百余载。

由于过去汉文史书记载的缺乏,绝大多数人对西夏缺乏了解,甚至在原西夏故地西夏的痕迹也渐渐被抹平。

上世纪末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内,由于大批西夏文献、文物的发现和研究工作的长足进展,学术界和社会上对西夏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越来越加关注。

宁夏人民将西夏文化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在宁夏随处可以看到西夏文化的影响。

宁夏博物馆的西夏文物展览,以众多精彩的西夏文物将观众带回到有灿烂文化的中古时期。

贺兰山下的西夏陵园早已对游人开放,使人们可以凭吊鼎失祚亡的古代王国,了解那段生动的多民族历史长剧。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聪明的宁夏人,不仅把西夏文化作为宁夏的文化资源之一,还利用它开发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在银川市就可以见到以西夏和西夏第一位皇帝元昊命名的公园。

宁夏还发行了一套4张西夏陵园文物纪念邮票,西夏文物精品像枯树新花将西夏文化传向四面八方。

西夏历史文化将借助新的媒体,由宁夏走进华夏大地千家万户,走向海外,使西夏的历史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