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教学效率则是教师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如何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在教学中刻意制造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与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相比,创设问题情境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趣,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悬念的情景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学会解决问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还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背景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已经逐渐从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来优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有效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一个富有情境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当创设扎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各种情境的能力。
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总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性,并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方法与建议1. 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
在学习语文阅读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思辨性的故事情节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富有实践性和观察性的实验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语言文学的时候,可以利用音频功能来播放一段富有节奏感和情感色彩的文字朗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音乐之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情投入;在教学地理、历史的时候,可以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富有历史感和地域感的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地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地理探究欲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设定问题情境,构建高效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领域,有许多研究和实践指出,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情境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的课堂。
一、问题情境设计的重要性问题情境设计是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合理的问题情境设计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习更加活跃。
问题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巧设问题情境的一个关键点是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生活实际是学生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以购物、出行等生活场景为例,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游戏、团体合作等多种形式,创造出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问题情境设置要具体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问题情境设置具体实际。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情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表达和写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4.提高问题情境的质量教师在巧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问题情境的质量。
教师可以透过与学生的沟通,不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习惯等,从而更好地设定问题情境,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1.以学生为中心2.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会有所差异,巧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32 题 情 境 的 方 向 性 .问
教 师 要 把 问题 设 在 学 生有 疑 之 处 ,这 样 的问 题 才 能 引 起 学 生 的认 知 冲 突 ,激 发学 生探 究 的 兴 趣 。而 问 题 一 旦 得 以解 决 . 生 就会有“ 暗花 明” 学 柳 的感 觉 , 极 大 的成 就 感 , 而 激 有 从 起 进 一 步探 究 的欲 望 。
所 创 设 的 问 题 情 境 首 先 要 有 启 发 性 ,置 学 生 于 “ ” 愤 与 “ ” 悱 的状 态 , 迪 学 生 思 维 , 发 学 生 广 泛 地 类 比 、 想 与 猜 启 引 联 想 : 次 要 有 开 放 性 , 提 问 开 放 . 条 件 不 完 备 , 结 论 不 确 其 或 或 或 定, 或解 题 策 略 不 唯 一 , 发 学 生 变 换 问 题 的 观 察 角 度 , 方 引 多 位 思 考 问题 : 后 要 有 挑 战 性 , 题 能 引 起 学 生 的认 知 冲 突 和 最 问 学 习 欲 望 , 进 学 生 主 动 地 参 与探 究 。 促 4 问题 情 境 创 设 的策 略 .
2数 学 问题 情 境 的心 理 学 基 础 .
所 创 设 的 问题 情 境 首 先 难 度 要 适 宜 ,问 题 的设 计 要 符 合 学生的一般认 知规律 、 心发展规 律 , 括学生 的知识经验 、 身 包 能 力水 平 、 习 习 惯 、 活 经 历 及 环 境 、 性 爱 好 , 学 生 个 以及 基 本 心 理 状况 等 。 次 提 问 的 时 机 要恰 当 , 把 握 时 机 寻 求学 生思 维 其 要 的 最佳 突破 口。
34问 题 情 境 的 有 效 性 .
所 创设 的 问 题 情 境 要 有 效 果 ,教 学 活 动 结 果 与预 期 教 学 目标 相 吻合 。要 有 效 率 .教 学 效 果 和 教 学 投 入 要 有 较 高 的 比 值 ; 有 效 益 , 学 目标 与 特 定 的社 会 和 个 人 的教 学 需 求 要 相 要 教 吻合。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问题情境 具有层 次性 .
