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小区住宅建筑设计要点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c2eb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c.png)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耸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挑战。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火势蔓延迅速等特点,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总体布局1、防火间距高层住宅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
根据相关规范,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3 米。
防火间距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为消防救援提供有利条件。
2、消防车道小区内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 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12 米,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被占用或堵塞。
3、登高操作场地高层住宅建筑应在消防车登高操作面一侧设置登高操作场地。
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15 米和 10 米,其坡度不应大于 3%。
登高操作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便于消防车辆展开救援作业。
二、建筑结构防火1、耐火等级高层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承重墙、柱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50h 等。
2、防火分隔建筑内部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将不同的区域分隔开来,以阻止火势和烟气的蔓延。
例如,楼梯间、前室、电梯井等部位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防止火灾通过竖向通道蔓延。
3、管道井防火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不燃烧体。
三、安全疏散设计1、疏散楼梯高层住宅建筑应至少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且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居住人数和疏散要求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11 米。
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1d8c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1.png)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高层住宅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和居住问题,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为改善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和寿命,需要对其结构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设计要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与地的矛盾。
提高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要使高层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利用,需要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建筑形态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技术已趋于完善,但其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其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力求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然而,就一般的高层住宅而言,出于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原因,其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因此市场上的住宅建筑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其次,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中,在追求新颖的立面形象设计的同时应兼顾平面功能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考虑立面效果而牺牲使用功能的情况。
比如,为了建筑体形规整,会出现暗房间、空间不通透、开间进深不协调等问题。
图1 某住宅项目形态图2 某高层住宅形态(二)户型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的总体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生活费用有所增加,因而城镇居民的CPI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在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造成了高层建筑中的大面积户型,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的可负担范围。
据调查数据,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2b9f5bf1711cc7930b71670.png)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发展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的首选。
本文详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和要点,并联系设计风格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原则;要点;设计风格;以人为本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里的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理念的推动和先进的工程技术的普及,为住宅建筑向高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发展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不仅有效的节约土地用地,提高空地率的使用,还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
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在城市规划中,高层住宅建筑所扮演的角色,与城市的关系,如建筑空间布局,外表面尺度的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干扰。
另外建筑师应既要满足建筑形体需求,如内部空间、功能合理等,又要协调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
此外还应该不断地研究人们的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的生活需求,以确保建筑设计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最后,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代表了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1.1 建筑设计功能的合理性高层住宅建筑中功能影响着空间形式的设计,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住户的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
其中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房间齐全,动静分区,洁污分离,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宜人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同时把每个生活区域分离,把公共活动空间与卧室,卧室与起居室、餐厅等相分离,从而有效提高房间的相对私密性。
