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煤矿调研报告4篇

煤矿调研报告4篇__北地区包括__省__市、__市、__市、__自治州,面积7.1万平方公里。
二十世纪末原有合法煤矿近300对,每年生产原煤300多万吨,死亡7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以上。
经过几年来的整顿关闭,现有煤矿138对,去年生产原煤近500万吨,死亡3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6;今年前十个月,生产原煤约350万吨,死亡18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
尽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矿点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事故事故时有发生,顶板事故多发,同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地方国有煤矿积重难返__北地区现有地方国有和国有改制煤矿36对,目前仍有5对矿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地方国有矿井积重难返,存在诸多问题:1、包袱沉重,身份扭曲。
__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国有煤矿因为市场低迷、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亏损严重,寅吃卯粮导致采掘极度失调,生产无以为继,相继停产或下马,甚至破产,煤矿职工生活相当困难。
目前,__自治州卡棚、龙家寨煤矿2矿3对州属矿井仍处于停产状态,__市辰溪县孝坪煤矿的2对井正融入民间资本整顿改制,__市桑植县3家县属国有矿的3对矿井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管理。
地方国有煤矿过去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职工多,安置困难大,实现破产买断的难度更大,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部分国有煤矿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大量融入民间资本,恢复矿井生产,形成国有煤矿牌子、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私人租赁承包经营的局面,煤矿身份扭曲。
2、关系复杂,管理失控。
部分国有煤矿处于边远山区,监管难度大。
__自治州卡棚煤矿由当地人强行承包租赁,实行掠夺式开采,既不服从煤矿的管理,也不服从煤炭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多井口出煤,井下无风作业。
煤矿物探探测报告

山西XXXXXXXX赋水性探测报告山西XXXXXXXX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1日下午4点赋水性TEM探测报告1山西XXXXXX 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瞬变电磁基本原理概述1.1瞬变电磁法概述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又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或TD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电极)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线源(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得较快、地质效果较好的一种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它与其它测深方法相比,具有探测深度大、信息丰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对探测高阻覆盖层下的良导电地质体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它主要应用于金属矿勘查、构造填图、油气田、煤田、地下水、地热以及冻土带和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综结起来,影响矿井回采及巷道掘进安全的地质因素主要是构造破碎带、裂隙发育区、岩溶、陷落柱等富水区(体)对巷道的安全掘进与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是煤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何做到提前预报和及时防治,关键在于有效的超前预测。
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的基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随着当今计算机水平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陆续涌出了不少科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手段:地质分析法、水平钻探法、物探测试方法三大类:1)地质分析法地质类方法包括利用地质工作的全部资料以及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测绘、地质素描资料的分析,掌握巷道穿过段岩体的地质格局,概略地预测地质界线、大型断层、主要涌水段、破碎岩体、围岩类别等。
主要方法有地质投射法、地层层序法、巷道地质编录法、断层参数预报法、TV成像技术、不良地质作用综合分析法、地下水观测法等。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分析

当代化工研究CCModern Chemical Research»Q 2021•01技术应用与研究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分析*杨菲(山西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山西036000)摘耍:煤矿企业在矿井下进行掘进工作时,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掘进工作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餉使用超前物探技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超前物探技术有两种不同的探测技术,分别是直流电法和刃匝变电磁探测技术,科学妁使用此种探测技术可以准确的了解矿井前方的含水性和岩层的一些基本构造情况等.所以本文介绍了超前物探技术餉特点和重要原理,并根据具体餉井下掘进工程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关键词: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Advanced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TunnelingFace of Coal MineYang Fei(Shuozhou Coal and Electricity Company,Shanxi Tongmei Group,Shanxi,036000) Abstracts There may be som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whe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carry out excavation work under the mine,so it is necessary to use advanced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chnology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xcavation work.In the specific working p rocess,there are two differen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of a dvanced geophysical p rospecting technology,namely,direct current method and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e dge change.Scientific use of t his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water content in front of t he mine and some basic structural conditions of r ock strata.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p rinciples of advanced geophysical p rospecting technology,and makes a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design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underground excavation engineering.Key words:heading f ace^advanced geophysical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scheme引言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所以我国的煤矿企业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煤炭的生产率和生产质量。
