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新模式探析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它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相比,更加环保、可持续,并具有循环利用的特点。
在这种模式下,种植和养殖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提高了农业效益。
首先,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通过充分利用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中,废弃物和副产品大多被忽视或直接排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中,废弃物和副产品被有效地利用起来,例如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饲料,动物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
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使用大量的农药和抗生素来防治病虫害和保护动物健康,但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中,采用了一系列的生物防治和合理养殖管理措施,减少了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
例如,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病虫害,而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的饲养方式和疫病防治措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再次,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传统的农业模式中,大片的单一作物种植或单一养殖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中,采用了多样化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形成了一种复合的生态系统,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水土得以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同时,通过合理的轮作和休闲农业,减少了土地的连作连种,延长了土壤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充分利用废弃物和副产品,减少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在未来,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这种模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该模式的支持和推广力度,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民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面对今天发展中的农业,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的新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一、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的新模式概况1、什么是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循环农业是建立在自然条件、物质资源与能源共享约束基础上的依据科技和生态规律来实现良性循环的和谐的农业经营科学。
而生态养殖是依赖于生态条件的模式,部分甲虫、畜禽等动物可以在封闭的温室系统中养殖,并且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2、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的优势(1)节约农药、肥料成本: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农药、肥料的消耗,还可以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大大节约农业成本。
(2)改善生态环境:它能够有效保护环境,使被养殖的动物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长。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提升植物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吸收能力,降低地表蒸发量,缓解酸化,增强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土壤肥力,它还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3)增强适应能力:它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适应性,是农业畜牧业的一种有效的适应形式。
二、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的实施(1)推广多模式养殖:推广节约型的养殖技术,以多样化的农业养殖结合循环利用,构建能够减少输入、节约能量、保持农业土地质量和环境生态平衡的多模式养殖体系。
(2)重视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例如温室技术、棚架种植技术、多功能温室技术的应用,以有效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这些技术也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率。
(3)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土壤、水、养分等资源,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废物、农业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更好地利用能源,实现资源有效节约,缩小资源环境失衡。
三、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的发展前景(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以及生态养殖结合循环农业的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未来必将推动农业的高效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案例
生态农业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案例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农学等科学原理,以生态为基础,以农业为手段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规律,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下面将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相应的案例。
第一种模式:水稻-鱼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在水稻田里养鱼,并在水稻上面种植蔬菜。
水稻提供养分和阴凉的环境,有助于鱼类的生长,而鱼的排泄物提供了水稻所需的养分,同时水稻的根系提供了生长环境和氧气供应,有助于水中蔬菜的生长。
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资源,还实现了水稻、鱼和蔬菜的有机循环。
在中国,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就有一个成功的水稻-鱼菜共生模式案例。
农民在水稻田里放养鱼类,并在水稻上面种植多种蔬菜,如茄子、辣椒、油菜等。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农民既增加了农田的产出,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第二种模式:果树-牲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果园里养牲畜,果树提供牲畜的饲料,而牲畜的粪便则提供了果树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果园废弃物,减少养牲畜的饲料成本,并且还可以改善果树的生态环境。
在巴西,有一个成功的果树-牲畜共生模式案例。
这个案例中,果农在果园里养牛。
果树的树冠提供了阴凉的环境,有助于牛的生长。
而牛的粪便则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加在果树的树干周围。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果农既减少了养牛的饲料成本,又提高了果树的生态环境。
第三种模式:禽畜-种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禽畜养殖场里种植蔬菜,禽畜的粪便提供了蔬菜的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并且还可以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农场成功地实现了禽畜-种菜共生模式。
农场主养殖鸡、鸭和山羊,并在养殖场的一角种植了多种蔬菜,如生菜、胡萝卜等。
禽畜的粪便被用作蔬菜的有机肥料,同时蔬菜的残渣又可以作为禽畜的饲料。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农场主既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又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效分析
生产指导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6,2018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效分析肖文斌(桂林市种畜场,广西桂林541003)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中,种植业、畜牧业不能有效的结合,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该模式能够调整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对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作用,针对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成效分析中图分类号:S8-0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8.06.013收稿日期:2018-05-11 引言养殖业与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农民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薄弱,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举措,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大力执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且初具成效,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而且也推动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种养结合模式种养结合模式,从表面上看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生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绿色环保、优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模式。
