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儿童早期问题行为及其干预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2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i 1. 9 9ji n 10 — 4 3 2 0 . 10 3 o :0 3 6 / s . 0 9 6 9 . 0 9 1. 0 .s
文 章编 号 :0 9 6 9 (0 94 一 9 5 0 10 — 4 3 2 0 ) B 0 4 — 3
儿 童 问题 行 为 是 儿 童 的一 种 反 复 、 续 的 具有 攻 击 、 衅 或 持 挑 者 反社 会 的 行 为 , 于精 神 病 学 的 范 畴 。男 孩 与 女 孩 的 问 题 行 属 为 发生 率 之 比 为 3: _ 。据 世界 卫 生 组 织 ( HO) 计 , 11 W 估 大约 有 2 % 的儿 童 在成 年 之 前 会 出现 情 绪 或 问题 行 为 , 不 及 时 干 0 如 预 , 能发 展 成 为心 理 障 碍 或疾 病 。根 据忻 仁娥 的 调 查 . 可 我
童 中所 占比重 相 对 较 小 _ ,非 智 力 因 素 主 要 有 营 养 状 况 、 l 早期 教 育 、 庭 环 境 、 亲 生 育年 龄 、 家 母 孕期 卫生 等 因 素 , 亲 文 化 程 度 母
较 低 及 身 体健 康 状 况 不 佳 、 母 的 家 庭 教 育 方 法 不 当等 因 素更 父
摘 要 : 常 见 的 学龄 儿 童 问 题 行 对
为 . 学 习 困难 、 童孤 独 症 和 儿 即 儿 童 注意 缺 陷 多动综 合 征 的特 点 以
及 相 应 的 干预 措 施 进 行 了综 述 。
Ab ta t I e iwe o sr c tr v e d c mmon p o e b ha i sofs ho la h l r n i c u r blm e vor c o ge c id e n l — d n e t e ifc t f la ni g, h l e t u im a d hid e wih i g f a ur s of d fiuly o e r n c idr n wih a ts n c l r n t a t n i d fct n hy r c i iy te ton e ii a d pe a tv t dio d r nd or e p d ng nt r e to s r e a c r s on i i e v n i n
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引言: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在正常范围内,没有过度的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现有的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文献: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预防与干预措施。
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约有10%至20%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和抑郁障碍。
调查还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二、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以及父母的精神健康问题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和教育质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如贫困、歧视和暴力等也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这些因素的存在增加了儿童患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三、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1.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亲子关系培养: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对于预防或减轻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2.提供合适的学校支持:学校应提供辅导员、心理教育课程等资源,帮助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和应对心理压力。
结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持续关注的社会问题,其现状和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开展的研究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问题的认识。
通过提供适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Waddell, C., & Shepherd, C. (2002).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 New Public Health Discipline for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7(8), 825-826.。
幼儿攻击性行为文献综述
幼儿击性行为原因分析文献综述王敏(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4级B班 00136)摘要:近几年来幼儿攻击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基于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研究导致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
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幼儿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幼儿;表现与危害;原因;一、前言当今幼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受到了家人和社会的关爱。
因攻击行为而导致的幼儿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现状令人担心。
要解决幼儿攻击行为,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家长和老师就必须对幼儿攻击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本文将运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希望通过对其发生原因的探究帮助家长、老师们认识幼儿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危害(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是幼儿常见的问题。
具体表现分为:一是身体侵害,如踢人、打人、咬人等。
二是权力侵害,如经常抢夺别人的东西。
三是心理伤害,如在背后造谣生事、挑唆等。
四是语言伤害,如骂人、叫嚷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
如不能及时矫正,会影响日后的成长。
攻击性行为会延续到青年和成年时期,导致其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很多种说法,综合各界学术人士和一线教师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物学因素1.大脑:在之前的很多种研究中,我国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人的大脑是直接决策人类行为的关键所在。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很可能就是受到大脑的影响。
2.性激素:攻击行为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Birnbaum和Croll(1984)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男性在愤怒时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倾向性比女性要高很多。
(二)社会因素1.学校教育:教师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如果一个幼儿行为不够端正良好,很容易就会受到老师的消极评价,这会严重的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的认同了老师的不合理评价,然后就引发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一、引言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对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它旨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儿童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综述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通过感知、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儿童能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实验证明法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儿童情感发展研究儿童情感发展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研究发现,儿童的情感经历和情感表达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指导教育者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培养其积极情感,促进其健康成长。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问卷、观察法和情感评估量表等。
