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形象论

合集下载

浅议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议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议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摘要纵观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基本可以概括为捍卫封建统治的忠诚者,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者,挑战封建制度激进者,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殉道者四种类型。

有别于当时一般作家,作者致力于以革命的态度分析问题、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同时为他们呐喊。

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种种不幸,映射出当时病态社会的某些本质,同时也间接的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程碑式人物,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巨大。

鲁迅在当时的历史下环境下以小说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封建统治的卫士,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激进的圣斗士,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殉道者等等众多的人物形象。

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描述,使人为之震撼,令人为之折服。

一、捍卫封建统治的忠诚者鲁迅小说中像赵太爷、假洋鬼子、四铭和高干亭等维护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很多。

其中最有典型的四铭和高干亭,这两个人物表面看来都是热心肠之人,处事为他人着想,积极帮助别人,实则是道貌岸然的小人,都是为了竭力维护封建礼教,纯粹是“表面的正人君子,内心却满是肮脏的封建卫道士”。

在他们心中,反对封建礼教和制度,哪怕只要有一点想法,也都是大逆不道,天理不容的,二人是封建制度忠实的守护者,甚至可以誓死效忠与封建礼教。

在四铭的思想中,封建正统的一切才是根本,才是完美的典范,凡是封建礼教流传下来的,那肯定是对的,是确凿无疑理应捍卫的。

在他看来,连女学生剪发,在街上正常的行走,也会激起他的憎恨和痛斥,认为是“搅乱天下”、“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罪恶之举,认为是不成体统,乱了祖宗法度,必然不会有好的下场。

在他心目中,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女人生就是男人的玩物,什么改革,什么自由解放,简直是无稽之谈。

高干亭就是一个吃喝嫖赌的人世间的败类,社会的人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流氓。

他通过写《中国国粹义务论》和《论中国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的文章,被统治阶级认同,才小人得志,而后飞黄腾达。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描述 了旧中 国不 同类 型 的知识 分子形象 。比 去 ,最后 发 了疯 ,在 求 贵不 成 ,求 富 不 得 虚的会馆 。直到最后 ,子 君被吃人 的旧社会
如有孔乙 己、吕纬甫 、子君 、涓生 、魏 连殳…… 的情 况 下 ,茫 然 出走 城 外 ,淹死 在万 流 湖 毁灭 ,涓生却 还是不知 道怎样跨 出那新 的生
“凡是 愚弱 的国民 ,即使体格 如何健全 ,如 剖析他们 的思想特点 ,写 出 了 《在酒楼上 》 历 的真实 写照 。他 本身 就是 一个 知识分 子 ,
何茁 壮 ,也只能做毫 无意义 的示众 材料 和看 的 吕纬 甫、 《孤独者 》的魏连 殳等人物形象 。 他也 最 熟悉 这个 群 体 的生 活 精 神面 貌 ,所
功名 、个人奋斗 、脱离群众 、软弱动摇等 。
二 、苦 闷彷 徨、软弱动摇 的现代知 识分 对 中国社 会和历 史进 行过 深入 细致 的分析 。
鲁迅在那样 一个时代 ,作 为新文化运 动 子 形 象
他从 历 史 发 展 的高 度 去概 括 生 活 的现 实 ,
的先 驱 ,继承 了中国知识分子 心忧天下 的优
论鲁迅笔 下 的知识分子形 象
口 新疆乌鲁木 齐市 第四十三小学 杜 飞熠
摘要 :鲁迅是我 国现代文学史 上的一位 得淋 漓尽致 ,也被他 的笔剥得体 无完肤 。鲁 实 际上仍然是对 封建势力 的屈服和投 降。 自
有重要 影响 的文 学家 ,是 中国现代 文学 的奠 迅 对知识分子 问题产生极大 的兴趣 ,并且倾 然 这种生活是 难以持久 的 ,他 终于凄然 的死
点 ,即追 求功名 、个 人奋斗 、脱 离群众 、软 这个制度毒 害人 的罪恶 。
响或许 只近于 “无所作为 ” 。