另外,人在建筑空间中是一种动态因素,应考虑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将其安排在适宜的位置上,使人在各功能房间之间的活动自然便利,使之形成合理有序的有机整体1.2建筑设计空间的舒适性高层住宅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空间的设计要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86cb67011ca300a6c390c1.png)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小区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进行高层住宅小区设计的时候,要处理好使用者、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在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这成为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高层住宅小区建设设计的内容等进行了分析,为提高设计的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协调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城市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城市建设已从平面上的扩展模式转变为立体上的发展模式。
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土地容积率,保证居民小区能够具有良好的日照、绿化及其通风条件,高层住宅小区将成为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的总数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是高层住宅的设计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设计的具体方案不够科学,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索。
本文根据两个高层住宅小区的调查,对小区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对我国高层住宅小区的建设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高层住区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高层住宅小区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建设高层住宅小区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小区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小区建设地点,合理的规划校区的建设密度以及容积率,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为了确保高层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创造较好的通风环境:建设高层住宅的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冬天寒风的影响,同时夏天要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室外通风环境,小区周围的生态设计需要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第二,创造开放性的生态环境,比如,小区建设在绿地以及河流附近,通过绿色与水流的降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天的炎热感,增强住宅小区的开放性;第三,在住宅小区内,栽种具有调节性的植被,比如,在小区住宅的南面种植落叶乔木,夏天,乔木繁茂的树叶可以为用户遮荫,冬天,乔木落叶之后,可以将阳光引入室内,也就是说,乔木能够满足人们在冬夏两季的相应要求,在小区住宅的北面可以种植常青树,它在冬季起到挡风的作用。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e5560b02020740be1e9bd4.png)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摘要]:随着现今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日渐复杂的高层建筑的形式、使用材料以及力学分析模型越来越难以满足,其结构设计体系也更加的多样化。
5.12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袭来就使得差不多全部的高层建筑物轰然倒下,据此高层建筑下的结构设计这也就成为了建筑结构工程师设计研究、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以及新一轮的建筑考验。
在本文中,笔者就将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概略性的介绍了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特征以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体系等的基本要点,还提出了简单性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防震、抗震设计,供广大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体系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311.41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486-01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1.1利水平荷载是其决定性因素利水平荷载已经成为了高层住宅建筑的决定性因素。
在建筑的竖向构件中,因为其自身的重量以及楼面使用的荷载,所带来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是和所建的建筑高度有着正比关系;然而,对建筑结构来说,水平荷载作用所引起的倾覆力矩以及在竖向构件中,其由此引起的轴力和建筑物的高度二次方有着正比关系;除此之外,对某一特定的高层住宅建筑来说,在大体上,竖向荷载是一个定值,然而,作为建筑的水平荷载上的风荷载作用以及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变化而随之有着比较大幅度的变化。
1.2不能忽视轴向变形在高层的住宅建筑之中,因为竖向上的荷载数值比较大,其可以在建筑柱中产生比较大的轴向变形,继而建筑会对连续的梁弯矩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连续的建筑梁中间支座处负弯的矩值度减小,同时,跨中正弯矩以及端支座负弯矩值度增大;除此之外,给建筑构件剪力以及侧移造成影响,把建筑的构件竖向变形考虑进去及比较后,会直接得出一个不够安全的结果。
1.3结构延性成为关键的设计指标高层住宅建筑和比较低的低楼房两者比较起来来说,高层的建筑结构更加柔和一些,在地震的迫害作用之下,高层的变形也更大一些。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e0152d941ea76e58fa04eb.png)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少人多,高层住宅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人口,相继建设了一批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的住宅,其中前两种形式多为高层住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房的压力。
标签: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原则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1.1建筑设计的统一性高层建筑设计不再单纯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
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
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1.2建筑细节的合理性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
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1.3建筑空间的舒适性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