煤矿井下生产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般煤为 5 0 0 H z , 土为 3 5 0 H z , 岩为 l O 0 0 H z ; 采样点数: 单点探测一般为 设 了第二组钻探孑 L 和第三组钻探孔 , 分别推断断层落差 0 . 8 m < h 落2 < 5 1 2 或1 0 2 4 点, 推荐使用 1 0 2 4 , 采样点数乘以采样间隔大致等于采 1 . 0 m和 h落 3 < 0 . 8 m。 综上所述可推测双河煤矿 3 #新区上部右一掘进 0 号点前 7 9 m处所遇断层在工作面 内变化不大 , 没有断死 , 且 向 样长度; 超前采样点数 : 在采样启动前的采样点数 , 一般为 1 O点; 初至 面 1 北西方向落差逐渐减小且有尖灭趋势。 现已继续施工 1 5 6 m, 目前 已增 系数 K: 通常低阻尼检波器检测选 0 . 5 , 高阻尼检波器选 0 . 5 — 1 。 # 煤层煤近 1 5 万吨, 探测成果与实际隋况基本相符 。 2 . 2 仪器现场主要参数。 1 ) 数据处理 : 岩石速度 2 . 8 - 4 m / s ; 煤1 . 5 一 l  ̄ r n / 加优质 3
新区 3 # 煤层右一掘进工作面 1 0 点前 7 9 m处左帮探测 , 探测, 收集了 2 1 个有效数据。并布设了三组 钻探孔进行实际验证 , 第一组钻孔设在距 1 0点前 7 2 m处 , 分别沿水 平方向、与水平方 向向下 3 0 。 和2 8 。 角度打钻 ,长度分别设为 y 1 、 y 2 、 v 3 。 在y 1 为1 . 5 m处遇断层 , 有见煤点, 垂向距离为 0 ; 在y 2 为4 . O m处 垂向距离为 z l = 2 . 2 m, 见岩石 ; 在y 3为 3 . 3 m处遇断层 , 有见煤 延时 : 单点探测一般是 0 s ; 系统延时 : 一般是 0 ~ l 0 s , 可测试得出此 遇断层 , 垂向距离 z 2 = 1 . 7 m。 除去钻机高度 1 . 0 m, 垂向距离分别为 h 2 = 1 . 2 m, 值; 前放增益 : 通常煤与土设置 3 6 d B , 岩设置为 1 2 d B ; 低截频率 : 单点 点, 3 = O . 7 m, 由此可推断断层落差 0 . 7 m < h落 1 < 1 . 2 m。每隔 3 m又分别布 探测一般煤为 l O O H z , 土为 7 0 Hz , 岩为 2 0 0 H z ; 高截频率 : 单点探测一 h
龙滩煤矿围岩松动圈报告

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公司)龙滩煤矿围岩松动圈物探报告川煤技术中心地测与防治水研究所川煤技术中心开采所二0一四年四月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公司)龙滩煤矿围岩松动圈物探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宜宾芙蓉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川煤技术中心地测与防治水研究所)参加人员:武玉梁何兴巧陈文生高国强董戈刘明邓伟张宝朱光强项目负责:高国强报告编写:董戈张宝审核: 武玉梁、陈文生总工程师:龚于林所长:陈文生日期:2014年4月目录1、前言 (1)2、地质雷达测试原理 (1)3、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判别 (3)4、工作区概况 (5)4.1位置及交通 (5)4.2自然地理 (7)4.3巷道支护 (7)5、技术要求 (8)5.1工作方法 (8)5.2技术要求 (9)5.3数据采集 (9)6、本次工作情况 (9)7、物探资料的处理、分析 (10)8、探测成果 (10)9.结论 (22)10、建议 (23)附图:龙滩煤矿物探平面示意图1、前言本次探测是为了展开川煤集团2013年度整点科技项目《不同支护矿区松动圈测定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并提供围岩松动范围,为川煤集团下属各煤矿改进支护方式,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本次在龙滩煤矿进行围岩松动圈探测使用SIR-20型多通道透视雷达,采用100MHz天线;共布置物探测站7站,物探测线21条。
该工作在龙滩煤矿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年3月20日完成野外探测工作,2014年4月15日完成报告编写工作。
2、地质雷达测试原理地质雷达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广谱电磁技术。
它是从地面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波,利用其反射来探测目的体及其他地质现象。
由于地质雷达使用了高频、宽频带短脉冲和高频采样技术,因此其探测分辨率高于其它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
地质雷达利用一个天线T发射高频带电磁波(主频为数十兆赫乃至千兆赫)送入地下,经地下地层或目的体反射后返回地面,为另一天线R所接收(图2-1)。
脉冲波行程需时:v。
贵州省毕节市煤矿运输巷切眼开口处物探报告

贵州省*****煤矿***工作面切眼(运输巷)开口处迎头富水性瞬变电磁探测探测报告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2019年4月22日工程名称贵州省*****煤矿***工作面切眼(运输巷)开口处迎头瞬变电磁探测富水性情况探测探测地点***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及左右帮探测内容预报巷道迎头前方顶板、顺层、底板及左右帮富水性探测设备YCS512本安型探水仪探测时间2019年4月21日完成单位**煤矿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报告提交单位本实验报告编制依据的标准为:(1)《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2)《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 0187-1997);(3)《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贵州省安岩矿山勘查有限公司编制审核目录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 (4)1.1工程概况及目的 (4)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 (4)2、矿井瞬变电磁法概述 (4)3、技术工作方法 (5)3.1仪器设备 (5)3.2测线布置 (6)4、数据解析及结果 (7)4.1***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探测结果分析 (7)5结论 (8)5.1探测结论与分析 (8)1、工程地质概况及探测任务1.1工程概况及目的为探测贵州省*****煤矿(以下简称**煤矿)***工作面运输巷迎头前方富水性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结合***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实际情况,2019年3月23日在***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仪进行物探,对***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前方及左右帮进行富水性分析,为探放水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任务及目的:1、探测***工作面运输巷切眼开口处迎头前方及左右帮110m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2、分析探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富水情况。