《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呐喊》、《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刘美宏 重庆三峡学院摘 要:鲁迅在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本研究通过梳理鲁迅创作的思想探索,解析知识分子形象的三种类型,总结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知识分子;封建制度;社会现实;悲剧命运作者简介:刘美宏(1995-),女,汉族,渝武人,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5-02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他创作的小说为中国学者研究知识分子题材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位值得学习的伟人。

他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特点,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使小说具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味,引发读者的自我反思和对现代人的灵魂拷问。

一、鲁迅创作《呐喊》、《彷徨》时的思想探索《呐喊》、《彷徨》这部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入新篇章的标志,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夕到国民大革命以前的这一历史时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作者对受到压迫的农民及知识分子的关怀。

小说在揭示落后国民性的同时,还在忧虑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

《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写的作品,他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以“呐喊”为书名的缘由,即为了“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1]由于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整个小说集的感情基调是昂扬奋进的,语言简练朴实,情节紧凑,环环相扣。

小说结尾埋下伏笔,给人留下希望的遐想,如《药》这部小说的结尾处,提到夏瑜的坟上长了一株红白的花,《狂人日记》中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这些耐人寻味的“尾巴”,正是暗示着光明和希望,革命的火种还没有灭,它会为勇士照亮前方的路。

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

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

论现当代中国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中国小说中的男性知识者形象也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潜移默化。

当然,变化的趋势、原因也是多方位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男性知识者形象的不同形态也将表露。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行为和人文理想,一直致力于破除束缚人性的枷锁、扩展伦理生活的可能性空间、提升人的自我反思能力。

但是由于历史结构性推进的复杂情态,人的主体性自由和生存本真性并不是依照递增的单一维度获得释放,而是以曲折回环的方式展开。

文学当然难免要与历史进程承担同样的曲折与失误,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文学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文学的现代性,理当以对主体性的自由和生存本真性的追求为要旨,现代文学是对抗压抑的文学,也就是说压抑正是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体验。

在男性中心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轴。

最早阐明父子关系的中国神话,当属后稷诞生的神话。

姜原踩在天帝的脚印上感孕而生后稷。

后稷出生后受尽苦难,长大后勇武有力,开始向父亲报复。

但是最后他放弃了反抗的意图,重新承认了自己的儿子身份,并获得了父亲的宽恕和慷慨的帮助。

后稷诞生神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父与子的紧张关系同样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之中,只是它的表现形态要温和得多。

在《俄狄浦斯王》中最终儿子杀死了父亲。

但在中国的神话中,父亲是最终的胜利者,他具有不可摧毁的绝对权威性,这正是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之点。

在中国,儿子的阉割命运在传统文化上是先在的。

这种原始记忆沉淀在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文化即是一种“父亲”的文化,它强调一种对父亲的绝对敬畏。

在儒家的各类经典著作里,充斥着对“父亲”的赞美之辞,孔子反复强调的就是“三年无违于父之道”,而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则通过各种卦象的象征,显示了父亲的绝对权威,在八卦中,“乾(—)”代表天,代表阳刚之德;“坤(——)”代表地,代表阴柔之德,“乾,天也,坤,地也”,“乾为首,坤为肢……”“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

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五四时期与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

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五四时期与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

以具体作品为例,对比分析五四时期与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形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在五四和十七年时期两个时代中有着相互联系却又分明的特征和形象。

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有着分割不开的共同特质。

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十七年时期的作品中的知识分子有脱胎于同一阶级,有着相同的阶级本质和思想,他们都关注于自身的命运,接受过有着强烈的人文情怀和个人意识,善于接触新生事物,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

如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和《青春之歌》中,主人公莎菲乘着个性解放的思潮走出家门,林道静则是在思想上承载着对旧制度的否定和对革命思潮的向往走上独立的道路的,他们在处于新旧时代和思想相互冲击的背景下,都通过个体意识摈弃旧事物并和反动邪恶势力进行抗争,为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的解放和光明发出自己的怒吼,从这点来看,五四和十七年两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如出一体”。