在农业种植中离不开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多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土壤质量,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种养结合的模式可以改善这样的生产方式,用动物的粪便进行处理灌溉,减少农作物对化肥的需求,绿色健康并且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在养殖业中,种养结合的模式也同样可以减少养殖成本,可以根据农场的农作物选择饲养牲畜的种类,采取就近喂养,牲畜粪便直接留在田地,也会降低养殖业的成本。
并不是所有的种养结合模式都是合理的,在种养结合模式中,还要注意几点问题:①种植方式不科学。
在进行种养结合的过程中,种植业要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品种,并且要掌握合理的种植密度,合理的利用土地;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选择生物防治的方式,不能单纯的使用药剂;②养殖方式不合理。
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新模式新技术
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新模式新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这一模式结合了农业种植与养殖业,通过相互促进和循环利用资源,能够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本文将介绍循环综合种植养殖的概念、优势以及应用的新技术。
一、概念与原理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是指在同一农田或农场内,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以及种植和养殖废弃物等,实现农田种植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其原理是在耕地上种植作物,利用作物的秸秆等废弃物作为动物饲料,再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施于农田,从而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循环链条。
二、循环综合种植养殖的优势1.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水资源和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增加农田产出:通过养殖的有机废弃物作为肥料施于农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产出。
3.减少污染物排放:养殖废物和化肥等农业产生的污染物经过处理后,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稳定农田生态系统:循环综合种植养殖能够平衡农田生态系统,减轻农业对土壤、水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持生态平衡。
三、循环综合种植养殖的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循环综合种植养殖模式也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几种应用于循环综合种植养殖的新技术。
1.生物技术应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作物的抗性、产量等进行改良,提高耐逆性,增加农田产出。
同时,通过饲料添加剂等技术手段,改善动物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养殖效益。
2.智能化种植养殖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农田和养殖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殖环境等参数,及时调整种植和养殖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3.循环废弃物处理技术:利用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对养殖废物进行高效、环保的处理。
如沼气发电技术,可以将养殖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4.养殖与种植的精准匹配技术:通过研究不同作物和畜禽的相互作用关系,合理设计养殖与种植的组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指在农业养殖过程中,通过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下面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介绍:1.走廊农业模式:在农田中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形成一条条走廊,使得水、阳光和气流能够通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输送带式养殖模式:在大型鱼塘或养殖池中设置输送带,将饲料、水和鱼苗以适当的速度通过输送带送至养殖场,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提高饲养效率。
3.封闭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设计养殖池和过滤装置,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
4.全鸟循环养殖模式:将不同品种的鸟类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饲料、粪便和死鸟的相互作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多元配套养殖模式: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促进生态循环,降低养殖成本。
6.有机循环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通过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和植物抗病虫害等手段,实现农产品的有机生产。
7.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8.薄膜覆盖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地上设置透明薄膜,提供光照和保温,延长养殖物的生长期,提高养殖产量。
9.多层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建造多层养殖场,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利用层间温差、光照差异等条件促进养殖物的生长。
10.养殖粪便资源化模式:将养殖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通过添加菌种等方式,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
11.循环水肥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水经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净化后作为肥料进行重复利用。
12.精确养殖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场的精确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以上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简要介绍,这些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农业模式相比,生态循环农业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使农业生产更加健康、绿色和高效。
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原则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是常见的问题,例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造成了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严重问题。
而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科学的生态系统设计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回收和循环利用。
生态循环农业还通过农作物的多样性和连作轮作制度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由于农作物的单一种植和过度施药,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往往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而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并通过连作轮作制度来减少土壤的病虫害和营养物质的丧失。
生态循环农业还倡导有机农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优化土壤结构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高质量。
有机农业与生态循环农业有着共同的追求,即通过尽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
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于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生态循环农业还包括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以及农田的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包装和运输的浪费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的来说,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浅析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关键词:高邮市;循环农业;模式1国内外背景多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农村,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模式[1]。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循环农业的发展如日中天,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
农业循环经济(AgricultureRecycleEconomy)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
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Reduce,Reuse,Recycle)的循环经济原则[3]。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外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完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