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实际案例分析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建设项目用地由北至南,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七栋高层住宅楼,用地面积为33671.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4509.42平方米,其中地上:107436.29平方米;地下:24967.79平方米,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3.9米,住宅首层层高4.45米,标准层层高2.9米,容积率3.19,建筑密度28.21%,绿地率32.25%。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e33c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7.png)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人们居住的重要选择。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不仅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景观和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打造舒适、安全、美观且节能环保的高层住宅,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选址与规划高层住宅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交通便利性,靠近主要道路、公交站点或地铁站,方便居民出行。
其次,周边的配套设施要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风向、日照等自然因素。
在规划方面,要合理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尽量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要考虑建筑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保证居民的视野和隐私。
二、建筑外观与造型高层住宅的外观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可以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展现出时尚与科技感。
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要选择温和、舒适的色调,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
建筑造型可以多样化,但要注意整体的比例和尺度。
可以通过阳台、飘窗、屋顶花园等元素的设计,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核心之一。
要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户型布局。
一般来说,客厅和卧室应尽量朝向南面,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厨房和卫生间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异味。
房间的面积和比例要适中,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避免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考虑动静分区,将活动区域(如客厅、餐厅)和休息区域(如卧室)分开,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四、交通与疏散设计高层住宅的交通设计包括垂直交通(电梯)和水平交通(走廊、楼梯)。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居民数量合理确定,以保证居民的出行便捷。
疏散设计是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楼梯,并保证楼梯的宽度和坡度符合规范要求。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b674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5.png)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层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火灾风险。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火势蔓延迅速等特点,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
一、建筑布局与防火分区合理的建筑布局是防火设计的基础。
在规划高层住宅建筑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风向、消防通道等因素。
建筑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要确保消防车道畅通无阻,便于消防车通行和作业。
防火分区的划分是控制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根据相关规范,高层住宅建筑应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应有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宜超过 1500 平方米。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有效地限制火势的蔓延范围。
二、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是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设计疏散通道时,要确保其宽度足够,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
楼梯间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并设置正压送风系统,防止烟雾进入。
疏散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应合理布置,使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区域。
疏散距离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从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
同时,要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引导人员在黑暗和烟雾环境中正确疏散。
此外,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
避难层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其面积、设施应能满足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避难间可设置在住宅套内,为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临时避难场所。
三、建筑材料与构件的防火性能选用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是提高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能力的重要措施。
建筑的主体结构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
外墙保温材料应选择燃烧性能为 A 级的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cd6b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3.png)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小区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构思及方法。
一、规划布局在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等因素。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小区的居住品质,减少噪音和污染的影响。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和间距。
为了保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建筑的朝向应尽量朝南,同时要保证楼与楼之间有足够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
此外,还可以通过错落式的布局,增加建筑之间的间距,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其次,交通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合理设置小区的出入口,避免车辆拥堵。
内部道路要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要考虑到行人的安全,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停车场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停车需求,可采用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
再者,公共设施的布局要方便居民使用。
如幼儿园、超市、健身设施等应分布在小区的合理位置,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
二、建筑单体设计(一)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核心。
要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设计出多样化的户型。
一般来说,户型应方正实用,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