另一方面,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又有着因不同时代元素所渗透而导致的不同。

从思想特征上来看,五四知识青年有着新思潮的印记。

他们是时代中的“觉醒者”,积极寻找个人乃至社会的出路,但却是仅有的觉醒者,很多是五四时期的“零余人”,所以大都带有“生的苦闷”“性的苦闷”,他们寂寞、孤独、悲观、痛苦。

丁玲笔下的莎菲即是这样一位向往自由解放的知识女性,她身上有五四个性解放的新兴思想的光辉,但在那样黑暗大多国民仍麻木的时代,她的自由理想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无法找到“对话人”,她的爱情理想则最后以对异性的彻底失望告终,她的“意识自觉”使他被看成另类,最终因对社会的彻底绝望而堕落、放弃,在莎菲的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固有的探求精神,也存在着理想垮塌后的幻灭感受;而在十七年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塑造则被蒙上了那时阶级斗争的印记,他们则由五四时期对自我和社会的批判转而为歌颂和赞扬,他们乐观积极,感情热烈,充满着革命激情和信心,《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则是这样一位被革命所激发激情的革命青年女性,她对革命充满热情,积极向往,知识分子所被赋予的矛盾思想以完全被革命激情所取代。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内容摘要:鲁迅,这位二十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改革和变迁的启蒙者和先锋,所以他对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和责任给予了更为热切的注视和思考。

在鲁迅的小说中,他把知识分子分成三类: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陈士成,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淹死在河里。

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

三、《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和《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关键词:封建礼教病态社会知识分子反抗与压迫目录一、概述 ------------------------------- 3二、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51、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42、陈士成的金榜题名梦------------------ 5三、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61、伪君子四铭---------------------------52、文化流氓高而础-----------------------6四、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91、激进青年吕维甫-----------------------72、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8浅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一、概述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本论文将站在后革命时代的氛围中,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以同情理解的方式去评判那些时代风云以及人物在小说艺术中的自我投影,心灵谕旨,从而探讨知识分子话语遭遇宏大主题之后的悲欢离合、心灵挣扎、情理折磨,并因此质询知识分子自身的宿命与梦魇。

中国的革命是革命者逐渐认识自我,逐渐认识革命的长期过程。

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作家对革命与革命者的形象都存在理想化态度。

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更带有传统武侠小说和情爱小说中的侠客风范与才子佳人模式的流风余韵。

例如陈天华《狮子吼》中联络会党、“豪侠尚义”的狄必攘,“尚侠轻生”、“杀身成仁”的审血诚都是仗剑江湖、豪气纵横的侠客豪雄;徐枕亚的《玉梨魂》在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中穿插出新的宏大声音,将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融为了一体。

张闻天的《旅途》为我们上演了“革命+恋爱”的国际版,为后来者在革命与个人之间的结合寻找到了激情似火的黏合剂,钧凯因此成为把新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学语码的雏形。

当然也有一批思想家、小说家能在主流之外深思革命以及革命之外的命题意义。

例如鲁迅在他的《药》中以自己的冷清孤寂探照了革命者夏瑜的凄凉寂寞,从而让人感触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革命与启蒙的双重重担。

而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则首先感知到面对革命,知识女性革命者所需做、所能做的责任与使命,于是,身体成为女性革命者的利器,以至她们在颠覆了革命对象之后也颠覆了她们自己。

上世纪30年代,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潮风起云涌,革命以及革命者的理念、行动与规范已经昭然明示,在主义、思潮与实践之间的交相碰撞之中,这些现代小说中的革命者展示了时代的苦闷与靓丽,彷徨犹豫与果敢决绝。

例如,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从苦闷徘徊的怀疑和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者逐渐走向新生,成为为人民、为大众的革命的知识分子。

而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则为了革命的成功,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家庭亲情、爱情甜蜜,甚至自己的生命。

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前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的一位巨匠,鲁迅通过其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其中,观察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形象和特点。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入手,旨在探讨鲁迅如何塑造知识分子形象。