反观我国,我国疆域辽阔,具有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气候条件丰富等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农业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近些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主要围绕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等,不同地区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及发展现状见表2[5]。
2当地现状高邮市(是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北接宝应县、金湖县,南望扬州市,西连天长市,东连兴化市。
养殖业主要有淡水鱼、虾、蟹和鸡、鸭、鹅、猪、兔、羊及特种水禽、家禽等;种植业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高邮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是因为当地的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发展得很好,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绿色生态圈如何环环相扣
绿色生态圈如何环环相扣作者:梁作光范圣楠李莉闫艳高杰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3期“农作物秸秆→奶牛→食用菌→农作物”。
记者近日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门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门前巨大的展板上这一“环环相扣”的链条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点的高效循环农业,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从理念到现实、从单链循环到多链循环?如何让绿色“生态圈”运转得更加自主顺畅?“秸秆给奶牛当饲料,牛粪给食用菌做菌棒,废弃的菌棒可以变成有机肥还田。
”门河镇党委副书记唐珂简练的一句话,让这个书面的链条变得生动起来。
园区企业培育循环链记者在门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内的连云港立旺牧业有限公司看到,一个蓝顶、四面敞开的奶牛“餐厅”里,百十头奶牛正在用餐。
“它们吃的是什么?”记者问道。
“奶牛吃的有1/4是青饲料,青饲料不但奶牛爱吃,营养也好。
”牧业公司技术员戴志兵说。
这个3月动工建设的奶牛场,计划饲养规模为1000头,目前已有500头,每天有9台秸秆粉碎机为它们提供饲料。
最近奶牛吃的是从附近农户那里收购来的花生秧,每天至少消耗4吨。
400米长的围墙边堆满了花生秧。
戴志兵说,奶牛场还建了青贮窖,以每栋牛舍114头奶牛计算,一个青贮窖储存的青饲料刚好够它们吃一年。
奶牛场的正对面是江苏浩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日产30吨的杏鲍菇基地。
老板陈金勇边领记者参观边介绍说,一期工程有5栋空调出菇房已经基本建好并能使用。
每天,直径11厘米、长18厘米的菌棒要用3万个。
当记者问及和奶牛场做邻居有什么好处时,陈金勇说,种植杏鲍菇废弃的菌棒可以当灭菌灶的燃料,也可以送到对面奶牛场做奶牛的饲料。
不仅如此,他和几个股东今年上半年还在此建了占地三四十亩的双孢菇基地。
在那里,牛粪也是宝贝,牛粪加上稻草,发酵后可以做双孢菇的培养基。
走出杏鲍菇基地,顺着园区内的主干道向北,500亩青玉甜瓜、千亩食用菌、300亩杭白菊等种植示范基地依次进入眼帘。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初探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初探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将种植和养殖这两种农业生产方式结合,通过完成种养循环、资源循环和产品循环三大循环体系的建立,以此达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种养循环
将农作物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形成肥料、饲料、生物质等资源的互通互换,达到循环利用。
例如,在养猪的过程中,将农作物残留物即废弃物作为饲料喂食猪只,经过消化吸收后,生成了有机肥料和养殖废物,再用于施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种养循环闭环。
2. 资源循环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理念,将循环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达到资源循环的目的。
例如,在生态鱼塘中饲养鱼类,这些鱼粪产生的废水将被分解为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又可以用于灌溉作物,形成了资源的循环。
3. 产品循环
该模式通过将农作物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使得所生产的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自身附加值,达到了产品循环利用的目的。
例如,在养殖山羊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销售山羊肉获取经济收益,也能够生产山羊奶和山羊毛等产品,提高了整个养殖业的效益。
综上所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帮助稳定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一种以循环利用资源为特点的农业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水资源、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为您介绍五种发展模式。
1. 水稻鱼、田菜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在水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和蔬菜,并放养鱼类。
水稻鱼、田菜的种植互补作用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鱼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植物肥料,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鱼类也可以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达到生态循环利用。
2. 农田养猪、果树林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果树林的下方放养猪类。
猪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料,果树可以提供猪栏的阴凉和食物,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果树林的空间和提供额外的收入。
3. 池塘养鸭、养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池塘里放养鸭类和鱼类。
鸭子可以吃水中的杂草和虫害,鱼类的排泄物可以提供鸭子的食物,同时鸭子的粪便也可以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鸭鱼共生的循环。
4. 农林牧、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提倡农田、林地和牧场的综合利用。
在农田里同时种植农作物和苗木,牧场放牧家畜。
家畜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和苗圃的有机肥料,农作物和苗木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形成生态循环。
5. 城市农田、有机种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城市里兴建农田,进行有机种植。
城市废弃物、粪便等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种植食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同时农田还可以起到绿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这些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也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农业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注重保护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业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业废弃物被视为资源,通过堆肥、沼气发酵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
同时,循环农业还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措施,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生态农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建设,通过生态修复、生物防治等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田的健康生长。
生态农业还注重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蓄水农业模式蓄水农业是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实现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田进行合理的排灌工程建设,通过调节水位和流量,保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排水量。
同时,蓄水农业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通过雨水收集、水体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种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
种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内容摘要: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指的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来源,而种植业则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解决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种养结合的关键是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实现秸秆和禽畜粪便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1、定义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源,而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种养结合的关键是什么回答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指的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来源,而种植业则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解决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种养结合的关键是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实现秸秆和禽畜粪便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1、定义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源,而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