客厅和卧室要宽敞明亮,卫生间和厨房要通风良好。
同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方便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
对于小户型,要注重空间的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最大化。
例如,可以采用开放式厨房、嵌入式家具等设计手法,节省空间。
对于大户型,则要注重舒适性和品质感,设置独立的书房、衣帽间等功能空间。
(二)外立面设计建筑的外立面不仅是建筑的形象展示,还对建筑的节能和保温起到重要作用。
外立面的设计要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特色。
现代高层住宅小区的外立面多采用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以线条简洁、色彩明快为主。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60d9e477232f60ddcca1ba.png)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特点及防火原则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其建筑内部实体隔墙较多,纵向和横向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功能都比较好,加之这类建筑的内部装修比较简单和内含人员较少,国内火灾实例不多,所以在其消防功能方面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建设中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思想和技术准备不足。
这种不足主要反映在高层住宅建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不遵循、不落实上;同时也反映在我们公安消防部门对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疏漏和玩忽职守上。
这种不足与日新月异超常发展的城市建设速度形成了尖锐矛盾,直接造成了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
一般地说,住宅建筑防火主要应考虑三个原则:一是从设计上保证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点;二是最快地知晓和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火警;三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撤离。
基于以上的原则,可将建筑防火设计分为主动防火系统和被动防火系统两大部分。
所谓主动防火系统是由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报警、灭火、防排烟以及消防用电、消防给水等设备系统所组成,其基本功能是早期发现和扑灭火灾。
建筑的被动防火系统,则主要由不燃与难燃的装修材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吊顶、钢与混凝土结构的防火墙、电缆防火管(井)、通风排烟管井、挡烟垂壁、管道的穿墙封塞等构成,其功能是利用适当的建材和构件将一个大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空间,在火灾发生与蔓延的过程中,将火势尽可能地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并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在设计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不出现倒塌破坏。
在目前的我国国情下,被动防火系统的设计更具普通性、可靠性、长久性和经济性。
二、高层住宅建筑被动防火系统设计应把握的防火对策要点(一)安全疏散方面关于疏散楼梯的设置,《高规》要求: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仅当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才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超高层豪宅设计的精细要点
![超高层豪宅设计的精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2911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5.png)
其中消防梯的前室可以与电梯厅合并。
如图1-4图1.核心筒平面一图2.核心筒平面二案例一超高层标准层筑高度为150米,其中三到十一层是平层,以上至49层中间户型是复式。
案例二住宅塔楼标准层案例三:住宅塔楼标准层建筑高度为124米,其中12层和25层包含避难层。
如图(注意,超高层住宅和超高层公建不同,不用设置避难层)3、最适宜的进深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日照情况和房型,超高层住宅的进深从20米至25米不等。
例如案例1住宅板楼的进深为19.5米, 案例2塔楼进深25米,案例3塔楼进深24.6米。
4、最适宜的户型配比、户数户型配比一般是由业主方销售方面提供的资料来确定的,通常根据既定地块进行全盘权衡,根据楼盘档次的定位综合考虑。
5、通用形式(一梯四户、一梯六户)除去跃层户型的考虑,我们可以采取一梯四户、一梯五户(为了满足小户型的需求将户型拆分成一梯十户)、一梯六户和一梯八户的形式三、楼梯间的消防设计1、消防疏散要求因为我们国家没有相应的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规范,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只能参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根据《高规》第6.1.5条规定住宅户门到楼梯间疏散口的疏散距离≦20米。
(其中6.1.6条规定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按其 1.50倍水平投影计算)。
户内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米。
2 、需征询项目当地消防局,确定建筑核心筒的要求及消防设备的要求。
例如案例1超高层住宅这个项目经与当地消防局沟通,超高层住宅交通的楼梯间前室必须独立,消防电梯前室只可与一部楼梯间的前室合用。
而高层住宅两部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和消防电梯的前室可以三室合一。
上海市也遵循相同的规定3、通风、喷淋、报警要求(规范条文、消防要求)1)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防烟楼梯间不论有无外窗,均应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2)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消防系统需要分区,建筑高度超过120米,自动喷淋系统需要分区设置。
高层房建小区技术标
![高层房建小区技术标](https://img.taocdn.com/s3/m/2de52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c.png)
高层房建小区技术标1. 引言高层房建小区是指由多栋高层建筑组成的小区,通常包括住宅楼、商业楼、办公楼等,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高层房建小区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层房建小区的技术标准,以及其中包括的各项要求和建议。
2. 基本要求2.1 结构设计要求高层房建小区的结构设计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承重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和建筑经济性;•应采用适当的耐久性材料,以确保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2 建筑安全要求高层房建小区的建筑安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高层建筑应设置适当的防火设施,包括消防水源、喷淋系统等;•建筑应符合相关的消防要求,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畅通;•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不得使用具有较高挥发性有机物的材料。
2.3 环境保护要求高层房建小区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应设置合理的垃圾处理设施,保证垃圾分类和处理的便利性;•应设置合适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应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能耗。
3. 建筑设备要求3.1 电力系统高层房建小区的电力系统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电力系统应满足居民日常用电需求,并考虑未来的扩容能力;•应设置合理的电源配电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高层房建小区的水暖系统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水暖系统应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包括供水和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应具备水质稳定、水压充足等特点;•排水系统应能够有效排除废水,避免堵塞和漏水。