一、叶圣陶叶圣陶被认为是鲁迅描绘知识分子形象的典型。

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叶圣陶被描绘成一个典型的书生形象。

叶圣陶的形象描绘了鲁迅笔下的一类知识分子,他们虽然读书很多但思想浅薄,缺乏担当和责任感。

叶圣陶在小说中只注重文学创作,而对生活中的问题显得漠不关心。

这种表现方式在鲁迅笔下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暴露了知识分子的虚伪和无能。

二、鲍照在《呐喊》一书中,鲁迅描写了一个鲍照的形象,这个形象受到了小说中其他人物的逼迫,终于疯掉了。

鲍照被塑造成一个不幸的知识分子,他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任何的尊严和尊重。

鲁迅通过塑造这个形象,告诫所有的知识分子不要无视社会的底层,同时也让底层人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权利和尊重。

三、孙少安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孙少安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形象。

在小说中,孙少安对自己的文学才能非常自信,但他的自信实际上是虚伪的,他习惯于异化自己的感情和精神生活,表面上沉浸于文学创作,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表达。

这种现象在现今社会中也存在,在鲁迅笔下被指出并警示。

在鲁迅的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塑造成了很多种不同的样子,但其中一个共性是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身份高贵还是处于最底层,都没有逃脱这种问题。

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要发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分子要抛弃虚伪的面具,秉持对真理的坚定信念,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摘要:鲁迅一生著作很多,但从小说而言,不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而在一共三十余篇小说中,他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

而小说就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

鲁迅的小说中,注重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有十五篇,显示了他对中国近代与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热切关注。

而鲁迅自己就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之一,他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情感等等,有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

但是他超越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够更深刻、更冷静的分析知识分子的形象。

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反映他的思想,体现他的人格,展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一、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类型(一)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

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

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二)吕纬甫之类——苟延残喘型《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是一个觉醒者,青年时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以至和别人相打起来,他在反封建和神权的时候态度鲜明、敏捷精悍的,但他在十多年后,由于对社会前途的绝望,变的行动迟钝,处事敷衍,神态也变的颓唐了。

于是,成为了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独行者,只能做些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来消磨日子,消磨意志。

他为死去数十年的幼弟迁葬,在衣服、骨骼、头发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包一包黄土装进棺材,以骗取怀旧的迷信和母亲的安心。

一个那么勇敢坚定、敏捷精悍的战士成为了一个敷衍偷生的庸人。

(三)魏连殳之类——自暴自弃型《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类中的典型,他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饿教育和新思潮的洗礼,有比一般民众较多的自觉自主意识。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目录引言 (2)一、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2)二、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4)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5)四、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7)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9)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五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本文着重分析以下五类知识分子形象及他们的文化意义: 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关键词:鲁迅;知识分子;觉醒;封建卫道士;形象类型;文化意义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引言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对鲁迅先生小说形象的研究从没间断过,鲁迅先生以其不羁的性格、超人的文笔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形象最为显明。

在本论文中主要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并阐述人物形象的意义。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一)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远没有想到“放火”,他的斗争手段是说理,诉诸人们的理性和良知。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现当代小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首创是鲁迅,在鲁迅刻画的知识分子群像中,现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群体,他们无论是悲剧命运的主人公,还是悲剧命运的反思者,都在中国社会那个风云变幻变革期的文化夹缝中演绎着“过度人”的角色,虽然性格并不是完美,但他们毕竟显示出了中国文化变换的特殊的特征,这对现在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定位和价值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反封建的知识分子形象。

五四时期,在西方近代思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的个性逐渐觉醒,外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与他们的内在要求相吻合,理性的反叛意识就成了他们反抗封建吃人礼教的精神动力,主要代表就是鲁迅,比如他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狂人下鞥在新式的学堂受过教育,在研习中发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现实的秘密:“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于是,狂人激励反抗着着吃人的礼教,并以狂言,诳语,狂态来打破人的认知,但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不可理喻的疯子,还尽力救治他。