四、儿童行为发展研究儿童行为发展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表现和问题行为对其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儿童行为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教育者制定合适的行为管理策略,引导儿童形成积极、规范的行为习惯。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
五、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实践。
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借助认知心理学的原理,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
在儿童情感管理方面,教育者可以运用情感教育的原理,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
在儿童行为管理方面,教育者可以依托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取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结论儿童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儿童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行为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教育者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儿童社会退缩成因及干预研究综述
儿童社会退缩成因及干预研究综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者都没有注意到那些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独处和退缩行为的儿童,退缩儿童常常被误以为“老实”而被忽视。
但是近20年来,社会退缩的消极适应意义逐渐引起了家长、教师和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行为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1社会退缩的概念研究者至今在社会退缩的概念界定上仍没取得一致。
在过去20年间,研究者交替运用“社会退缩”、“社会孤独”、“抑制”、“羞怯”来描述有孤独行为表现的幼儿。
1993年Rubin和Asendorpf尝试着给社会退缩作一个精确定义,他们用“抑制”来形容那些在新异环境中幼儿敏感和害怕的行为反应;用“害羞”来形容对新异环境的抑制反应;到童年中期,对新异刺激的害羞改用“羞怯”来表述。
用“社会孤独”来形容由于被同伴群体排斥的幼儿所表现出的孤独行为。
最后,用“社会退缩”来定义那些在熟悉或者陌生同伴面前表现出的所有形式的、持续的孤单行为。
[1] 郑淑杰主要依据Rubin在1993年社会退缩的概念,把社会退缩定义为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
Lerner等报告,3—5岁儿童行为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退缩。
特别是女孩,在学前期退缩行为中等程度以上的儿童,11年后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两倍。
郑淑杰(2005)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64名退缩儿童4岁时的退缩行为与其7岁时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4岁时表现为行为退缩的男孩到7岁时,比女孩表现出较多的过失行为[2]。
因此了解社会退缩的成因并且积极地进行干预,对于社会退缩儿童非常重要。
2社会退缩的成因2.1生理Kagan的研究表明,社会退缩存在抑制气质基础。
在不熟悉的、非社会情境中,退缩幼儿的扁桃体以及对皮质的分泌物、视丘下部、交感神经系统、纹状体和中央灰质的活动状态与普通儿童不同。
Fox (2001)大脑诱发电位研究发现,社会退缩幼儿右脑额叶上表现出相对较强烈的EEG活动,因此更加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产生负性情感。
离异家庭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家庭因素相关研究综述
离异家庭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家庭因素相关研究综述一.引言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实际上就是行为问题,国内也将其翻译为行为困扰或不良行为。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儿童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感到适应困难,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生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困扰。
问题行为多是违背社会规范、家庭约束、道德甚至法律的,其严重程度可以是普通的不良行为,也可以发展为反社会行为,甚至过失、犯罪行为。
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探讨得比较多的还有儿童的药物成瘾行为,即吸毒行为。
目前,随着离婚率的日益上升,离异家庭儿童的问题行为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焦点。
家庭破裂引起儿童的心理异常,行为上出现偏差。
儿童是否能顺利适应父母离异,与其是否健康、和谐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不仅对我们今后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的考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存在更大的实践价值。
20 世纪90 年代前,离异家庭研究主要是考察父母离异对儿童的直接影响,还有很多研究考察了抚养方式以及离异带来的客观因素,如搬家、失去朋友、生活条件下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90 年代以来,离异家庭儿童的研究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关注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环境如亲子关系、父亲的作用,并积极采取许多干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二.离异家庭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Reifman 等人发表了一项关于35 个研究的元分析,比较了离异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的幸福感(well-being),通过比较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在学习成绩、行为、心理调节、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并且这种差距与20 世纪80 年代相比稍有加剧[1]。
Amato 等人对90 年代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概括,也发现同样结果[2]。
有研究者对家庭结构与儿童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主要涉及教育水平、职业地位、心理幸福感三个指标,经过23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完成高中课程、读大学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他们的职业地位很低而且心理健康的水平比较低,或者说很少有心理幸福感[3],突出了父母离异对儿童的消极影响。
关于幼儿问题行为的成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关于幼儿问题行为成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关于国内外对幼儿问题行为研究综述,揭示了幼儿问题行为的原因这要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幼儿园教育,也有幼儿自身生理因素及气质的影响。