高层房建小区的通风系统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通风系统应能够保证室内新鲜空气的供应,并排除污浊空气;•应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通风口,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应注意通风系统的噪音控制,避免对居民生活产生干扰。
4. 总结在高层房建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是确保建筑安全和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fdd7e5aeaad1f346933f3c.png)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摘要: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的总数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是高层住宅的设计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设计的具体方案不够科学,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本文通过对两个高层住宅的调查,对我国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tu9721.住宅小区设计应注重的环节绿化——绿化建筑物的建设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降低植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交通——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乱象,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
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的通行机会,尽量减少和改善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特别是居住小区的增加,势必增加城市的水、电、气、暖的用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
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城市功能——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
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自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文脉——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而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空间——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
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
“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2.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2.1不断优化户型设计搞好小区住宅建筑户型设计,努力创造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使用舒适的室内空间。
小区住宅设计的好坏,其单体平面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小区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
在相对有限的面积中应力求做到使用功能最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住宅建筑设计,即设计建筑本身,从广泛意义上说,更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对人的行为生活构成的关注应作为设计出发点之一。
超高层住宅及超高层公寓设计要点(瀚华设计院)
![超高层住宅及超高层公寓设计要点(瀚华设计院)](https://img.taocdn.com/s3/m/fed43a6c89eb172dec63b7af.png)
2梯6户 81 83.4
4梯7户 115.9 81.79
4梯8户 125.8 83.91
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住宅特点
电气设计
暖通设计
超高层公寓特点
03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特点
给排水设计
电气设计
暖通设计
超高层住宅特点
超高层公寓特点
绿地海玥项目1#楼标准层平面
保利广钢项目2#楼标准层平面
03
建筑设计
超高层住宅及超高层公寓设计要点 以绿地越秀海玥项目为例
超高层住宅及超高层公寓设计要点
• 建筑设计 • 结构设计 • 给排水设计 • 电气设计 • 暖通设计
建筑设计
超高层建筑特点
结构设计
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住宅特点
1. 关于建筑高度计算
1 规划建筑高度 规划上的建筑高度一般指室外自然地坪计算至建筑女儿墙顶或者檐口的高度。因机场、气象、通信、军
于一个长边长度的连续登高操作场地;登高场地不小于20m(长) ×10m(宽) 。
小于50m的高层: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登高场地,相邻两个 登高场地间隔距离不应大于30m,且总长度仍需满足上述要求。登 高场地不小于15m(长)×10m(宽)
登高场地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坡 度不宜大于3 。登高场地只能采用覆土不大于100mm的浅表土,覆 土下需做地面硬化以满足消防登高车操作荷载要求。
加外遮阳板( 图1)、百叶遮阳( 图2)或自带百叶中空窗等措施。
电气设计
暖通设计
超高层公寓特点
问题:广州地区,出现部分审查单位不认可百叶遮阳( 图2) 、自带百叶中空窗这两种做法。
03
建筑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792e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7.png)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摘要:本文对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剖析,同时探讨了在规划与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元素,最后研究了如何优化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布局和设计。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随着可用的城市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已经从传统的平面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
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容积率的持续增长,为了满足高层住宅的全方位需求,如阳光、阳光、通风、绿化和停车等,高层住宅小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但是,现在我国的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主要过分强调空间的最优使用,完全忽略了高楼住宅的环境以及人性化的科学设计。
所以,通过深度地探索现代高层住宅小区的布局和设计,将为推动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向着更加人文的方向前进提供极其关键的引领。
1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1.1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时,首先要优先考虑建筑物是否能够坚守以人为核心的基础设计理念,是否能够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居住需求。
在规划设计大型住宅建设工程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思考如何将小区的总体建筑设计变得更具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还要针对居民社区的公共生活服务场所以及公用设备的服务设计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为所有的住宅社区成员创造一个更加宜人、健康的公共生活环境。
另外,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区的内部建筑环境时,设计师不仅要全面考虑现阶段居民的基础生活需求,还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未来的改造和升级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