探测任务探测地点探测方向***工作面切眼周边富水性探测***运输巷切眼开口处顶板45°顺层底板45°1.2地球物理勘探前提从电性上分析不同地层的电性分布规律为:煤层电阻率值相对较高,砂岩次之,粘土岩类最低。
11041下顺槽物探报告

11041下顺槽超前探物探报告技术审核:编制:参加人员:11041下顺槽超前探物探报告前言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依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在11041巷道58m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依据探测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巷道斜向上30°、0°和斜向下30°10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本次基本工作范围为巷道掘进方向,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掘进头前方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为后期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1)每次超前探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33个物理点。
2)探测掘进头前方顶板,顺层及底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实现。
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
三、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巷道掘进头,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
如图所示:图1 井下施工线框摆放角度示意2.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2.5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地质勘探公司,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灾害治理等业务。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勘探团队,具有丰富的勘探经验和先进的勘探设备。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球物理勘探项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地质勘探方案的制定、地质勘探设备的调试和使用、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勘探的整个流程,对地质勘探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勘探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贡献而努力奋斗。
五、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会珍惜这次实习机会,将所学所得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导师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地质勘探工作中,为地质勘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井下瞬变电磁勘探初步结果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井下电法勘探报告(初步成果)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二○一二年十二月项目名称: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井下电法勘探承担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项目负责:刘江编制:沈福斌刘江宾吴小明麻建亮数据采集:吴小明黄大海宋楠刘江宾审核:王星明总工程师:许德才队长:冯西会编制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编制时间: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地质任务及执行标准 (1)第二节勘探区概况 (1)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 (3)第二章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第一节井田地质 (4)第二节水文地质 (9)第二节地球物理特征 (11)第三章野外数据采集及完成工作量 (12)第一节方法原理 (12)第二节仪器及装置的选择 (14)第三节测网布设及完成工作量 (17)第四章资料处理与解释 (18)第一节资料处理主要流程 (18)第二节资料解释 (19)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26)附图: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地质任务及执行标准一、地质任务根据矿方要求,本次井下电法勘探的地质任务为:1、探测301、302工作面回风巷及皮带顺槽顶板100m范围内含水层的富水异常情况;2、探测301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情况;3、探测302工作面内煤层顶板附近含水情况。
二、执行技术标准本次勘探严格执行以下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1、《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2、《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87-1997);3、国家煤炭行业标准《煤矿井下直流电法勘探规范》;4、国家安监局颁布的《煤田地质勘探安全规程》;5、原煤炭部颁布《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
第二节勘探区概况一、勘探区范围本次井下电法勘探包括井下瞬变电磁勘探、三极直流电测深法及矿井音频电透视法。
勘探范围由甲乙双方共同商议确定,其中瞬变勘探范围为301及302工作面回风巷及皮带顺槽及301工作面的采空区积水情况,具体为301工作面切眼位置向南520m处至辅运大巷附近,其中回风巷布设测线长度为840m,皮带顺槽测线长度为850m,共计1690m,302工作面切眼位置往南至运输大巷附近,回风巷及皮带顺槽布设长度均为1310m,共计2320m,302工作面切眼位置往南至800m 处范围内的侧帮探测。
最新矿山测量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矿山测量社会实践报告
在当前的矿业发展中,矿山测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了位于XX省的XX矿山,对该矿山的测量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首先,我们对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矿山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井下控制测量、采场测量等。
通过与矿山测量工程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代矿山测量不仅依赖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还大量应用了GPS、GIS等现代测绘技术。
其次,我们参与了矿山的日常测量工作,包括对矿体的精确定位、矿井的开拓布局以及矿区的变形监测等。
我们发现,矿山测量工作的精确性对于确保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任何小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中,我们还注意到了矿山测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矿区环境的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面沉降问题,采取措施避免对农田、居民区等造成损害。