并且分别从家庭和教师的角度出发简要阐明如何防止和干预幼儿问题行为,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问题行为成因策略幼儿的问题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攻击、反抗、违纪、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
20 世纪20 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广泛研究了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认为不良的父母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是幼儿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现在社会各界普遍比较重视幼儿问题行为,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与偏差,教师对幼儿问题行为认识不够,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幼儿教师在如何防止和干预幼儿问题行为上有待于提高。
使父母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形成正确的教养方式;教师形成正确教育理念,提高实际教学中对问题行为的解决干预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国内外对幼儿问题行为的界定及相关研究(一) 国内外的界定幼儿的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在0-6岁期间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与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
就目前来看,对幼儿问题行为的界定有许多种,现介绍以下几种。
1、国外教育界的界定美国教育界一般认为行为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不合适的行为和情感。
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习恐惧有关的躯体症状。
英国把问题行为分成A行为( Antisocial Behavior 即违纪行为)和N行为( Neurotic Behavior即神经症性行为)两类。
A 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
N 行为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睡眠障碍等。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类行为的生成与发展变化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中的决定因素。
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儿童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
其次,幼儿期的儿童虽然也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主要抚养者(父母)在一起的,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父母教育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播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找出一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对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父母教养方式,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
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直接影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 会性和行为发展,对儿童的学习、生活 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 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 惯和社交技能,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
家庭经济状况
贫困家庭中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 郁等。这可能与贫困家庭中的压力、缺乏教育资源和社会 支持不足有关。
学校因素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学校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儿童心理健 康有积极影响,而不良的师生 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学校适 应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也有 重要影响。被同伴接纳和认可 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 念和自尊心,而被同伴排斥或 欺凌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孤独 感、自卑等问题。
评估工具和方法
01 02 03
量表评估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如儿童行为量表、儿童自评 量表等,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进行评 估。这些量表通常由一系列问题组成,由儿童或其家长填 写,用于量化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临床访谈
通过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收集关于儿童心 理、情绪和行为方面的信息。临床访谈可以采用结构化或 半结构化的形式,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问 题所在。
文献综述的范围和重点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综述范围限定为儿童心理健康领 域的研究,主要关注正常儿童的心理健 康问题,不涉及特殊儿童群体(如残疾 儿童、留守儿童等)。
学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研究进展综述
儿童发展 l C h i l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J
父母认为 自己的孩子饮食存 在问题 。只吃特定食物种类 的可能性 ,特别是如果学前儿童 自身存在着发育行为障
的有7 9 个 ( 1 7 % )和偏爱饮料食 品的有5 7 个 ( 1 3 % ), 这 两类行为也是最普遍的问题行为。【 l M c D e r m o t t B M等
食 ”【 6 ;国外有学 者将儿 童饮食行 为分为 “ 良好饮食/ 暴饮暴 食 、挑食 、吃得慢/ 饮食不 良、延迟饮食行为 、
早期教育 ・ 教科研2 01 3 . 0 9
吃零食行为”五个模 式 ( p a t t e ns r ) ;有的研究表述为 研究表 明,在被调查 的人员当中有8 9 5 " - 孩子 ( 2 0 %)的
【 关键词 】学前 儿童 ;饮食行 为问题 ;研 究进展
【 中图分类号 】 G 6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5 - 6 0 1 7( 2 0 1 3 ) 0 9 - 0 0 2 0 - 0 5 【 作者简介 】 田雯雯 ( 1 9 8 2 一),女 ,安徽马鞍 山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南京
饮食环境 、饮食 习惯等多个 维度 ,有 国 内学者根 据相 配作 为分类依据 ,如 出现 以下状况 的则视为存 在饮食
关文献 报道将饮 食行为 问题 表述为 “ 因个人意愿 而制 因为 问题 : “ 1 . 1 岁~ 2 岁 的儿童吃饭时常常饭菜包在嘴
约 自己的进食行 为 ”…,但关 于学前儿 童饮食 行 为问 里很长时间不咽 ;2 . 1 岁~ 2 岁的儿童不愿吃饭 而愿 喝牛 题 目前仍 缺乏权 威的定义 。学前儿童饮 食行为 问题对 奶或 吃米糊类食物 ;3 . 儿 童边玩家长边 哄着 喂饭 ,吃 学前儿 童的生长 发育造成 了诸 多负 面影 响 ,因此关 于 饭时 到处跑 ;4 . 2 岁~ 3 岁 的儿 童仍用 奶瓶喝牛奶 ;5 . 3
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
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一、本文概述《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系统综述的证据》这篇文章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成长环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通过系统综述的方法,整合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界定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并对问题行为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阐述。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包括学业问题、心理行为问题、社会行为问题等。