根据学 生的学 习实 际 , 计 的问题 应具 有层 次性 , 设 循序 渐进 , 将每 节课 中的重 难点分 解成一个 个有序 的小问题 , 重点 突出 , 点 难
从而激 发他们 探求知识 的欲 望。 在菱形 的概念和 性质教学 中 。 如 先
设计 问题 情境 时 要紧 密联 系学生 的实 际生 活 , 学生 已有 的 从 生活 经验 和知 识 出发 , 创设 生 动有 趣 的情境 , 时 问题情 境 的创 同
设要 紧扣 教材 的重 点 、 点设 疑 , 学 生 明 白 自己本 节课 要 学 到 难 让
回顾矩 形 的概念 和性 质 , 什么 叫矩形? 矩行有 哪些性质? 学生 回答 :
“ 有一 个角是直 角的平 行四边形 叫矩形 。 然 后提 出问题 : ” 有一 组邻
什 么知识 , 备什 么 能 力 , 样 才 能使 学 生 自觉 参 与到 学 习中 , 具 这 激发探 求知 识 的兴趣 。如在 学 习三 角形 全等 判定 时 , 计如 下 问 设 题 : 有一 块 三角 形玻 璃不 小心 被打 碎 了 , 明一 看 三个 角 中有 现 小 两个 角在 一块 较大 玻璃 上 ,想 重新 去 玻璃 店 配一 块 同样 大 小 的 三 角形 玻璃 , 问这 些残 片还 有用 吗?怎样 去配 制呢?同学 们想 请
送相关 的信息 , 利于学 生认识 数学 知识 。通过 引导学 生动手 实 有 验 、 索活动 , 探 不仅 能提 高学 生 的兴趣 , 能提 高学 生的动 手能 力 更 和语言表 达能力 。 如在 学 习“ 三角形三 边关系 ” , 时 可让学 生制作长 度不等 的小木棒 若干 , 任意取 三根 , 能不能 组成三 角形 , 看 然后 测 量 木棒 的长度 , 看他 们之 间有怎样 的关系 。 4从 数 学故事 、 学典故 出发 , . 数 创设 问题情境 通过介 绍数学典 故 , 也是 创设情 境的一 种有效途 径 , 在学 习 如 “ 勾股定 理 ” , 以向学 生介 绍我 国古 代学 者在研 究 “ 时 可 勾股 定理 ” 方 面的一 些成就 。数学故事 、数学典 故有 的反映 了知识形 成的过 程, 有的反 映 了知识 点的本 质 , 用这 样的故事 来创设 问题 的情境不 仅 能够加深 学生对知 识的理 解 , 高学生对 数学的兴趣 。 提 而且 能使 学 生了解我 国在数学 发展 中的作用 。 激发学 生的爱 国热情 , 培养他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实现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在实际课堂中创设一系列有效的情境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践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语文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际的写作实践,如写信、写作文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创作,通过实际写作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来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和展示,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幻灯片等工具,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数学几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几何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几何的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通过引入实践活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开展实践探究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情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
引入实践情境。
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数学习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提供合作学习情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探索。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情境中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创设探究情境。
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进行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科学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总结,从实践中获得新知。
创设情感情境。
在课堂中注重情感教育,创设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影片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文学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发学生对人生、情感等话题的思考和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设计,并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安排。
创设情境并非目的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巧设数学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值” 一节 的教学 , 可引导学生做一 个传数游 戏. 第一个 同 学心 中想好一个数 , 将它加 1 后把所 得 的结 果告诉第 二 个 同学 , 第二 个 同 学把 听 到 的数 平方 后 传 给第 三 个 同 学, 第三个 同学 把听 到的数减 去 1报 出答 案 , 师很快 教 说出了第一个 同学心 中所想 到 的数 , 并请第一 个 同学验 证. 生立 即产 生 了极 大 的好 奇 , 师 怎 么会 知 道 呢? 学 老 然后分小组 实验 , 寻找规律 , 并 学生 就会积极 投入 , 问题
过程. 这就是说 , 问题情境是课 堂教学 的突破 口, 问题 情 境 的创设直接影 响着课堂教学 的成败. 霍姆林斯 基也 苏 说 :如果教师不 想方 设法 使学 生进 入情绪 高 昂和智 力 “
奋进 的内心状态 , 就急 于传授 知识 , 么这种 知识 只能 那 使人 产生冷漠 的态度 , 而不动感情 的脑力 劳动就会 带来 疲倦. 可见 , ” 在教 学 中情 境 的创设 十分 重要 . 创设 一 要
布泊. 而现实的情 况却 很让人 担忧. ” 据调 查 , 民勤 可取
地下水现储量约为 40亿方 , 5 全县有 机井 约 35 0眼 , 40 如 果一眼机井平均每年 抽取地下 水 4 2 0方 , 问多少年 30 试 后 民勤的地下水将枯竭 , 有着几 千年历史 的 民勤绿 洲将 会变成荒漠?问题一 出现就 引起学生 们极大 的热情 , 使
又 富 于挑 战性 的 问题 ; 是 创 设 的 问 题 情 境 具 有 “ 趣 二 情
生主动地观察 、 猜想 、 验证. 动二 , 活 将一 张纸对折 , 针 用 在纸上扎 出一个 图案 , 保证扎 透纸层 , 再展 开 , 又发现 什
巧设情境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巧设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本文将从巧设情境、优化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巧设情境1.生活情境法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生活情境展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关联。
可以利用一些有趣、实用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计时、计算、计量、测量、比较等等,或者是一些基于游戏的教学情境,如学生们接受数学题目挑战,除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2.工具情境法如何更加生动、直观地教学?就可以尝试采用各种工具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如:直尺、圆规、铅笔、橡皮、尺子、量杯等等,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使用,增加兴趣。
这些工具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具体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环境情境法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教室、学校、社区等不同环境情境,利用地理、生态、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和交叉,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认识到数学在不同环境下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
比如,在学习计算面积、周长、体积等问题时,可以利用教室、操场、花坛等校内环境,或者是利用社区内的广场、花园、公园等户外场所,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学心。
二、优化教学方法1.互动思维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好奇心强,爱问问题,此时教师应利用教学中不同角色的变换,建立互动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2.情感体验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要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满足和成功的感受,建立情感联系,杜绝学生因数学学习过程带来的负面情绪。
比如,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数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收获。