2、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的意义与重要性(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发展种养结合循环新农业,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开展规模化种养加一体建设,逐步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①种养业生产废弃物可以用作肥料、饲料、燃料以及其他工业化利用的重要原料。
②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和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成分,可以用作饲料、燃料、肥料、造纸、建材。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
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
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
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
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浅谈赣榆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模式
浅谈赣榆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模式[摘要]阐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六大模式。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详细介绍了赣榆县生民欢迎。
三、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最大限度的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业废弃物,通过改良土壤、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农产品,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永绪利用,实现农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赣榆县在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有益的发展模式。
笔者对这些形态各异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归纳分类,大致有以下六种发展模式:一、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植物生产一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连接起来。
通过沼气发酵来处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包括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不仅治理了环境污染,而且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炊事、照明、储粮、保鲜、发电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种粮、种菜、种果、浸种育苗、饲养畜禽、养鱼等,起到改良土壤、提高生物产量和质量、生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等作用,从而实现了农村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赣榆县近年来新建的4万多户“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和规模养殖兴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都是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利用发展模式的具体运用。
二、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特点,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食用菌等)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了太阳辐射能、土地资源、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又为农作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种养生态循环模式
种养生态循环模式## 种养生态循环模式### 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应运而生。
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合理的种植和养殖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再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 1. 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的定义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将种植和养殖紧密结合,形成循环链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通过有机耕作和可持续养殖相互配合,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 2. 核心原则#### 2.1 可持续性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可持续性。
在种植方面,采用有机农业、雨水集中等手段,降低对土地的侵蚀和化学物质的使用。
在养殖方面,推动生态养殖,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源。
#### 2.2 资源循环利用该模式通过将农业和养殖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业废弃物可以成为养殖的有机饲料,养殖废弃物则可作为有机肥料,形成良性循环。
#### 2.3 生态平衡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的目标之一是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土地和滥用农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确保生态多样性和生物平衡。
### 3. 实施步骤#### 3.1 确定适宜区域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种养结合,考虑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确保模式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 3.2 制定科学种植计划通过科学的种植计划,合理安排不同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减少土地的枯竭和土壤贫瘠现象,提高农业的生产力。
#### 3.3 推动生态养殖引入科技手段,推动生态养殖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循环水养殖和科学饲料搭配,减少废水排放和过度捕捞。
### 4. 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4.1 优势- 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 提高农业产值: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殖相结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农业产值。
- 可持续经营: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可持续经营,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态环境。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回收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低环境负担。
下面简要介绍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
1. 农田生态系统循环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在农田中建立循环系统,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采用梯田种植方式,利用坡地和水资源的特点,实现了农田水土保持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合理选择农作物和耕作方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养殖废弃物循环模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来降低环境污染。
这种模式通过合理管理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和废水,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
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用于能源供给;将厌氧发酵后的废渣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3. 农产品加工的循环模式:循环农业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
通过合理的加工和利用农产品副产物,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将水果和蔬菜的剩余部分进行脱水和粉碎,制成天然食品添加剂;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质能源转化,制成生物燃料等。
4. 基于农田的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农田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可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利用农田周边的湿地和林地,可以增加农业物种的多样性,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自然的防虫防病功能、调节气候等。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 农村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循环农业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过程,还关注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村能源和农村环境治理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综合发展。
通过促进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
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一种以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原则的农业养殖方式。