随后,文章重点探讨了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文章揭示了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文章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提出了针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文献综述方法为了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系统综述的方法。
系统综述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相关文献,以回答特定研究问题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已有研究的情况,找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文献收集方面,我们通过多个数据库(如CNKI、万方、PubMed 等)和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等)广泛搜集了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
同时,我们也对相关的政策报告、新闻报道和实地调研报告等进行了梳理。
在文献筛选上,我们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了所收集文献的质量。
在文献分析方面,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的研究综述
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的研究综述摘要:儿童期虐待是一个复杂而普遍的现象,而心理虐待和忽视是其核心成分,不但对儿童的心理造成重大打击,而且将对其成年后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文章试图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在介绍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以往研究的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和参考。
关键词:儿童期心理虐待;心理忽视1 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研究综述1.1 定义关于心理虐待,目前还没有统一、确切的标准。
心理虐待主要来源于对儿童有责任义务、关系亲密的人,是持续的、重复的、不恰当的行为,它大大损害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但这些行为不涉及对儿童身体和性的接触。
心理虐待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责骂、恐吓、干涉。
忽视定义为抚养者长期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而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基本的需要包括适宜的情感交流、教育培养、保护、住房、衣服、食物、卫生保健。
一般认为忽视应该包括情感、教育、身体、监督三个方面[1]。
1.2 心理虐待和忽视及其不良后果在儿童身上发生的任何虐待和忽视行为都会给受虐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伤害,心理虐待比躯体虐待更甚,由于其实施行为的隐匿性,它的后果更难以阻止。
但由于心理虐待和忽视是被虐待人站在主体的角度对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主观感受的回忆与评估,体现的是主观感受和程度,心理上的感受比客观的现实对人的影响更大。
心理学家B.埃基兰德的研究表明: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要比遭受肉体虐待的孩子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痛苦,这是因为心理虐待会给孩子的自尊心以沉重的打击。
而忽视经历也将带给儿童难以纠正的个性偏差,有研究表明忽视的儿童易焦虑、缺乏注意力、不能理解学习内容、被动、严重依赖老师的帮助、赞扬或者鼓励,很少表达他们的积极的情绪或者幽默感[1]。
2 国内外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测评工具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社会问题。
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一丶引言:饮食健康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幼儿如果从小缺乏营养或者营养摄取不均衡就会致其生长发有迟缓,进而对幼儿今后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的饮食健康不但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与其认如能力有正向相关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饮食习惯井营养均衡的幼儿,其认知能力明显比营养不良且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幼儿高出许多。
由此可见,在幼儿阶段给幼儿开展饮食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1.幼儿饮食行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者发现,国内外关于“幼儿饮食行为”这一概之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部分学者在其研究中对“饮食行为"给出了界定:如学者林志萍(2004)提出,饮食行为包括进餐时的营养膳食结构以及用餐时的饮食行为习惯两方面。
结构即包括在食物室塔中各种营养素的食用频率,如对蔬果。
水果、油盐酱料等的食用频率等:行为习惯指的是关于饮食的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如规律性食用早餐、经常性挑剔食物、或者总是吃零食和使用餐具的固定习惯等”。
学者马冠生(2005)认为饮食行为是“一种进食活动其被饮食有关的如食物摄取和健康观念等支配,其中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既有选择食物、购买食物、摄取食物种类,摄取食物频度,还有进餐时间,进餐地点以及采取何种方式食用食物、共同进餐对象等。
郭蕙整(2023) 认为,对食物如何挑选、如何处理、如何进食等是饮食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经过不断反复的学习并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个人不自觉形成的种自动性行为。
也有相关研究者认为,饮食行为是一个人从选择食物到烹任制作再到享受美食这一整个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惯性,而进餐环境、个体经济能力、以及教育知识等诸多差异都会成为其影响因素”。
金星明(2023)将饮食习惯及它个体从依赖他人至独立进食这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进化行为,包括被他人喂养、自主进食、主观选择食物和选择进食环境等"。
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
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综述旨在探讨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未来趋势。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作为提升特殊儿童发展潜能、减轻其障碍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定义、理论基础、干预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界定特殊儿童的概念及其分类,明确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通过回顾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历史演变,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干预策略的选择、干预效果的评估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本文还将关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跨学科合作与整合,探讨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干预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未来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我国大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大陆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深入研究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研究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康复学等,旨在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大陆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理论。