他还是一个觉醒的敢于向封建传统挑战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处境下象征性的表达,小说里的狂人岁披着狂人的外衣,但是却有着反封建的性格,以他来揭示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历史呼喊。

“多余人”知识分子形象。

在30年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人生道路,人生选择以及在这种选择中的幻灭,动摇,软弱,妥协乃至悲哀失败题材的小说大量涌现。

比如善写软弱,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主要作家就是郁达夫,他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零余者的形象比如:《过去》中的李白时,《微雨的早晨》中的朱雅儒,《唯命论者》中的李德君等等,这些知识者仍然是一些游离于主潮的边缘人,零余者,他们中有的过着似“隐士”的生活,有的是宿命论者,有的虽有一些反抗,不满的情绪,但终究无能为力者。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关键词】知识分子殉葬者卫道士叛逆者觉醒者一、封建制度的殉葬者形象孔乙己、陈士成的悲剧性,就在于他们所追求的出路,和借以走上这条路的手段——科举制度已经失去了可靠的依附。

历史根本不可能再给他们安排什么好的命运。

他们只有潦倒一生,被打断了腿在众人的轰笑声中爬行远逝;或者身神经错乱地淹死在万流湖里。

对这样的悲剧人物,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了科举制度所依附的封建制度本身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

二、封建制度的卫道士的形象与鲁四老爷如出一辙的丁举人,他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但丁举人可以打断孔乙己的腿,酒店里掌柜和顾客也很认同:“……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先是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虽然丁举人未说一言一语,一直躲在幕后,而他情感的温度,通过这两句对话,让人体察到的是透体的冰凉。

他的行动意志和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蛮横,及其作为鲁镇封建宗法伦理道德“主人”的面目已狰狞地显露在台前,显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就是这样的“品节详明德行坚定”。

由于他们既骂且打,致使祥林嫂、孔乙己精神意志摧折和思想愿望毁灭,集中表现了社会思想环境的险恶及其破坏性力量,它剥夺了人的生存权利,扼杀着人的正常物质欲求和精神欲求。

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是十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宪兵”。

《肥皂》中的四铭。

表面上他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

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

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旧中国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比如有孔乙己、吕纬甫、子君、涓生、魏连殳……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他们的命运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

标签:鲁迅;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思想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旧中国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比如有孔乙己、吕纬甫、子君、涓生、魏连殳……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他们的命运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

鲁迅在那样一个时代,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的优良传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出发点,认识到了救国救民必先改变“民众精神”这一关键:“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种对人的精神的改变,民众“人的意识” 的觉醒使鲁迅以其高瞻远瞩站在了时代的高度上。

在他的小说中,一个突出的形象系列——先前被人所忽视,后来引起注意,至今仍争论不休——知识分子形象,正越来越为人所关注。

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加以重点学习,以便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优秀思想。

在鲁迅的笔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

鲁迅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只是分子的形象第一章绪论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杰出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以揭露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弱点、反映人类命运为主题,作品风格雄浑豪放,语言生动有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广受读者欢迎。

其中,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尤为引人注目,是他作品中一个重要的生动形象。

第二章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的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并不单一,既有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小说,如《故乡》、《阿Q 正传》等,也有以知识分子为背景的小说,如《孔乙己》、《药》等。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有着丰富的内在世界和复杂的性格特征。

首先,鲁迅的知识分子形象往往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正义。

比如,《故乡》中的乡村教师高小狗,他虽然受尽了农民们的欺压和排挤,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农民们传授知识,试图改善他们的命运。

《阿Q正传》中的知识分子则更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他们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和腐败,因而加入革命队伍。

其次,鲁迅的知识分子形象也体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他们常常在社会上感受到自己的无力和孤独,认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也对社会上的不公和黑暗感到愤怒和失望。

比如,《故乡》中的高小狗就曾经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己的无助和挫败,这种情绪在他的形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三章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现出了他对社会的深入挖掘和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