3.情景模拟法采用情景模拟法,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求解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有很大帮助。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的构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一、掌握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爱好在巧设问题情境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爱好。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统筹课堂内容,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了解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兴趣,以此为基础,设计与学生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
二、构建有趣的问题情境在确定了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爱好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需要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授化学课程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在实验室里,你需要制作一种透明无色的饮料,但是你没有任何配方和原料,你会怎么做?请结合化学理论为自己设计出这种饮料。
”三、切实将问题情境融入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之后,教师需要将问题情境切实融入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围绕问题情境展开思考和讲解。
通过课堂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并且学以致用。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问题情境设计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主探究,如查阅相关资料、做实验、收集数据等。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积极探索和思考,从而主动掌握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应当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可以使课堂更加互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教授语文知识。
在教授作文写作技巧时,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事件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进行表达,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授阅读理解技巧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具有深度的文章,然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掌握语文知识的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情感。
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成长。
在教授演讲技巧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演讲主题,并在一定时间内准备好演讲稿和演讲稿。
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演讲,并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评议和点评。
通过这样的合作情境,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学习演讲技巧,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在教授修辞手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让他们通过辩论的方式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辩论和说服能力。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师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际情境、设置问题和挑战、利用多媒体技术、分组合作以及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巧设问题情境,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知 识点 ,而 后再分大 门别小类 落实各分支 ,最后让 学生用
[ 3 1 高硕. 网络 阅读对初 中生语文能力影响 的调查研究 【 D 】 . 天津师范
诗 歌 里 的一 个 词 ,文 眼 是 散 文 里 统 摄 全 文 思 想 的 一 句 话 。
前苏联著 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 “ 在 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 自己
笔 者在教学 中也极力发掘 上课的 “ 课 眼” ,即把 学生引入 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课 堂教学 的切入 处 ,能够 弓 J 起 一石激起 千层浪效果 的生发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笔者根据这一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新
因此 , 笔 者 每 一 堂 课 都 注 意 根 据 学 生 的 年 龄 特 征 和 课 文 内
是 啊 , 同 是 一 个 教 师 , 同 一 个 班 的 学 生 ,课 堂 教 学 容 的 特 点 , 巧妙 设 计 问题 情 景 ,尤 其 是 抓 住 能够 起 到 “ 一
的教学 效果怎么会 有如此 大的落差 呢?难道不值 得大家共 石激起 千层浪 ”效果 的问题 进行创设 ,从而激活 整个语文 同反思 吗?笔者在 反思与探 究中发现 ,凡是课前准 备不充 课 堂 教 学 ,促 进 学 生 的 思 维发 展 与 课 堂 教学 质 量 的提 高 。
如 《 伤仲 永》一课 ,在探讨 “ 方 仲永五 岁能诗 ,但到
步抑或后退 ,在哪 方面进步 ,又在哪 方面后退 ,从 而进行 在 的,面对差异 ,最好 的办法 就是尊重其存 在 。因为确实 阶段性 总结 ,再据此 制定 下一步 的教 、学计划 ,进 行适 当
巧设语文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l发了学 生的思维 , l6I 5 又激发了阅读兴 趣。当学生通 过阅 1 读 自己找 出答 案之后 , 照教学 目标 , 按 接下 来就该让 I 学生在 文中找 出这个“ 天火之谜 ” 的真相 。 但如果教师 l 这样 问, 则无 形之 中就 把学生领 回了预先设好 的 “ 框 I 【” 不妨换 成这样 的问法 : 谁能最快解 开这个 谜? 1 1 看
l 这种 “ 其所好 ” 投 的设 计 , 开了直面 的问题 , 避 让 j 学 生感觉这不是语 文课堂 , 而是一次智 力游戏 , 提高 } 了他们参与 的热情 ,进而能够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 , i 唤醒其 已有的知识经验 , 调动其求知欲望 。 I 二、 创设“ 阶梯状” 的问题情境 l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一 个很难 的问题 , 会 i 使课 堂冷场 , 教师 心急 如焚 , 生如 坐针 毡 , 学 无奈 之 { 下. 教师只好把答案说 出来 , 对” 不对” “ 与 以“ 与“ 、是” I“ 不是” 草草收场 , 使学生缺 乏思维 的过程 。 因此 , 教师 I 所预设的课堂提问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 , 结合学 I 生 的认知 水平 , 把握 提问 的难易 程度 , 让学生不 断 要 I 地 向高度攀登 。 但是这个高度并不是学生可望而不可 I 及 的.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 垫性的问题 , } 让学生像 爬楼梯一样 ,在不知不 觉 中走 向阅读 的高 I 度 。如教学《 嫦娥奔月》 这篇课文 , 以设计这样几个 可
有些 什 么 特 点 ? 生 异 口同声 地 说 , 常 坚 硬 能 量 很 学 非
大 。第二 步 是在 实践 中感悟 : 让学 生将 茶 壶 中 的水倒 一
滴在 手 上 , 学生 水滴 在 手上 是 什 么感觉 ?生答 :很 柔 问 “ 很 有 这 笔者 顺 势 出示 教学 挂 的讲 出来 。有 的 学 生 说 这 是 普 通 的 放 电 现 象 , 的 说 和 、 凉 爽 、 点 儿 痒 … … ” 时 , 有 “ ! 和科学 课上所学 的摩擦 起 电的原理一样 ……课堂上 图 :你 们 知 道 图 上的 水 井 上 的 圆洞 是 怎 么 形 成 的吗 ? 是水 滴 滴穿 了这块 石 头 。” 生 纷纷 表 现 出惊讶 与 难 以 学 I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多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创设有效的情境。
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来创设有效情境。
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可以通过购物时的计算、测量和估算等活动来引入和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创设有效情境。
案例分析是一种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来创设有效情境。