他们通过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早期干预理念和方法,构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式。
这些模式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参与,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支持。
在实践研究方面,我国大陆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机构、康复中心和幼儿园开始重视早期干预工作,为特殊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康复训练等服务。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探讨预防和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教师在应对课堂问题行为中的角色扮演和方法运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和应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贡献力量。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却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言语和肢体上的干扰,还涵盖了注意力不集中、消极参与等多种形式,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成因,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管理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识别和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促进其个体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完善。
家校合作的深化:研究结果可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建议,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正向行为发展。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本研究可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和法规,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幼儿亲社会行为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1)(一)亲社会行为 (1)(二)教师的行为 (1)(三)与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2)2.国外研究现状 (3)参考文献 (3)(一)亲社会行为2010年,郭晓飞[1]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中首次明确指出儿童亲这种社会性的行为被广泛地人们看作为这是一种能够使一个人们在其自身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能够充分表现和做出的一种行为符合人们社会上所预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并对于他人、群体和整个社会有利的一种行为。
少年儿童的亲情与社会性格和行为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来自我国少年儿童教育学界及其其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广泛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学前教育也愈益地开始受到了社会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余丽丽[2]也曾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中明确性地提到了与学前少年儿童这种亲密的社会活动行为不但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前幼儿的自我心理成长,而且对其往后的完成学业和步入社会家庭生活的自我适应也非常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参考价值。
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已经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自发的各种利他性行为,要到3-6岁才可能会开始出现,因此,要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幼儿的分享、助人行为予以强化,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的行为对高校教师学生行为规范问题的深入研究最初认为可以由克瑞兹[3]1986年所做的研究中看出。
从他那时起,研究者们就通过对各种学校教职工工作人员关于教育培养精良的优秀教师特殊身份和优良品德的有关问题情况进行意见调查,制订并研究提供了设计出来的一份有关培养优秀教师精良身份品德特征的问卷测评和数量表,作为教师培养[1]郭晓飞.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0(5):33.[2]杨牟茜、余丽丽.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11:1.[3]凌济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1优秀师资的重要参考和其他方法改进优秀教师身份和行为的基础,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身份和行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阶段。
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与研究之综述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
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
因此,矫治和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必要的。
学前儿童的情感由情绪刺激引起情感体验,具有直觉性、易外露、不稳定、易受感染、易受暗示等特点,行为受情感直接指导调控,加上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模仿性又特强,都直接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而家庭的溺爱、幼儿园玩具数量、活动空间密度的影响,也使攻击性行为更易出现。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从环境、情感着手,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体验情感、宣泄情绪来保持自身心理和谐,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关键字:攻击性行为情绪刺激情感体验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
我们曾对100多例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出现80%左右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室内,20%左右发生在室外。
而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了游戏室中儿童人数增多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因此为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作为幼儿园还存在招生数与效益的问题,一般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数与活动空间是很不相宜的,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我们做了一个尝试:一般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将室内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这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充足的活动范围让孩子自由活动,同时也能减少同伴间因为拥挤而产生的无意碰撞与摩擦,另一方面在阳光、微风等自然条件下也能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而在室内设置活动区域时也应考虑幼儿的活动空间,将活动区域间隔摆放,尽可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空间,在指导时也有意引导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到人数较少的区域去活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