此外,我们还对矿山测量数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有效管理对于矿山的长远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了解到,矿山企业正在逐步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矿山测量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认识到了矿山测量在矿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我们相信,随
着科技的进步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矿山测量将更加精准、高效,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超前物探效果张原基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超前物探效果张原基发布时间:2021-10-20T06:52:57.25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9期作者:张原基[导读] 煤矿超前物探结果显示异常,其中约45%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未出现漏报情况,效果比较明显。
两种探测技术方法各有利弊,通过比较两种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水体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和补充,对具体的异常体位置可准确确定,施工便捷,具有较高效率,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张原基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 277517摘要:煤矿超前物探结果显示异常,其中约45%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未出现漏报情况,效果比较明显。
两种探测技术方法各有利弊,通过比较两种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水体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和补充,对具体的异常体位置可准确确定,施工便捷,具有较高效率,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关键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效果引言:由于综合物探手段结合瞬变电磁和直流电法为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预防水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实际揭露结果对比,发现精度较高、投资少、效率高,能够更有效地预测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情况。
同时通预测进行检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发生水灾的可能性,以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1物探方法简介1.1瞬变电磁法瞬变电磁法形成电磁脉冲,脉冲磁场在二次涡流场的衰减时间,可以通过线圈或接地源观察。
电磁脉冲的形成是通过诸如接地短线或接地电源等发射线圈形成波形电流的方式进行的,发射后在电介质中形成磁场,而岩石的地下导电体在其内部产生电感电流,在脉冲停止后,岩石中的感应电流开始衰减,连同热损耗这取决于衰减特性。
衰减阶段划分为早期阶段中期和后期。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8月1日。
实习单位,某地质勘探公司。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物探认识工作。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接受了公司的培训,了解了物探认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
随后,我跟随着老师傅和同事们,参与了实地的勘探工作。
在实地勘探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仪器进行地下勘探,了解了地下地质结构的特点。
我还学习了如何分析勘探数据,利用地质信息来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矿区的勘探工作,亲身感受了勘探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同事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作完成任务。
在与老师傅的交流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物探认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在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物探认识工程师。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的收获,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井矿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实验报告

瓮安煤矿有限公司新井矿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实验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资源仪器探测研究所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5月22日翁安盛源煤矿有限公司新井矿井2126回风巷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实验报告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2126回风巷巷道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探测前方100m范围内、顶板斜45°方向向上100m范围内、顶板斜30°方向斜向上10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切眼外侧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的如下:1、探测2126巷顶板、顺层方向方向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2、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3、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工作方法2.1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200m 左右。
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
瞬变电磁法或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电磁场,在一次脉冲电磁场间歇期间,利用不接地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
其基本工作方法是:于地面或井下设置通以一定波形电流的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磁场,并在地下导电岩矿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多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紧密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实际,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