1.2提供宜人的社区休闲和休息空间在构思和设计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其建筑的时,设计师们也需要高度重视对全局生活空间的统筹规划,展示出生活空间的多元化功能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一定需要确保空间设计的科学和合理,同时也需要强调空间设计的功能差异,让居民在这个空间里可以体验到居住和休闲的各种乐趣。
分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分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a6b4d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6.png)
分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住户的居住舒适度、公共空间布局、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居住舒适度1.采光:高层住宅建筑在采光方面应当得到充分的考虑,窗户的布置,尺寸和类型都应当能够带来充足的阳光和自然光线,以及减少反射和眩光。
此外,大部分卧室和起居室应当同样受益于阳光和自然光线的明度。
2.通风:居室内部通风至关重要,因为空气干净且新鲜的空气维持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很重要。
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到在宿舍内部的空气流通性,并相应的设计出通风合理的室内结构。
这包括室内屋顶通风,窗户和阳台的布置,以及室内嵌入式通风管道的设计。
3.隔声隔热:高楼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到隔热和隔音。
隔声和隔热目的在于限制室内外环境的噪声和温度的交换,使居民在室内得到舒适的环境。
二、公共空间布局1.室内区域:室内区域应当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来提高住户的使用效率。
这还包括制定通道、厨卫、家具和装修的合理设想。
在公共区域注重舒适度和隐私。
2.室外区域:室外区域是整个大楼的高级景观,应当有自然和人工元素的结合体现。
自然元素可以包括植被、水体、月台和游泳池等,而人工元素可以包括城市街景、花园以及意向的艺术和雕塑等。
该区域应该被设计成公共区域,使得住户可以享受到绿地和庭院般的自然环境,也可以与人们沟通、交流。
三、环境保护1. 节能: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应当包括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碳足迹。
这包括使用节能灯、自动节能电器和太阳能电池板等。
一些被动环境管理方法也可以经常使用,例如合适的隔热的窗户或壁垒,来最大程度地在突出能源效率的同时去除空气和水的污染。
2. 环境治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通常需要处理很多环境问题,关注城市化和人类居住的过程,从能源和粮食供应到废水和垃圾管理。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和处理,公共区域治理,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健康的环境。
总之,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是非常复杂而综合性的,从建筑设计的细节到建筑整体的环境调控,都需要进行很好的设计和规划才能保证住户生活的舒适度和环境质量,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高层住宅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dc6a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d.png)
高层住宅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高层住宅设计的要点。
一、建筑结构设计1、抗震设计高层住宅由于高度较高,在地震作用下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结构体系和抗震等级。
通常采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同时,要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设置合理的抗震防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安全。
2、风荷载设计高层住宅受到的风荷载较大,风荷载对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舒适度有较大影响。
在设计时,需要通过风洞试验或数值模拟等方法准确确定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合理设计结构的抗侧力体系,确保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基础设计高层住宅的基础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重量、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通常采用桩基础、筏板基础或箱型基础等形式。
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二、交通组织设计1、垂直交通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主要依靠电梯。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物的层数、户数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一般来说,每部电梯服务的户数不宜过多,电梯的等候时间不宜过长。
同时,要设置消防电梯,以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2、水平交通高层住宅的水平交通主要包括走廊和楼梯。
走廊的宽度要满足人员通行和消防疏散的要求,一般不宜小于 12 米。
楼梯的设置要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楼梯的宽度和踏步尺寸要适宜,以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和顺畅。
3、停车设计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层住宅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
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
可以采用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等形式。
停车位的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设置合理的车行通道和出入口,以保证车辆的进出方便和安全。
论述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要点
![论述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8a1abe1711cc7930b71666.png)
论述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要点摘要:高层住宅现已变为各城市主要的居住建筑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居住的需求。
国内的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影响了建筑业的飞速进步,应用到工程当中的施工技术也一直在提升创新和提升。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各个施工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的标准规范进行。
因此,设计师必须掌握高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并在施工图中明确标出关键施工步骤及细则,以提升施工图在高层住宅施工中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1.高层住宅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1图纸绘制错误或遗漏平面设计图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整体规划来说非常重要,在其设计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主要原因是平面设计图是其他工程图纸和规划图的基础,所以该图纸的规划是最为完整、最准确、最简单的。
此外,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设计文件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深度规定》中对工程图纸的规划有详细的标准和规范。
但在实际规划中,设计师往往会因为疏忽导致图纸与相关规范不符。
在图纸设计中,通常存在比例误差和随机选择作图方法的低级错误。
同时,如立面、轴线、标号等各种工程规划图形形式,廊道上下走向,相关环节的详细规格,与国家标准《高层住宅建筑制图》不一致。