种植和养殖部分相互结合,通过利用资源的循环和再生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一、资源利用循环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养殖废物和农作物废弃物可以被用作肥料,畜禽养殖粪便通过厌氧产气工艺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作动物饲料或床料。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生态系统协调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注重生态系统的协调。
通过合理设置农田与鱼塘之间的关系,发挥生态系统的互惠互补作用,实现养鱼、种菜、养禽等方面的资源相互调节和共享。
例如,利用鱼池底沉积物的有机废弃物为蔬菜提供养分,蔬菜的残余部分则可作为鱼类的饲料。
这种协调关系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而且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三、节约能源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注重节约能源。
在养殖环节,通过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例如利用太阳能照明、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种植环节,可以采用种植覆盖膜、节水灌溉等方法,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节约能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环境保护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注重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安排养殖和种植的布局,避免农药残留、养殖废物和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处理养殖废物和农作物废弃物,减轻环境压力。
通过环境保护,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农田和水体的健康。
五、科技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需要得到科技的支持。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处理养殖废物和农作物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环保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科技支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发展。
总之,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一种以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原则的农业养殖方式。
畜—沼—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实用技术·养殖技术·新农村2020.10“畜—沼—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是根据农牧结合和生态循环原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集中处理家畜粪便为着力点,以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处理利用为核心,将家畜养殖与蔬菜生产、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一种种养模式。
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主要利用沼气工程对家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获取生物能源的同时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的减量化。
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养殖场、园艺大棚的照明、供暖、补光等,产生的沼渣、沼液可用作蔬菜等生产基肥,其中沼液还可与农田灌溉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
种植业的副产品可作为畜禽饲料或有机肥生产原料等,实现农业资源“畜—沼—菜”高效循环利用。
1.核心技术(1)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农牧结合配置技术主要根据家畜养殖存栏量及养殖方式、农田种植作物种类与轮作制度,确定农牧结合的配置参数。
其中,蔬菜地对养殖粪污承载量的参数为0.3个标准猪单位/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每亩适宜施用的畜禽粪便量为2吨左右,主要作基肥施用。
(2)沼液沼渣固液分离、贮存输送,过滤及使用技术家畜养殖产生的粪便经无公害厌氧发酵处理,排放沼渣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其中生猪养殖场可选择蝶片式固液分离机,奶牛场可选择螺旋式固液分离机。
沼液贮存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总贮存池容积应大于沼液日产生量的90倍左右;沼液可通过管道、吸粪车等进行输送;沼液农田施用可根据作物种类,分别采用大田浇灌、沟灌、喷灌、滴灌等。
采用喷、滴灌时,应配置过滤装备;地下水埋深大于1.5米以上且土质呈砂性的农田,可采用渗灌方法;直接采摘食用的瓜果或蔬菜,尽可能不用喷、滴灌方式。
(3)沼液沼渣施用技术沼液以氮含量为标准,计算不同作物氮肥替代量,替代化学氮肥的比例一般不大于75%,并以基施与前期追施为主;沼渣以含磷量为标准,计算不同作物磷肥替代量,替代化肥比例以小于50%为宜,不宜大量长期集中施用。
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为此;下面推荐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第一种:猪-沼-菜模式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 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 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 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第三种:“生物链”模式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第四种:种-养-加模式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第五种:鱼-桑-鸡模式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 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第六种:鸡-猪-鱼模式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第七种:牛-鱼模式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第十种:家畜-蝇蛆-鸡-牛-鱼模式家畜的粪便喂蝇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是优质有机肥料..第十一种:鸡-猪模式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作农田肥料..每40只肉仔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千克..第十二种:鸡-猪-牛模式用饲料喂鸡; 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 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人、畜、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新模式探析
作者:尚庆伟, 刘淑梅, 黄国兵, 梁玲, 张来振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1
刊名:
江苏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5)
被引用次数:1次
1.郑世民;张建民;潘细水"猪-沼-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1993(06)
2.钱勒英;孙月轩;董莉日光温室"猪-沼-菜"生产特点、效益与种植模式[期刊论文]-上海蔬菜 2007(04)
3.赵鹏;张国良;李纪平日光温室"猪-沼-菜"生态养猪新技术[期刊论文]-养猪 2007(05)
4.沈剑;蒋治国;徐俊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实践与探讨[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03)
5.吴志冲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范例--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模式[期刊论文]-上海农村经济 2004(03)
1.戴耀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江苏省淮安市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农业2008(12)
2.朱正军.ZHU Zheng-jun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2007(5)
3.邱中炎.沈忠悦.韩喜球.QIU Zhong-yan.SHEN Zhong-yue.HAN Xi-qiu北极圈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期刊论文]-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3)
4.高爱国.韩国忠.刘峰.张德玉.孙海青楚科奇海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期刊论文]-海洋学报2004,26(2)
5.王汝建.陈荣华.肖文申.WANG Ru-jian.CHEN Rong-hua.XIAO Wen-shen白令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深度分布特征及其海洋学意义[期刊论文]-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22(2)
6.王汝建.陈荣华白令海表层沉积物中硅质生物的变化及其环境控制因素[期刊论文]-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29(6)
7.杨剑.罗利敏.张维明早稻稻鸭共育、晚稻套种榨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期刊论文]-种子科技2010,28(5)
8.严志业.刘建成循环农业:原理与实践--以福建圣农集团为例[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0)
9.高春奇鱼虾蟹藕生态种养模式[期刊论文]-农技服务2006(3)
10.朱小仙.成兰芳沼气与稻鸭共育的生态种养模式探讨[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
1.黄芳丽水市山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成效[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3(9)
引用本文格式:尚庆伟.刘淑梅.黄国兵.梁玲.张来振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新模式探析[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