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学习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还有,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科技工具和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有效情境。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计算机软件、网络资源等科技工具,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互动和多媒体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通过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创设有效情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开展研究等,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享和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用案例分析、组织小组活动、引入科技工具和多媒体资源、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等方式来创设有效情境。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巧妙地设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二、巧设问题情境的原则1. 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经验,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思考和探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问题情境要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感到挑战和兴奋。
只有通过面临挑战的情境,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3. 问题情境要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启发和激励。
4. 问题情境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导向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导向,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更好地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1. 利用故事情境故事情境是一种常用的问题情境设计方法,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来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老师可以通过精心编制的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问题所在,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
4. 利用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情境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情景感的问题情境设计方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来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和探索问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
四、问题情境的实施与补充1. 实施问题情境时,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在实施问题情境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问题情境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巧设情境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巧设情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往往面临着数学学习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巧设情境,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情境设计巧妙的情境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1. 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日常生活情境,设计各种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教室的面积,然后计算所需的地板砖数量;在学习容积时,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水杯的容积,然后计算需要多少杯水才能装满一个桶;在学习时间时,可以让学生去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分配,然后计算各项活动所占的时间比例。
通过这些情境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2. 利用游戏情境游戏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情境设计方式。
通过利用各种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法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设计一些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增强他们的几何图形意识。
通过这些游戏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1. 培养探究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在学习问题解决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图形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图形的特点,从而增强他们对图形的理解。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优化课堂教学的几个方法。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时,会激发出一种主动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情境,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知识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将课文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合作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篇英语作文,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创设互动性强的情境。
课堂教学需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互动性强的情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参与讨论。
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设立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创造力、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相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摘要】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构成问题情境,也不是所有的问题情境都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老师要根据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小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并逐步抽象为数学知识,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师;活动;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对客观方面问题作出的主动反应,觉察到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困境,是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所面临新的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成就和谐课堂,确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一、生动形象——营造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从中可以看出,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密码,你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用密码吗?学生说到了开车门、家门、锁、银行取款等。
师:有的人经常会忘记自己设置的密码。
多媒体显示:一名男子去银行取钱。
密码器显示:请输入您的密码,那名男子输入密码后被告知密码错误,连续几次后,那人还是想不起密码来,只能扎耳挠腮干着急。
师:所以记住密码非常重要。
多媒体继续:于是那个男子打电话问妻子密码是多少。
他妻子答:“由10以内的质数从大到小排列而成。
”那男子正确地输入了密码,取出了钱。
师:这名男子是如何记住密码的呢?他的密码究竟是多少?这位妻子就是利用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设置的密码,等学完这部分知识,同学们也可以向他学一招了。
二、与时俱进——创设新颖性的问题情境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
有效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情境创设。