1.2总平面设计问题总体平面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类型、布局、交通联络组织和综合配套设施等,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方向。
但总体设计方案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图纸不科学和工程设计不完整。
主要是由于设计师和施工图设计师之间信息交换不准确、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从而导致建筑设计轮廓、覆盖厚度、建筑标高等方面的误差,影响施工图的精细程度。
例如,建筑物轮廓坐标的精度偏差、结构桩基础与总体布置设计的不一致,都是由于信息交流不完全、绘图不科学造成的。
另一方面,总平面布置图的工程不完整,由于设计人员自身能力、设计周期和建筑设计难度的差异,往往导致施工图纸在设计时期缺乏深度,相关指标无法满足建筑标准的要求。
成都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及审查要点
![成都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及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0672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c.png)
成都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及审查要点一、建筑专业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23年版)如下简称《高规》,第3.0.1条)建筑构件旳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对应规定。
(《高规》第3.0.2条)2.高层建筑幕墙内不一样防火分区楼层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旳不燃烧实体裙墙;幕墙与楼板、隔墙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高规》第3.0.8.2、3.0.8.3条)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窗槛墙或设置实体挑檐;(《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23如下简称《住宅建筑规范》,第9.4.1条)住宅建筑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近来边缘之间旳水平间距不应不不小于1.0m。
(《住宅建筑规范》第9.4.2条)3.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并应设置直通室外旳安全出口。
(《高规》第4.1.4条、《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116-2023如下简称《民用电气规范》,第13.11.6条)4.高层建筑使用可燃气体旳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
(《高规》第4.1.9条)—4.2.4条)6.高层建筑旳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旳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规》第4.3.1条)高层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消防通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旳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旳人行通道(可运用楼梯间),其距离不适宜超过80m;(《高规》第4.3.1条)高层建筑旳底边至少有一种长边或周围长度旳1/4且不不不小于一种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不小于5.00m、进深不小于4.00m旳裙房。
(《高规》第4.1.7条)7.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高规》第5.1.1条)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旳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种防火分区;(《高规》第5.1.4条)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旳面积叠加计算(《高规》第5.1.5条)8.防火墙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旳门、窗洞口之间近来边缘水平距离不应不不小于4m。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1652395a8102d276a22f7f.png)
品种的单一 、局 限…在实 际的设 计工作 中,可 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解 决:①二次盘管 、调压 :即在一定的楼层设置 “ 二次盘管”,在水平盘 管上 ( 多设在楼梯间 ) 设置 “ 二级调压 ”装置。②两套系统 :上 、 下若 干层 自 系统 ,由室外调压器分别进行 “ 成 一级调压 ”” 。其 中 , 供给上
h 36 m) ≤8. 8(
() 。 1
( 2)
2 外 饰面贴 砖
外墙饰面砖宜分段 由上至下施工 ,每段 内应 由下向上粘贴。粘贴 时 饰面砖 采用满粘法粘贴 ,粘结层厚度 一般为3 4 m ,面砖 卧灰应饱 ~m 厚 满 ,以免形成渗水通道受冻后造成外墙饰面砖空鼓裂纹。先 固定好靠尺 板贴最下第一皮砖 ,面砖贴上后用灰铲柄轻轻敲击砖面使之附线 , 轻敲 表面固定 ;用开刀调整竖缝 ,用小杠尺通过标 准点调整平整度和垂直 度,用靠尺随时找平找方 ;在粘结层初凝前 ,可调整面砖的位置和接缝 宽度 ,初凝后严禁振动或移动面砖 。砖缝宽度可用 自 制米厘条控制 ,墙 面突 出的卡件 、水管或线盒处 宜采用整砖套割后套贴 ,套割缝 口 要小 , 圆孔宜采用专用开孔器来处理 ,不得采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外 墙饰 面砖 不得 采 用 密缝 ,留缝 宽 度7~9 m,勾 缝 为 凹平 缝形 式 , a r 凹缝勾缝深度一般为2~3 mm。勾缝 时应随勾随用棉纱蘸清水擦净砖面 ; 勾缝后常温下经3 天即可清洗残留在砖面的污垢。
配电监控 和能量管理系统 的设计是一个涉及所有 电气设 备、内容非 常复杂 的工作 , 这套系统应具有 占空间小 ,防尘能力强 ,温度 、湿度变 化影 响小 ,抗电磁干扰性能强 ,停电后能够 自动报警 ,恢复供 电时能 自 动启 动等性能 ,且具有故 障信 息记录功能 ,以便查找事故原 因。除了 能实现常规的过流 、速断以及后备设 备 自 动投切的功能外 , 还应兼具测 量、无功补偿 、负荷 曲线 自动记录、实时控制设备等功能。 系统的设计 应在设备选型确定以后 ,根据各设 备的监控要求,首先列出受控对象 和 各子系统内的监控点 ,即编制监控总表 。监控总表是系统硬件 、软件配 置的依据 ,是整个设计 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并不是监控点的无序罗 列 ,应该简明、清晰地列 出受控设备 的名称及其编号 、所属配电箱及其 编号 、安装楼层及部位以及监控点所属类型等。同时还需注意在电力需 求管理 、 潜水泵控制 、 各类多台机组并联运行 的台位优化控制等功能设 计时 ,在相应 的供电回路 中设置具有远程操作 的控制开关 。同时 ,为完 成系统控制功能 ,还应对各个执行机构按系统要求选型,确保一次设备 的通信 匹配 ,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
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3.公共走道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
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
1.楼梯及前室
1). 基本要求:
梯段净宽≥1.1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
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
梯步数每段≤18步
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8*260+2400+200=4680),参见图1。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17*260+2400+200=7020)(中间100或200防火墙)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
≥6.0平米
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基本面积要求: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
2). 设计要点:
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 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满足大于1100mm (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c.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4.0米的防火要求。
d. 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
e.楼梯应出屋顶.