这些形象的存在,既是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后人的警示。

同时,鲁迅们的知识分子形象也给人带来了一种深刻的启示,即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

第四章结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他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和生动形象,在形像和意义上都是丰富的。

鲁迅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入的启示。

讨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讨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讨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讨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一、引言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五四时期,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现代文学即源于鲁迅之手,又成熟于鲁迅之手,正如严家炎先生在《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一书中所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大,也足见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展所起到的不容无视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

鲁迅小说能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与他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悲剧性是分不开的。

正是这些塑造地入木三分的鲁迅小说人物形象,承托了鲁迅小说的内涵意蕴,从而成就了鲁迅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承当。

二、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典型形象评议在鲁迅先生塑造的众多鲜明而鲜活的人物形象里,又尤其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强烈的心灵震动,同时还伴随着几缕幽幽的伤感和儿分莫名的怨恨。

也正应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三、典型形象之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

他们遭受了叫卖于众人之中,而人们却并无反响的可悲下场。

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他惨遭压迫,面临绝境,不但抑郁而痛苦,而且总在焦灼中思索、期待和追求着,以致于被迫而疯狂,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思想情绪的艺术概括,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清楚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

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

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患者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世俗的对抗;而狂人的“不狂”,那么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内容摘要:鲁迅的小说《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

鲁迅身为中国的“但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研究这篇小说,发现孔乙己的手有如下作用:写字、喝酒、偷东西、甚至“走”路。

鲁迅写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狂人与小人物。

总之,在这些人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国人的劣国民性。

鲁迅在描写旧知识分子时,批判了科举制和旧知识分子的愚昧。

鲁迅同情旧知识分子,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进行了了鞭笞。

鲁迅先生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如下思想: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关键词:鲁迅小说形象知识分子在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两部小说集中,共有14篇写知识分子题材的说。

在这14篇小说中,鲁迅先生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如下思想: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1)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绐终占据着统治地位,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1、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一个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可悲之处: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

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

“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

我国封建思想教育下的旧知识分子们,又有多少孔乙己这样的呢!《白光》主人公陈士成为追求功名,而导致精神失常,与孔乙己的形象是多么的相似。

陈士成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1、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

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

首先,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

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

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

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

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

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

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

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述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摘要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他在“自叙传”小说中以独特的艺术技巧、饱蘸激情的笔触给我们写出了从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到抗战前夜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新旧军阀统治迫害下的一群被扭曲的病态的中国知积分子形象。

这一篇篇控诉、暴露、声讨恶势力的血书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即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他用独属于他的弱者的悲鸣影响了当时一大批无路可走的知识青年,唤醒了他们的抗争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郁达夫简介郁达夫(1896.12.7——1945.9.17),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

郁达夫3岁丧父,家道衰贫。

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

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

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

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

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同年7月,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①而震动了文坛,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风格一、自叙传的写法郁达夫在思想上、创作上受到卢梭、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和佐藤春夫等影响,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②,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本文通过探寻三位作家不同个人实践与创作的关系、三 个十年中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思潮的辩证关系,以及从“俯视” 到“仰视”再到“平视”写作视角的变化,探寻中国现代文学 三个十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写作审美流变。把握人物形象 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再进一步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对这种流变 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探究,从而全面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中知识分 子形象的发展和演变的全貌。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形象论源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高潮迭起的三十年。其时代界线也比较 明显,20年代在中外文化碰撞中而兴起的启蒙文学,30年代在 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进而在文学领域兴起的革命文学, 40年代的知识分子转向自我剖析、自我嘲讽的写作模式无疑是 这三十年高潮的浪尖,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分子文学形象 转化的主要过程。
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鲁迅、蒋光慈、钱钟书三位大家作为 这三个十年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样 具有着代表性。三位作家不同的成长历程与其创作风格和知识 分子形象定位有着广泛的联系。
而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同样对三个十年中的思维意识和文化发 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决定作用。在个人成长历程及大的历史背景 的整体影响下,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自然而然的具有了不 同的历史特色和人文特色,在写作视角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和 各自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