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威胁现状以及水患严重程度,明确水害防范重点,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防治水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防治水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本标准参编单位: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报告包括内容和要求,适用于相关编制单位在编制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时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7号)《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煤矿防治水细则》(煤安监调查〔2018〕14号)《山西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晋政办发〔2017〕36号)3基本规定3.1井下物探作业前,应当根据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目的等编写设计,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XX煤矿有限公司12333进风顺槽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探测范围:A5前12-112米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报告编号:L-15006S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五、结论与建议六、存在问题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九、物探参考资料十、物探结果验证表十一、复探通知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一、工程概况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口,设计长度1000m。
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
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
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1)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2)上石碳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3)、本溪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生产。
5、探测任务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A5测点前12—112米的赋水情况,根据探测情况编制报告为掘进安全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近几十年来,物探技术的发展快速,为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文旨在回顾这些年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发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展望。
一、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1、岩石物理检测技术:在1960年代中期以前,在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以岩石物理检测为主,具有解释性强、实际应用较多的特点。
主要包括岩石密度测试、岩石表面张力测试和岩石厚度测试等。
2、岩石超声波检测技术:70年代中期,随着岩石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也开始成熟。
主要应用在探测地层储层的厚度、分布情况,以及检测各种岩性储层状态、坚硬度和物质组成等。
3、测井技术:在80年代以前,测井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等特性,也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精度和面积覆盖率,主要用于气测、测温、测干偏分析、测岩性、检测流体参数等。
4、新型物探技术:自21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物探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适应安全监测需要,采用声学探定、热成像测量、红外照相仪等技术。
新型物探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煤块体状分布、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和瓦斯含量等指标。
二、未来发展趋势1、应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物探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实现煤矿井下的信息化智能物探。
2、深入研究技术:基于技术融合与创新,发展深孔测试技术、显微技术和断层台站及钻孔测深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
3、提高监测精度: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发展煤层变形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层变形检测的精度。
4、大规模集成技术:发展大规模集成技术,在探测正常情况下及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获取煤矿监测数据,以更加及时的处理安全生产的问题。
三、结论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技术不断发展,物探技术也在迅速壮大。
未来应用自动化技术、深入研究技术、提高监测精度和大规模集成技术,有望在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斜沟煤矿物探数据处理及分析

斜沟煤矿物探数据处理及分析
卓聪志
【期刊名称】《能源与节能》
【年(卷),期】2022()8
【摘要】为了获得更为详尽的地质资料,物探被广泛应用。
对物探数据进行有效处理,获得有效的信息十分关键。
简单介绍了无线电坑透法和瞬变电磁法的原理,探讨了物探数据的处理方式。
最后,结合斜沟煤矿物探的情况,分析了物探结果对应的地质异常情况。
研究发现,结合相应的地质资料可以准确地探测工作面中出现的异常区域,为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总页数】4页(P141-144)
【作者】卓聪志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7
【相关文献】
1.许沟煤矿12080工作面物探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2.斜沟煤矿18114工作面井下综合物探应用
3.斜沟煤矿选煤厂主再洗窜介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4.斜沟煤矿23105工作面水力压裂强制放顶分析
5.斜沟煤矿18205工作面开采山区地表破坏规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是石油勘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下岩石结构、地层性质
和油气储层的探测,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井下物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
传播的特性,对地下岩石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探测。
这为我们准确地判断了油气储层的位置和规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后续的钻井和油田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注重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地下岩石的地
震反射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得到了准确的地层结构图和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外,我们还在井下物探工作中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与地质、地球物理
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使得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地质信息。