f.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500mm 时,楼梯栏杆应按临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1100mm 。
住宅楼梯间及出入口的设置有如下几个要求:
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条件:
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条件:
(设置的封闭楼梯间应满足下列规定: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
(1).12层-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封闭楼梯间。
(2).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32m 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条件:
除上述外的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楼,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的条件:
(1).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2).18层及18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 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3). 超过18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18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18层及18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 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2. 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1)基本要求:
a.12层以上的住宅楼每幢需设2台以上电梯
b.12层以上的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800KG/
台,且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60秒)
c.电梯的设置数量参考标准:60-90户/台
d.7层及7层以上住宅楼的电梯需满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门≥800mm ,电梯轿厢进深≥1400mm, 开间≥1100mm, 一般800KG 的电梯均能满足此要求。
)参见图9。
e. 消防电梯与客梯,其管道井及电梯机房均应分隔开(防火墙,消防电梯机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f.电梯厅的深度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800mm 。
若多台电梯双侧排列,则电梯厅深度应不小于向对最大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且小于3500mm, 参见图9。
g. 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与楼梯间合用的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
h. 消防电梯前室若有直接对外的开窗,其开窗与其他部位的开窗距离应满足水平距离大于1.0米,转角及相对时距离应大于2.0米, 参见图10。
3.公共走道
1)基本要求:
a. 公共走道的最小净宽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不小于1200mm (一般设计为轴线
1500mm ,墙与墙之间1300净空,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抹灰以及走道中安装消火栓后,能保证其实际净宽达到1200mm 的要求。
)参见图11。
b. 高层居住建筑首层;每个外门的净宽≥1.10m ;走道净宽单面布房为≥1.20m ,双面布房为≥1.30m 。
(高规6.1.9条)参见图12。
c. 长度>20m 的内走道(两端无窗)、长度>30m 的走道
(只有一端有窗)、长度>60m 的走道设机械排烟,排烟井面积
应计算所得,参考值0.3m^U2^U左右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 1)高层住宅楼中筒中常见管井有:(管井门均为丙级防火门,应尽量外开,以便在走道上检修设备,节约空间) a. 水表井: b. 强,弱电井: 11 层 : 强弱电一般共井,尺寸为 1200*600=0.72 平米
18-20 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强弱电共井
2800*800=2.24 弱电井 1200*800=0.96 25-33 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弱电井 2000*800=1.60 强弱电共井
3500*800=2.80 配电小间 c.正压送风井(无自然通风情况下位置:楼梯间风井,楼梯前室风井,消防电梯前室风井,超过规定长度的走道风井注意:1.当楼梯前室设风井困难时,可以加大楼梯间的风井风量来保证楼梯前室的加压要求(中筒各部分加压压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楼梯间-前室-走道) 2.加压送风风井要求:窄边净空≥500mm;内壁抹灰密封;各标准层安装正压风口的墙体尽量避免是剪力墙。
(风井的面积需通过计算所得) 3.楼
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是双扇开启时,对风压损失较大,相应的风
井也会增大。
4. 若建筑楼层超过 32 层(含地下室),则正压
送风需分段设计,即分上段和下段,一般情况下,上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屋顶,下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地下室或者 1 层架空层。
风井在分段层要用结构板断开 5.剪刀楼梯应分别加压送风,但可以
共用一个风井。
注意:设备管井门(除为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外)只能开在走道及各前室中,严禁将设备管井门设在防烟楼梯间内。
2)高层住宅楼中筒中的常见设施 a.防火门:楼梯间,楼梯
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b.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但不允许一个标准单元中所有的户门全开
向前室。
c.消火栓:①总则:必须同时有两股水柱到达任意一处着火点,每个消火栓保护半径按 25m 计(不能用圆来表示,应考虑龙带拉到位置,龙带至少应能拉到最不利房间的门口)2500*1200=3.00
②高层建筑的合用前室必须设有 1 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有两个消火栓;③按成都消防支队个人意见,前室和走道如果都有户门,前室必须有两个栓,走道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④如顶层跃层,应考虑下层消火栓能保证到楼上部分(应考虑楼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