老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游戏、童话故事等方式来创设情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二、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难以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学习数学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学习语文时可以通过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方式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学习科学时可以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辅助在创设情境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可以利用投影仪放映视频、图片等材料,通过视听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学习内容。
多媒体设备还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以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究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8-02-09T15:13:47.450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作者:王玲玲
[导读] 著名数学教育家华罗庚曾强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华罗庚曾强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指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阶段),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尤其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感同身受,即使是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也未必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以下这位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能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生成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买过东西吗?这星期我校食堂要去水果市场批发一些水果,作为同学们下午的点心。
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作为一名采购员,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1 :要知道买哪几种水果?
生2 :每种水果需要买多少斤?
生3:每种水果的价格是多少?
生4:需要花掉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如下图)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
交流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小组1 :2.40×50 = 120(元) 3.25×45 = 146.25(元)
1.83×45.5 = 83 .265(元)
120+146.25+83 .265= 349.515(元)
小组2 :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49.52(元)
小组3: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49.5(元)
小组4: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50(元)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种结果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1 :第一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它最精确,都精确到“厘”了。
生2 :第二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付钱时大多数是精确到“分”,拿不出“厘”。
生3 :第三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平常买东西时都要“还价”,所以几分钱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但是教师及时鼓励了学生的经商意识。
)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撷取“采购水果”这么一个片段,引出“批发水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然后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教师只是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片“土壤”,使问题情境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
二、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已有经验以及数学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生成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 “分一分(北师大版第三册)”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演示情境:两只猴子要分8个桃子。
)
师:你认为它们会怎么分呢?请你用学具桃子帮他们分一分,好吗?
(生1马上喊道:“我不用分就知道!”)
(教师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
师:啊,你真棒!你怎么会不用分就知道呢?
生1(自豪地):我是在脑子里分的。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8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其他学生见状连忙说:“我们也会分!”)
师:那你们喜欢用学具分一分,还是喜欢在脑子里分呢?
众生:在脑子里分!
师:好,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帮猴子分这八个桃子。
先想一想,怎样分,能把猴子可能出现的分法都分出来?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原来的设计是想根据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创设分学具的操作情境,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并在比较中得出“平
均分”这一概念。
可在课堂实践中,却发现学生已经能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抽象出各种分法,而且在学优生的牵引和教师的激励下,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操作情境不感兴趣。
于是教师改变原有设计,顺应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生成“在脑子里分桃子”的“模拟操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
三、捕捉学生“个性思考”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堂中的学生,越来越让教师“难以招架”。
他们身上有纯真的童心,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独立、自主、自信等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深度往往让成人意想不到,独具特色。
比如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有一道练习:
★★★★★★★★★
□○□○□=□
学生列出了连加的算式:2+4+3=9,这也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学任务似乎已圆满完成了。
但有一个学生不以为然:“这个算式太简单了!”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9-2-4=3。
同学们都喊“错了!”教师请他说说自己的理由。
他自豪地说:“大人们不是常说用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吗?我就是这样看的!我原来有9颗星星,后来不认真被语文老师擦了2颗,后来又被英语老师擦了4颗,现在只有3颗了。
”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呀!不仅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把静态的图看成是动态的!及时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后,教师根据这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同学们,你能用变化的眼光看这一道题目吗?”“能!”于是,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生成了,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后,又列出了6-2+3=7,7-3+2=6等算式,进一步体会了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能有个性?学生又怎能有个性?课堂又怎能有生机?正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创设了更具思维含量的新的问题情境,才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收获大了,体会深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增长,课堂凸显了其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陈和主编。
[3]《教师创设情境的一点思考》. 象山教育网.杨灵
[4]《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郑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