总的来说,井下物探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工作效率,为油田勘探和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石油勘探和开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
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
探测围:A5前12-112米
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
报告编号:L-15006S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
五、结论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
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
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
九、物探参考资料
十、物探结果验证表
十一、复探通知
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一、工程概况
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
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
口,设计长度1000m。
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
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
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
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
(1)中奥统石灰岩含水层;
(2)上石碳统组石灰岩含水层;
(3)二叠系下统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
(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
(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
(3)、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
生产。
5、探测任务
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A5测点前12—112米的赋水情况,根据探测情况编制报告为掘进安全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1、概述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是地大华睿地学技术结合十数年瞬变电磁法勘探研究,在地面勘探瞬变电磁仪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适合矿井使用的新型瞬变电磁仪,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周围地质构造勘探、测水勘探和地面工程勘探。
Windows操作平台、大尺寸真彩液晶屏和一键采集的软件结构更加方便您的使用,超微弱信号采集技术的使用,确保了在小功率发射电流的情况下也可探测较远距离。
(1)、执行标准
Q/HR5. 0-2011《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
(2)、产品主要用途及其适用围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
(3)、仪器特点
本产品集发射接收功能于一体,主要特点如下:
●微功耗工控主机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微弱信号采集
●高效率发射电路
●一键式数据采集
●多种方式数据显示
●人工噪声数据排除
●文件管理智能可靠
●安全防爆
●防潮防尘
2、工作原理
(1)、防爆瞬变电磁仪工作原理
防爆瞬变电磁仪的工作原理是矿井瞬变电磁法(MTEM)。
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于井下巷道设置通以一定电流的发射线圈,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从而在巷道周围导电岩矿体中激发产生感应电流。
在电流断开之前,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空间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磁场。
在时间t=0时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
一次磁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巷道空气和周围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岩层中,并在岩层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会即刻消失。
由于介质的热消耗,直到将磁场能量消耗完毕为止。
由于电磁场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导电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得多,当一次电流断开时,一次磁场的剧烈变化首先传播到发射回线周围巷道顶、底板和侧帮,因此,最初激发的感应电流局限于巷道附近岩层中。
巷道附近各处感应电流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紧靠发射回线一次磁场最强的巷道顶、底板处感应电流最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巷道周围的感应电流便逐渐向外扩散,其强度逐渐减弱,分布趋于均匀。
研究结果表明,任一时刻巷道顶、底板导电岩层中涡旋电流在巷道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水平环状线电流的磁场。
在发射电流刚关断时,该环状线电流紧挨发射回线,与发射回线具有相同的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电流环向外扩散,并逐渐变形为圆电流环。
等效电流环像从发射回线中“吹”出来的一系列“烟圈”,因此,将巷道项、底板导电岩层中涡旋电流向外扩散的过程形象地成为“烟圈”效应。
矿井瞬变电磁法(MTEM),其基本原理与地面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相同。
所不同的是,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在井下巷道进行,瞬变电磁场呈全空
间分布(如图),全空间效应成为矿井瞬变电磁法固有的特点。
煤层一般情况下为高阻介质,电磁波易于通过,所以煤层对TEM来说就没有像对直流电场那样的屏蔽性,故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发射线圈周围全空间岩石电性的综合反映。
因而在判定异常体空间位置时,需根据线圈平面的法线方向并结合地质资料加以综合
分析确定。
(2)、矿井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技
术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经常使
用的工作装置形式主要有重叠回线
和偶极一偶极两种。
重叠回线装置
形式地质异常响应强、施工方便,
但线圈间存在较强的互感,一次场
影响严重;偶极一偶极装置收发线
圈互感影响小,消除了一次场影响,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
但二次场信号弱,不易于地质异常体识别。
(3)、装置参数的设计
根据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回线边长与匝数是不同的。
回线在一定的围线框越小,其体积效应也越小,其横向直、纵向分辨率也愈高。
井下的工作环境所限制,矿井巷道宽度只有几米,因此回线边长不能太大,否则不便于施工,也降低工作效率。
但井下的工作任务不同,施工环境所限,只能选择较小的边长,通过具体的实验,一般在1-3m边长比较合适。
其它参数在井下实际测量中,正式工作前通过试验即可确定。
回线大小一定,一般回线匝数愈多,发射磁矩愈大,发射功率也愈大,接受回线感应信号也愈强。
有效面积增大,发射磁矩愈大,发射功率也愈大,探测深度增大,接受回线感应信号也愈强,但会增加装置移动的难度。
实际测量中,由于井下巷道空间的限制,为了增大回线的有效面积,有时可果用矩形回线组合进行测量,以满足实际探测工作的需要。
总之,矿井瞬变电磁法实际测量中,根据探测任务的要求和井下实际人文设施情况,选择合
理的回线边长大小和回线臣数,不仅能有效完成探测任务,同时可提高实际探测的工作效率和减小测量中的劳动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一技术指标。