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综述作者:陈来运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留守儿童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有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且就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主观感受、应付方式。
但在看到这些研究成果时,我们也应看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综述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190-021.前言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要课题,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等都从各自研究领域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到目前为止,对留守儿童的研究现状有一些疑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2.留守儿童的问题2.1 心理健康问题,即内向性问题。
(1)孤独。
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其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带来一些消极情绪体验。
有研究显示,有30%左右的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孤独、敏感、情绪不稳定等情绪问题较为突出。
留守儿童不定期的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受。
尤其是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主要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的监护下生活,同时缺乏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受。
研究也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受主要发生在家庭中,在学校中的孤独感受相对较少。
(2)焦虑。
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C)對淮北市的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父母都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这三类儿童在社交焦虑量表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431,P>.05);男女生在社交焦虑量表(SASC)上差异显著(t=-2.02,P(3)自卑。
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综述
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综述一、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也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
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吸烟、酗酒、暴力、逃学等。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人发展,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青少年问题行为类型青少年问题行为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吸烟、酗酒、暴力、逃学、网络成瘾等。
其中,吸烟和酗酒是最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
研究发现,青少年吸烟和酗酒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追求时尚、缓解压力、社交需求等。
此外,青少年暴力问题也日益严重,涉及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家庭暴力等。
逃学和网络成瘾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行为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歧途,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其中之一,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
学校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教学质量、师生关系、校园氛围等。
此外,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选择,如社会价值观、同伴压力、个体性格特点等。
四、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针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
家庭教育是预防和纠正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途径,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支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社区服务、专业机构辅导等,旨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针对不同的问题行为类型,还可以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如戒烟戒酒计划、暴力预防项目、逃学干预计划等。
五、结论与展望青少年问题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青少年克服问题行为,实现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
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不同专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什么是儿童问题行为。
吴利亚总结了六种关于幼儿问题行为的代表性观点:(1)在心理学中,问题行为泛指那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行为,一般包括那些使人不可理解的,具有破坏性的,分裂性的或明显顺应不良的行为;(2)指不符合社会规范并引发某种社会控制的行为;(3)指所有明显异于常态而且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
(4)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5)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社会公认的儿童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的与人交往和参加学习行为。
(6)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带来麻烦,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幼儿不良品的甚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正确行为。
[1]
池丽萍对儿童的问题行为给出了概括性的界定,她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违反社会公认的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以及在情绪或社会适应方面不成熟的行为。
[2]
曹家正认为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形成的,给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3]
纵观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性文献,可以把儿童的问题行为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具有具有妨碍作用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妨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而且会对儿童本身的健康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其次,所谓的问题行为是不符合公认的社会规范标准的行为,因此会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产生不良作用。
再次,这种不良行为会对儿童本身造成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